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浓腊八传统节日主题班会
- 格式:pptx
- 大小:39.77 MB
- 文档页数:16
腊八节班会主题班会记录
日期: [班会日期] [班会日期]
地点: [班会地点] [班会地点]
参与人员
1. [班主任姓名]
2. [学生1姓名]
3. [学生2姓名]
4. [学生3姓名]
5. ...
主要内容
1. 班会开场
- 班主任开场致辞,欢迎所有学生参加腊八节班会,并简单介绍腊八节的背景和意义。
2. 腊八节传统活动介绍
- 班主任向学生们介绍了一些腊八节的传统活动,如吃腊八粥、守夜、祭祀等,并解释了它们的寓意和文化内涵。
3. 学生互动分享
- 每位学生分享了自己家庭在腊八节的传统俗和庆祝方式,大
家互相倾听并交流彼此的经验和见解。
4. 腊八节主题活动规划
- 班主任与学生合作,讨论并制定了一系列腊八节主题活动的
计划,包括制作腊八粥、组织舞蹈表演、举办传统游戏比赛等,以
增强学生对腊八节的了解和参与感。
5. 下一步行动安排
- 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商讨了下一步行动的安排,包括分工协作、活动资源准备、时间安排等,确保腊八节主题活动的顺利进行。
6. 班会总结和鼓励
- 班主任对学生们的参与热情表示肯定,并提醒大家腊八节主
题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发挥创造力。
结束语
- 班主任对参与腊八节班会的全体学生表示感谢,并希望大家以腊八节为契机,增进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
> 注意:本文档仅作为班会记录,涉及的活动安排等具体细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确认。
小学腊八节主题班会教案小学腊八节主题班会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腊八节主题班会教案(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腊八节主题班会教案1教材分析文章选自沈从文先生早年的小说《腊八粥》的前半部分,全文围绕“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煮的腊八粥的情态、心情,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
学习者特征分析大部分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本课的学习内容,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学习比较积极,参与学习的面儿比较广。
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文章中人物的对话描写。
教学方法看图法、合作法、小组活动。
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1、请学生说一说对“腊八”或腊八粥的了解。
2、教师导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腊八粥》这一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学生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标记自然段记号,划出读不准音的词语。
2、正音,并反复读关键词语。
3、同桌一起读重点段落。
三、再读课文:1、学生围绕课后题默读思考。
2、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第1小题: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也可以先适当提出文中的主要人物,围绕“妈妈”和“八儿”结合课题来概括,这样先降低了难度,概括效果会更好。
第2小题:这一题旨在训练学生对“八儿”这一人物是否理解。
是在梳理文章大意后关注作者的表达。
聚焦到主人公“八儿”身上,因为他的心理活动变化构成了本课的线索,可以此为突破口。
从“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亲见时的惊讶”,文章随处可见“八儿”急切想吃腊八粥的情形。
第3小题:全文围绕“八儿”全家吃妈妈熬煮腊八粥的经过,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的图景。
表达了一家的其乐融融。
4、教师相机总结。
四、分析人物特点:1、“八儿”是个怎样的孩子?结合文中语句加以说明。
第1篇一、班会背景腊八节,又称腊八节、腊八会,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庆祝。
腊八节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民间庆祝丰收、祈求平安的节日。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腊八节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我校特此开展以“浓情腊八”为主题的主题班会。
二、班会时间2023年12月8日三、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参会人员班主任、全体学生五、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班主任开场致辞,简要介绍腊八节的来历、习俗以及意义,强调此次班会的目的和重要性。
2. 腊八节知识讲座邀请学校语文老师进行腊八节知识讲座,详细讲解腊八节的起源、传说、习俗等内容,让学生对腊八节有更深入的了解。
3. 学生分享腊八节习俗邀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家乡的腊八节习俗,如腊八粥、腊八蒜、腊八豆腐等,让大家感受到腊八节的丰富多彩。
4. 腊八粥制作体验组织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腊八粥,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验腊八节的传统文化。
5. 腊八节诗词朗诵组织学生进行腊八节诗词朗诵,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6. 结束语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重要性,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六、班会内容1. 开场致辞班主任: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主题班会,主要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腊八节这一传统节日。
接下来,我将简要介绍一下腊八节的来历、习俗以及意义。
2. 腊八节知识讲座语文老师:腊八节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据《礼记》记载,腊八节起源于周代,用以祭祀祖先和神灵。
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腊八节逐渐演变成了民间庆祝丰收、祈求平安的节日。
