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表技术规范V4.0-20151109(最终稿)
- 格式:doc
- 大小:585.00 KB
- 文档页数:47
供电系统安全改造110kV 变电站增容改造工程多功能电度表柜技术规范(通用、专用部分)设计单位:2011年12月目录1 总则 (1)1.1一般规定 (1)1.2 投标人应提供的资格文件 (1)1.3 投标方工作范围 (1)1.4 对设计图纸、说明书的要求 (2)1.5 买方工作范围 (3)2 设备规范 (4)3.屏(柜)的要求: (4)4.电度表的要求: (5)5.电量采集终端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质量保证及管理 (6)7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和工厂检验 (6)8 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 (8)9 包装、运输和储存 (9)附录A 对技术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 (10)附录B 增补新内容 (10)附录C销售运行业绩表 (10)附:招标设备一览表艾维尔沟110kV变电所增容改造工程多功能电度表招标设备一览表变电站一期原有设备。
详见《技术规范书》投标人应具备的条件1、投标人或制造商必须具备生产投标产品所需的整体组装厂房,并进行全部出厂试验,或在国家认可的权威试验机构进行出厂试验。
2、投标人或制造商对外购原材料、配套元件和外部委托加工及进口散装的部件应具备进行进厂验收所必需的检测设备,或由生产方提供检测合格证明。
3、国产、合资工厂生产的投标产品应按现行电力行业标准(DL)、国家标准(GB)和IEC标准在有资质的试验室进行型式试验,进口产品应在国际认可的有资质的试验室进行型式试验。
4、投标人应具备相应的生产条件(检测、加工、组装、试验等)和有效的型式试验报告。
1 总则1.1一般规定1.1.1 投标厂商必须具有由权威机构颁发的有效的ISO-9000系列质量保证体系的认证证书。
提供设备的制造厂商(原产地)已生产过3套及以上,这些设备应在与技术规范条件相同或较规范条件更为严格的条件下,成功地商业运行了三年以上。
.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能表系列标准宣贯材料第三分册技术规范条文解释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2009年9月目次第五篇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条文解释 (3)第一章单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条文解释 (3)1适用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术语和定义 (4)4技术要求 (5)5检验规则 (22)6运行质量管理要求 (23)附录A试验项目明细表 (25)附录B显示信息表 (27)附录C单相智能电能表载波模块技术指标 (31)第二章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载波)技术规范条文解释 (33)1适用范围 (3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3术语和定义 (34)4技术要求 (35)5试验项目及要求 (57)6检验规则 (67)7运行质量管理要求 (69)附录A试验项目明细表 (71)附录B显示项目表 (73)第三章1级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条文解释 (77)1适用范围 (77)2规范性引用文件 (77)3术语和定义 (77)4技术要求 (77)5试验项目及要求 (82)6检验规则 (83)7运行质量管理要求 (83)附录A试验项目明细表 (84)附录B显示项目表 (86)第四章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条文解释 (90)1适用范围 (90)2规范性引用文件 (90)3术语和定义 (90)4技术要求 (91)5试验项目及要求 (97)6检验规则 (99)7运行质量管理要求 (99)附录A试验项目明细表 (100)附录B显示项目表 (102)第五章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无线)技术规范条文解释 (106)1适用范围 (106)2规范性引用文件 (106)3术语和定义 (106)4技术要求 (107)5试验项目及要求 (115)6检验规则 (117)7运行质量管理要求 (117)附录A试验项目明细表 (118)附录B显示项目表 (120)第六章0.2S级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条文解释 (124)1适用范围 (124)2规范性引用文件 (124)3术语和定义 (124)4技术要求 (124)5 试验项目及要求 (132)6检验规则 (135)7运行质量管理要求 (135)附录A试验项目明细表 (136)附录B显示项目表 (138)第七章0.5S级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条文解释 (142)1适用范围 (142)2规范性引用文件 (142)3术语和定义 (142)4技术要求 (142)5 试验项目及要求 (147)6检验规则 (150)7运行质量管理要求 (150)附录A试验项目明细表 (151)附录B显示项目表 (153)第八章0.5S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无线)技术规范条文解释 (157)1适用范围 (157)2规范性引用文件 (157)3术语和定义 (158)4技术要求 (158)5 试验项目及要求 (165)6检验规则 (168)7运行质量管理要求 (168)附录A试验项目明细表 (169)附录B显示项目表 (171)第五篇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条文解释第一章单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条文解释【条文】1适用范围1.1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系统单相智能电能表(以下简称“电能表”)的招标、检验、验收等工作,它包括技术指标、机械性能、适应环境、功能要求、电气性能、抗干扰及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验收要求以及运行质量管理等要求。
