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安全技术说明书
- 格式:doc
- 大小:316.00 KB
- 文档页数:6
DOP安全技术说明书一:名称及化学成分【危化品名称】: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中文名】:邻苯二甲酸二辛酯【英文名】:dioctyl phthalate【分子式】:C24H38O4【相对分子量】:390.62【CAS号】:117-84-0【危险性类别】:二: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外观与性状】:淡黄色油状液体,稍有气味。
【主要用途】:用作增塑剂、溶剂、气相色谱固定液。
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摄入有毒。
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受热分解释出腐蚀性、刺激性的烟雾。
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闪点】:218(O.C)【燃爆下限】:无资料【引燃温度】:无资料【爆炸上限】:无资料【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不宜用水。
六:泄漏应急处理【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七:储运注意事项【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操作规程前言:化工产品的生产属高温高压、易爆易燃、有毒有害,而苯二甲酸二丁酯的生产是由邻苯二甲酸酐和正丁醇在硫酸催化剂存在下而成的,其所用原料属于有腐蚀、有毒和易爆品,其生产车间属于乙级防爆。
作为生产人员必须时刻时刻注意,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做到进门不吸烟,吸烟不进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苯二甲酸二丁酯生产经酯化、中和、脱醇、压滤四道工序,其反应采用醇过量下进行,为了降低消耗,提高收率特设回收工序。
苯二甲酸二丁酯主要用于聚氯乙烯增塑剂,详细介绍如下:一、产品介绍产品名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简称二丁酯)符号:DBP执行标准代号:GB11405-89标准(技术指标)二、原料规格原材料质量好坏是直接影响该原料产出的产品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对所进的原材料也应该执行国家标准,否则是生产不出国标产品的。
1邻苯二甲酸酐(简称苯干),按国标GB15336-2006。
2.正丁醇按HG2-1138-77 标准验收。
3.硫酸按GB 534-65指标执行。
4.纯碱应符合GB210-65标准。
5.活性炭按302型药用炭标准的酸碱度和吸着力验收。
三、生产工艺流程:<一>.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苯丁硫<二>.生产操作:1.酯化工序:本工艺系间歇法生产,反应在有夹套蒸汽和内装盘管蒸汽双层加热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在搅拌下进行酯化反应的。
2.实际投料量:试产时投料量最高投料量投回收醇的投料量苯干550kg650kg 700kg 650kg丁醇825kg975kg 1050kg 650kg硫酸4kg 4.5kg 5.3kg 5.3kg活性炭4kg 4kg 5kg 5kg回收醇410kg(按80%折算)3.操作方法:○1投料前先检查酯化系统所有管道的阀门是否关好完善,并记录其完好程度○2所有原料辅料,凭化验单进行外观检查,合格后按投料比备料,经班长或第二者核对无误后方可投料,空的包装容器一定要抖净。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工艺操作规程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操作规程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由邻苯二甲酸酐和正丁醇在硫酸触媒存在下经酯化、中和、脱醇、压滤而成,其反应是采用醇过量下进行,故设有回收工序降低消耗。
它主要用于聚氯乙烯增塑剂,详细介绍如下:一、产品介绍产品名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简称二丁酯)符号:DBP分子式:C6H4(COOC4H9)2 (简式C16H22O4)COOC4H9结构式:分子量:287.17COOC4H9执行标准代号:GB11405-89标准(技术指标)指标名称一级品二级品1.色泽(APHA) ≤25# 60#2.酯含量% ≥99.0 99.03.酸值(KoHmg/g)≤0.10 0.204.闪点℃≥160 1605.加热减量% ≤0.5 0.76.比重D20/20℃ 1.044—1.048二、产品物化性质及用途: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油状液体与乙醇醚可任意混溶,与塑料树脂有良好的混合性能,其挥发性小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绝缘性、无毒性、抗湿性和不燃性等性能,沸点340℃,在空气中燃点390℃,蒸汽比重9.65,爆炸下限0.13%爆炸上限0.50%,灭火所用材料为黄沙、泡沫、水及蒸汽,惰性气体和二氧化碳,干粉等。
苯二甲酸二丁酯为聚氯乙烯,硝化纤维,赛璐珞等的增塑剂及油漆润滑剂、乳化剂、油用的溶剂等,用于塑橡工业,改进橡胶树脂性能及增塑减硬度。
三、原料规格原材料质量好坏是直接影响该原料产出的产品质量的关键,因此原材料也应该执行国家标准,否则是生产不出国标产品的。
1苯二甲酸酐(简称苯干),分子式C8H4O3,沸点284.5℃,部标HG-319-65(国标GB/T15336-2006)指标名称一级品二级品○1.外观白色鳞片状白色微带黄色、粉红色的片状或粉状○2.苯二甲酸酐含量%≥99.70 99.20○3.凝固点℃≥ 130.5 130○4.硫酸实验APHA号≤60 100○5.苯二甲酸含量% ≤0.3 0.62.正丁醇(部标准HG2-1138-77 )指标名称一级品二级品○1.色泽(铂-钴)号不大于10 10○2.比重(CL2020)0.810-0.814 0.810-0.814○3.馏程:在标准状态下小于117.20℃无小于115.5℃无(0℃ 760毫米汞柱) 117.2-118.2℃,95毫升 115.5-118.5℃,95毫升大于119℃无大于119℃无○4.不挥发物含量% 不大于 0.0025 0.0050○5.酸度(以乙酸计)%不大于 0.003 0.005○6.硫酸实验色泽(铂-钴)不大于40 803.硫酸(符合GB 534-65指标)○1. 硫酸(H2SO4)含量% ≥92.5○2. 灼烧残渣含量% ≤0.1○3. 外观无色至浅黄色粘稠液体4.纯碱(碳酸钠Na2CO3)符合GB210-63○1.碳酸钠(Na2CO3)含量% ≥98.0○2.氯化钠(NaCl )含量% ≤ 1.0○3.水不溶物含量% ≤0.02○4.灼烧失重% ≤0.75.活性炭(302型药用碳,杭州木材厂产1-4-2-35)○1.酸碱度:红蓝石蕊试纸不变色○2.吸着力:亚甲兰每克炭耗用0.1N碘夜不低于20ml四、生产工艺流程<一>生产工艺苯二甲酸二丁酯生产工序包括酯化、中和、减压脱醇、压滤、废水回收丁醇等五道工序。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回目录化学品中文名称: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化学品英文名称:dimethyl-o-phthalate中文名称2:英文名称2:1,2-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dimethyl ester技术说明书编码:1396CAS No.:131-11-3分子式:C10H10O4分子量:194.18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回目录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131-11-3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回目录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未见中毒报道。
动物经口剂量大时可引起胃肠道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麻痹、血压降低。
对眼结膜有刺激作用,甚至引起灼伤。
