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无功补偿装置调试规程
- 格式:pdf
- 大小:298.36 KB
- 文档页数:8
低压无功补偿配置方案把具有容性功率的装置与感性负荷联在同一电路,当容性装置释放能量时,感性负荷吸收能量;而感性负荷释放能量时,容性装置吸收能量,能量在相互转换,感性负荷所吸收的无功功率可由容性装置输出的无功功率中得到补偿。
在电网运行中,因大量非线性负载的运行,除了要消耗有功功率外,还要消耗一定的无功功率。
负荷电流在通过线路、变压器时,将会产生电能损耗,由电能损耗公式可知,当线路或变压器输出的有功功率和电压不变时,线损与功率因数的平方成反比。
功率因数越低电网所需无功就越多,线损就越大。
因此,在受电端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可减少负荷的无功功率损耗,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线损耗。
接入电网要求安装地点和装设容量,应根据分散补偿和降低线损的原则设置。
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全国供用电规则》的规定(一般不低于0.9)。
无功补偿的作用功率因数低,电源设备的容量得不到充分利用,负载功率因数越低,通过变压器送出的有功功率就越小,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功率在电源和负荷之间来回传输,这部分功率不能做有用功,变压器不能被充分利用。
功率因数偏低,在线路上会产生较大的压降和功率损耗。
线路压降增大则负载电压降低,有可能使负载工作不正常。
补偿方式1)集中补偿:电容器组集中安装在总降压变电所6—10kV母线上,提高整个变电所的功率因数,这样可减少高压线路的无功损耗,提高变电所的供电电压质量。
2)分组补偿:电容器组安装在终端变电所的高压或低压线路上。
3)就地补偿:将电容器安装在感性负载附近,就地进行无功补偿。
4)静态补偿:电容柜的控制器测出电路的功率因数并决定要补偿的电容器,并投入电容器补偿,需要一定的时间。
特别是某个或几个电容器从电路中切除后需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放电,才可以再次投入。
有的负载变化快,这时电容器的切除、投入的速度跟不上负载的变化,所以称为静态补偿。
静态补偿的优点:价格低,初期的投资成本少,无漏电流。
缺点:涌流大,即使采用了限流接触器,涌流仍可达到电容器工作电流的十几倍。
无功补偿装置的安装与调试要点无功补偿装置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用于解决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问题。
正确的安装和调试无功补偿装置对于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无功补偿装置的安装和调试要点,以确保装置的正常运行。
一、无功补偿装置的安装要点1. 安装位置选择无功补偿装置应安装在负载设备附近,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无功功率传输的损耗。
同时,要避免将无功补偿装置安装在高温、潮湿或易受损的环境中,以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2. 接地设计良好的接地设计是安装无功补偿装置的关键。
应将装置的接地电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接地电阻过大导致电流无法正常通过,或接地电阻过小导致安全问题。
同时,接地电阻应经过专业测量和验证。
3. 电缆敷设无功补偿装置与电源及负载设备之间的电缆应合理敷设,避免与其他电源线或信号线发生干扰。
应采用合适的线缆规格,以减小电阻和电感对功率传输的影响。
4. 温度控制无功补偿装置在正常运行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故应确保安装位置的通风良好,避免温度过高影响装置的寿命和性能。
可以采用风扇或散热器等散热设备辅助降温。
二、无功补偿装置的调试要点1. 配置参数设置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置参数设置涉及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多个参数。
在调试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电力系统要求,进行恰当的参数配置,以确保无功补偿装置的输出与系统需求相匹配。
