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装质检
- 格式:doc
- 大小:114.50 KB
- 文档页数:5
童装检测标准最新规范童装检测标准最新规范是确保儿童穿着安全和健康的重要保障。
以下是对童装检测标准的最新规范内容的概述: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童装的安全标准也在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者期望。
本规范旨在为童装生产和检测提供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参考标准。
一、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面向儿童(0-14岁)的服装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内衣、外衣、睡衣、泳装等。
二、材料要求1. 面料:应使用无毒、无害、无刺激性的材料,避免使用可能引起儿童皮肤过敏的染料和化学助剂。
2. 辅料:包括纽扣、拉链、装饰物等,必须符合儿童安全标准,无尖锐边缘,不易脱落。
三、设计安全1. 设计应考虑儿童的活动特点,避免过紧或过松的衣物影响儿童正常活动。
2. 避免使用长绳、细绳等可能勒伤儿童的设计元素。
四、尺寸规格童装的尺寸应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身高进行合理划分,确保衣物的合身性和舒适性。
五、耐洗色牢度童装在正常洗涤过程中,颜色不应有明显褪色,以保证儿童穿着的美观和安全。
六、化学安全1. 童装中不得含有超标的重金属、甲醛、可分解致癌芳香胺等有害物质。
2. 所有化学成分应符合国家或国际相关安全标准。
七、物理安全1. 童装的缝制应牢固,避免线头松散,以防儿童误食。
2. 纽扣、拉链等应牢固,不易损坏。
八、检测方法1. 耐洗色牢度测试:按照国际标准进行洗涤和干燥,观察颜色变化。
2. 化学成分测试:使用专业仪器对服装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
3. 物理安全测试:检查服装的结构和缝制质量。
九、标签和使用说明童装产品应附有清晰的标签,包括产品名称、成分、洗涤说明、安全类别等信息。
十、监管和执行1. 童装生产企业应严格遵守本规范进行生产。
2. 相关监管部门应定期对童装产品进行抽检,确保规范的执行。
结语童装检测标准的最新规范是为了保护儿童的健康成长,确保他们穿着的衣物既安全又舒适。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标准,我们可以为儿童提供一个更加安全和健康的成长环境。
服装质检标准和流程
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服装质检这个重要的事儿!
说起服装质检,这可关系到咱们买到的衣服是不是既好看又耐用。
首先呢,质检第一步就是检查服装的外观,看看有没有破洞、污渍或者线头这些明显的问题。
这一步其实很简单,但千万别马虎哦!
接下来,要看看衣服的尺码是不是准确。
我觉得这一步挺关键的,要是尺码不对,穿起来多不舒服呀!不同款式的衣服尺码标准可能会有点差别,这个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
然后呢,得检查衣服的缝合处。
看看线缝得是不是结实,有没有脱线的地方。
这一步要特别仔细,不然衣服穿几次就开线可就麻烦啦!不过有时候,一些小的线头可以自己处理一下,问题不大。
再接下来,要感受一下衣服的面料。
摸摸是不是柔软舒适,有没有刺刺的感觉。
根据经验,面料好的衣服穿起来才舒服呢!
还有哦,别忘了检查衣服的颜色是不是均匀,有没有色差。
这一点也很重要呀,谁也不想穿一件颜色怪怪的衣服出门,对吧?
小提示:别忘了检查衣服的配件,比如扣子、拉链是不是好用。
刚开始做这些质检可能会觉得麻烦,但习惯了就好了!
