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劳动者》获奖优质课资料精编版
- 格式:ppt
- 大小:4.02 MB
- 文档页数:31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正确认识劳动、就业的意义;2、明确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3、正确就业观的内涵;4、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能力目标:1、在学习劳动和就业时,使学生具有分析就业形势的能力,通过对就业形势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在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择业观;2、通过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具体事例的分析,明确如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从而提高学生择业、就业和维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2、使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使学生牢固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锐意进取、诚实守信等精神。
3、增强学生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学情分析本课涉及的现实生活热点问题较多,学生较感兴趣,但这些问题与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学生了解较少,因此理解本课内容有一定难度。
针对这种情况,要善于整合教材,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能能够主动参与课堂,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教学难点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显示]多媒体组图:播放组图,配合音乐《劳动者赞歌》,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的工作情况,并让学生谈观后感。
师:或许,你今天不是劳动者,但总有一天要迈入我国的劳动者行列。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我们不禁要问:“你对我国的经济形势了解多少?”“你对我国的就业形势了解多少?”“你对劳动者权益的知识了解多少?”那么,就让我们共同关注我国的就业形势,关注我国的就业政策,关注我们自身的就业观念,关注我们自身权益的维护……为了明天我们能成为一名新时代的劳动者,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新时代的劳动者》,共同探究有关劳动者的就业与维权问题。
活动2【讲授】情境开启讲授新课1、劳动和就业通过视频,大家感受到劳动光荣,那什么是劳动?劳动有何作用?(1)劳动的含义(2)劳动的作用学生讨论发表见解,教师适时引导,提示角度,归纳总结。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设计课前分析一、设计理念(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在老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自己构建知识体系。
(二)注重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结合。
(1)本框题容量大但更侧重于德育意义。
可以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取舍,略讲劳动的含义和意义,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突出热爱劳动要从身边小事做起。
(2)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行行出状元,职业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
引导学生选择职业理想要从社会需要和个人实际出发,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仍是当前就业的主流。
(3)增强法律意识,树立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观念。
二、教材分析《新时代的劳动者》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的教学内容。
从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来看,本课知识涉及劳动、就业、维权三个方面的内容知识,知识看似零散。
而经过深入思考我们会发现,劳动作为主线贯穿其中。
劳动者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微观主体,通过劳动创造着财富,因此,劳动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劳动的重要途径是就业,尊重劳动者的劳动,对国家而言,便意味着国家要实施扩大就业的政策,通过立法和执法创造良好的环境来维护劳动者权益;对个人而言,便意味着实现和维护自己的劳动权使自己的劳动获得尊重。
这样以劳动作为主线整合教材内容,充分利用了新课程为教师提供的开放式平台,实现了对教学内容的深加工。
三、学情分析本课教学面对的是高一年级的学生,现从以下几方面作简要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已学习了货币、价格、消费、生产等基础知识,已经初步具备运用经济学观点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
2.能力基础:学生已基本具备自主互动、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和经验。
但即兴探究的能力较差,需要老师的适时启发、引导和点拨。
3.心理基础:十五、六岁的学生,社会交往面有所扩大,对身边的人和事,已经有了自己基本的思考和判断,对自己的未来也开始有具体的设想,对于劳动、就业这样的词汇并不陌生,对于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也有了自己的一些了解和认识。