2. 负载测试在装置调试过程中,需要对负载设备进行测试,以确保无功补偿装置的输出能够满足负载要求,并与系统中的其他设备协调工作。
负载测试应包括常规负载、最小负载和峰值负载等多种情况。
3. 故障检测和处理调试过程中需要对无功补偿装置进行故障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可能的故障情况,以确保装置的正常运行。
故障处理包括设备维修或更换、参数调整等,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
4. 稳定性测试调试完成后,应进行稳定性测试,即在一定时间内对无功补偿装置进行运行观察,检测其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性能表现,以确保装置能够持续稳定地工作。
低压无功补偿柜操作规程1.在成套装置接线正确无误、供电电源正常的情况下,将电容补偿柜的智能无功功率控制器的电源开关(微型断路器)暂时置断开位置(OFF位置),成套装置各柜体里面的其他电源开关(微型断路器)均置接通位置(ON位置)。
2.将成套装置1#进线柜里面的主电路开关(塑壳断路器)均置接通位置(ON位置)。
进线开关柜(1#柜)内的主断路器(QF1)为电动预储能合闸方式,其合闸过程请按下面的3操作。
3.首先按下“储能”按钮,主断路器储能电动机动作并带动弹簧开始储能,储能结束后(此时储能指示灯亮),按下“合闸”按钮,弹簧储能释放,使主断路器(QF1)完成合闸动作。
主断路器合闸后,合闸指示灯亮,分闸指示灯灭,储能指示灯也灭。
4.在1至3操作完成之后,且各种指示均正常的情况下,转换开关切换到手动状态(非自动状态)后,旋转转换开关,投切相应电容,对应的回路指示灯亮,接触器线圈吸合,主回路中接触器接通后其下接电容投入到电网中。
此时可检测整个系统中各个电容的回路是否正确。
5.在各种指示均正常的情况下,接通电容柜智能无功功率控制器的电源开关(置ON位置),控制器接通电之后显示“CAL”,5秒后进入自动工作状态,如输入电流符合最小要求(大于150mA),将显示所测电网功率因数cos∅。
此时可设置控制器的参数,可将控制器的“功率因数值”cos∅设置为0.95或者0.96(要比所测电网功率因数cos∅大),同时设定模式设置为人工设定模式。
将转换开关切换至自动状态,将“投切允许”打至右位即(ON位置),无功补偿成套装置将投入正常工作。
此时可以手动按下无功补偿控制器上的”增加”按钮来投切相应电容,对应的回路指示灯亮,接触器线圈吸合,主回路中接触器接通后其下接电容投入到电网中,直到补偿后的功率因数达到预定的设置为止,而相反按“减少”可切除相应电容。
当设定参数时,将控制器的“功率因数值”cos∅设置为0.95或者0.96(要比所测电网功率因数cos∅大),可将设定模式设置为全自动设定模式。
1.在成套装置接线正确无误、供电电源正常的情况下,将电容补偿柜的智能无功功率控制器的电源开关(微型断路器)暂时置断开位置(OFF位置),成套装置各柜体里面的其他电源开关(微型断路器)均置接通位置(ON位置)。
2.将成套装置1#进线柜里面的主电路开关(塑壳断路器)均置接通位置(ON位置)。
进线开关柜(1#柜)内的主断路器(QF1)为电动预储能合闸方式,其合闸过程请按下面的3操作。
3.首先按下“储能”按钮,主断路器储能电动机动作并带动弹簧开始储能,储能结束后(此时储能指示灯亮),按下“合闸”按钮,弹簧储能释放,使主断路器(QF1)完成合闸动作。
主断路器合闸后,合闸指示灯亮,分闸指示灯灭,储能指示灯也灭。
4.在1至3操作完成之后,且各种指示均正常的情况下,转换开关切换到手动状态(非自动状态)后,旋转转换开关,投切相应电容,对应的回路指示灯亮,接触器线圈吸合,主回路中接触器接通后其下接电容投入到电网中。
此时可检测整个系统中各个电容的回路是否正确。
5.在各种指示均正常的情况下,接通电容柜智能无功功率控制器的电源开关(置ON位置),控制器接通电之后显示”CAL”,5秒后进入自动工作状态,如输入电流符合最小要求(大于150mA),将显示所测电网功率因数cosφ。
此时可设置控制器的参数,可将控制器的“功率因数值”cosφ设置为0.95或者0.96(要比所测电网功率因数cosφ大),同时设定模式设置为人工设定模式。
将转换开关切换至自动状态,将“投切允许”打至右位即(ON位置),无功补偿成套装置将投入正常工作。
此时可以手动按下无功补偿控制器上的”增加”按钮来投切相应电容,对应的回路指示灯亮,接触器线圈吸合,主回路中接触器接通后其下接电容投入到电网中,直到补偿后的功率因数达到预定的设置为止,而相反按“减少”可切除相应电容。
当设定参数时,将控制器的“功率因数值”cosφ设置为0.95或者0.96(要比所测电网功率因数cosφ大),可将设定模式设置为全自动设定模式。