对皮肤无刺激和致敏作用。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回目录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回目录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回目录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回目录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化学品英文名:diisobutyl phthalateCAS No.:84-69-5EC No.:201-553-2分子式:C16H22O4分子量:278.34主要用途:本品可用作聚氯乙烯的增塑剂,增塑效能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但挥发性和水抽出性损失较大,可用作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代用品,本品还可用做纤维素树脂、乙烯基树脂、丁腈橡胶和氯丁橡胶的增塑剂。
本品不宜用于制造农业用薄膜的增塑剂,因为对农作物有害,不利于作物生长。
可作为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的代用品,用于涂料生产。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对水生物有剧毒,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生殖毒性,类别1B;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类别1。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可能对生育能力或胎儿造成伤害,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预防措施:使用前取得专业说明。
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搬动。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收集溢出物。
如接触到或有疑虑:求医/就诊。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环境危害:本品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四部分急救措施急救措施描述一般性建议:急救措施通常是需要的,请将本SDS出示给到达现场的医生。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
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如有不适,就医。
吸入: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英文名: di-n-butyl phthalate 无色粘稠液体。
m.p. -35℃。
b.p. 240℃。
ρ1.4059gmL -1 n 20D 1.4900。
闪点171℃(开杯)。
自燃温度400℃。
着火点202℃。
黏度为0.023Pa·s (25℃)。
能与大多数有机溶剂、树脂、油类和烃类相混容。
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3%(25℃),水在其中的溶解度为0.4%(25℃),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5mg·m -3。
1. 实验目的(1)学习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制备原理和方法(2)学习分水器的使用方法,掌握减压蒸馏等操作2. 实验原理 On-C 4H 9OH H 2SO 4COOC 4H 9COOH + n-C 4H 9OH COOC 4H 9COOC 4H 9+H 2O COOC 4H 9COOH +O反应的第一步进行迅速而完全。
反应的第二步是可逆反应。
为提高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产率,需利用分水器将生成的水不断从体系中除去。
3. 化学药品与仪器邻苯二甲酸酐 5.9g (0.04mol)正丁醇12.5mL (0. 12mol ,另12 mL 于分水器中)浓硫酸(0. 2mL)碳酸钠溶液(5%)饱和食盐水 无水硫酸镁三口烧瓶(100mL) 圆底烧瓶(60mL) 温度计(200℃)分液漏斗(60mL) 锥形瓶(50mL ,150mL 各1只) 球形冷凝管 直形冷凝管 分水器(10mL) 接液管4. 实验步骤带有分水器的回流装置,分液装置,减压蒸馏装置。
反应装置见图制备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反应装置在一个干燥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5.9g邻苯二甲酸酐、12.5mL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在振摇下缓慢滴加0. 2mL浓硫酸。
在分水器中加人正丁醇至支管平齐。
封闭加料口,另一口插入一只200℃的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离烧瓶底0.5~0.8cm处)。
缓慢升温,使反应混合物微沸。
约15min后,烧瓶内固体完全消失。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化学品英文名称:dioctyl phthalate中文名称2: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英文名称2:n-octyl phthalate技术说明书编码:2509CAS No.: 117-84-0分子式:24H38O4C分子量:390.62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17-84-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摄入有毒。
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受热分解释岀腐蚀性、刺激性的烟雾。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不宜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岀入。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操作规程前言:化工产品的生产属高温高压、易爆易燃、有毒有害,而苯二甲酸二丁酯的生产是由邻苯二甲酸酐和正丁醇在硫酸催化剂存在下而成的,其所用原料属于有腐蚀、有毒和易爆品,其生产车间属于乙级防爆。
作为生产人员必须时刻时刻注意,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做到进门不吸烟,吸烟不进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苯二甲酸二丁酯生产经酯化、中和、脱醇、压滤四道工序,其反应采用醇过量下进行,为了降低消耗,提高收率特设回收工序。
苯二甲酸二丁酯主要用于聚氯乙烯增塑剂,详细介绍如下:一、产品介绍产品名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简称二丁酯)符号:DBP执行标准代号:GB11405-89标准(技术指标)二、原料规格原材料质量好坏是直接影响该原料产出的产品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对所进的原材料也应该执行国家标准,否则是生产不出国标产品的。
1邻苯二甲酸酐(简称苯干),按国标GB15336-2006。
2.正丁醇按HG2-1138-77 标准验收。
3.硫酸按GB 534-65指标执行。
4.纯碱应符合GB210-65标准。
5.活性炭按302型药用炭标准的酸碱度和吸着力验收。
三、生产工艺流程:<一>.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苯丁硫<二>.生产操作:1.酯化工序:本工艺系间歇法生产,反应在有夹套蒸汽和内装盘管蒸汽双层加热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在搅拌下进行酯化反应的。
