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槐乡的孩子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4
《槐乡的孩子》的教学设计(精选10篇)《槐乡的孩子》的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槐乡的孩子》的教学设计(精选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槐乡的孩子》的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
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课前准备查找槐树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第一课时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
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
初读细读,感知理解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里朗读一遍课文,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评选最佳选手。
各组选派代表分节朗读课文。
3.师生出示图片,结合课文插图介绍槐树、槐花。
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
花和果实可以制黄色染料。
花、果实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药。
4.讨论:a槐树什么时候开花?那花苞什么样的?文中又称槐花为什么?b槐米有什么用处?c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读读相关的课文。
5.八月份,天很热,这炎热的天气大家都经历过,谁能描述一下这种情景。
描述后朗读课文中有关的句子。
6.虽然天气炎热,勤劳的槐乡孩子绝不会错过槐树开花的时节,他们是怎么去割槐花的?他们男孩女孩互相分工,协同配合,干得可欢了。
练习分角色朗读第二段。
根据教室里座位安排,大组间开展比赛。
第二句总写槐树的部分每组一起读;第3句写男孩的,男同学读;第4句写女孩的,女同学读;第5句写满载而归的,每组一起读。
人教版《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通用6篇)人教版《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中体会槐乡孩子劳动的快乐。
2、培养独立阅读的习惯,能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读懂课文,引导学生树立从小爱劳动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感受槐乡的风土人情及槐乡孩子勤劳淳朴。
吃苦耐劳的品格。
感受劳动是快乐的。
三、教学准备查找槐树、槐花的图片和资料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1、激趣: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像七彩的图画,丰富多彩,快乐有趣。
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生活中让你感受到快乐的事。
学生交流,教师指导学生用简短的词概括说说。
2、总结:无论是外出郊游,还是游戏活动,我们心中充满着快乐!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体验了民族小学的孩子有读书的快乐,金色的草地有玩耍的快乐,爬天都峰有游玩的快乐。
3、切入: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看看那里的孩子有怎样的快乐。
接题,齐读课题“槐乡的孩子”,相机教学“槐”字。
(二)简介课型1、简介课型(1)、什么样的课文时略读课文。
告诉学生从三年级起,我们所学的课文分为两种: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前带“☆”,课文前面带有导读提示。
(2)、怎样学习略读课文。
先读“导读提示”,了解学习要求,带着要求自己朗读、思考、学习、发现、探究,发表自己的见解。
2、导读提示,自读“提示”,边读边画出本课的学习要求,交流并归纳本课的学习要求:(1)读读课文,看看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
(2)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3)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3、自读课文,注意带拼音的生字,碰到难度的地方反复多读几次,4、适当的生字词教学。
4*、《槐乡的孩子》导学案
学号姓名
槐树:树型高大,花为淡黄色,可烹调食用,也可作中药或染料。
荚果俗称“槐米”,是一种中药。
花期在夏末,和其他树种花期不同,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
一、自读课文,用“”在文中划出下列词语,并查字典解释。
惹人注意:
觅食:
炊烟:
满载而归:
二、下列句子如果没运用修辞手法的,在括号里打“×”;如果用了,请在括号里写上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槐乡的孩子离不开槐树,就像海边的娃娃离不开大海,山里的孩子离不开石头。
”()
2、那花苞米粒般大小,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
3、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
()
4、女孩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
()
5、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唱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
三、把课文中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句子抄下来。
四、读了课文,自己有什么感受?请对“槐乡的孩子”说几句话。
自己评分家长评分
组长评分老师评分。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下面是白话文整理的槐乡的孩子教案【6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培养自读能力,并能感受劳动的快乐。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内容,培养自读能力,并能感受劳动的快乐。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及媒体资源播放教学用具生字卡片、媒体资源(动画、PPT、视频)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探究(一)、生活在海边、江边的孩子们有机会去划船、捕鱼,生活在山区的孩子们有机会上山去采野果。