求质量之上乘守信誉于天下系列无功智能补偿装置山东特安电气有限公司SHANDONG TEAN ELECTRIC CO., LTD目录一、产品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产品型号及含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主要技术指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原理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接线与运行......................................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参数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装置外形尺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安装方法和注意事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相关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一一次原理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二安装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产品简介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长,对供电的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由于负荷的不断增加对电网无功的要求也随之增加。
无功功率如同有功功率一样是保证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电压质量,降低网损和安全运行不可缺少的部分。
解决好无功补偿问题对降损节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当前供电系统优先关注的缘由。
1.33低压无功补偿箱安装(检修)作业标准1.工程概况2.组织措施2.1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序号名称姓名1 组长:2 成员:3 现场安全负责人:4 现场技术负责人:5 现场高空作业:6 机动车驾驶员:2.2 工作任务:2.3 施工项目技术要求:2.4 计划工作时间:年月日时分---- 年月日时分3.技术措施4.安全保证体系4.1安全管理目标4.1.1 杜绝违章作业、轻伤、消灭死亡事故4.1.2 杜绝火灾事故、交通事故4.1.3 杜绝高出坠落、触电4.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序号名称姓名1 安全总负责:2 安全负责人:3 班组安全员:4.3危险点分析√序号内容1 触电2 高空坠落3 高空坠物4 倒杆5 交通事故6 其他5.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序号内容责任人备注1 施工开始前必须准备好工器具,施工班组内部按作业计划把设备和材料妥善放置到工作现场,合理确定设备材料在现场的存放时间,做到当天用当天清,保持现场清洁2 材料设备在现场一定要摆放整齐成形,严禁乱摊乱放,机械工具要求投试干净,停放安全位置,材料应有专人保管,严禁随手丢弃3 工作现场要始终保持清洁,卫生整齐,整个现场要做到一日一清,一日一净4 扫放的垃圾要倒在城建部门制定地点或垃圾箱内,垃圾要分类投放,可重复使用的放进制定的金属容器内,不在重复使用的要放进指定的垃圾桶内5 废品、废件要及时清理,送到指定的回收站6 现场卫生设施,保健设施,饮水设施要自觉保持清洁和卫生7 现场施工人员必须穿工作服,应统一干净,管理人员佩戴红色安全帽,工作班组佩戴蓝色安全帽,民工、临时工佩戴黄色安全帽并携带安全合格证8 现场资料档案管理有序,相关施工措施、报告等有关资料齐全存放于指定地点9 班组成员应相互照应、相互提醒、密切配合、注意施工安全、服从统一指挥10 车辆进出现场应专人指挥,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和损坏公共设施的现象发生,并停置于外、靠路边停放并车头向11 其它未在本方案内列出的工作应按有关规定国家标准执行6.四措审批6.1 作业项目名称:6.2 编写人:6.3 会审人员:6.4 批准人:7.