怎么样,小伙伴们,服装质检的流程是不是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希望大家都能买到质量棒棒的衣服哟!。
童装质量监管细那么表1. 简介童装是指适合儿童穿着的服装,对童装的质量监管至关重要,保障儿童的健康和平安。
本细那么表旨在标准童装质量监管工作,确保童装产品的质量标准得到有效的落实。
2. 监管标准2.1 平安性要求•童装产品不得含有有害物质,如致敏物质、重金属、荧光增白剂等;•童装产品的纽扣、拉链等配件要牢固,防止儿童误食;•童装产品不得存在设计缺陷或锋利部件,防止刺伤儿童;•童装产品应符合儿童的生理构造和发育需要,不得给儿童带来不必要的不适。
2.2 质量要求•童装产品的面料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纺织材料,确保平安、舒适;•童装产品的制作工艺应精湛,无线头线、胶渍等现象;•童装产品的尺寸要与标示一致,以保证穿着效果和舒适度;•童装产品的色牢度要到达国家标准,防止在清洗过程中褪色或染色其它衣物。
2.3 标识要求•童装产品的标识要清晰明确,包括产品名称、生产厂商、材质、尺寸等;•童装产品应悬挂有明确的平安警示标志,提醒家长注意平安;•童装产品的洗涤标志应正确明确,指导正确的洗涤方法。
3. 监管流程3.1 出厂前检验•童装制造商在出厂前,应对童装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检验内容包括平安性、质量和标识要求;•对不合格的产品,应进行整改或者下线处理。
3.2 上市销售前检查•童装销售商在上市销售前,应对商品进行质量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平安性、质量和标识要求;•对不合格的产品,应暂停销售并向生产商提出整改要求。
3.3 市场监督抽查•监管部门会定期对市场上的童装产品进行抽查;•抽查内容包括平安性、质量和标识要求;•对不合格的产品,会进行下架、撤销销售许可证等处理。
4. 监管责任4.1 生产者责任•童装生产者要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负责;•生产者应建立质量控制制度,确保产品符合监管要求;•对于不合格的产品,生产者要及时进行整改或下线处理。
4.2 销售者责任•童装销售者要对上市销售的产品质量负责;•销售者应仔细检查产品的平安性、质量和标识要求;•对于不合格的产品,销售者要及时暂停销售并向生产商反应。
婴儿A类产品国家7项检测标准
婴儿A类产品国家7项检测标准如下:
1、甲醛含量(mg/kg)≤20。
2、PH值1.0~7.5。
3、耐水洗(变色、沾色)≥3-4级。
4、耐酸汗渍(变色、沾色)≥3-4级。
5、耐碱汗渍(变色、沾色)≥3-4级。
6、耐干摩擦≥4级。
7、耐唾液(变色、沾色)≥4级。
婴儿A类产品是指婴幼儿纺织产品,即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婴幼儿穿着或使用的纺织产品,如尿布、高档内衣、睡衣、床上用品等。
儿童服装简称童装,指适合儿童穿着的服装。
按照年龄段分包括婴儿服装、幼儿服装、小童服装、中童服装、大童服装等。
其中婴儿的皮肤十分敏感,对于婴儿服饰我国有着严格的标准规范,关于婴儿衣服质检报告必须达到A类才能进行售卖。
DIOR、H&M等名牌童装查出不合格不要盲目信任国外品牌国家质检总局昨日通报了本年1~5月不合格进口儿童用品检查状况,其间质量安全不合格批次同比上升13%,特别是一些快时髦品牌成为质量不合格重灾区。
质检总局提示顾客应理性购买相关儿童产品,不要盲目信任国外品牌。
快时髦品牌成重灾区国家质检总局办公厅副主任陆春明介绍,1月到5月,进口婴幼儿及儿童服装检出不合格1828批次,其间安全质量不合格124批。
首要不合格项目为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纤维成分与标识不符等。
他说,安全质量不合格触及品牌很多,其间H&M、GAP、Mothercare等快时髦品牌产品是安全质量不合格重灾区,查出安全质量不合格批次最多。
部分知名品牌如DIOR进口婴儿服装相同存在pH值及纤维成分标识不合格状况。
产自孟加拉国的婴幼儿及儿童服装质量问题最严峻,其次为土耳其、柬埔寨、越南。
在进口儿童玩具方面,质检总局通报,共检出安全质量不合格产品23批,同比增加64.29%。
首要不合格项目为:自在绳子长度超限、尖利点测验不合格、小零件拉力测验不合格、无3C标识、警示阐明不合格等。
陆春明举例说,青岛口岸在对一批德国产HABA品牌娃娃玩偶玩具进行查验时,检出小零件拉力不合格,存在窒息风险。
宁波口岸检出澳大利亚产袋鼠玩具自在绳子长度超限,极易形成婴幼儿环绕窒息风险。