腊八节的主要习俗有: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蒸腊八豆腐等。
3. 学生分享腊八节习俗学生A:我来自南方,我们家乡的腊八节有熬腊八粥的习俗。
每年腊八节这一天,家人都会一起熬制腊八粥,寓意着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学生B:我来自北方,我们家乡的腊八节有泡腊八蒜的习俗。
腊八蒜是北方人特有的食品,泡好的腊八蒜可以用来做菜,味道鲜美。
第1篇班级:五年级一班日期:2023年1月10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李老师记录人:张同学一、班会背景腊八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每年农历腊月初八庆祝。
这个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为了让学生了解腊八节的来历、习俗和意义,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今天我们班级开展了腊八节传统教育班会。
二、班会流程1. 主持人开场李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腊八节的由来和意义,强调了传统节日教育的重要性。
2. 观看腊八节宣传片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腊八节,我们播放了一段关于腊八节的宣传片。
宣传片中介绍了腊八节的起源、习俗以及腊八粥的制作过程。
3. 分享腊八节习俗在观看宣传片的基础上,李老师邀请了几位同学分享他们家乡的腊八节习俗。
同学们纷纷踊跃发言,介绍了自己家乡的腊八节特色,如腊八蒜、腊八豆腐、腊八面等。
4. 腊八粥制作体验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腊八粥的制作过程,我们邀请了学校的厨师为同学们现场演示。
在厨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分组合作,亲手制作了一碗碗美味的腊八粥。
5. 腊八节知识竞赛为了巩固同学们对腊八节的认识,我们进行了一场腊八节知识竞赛。
同学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6. 腊八节祝福在班会最后,李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为家人和朋友送上腊八节的祝福,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幸福美满。
三、班会总结1. 李老师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肯定了同学们在班会中的积极参与和表现。
2. 李老师强调,腊八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 李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班会效果通过本次腊八节传统教育班会,同学们对腊八节的来历、习俗和意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文化自信。
同时,同学们在亲身体验腊八粥制作的过程中,学会了合作与分享,提高了实践能力。
本次班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1篇一、班会背景腊八节,又称腊八节、腊八会,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腊月初八这一天庆祝。
腊八节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后来逐渐演变为民间节日,寓意着祈求丰收、祭祀祖先、驱邪避疫等。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增强班级凝聚力,我班于今日下午举办了腊八节主题班会。
二、班会时间2023年X月X日下午X时X分三、班会地点X年级X班教室四、班会主题传承腊八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五、参会人员班主任、全体同学六、班会流程1. 班主任致辞班主任首先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对腊八节的由来、习俗及文化内涵进行了简要介绍。
班主任强调,腊八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要珍惜这一节日,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2. 分享腊八节习俗同学们纷纷分享了自己家乡的腊八节习俗,如喝腊八粥、祭祀祖先、挂腊八蒜等。
通过分享,大家了解到腊八节在我国各地的习俗丰富多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勤劳。
3. 观看腊八节视频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腊八节,我们播放了关于腊八节的视频。
视频中展示了腊八节的庆祝活动、传统美食以及民间传说,让同学们感受到了腊八节的氛围。
4. 腊八粥制作体验为了让同学们亲身体验腊八节的氛围,我们邀请了家长代表来教同学们制作腊八粥。
在家长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一锅香喷喷的腊八粥呈现在大家面前。
大家品尝着美味的腊八粥,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
5. 民间故事讲述同学们纷纷讲述了自己所知道的腊八节民间故事,如《腊八节的故事》、《腊八蒜的传说》等。
通过故事,大家了解了腊八节的来历和传说,感受到了民间文化的魅力。
6. 互动环节在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回答关于腊八节的问题,赢取了小奖品。
通过互动,同学们加深了对腊八节的认识,增进了班级之间的友谊。
7. 总结发言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肯定了同学们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和表现。
班主任强调,腊八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要珍惜这一节日,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1篇一、班会背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我校于2023年1月8日(腊八节当天)下午开展了以“腊八节的来历”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本次班会旨在让学生了解腊八节的起源、习俗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班会流程1. 班主任开场致辞班主任首先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腊八节的来历,希望大家通过本次班会活动,对腊八节有更深入的了解。
2. 介绍腊八节的来历(1)腊八节的起源腊八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的祭祀活动。