《新时代的劳动者》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新时代的劳动者概述1.1 学习目标了解新时代的劳动者的定义与特点认识新时代劳动者的角色与职责掌握新时代劳动者的权益与保障1.2 教学内容新时代的劳动者的概念与特征新时代劳动者的角色与职责新时代劳动者的权益与保障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新时代的劳动者的定义与特点学生分享对新时代劳动者的认识与理解小组讨论新时代劳动者的角色与职责案例分析新时代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实例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学生对案例分析的深度思考学生对新时代劳动者权益保障的理解程度第二章:新时代的劳动者权益保障2.1 学习目标了解新时代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重要性掌握新时代劳动者权益保障的主要内容认识新时代劳动者权益保障的现状与挑战2.2 教学内容新时代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重要性新时代劳动者权益保障的主要内容新时代劳动者权益保障的现状与挑战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新时代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重要性学生分享对新时代劳动者权益保障的认识小组讨论新时代劳动者权益保障的主要内容案例分析新时代劳动者权益保障的现状与挑战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学生对案例分析的深度思考学生对新时代劳动者权益保障的理解程度第三章:新时代的劳动者职业发展3.1 学习目标了解新时代劳动者的职业发展趋势掌握新时代劳动者职业发展的策略与方法认识新时代劳动者职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3.2 教学内容新时代劳动者的职业发展趋势新时代劳动者职业发展的策略与方法新时代劳动者职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新时代劳动者的职业发展趋势学生分享对新时代劳动者职业发展的认识小组讨论新时代劳动者职业发展的策略与方法案例分析新时代劳动者职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学生对案例分析的深度思考学生对新时代劳动者职业发展的理解程度第四章:新时代的劳动者终身学习4.1 学习目标理解终身学习对新时代劳动者的意义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探索终身学习在劳动者个人发展中的应用4.2 教学内容终身学习对新时代劳动者的意义终身学习的方法与技巧终身学习在劳动者个人发展中的应用4.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终身学习对新时代劳动者的意义学生分享对终身学习的认识与经验小组讨论终身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案例分析终身学习在劳动者个人发展中的应用4.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学生对案例分析的深度思考学生对终身学习的理解程度第五章:新时代的劳动者社会责任5.1 学习目标理解新时代劳动者的社会责任掌握新时代劳动者履行社会责任的途径与方法认识新时代劳动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5.2 教学内容新时代劳动者的社会责任新时代劳动者履行社会责任的途径与方法新时代劳动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5.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新时代劳动者的社会责任学生分享对新时代劳动者社会责任的认识小组讨论新时代劳动者履行社会责任的途径与方法案例分析新时代劳动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5.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学生对案例分析的深度思考学生对新时代劳动者社会责任的理解程度第六章:新时代的劳动者心理健康6.1 学习目标理解新时代劳动者心理压力的来源掌握应对心理压力的方法与技巧认识心理健康对劳动者的重要性6.2 教学内容新时代劳动者心理压力的来源应对心理压力的方法与技巧心理健康对劳动者的重要性6.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新时代劳动者心理压力的来源学生分享对应对心理压力的方法与技巧的认识小组讨论心理健康对劳动者的重要性案例分析劳动者心理健康问题的处理6.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学生对案例分析的深度思考学生对劳动者心理健康的理解程度第七章:新时代的劳动者法律法规7.1 学习目标了解新时代劳动者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掌握新时代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方法与途径认识遵守法律法规对劳动者的重要性7.2 教学内容新时代劳动者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新时代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方法与途径遵守法律法规对劳动者的重要性7.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新时代劳动者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学生分享对新时代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方法与途径的认识小组讨论遵守法律法规对劳动者的重要性案例分析劳动者法律法规问题实例7.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学生对案例分析的深度思考学生对劳动者法律法规的理解程度第八章:新时代的劳动者人际关系8.1 学习目标理解新时代劳动者人际关系的特点与重要性掌握处理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与方法认识和谐人际关系对劳动者的影响新时代劳动者人际关系的特点与重要性处理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与方法和谐人际关系对劳动者的影响8.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新时代劳动者人际关系的特点与重要性学生分享对处理良好人际关系技巧与方法的认识小组讨论和谐人际关系对劳动者的影响角色扮演劳动者人际关系实例8.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学生对角色扮演的深度思考学生对劳动者人际关系的理解程度第九章:新时代的劳动者创业与创新9.1 学习目标理解新时代劳动者创业的意义与挑战掌握创业创新的途径与方法认识创业与创新对劳动者的影响9.2 教学内容新时代劳动者创业的意义与挑战创业创新的途径与方法创业与创新对劳动者的影响教师讲解新时代劳动者创业的意义与挑战学生分享对创业创新途径与方法的认识小组讨论创业与创新对劳动者的影响创业创新案例分析9.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学生对案例分析的深度思考学生对劳动者创业与创新的理解程度第十章:新时代的劳动者职业规划10.1 学习目标理解职业规划对新时代劳动者的意义掌握职业规划的方法与步骤认识职业规划在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10.2 教学内容职业规划对新时代劳动者的意义职业规划的方法与步骤职业规划在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10.