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在小学课堂中的地位
- 格式:pdf
- 大小:125.00 KB
- 文档页数:1
试论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学科中的融入策略随着民族音乐和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小学音乐学科中融入民族音乐教学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中的热点。
民族音乐是每个民族独有的宝贵文化遗产,它不仅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更能够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如何在小学音乐学科中融入民族音乐教学,成为了当今教师们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之一。
一、民族音乐与小学音乐教学的融合1. 民族音乐是小学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小学音乐教学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情感和表现力,而民族音乐正是体现音乐的这些属性的重要载体。
融入民族音乐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热爱,促进他们的音乐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2. 民族音乐是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热爱的重要途径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它集中体现了民族的思想、情感、生活和审美趣味,融入民族音乐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欣赏民族音乐的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3. 民族音乐是开拓学生音乐视野的重要内容在全球化的今天,学生接触的音乐内容日益丰富多样,而融入民族音乐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类型的音乐,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丰富他们的音乐体验。
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族音乐1. 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接触民族音乐校内课堂教学和校外实践结合起来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族音乐的有效途径。
课堂上,可以通过播放音频、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听、看民族音乐演出,了解不同民族音乐的特色;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亲身感受和体验民族音乐的魅力。
2. 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鉴赏能力在学生接触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应引导学生认真品味民族音乐的艺术之美,培养他们的民族音乐鉴赏能力。
可以通过分析民族音乐曲式、乐器演奏特点、歌词内容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民族音乐。
3. 让学生学会用心感受和表达民族音乐培养学生用心感受民族音乐的情感,通过各种形式的表达,比如绘画、手工、舞蹈等,让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感悟,在表达中感悟音乐,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参加本次教师专业发展全员远程培训,观看聆听一线专家精湛的讲解与答疑,与广大一线优秀的教师互动交流,让我获益匪浅,下面就中小学名族音乐教学谈几点我的认识与感受。
一、民族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所有的音乐元素,都是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而民族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1、能培养学生民族审美观和民族精神民族音乐教育一般包括民歌、戏曲、说唱和以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现代音乐四个方面,他们以不同的艺术形式体现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观。
我国民族音乐,用旋律塑造意境,强调作品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完美结合,给人带来启示、带来温馨、带来欢乐、陶冶心灵。
例如:我国的民歌,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可谓世界第一。
民歌内容有描写青年爱情生活的,有反映劳苦大众旧社会苦难生活的,有歌颂人民向往幸福生活的,还有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
如:《凤阳花鼓》这首歌,表达了淮河两岸人民在旧社会饱受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又深受淮河洪涝之害,过着“身背花鼓走四方”的流浪生活。
江苏民歌《茉莉花》以细腻优美的音乐,反映出江浙一带的风土人情,曾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用于《图兰朵》的歌剧中公主的主题音乐。
河北民歌《小白菜》,形象地反映了旧社会幼女的悲惨生活,受后娘虐待,怀念亲娘的凄苦心情,激发学生对万恶旧社会的痛恨之心,唤起学生对新社会幸福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3]我国的民歌讲究韵味,蒙古民歌高亢、悠扬、节奏宽广;新疆民歌活泼欢快,常常带有舞蹈性节奏;彝族民歌朴实、细腻,清新动人,节奏丰富多采。
我国的戏曲也同样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几乎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地方剧种,而且其中还包含着许多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思想。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学生不会欣赏这些美,不知道民族音乐中有这些珍贵的财富。
相反,对时下的流行音乐都兴趣十足。
他们的审美观念是建立在一个不健全的、狭小的、且不利于身心发展的局限范围。
所以要对学生进行整体素质的提高,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
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渗透与传承
引言
音乐是一种人类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形式,而民族音乐更是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象征。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渗透与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自豪感,还可以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本文将从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渗透与传承方面进行探讨。
1. 课堂教学
在小学音乐教育的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民族音乐可以渗透到各种课程中。
在学习音乐的基本知识及节奏时,老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进行示范和传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
在学习音乐表演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学唱一些传统的民族歌曲或进行简单的民族舞蹈表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民族音乐的魅力,在欣赏音乐作品时,老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在审美中感受到民族音乐传统的魅力和精髓。
2. 课外活动
在小学音乐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应当注重对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承。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述一些与民族音乐有关的历史故事和传说,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老师还可以讲解一些与民族音乐有关的音乐理论知识和技巧,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会民族音乐的魅力。
在小学音乐教育的课外活动中,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与传统民族音乐有关的活动,比如民族音乐比赛、民族音乐展览等,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和创作成果,从而促进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走进社区、走进乡村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从而增强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传承。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的落实和开展课题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文化多元化的推进,小学音乐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将民族音乐融入到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通过民族音乐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文化修养,成为当前音乐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开展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意义。
只有深入探讨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策略,才能更好地推动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1.2 研究意义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落实与开展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民族音乐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和价值观培养具有积极作用。