更换前准备7.1准备工作√序号内容标准责任人备注1 提前做出工作计划根据公司对社会服务承诺的要求计划员2 工作前进行现场勘查符合安全规程工作负责人3 开工前准备好需要的工器具,检查工器具是否齐全,是否满足工作需要工器具必须试验合格,做必要的检查工具员4 准备好所需要的材料材料应充足齐全、合格工作负责人5 填写工作票及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单安全措施符合现场实际,并按标准填写工作票工作负责人6 工作前按照工作票内容交底布置安全措施工作班成员必须清楚工作任务、安全措施、停电范围工作负责人7.2人员要求√序号内容责任人备注1 工作人员应精神饱满、身体健康工作负责人2 作业人员培训考试合格,具备专业工作技能工作负责人3 工作人员的个人工具和劳动保护用品应佩戴齐全工作负责人4 严禁违章指挥、无工作票作业工作负责人5 工作人员服从指挥、遵守规程规定,文明施工工作人员7.3工器具√序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 接地线0.4KV 组若干2 接地线10KV 组 13 个人保安线组 14 验电器0.4KV 个 15 验电器10KV 个 16 绝缘手套付 17 喷枪套 18 个人工具套 29 铁桶套 110 安全带条 211 脚扣付 212 带绳条 213 标示牌块 114 绝缘操作杆10KV 套 115 放电棒组 116 综测仪抄表器台 117 液压钳套 118 滑轮组 119 绝缘摇表块 1绝缘工器具机械及电气强度均应满足安规要求,周期预防性试验合格7.4材料√序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 电缆支架∠50*5*500块 32 U型箍12*250个3 190稍径3 电缆热缩头附件套 24 地线钎子19*2500根 1 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系统单独台区需要单独接地5 元铁抱箍16*640个 26 元铁抱箍16*710个 17 铜板卡子300A 个 48 绝缘自粘带33+ 盘 19 穿钉16*40个 110 低压电缆YJV224*35mm2 m 1211 绝缘铜线JKYJ-25 m 512 CT电缆KVV6*2.5mm2 m 1213 电流互感器只 314 铜接线端子DT-35mm2 个 415 无功补偿箱台 116 油闸开关支架套 1 加工号为115、12417 保护管20根 118 地线卡子个 27.5危险点分析√序号内容1 触电2 高空坠物3 高空坠落4 机械伤害5 灼伤6 其他7.6安全措施√序号内容1 工作前核对线路名称、色标和杆号、变压器位号,核对设备的控制范围,防止错、漏停电源及反电源的可能2 停、送电按操作规程进行,明确操作人、监护人。
低压智能无功补偿的技术要求xx致维电气有限公司,品牌名称:致维电气型号:INIX C7-LC2.环境及系统条件2.1环境条件2.1.1周围空气温度最高温度:65℃(24小时内平均值≤45℃)最低温度:-40℃最热月平均温度:40℃最大日温差:25K2.1.2xx:≤4000m2.1.3环境湿度:日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日平均水蒸汽压力值不超过2.2kPa,月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0%,月平均水蒸汽压力值不超过1.8kPa 2.1.4地震烈度:7度2.1.5污秽等级:2.1.6安装场所:户内、户外2.2系统条件2.2.1系统额定电压:0.4kV 2.2.2系统额定频率:50Hz3.主要配置参数及电气要求3.1主要配置参数容量补偿方式(三相共偿)(kvar)3060901组模块,两种电容/共补2组模块,两种电容/共补3组模块、两种电容/共补20+10 kvar(自动)1x(20+20)+1x (10+10)(自动)3x(20+10)(自动)共补分组容量设计1201501804组模块、两种电容/共补4组模块、两种电容/共补5组模块、两种电容/共补2x(20+20)+2x (10+10)(自动)3x(20+20)+1x (20+10)(自动)4x(20+20)+1x (10+10)(自动)4x(20+20)+1x (20+10)+1x (10+10)2106组模块、两种电容/共补(自动)3007组模块、两种电容/共补9组模块、两种电容/共补5x(20+20)+2x (10+10)(自动)7x(20+20)+1x (10+10)(自动)备注:1、投切低压电力电容器采用基于大功率磁保持继电器为开关元件的“同步开关”,同步开关中杜绝使用可控硅以提高安全性及可靠性。
2、户内装置若配电房内有开关柜时,卖方提供设备要求与原开关柜同尺寸同颜色采用硬母排可靠塔接。
3.2电气要求3.2.1电器元件:为保证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安全运行,充分发挥补偿作用,提高功率因数,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电能损耗,特制定本要求。