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职业规划对新时代劳动者的意义学生分享对职业规划的方法与步骤的认识小组讨论职业规划在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个人职业规划案例分析10.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学生对案例分析的深度思考学生对职业规划的理解程度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学生分享对新时代劳动者的认识与理解补充和说明: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分享对新时代劳动者的认识与理解。
《新时代的劳动者》公开课教案第一篇:《新时代的劳动者》公开课教案课题: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劳动的含义及地位,就业的意义及解决就业的措施,了解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与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培养学生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利和对问题的具体分析、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分析就业的相关问题,让学生在和情景和案例之中,学会分析具体问题,以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与择业观念,树立劳动光荣、劳动伟大、劳动平等的观念和而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教学重点:如何解决就业问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教学难点:如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学习法、多媒体教学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爸爸去哪儿》作为国内第一档真人亲子秀节目,自开播以来一路飘红,创下了收视新高,在大众口中几乎是零差评。
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都是光鲜亮丽的星爸萌娃,而背后又有那些人为之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生:导演、摄像、编辑、后勤等师:是的,正是因为有他们在幕后的劳动,最终才为大家呈现出了如此优秀的节目,他们虽然分工不同,但是他们有同样的一个名字“劳动者”。
那什么是劳动?劳动有什么意义?而我们又该如何顺应时代成为一名新时代的劳动者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进入我们第五课第二框的学习“新时代的劳动者”。
二、讲授新课内容师: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一个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由此可见劳动对于人类的生存是多么的重要。
那我们首先给劳动下个定义。
1、劳动的问题师:劳动的含义:是劳动者脑力和体力的支出。
为什么要尊重劳动: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为什么要尊重劳动者:A:从事劳动的人称之为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B: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社会中,劳动者因为社会分工不同,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地位都是平等,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懂得劳动的含义重要性及其地位;懂得就业的意义;知道如何从政府及劳动者两个方面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理解当代劳动者应该树立的正确的择业就业观;了解劳动者的基本权利,知道政府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巨大作用,懂得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基本途径与方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够把劳动、就业的重要性与自己结合起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就业与择业观念,树立劳动光荣、劳动平等、进行创造性劳动的观念和热爱劳动的情感。
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尤其是我所任教的重点高中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高一学生的心理和特点决定了有很高的参与热情。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教学难点:什么的劳动者才是新时代需要的?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导入新课:视频。
“五一”前夕,全国各地的劳动模范都会聚集在北京,参加全国劳模表彰大会。
师:劳模,就是劳动者的模范,我们今天就要学习有关劳动者的知识,第五课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课件展示:探案活动一——寻找身边《光荣的劳动者》图片思考:怎样认识劳动和劳动者?(学生发言后教师点拨)课件展示:正确认识劳动和劳动者(1)劳动的含义:劳动是劳动者体力和脑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2)劳动的重要性: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源泉。
(3)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
师:要想在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首先需要解决就业问题。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漫画。
课件展示:探究活动二:如何看待“啃老族”现象,给90后的我们什么启示?1.就业对社会有何意义?2.就业对个人有何意义?生:(略)师:正如同学们刚才所说的那样,就业对社会对个人都就有重要意义。
课件展示:1.就业的重要性①从国家与社会发展角度,就业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