据《礼记》记载,古人认为腊月为岁终之月,一年的最后一个月份,因此有“腊者,岁终之祭也”的说法。
腊八节的时间一般在农历腊月初八,这一天,古人会举行祭祀活动,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2)腊八节的习俗1. 腊八粥:腊八节最具特色的习俗之一就是喝腊八粥。
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腊八这一天得道成佛,因此腊八粥也成为了佛教节日的重要食品。
腊八粥主要由大米、小米、红豆、花生、莲子、红枣等食材熬制而成,寓意着吉祥如意、健康长寿。
2. 腊八蒜:在腊八节这一天,人们还会腌制腊八蒜。
腊八蒜是将新鲜的大蒜浸泡在醋中,经过一段时间后,蒜瓣会变成绿色,具有独特的风味。
腊八蒜寓意着去除一年的霉运,迎接新的一年。
3. 腊八面:在北方地区,腊八节还有吃腊八面的习俗。
腊八面是由面粉、肉丝、蔬菜等食材制成,寓意着新的一年生活美满、平安幸福。
4. 腊八豆:在湖南、湖北等地,腊八节有吃腊八豆的习俗。
腊八豆是用黄豆、辣椒、盐等食材制作而成,具有独特的香味,寓意着吉祥如意。
3. 腊八节的文化内涵腊八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腊八节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反映了人们对丰收的祈求;其次,腊八节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互助、共度难关的精神风貌;最后,腊八节也体现了我国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4. 学生互动环节在了解了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后,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环节,分享自己家乡的腊八节习俗,以及自己与腊八节有关的趣事。
第1篇一、班会时间2023年1月10日(星期二)下午3:00二、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参会人员1. 全体班主任2. 各班班长3. 学生代表四、主持人班主任:张老师五、班会主题了解腊八节的由来与习俗,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六、班会流程一、开场致辞(张老师)尊敬的各位班主任、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班会,共同了解腊八节的由来与习俗,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腊八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希望通过本次班会,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节日,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腊八节的由来(学生代表)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代表同学们为大家讲解腊八节的由来。
腊八节起源于我国古代,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腊八节最早起源于周代,当时是为了祭祀祖先和神灵而设立的。
后来,随着佛教的传入,腊八节又成为了佛教的一个重要节日。
在佛教中,腊八节是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的日子。
因此,腊八节又被称为“佛成道节”。
随着时间的推移,腊八节逐渐成为了民间传统节日。
三、腊八节的习俗(学生代表)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腊八节的习俗。
腊八节的习俗有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喝腊八粥。
腊八粥是用八种以上的谷物、豆类、果仁等熬制而成的,寓意着五谷丰登、吉祥如意。
此外,腊八节还有以下几个习俗:1. 腊八蒜:将蒜瓣浸泡在醋中,腌制一段时间后食用,具有开胃、杀菌的功效。
2. 腊八豆腐:将豆腐切成小块,用盐水浸泡,然后晒干,食用时再泡软,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作用。
3. 腊八面:在腊八节这天,家人会一起制作腊八面,寓意着团圆和幸福。
4. 腊八粥供佛:在腊八节这天,信佛的人家会煮腊八粥供佛,以示虔诚。
四、腊八节的意义(班主任)同学们,腊八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庆祝腊八节,我们可以:1. 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腊八主题班会教案腊八主题班会教案模板(通用6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腊八主题班会教案模板(通用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腊八主题班会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文中人物的对话描写。
4.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重点: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
教学难点: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读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腊八粥》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课题。
二、初读课文1.指导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请其他同学认真在心里跟着读。
3.这篇文章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体什么事?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三、默读课文,圈划批注1.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八儿”2.“八儿”这个人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请默读圈画相关语句。
3.学生圈画后汇报。
4.教师及时总结。
他的心里活动变化构成了本课的线索,可以为突破口。
从“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亲见时的惊讶”。
四、总结升华1.文章中有关腊八粥熬煮的描写也不可忽视,如第1自然段写的:“把小米,饭豆,枣,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但看他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心里塞灌呢!”2.学习作者语言的妙处。
3.当堂积累下来。