低压自动无功补偿装置技术要求1、总则1.1、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变电所内配置的RNT低压动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它提出了该动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本体及附属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调试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本技术规格书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须提供一套满足本技术规格书和相关标准规范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以保证的安全可靠运行。
1.3、供方须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
有矛盾时,按技术要求较高的标准执行。
主要的标准如下:GB/T 15576-2008 《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GB50227-95 《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设计规范》JB5346-1998 《串联电抗器》GB191 《包装贮运标准》GB11032-200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锌避雷器》GB/T 2681-19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体颜色》GB/T 2682-19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GB1028 《电流互感器》GB10229 《电抗器》DL/T620-1997 《装置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GB 4208-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1454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另外,尚应符合本技术规格书规定的技术要求和买方的要求。
1.4、未尽事宜,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2、设备环境条件2.1、周围空气温度最高气温:38.4℃最低气温: -29.3℃年平均气温: 6.8~10.6℃2.2、海拔高度:不大于1500米2.3、地震烈度: 6度区,动峰值加速度:0.05g2.4、安装地点:户内3、电容补偿柜技术参数1)额定电压:400V额定绝缘电压:AC 660V1min 额定工频耐受电压:2500V冲击耐压:8kV2)主母线:TMYPE母线:TMY3)系统容量与无功补偿设备等应达到设计要求;4)外形尺寸:具体见附图5)无功功率补偿全部采用动态补偿方式:采用380V电压等级下的动态电容无功补偿柜,补偿容量具体见附表。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调试规程1 范围本操作规程是UNT-GW型高压无功补偿装置的现场操作的使用规范,此规范性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等文件,操作前需仔细阅读《UNT-DW使用说明书》和《UNT-LK使用说明书》,需按操作规范严格执行。
2 产品概述UNT-DW系列低压无功补偿装置适用于配变、低压线路或其它需要无功补偿的场合,实现无功自动跟踪补偿。
本产品采用固定补偿和动态补偿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实时跟踪电网的运行状态,具有平滑补偿性能和最优的补偿效果。
系统可以有效补偿线路无功功率,保证功率因数的稳定,降低线路损耗,提高变压器、线路的利用率,提高负载端的供电质量。
本产品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矿山、化工、建材、油田、港口、生活小区、商业、学校等高低压配电网。
3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调试步骤3.1 电容柜屏体及接线检查1)检查产品内部安装的器件是否完好。
2)柜体的表面喷塑有无破损和划伤。
3)产品内部应焊接部分良好,无开焊。
4)清除装置内部杂物,保持内部清洁。
5)检查产品内部的各部分元件有无进水或受潮。
6)检查一次回路接线,所有连接应该紧固无松动。
7)检查二次回路接线,所有二次回路接线正确紧固。
8)检查产品内部所有器件的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状态良好。
