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天津街景观改造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4
天津街商业步行街的现状与展望天津街商业步行街是中国天津市的一个繁华商业区,是天津市最著名的购物街之一。
该步行街以其独特的商业魅力和浓厚的历史文化因素而吸引了众多游客和购物者。
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消费环境,天津街商业步行街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目前,天津街商业步行街拥有多个商业中心、百货公司和特色小吃摊位。
这些商店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商品和服务,包括时尚服饰、餐饮美食和休闲娱乐设施。
步行街还设有美容美发店、SPA中心和电影院等,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然而,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传统商业步行街面临着困境。
许多消费者转向网络购物,这给实体店铺带来了压力。
因此,天津街商业步行街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吸引更多的顾客。
展望未来,天津街商业步行街需要加强自身的品牌建设和市场调查。
步行街可以通过打造独特的商业氛围和增加文化活动来提高其竞争力。
例如,可以举办时装秀、艺术展览和音乐会等,吸引更多的目光和客流量。
此外,天津街商业步行街还可以利用科技创新来提升消费者体验。
引入智能支付系统、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等,可以为顾客提供更便捷、有趣的购物体验。
同时,与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打造全新的购物模式,促进步行街的发展。
此外,天津街商业步行街还应该重视服务质量。
提供良好的顾客服务和售后服务,确保消费者满意度的提高。
通过建立会员制度、提供个性化的购物建议和回馈方案等,增加顾客的忠诚度和回头率。
总之,虽然天津街商业步行街面临着挑战,但通过创新和改进,它依然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加强品牌建设、引入科技创新和提升服务质量,天津街商业步行街有望继续成为天津市最具吸引力的购物街之一。
天津街商业步行街的现状与展望一、现状分析天津街商业步行街自建成以来,一直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和丰富的商业资源吸引着众多游客和消费者。
该步行街拥有多个商业中心和百货公司,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商品和服务。
步行街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色:北区是时尚的购物天堂,南区则是美食的聚集地,中心区汇聚了众多著名品牌,还有特色小吃摊位等。
大连旅游攻略:感受大连现代城市规划馆的未来之美1. 在中国的东北地区,有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它就是大连。
作为辽宁省的经济中心和国际旅游胜地,大连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现代化的城市规划而闻名于世。
在这个城市中,有一个必去的景点——大连现代城市规划馆,它让人们能够领略到大连未来之美的魅力。
2. 大连现代城市规划馆位于大连市中心,占地面积庞大,是一座集展览、研究和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
进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它独特的建筑设计,融合了现代艺术与科技元素,给人一种时尚而未来感的氛围。
3. 馆内主要分为多个展厅,每个展厅都展示了不同主题的城市规划理念和发展成果。
通过展示大连从过去到未来的城市规划,参观者可以深入了解大连的城市发展历程和规划蓝图。
这些展厅中的模型和图片生动地展示了大连未来的建筑、交通、绿化和公共设施等方面的发展愿景。
4. 在大连现代城市规划馆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展览。
这个展区通过生动的展示和互动形式,向参观者介绍了大连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能源节约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同时,展览还展示了大连在城市绿化、清洁能源和智能交通等方面的创新成果,让人们感受到了大连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之美。
5. 此外,在大连现代城市规划馆还可以参观到大连市的城市更新项目。