腊八主题班会教案2学习内容:《徜徉于我们的节日——腊八》第三板块“经典诗词诵读节日”学习目标:1、通过指导学生诵读和腊八有关的诗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诗句,能够助赏析内容读懂诗句的意思和描述的情境,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通过解读夏仁虎的《腊八》和陆游的《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了解腊八的独特习俗和节日情怀。
学习重点:指导学生诵读节日诗词,挖掘其中的节日文化,感受腊八节中所体现的利乐他人、丰盈自我的节日情怀。
第1篇班会时间:2021年12月28日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班主任李老师参会人员:全体同学及班主任一、班会背景腊八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每年农历腊月初八,人们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为了让学生们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增强班级凝聚力,我校决定在腊八节这一天举行“传统腊八粥班会”。
本次班会旨在让学生们在品尝腊八粥的同时,了解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班主任李老师首先致辞,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腊八节的由来和喝腊八粥的习俗。
李老师强调,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共同传承。
2. 介绍腊八粥的制作过程为了让学生们更加了解腊八粥,班主任邀请了家长代表为同学们讲解腊八粥的制作过程。
家长代表详细介绍了食材的选择、熬制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让同学们对腊八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制作腊八粥在家长代表的指导下,同学们分成小组,开始动手制作腊八粥。
大家积极参与,分工合作,洗米、泡豆、切果、熬煮,每一个环节都井然有序。
同学们在制作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生活技能,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4. 品尝腊八粥经过一番努力,腊八粥终于熬制完成。
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美味的腊八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大家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让他们更加珍惜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5. 分享腊八节习俗为了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同学们还分享了自己家乡的腊八节习俗。
有的同学介绍了家乡的腊八节特色美食,有的同学讲述了家乡的民间故事,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仿佛身临其境。
6. 互动环节为了活跃气氛,班主任组织了互动环节。
同学们纷纷上台,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对腊八节的祝福,有的同学表演了自编的快板,有的同学朗诵了关于腊八节的诗歌,还有的同学现场绘制了腊八节主题的画作。
7. 结束语最后,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
李老师表示,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了解了腊八节的传统习俗,还锻炼了动手能力,增进了班级凝聚力。
腊月初八腊八节主题班会目录腊八节的来历腊八节的传说腊八节的习俗腊八节的诗歌贰壹叁肆腊八节的来历壹壹腊八节的来历上古的腊和蜡是指丰收后的冬季祭神祭祖活动。
因为这种冬季祭祀活动多在十二月举行,所以便称十二月为腊月。
最初的蜡祭并无确定的日期。
壹腊八节的来历《礼记》说“天子大腊八”,有的说是蜡祭八位神,有的解释为蜡祭八方神。
后世腊月初八成为节日,一方面源于佛教徒的信仰,另一方面直接源于对“大腊八”的误读。
腊八节的来历壹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 疫。
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
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
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腊八节的传说贰传说1传说2传说3传说4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曾欲放弃苦行,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
有些民工,家隔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工地……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岳飞的怀念。
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传说(一)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曾欲放弃苦行,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为了纪念而始兴“佛成道节”。
中国信徒出自虔诚,遂与“腊日”融合,方成“腊八节”,并同样举行隆重的仪礼活动。
传说(二)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
有些民工,家隔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工地。
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
第1篇日期:2023年1月10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班主任张老师参与人员:全体学生记录人:李同学一、班会背景腊八节,又称腊八节、腊八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让学生了解腊八节的来历、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我校决定开展“走近腊八”主题班会活动。
二、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张老师首先对全体学生进行了开场致辞,她强调腊八节的重要性,并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班会活动,共同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节日。
2. 腊八节的来历张老师通过PPT展示,向同学们介绍了腊八节的来历。
腊八节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后逐渐演变成民间节日。
