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福建地域文化
- 格式:doc
- 大小:70.01 KB
- 文档页数:10
《地域文化》作业4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安徽绘画起源于四世纪,最早出现的画家是晋代戴逵。
明清时期是安徽绘画的高峰期,有詹景凤、丁瓒、丁云鹏等绘画高手;清初,则出现以渐江为首的新安画派,以梅清为首的宣城画派,以萧云从为首的姑熟画派。
乾嘉年间,萧县兴起龙城画派。
这些画派对中国的绘画传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明代是徽派版画的极盛期,明末胡正言印制的《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为徽派版画最高成就。
十九世纪中叶,徽派版画随着近代印刷术的兴起而逐渐没落。
3、徽州三雕,指砖雕、石雕、木雕,其中尤以砖雕历史悠久,别具特色。
4、黄山自然景色秀丽绝伦,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后又加上冬雪并称五绝,令海内外游人叹为观止,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
5、安徽的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东南第一山”之誉。
6、齐云山位于安徽休宁县城以西,古称白岳,与黄山南北相望,风景绮丽,素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誉。
7、天柱山位于安庆潜山境内,其主峰海拔1488米,高耸挺立,如巨柱擎天,称为天柱峰,山也就此得名。
天柱山过去还有潜山、皖山、万岁山之称。
8、采石矶位于马鞍山市西南的翠螺山麓,古称牛渚矶。
它和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合称“长江三矶”。
以山势险峻、风光绮丽、古迹众多而列三矶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誉。
9、敬亭山的诗歌文化源于南齐诗人谢眺,他在宣州作官时写了不少有关敬亭山的诗歌。
到了唐代,大诗人李白慕名而来,先后七次登临,留下“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盛赞,于是敬亭山声名鹊起,直追五岳。
10、巢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安徽省中部,是安徽境内最大的湖泊。
11、醉翁亭坐落在安徽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与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
因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醉翁亭记》一文而闻名遐迩。
文中脍炙人口的佳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是家喻户晓。
12、马鞍山太白楼位于马鞍山市采石矶景区,面临长江,背依翠螺山,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古建筑,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历史名楼”。
地域文化课程(本科)第一次作业任务: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早在10万年前,山西这块土地上就繁衍、生息着中华民族的先祖,他们创造了绚丽多彩的远古文化,也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内涵丰富、特征鲜明的文化遗存。
(错误)2、从人类的出现到国家的产生,在山西形成了一个绵延不断且自成体系的文化发展序列。
(正确)3、山西,不仅是中国远古人类文化的发祥地,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又因创立华夏文明的帝王黄帝、炎帝、尧、舜、禹的活动中心都在晋南,因而晋南又是“帝王所都”。
(正确)4、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的最后阶段,与地质学上的第四纪更新世大致相当。
(错误)5、人类自身的体质演进也经历了猿人、类人猿、新人三个阶段。
(错误)6、山西地区的旧石器文化遗址分布相当广泛,其数量多,文化内涵丰富,而且文化年代衔接,历史脉络清晰,形成了绵延不断的旧石器文化发展序列。
(正确)7、在旷古而久远的旧石器时代,山西地区曾是中国原始人类繁衍生息的集中地带,也是我们民族的先民们最早开发的地区之。
(错误)8、西侯度遗址位于运城市芮城县风陵渡镇以北约10公里处的西侯度村一带,距今约180万年,(正确)9、下川遗址是迄今所知中国境内最古老的一处文化遗址,而且也是世界范围最古老的文化遗址之一。
(错误)10、从动物群生态分析,旧石器时的晋南应是四季分明的疏林草原环境。
(正确)11、考古学家称之为“大石器传统”,“西侯度人便是大石器传统的开山之祖”。
(正确)12、从西侯度人石器的打制技术来看,他们已经采用了锤击、碰砧、砸击的三种方法,用这些方法从石材上获取石片,再将这些石片加工成石器,考古学家称这为“石片文化传统”。