9)把产品内部所有固定器件进行检查紧固。
3.2 绝缘检查在对产品上电之前应对产品进行绝缘测试,无问题后方可上电。
1)绝缘电阻验证使用电压500V'的绝缘测量仪器进行绝缘侧量。
注意:拆除柜内二次接线或断开电源空气开关,进行相间、相对地进行绝缘测试。
在对产品上电之前接使用电压500V'的绝缘测量仪器进行绝缘侧量。
注意: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裸露导电部件之间、带电体对地的绝缘电阻不小1000Ώ/V (标称电压),则此项试验通过。
3.3 接线检查1)检查一次回路接线:引入的A、B、C三相母线,接触良好,连接时相序要符合国标。
2)信号采样:电压采样:采集系统母线B、C两相电压,此电压由柜内采集。
(实际按图纸要求)电流采样:采集系统母线A相电流,CT二次侧接到补偿产品对应的端子排上。
(按图纸要求)3)检查补偿柜屏体间接线:主辅柜之间连线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正确。
3.4 上电检查在电容柜安装检查无误后,可进行手动投切调试。
一、屏体上电1)合上无功补偿装置柜内的空气开关,关好电容柜柜门。
2)合上无功补偿装置柜内的隔离开关。
3)把补偿柜内转换开关切换到手动运行方式。
4)送上试验电源处的空气开关,检查电容柜控制器、接触器(可控硅开关)、电压表、电流表、功率因数等仪表的显示。
5)转动电压转换开关,查看各线电压显示。
二、辅助设备检查检查产品内部风机、照明灯、行程开关等辅助设备工作是否正常。
三、控制器参数设置(控制器有两种,一种为投入切除参数同时设置,如投切门限、投切延时;一种为投入切除参数单独设置,如投入门限、切除延时等。
下面以前一种控制器为例说明)1)CT变比设置根据现场业主要求或者实际的进线开关柜CT变比,设置控制器CT变比。
此项设置值非常重要,必须正确输入,否则将影响控制器测量电流的显示值和无功补偿精度。
2)投切门限投切门限范围为0.5-1.2,推荐值为1,表示投入门限为1(补偿容量的倍数)、切除门限为1.2-1=0.2(同样为补偿容量的倍数)。
例如:每一路补偿容量为30Kvar,设置为1时,只有当缺额超过30Kvar时才会投入。
3)过压、低压保护设置过压保护推荐值为:1.1Ue (420V);低压保护推荐值为:0.8Ue4)投切延时设置投切延时一般设置为10~30S,根据负载变化快慢而定,推荐值为:20S 注意:电容器投切延时时间较短,则投切次数增加,电容器使用寿命会相应降低!5)谐波保护谐波电压(Hv)保护参数设置,数据范围为0.0~50%,步长为0.5%,推荐使用设置值为8.0%。
谐波电流(Hi)保护推荐使用设置值为20%,参数设置值为0.0时,控制器将自动取消此项保护功能。
注意:参数的设置应依据实际采用的低压无功控制器使用说明书进行!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变动!6)容值设置每路电容值按实际电容容量设置,多余路数设置为零。
7)投切延时投切时间不应太短,时间一般设置为20S3.5 手动投切一、产品上电正常后,可以通过控制器进行手动投切试验。
将控制器设置到手动控制界面。
二、两人同时观察各显示和柜内情况,依次投入和切除每个电容器支路、每次允许投入一路电容并观察柜体运行情况(要求有一定的时间间隔):1)面板电流表显示的电流值与实测电流是否相同2)用钳形表查看三相电流值是否在额定电流范围内,并查看三相电流是否平衡。
3)电压表幅值变化。
投入一路电容后,电压应有所升高4)功率因数变化是否正常,5)观察柜内是否有杂音、发热、打火、拉弧、异味等异常现象6)观察母线进线柜电流显示是否正常7)观察电容投入后控制器谐波含量变化。
8)记录调试过程中的投入前投入后各个参数(电压变化、电流大小,母线电流变化、功率因数变化及谐波变化)现场若为空载,在投入过程中会出现过补现象,则该支路投入时间不能超过1分钟。
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切除电容器,断开隔离开关。
实测电流值:用钳形表测试每路电容电流、电流表显示电流与每路电容额定电流进行比较,过流允许超过额定电流的1.37倍。
每路额定电流计算公式:每路电容容量/电容额定电压/1.7323.6 自动运行把控制器设置为自动运行状态。
给产品上电,确认控制器显示状态正确无误后,根据负载变化情况,检查是否有电容器投入和切除,观察产品显示的电流值和功率因数等显示是否正常,投切逻辑是否正确。
3.7 调试注意事项1)首先检查确认电压、电流采样线,一定要接线正确2)在上高压后投切电容时,应等电容充分放电,方可再次投入此电容,以确保人身和设备的绝对安全。
4 操作方法4.1 现场手动合闸操作4.1.1 送电前的各项检查a)装置控制柜中的隔离开关应在断开位置。
b)柜内各器件正常无松动,电容器无鼓肚漏油现象。
c)柜内无杂物。