在古代,人们认为腊八节是祭祀祖先、祈求丰收的日子。
3. 腊八节的习俗张老师接着介绍了腊八节的习俗。
在腊八节这一天,人们会制作腊八粥,寓意着团圆和吉祥。
此外,还有祭祀祖先、贴春联、放鞭炮等习俗。
4. 腊八粥的制作为了让学生们亲身体验腊八节的习俗,张老师邀请了食堂厨师为大家现场制作腊八粥。
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参与到制作过程中,共同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
5. 分享腊八节的趣事在制作腊八粥的过程中,同学们纷纷分享了自己与腊八节相关的趣事。
有的同学讲述了家里制作腊八粥的传统,有的同学分享了腊八节期间与家人一起祭祀祖先的经历。
6. 腊八节的诗歌朗诵为了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同学们自发组织了一场腊八节的诗歌朗诵活动。
他们朗诵了《腊八节》、《腊八粥》等诗歌,展现了腊八节的独特魅力。
7. 总结发言最后,张老师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
她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次活动,深入了解腊八节,传承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学会关爱家人,珍惜亲情。
三、班会总结本次“走近腊八”主题班会活动圆满结束。
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对腊八节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共同制作腊八粥,分享趣事,朗诵诗歌,展现了团结协作的精神。
以下是本次班会的具体记录:1. 开场致辞张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举行的主题班会是为了让大家了解腊八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腊八节主题班会教案(通用6篇)腊八节主题班会教案(通用6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腊八节主题班会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腊八节主题班会教案篇1一、活动目的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知道一些传统节日的习俗和风情。
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二、活动口号宣传中国传统节日,弘扬中国文化。
三、活动时间12月——1月四、活动内容1、宣传动员阶段组织团委成员向全年级发出号召,在本班举行有关弘扬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活动。
2、配套活动(1)在各班中举行腊八节的知识竞赛。
(2)发出让学生回家亲自为父母做腊八粥的倡导。
(3)在各班举行主题班会关于‘腊八的来源’。
3、总结阶段(1)一个人为单位,写个人心得。
(2)在本班进行知识讨论。
腊八节主题班会教案篇2活动目标:1、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访问的形式了解腊八节的起源、习俗及相关诗文,增强对腊八节食俗文化的了解。
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源远流长,从而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探究情趣。
2、通过活动,切实锻炼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及调查访问的能力。
3、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自己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感,切实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兴趣。
活动时间:8课时活动过程:一、准备阶段(第15—17周)1、提出腊八将至,研究腊八有关习俗。
2、学生对如何举行好这项活动,提出自己的设想,最终形成活动方案。
3、自由组建活动小组,讨论小组活动计划与方式,研究确定活动内容。
(1)、探究主题一:腊八节起源(2)、探究主题二:腊八节习俗(3)、探究主题三:腊八节诗话(4)、探究主题四:三代人对腊八节的不同看法(5)、探究主题五:本地吃腊八粥的情况4、学生自主选题,合理分组并选定小组长。
学习拟定采访提纲.5、社会交往指导。
实践体验阶段(第18—21周)个体活动(做好记载)1、向周围60岁以上的老人询问腊八的由来与在本地流传的传说。
腊八节班会教案腊八节班会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腊八节班会教案(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腊八节班会教案1活动目标:1.知道腊八节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传统民俗节日的气氛。
2.了解认识各种粗粮的名称,感知它们的外形和营养价值。
3.能积极主动的参与主题活动的环境布置和材料收集。
4.积极主动的参与邀请爷爷奶奶来幼儿园共度节日,给爷爷奶奶送上腊八粥。
5.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6.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环境创设:1.收集各种粗粮实物,放在科学区,让孩子观察认识,并了解其营养价值。
2. 收集腊八节饮食习俗的图片和古诗图片让孩子大胆的讲述。
3. 用kt板制作一只“碗”,制作豆贴画。
4. 教室外墙制作两颗祈福树,请家长和孩子在红布条上写上文字,画上图案祈福。
5. 将腊八粥里的八种材料陈列在主题墙上。
活动过程:一、回忆学做腊八粥的过程,了解制作腊八粥的流程1.谈话导入师:小朋友,你们记得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什么节日吗?每年的腊月初八这一天,一家都要做什么呢?师:想熬出香香甜甜的腊八粥,嫣儿(绘本中孩子的名字)、奶奶、妈妈都做了哪些事情?2.根据孩子回答的内容,依次翻阅绘本相应的画面(1)准备熬粥的东西(大米、高粱、玉米、小米、栗子、核桃、红枣……)(2)洗好了(3)准备锅(4)煮腊八粥小结:看来熬出香香甜甜的腊八粥,嫣儿、奶奶、妈妈都做了不少事情呢!二、探究制作流程,绘制腊八粥制作序列表1.邀请助教家长,介绍食材。
师:今天我们班请来了两位熬制腊八粥的高手,瞧瞧她们是谁?(请两位妈妈出场)两位妈妈带来了许多东西,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围在桌子旁,家长引导孩子说出食材、准备的用具。
2.引导孩子大胆表述制作腊八粥的方法。
师:准备这些东西是要干什么呀?你们会煮吗?看来小朋友都学会煮腊八粥了!火帽子和跳跳蛙特别打来电话吵着要学煮腊八粥,你愿意教教他们吗?师:怎样才能熬出香香甜甜的腊八粥呢?先放什么,再放什么……3.幼儿分组合作,探究制作流程,尝试在序列表中画熬制腊八粥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