(正确)13、下川的石片文化,为探索人类石片文化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从而也证明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石片技术的国家。
(错误)14、被火烧过的兽骨、鹿角和马牙化石,是龙山发现的最为引人注目的一类文化遗物,它证明西侯度人当时已经开始用火。
“地域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
”
在我国,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
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造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
比如南方人习惯吃细粮,北方人喜欢吃粗粮。
在中华大地上,不同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的地域自然地理环境、资源风水、民俗风情习惯、政治经济情况,孕育了不同特质、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诸如中原文化、三秦文化、燕赵文化、中州文化、齐鲁文化、三晋文化、湖湘文化、蜀文化、巴文化、徽文化、赣文化、闽文化……。
有专家主张,地域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的人民在特定历史阶段创造的具有鲜明特征的考古学文化。
2023福建地域文化艺术特色校本课程
福建地域文化艺术特色校本课程是指福建省各地域特色文化和艺术资源为基础,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设的一种校本课程。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括在2023年福建地域文化艺术特色校本课程中的内容:
1. 福建传统民俗文化:介绍福建传统的节日、习俗、民间传说等,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学生可以了解福建的传统文化特色。
2. 福建传统音乐:学习福建传统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如福建民歌、闽南音乐等,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技巧。
3. 福建传统舞蹈:学习福建传统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舞蹈形式,如梨园舞、闽剧舞蹈等,培养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和艺术修养。
4. 福建传统绘画:学习福建传统绘画的技法和风格,如闽派画、福州著名画家作品等,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5. 福建传统工艺:学习福建传统工艺的制作方法和特点,如剪纸、剪黏等,让学生了解福建的传统手工艺文化。
6. 福建传统建筑:介绍福建传统建筑的特点和风格,如土楼、庙宇建筑等,让学生了解福建传统建筑的独特之处。
7. 福建地方戏曲:介绍福建地方戏曲的发展历史和特色,如闽剧、客家梨园等,培养学生对福建戏曲的了解和欣赏能力。
通过开设福建地域文化艺术特色校本课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福建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增强他们的文化自豪感和身份认同,并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一.判断题第一测试1.中国第一所培养陆军军官的院校天津武警学堂创建于1885年。
错误2.12月25日是天津的诞辰之日。
错误3.明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北交通运输的水陆码头。
错误4.天津城市的风云变化,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
正确5.中国最早的城市公交系统始于天津的无轨电车。
错误6.天津地热资源具有埋藏深,水质好的特点。
错误7.天津早在1987年就被列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错误8.天津义和团的首领曹福田在吕祖堂设立了总坛口。
正确9.1406年,朱棣下令设立了“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
错误10.引岸专商制度阻碍了天津经济的发展。
错误11.天津沽塘耕植畜牧公司是近代中国第一家股份制农场。
正确12.第二次大沽口保卫战,使大沽口陷落,天津门户洞开。
错误13.天津是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和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
正确14.通过《北京条约》,外国侵略者实现了开辟天津为通商口岸的梦想。
正确15.第一次大沽口保卫战是近代以来中国反侵略战争中唯一一次的重大胜利。
错误16.1404年的设卫筑城是天津城市史的原点。
对17.李鸿章在紫竹林、天津之间试架电报线路,这是中国最早创办的电报。
错误18.天津港目前已经同世界上的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保持贸易往来。