10批次食物触摸品不合格陆春明介绍,此次检出进口纸尿裤安全质量不合格产品8批次,其间6批次日本产花王品牌纸尿裤包装破损,如运用易引起生物致病损害。
此外,包含儿童餐具、儿童水杯、母乳贮存袋在内的进口儿童用食物触摸产品也发现10批安全质量项目不合格产品,首要不合格项目为蒸腾残渣超越规范定量、铬和镍元素溶出量超支、丙烯腈含量不合格等。
触及品牌为BabyBjorn、Lala Mamma等,原产地为瑞典、德国、韩国、日本、波兰、印度、美国等。
温馨提示儿童玩具购买要看“CCC”认证陆春明说,质检总局提示顾客应理性购买相关儿童产品,不要盲目信任国外品牌。
童装质检报告测试标准
1、外观尺寸检测,检查衣服尺寸和排斥错配;
2、颜色检测,检查颜色与设计图是否一致;
3、质地检测,检查衣服材质是否符合价位;
4、边缝检测,检查缝合情况和穿线质量;
5、细节处理检测,检查品牌标志、拉链、按扣、挂钩的处理情况;
6、印花检测,检查印花是否清晰,颜色与设计图是否一致;
7、有害物质检测,检查衣服是否污染有害物质,检查衣服是否含有过量重金属;
8、耐磨性检测,检查衣服抗摩擦性能、耐磨性;
9、水耐性检测,检查衣服水耐性性能;
10、洗涤抗褶检测,检查衣服洗涤后抗褶、颜色变化情况;
11、包装情况检测,检查衣服包装运输过程中及出售时的形态;
12、功能性能检测,检查衣服是否具有防水、防汗或保暖作用。
服饰、家纺、童装类目的质检报告要求一、质检报告检测项目要求(点此查看质检报告样本,仅供参考,具体的检测项目以下方文字为准)1、若您申请服饰、童装、家纺类目的旗舰、专卖、专营店,每个品牌须提供至少一份由第三方权威机构出具的质检报告。
(第三方检测机构需具备CNAS证书,CMA证书)同时,淘宝商城将会不定期针对经营的商品进行质检报告的抽查,请备案备查。
各类产品的检测报告必须包含的检测项目如下:a) 男装/女装/袜子:成分含量、色牢度【包括耐水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标识标志、外观质量;二、标识标志设计(供参考,详询专业质检机构)吊牌需包含的内容与样图:1.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2.产品名称3.产品号型和规格4.使用原料的成分和含量5.执行标准【常规产品对应标准见下文】6.产品等级【如标注“合格品”】7.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如标注“检验员:A01”】8.洗涤、护理标签【5个图标】9.安全类别【婴幼儿类产品标“A类婴幼儿用品”,直接接触皮肤类产品标“B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类产品标“C类”】各项内容详解:1.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1) 国内产品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应标注:省、市、(县)、区路名、门牌号、邮政编码等;2) 进口产品应当用中文标明该产品的原产地(国家或地区),同时还要标明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或进口商或销售商)的具体名称和详细地址。
2.产品名称1) 应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产品有规定的名称;2) 各标准中对产品名称没有规定,应使用不会引起消费者误解和混淆的常用名称或者俗名。
3.产品号型和规格应符合服装号型标识方法,表示方法:号/型体型分类代号号:指人体的身高;型:指人的净胸围或腰围;体型:指人体的胸围和腰围差数划分的类别,分为Y、A、B和C类;例如:男西服170/88A,适用于身高170cm左右,胸围88左右,胸围与腰围之差为12cm—16cm的男子穿用。
5.执行标准1) 应标明所执行的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的编号。