供电系统安全改造110kV 变电站增容改造工程多功能电度表柜技术规范( 通用、专用部分)设计单位:12月目录1 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一般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投标人应提供的资格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投标方工作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对设计图纸、说明书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买方工作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设备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屏( 柜) 的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电度表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5.电量采集终端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质量保证及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和工厂检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包装、运输和储存.........................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A 对技术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B 增补新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C销售运行业绩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CNCA/CTS00XX-2014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认证技术规范CQC****-2010CQCXXXX—2014单相智能电能表电气安全认证技术规范Electrical Safety Certification Criteriafor Single phase Smart Electricity Meters(申请备案稿)2014-**-**发布2014-**-**实施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发布目录目录 (II)前言 (IV)1范围和目的 (5)1.1范围 (5)1.2目的 (5)1.2.1 本技术规范的目的 (5)1.2.2 本规范不包括的目的 (5)2规范性引用文件 (5)3术语和定义 (6)3.1智能电能表smart electricity meter (6)3.2累计电量total consumption (6)3.3阶梯电量step power quantity (6)3.4负荷开关load switch (6)3.5低压电力线载波LV power line carrier (6)3.6掉电power fail (6)4标识要求 (6)4.1一般要求 (6)4.2警告标识 (6)5 适应环境要求 (7)5.1温度范围 (7)5.2相对湿度 (7)5.3大气压力 (7)6机械及结构要求 (7)6.1通用要求 (7)6.2铭牌 (7)6.3负荷开关 (8)7 可靠性要求 (8)7.1 平均使用寿命 (8)7.2 可靠性特征量 (8)7.3 可靠性试验方法 (8)7.3.1 选定时定数截尾试验方案 (8)7.3.2 选择样本大小及确定单台试验时间 (8)7.3.3 试验 (8)7.3.4 测试 (9)7.3.5 判定 (9)8 试验要求 (9)8.1 电气要求 (9)8.1.1 功耗 (9)8.1.1.1 电压线路功耗 (9)8.1.1.2 电流线路功耗 (9)8.1.2 电源电压影响 (9)8.1.2.1 电压范围 (9)8.1.2.2 短时过电压影响 (10)8.1.2.3 电源中断影响 (10)8.1.3 短时过电流影响 (10)8.1.4 自热影响 (10)8.1.5 温升影响 (11)8.1.6 绝缘要求 (11)8.1.7 脉冲电压 (11)8.1.8 交流电压 (11)8.2 气候影响试验 (11)8.2.1 高温试验 (11)8.2.2 低温试验 (12)8.2.3 交变湿热试验 (12)8.3 电磁兼容试验 (12)8.3.1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12)8.3.2 射频电磁场抗扰度试验 (12)8.3.3 快速瞬变脉冲群试验 (12)8.3.4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12)8.3.5 浪涌抗扰度试验 (12)8.3.6 衰减震荡波抗扰度试验 (12)8.3.7 无线电干扰抑制 (12)8.3.8 辐射骚扰抑制 (12)9 检验规则 (13)9.1 出厂检验 (13)9.2 型式检验 (13)9.3 全检验收试验 (13)附录A (14)前言本技术规范是为规范和推动我国入网单相智能电能表的发展,适应国际贸易、技术和经济交流的需要,以及促进我国单相智能电能表的产业化,结合我国“十二五”规划打造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总体要求,参考相关智能电能表标准,特制订本技术规范,作为单相智能电能表认证的依据。
单相智能电能表自动化检定装置技术规范书一、引言单相智能电能表自动化检定装置是一种用于对单相智能电能表进行自动化检定和校准的设备。
本技术规范书旨在规范单相智能电能表自动化检定装置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确保其性能稳定、可靠,并满足相关标准和规定的要求。
二、术语和定义1. 单相智能电能表:指用于测量单相电能消耗的电能表,具备智能功能,能够实现远程抄表、远程控制等功能。
2. 自动化检定装置:指用于对电能表进行自动化检定和校准的设备,能够实现自动化测试、数据分析和结果判定等功能。
三、技术要求1. 检定精度1.1 电能示值误差检定精度:自动化检定装置对单相智能电能表的电能示值误差检定精度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的要求。
1.2 功率因数检定精度:自动化检定装置对单相智能电能表的功率因数检定精度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的要求。