正确19.天津的路虽曲折难记,实际是有规律的。
南北向为“道”,东西向为“路”。
错误20.1862年12月,被命名为“胜利后母堂”的大教堂落成。
中国人称之为“望海楼教堂”或“河楼教堂”。
正确第二次测试1.1916年10月25日天津各界八千多民众在鼓楼集会,成立了天津民众大会。
错误2.天津解放的当天,以黄克诚为市长的天津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正确3.天津最著名的两个天后宫为:灵慈宫、大刀宫。
正确4.北京是我国近代航运事业的决策中心和重要发源地。
错误5.津浦铁路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条自办的铁路正确6.1903年天津成立了商务总会。
错误7.为了保证漕船运粮安全,金朝在武清和柳口派驻了“巡检”。
1.你是如何认识闽台文化有着天然的、极为密切的关系?试从闽台宗教关系,民间信仰源流,建筑交融,文学源流,闽台造型艺术源流,闽台舞台艺术互动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联系教材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闽台一水之隔,语言相通,习俗相同,血缘相亲,且台胞百分之八十祖籍福建。
种种民间文化艺术流传、盛行于闽台两地,备受两地民众共同喜爱,这为闽台文化交流奠定了独特的优势。
1、历史上多次的闽台间人口的交流。
特别是福建向台湾的移民,使得闽台两地血缘相亲,同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两岸人民有着相同的生活习惯。
人是文化的载体,闽台两地同宗同源,天然的血缘关系,决定了今天闽台人文的一致性。
2、地缘相近。
两岸隔海相望,地缘的优势使文化交流更加便利。
3、闽台两地同文同语,有同样的文化起源。
闽台人民自古以来密切往来,共同创造了一脉相承、渊源深厚的闽台文化,文化交流的隔阂小。
海峡两岸使用的都是中文,这是两地人文一致性的又一表现,充分证明闽台两地人民都是龙的传人。
两岸有相同的语言基础,而语言文字是一个族群的人彼此传达思想、交流情感的重要媒介。
4、闽台宗教、民间信仰、建筑、民间戏曲音乐同根、同源,一脉相承,互相学习,共同发展,是两岸联系的有力纽带。
5、两岸骨肉相连,两岸人民强烈的愿望更加促进两岸交流。
闽台民间信仰是古代南方闽越族传统信仰和中原汉族传统信仰相撞击、汇合、交融,以儒、释、三家互补为基本框架,又吸纳受了外来民族的信仰和宗教因素而形成的一种既固守传统,又兼具开放性、多元化,以多神崇拜为其主要特色的民间信仰。
闽台民间信仰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各种神祗不仅能和平共处、并行不悖,而且能彼此借鉴、取长补短。
所谓民间神祗,是指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所信奉的诸神之外,民众所信奉的神灵。
闽台民间供奉的神祗主要有妈祖、关公、土地公、保生大帝、开漳圣王、清水祖师等。
闽台的民间信仰是在其特殊的地理、人文环境中产生的,它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地域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风俗习惯和精神风貌,是具有独特文化精神和鲜明文化风格的地域亚文化。
而越是多种文化交汇。
解放思想教育年年搞,同样要继承弘扬民族的开发创业精神、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开拓创新就是要培养电大学生求实精神。
提高人文素质。
地域文化作为一个地区的群体行为规范、拥有博大的胸襟和气度,自然而言地对本地文化社会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由于相近或相似的思维模式。
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行为更加文明。
地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它通过将地区的共同价值观,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地域文化,培养了大学生的团队精神,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也可以对当地人的行为起到约束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与人共事时团结协作的主动性。
这样就能够在电大学生走向社会,对“科教兴国”方针要加大贯彻力度。
对提高电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积极作用。
这种精神也是当代大学生所缺乏的,但是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共性较多。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要想扬长避短、勇敢,是几代。
要有大无畏的胆略和气魄、互相学习的益处并提高他们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西面有茫茫草原横亘,所以要培养他们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它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地域性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新形势下。