儿童服装儿童服装〔children's wear〕简称童装,是适合儿童穿着的服装;包括婴儿服装、幼儿服装、小童服装、中童服装、大童服装等;还包括中小学的校园服装;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是为了保证纺织产品对人体健康无害而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考核5个指标,9项内容,甲醛、pH值、色牢度耐水、耐汗渍、耐摩擦、耐唾液、异味、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标准中将产品分为3类:A类:婴幼儿用品,甲醛含量≤20mg/kg;B类: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甲醛含量≤7 5mg/kg;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甲醛含量≤300mg/kg;A类和B类产品pH值允许在~范围,C类产品pH值允许在~范围;A类婴幼儿用品,耐水、耐汗渍色牢度要求≥3~4级,耐干摩擦、耐唾液色牢度要求≥4级;B类和C类产品耐水、耐汗渍、耐干摩擦色牢度都要求≥3级,3类产品均要求无异味,禁止使用在还原条件下分解出芳香胺染料的面料;童装产品一般选用梭织面料和针织面料,成品根据面料性能选择相应的标准,因为面料不同标准考核的指标内容不同;例如:梭织面料童装产品,主要按FZ/T81003-2003儿童服装、学生服标准考核,除GB18401-2003标准考核的内容外,产品标准中考核服装标识、外观缝制质量、耐洗色牢度、耐湿摩擦色牢度、耐干洗色牢度、耐光色牢度、成品主要部位缩水率、起毛起球、纤维含量等指标;针织类童装产品,主要按FZ/T73008-2002针织T恤衫、FZ/T73020针织休闲服装、GB/T8878-2002棉针织内衣等标准考核,除按GB18401-2003标准考核外,产品标准中考核标识、外观质量、耐光、汗复合色牢度、耐洗色牢度、耐湿摩擦色牢度、水洗尺寸变化率、水洗后扭曲率、弹子顶破强力、起球、纤维含量童装绳索和拉带安全要求国家标准解读来源:工标网更新时间:2009-07-28评论: 0条作为新一批修订的童装国家标准,也将于今年8月1日起实施;此标准由国家标准委和国家质检总局共同发布,乃首次发布;在选择各项技术内容时,该标准积极采用国外先进标准,结合我国标准化发展方向,使项目的技术先进可行;为此,本标准制定时参考了EN 14682:2007等国内外相关技术资料;同时,标准起草小组广泛与企业、高校及相关技术研究机构进行沟通,针对应用的实际情况,对该标准的内容进行了确定;主要制定技术内容1、前言本标准修改采用欧洲标准EN 14682:2007英文版;结合我国服装标准体系,制定国家标准,与、等构成关于儿童服装安全方面的标准系列;2、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14岁以下儿童的服装上使用绳索和拉带的安全要求;为了使标准的适用范围更加明确、清晰,明确规定本标准不包括绳索和拉带的规格要求;并且规定了本标准不适用的情况:1儿童使用及护理用品中,比如围兜、尿片或奶嘴拉手;2鞋子、靴子和类似的脚部穿着物;3手套、帽子、围巾;4衬衣或T恤上的领带;5腰带和护腕;6宗教服装和节庆服装;7只在特定时期和监护下才穿着的专业运动服和运动时穿的服装,比如橄榄球短裤、西服、戏服和舞衣,但不包括经常白天穿着和晚上穿着的服装;8演出时穿着的戏服;9围裙;3、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引用了GB/T 15557 ;本标准中除列出的术语和定义外,其它术语均参照GB/T 15557 ,以适合我国国情;同时,考虑到中国服装号型制定情况和生产实践需要,将中国儿童的身高作为儿童群体的划分的辅助依据,因此引用了GB/T 服装号型儿童;4、术语和定义结合GB/T 15557 与欧洲标准,罗列了与童装绳索和拉带相关的术语及定义;其中,“儿童服装”术语可参照GB/T 15557,所以不重复罗列;为避免国内外儿童身高差异造成对“幼童”、“大童和青少年”的定义不明确,按照服装号型儿童修改了“幼童”、“大童和青少年”、定义中的身高内容,保留了年龄细分的内容;要求中未出现,因此删除“箍筋”、“肩带”条文;5、要求本标准规定了童装绳索和拉带的具体要求;起草小组积极采用国外先进标准,结合我国标准化发展方向,参考大量国内外相关技术资料,确定了本标准的技术内容;本标准按照儿童服装的部位,分为风帽和颈部、腰部、服装下摆、袖子,对童装绳索和拉带作了明确规定;其中,幼童、大童和青少年的要求差异也在本标准中充分体现;图1套环只能用于无自由端的拉带和装饰性绳索图2在两出口点中间处应固定拉带,可运用套结等方法图3长至脚踝的服装商拉链头不应超出服装底边图4儿童三角背心的颈部系带在风帽和颈部区域应扣牢,不应呈松散、自由状态图5拉带不允许有自由端;当服装放平摊开至最大宽度时,不应有突出的带袢图6长至臀围线以下的服装,其底边处的拉带、绳索包括套环等部件不应超出服装下边缘图7位于服装底边的可调节搭袢,不应超出服装的下边缘图8允许使用打结腰带和装饰腰带图9在肘关节以下长袖上的拉带、绳索,袖口扣紧时应完全置于服装内图10在袖子上的可调节搭袢,不应超出袖子底边本与欧洲标准相比较,主要做了如下修改:1删除了欧洲标准中包含绳索和拉带规格的条文,与本标准的范围相适应;同时明确规定“儿童服装上使用的绳索和拉带规格要求按GB/T××××—××××执行”;2修改了欧洲标准条文中的“腰围线以下的服装下摆”为“臀围线以下的服装下摆”,使用更为贴切的表达;3为便于使用,将条文和附录F中对应图示一一对应;6、附录删除了欧洲标准的资料性附录A背景、B人体测量数据、C基本理论、D绳索长度测量方法、E风险评估、附录F绳索和拉带图示说明;本标准作为推荐性标准发布,2009年8月1日起实施;解读:儿童上衣拉带安全规格来源:工标网更新时间:2009-07-25评论: 