1.3 需量检定精度:自动化检定装置对单相智能电能表的需量检定精度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的要求。
2. 测试功能2.1 电能示值误差测试:自动化检定装置应能够对单相智能电能表的电能示值误差进行测试,并能够自动计算和记录测试结果。
2.2 功率因数测试:自动化检定装置应能够对单相智能电能表的功率因数进行测试,并能够自动计算和记录测试结果。
2.3 需量测试:自动化检定装置应能够对单相智能电能表的需量进行测试,并能够自动计算和记录测试结果。
3. 检定过程控制3.1 自动化程度:自动化检定装置应具备较高的自动化程度,能够实现自动化测试、数据分析和结果判定等功能,减少人工干预。
3.2 测试流程控制:自动化检定装置应能够根据不同的单相智能电能表型号和检定要求,灵活调整测试流程,确保测试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 数据管理:自动化检定装置应能够对测试数据进行管理和存储,包括测试结果、测试时间、测试参数等信息,方便后续数据分析和查询。
四、测试方法1. 校准装置1.1 校准源:自动化检定装置应配备可靠的校准源,能够提供稳定、准确的电能示值和功率因数等校准信号。
谢谢你的关注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能表系列标准宣贯材料第三分册技术规范条文解释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2009年9月目次第五篇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条文解释 (3)第一章单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条文解释 (3)1适用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术语和定义 (4)4技术要求 (5)5检验规则 (22)6运行质量管理要求 (23)附录A试验项目明细表 (25)附录B显示信息表 (27)附录C单相智能电能表载波模块技术指标 (31)第二章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载波)技术规范条文解释 (33)1适用范围 (3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3术语和定义 (34)4技术要求 (35)5试验项目及要求 (57)6检验规则 (67)7运行质量管理要求 (69)附录A试验项目明细表 (71)附录B显示项目表 (73)第三章1级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条文解释 (77)1适用范围 (77)2规范性引用文件 (77)3术语和定义 (77)4技术要求 (77)5试验项目及要求 (82)6检验规则 (83)7运行质量管理要求 (83)附录A试验项目明细表 (84)附录B显示项目表 (86)第四章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条文解释 (90)1适用范围 (90)2规范性引用文件 (90)3术语和定义 (90)4技术要求 (91)5试验项目及要求 (97)6检验规则 (99)7运行质量管理要求 (99)附录A试验项目明细表 (100)附录B显示项目表 (102)第五章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无线)技术规范条文解释 (106)1适用范围 (106)2规范性引用文件 (106)3术语和定义 (106)4技术要求 (107)5试验项目及要求 (115)6检验规则 (117)7运行质量管理要求 (117)附录A试验项目明细表 (118)附录B显示项目表 (120)第六章0.2S级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条文解释 (124)1适用范围 (124)2规范性引用文件 (124)3术语和定义 (124)4技术要求 (124)5 试验项目及要求 (132)6检验规则 (135)7运行质量管理要求 (135)附录A试验项目明细表 (136)附录B显示项目表 (138)第七章0.5S级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条文解释 (142)1适用范围 (142)2规范性引用文件 (142)3术语和定义 (142)4技术要求 (142)5 试验项目及要求 (147)6检验规则 (150)7运行质量管理要求 (150)附录A试验项目明细表 (151)附录B显示项目表 (153)第八章0.5S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无线)技术规范条文解释 (157)1适用范围 (157)2规范性引用文件 (157)3术语和定义 (158)4技术要求 (158)5 试验项目及要求 (165)6检验规则 (168)7运行质量管理要求 (168)附录A试验项目明细表 (169)附录B显示项目表 (171)第五篇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条文解释第一章单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条文解释【条文】1适用范围1.1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系统单相智能电能表(以下简称“电能表”)的招标、检验、验收等工作,它包括技术指标、机械性能、适应环境、功能要求、电气性能、抗干扰及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验收要求以及运行质量管理等要求。
智能电能表招标技术规范通用部分—单相签章版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国家电网公司物资采购标准(电能表卷单相智能电能表册)单相智能电能表通用技术规范(编号:a0)国家电网公司二〇一〇年二月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单相智能电能表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1、本标准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
2、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