地域文化既要应对中原文化和周边文化对本土文化,又具有大度的胸怀、昂扬向上,大学生便是特定社会群体的根基。
我们当代人有一种责任、指导。
同时。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碰撞的时候,步入社会工作后全社会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
地域文化的特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源远流长,而且还有发扬光大。
这些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种精神对电大学生有着积极作用,对外来文化的了解和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
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各个地区的地域文化来讲、可以说地域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地域文化对大学生的素质影响也是密不可分的。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地域文化》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更新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地域文化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更新版)100%通过2015年秋期电大把《地域文化》纳入到“教学考一体化”平台进行网考,针对这个平台,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内容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选题1. 首创“飞白书”体的书法家是(1.00分)A. 褚遂良B. 蔡邕C. 锺繇D. 刘德昇2.《杂体诗》30首的作者是(1.00分)A. 谢朓B. 谢灵运C. 江淹D. 庾信3.《贞观政要》的作者是(1.00分)A. 魏徵B. 吴兢C. 岑文本D. 姚崇4.被称为“北方书圣”的书法家是(1.00分)A. 褚遂良B. 郑道昭C. 锺繇D. 孙过庭5.被南阳人称为“召父”的召信臣所属的朝代是(1.00分)A. 唐朝B. 西汉C. 隋朝D. 东汉6.被后人称为“商圣”的是(1.00分)A. 张衡B. 张仲景C. 范蠡D. 吴道子7.书法理论著作《九势》作者是(1.00分)A. 锺繇B. 蔡邕C. 蔡文姬D. 刘德昇8.《祭十二郎文》的作者(1.00分)A. 白居易B. 元稹C. 韩愈D. 元结9.散文成就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作家是(1.00分)A. 杜甫B. 白居易C. 韩愈D. 李商隐10.《壮悔堂集》的作者是(1.00分)A. 史可法B. 侯方域C. 彭而述D. 王铎11.《驴山公九锡文》的作者是(1.00分)A. 范缜B. 谢灵运C. 袁淑D. 谢朓12.《治安策》的作者是(1.00分)A. 韩非子B. 李斯C. 蔡邕D. 贾谊13.山水画论《林泉高致》的作者是(1.00分)A. 郭熙B. 李迪C. 李唐D. 吴道子14.被后人称为“科圣”的是(1.00分)A. 郑国B. 李诫C. 褚少孙D. 张衡。
电大地域文化论文电大地域文化论文摘要:在响应国家文化创新的政策鼓励号召下,根据地域文化进课堂的教学必要性,通过课程教学机制的创新设计,试图在教学改革目的、教学改革措施方面提出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将地域文化巧妙地融入课程教学中。
结合旅游专题设计课堂教学方案,打造地域文化品牌,加深学生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了解和认识,灵活运用地域文化符号并提高将其应用于今后的设计工作当中的能力。
关键词:地域文化;旅游产品;教学改革1旅游专题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目的1.1提高学生旅游专题设计的专业综合能力首先,提高专业知识能力。
立足地域文化,植根教学课程,精炼教学内容,区别于大而泛的设计主题,开创地方院校特色教学理论,储备专业知识。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方或者一个区域特有的文化体系,在教学理论实践的指导下,对地域文化中独特的文化因子进行概括、总结、提炼,并运用于旅游产品设计中,对充实专业理论结构,丰富专业视野,将专业理论知识具体化、现实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能够依据本地特色,结合专业知识,开创和挖掘旅游专题设计元素。
其次,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将地域文化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理论支持,不仅丰富了旅游专题设计的文化专属性,而且在对地方民俗民艺以及其他地域文化挖掘中,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实际模仿、操作,有利于探寻和总结出更好的设计元素。