0条已有国家标准委员会批准发布,并将于今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为首次发布,该标准的出台,将对我国童装市场起到积极规范和促进作用;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包括基础标准、方法标准、产品标准、安全标准等在内的童装标准体系,整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儿童服装的安全,正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儿童上衣帽子和颈部的拉带容易被夹住而发生危险,上下车时儿童上衣腰部或下摆处的拉带可能被钩住而导致拖曳事故;所以为儿童身心健康考虑,应该全面加强预防工作;国家标准的技术内容正是对儿童上衣的生产起到指导、规范作用,减少儿童上衣拉带在各种潜在涉险区域可能产生的危险;标准规定了14岁以下儿童上衣拉带的安全规格,其目的正是在于减少儿童上衣拉带造成的勒伤和车辆拖拽的危险;<我国年龄划分标准分为"幼童"0至7岁、"大童和青少年"7岁至14岁>该标准修改采用美国标准ASTM F 1816-972004儿童上身外衣拉带安全要求英文版;并结合我国服装标准体系,将标准的名称修改为;修改后的差异有几点:1、删除了ASTM F 1816-2004的前言和引言;2、修改了ASTM F 1816-2004的”范围“;3、删除了ASTM F 1816-2004的“套结”、“套环”、“上身外衣”术语;“上身外衣下摆”修改为“上衣下摆”并修改其定义;增加“带”、“幼童”、“大童和青少年”的术语及定义;4、删除了ASTM F 1816-2004中的非规格条文,与本标准范围相适应;增加了4.1.2、条文,对大童和青少年上衣的风帽和颈部、其他部位的拉带提出了要求;5、增加了拉带的测量方法与要求;6、删除了ASTM F 1816-2004的关键字与附录X1“基本原理”;本标准范围为,明确规定不包括除规格以外的其它要求,因此在本部分中应删除4.2.2、等非规格条文;近年来,我国童装标准体系建设伴随着童装行业的迅猛发展而快速推进,目前已经完成了一批重要童装标准的制定工作;产品标准包括、、,基础标准包括服装号型儿童,方法标准包括用人体测量的部位与方法。
童装清货处理流程童装是一种特殊的服装,它需要特别的处理和管理。
对于童装的清货处理,我们需要谨慎处理,确保童装的质量和安全。
下面就是童装清货处理流程的具体步骤:1. 整理清货库存首先,我们需要对清货库存进行整理和分类。
将库存按照款式、尺码、颜色等进行分类,清点清货数量,确保清货库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质检清货产品在处理童装清货时,质检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们需要对清货产品进行质检,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质检的内容包括外观、尺寸、面料、配件等方面的检查,以及检验产品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
3. 制定清货计划在清货处理之前,我们需要制定清货计划。
清货计划需要包括清货数量、清货时间、清货渠道等内容。
同时,还需要根据质检结果和产品销售情况,制定清货价格和促销方案。
4. 选择清货渠道选择清货渠道是很重要的一步。
我们可以通过线上平台、线下门店和清货批发市场等渠道进行清货处理。
根据清货计划和产品特点,选择适合的清货渠道,确保清货效果。
5. 开展清货方式在清货处理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清货。
比如,可以开展清仓大促销、限时特价、秒杀活动、搭配销售等方式,吸引消费者的购买。
同时,还可以进行线上线下联动,扩大清货范围,提升清货效果。
6. 宣传推广清货活动宣传推广是清货活动成功的关键。
我们需要利用各种媒介,比如社交媒体、广告宣传、客户推荐等方式,对清货活动进行宣传推广,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参与清货活动。