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可以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引入,可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其音乐素养。
传统民族音乐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韵味,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表现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其探索和创造的潜能,提高其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
研究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落实与开展,有助于促进小学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通过深入探讨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和方法,可以为教师提供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指导,推动音乐教学的发展和进步,为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研究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落实与开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和价值,促进小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欣赏,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通过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地引入民族音乐元素,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知度和欣赏水平。
研究目的还包括探讨落实民族音乐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探讨开展民族音乐课题研究的必要性,以及明确小学音乐教师在民族音乐教学中的角色与责任。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渗透摘要: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象征,体现了一个民族鲜明的文化特色。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文化交流不断增加,但是我们的民族音乐却呈现相反的发展态势,受到现代流行音乐和西方流行音乐的强烈碰撞和冲击,民族音乐影响不断弱化。
很多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由于独特的旋律或曲调,不为现代人所接受,有些人甚至排斥民族音乐。
即使现在的音乐教材中包含了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但是很多学生还是对其提不起兴趣,觉得民族音乐离生活太遥远,很难理解。
在音乐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是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师要认识到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将民族音乐渗透到音乐课堂中,使学生深入理解民族音乐文化内涵,促进民族音乐的传承。
关键词:民族音乐;小学音乐;渗透;引言《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把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精神,音乐教学应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愉快的音乐气氛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在愉快轻松的学习中获得知识。
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的实践过程,它能把师生间的距离拉得更近,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既有利于增强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也有利于立足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教学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活动的自由度,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使用权每位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和发展者。
一、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作为一名农村的基层音乐教育工作者,多年来的实践工作让我越来越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几乎100%的学生都喜欢音乐,但却极少有学生真正喜欢上音乐。
学生向我坦言“喜欢”上音乐课的真正原因是:这节课没有像其他文化课那样有很多任务,没有作业,没有压力,心理上很放松。
由于学校和学生对音乐课重视不够,音乐教学至今还脱离不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上面弹唱,学生下面跟唱。
浅谈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摘要:民族音乐蕴藏着民族发展的心血与结晶,同时也是民族社会文化背景与历史人文风俗的体现,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融人民族音乐能够提升初中的审美意识与艺术鉴赏能力,对于中小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民族音乐;中小学;音乐教育;作用民族音乐作为我国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下的民族文化瑰宝,由于受到民族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以及风土人情不同等因素影响,使各民族音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民族音乐文化不仅具备强烈的时代烙印和生活气息,同时其所具备的民族特色是民族音乐中最耀耀生辉的音乐教育资源。
时至今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中不仅要面临创新、发展等问题,同时也要承担起培养中小学生民族意识、爱国主义情操的重任,将可以反映出民族特色的民族音乐作为中小学音乐教育资源,不仅可以达成培养中小学生民族意识、爱国主义情操的目标,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总体水平和质量。
1培育中小学生民族审美观我国共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发展中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例如,彝族、苗族的民族音乐作品可以给人带来一种清新动人的感受,这些民族音乐文化中均含有十分丰富的审美思想,很多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也具备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培养中小学生的民族审美观、正确的审美情趣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将优秀民族音乐作品作为教育资源,不仅有助于中小学生更好地体验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深入了解民族音乐背后的风土人情、创作背景,以此提高中小学生的民族审美意识,从而在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下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以音乐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
2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民族音乐作为一种富有民族色彩的文化现象,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将民族音乐作为交易资源,有利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递、传承以及发展。
同时,民族音乐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已经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为此,通过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民族音乐教育,开拓了一条弘扬、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
探析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渗透发布时间:2021-12-01T00:58:24.389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7月19期作者:安启忠[导读] 在素质教育工作得到深入践行的背景下,培养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的现代型人才已经成为了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安启忠深圳市宝安区黄麻布学校,广东深圳 518216摘要:在素质教育工作得到深入践行的背景下,培养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的现代型人才已经成为了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同时,这也为新的教学活动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音乐教师,要综合考虑到音乐课程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占据的地位,采用科学的方法为学生传授音乐课程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歌唱技巧,并能够学习传统民族音乐等相关文化知识,进而使得学生有更完整的知识体系,能够树立文化传承的意识,推动小学音乐教学取得更长远的发展。