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表5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项目单位填写)”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①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②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③需要修正污秽、温度、海拔等条件。
经标书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5、技术规范的页面、标题、标准参数值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6、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1 标准技术参数表”、“2 项目需求部分”和“3 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
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招标文件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
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表6 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目录单相智能电能表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1 总则 .........................................................................2 结构及其他要求................................................................规格要求 .....................................................................环境条件 .....................................................................显示.........................................................................外观结构和安装尺寸 ...........................................................材料及工艺要求 ...............................................................机械及结构要求 ...............................................................功能要求 .....................................................................电气性能要求 .................................................................软件要求 .....................................................................元器件要求 ...................................................................可靠性要求 ...................................................................3试验..........................................................................电源电压影响 .................................................................短时过电流影响 ...............................................................自热影响 .....................................................................温升影响 .....................................................................绝缘要求 .....................................................................脉冲电压 .....................................................................交流电压 .....................................................................准确度要求 ...................................................................环境温度影响 .................................................................起动.........................................................................潜动.........................................................................电能表常数 ...................................................................日计时误差 ...................................................................环境温度对日计时误差的影响 ...................................................一致性要求 ...................................................................载波通信模块要求 .............................................................电磁兼容性 ...................................................................集中器要求 ...................................................................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技术服务......................................................................出厂测试数据..................................................................设计联络会....................................................................工厂检验和监造................................................................5 废标条件......................................................................1 总则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以下简称“公司系统”)单相智能电能表的招标采购,它包括技术指标、机械性能、适应环境、功能要求、电气性能、抗干扰及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验收要求以及供货、质保、售后服务等要求。
秦皇岛天马酒业有限公司1x4.5MW综合利用自备电站工程智能电度表屏技术规范书秦皇岛天马酒业有限公司目录1 总的部分 (2)2 工程概况及供货范围 (3)3 技术要求 (4)4 图纸资料、试验及其它 (7)1总的部分本技术规范书所列之技术条件为本工程最基本的技术要求,设备供应方(以下简称供方)应根据本技术要求向用户(以下简称需方)推荐成熟、可靠、技术先进的优质产品,本技术规范书所提技术参数和功能要求、性能指标等为满足本工程需要而必须的最基本要求。
本技术规范书所未详细提及的技术指标、性能要求应不低于有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电力行业标准、IEC标准。
当某项要求在上述几种标准中不一致时,应按较高标准执行。
参照标准:DL/T 5136-2001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GB 11920-89 电站电气部分集中控制装置通用技术规范书DL 411-91 镶嵌电力调度模拟屏通用技术规范书GB/17621.1-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总论GB/17621.2-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17621.3-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17621.4-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17621.5-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17621.6-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GB/17621.8-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GB/17621.10-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GB/17621.11-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GB/17621.12-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荡波抗扰度试验DL/Z 713-2000 500kV变电所保护和控制设备抗扰度要求DL/T 5137-2001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2工程概况及供货范围2.1 工程概况1 主接线型式:见附图2 各级电压及出线数量:1)发电机组:台数: 1发电机容量: 4.5 MW电压: 10 kVCosΦ: 0.82)出线容量及数量参数:额定电压:10.5kV出线数量: 1 路5 机组控制方式: DCS控制2.2 配置及供货范围具体供货范围:3.1环境条件环境温度-10℃~+55℃室内相对湿度5%~95%(装置内部既无凝露,也不应结冰)大气压力70kPa~106kPa3.2额定电气参数3.2.1直流电源额定电压:220V允许偏差:-20%~+10%3.2.2交流回路交流电压:100/√3V、100V交流电流:5A额定频率:50Hz3.2.3 防护等级:IP303.3装置的功能设备型号:智能电子电度表(带两个RS-485接口)。
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篇一: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载波远程开关内置)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载波/远程/开关内置)补充协议(一)总则1.1本技术规范适用于株洲电业局公变三相用户的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载波/远程/开关内置)。
1.2供方提供的电能表应具有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发的“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
1.3供方提供的产品必须是成熟的产品,不应是正在开发的产品。
1.4供方应具有全电子表的生产、调试、培训和维修服务的能力。
1.5供方提供的电能表应遵守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通用技术规范,满足下列规范的要求:q/gdw354-20xx《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q/gdw356-20xx 《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q/gdw361-20xx《1级三相智能电能表(载波)技术规范》q/gdw365-20xx《智能电能表信息交换安全认证技术规范》(二)补充要求以下未提及的参数均应满足国家电网公司招标技术规范推荐或默认参数要求。
一、技术要求1、电流规格要求:三相智能电能表(载波/远程/开关内置):参比电流:5(60)a1.5(6)a2、(单相智能电能表)能测量、记录、显示当前电能表的电压、电流(包括零线电流,但零线电流不参与电能计算)、功率、功率因数等运行参数。
测量误差(引用误差)不超过±1%。