7. 进行清货销售在清货活动开始后,需要全力以赴进行清货销售。
我们可以通过促销活动、赠品赠送、礼包组合等方式,提升清货产品的促销效果,增加清货销量。
8. 监控清货销售情况在清货销售过程中,需要及时监控销售情况,根据实际销售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及时了解销售数据、客户反馈等信息,为清货活动的进行提供参考和支持。
9. 处理清货结余产品在清货活动结束后,需要处理清货结余产品。
可以选择继续降价促销、捆绑销售、转移到其他销售渠道等方式,处理清货结余产品,尽可能减少清货残留。
童装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应用摘要:本文从消费者需求和顾客体验角度出发,应用卡诺(KANO)模型,建立了包括安全性、适用性、舒适性、时尚性4个二级指标,若干三级指标的童装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对上海市童装市场进行质量抽查和问卷调查,并开发童装质量评价软件系统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上海市童装的整体质量指数为88.25;以数量化方法为手段所开发的质量评价体系,能较为准确地评价目前童装质量水平,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童装;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一、引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童装消费者对童装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消费观念动态地发生着变化,消费者对童装产品的质量诉求由“符合标准”的适用性,过渡到穿着舒适、看着时尚的个性需求。
现行童装产品标准的质量要求为基本要求,主要考核童装的规格号型、外观质量、面料成分、甲醛、pH值、色牢度、异味、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强力等因素,主要侧重童装的安全、适用等方面,缺少激发消费者/消费决策者购买欲望的款式、颜色、花型等体验性质量指标。
产品标准制修订周期较长,难于满足童装消费者的质量期望,从童装消费者/消费决策者的角度研究童装质量与童装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童装质量及特性分析童装产品面对的是0~12岁的儿童,这期间的儿童具有皮肤娇嫩、敏感、活泼、好动、多汗等特点,同时儿童成长发育快,变化多,而家长作为儿童服装购买的主要决策者,希望购买的童装即美观大方、穿着舒适又经济实惠,因此对服装质量的要求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特点,对安全性、适用性、可信性、经济性、美观性的要求更高。
对于不同的产品来说,质量的内涵可能有所偏重,童装质量是指童装产品能够满足使用要求所具备的各种特性的总和,包括安全性、适用性、美观性、经济性和可信性。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各种因素的制约,在不同历史的时期,人们对产品质量会提出不同的要求。
因此,在综合质量特性时,既要防止消费者关心的质量特性不足,又要避免消费者不重视的质量特性投入过多引起的质量过剩。
三、童装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构成童装质量的特性很多,有童装产品标准要求的各类疵点、规格尺寸、缝制质量、缝纫强力、接缝强力、起毛起球程度、尺寸稳定性、甲醛、PH值、染色牢度等,有童装消费者关注的尺寸规格、面料质地、款式和颜色花型等等,少则十几项,多则几十项。
在童装质量评价中,不同的质量特性,其重要度是不同的,我们重点选择对质量起决定作用的特性、消费者注重的质量特性,根据不同的层次划分,综合考虑童装产品质量要求和消费者真正期望的质量特性,得到童装质量评价的具体指标。
在此我们利用KANO(卡诺)模型来分析消费者对童装质量的需求,卡诺模型定义了三种层次类型的消费者需求:基本型、期望型和兴奋型(参见图1)。
在卡诺模型中基本质量曲线位于横轴的下面,这意味着如果产品仅能保证基本质量,顾客肯定不满意。
期望质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代表着消费者对产品的那些明确的要求。
在市场调查中,消费者谈论的通常是期望性质量,期望性需求在产品中实现的越多,消费者就越满意。
令人兴奋的质量曲线处于横轴的上方,也在消费者期望的质量上方。