一方面,在无意识的模拟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促使地域文化基因得到良好的传承和创新。
再次,提高综合研究能力。
旅游专题设计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涉及设计学、营销学、民俗学、美术学、符号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而地域文化作为一种综合学科,需要运用综合学科的研究方法来挖掘,提升旅游专题设计的相关人员的综合研究能力。
1.2建立健全课程教学体系首先,建立健全理论教学体系。
将产品设计学、人类文化学、民俗学、符号学、市场营销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融入理论教学体系,以地域文化为具体的文化研究依托,结合旅游产品设计方法,构建完善的课程理论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该门课程的理论教学成果。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陈规发明“木牛流马”
B. 陈规反对攻势防御
C. 陈规是宋代人
D. 《守城录》为陈规所作
反馈
正确答案是:陈规发明“木牛流马”, 陈规反对攻势防御题目2
题干
《六韬》的作者是诸葛亮。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3
题干
墨子思想的核心是()
选择一项:
A. 兼爱
B. 节用
C. 尚贤
D. 非攻
反馈
正确答案是:兼爱
题目4
题干
在齐宣王时期,曾对齐国政治进行批评,使齐宣王“勃然变乎色”,“顾左右而言他”的一位思想家
是()
选择一项:
A. 韩非子
B. 孔子
C. 孟子。
福建电大地域文化作业11 . ( 应得2 分,实得 0 分 ) 福建年画产地主要集中在泉州、漳州、福安、福鼎等地,其中以()年画最为有名,它既有北方年画之粗犷,又兼有江苏年画之秀丽。
A . 泉州B . 漳州C . 福安D . 福鼎正确答案:B .2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在“闽中四先生”中,()最为重要。
A . 陈襄B . 郑穆C . 陈烈D . 周希孟正确答案:A .3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元代最著名的福建画家是由南宋入元的连江人(),其《墨兰图》画兰而不画土,寓意国土被异族践踏,兰花不愿生长其上。
“露根兰”由此成为一种绘画流派,在福建一直盛行到清末。
A . 郑思肖B . 林希逸C . 章友直D . 吴激正确答案:A .4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明代莆田人()善画人物,美国哈佛大学高居翰教授将他的一些作品与十七世纪初传到中国的一些西洋版画对照,认为他的画必然受到西洋画的影响,其作品如《仙山高士图》、《文杏双禽图》等。
A . 边景昭B . 李在C . 吴彬D . 宋钰正确答案:C .5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明代()将其离经叛道思想引进史学研究中,其《藏书》、《续藏书》、《史纲评要》等史学著作,表现出力主解放,不囿传统的史学观。
A . 李贽B . 谢肇淛C . 曹学佺D . 赵弼正确答案:A .6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傩舞是一种()表演的舞蹈,流行于闽北地区。
A . 宗教B . 手持藤牌C . 甩彩球D . 头戴面具正确答案:D .7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北宋时,()成为国际贸易港,被称为“涨海声中万国商”,与三十六个岛国有贸易关系。
A . 福州B . 漳州C . 泉州D . 厦门正确答案:C .8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明代统治者厉行海禁二百年之久,但位于( )的月港依然帆樯如栉,海外客商汇聚,成为全国最大的走私港。
福建电大一网一《地域文化(专)》形考任务二任务要求根据学习材料和自己对福建地域文化的认识,撰写一篇关于福建地域文化的文章,要求至少1200字。
福建地域文化概述福建是我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临台湾海峡,面积约121,400平方公里,人口约3,800万。
福建地域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包括建筑、音乐、舞蹈、戏曲、民间艺术等方面。
福建建筑文化福建建筑文化以闽南建筑为代表,在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有着重要地位。
闽南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法而闻名,特点是用材考究、工艺讲究、造型独特、装饰繁复。
福建土楼是闽南建筑的代表之一,是福建传统建筑的瑰宝。
福建土楼是由土坯、石块、瓦片等材料建成的多层楼房,具有很高的防御性能和独特的民族风格。
福建音乐文化福建音乐文化是福建的传统文化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福建音乐以民歌、云南寨、沙田黄、山姆舞等为主要形式。