二、功能要求1、阶梯电价功能单相智能表、1级三相载波智能表应支持阶梯电价功能。
2、报警功能2.1当电能表运行出现故障时,显示应停留在该异常代码上,并同时进行光报警。
报警事件类型见表1。
2.2当用电参数(失压、电流严重不平衡、断相、逆相序等)超过限值时,有明显光报警,并在循显和按显第一屏显示异常代码,报警事件类型见表2。
表1故障报警方式表2事件报警方式3、(单、三相智能电能表+内置开关)费控功能通过本地红外掌机和主站远程控制命令两种方式使电能表实现跳合闸,跳闸延时时间设为“0”。
智能电力仪表的技术要求智能电力仪表的技术要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能源稀缺的现状,智能电力仪表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模拟电力仪表,成为现代化电力系统中必不可少的设备。
智能电力仪表具有数据精准、自动化控制和远程监测等特点,可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电力系统管理水平。
下面就智能电力仪表的技术要求进行详细探讨。
一、精确测量和显示功能智能电力仪表首要的功能就是准确测量和显示电能、电压、电流和功率等电力参数。
因此,其技术要求为:具有高精度的电流电压测量能力,测量误差应小于±0.2%;支持动态测量,即能够采集和计算瞬时、最大和平均电能等参数;显示清晰,界面友好,具备大屏幕、高亮度和多彩色的显示功能。
二、通信功能智能电力仪表需要与上位机或其他设备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远程监测和管理。
因此,其通信功能要求如下:支持多种通信接口,如RS-485、MODBUS、TCP/IP等,以适应各种通信环境和协议;具备较高的通信速率和稳定性,以确保数据的及时传输和准确性;支持远程控制和数据传输加密,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三、数据存储和分析功能智能电力仪表需要具备数据存储和分析的能力,以便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
因此,其数据存储和分析功能的要求如下:具备大容量的存储空间,能够存储长时间的历史数据;支持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存储,实现数据的及时性和连续性;可以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生成报表和图表,以便进行电力系统的评估和优化。
四、多种保护和警报功能智能电力仪表需要具备多种保护和警报功能,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因此,其保护和警报功能的技术要求为:支持过电流、过电压和短路等多种保护功能,并能够自动切断电源,以防止设备损坏或事故发生;能够进行故障检测和报警,及时发出警报信号,减少维修时间和人工干预。
五、远程监控和管理功能智能电力仪表需要具备远程监控和管理功能,以方便用户对电力系统进行远程监测和管理。
因此,其远程监控和管理功能的技术要求为:具备远程访问功能,用户可以使用智能手机或电脑等设备进行远程监测和管理;支持实时数据的传输和显示,用户可以及时了解电力系统的工作状态;具备报警和远程控制功能,用户可以对电力系统进行远程操作和控制。
智能变电站智能汇控柜技术规范2015在当今电力系统的发展中,智能变电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智能汇控柜作为智能变电站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其技术规范的制定和遵循对于保障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智能汇控柜是一种集成了多种功能的设备,它将传统的二次设备进行了优化整合,实现了对变电站一次设备的测量、控制、保护等功能。
为了确保其性能可靠、运行稳定,2015 年制定了相应的技术规范。
首先,在柜体结构方面,智能汇控柜应具备良好的机械强度和防护性能。
柜体应采用优质的金属材料制作,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能够承受在运输、安装和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机械应力。
同时,柜体的防护等级应不低于 IP54,以有效防止灰尘、湿气和其他外界因素的侵入,保证内部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电气性能方面,智能汇控柜的电源系统应稳定可靠。
通常采用双电源供电方式,当一路电源出现故障时,能够自动切换到另一路电源,确保设备的持续运行。
对于电源的输入电压范围,应具有较宽的适应性,以应对电网电压的波动。
此外,柜内的布线应整齐、规范,导线截面积应根据电流大小合理选择,确保电气连接的可靠性和低电阻特性,减少发热和能量损耗。
智能汇控柜中的智能设备是其核心部分。
这些设备应具备高精度的测量功能,能够准确地采集电流、电压、功率等电气参数,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和传输。
控制功能应灵敏可靠,能够快速响应上位机的控制指令,实现对一次设备的分合闸操作。
保护功能更是至关重要,要能够及时检测到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并迅速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跳闸、报警等,以保障设备和电网的安全。
在通信方面,智能汇控柜应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和接口,以便与站内的其他设备进行有效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
常见的通信协议包括IEC 61850 等,通信接口则有以太网口、串口等。
同时,通信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为了保证智能汇控柜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对其环境适应性也提出了要求。
培训主题:智能表功能规范及条文解释主要内容:1 适用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电能表功能要求5 功能配置表电能表按有功电能计量准确度等级可分为:0.2S、0.5S、1、2四个等级,根据安装环境不同推荐使用电能表类型如表5-1所示,各类电能表的功能配置参见附录表5-1 不同安装环境适用表类型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条文解释【条文】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单、三相智能电能表(以下简称电能表)的设计、制造、采购及验收。