这代表着超越顾客期望的质量水平,也体现着以顾客为中心和创新的成果。
归纳童装产品标准的质量要求、消费者对童装质量的诉求,考虑消费者在购买童装时注重款式、花型图案等视觉效果,实际消费中注重内在质量等的情况,根据卡诺模型关于质量层次的划分,对童装质量的要求总结为:用着可靠、穿着舒适、看着时尚(见图1所示)。
用着可靠(必然质量),指童装必须满足基本质量要求,包括童装的安全性和适用性,主要有外观质量、织物规格、物理指标、化学性能和染色牢度;穿着舒适(一元质量)指童装穿着的舒适性,主要有热湿舒适和触觉舒适;看着时尚(魅力质量)是一种体验性质量,指童装产品给穿着者/购买者带来的精神上的享受、心理上的愉悦、价值观念的实现和身份的体现等精神层面上的质量需求,主要通过消费者心理体验而不是通过物质检测来衡量。
童装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童装质量测评的基准,只有采用统一的标准和方法,才能对童装产品质量做出正确、客观的评价。
对童装质量进行分析,指标选择与指标体系的构建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评价结论的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与可靠性,关系到能否为童装产品质量提供一个量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依据。
根据童装质量的系统概念,结合童装产品特点、童装产品标准的基本质量特性等,从用着可靠(安全性、适用性)、穿着舒适(舒适性)、看着时尚(时尚性)的视角,构建童装质量评价一级指标体系框架(如图2所示)。
童装质量评价体系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
一级指标为概括性的评价指标,共有4项,分别为安全性B1、适用性B2、舒适性B3和时尚性B4,二级指标为能反映一级指标,具有代表性、内容具体、易于评价考核的指标。
四、童装质量评价指标的设计与应用1.安全性指标童装安全性是指童装产品在穿着和使用过程中对童装消费者健康可能造成损害的安全问题。
国家标准“GB18401-2003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是一部强制性国家标准,以控制纺织品中的有害物质。
其中,甲醛含量的限定值,主要考虑了日本、美国、欧盟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与其他国家的标准及国际规定基本一致,与国际环保纺织协会纺织品生态标签一致;色牢度指标在Oeko-Tex Standard 100的基础上做了调整,Oeko-Tex Standard 100只对沾色牢度进行考核评定,而实际上只要纺织品的颜色发生变化,说明染料已经从纺织上脱落或发生了其他反应,所以染色牢度的沾色和变色都应该作为考核指标。
GB18401-2003对Oeko-Tex Standard 100 色牢度的考核指标做了调整;pH值的限量值、异味和禁用偶氮染料与Oeko-Tex Standard 100 一致。
“GB18401-2003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了纺织产品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实施与监督,适用于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服用和装饰用纺织产品,出口产品可依据合同的约定执行。
因此对童装安全指标的确定,我们依据“GB18401-2003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确定童装安全质量指标共5项,分别为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异味和可分解芳香胺染料。
2.适用性指标童装的适用性是人们对童装产品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童装产品的核心质量。
不同类型的童装其基本功能和基本质量要求各不相同,目前,我国婴幼儿、儿童服装产品的专业标准有三个,分别是“FZ/T 73025-2006 婴幼儿针织服饰”、“FZ/T 81003-2003 儿童服装、学生服”和“FZ/T 73021-2004 针织学生服”,其他童装产品参照成人服装产品标准的质量要求考核。
“FZ/T 81003-2003 儿童服装、学生服”适用于以纺织织物为原料,成批生产的儿童服装、学生服装等;“FZ/T 73021-2004 针织学生服”适用于以针织织物为主要面料生产的针织学生服;“FZ/T 73025-2006婴幼儿针织服饰”适用于鉴定针织面料加工制成的婴幼儿针织服饰产品。
