国际货运代理实务第一章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2.55 MB
- 文档页数:57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教案第一章:国际货运代理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国际货运代理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国际货运代理的业务范围和作用。
3. 熟悉国际货运代理的行业组织和法律法规。
1.2 教学内容1. 国际货运代理的定义和起源2. 国际货运代理的业务范围3. 国际货运代理的作用4. 国际货运代理的行业组织5. 国际货运代理的法律法规1.3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国际货运代理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案例分析:分析国际货运代理的业务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业务范围和作用。
3.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国际货运代理的行业组织和法律法规,提高其思考和分析能力。
1.4 教学资源1. 教材:国际货运代理实务。
2. 案例资料:国际货运代理业务案例。
3. 网络资源: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组织官网、相关法律法规。
1.5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国际货运代理的定义和业务范围的理解。
2.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行业组织和法律法规的理解。
第二章:国际货运代理业务流程2.1 教学目标1. 掌握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的基本流程。
2. 熟悉各环节的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3. 了解国际货运代理在不同业务环节中的服务内容。
2.2 教学内容1. 国际货运代理业务流程概述2. 各环节的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3. 国际货运代理的服务内容2.3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的基本流程。
2.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各环节的操作,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3. 小组讨论:分析实际业务案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各环节的注意事项。
2.4 教学资源1. 教材:国际货运代理实务。
2. 业务案例:国际货运代理业务案例。
3. 网络资源: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相关信息。
2.5 教学评估1. 操作演练:检查学生对国际货运代理业务流程的掌握程度。
2.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各环节注意事项的理解。
第三章:国际海运代理实务3.1 教学目标1. 掌握国际海运代理的基本业务。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第一章国际货运代理概述第一节国际货运代理概述一、代理的概述(定义、分类、代理权行使原则)二、国际货运代理的定义及性质三、国际货运代理人的作用四、国际货运代理的历史与发展(一)代理的定义: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也叫本人)的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我国民法所称的代理是指直接代理,而不包括间接代理,属于狭义代理的概念。
(二)代理的分类:1、广义代理与狭义代理2、直接代理与间接代理3、显名代理与隐名代理4、本代理与复代理5、委托代理、法定代理与指定代理6、无权代理与表见代理无权代理是指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他人名义进行的代理。
表见代理是指代理人虽不具有代理权,但因某种表面现象足以使善意第三人相信其对本人有代理权而与代理人为法律行为形成的代理。
属于广义无权代理的一种。
表见代理中,误信表见代理权产生的事由有:1、误信被代理人授予代理权的事由:向第三人以意思表示,声明授予他人代理权,而事实上并未授权;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代理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将本人印鉴、单位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或盖有印章的空白合同书交给他人;2、误信代理人未越权的事由:因委托授权不明,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实施无权代理;代理权范围变更缩小,而第三人不知其缩小,仍误信其有原范围的代理权3、误信代理权延续的事由:代理权消灭后,未收回授权委托书,委托书上也未注明有效期限或消灭事由,也没有向第三人告知代理权消灭;已向第三人为授权通知,但代理权消灭后未通知该第三人(三)代理权行使的原则1、禁止代理权滥用原则(包括禁止自己代理、禁止双方代理、禁止恶意串通代理);2、禁止违法代理的原则(所谓违法代理是指代理违法事项或者利用代理进行违法活动);3、禁止越权代理的原则;4、不得擅自转委托的原则。
二、国际货运代理的定义及性质(一)国际货运代理的定义1、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货运代理业管理规定》中的定义是: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是指接受进出口货物收货人、发货人的委托,以委托人的名义或者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办理国际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并收取服务报酬的行业。
国际货运代理复习重点第一章国际货运代理概述一.国际货运代理发展历程了解(一)国外国际货运代理业发展历史(1)国际货运代理产生阶段(公元10世纪)(2)国际航空货运代理产生阶段( 20世纪30年代以后)(3)国际公路运输代理产生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后)(4)国际货运代理介入无船承运人阶段(20世纪60年代开始)(5)国际货运代理介入多式联运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6)国际货运代理介入第三方物流服务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二)我国国际货运代理的发展历程(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独家经营阶段(1949-1978)(2)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有限竞争阶段(1979-2004.6)国际货运代理业的初期对外开放(1979.1-1995.5)依法管理为基础的开放竞争阶段(1995.6-2001.12)加入WTO后对内对外开放的新阶段(2001.12-2004.5)(3)以备案登记制为基础的市场全面开放阶段(2004.7至今)二.国际货运代理的概念狭义的解释(1)中间人型(租船经纪人)(2)代理人型披露委托人身份的代理人未披露委托人身份的代理人广义的解释当事人型(无船承运人)三.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组织(一)国际货运代理协会联合会(FIATA)英文名称为“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Freight Forwarders Associations”。
FIATA于1926年成立,总部设在瑞士苏黎士,是一个非营利性组织。
FIATA的宗旨是保障和提高国际货运代理在全球的利益。
(二)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CIFA)2000年9月6日,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CIFA)在北京宣告成立。
CIFA宗旨是:协助政府部门加强对我国国际货代行业的管理;维护国际货代业的经营秩序;推动会员企业间的横向交流与合作;依法维护本行业利益;保护会员企业界的合法权益;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货代业的发展。
四.国际货运代理业的管理中国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市场准入制度货运代理企业经营实施登记备案制需要备案的货运代理企业范围仅对国内投资的货代企业备案,对外商投资的仍然需要审批.第二章国际货运代理协议一、国际货运代理协议特点诺成合同而非实践合同双务合同而非单务合同有偿合同而非无偿合同商务合同而非民事合同仅涉及内部关系而非外部关系二.国际货运代理人的权利和义务了解权利1,以委托人的名义处理委托事务。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教案.doc第一章:国际货运代理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国际货运代理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掌握国际货运代理的业务范围和作用。
理解国际货运代理的法律法规和行业组织。
1.2 教学内容国际货运代理的定义和起源国际货运代理的业务范围国际货运代理的作用国际货运代理的法律法规和行业组织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际货运代理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案例分析法:分析国际货运代理的业务范围和作用。
小组讨论法:探讨国际货运代理的法律法规和行业组织。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国际货运代理的定义和起源的理解。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国际货运代理的业务范围和作用的分析能力。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国际货运代理的法律法规和行业组织的掌握情况。
第二章:国际货运代理业务流程2.1 教学目标掌握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的基本流程和环节。
了解国际货运代理在不同阶段的业务内容和操作要点。
熟悉国际货运代理与其他物流参与者的合作关系。
2.2 教学内容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的基本流程和环节国际货运代理在不同阶段的业务内容和操作要点国际货运代理与其他物流参与者的合作关系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的基本流程和环节。
案例分析法:分析国际货运代理在不同阶段的业务内容和操作要点。
角色扮演法:模拟国际货运代理与其他物流参与者的合作关系。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国际货运代理业务流程的理解。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国际货运代理业务内容和操作要点的分析能力。
小组讨论:探讨国际货运代理与其他物流参与者的合作关系的实际应用。
第三章:国际海运代理实务3.1 教学目标掌握国际海运代理的基本业务流程和操作要点。
了解国际海运代理在不同航线的运输方式和特点。
熟悉国际海运代理与其他海运参与者的合作关系。
3.2 教学内容国际海运代理的基本业务流程和操作要点国际海运代理在不同航线的运输方式和特点国际海运代理与其他海运参与者的合作关系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际海运代理的基本业务流程和操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