通过展示大连在老旧城区改造和城市更新方面的实践经验,参观者可以了解到大连在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和增加公共空间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为大连市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也为其他城市的城市更新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6. 大连现代城市规划馆不仅是一个展示大连城市规划成果的场所,更是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馆内设有多个会议室和研讨厅,定期举办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专题讲座和研讨会。
这些活动吸引了众多的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他们通过交流和分享经验,共同促进了城市规划领域的发展。
7. 参观大连现代城市规划馆不仅可以领略到大连未来之美的魅力,也能够加深对城市规划的理解和认识。
environment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the high salinity and high wind erosion, and so on.Key words northern cities; old wharves; industrial heritage; regional culture; landscape renewal当下我国持续对外开放并深入全球产业链,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也使我国不可避免地进入后工业化社会时期[2]。
从工业先发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一方面是城市核心区的土地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则是城市新业态、新人群带来的新的环境及配套需求。
我国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研究自2006年以来进入了系统化、主题化研究阶段,从博物馆,工业遗产修复等单一方式转向多元综合开发方式,本研究结合大连港工程实例,讨论北方城市老旧海港码头在景观设计中的设计方法。
1研究背景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力推进“三来一补”贸易模式,外向型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海运需求,2021年我国的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55亿t,同比增加6.8%,海运贸易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实现长期稳定增长。
从我国航运史来看,我国部分海港建设较早,由于港口空间不足及设施老化等因素的制约,海运贸易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许多城市的港口承载能力的瓶颈,许多城市的老港口选择改造扩建或整体搬迁[3]。
由于南北经济差异,南北方气候条件、滨海生态差异,北方地区的港口基础设施废弃闲置现象较南方地区更为突出。
以大连港为例,1899年大连港的建设已经开展,迫于港口基础设施承载力、空间压力等诸多方面因素,于1996年开启老港区搬迁工程。
由于海港工业区一般都处于城市滨海核心区,天然拥有地理、区位、交通及环境优势。
与此同时,老港区的基摘要 近年来,我国北方城市港口码头由于不同的全球产业链地位及基础设施承载力等因素出现港口工业用地闲置废弃等问题,海港港口在城市中的优势环境及区位配套使老旧海港码头环境景观激活和接入城市新需求体系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浅谈滨海商业街景观设计中的侧重点——以大连华润海中国星光海岸滨海商业街景观设计为例摘要:文章通过在大连华润海中国星光海岸滨海商业街项目的景观设计管控过程中,针对街区式商业景观的侧重点,从景观总体规划、交通流线组织、竖向及场地排水、铺装系统、景观小品、绿化种植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研究。
解决了此项目景观主要侧重点的设计问题,同时也通过此项目和多年街区式商业项目景观设计经验,总结出在实际操作中街区式商业地产景观设计的主要原则。
以期给予同行业设计人员一些帮助。
关键词:街区式商业,景观设计,侧重点,原则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房地产开发大潮即将步入中后期,政府规划部门对于土地使用规范了更多限制条件,地产开发进入了多元化时代。
除了住宅以外,商业、酒店、办公、工业园、创意园等业态层出不穷;其中,商业地产必然在数量与总体规模上首当其冲。