福建民歌以抒发情感、记录生活为主题,歌词真实朴实,旋律优美动听。
云南寨是福建的传统民间舞蹈,舞者手持或挎着竹竿,以舞蹈表演和歌唱的形式展示福建的山川人文。
沙田黄是福建的传统民间音乐,以琵琶、扬琴、二胡等乐器为伴奏,表达着福建人民的感情和思乡之情。
山姆舞则是福建当地广泛流行的一种舞蹈形式,激情四溢、活力十足。
福建戏曲文化福建戏曲文化是福建地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福建的戏曲有着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表演形式,包括闽南梨园戏、闽北黄梅戏、闽东峡山戏等。
闽南梨园戏是福建最早兴起的一种地方戏曲,以其丰富的剧情和独特的演唱方式而著名。
闽北黄梅戏是福建北部地区的传统戏曲,以其独特的演唱方式和戏服装扮而受到观众的喜爱。
闽东峡山戏则是福建东部地区的一种传统戏曲,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动人的表演形式而闻名。
福建民间艺术福建的民间艺术是福建地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木雕、泥塑、剪纸、刺绣等多种形式。
福建的木雕是福建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以其精湛的技巧和独特的风格而著称。
一、名词解释1 . 文化参考答案或提示:文化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体,它包括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提供道德和理智的规范。
文化作为信息、知识和工具的载体,它是社会生活环境的映照,它以精神与物质两种形式交互作用的,它是后天学习获得的,并为社会成员所共有。
2 . 四大山头与九大门派参考答案或提示:二十一世纪的台湾佛教,派系复杂,山头林立,主要如四大山头:佛光山、中台山、慈济功德会、法鼓山;九大门派:大岗门派、月眉山派、开元寺派、法云圆光派、大仙寺派、观音山派、万佛山派、清凉山派、东和寺派;五大团体:国际佛光会、中华佛教青年会、中华佛教居士会、中华佛寺协会、中华佛教护僧协会。
这些山头、门派、团体,都与福建佛教的法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3 . 宗教参考答案或提示:宗教是人的一种心理体验,由神话、教义、仪式和仪典等若干个部分组成的复杂体系。
了解宗教包括:理论、崇拜仪式、信仰团体、崇拜对象等方面。
闽台人的宗教观、生活方式、宗教仪式对其身心的影响深刻,在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中,宗教交流因其特殊原因起着特殊作用,其意义和影响大大超越了宗教本身闽台文化体系中,闽台宗教交往占有极其重要位置。
4 闽台文化参考答案或提示:是指来自汉族核心地区的中原文化,是以福建台湾地区为核心形成共同性的文化特质,具有共源同本的现象,台湾文化主要源于闽文化,闽文化根源于中原文化,福建文化以先进的生产技术、物质财富、文学艺术等内容向向台湾地区延伸,台湾文化也影响了福建文化,在共同的历史源流背景下,民族流动形成了同文同种特征,相似的心理个性特征或差异品类特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5. 文化分三个阶段参考答案或提示:文化学家把文化分为三个阶段:表面,即器物文化,包括一切有形可感的物质和精神产品;中层,即制序文化,包括人际关系中各种体制和规范、礼仪习俗、行为方式等;深层文化,即观念文化,包括思维文化、思维习惯、传统文化、社会心态、价值观念、风土民情、审美情趣等。
1.使山歌和渔歌成为福建民歌中最有特色的样式,是因为福建依山傍海,江河纵横,山文化、水文化与海文化交织。
(A)判断题(1 分) 1分A.对B.错2.南音是保存我国古代音乐文化最丰富和最完整的乐种,被称为“活的音乐历史”和“音乐化石”。
南音不仅是唐末五代燕乐杂曲的遗响,还可从中探寻到宋代南戏的声腔,甚至可以从中找到在戏曲史界已无法寻觅的海盐腔、早期弋阳腔、青阳腔及昆山腔、二簧腔的音调,堪称绝响。
(A)判断题(1 分) 1分A.对B.错3.福建民间舞蹈经常在全境交流,有的舞种能覆盖全境。
(B)判断题(1 分) 1分A.对B.错4.劳动生活是福建民间舞蹈产生和形成的唯一因素。
(B)判断题(1 分) 1分A.对B.错5.福建虽然在唐代才得开发,但戏曲形成的时间却几乎与全国同步。
(A)判断题(1 分) 1分A.对B.错6.福建戏曲属于地方剧种,因受方言限制,所以无法被全国各地方剧团移植。
(B)判断题(1 分) 1分A.对B.错7.福建佛教经历了依附、发展、鼎盛和衰微的不同时期。
(B)判断题(1 分) 1分A.对B.错8.福建有些地方送的寿礼有一定寓意,如鱼,取“有余”之意;米酒,取“粮足”之意;面条,“取长寿”之意;衣物,取“有依靠”之意;枣子,取“早生贵子”之意;桔子,取“吉利”之意等。
(A)判断题(1 分) 1分A.对B.错9.福州《渔歌》“老子自幼在江边,不怕地来不怕天,看不尽青山绿水,吃不尽鱼虾渔鲜。
”属于( B )。
单选题(1 分) 1分A.海上渔歌B.C.闽南渔歌D.闽东渔歌10. 傩舞是一种( D )表演的舞蹈,流行于闽北地区。
单选题(1 分) 1分A.宗教B.手持藤牌C.甩彩球D.头戴面具11.今人改编整理的《贻顺哥烛蒂》是( B )。
单选题(1 分) 1分A.莆仙戏B.闽剧C.高甲戏D.梨园戏12.明代莆田人( C )善画人物,美国哈佛大学高居翰教授将他的一些作品与十七世纪初传到中国的一些西洋版画对照,认为他的画必然受到西洋画的影响,其作品如《仙山高士图》、《文杏双禽图》等。
A .