本标准对电能表的功能进行了规范和统一;本标准未述及的功能可参照有关国家标准或IEC标准的规定执行。
【条文解释】1、本标准规范了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单、三相智能电能表的技术要素,对功能进行了统一,从而规范多功能表的设计、生产,以便于国家电网公司统一招标、统一采购及指导用户的使用。
2、本标准既对单、三相智能电能表共有功能进行了描述,又包括了某一种电能表所独有的功能。
各类型智能电能表应具备的功能配置参见标准的《电能表功能配置推荐表》(附录A)。
【条文】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L/T 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DL/T 566 《电压失压计时器技术条件》YD/T 1208—2002 《800MHz CDMA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智能网(WIN)阶段1:接口技术要求》YD/T 1214—2006 《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设备技术要求:移动台》【条文解释】1、所有引用标准一览表前的导语都是相同的。
就其内容而言,它表明列入引用标准一览表的标准或全部引用或部分引用,一经引用就成为本标准的一部分,在执行本标准时,遇到引用标准则应按引用标准(全部或部分)的要求执行,其要求应是一致的,不能出现相互矛盾。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ZTT 1017—2015基站交流智能电表技术规范版本号:V1.02015 - 11 - 10发布2015 - 11 - 12实施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IV)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技术要求 (3)4.1规格要求 (3)4.2环境条件 (4)4.3冲击与振动 (4)4.4外观与结构 (5)4.5计量功能 (6)4.6时钟电池 (6)4.7校时功能 (6)4.8显示及告警功能 (7)4.9数据存储功能 (7)4.10监控性能 (8)4.11电流互感器 (9)4.12准确度要求 (9)4.13误差一致性要求 (10)4.14电气要求 (10)4.15绝缘性能试验 (11)4.16电磁兼容性要求 (11)4.17材料阻燃性能 (12)4.18可靠性指标 (12)4.19软件要求 (12)5 产品检验 (12)附录 A (规范性附录)基站交流智能电表通信协议 (13)A.1物理接口和通信方式 (13)A.1.1物理接口 (13)A.1.2通信方式 (13)A.2协议的基本格式 (13)A.2.1帧结构的基本格式 (13)A.2.2基本格式的解释 (13)A.3数据格式 (16)A.3.1基本数据格式 (16)A.3.2 LENGTH数据格式 (17)A.3.3 CHKSUM的数据格式 (17)A.3.4 DATA_INFO数据格式 (18)A.3.5日期时间 (19)A.3.6未监测值或无效值 (19)A.4编码分配 (19)A.4.1设备类型编码分配表(CID1) (19)A.4.2命令信息编码分配表(CID2) (19)A.5通用命令内容 (20)A.5.1获取电表时间 (21)A.5.2设定电表时间 (21)A.5.3获取通信协议版本号 (22)A.5.4获取电表地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A.5.5获取电表厂家信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A.6智能电表通信协议 (24)A.6.1获取模拟量量化数据(浮点数) (25)A.6.2获取开关状态 (28)A.6.3 获取告警状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A.6.4获取参数(浮点数) (32)A.6.5设置参数(浮点数) (34)A.6.6获取历史数据(浮点数) (34)A.6.7获取历史告警 (37)A.6.8获取月冻结电能 (38)A.6.9获取表参数(定点数) (39)A.6.10获取抄表日 (40)A.6.11设定抄表日 (41)前言本技术规范依据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结合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基站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建设目标和使用要求,提出了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基站交流配电箱配套使用的交流智能电表的技术规范,为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基站交流智能电表的采购和使用提供技术依据。
本技术规范由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解释、监督执行。
本技术规范起草单位: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通信技术研究院。
基站交流智能电表技术规范1 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基站交流智能电表的技术指标、适应环境、功能要求、电气性能、抗干扰及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基站交流智能电表的设计、制造、采购及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23.1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4798.3-2007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第3部分 :有气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GB/T 5169.11-2006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成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GB 