当然,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之时,随之而来的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商业购物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使得大量商业地产面临着定位不清晰、吸引力不足、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下文仅从街区式商业景观规划设计实操的角度,结合近期设计管理案例——大连华润海中国星光海岸滨海商业街项目,浅谈街区式商业景观设计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重点把控的侧重点。
1针对大连华润海中国星光海岸滨海商业街项目景观设计上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重点把控1.1景观总体规划项目基地位于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部滨海带上,紧邻滨海大道,坐拥一线海景,项目周边均为居住用地,有较好的教育及绿地公园配套。
距离市区约25公里。
项目红线范围内用地面积35004平,基地为“L”型,东西总长460米,南北总长250米。
南侧业态以餐饮零售为主为,西侧以服务于家庭等特色零售商业为主,东南角为华润海中国艺术馆,南侧为一线海景资源。
期望打造成滨海社区休闲娱乐新地标,引领社交旅游新风尚。
基于上述目标和建筑规划方案,景观设计通过对各业态的出入口、市政交通进出口;建筑立面、二三层露台、出地面的调压箱、排烟口、红线外相关条件等设备的位置及体量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满足各业态及使用人群的需求,合理安排不同的使用空间,根据功能的不同以及交通流线组织的便利和通畅性,对各景观空间进行组合,形成下述功能分区总图。
传统商业街传承历史文脉的意义及改造[摘要]商业街中的历史文脉是在城市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历史性、文化性、地域性的景观氛围和环境,是历史与文化的丰厚积淀。
在商业街改造中,是否重视和融入历史文脉,对能否提高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形象与整体城市功能有重要影响。
事实证明,忽视历史文脉传承,会造成商业街改造的失败。
只有切实尊重城市文化传统和商业街的地域符号,尊重群众的消费习惯和要求,尊重循序渐进的商业业态演化,才能使传统商业街在传承、延续和发展历史文脉中获得新的强大的生命力。
以大连天津街改造的实际为例,处理好商业街改造与历史文脉传承的关系应在公众参与、提炼地域符号、城市空间规划等方面多下工夫,采取适宜的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历史文脉;商业街;改造一、历史文脉及其传承的意义(一)文脉与历史文脉的构成要素文脉一词,最早起源于语言学,是一个在特定的空间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
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上是指“一种文化的脉络”,往往是依托于对某种物质状态的认识而沿承的具有重大影响的思想意识;广义上则引申为对“某一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与其他事物联系”的认识,往往表现为沿承于某种物质状态的广泛的习俗、感受或习惯性的时间与空间的选择[1]。
在历史上,随着人们生活的特定空间与时间的某种秩序的延伸,所形成的相对固化的依托于某种物质状态的对时间与空间秩序的认识,即文脉,对人们的行为选择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历史文脉由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两个部分构成。
历史文脉的物质要素指文脉产生的物质依托,可细分为人工要素与自然要素。
人工要素指人们生产的结果,例如各种建筑物、桥梁、街道、人工植物绿化、其他空间布置等。
目前主要指城市传统街区的空间格局、院落、建筑等一系列传统的具有可视性、可观赏性,并且具有触感的具体的、真实存在的人工景观。
自然要素指自然界赋予的空间和时间的自然物,包括地形、石水、绿化植被等存在于传统街区中或周边的自然景观。
历史文脉的非物质要素指文脉的认识形态本身,它是在历史长期发展中形成并传承下来的相对抽象的文脉要素,如民俗习惯、饮食文化、礼仪文化、民间艺术等等,它向人们展示着传统生活空间秩序独特的文化特色[2]。
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商业空间更新策略研究——以大连天津街为例1张涓舒,任晓尼,李晨琪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市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在新兴商业区涌现的同时,许多传统商业街区却在转型时遇到诸多发展难题,不但不能延续其曾经的商业活力,甚至由于改造不善等原因,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危机。