2.实际投料量:试产时投料量最高投料量投回收醇的投料量苯干550kg650kg 700kg 650kg丁醇825kg975kg 1050kg 650kg硫酸4kg 4.5kg 5.3kg 5.3kg活性炭4kg 4kg 5kg 5kg回收醇410kg(按80%折算)3.操作方法:○1投料前先检查酯化系统所有管道的阀门是否关好完善,并记录其完好程度○2所有原料辅料,凭化验单进行外观检查,合格后按投料比备料,经班长或第二者核对无误后方可投料,空的包装容器一定要抖净。
DOP安全技术说明书一:名称及化学成份【危化品名称】: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汉字名】:邻苯二甲酸二辛酯【英文名】:dioctyl phthalate【分子式】:C24H38O4【相对分子量】:390.62【CAS号】:117-84-0【危险性类别】:二:关键组成和性状【关键成份】:【外观和性状】:淡黄色油状液体,稍有气味。
【关键用途】:用作增塑剂、溶剂、气相色谱固定液。
三:健康危害【侵入路径】:【健康危害】:摄入有毒。
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受热分解释出腐蚀性、刺激性烟雾。
四:抢救方法【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快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五:燃爆特征和消防【闪点】:218(O.C)【燃爆下限】:无资料【引燃温度】:无资料【爆炸上限】:无资料【危险特征】:遇明火、高热可燃。
和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流速过快,轻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于火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需立即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不宜用水。
六:泄漏应急处理【泄漏应急处理】:快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提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通常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预防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搜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七:储运注意事项【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安全技术
说明书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化学品俗
名:
化学品英文名称:英文名称:
技术说明书编码:2044CAS No.:84-74-2
生产企业名称:
地址:
生效日期: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84-74-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有轻度致敏作用。
接触者可引起
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神经炎及颅神经炎,过敏性鼻炎,皮
炎及胃肠炎。
有误服后引起恶心、头晕及中毒性肾炎的报
导。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具轻度致敏作用。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
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导泄。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
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
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
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
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
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
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
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
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
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
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
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
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
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前苏联
MAC(mg/m3):
TLVTN:A CGIH 5mg/m3
TLVWN: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溶剂洗脱-气相色谱法;高级液相色谱法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油状液体。
pH:
熔点(℃):-35相对密度(水=1):
沸点(℃):340相对蒸气密度(空气
=1):
分子式:C16H22O4分子量:
主要成分:纯品
饱和蒸气压(kPa):燃烧热(kJ/mol):无资料临界温度(℃):无资料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
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157爆炸上限%(V/V):无资料引燃温度(℃):402爆炸下限%(V/V):
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作为纤维素酯、合成及天然橡胶、聚苯乙烯的增塑剂等。
其它理化性质:120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强氧化剂、酸类。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8000 mg/kg(大鼠经口)
LC50:25mg/L[气溶胶]
亚急性和慢性毒
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水中浓度 L以上时,影响水的自净过程。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
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BOD5(五天生化需氧量): (氧)/g(样品)(标准稀释法)ThOD: (氧)/g(样品)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用焚烧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危险货物编号:无资料
UN编号:无资料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Z01
包装方法:无资料。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
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氧化
剂、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车船必须彻底清
洗、消毒,否则不得装运其它物品。
船运时,配装位置应
远离卧室、厨房,并与机舱、电源、火源等部位隔离。
公
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
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
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
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