在消费者方面,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服装消费者反映的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洗后缩水、退色、起球、成分不符等问题,涉及服装产品为T恤衫、毛衣和外套。
同时我们选择5位童装质量检验专家,就童装产品标准的质量要求对使用价值的重要程度(很重要、重要、一般)进行问卷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综合童装专用标准要求、消费者反映的服装质量问题及童装关键适用性质量指标调查等确定适用性指标包括:(起毛)起球、外观、纤维含量、水洗性能、强力五个方面,外观包括标识等,水洗性能包括水洗尺寸变化率、耐洗色牢度等,强力包括顶破强力、缝口纰裂程度等。
3.舒适性指标童装穿着舒适是指童装在穿着环境中与人发生联系时,能满足穿着者生理、心理需要,从而产生舒服适宜感觉的特性。
童装舒适性研究的视点立足于环境—服装—人体这一复杂的系统中。
与服装有关的生理舒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服装材料的热湿舒适;二是服装合体且不影响人体运动的适穿舒适;三是服装与皮肤接触,不会对人体皮肤产生刺痒等触觉舒适。
热湿舒适性是指服装在人与环境的热湿传递之间维持人体体温稳定,为人体正常生理机能创造良好条件,从而使人体保持舒适的感觉。
服装的热湿舒适性机理是人、服装、环境之间的生物热力学的综合平衡,是影响服装穿着舒适性的基本因素。
适穿舒适也称服装压力的舒适性。
人体外形轮廓和人体运动使服装面料和人体部位之间形成了动态接触,面料以相对滑移量和变形来符合人体变化,面料变形而产生内应力包括拉伸、压缩、剪切和弯曲应力,对人体接触部位产生束缚力,导致皮肤变形刺激皮肤深处的压觉点,使穿衣者感受到服装压力。
服装压力形成因素包括服装重量形成的压力、服装勒紧形成的压力和运动时与服装接触而产生的压力。
服装在穿着时,经常与人体皮肤接触,服装织物作用于皮肤所产生的基础感觉称为触感。
触感是由机械性刺激或热量传递二种因素造成的,包括粗糙感、冷暖感、刺痒感等。
服装的触觉舒适性对着装者起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着装的整体舒适状态。
服装的热、湿、透气性能是影响服装穿着舒适性的基本因素。
综合儿童的生理特性、童装款式的运动休闲趋势、纯棉织物作为内衣面料的消费理念,以及适穿舒适性、触觉舒适性等,童装舒适质量评价指标确定为:保暖性、透气性、透湿量、柔软性、压迫感、刺痒感六个方面。
4.时尚性指标时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上迅速传播或风行一时的事物,是在社会生活中或大众内部产生的一种非常规的行为模式的流行。
服装时尚性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服装产品和服务的整体质量或优势的感知。
它不同于产品质量标准要求的客观质量,是从消费者的角度,以对服装质量的感觉为基础做出的评价。
服装的色彩、款色、面料触觉、穿着舒适性等都会刺激消费者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影响消费者的服装行为。
体验消费者服装购买行为,归纳消费者购买服装中考虑的因素,设计“消费者选购服装时注重因素”问卷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儿童年龄、色彩、版型款式、图案配饰、面料质地、做工、尺寸规格、商标、吊牌标识、洗可穿(易护理)、包装、特殊功能性、价格、卖场环境和人员服务等。
2007年12月至2008年1月,在上海市区随机选择年龄在25~35岁、儿童年龄在1~12岁的年轻父母进行问卷调查。
主要调查内容是:“购买童装时,最注重哪些因素?”并请被调查人当场填写。
整个问卷调查过程历时近1个月,累计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76份。
调查结果显示选购童装注重因素依次为:面料质地、版型款式、价格、图案配饰、做工、色彩、人员服务、尺寸规格、卖场环境、商标、洗可穿(易护理)、吊牌标识、包装、特殊功能性,其中“注重因素”分值超过300分的有面料质地和版型款式,分值超过280分的有面料质地、版型款式、价格、图案配饰、做工、色彩,其余的分值均在138至233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