因此,本文重点关注大连天津街步行街,尝试应用空间句法理论及方法,对比大连其他繁荣的商业区,结合社会调查的结果,从空间、视觉和社会三方面解读其公共空间及商业环境特征,考察其商业空间活力,分析其日益萧条的原因。
并依据以上研究结果,为天津街更新改造提出相适应的优化策略,以期为重振传统商业步行街商业活力提供一定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大连天津街,商业街区,空间句法,社会调查,改造建议1 空间句法与研究对象概述1.1 空间句法与商业街区研究空间句法是一种通过对包括建筑、聚落、城市甚至景观在内的人居空间结构的量化描述,来研究空间组织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论和方法(Bafna,2003)[1]。
利用空间句法我们可以研究空间的整合度,体现空间吸引到达交通的潜力;空间的选择度,体现空间吸引穿越交通的潜力;空间的可视性,体现空间视觉上引导人群活动的能力,等量化参数,从而读取一个区域的空间特征。
商业街区作为一种特殊的空间形式,除自身品牌吸引力等社会因素之外,还受其自身及其所处区位的可达性、选择度和可视性等空间因素影响。
只有具有更强的空间活力,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创造更高的商业价值。
因此,我们将空间句法应用于商业街区研究,利用空间句法的量化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商业街区的空间组成,直观地展示商业街区空间特征,由此考察其公共空间组成对其商业活力的影响,据此分析天津街商业步行街现存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潜力,为其更新改造提出建议。
1.2 研究对象概述天津街始建于1909年,地处大连商业文化信息中心,毗邻中山广场、友好广场,曾能与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齐名,是大连商业的发祥地。
《大连大型商业中心共享空间的景观设计手法研究》篇一一、引言大连作为我国的重要海滨城市,其商业发展势头强劲,各类大型商业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在这些商业中心中,共享空间的设计成为吸引消费者、提升购物体验的关键因素。
本文旨在研究大连大型商业中心共享空间的景观设计手法,探讨其设计理念、设计元素以及实际应用,以期为未来相关设计提供参考。
二、设计理念大连大型商业中心共享空间的景观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舒适性:以人为本,注重顾客的舒适感受,营造宜人的购物环境。
2. 多元化:通过多样化的景观元素,满足不同顾客的审美需求。
3. 互动性:增强顾客与空间的互动,提高购物体验。
4. 地域性:结合大连地域文化,展现独特的城市风貌。
三、设计元素1. 植物配置:植物是共享空间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
通过合理配置绿植,可以营造出自然、舒适的购物环境。
在大连商业中心的共享空间中,常见的设计手法包括利用当地特色植物、分层种植、季节性植物搭配等,以丰富空间的视觉效果。
2. 水景设计:水景是提升空间活力的有效手段。
在共享空间中,可以通过设置喷泉、水池、水幕等水景元素,营造出动感十足的购物氛围。
3. 灯光设计:灯光在共享空间中起到烘托氛围、美化空间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灯光布置和灯光颜色搭配,可以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氛围,增强顾客的购物体验。
4. 艺术装置:艺术装置是提升空间艺术感的重要手段。
在共享空间中,可以设置雕塑、壁画、艺术品等艺术装置,丰富空间的视觉效果,提升购物中心的品质感。
四、实际应用在大连大型商业中心共享空间的景观设计中,应注重将设计理念与实际设计元素相结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针对舒适性设计理念,通过合理布局植物、水景和灯光等元素,创造出宜人的购物环境。
例如,在植物配置上,根据季节变化和空间需求,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营造出四季皆宜的购物氛围。
其次,针对多元化和互动性设计理念,通过引入艺术装置、设置互动体验区等方式,满足不同顾客的审美需求,增强顾客与空间的互动。
2016年第11期现代园艺景观设计|旧商业街景观改造设计要素分析—以大连市天津街为改造案例苏琦(大连工业大学,辽宁大连116034)摘要:从整体上简要阐述了天津街的现状,以优秀的导向系统设计为案例,指明了导向系统在商业街改造中的重 要性,并对天津街导向系统设计提出了一些改造思路。