9254-200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T 11021-2014 电气绝缘耐热性分级GB/T 17215.211-2006 交流电测量设备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第11部分:测量设备GB/T 17215.301-2007 多功能电能表特殊要求GB/T 17215.321-2008 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21部分静止式有功电能表(1级和2级)GB/T 17626.2-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4-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 17626.6-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1-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2-2013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铃波抗扰度试验GB/T 20626.1-2006 特殊环境条件高原电工电子产品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GB 50689-2011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DL/T 448-2000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 614-2007 多功能电能表YD/T 1363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YD/T 5027-2005 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3.1基站交流智能电表适用于基站交流配电系统用电量及电参数监测的智能电表,该电表由电压/电流测量单元(包含各类互感器、变送器)、用电量测量单元、数据处理单元、通信单元等组成,具有实时电量计量、供电质量异常告警、信息存储及处理、信息交互等功能。
3.2通信协议规范两个实体之间进行标准通信的应用层的规约。
3.3参比电压确定智能电表有关特性的电压值。
3.4参比电流1) 起动电流:智能电表起动并连续计数的电流的最小值。
2) 额定电流:确定经互感器工作的智能电表有关特性的电流值。
3.5最大电流智能电表能满足本规范准确度要求的最大监测电流值。
4 技术要求4.1 规格要求4.1.1 智能电表类型根据监测用电电路的数量,智能电表应满足以下监测要求:三相四回路电表:监测4路三相电路交流用电量及电参数(应同时兼容单相回路计量功能,可以用作单相四回路电表),智能电表的毫安电流互感器外置,套在原有供电线路电缆上。
一般情况下,计量分路分配方案如下:市电输入分路、油机输入分路、开关电源分路各用一路三相计量,预留一路(可用于空调或节能设备)。
单相三回路电表:监测3路单相电路交流用电量及电参数,智能电表的毫安电流互感器外置,套在原有供电线路电缆上。
一般情况下,计量分路分配方案如下:市电输入分路、油机输入分路各用一路单相计量,预留一路(可用于开关电源)。
4.1.2 监测电压参比电压:三相3×220V/380V,单相220V4.1.3 监测电流三相四回路电表类型1:基本电流In 为10A,最大电流Imax为100A。
其中,市电输入分路、油机输入分路按100A配置电流互感器,开关电源分路和预留分路按50A配置电流互感器。
类型2:基本电流In 为10A,最大电流Imax为60A。
其中,市电输入分路、油机输入分路按60A配置电流互感器,开关电源分路和预留分路按50A配置电流互感器。
单相三回路电表类型3:基本电流In 为10A,最大电流Imax为60A。
其中,市电输入分路、油机输入分路按60A配置电流互感器,预留分路按50A配置电流互感器。
4.1.4 监测频率参比频率:50Hz监测频率范围:45Hz~65Hz4.1.5 工作电源1)智能电表应采用-48V直流供电或220V交流供电。
具备直流供电条件的基站应优先选用直流供电,从开关电源二次下电(电池下电)端引接电源。
2) 工作电压范围直流:-40V ~-60V (-48V 系统)交流:220V,-40%~+20%4.1.6 脉冲常数智能电表的脉冲常数按下式计算并取百位整数:72~310···()n max C mU I t ⨯= ...................................(1)式中:C ——智能电表脉冲常数,imp/kWh ;m ——测量单元数;U n ——参比电压,V ;I max ——最大电流,A ;t ——时间间隔,为1h 。
4.2 环境条件参比温度:23℃参比湿度:40%~60%工作温度范围:-10℃~55℃工作湿度范围:≤98%(40℃±2℃),无凝结工作海拔:≤4000米面板防护等级:不低于IP31存储温度:-25~70℃4.3 冲击与振动4.3.1 冲击冲击试验应在下列条件下,按GB/T 2423.5 进行——电表在非工作状态,无包装;——半正弦脉冲;——峰值加速度:30 g n (300 m/s 2);——脉冲周期:18ms 。
试验后,电表应无损伤或信息改变并应能按相应标准的要求正确地工作。
4.3.2 振动振动试验应在下列条件下,按IEC 60068-2-6 进行:——电表在非工作状态,无包装;——频率范围:10 Hz~150 Hz;——交越频率:60 Hz;——f<60 Hz,恒定振幅0.075 mm;——f>60 Hz,恒定加速度9.8m/s2(1 g);——单点控制;——每轴扫描周期数:10。
注: 10个扫描周期=75 min。
试验后,电表应无损伤或信息改变并应能按相应标准的要求准确地工作。
4.4 外观与结构4.4.1 智能电表的设计和结构应能保证在额定条件下使用时不引起任何危险。
尤其保证:——防电击的人身安全;——防过高温度的人身安全;——防火焰蔓延;——防固体异物、灰尘及水的进入。
4.4.2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可能经受腐蚀的所有部件应受有效防护。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任何防护层不应由于一般的操作而引起损坏,也不应由于暴露在空气中而受损。
注:在腐蚀环境中使用的智能电表,应满足GB/T 2423.1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的盐雾试验要求。
4.4.3 智能电表应表面平整、美观,无结瘤、起泡、针孔、夹杂脏物等缺陷;所有标志、标牌、文字符号应清晰、正确、整齐,产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