基于此,本文就从加强文化的讲解、指导学生开口唱民歌,引导学生学习民族乐器几个方面阐述了小学音乐课堂上渗透传统民歌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新时代背景;传统民歌引言如今,由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流行音乐和快餐音乐越来越多地被小学生认识和接触,节奏和旋律多变的流行音乐符合学生追求个性的心理特征,因此学生更喜欢这种音乐,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获得音乐知识的局限,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教学,将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对多元文化的讲解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更加强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音乐学科是一门艺术学科,音乐的教学有利于学生艺术细胞的培养,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美感,同时也有利于缓解学生学习上的压力,让学生劳逸结合,以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的教学。
中华民族由五十六个民族构成,“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灿烂的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一起造就的。
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与实践研究摘要:随着中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开展,音乐也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部分并引起社会普遍重视。
通过音乐培养学生情商,不断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在教学中探讨并追寻新型教学模式,运用多样化特点开展教学,丰富音乐课堂。
所以,在中小学的音乐课堂中,教师们将各司其职,并采用灵活多样的音乐教学策略,以充分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音乐教学中获得全方位训练与培养机会,为他们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与更高的起点。
关键词:民间艺术;中小学音乐;教学策略引言:我国民族民间歌曲,是我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个部分。
中国的民族民间声乐文化类型多元,体裁广泛,全国五十六个少数民族在声乐上都具有自身的独一无二的文化特色。
在中小学生音乐课堂上,该校将加强对我国民族传统民间歌曲艺术的声乐课堂教学力度,在民族传统音乐基础理论研究与声乐教学实际教育等问题上开展深入研究,不但能够让广大中小学学生了解更多有关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歌曲艺术的声乐教育技术,同时它也是培养广大中小学生民族素质、了解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底蕴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分析1、培养民族审美观众所周知,中国共有五十六个少数民族,在民族文化、生活在地理环境的共同影响下,各个少数民族的声乐艺术也各具特色。
例如:维吾尔族、蒙古族等的民族音乐艺术,都较热情奔放;苗族、彝族的传统民族音乐,也比较清新。
而传统民间教学艺术,在培养学生民族审美观念上也可以起到很重要的影响。
之后,学生们将会利用网络与书籍查阅民族音乐艺术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情况,其民族审美观念也会逐步完善,从而领悟到中华民族器乐艺术的审美价值,并由此促进学生在精神上的升华,其民族审美艺术欣赏水平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2、传承并发展民族文化民族民间音乐美术走进中小学音乐教室能够促进中华民族先进文明的继承与弘扬。
民族民间器乐教学艺术教育,是中华民族器乐文化艺术教育最主要的载体之一,是中华民族文化教育艺术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是中华民族近五千年以来,劳动人民思维、才智结晶。
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渗透发布时间:2022-01-14T06:30:23.43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1月33期作者:易佳[导读] 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瑰宝,是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沉淀的历史经验和宝贵财富,在世界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易佳四川省甘孜州高级中学四川泸定 626100摘要: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瑰宝,是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沉淀的历史经验和宝贵财富,在世界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为一种民间常见的音乐体裁,民族音乐已经逐步的在退化,将民族音乐融入到课堂当中,不仅可以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兴趣爱好,也有助于推动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实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促进中小学音乐健康发展。
关键词:民族音乐教学民族音乐作为世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如今已经面临着推广难、传承难和发展难的问题。
在音乐新课标的指引下,中小学音乐课堂变革势在必行,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也逐步引起高度的重视。
音乐新课标要求,音乐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还应该包括审美能力、情感价值以及文化理解等,以此来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在音乐教学中将民族音乐融入到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不仅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起到积极地作用,还有利于中小学音乐教学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促进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发展。
一、民族音乐在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意义《新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应该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各民族优秀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民族音乐是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一种传统的民间音乐形式,是集体劳动智慧的结晶,凝聚着劳动人民的生活体验和智慧情感,蕴含着丰富的艺术价值。
作为音乐教师,更应该弘扬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中小学是国家发展的主要力量,教育是国之根本,音乐教育作为核心素养下的重要课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浅析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摘要: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爱好与内涵等,其蕴含了许多与当地文化和发展有关的美好故事。
小学开展民族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促进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具有重要的价值。
同时,在小学中开展民族音乐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关键词:民族音乐;小学教育;文化传承一、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一)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在民族音乐传授的过程中,表演在音乐教育中是非常好的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关于音乐的演出或者比赛,通过学生们比较喜欢的形式,进而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深刻体会到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精髓。
(二)对学生民族文化培养的作用民族音乐不仅是象征着各民族文化,更是整个中国文化的象征。
教师在小学音乐的教育中是非常关键的存在,小学生刚刚接触音乐,对它的概念和认识还很模糊,所以这时候就需要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爱国品质。
(三)对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作用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所以应该加强对小学生爱国精神方面的教育,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担起弘扬中国民族文化的重任。
例如,学校可以不定期安排一些围绕民族音乐相关的比赛或者活动,这样类似的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们感到开心,同时还能让他们对民族文化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二、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问题我国的地域相当广阔,所包含的音乐文化也是多种多样的,而国内的音乐教育,对于少数民族的音乐,几乎没有丝毫地看重,远远不足以得到有效地传承和发扬。
下面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将民族音乐融入小学音乐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一)学校对民族音乐不够重视尽管目前各个学校已经开始注重音乐教学方面的培养,但在民族音乐教学方面仍然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民族音乐在音乐教学中地位。
在教材方面,大部分学校选用的音乐教材都是教育局指定的。
这些指定的教材具有全国代表性意义,但是这些教材内容却不能体现地道的、具有本地民族特色的音乐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