关键词:旧商业街;景观改造;案例1现状分析1.1地理位置天津街地处大连市中心中山区,条件优越,周围聚集了 火车站、写字楼、商业大楼、高档酒店、宾馆等。
人群分布比较 复杂,客流量大,因此,地理位置是天津街能否改造成功的关 键因素。
东南方向有高档商业综合体“柏威年”购物中心,所 以,传统意义上的商业街形式不能确保消费人群的关注。
1.2自身特点天津街是一条条状曲折型街道,这条街道曾在2003年 就已经被改造过,但定位的偏差和特色的缺乏使改造成果并 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街内摊贩鱼龙混杂,假货及不规范经 营现象普遍,因缺乏合理的运营和管理,经过长时间的经营,并没有带来稳定的客源和特色的商业模式,只能沦为小商品 市场。
2 改造目的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消费人群,有计划地吸引市场上消 费能力最大的群体,是天津街改造的第一步。
将消费群体定 位在年轻人群,是为不断积累消费群体,放眼于长远的商业 循环来考虑的。
3 整体规划3.1入口设计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必须时刻把握2个设计要求:一是 人性化,二是地域特色要明显。
作为整条街的入口,功能性可 能不强,而地域性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各个城市的美食商业街 开发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当地的文化特色和艺术内涵。
天津街 的入口设计必须符合大连市的地域特色,例如,滨海、丘陵、海 鲜等都可以考虑其中。
以海洋为例,大部分城市的美食街都乐 于用古建筑形式去塑造,虽然这种建筑形式放在各地都合适,同时也抹去了当地的特色,对于天津街来说,不采用古建筑形 式而适当采用卡通形式,也能使人们更快地记住这里。
3.2 入口景观入口处的设计决定是否能使别人产生认同感,乐于走到 街内。
大连天津街景观改造设计
作者:盖杰黄磊昌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15期
[摘要]大连市天津街是一条极具当地特色的商业老街道,位于大连火车站前,近年来,天津街的人流量已日渐稀少,而是是接触的改造,没有令天津街重现往日的辉煌,在老商业街的改造中漠视传统要素,使老商业街失去了特色,使城市失去了魅力空间。
本文将经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对天津街重新进行功能划分,得出大连城市发展变化中研究改造天津街的方法提出改造理念、模式在公众参与、提炼地域符号、城市空间规划等方面。
[关键词]大连市天津街商业街空间秩序
中图分类号:TD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164-01
引言
大连建市时间不长,但依然有自己的地域文脉。
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影响着城市的变迁,同时也影响着城市商业中心的变迁。
天津街历史悠久,大连地区发现的先民遗址,距今有六七千年的历史,长海县广鹿岛小珠山原始文化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等证明,最有大连地区特征的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铜器时代的“巨石文化——石棚”。
到后期的营城子汉代壁画墓,民俗萨满文化等都共同作用于大连。
第一章现状
在2003年,天津街改造开街后,面对着街道两边高耸的现代化建筑、整洁的路街环境、世界知名品牌的专业店和主力店的强势介入、高水准的国际性的商业零售服务和休闲娱乐服务,这样现状,反倒令原先的消费群体不知所措。
故对来往天津街的人进行全天时段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前往天津街的人群到多是20-30岁的青中年人,他们的收入普遍偏低,购买力也在1000元至3000元之间,他们认为天津街的室外设施不足,座椅花坛都老旧,不足以让人停留。
另外商场中品牌的档次,布置等也是消费者选择的因素。
一些学历较高的人群则认为在道路周边的空间秩序上需要首先考虑改造,接下来百分之48.6的人选择的座椅及标志性景观,百分之32.8的让你选择是道路照明,另有百分之18.6的选择其他。
在步行空间文化氛围是否有大连城市的历史、文化、典故、事件等,有百分之67.7的人选择基本无文化氛围,百分之12.2的人选择有一些文化氛围,其余人选择没有在意。
在选择步行道路铺装的主色调的问题,百分之70.2的人选择希望能让人能感受到大连与众不同的旅游特色,剩下的人选择无所谓。
从调查问卷可以看出民众对于天津街的改造方案主要是集中在地域性与民俗性的问题。
第二章改造方法
1 设计原则
景观设计要更加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宗旨[1]。
一个良好的室外环境应该与使用者的需求与行为相适应。
商业街进行景观设计时,需要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