11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台湾的跳加官舞蹈,为文戏的戏曲舞蹈,与长期流行在福建( )等地的跳加官是同一舞种。
夷君和皇太姥等十三位仙人在武夷山的幔亭峰上设宴招待乡民的故事,这个传说最早见载于宋代祝穆的《武夷山记》,清代董天工将其收入所编的《武夷山志》。
传说中的“武夷君”,应是上古时聚居武夷山区闽越族先民的部落首领。
( )是否
正确答案
是
2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闽剧流行于福州方言地区及宁德、建阳、三明、莆田等地。
()
是否
正确答案
否
3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台湾的妈祖信仰已普及化、大众化,信徒多达三分之二,妈祖不仅是海上守护神,也可解百难,无论任何困难都可求救于妈祖,“求平安,兼有呷”已成为妈祖信徒的最普遍心愿。
“求平安”多指身心方面,女性信徒为多。
“赚有呷”多指生计方面,男性信徒为多。
( )
是否
正确答案
是
4 . ( 应得 2 分,实得0 分)“东周出孔子,南宋出朱子。
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
”孔子和朱子,是中国古文化的两座丰碑。
朱子是闽学的代表人物,朱子思想与孔子思想有直接的渊源关系。
( )
是否
正确答案
是
5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闽越人不畏风高浪大,善于捕击海浪,勇于海洋向外拓展生存空间,至今似仍可在一些闽南人身上看到影子。
( )
是否
正确答案
是
6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宋代宋慈的《洗冤集录》世界上第一部描写侦探的著作。
( )
是否
正确答案
否
7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清代中法战争期间在福州流传甚广的《闽谣》:“福州原无福,法人本无法。
两何没奈何,两张没主张。
”其“两何”指总督何景、船政大臣何如璋,“两张”指巡抚张兆栋、钦差张佩纶。
( )。
是否
正确答案
是
8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福建地狭人稠,早在明代,福建就因人口增值太快而出现了过剩。
( )
是否
正确答案
9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闽学以朱熹理学思想及其学派的确立为主要标志,朱熹殁后,闽学就不再发展了。
()
是否
正确答案
否
10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闽南一带婚嫁,很重视“六礼”,即:“问名”,托媒人到对方家求“生月”;“订盟”,定下婚事;“采纳”,送盘担;“纳币”,送聘礼;“请期”,呈送红贴;“迎亲”,男到女家迎新人。
但闽南各地对“六礼”的具体做法并不完全一样。
()
是否
正确答案
是
11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中国的寺观建筑,特别是佛教寺院建筑,一般以殿堂为主体,代代沿袭,最后因高度程式化、规范化而显得板滞。
而福建的寺院建筑却别有特色,在继承古制上有所创新,较为灵活,大大地丰富了我国的宗教建筑艺术。
( )
是否
正确答案
是
12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宋代福建共有7607人中进士,22人为状元,按人口比例,为全国第一,并创造出不少奇迹。
以莆田县为例,曾同科文武两状元,连科三状元,囊括一榜前四名等,均为全国前所未有。
()
是否
正确答案
是
13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福建道教音乐具有独特的乡土味,它从福建民间音乐和戏曲中汲取营养,又给福建民间音乐以多方面影响。
()
是否
正确答案
是
14 . ( 应得 2 分,实得0 分)“擂茶”,风行于闽西、闽北的习俗,它用上好的乌龙茶加白芝麻、花生、绿豆各种佐料及多种中药配在一起,放进擂钵里用擂棒擂碎后,再研成烂泥状,用纱布包裹,扎口滤筛,用烧好的山泉水冲泡。
( )
是否
正确答案
否
15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福建佛教不出家的“菜姑”与出家“菜姑”并没有根本区别的。
()
是否
正确答案
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