d)检查接线柜体各仪表无断线等其它异常。
e)送电前确认柜门关好。
4.1.2 检查完毕合上操作电源,再合隔离开关。
一旦送上,柜门不允许打开。
4.1.3 检查控制器显示无异常后即可进入无功控制器手动投切界面,实现按需要手动投切。
4.2 现场手动切除4.2.1 首先将控制器设置为“手动”,进入无功控制器手动投切界面,按“下“键然后即可依次退出电容器。
3.2.2 切除电容后,再断开隔离开关。
以免烧毁隔离开关。
不可带电容分合隔离开关。
4.3 现场自动投切装置上电即为自动运行状态。
4.3柜内照明上电打开柜门照明灯自动打开。
4.4 停电检修步骤设备正常运行时,禁止打开各柜柜门,同时高压带电显示器在闭锁状态,安装在各柜的电磁锁处于闭锁打不开柜门。
打开柜门操作步骤:先退出运行的电容器→通知上一级断路器柜分闸-应过10分钟,使电容充分放电→合柜内的高压接地开关→停操作电源→打开柜门锁→即可打开柜门;首先验电,放掉电容器的残压,方可检修。
5 定期检查装置投运后电容器等电气元器件定期检查一般可半年进行一次。
并应根据用户使用情况可适当缩短或延长检查周期,检查内容如下:5.1 测量单台电容容量,并与前次(或投入运行时)记录对照,如有明显变化超过5%左右,视情况及时用相同规格的产品更换。
检查电容器是否渗漏油,如渗漏油的电容器应更换。
是否已受污秽,如有污秽应清理干净。
5.2检查其它电器元件是否良好,紧固的螺栓是否有松动。
5.3检查继电保护的整定值和动作情况。
5.4 检查三相电容值是否平衡,与前次(或投入运行时)记录对照。
如三相不平衡,差值较大,应进一步检查单台电容器的电容值,找出故障电容,进行更换。
6 检修注意事项6.1检修时依次切除电容,再断开隔离开关,必须停电十分钟,后打开柜门。
6.2在人接触电容器前,即使有防电设备,仍须用试电笔检测。
然后用绝缘接地棒将电容器短路接地放电。
任何时候均不应将两手直接接触电容器的接线头。
对已损坏退出运行的电容器尤其如此。
6.3 长期停放过的电容器重新使用前须经过试验及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7 运行和保养注意事项7.1 安装就绪,经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入运行。
7.2 实际运行时电网电压不应超过装置额定电压的1.1倍。
如电网电压过高,应将电压调整至正常再运行。
7.3 初次投入运行的装置应检查三相电流值和装置的运行电压值等并作好记录。
正常时三相电流应平衡,若发现三相电流不平衡时,应及时检查电容器是否有损坏情况。
7.4 若为检测单相电流装置,应为B相,此时应在手动依次投切时比较各路电流大小。
若不一致,有可能有晶闸管开关故障引起的缺相。
此时打开柜门,用钳形表检测问题支路各相电流大小。
7.5 装置的电容器电流值超过额定电流1.3倍时,这个数值是基波电流和谐波电流两部分构成。
由于谐波电流在上一级综合继电保护装置显示不出来,因此在电网中谐波超过国标时,会造成电容器的实际工作电流增加从而导致温升过高,这时应设法消除谐波后,再投入运行。
7.6 投入运行的装置,应每天进行一次详细的检查并作好记录,尤其是各个电气数据、温度和噪声等参数变化情况。
7.7 在进行拆卸、维护、检修作业时,必须按电气规程和前章“3操作方法”中规定,最后合上高压接地开关,并作好安全防护方可进行作业。
7.8 保养时应着重检查电气接触可靠性,紧固件的紧固状况,搞好除尘清洁工作,发现有渗漏现象时应退出运行,更换器件或送修。
7.9 经常检查整套装置的防护状况,严防各种动物进入箱内。
7.10 在运行中发高压熔断器熔断时(熔断器上出头弹起),应首先查清原因,并将问题处理好方可送电。
停送电操作按前章“3操作方法”中规定执行。
7.11 经常对电容器的外观检查,如发现电容器外壳变形,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查明原因。
8 故障分析与排除装置一旦出现故障,应立即做好记录(电压、电流、负荷及电容器的电容、编号等),在未查明原因并作出正确处理之前不得重新投运,可参照表1进行。
表1 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9 柜内各一次器件的运行维护9.1电容器的运行维护1)电容器组投入时环境温度不能低于-40℃,运行1小时,周围空气温度不超过+40℃。
2)安装地点的温度检查和电容器外壳上最热点温度的检查可以通过表贴温度计等进行,并且做好温度记录(特别是夏季)。
3)电容器的工作电压和电流,在运行中不得超过1.1倍额定电压(高压1.05倍)和1.43倍额定电流(高压1.37倍)。
4)电容器外壳应清洁、不变形、无渗油。
5)检查一次器件连接有无松动,防止局部发热引发事故范围的扩大。
6)电容器运行一段时间后,需要按规定值进行耐压试验。
7)定期对电容器和熔丝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