商业街的建设改造要挖掘街区文化特色、突出产业特色,要把当地历史、文化、生态有机地融入其中,形成特色与个性。
商业街的景观设计要更加体现艺术化,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在植物景观设计同样要注意造型的艺术性,要考虑植物自身的特点。
2 改造理念
改造理念就是要因地制宜地建设以天津街,体现老街的文化特色与积淀,使老街的风情更具历史的说服力。
重现经典的建筑符号,回应着遥远年代的历史痕迹。
无论是传统民居、历史建筑的保护更新,还是交通体系的规划与建设等都应以人为尺度。
保持街区整体特色。
3 空间秩序
当D/H>l时,随着比值的增大会逐渐产生远离之感;当D/H
一个富于生气感的空间,人与人、人与建筑之间应保持相互的感知距离,这就要求外部空间应具备适当的尺度模数,这个模数值取20到25米。
在天津街休闲广场空间与建筑内部商业空间的交互,回归最朴实的空间感受,构建以室外步行街为主体的,室内室外相结合。
总体布局以北部天津街为主要人流出入口,以一座高耸的塔楼作为标志,将各个方向的消费人流吸纳进来,使内庭沿街商铺获得最优的商业效能。
4 特色景观设计
在天津街改造设计中,将大连本土文化融入其中。
将人的感官听觉,视觉,嗅觉,味觉等重分调动起来。
听觉,将老时候在集市上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等汇集而成的巨大的喧闹声,这种声音使得从传统老街热闹非凡,再次展现出独特的文化氛围。
视觉,将老时候集市上的各种招牌、幌子等极具大连文化的标识再次挂出,使得人群有再次回到老时候的感觉[3]。
大连地区商家为区别行业,提高商机,均按各自的经营项目,在店铺、馆门口挂特定的标识,俗称幌子。
饭店幌子是在店铺门前显眼处,竖立一杆,上方架一块横杆,下面吊红色箩圈,圈下缀红布条,箩圈为一个到四个不等,串成一串,表示经营品种的多少和规模大小。
可以将一些老大连街边常见的情景做成雕塑,放置到天津街内,让人群入目可及的便是老大连的风俗人情。
例如,街边的蚬子面摊的雕塑,或是烤地瓜的叫卖者。
这样将老时候的情景再现,便是将老大连的文化直接传承了。
嗅觉与味觉不仅仅是要将老字号搬回到他们开始的位置,更需要支持一个良好的整体环境。
因此,从恢复和植物栽培和自然保护生态一体化的设计内容方面的考虑,自然环境更需要
存在于城市的传统商业中心[4],在天津街将老时候的树木种植恢复,更多的是将槐花批量种植,满街尽是槐花香。
5 细节设计
商业街景观的照明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要充分利用建筑物上的霓虹灯、泛光照明、灯箱、橱窗所构成的环境效果[5],建筑物上的霓虹灯不仅勾勒出建筑天际线,还配合景观灯与射灯,让建筑在夜间仍能体现空间的美感。
同时也需要注意不同颜色有不同的功能作用。
黄色,乐观和年轻的,常用于橱窗购物。
红色,充满活力的,增加心跳,营造紧急氛围,常用于促销。
粉色,罗曼蒂克,女性的,常用于销售女性和年轻女孩的产品。
在天津街附近有居民区,需要考虑老年人的休息问题。
在设施形态上要符合60岁以上这个年龄阶段的人体工程学,由于老年人体形一般偏胖,臀宽比青年、中年时要大,坐具宽度应适当加大。
再由于老年人普遍腿脚不是很灵活,坐具必须高矮适度。
高度适中的坐具其坐面高度应在40厘米左右,这会使老年人坐起来更加方便舒适[6]。
第三章讨论
人们对老商业街的认同感遭到破坏,无沦对于本地居民还是外地游客来说,老商业街都因其具有的传统生活原态,独特城市肌理及风貌而深人人心[7]。
政府和开发商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老商业街大都面临资金缺乏的问题,再加上政府把出售土地作为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同时开发商追求高额利润,老字号无法生存,与老商业街的保护宗旨背道而驰。
老商业街建筑的大拆大建,造成城市外部空间丧失、历史文脉断裂和社区归属感模糊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杨建强、吴明伟,现代城市更新[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4):35—42.
[2] 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72):16—19.
[3] 董志正:《旅大史话》,大连: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
[4] 吴晨,城市复兴中的城市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22):93—102.
[5] 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2):9—11.
[6] 钱健,宋雷编,建筑外环境设计,同济大学出版,2001(12):5—6.
[7] 宋智,现代步行商业街行为模式与空间形态的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2(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