这节课,我们跟随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去看看他们做了些什么?(板书:槐乡的孩子)(二)、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让学生对课文相关背景材料——槐树的初步认识。
(提示: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
花和果实可以制黄色染料。
花、果实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药。
2、学生自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生字,查字典。
二、交流展示(一)、教师抽查学生对生字词的读、写的掌握。
如:槐、苞、般、耷、塞、缕、炊、磨(二)、介绍略读课文的特点及学习要求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什么叫“略读”?略读的意思是阅读时,不必细细地读,只是粗略地读。
2、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读懂文章的大意,理解重点、难点。
3、略读课文的主要方式以学生个体自读为主,课堂大部分时间用于学生自读与学生间的交流,教师适当引导。
4、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主要靠学生独立阅读,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略读方法主要有扫读、跳读等,要学会快速默读,提高阅读速度,有时,也会综合运用到一些精读方法,对一些重点字句作深入理解。
略读课文通常还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提高学生完全独立阅读的能力。
(三)、布置这篇课文的学习任务思考以下问题,并互相讨论: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槐乡的孩子们快乐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语文槐乡的孩子教案范文五篇槐乡的孩子教案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槐乡的孩子的快乐、勤劳。
掌握方法心灵敞亮合作交流领悟文字谈话导入整体感知二、过程与方法三、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懂得劳动会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内容,培养自读能力,并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教学资源PPT《劳动最光荣》歌曲教学过程实录教学活动1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小朋友们,你觉得什么事让你感到最开心,最快乐?生:爸爸带我到深圳野生动物园去玩最开心。
生:爸爸妈妈带我到东部华侨城玩我最开心。
生:我过生日的时候最快乐。
师:真好!我们快乐的生活着。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认识一群孩子,去感受一下他们的快乐。
(出示课题)师: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生:什么是槐乡,(师正音槐字)(出示课件:欣赏槐树)(理解槐乡就是有很多槐树的乡村)(生齐读课题)师:读了课题,你们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课题4前面加了星号。
师:说对了,这篇课文和前面的三课不一样,前面三课是精读*,这一课是略读课文,是让我们自己多读、多想、多发现(板书发现)、多表达。
[让学生主动去发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去构建知识体系,如: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读了课题,你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和发现。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咱们一起打开书本,让我们到《槐乡的孩子》这篇课文里去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生活,好吗?生:(高兴地说)好!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力争把课文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生:(先独立识字、读课文,再合作检查)。
师:下面请几个同学分段读读课文,请别的同学当评委。
生:(分段读课文和评议,重点是生字和词语)。
师:通过读课文,你们知道了什么?生1:我知道了槐树高大。
槐花是淡黄色的,小花苞和米一样大小,叫槐米,清香好闻,可以做药。
《槐乡的孩子》名师导学案-【小编寄语】《槐乡的孩子》名师导学案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收集的优质的教学案例,目前,学案导学的模式已经广泛运用于实际教学中,该模式能更好的将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下面,跟语文小编一起来学习学习!《槐乡的孩子》名师导学案学习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学习重点:1.学习自己读懂课文内容,培养自读课文的能力。
2.感受到劳动的快乐。
学习过程一、导入无论是在草地上玩耍,还是去野外爬山,我们的心中都充满了快乐。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要先读自学提示用序号标出本课学习的两个任务。
2、我要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用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槐乡(hu i ɡu ) 花苞(bāo pāo) 耷拉(dā tā)塞东西(sāi s i) 缕缕(lǚ l ) 炊烟( chuī cuī )3、对照略读提示,轻声读课文,画出描写槐乡孩子可爱的语句。
(1)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
从这句话我体会到槐乡的孩子(2)男孩常常是爬到树上,用长长的钩刀一下又一下地削着槐米。
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有的往篮子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
从这些语句中,我体会到槐乡的孩子们。
⑶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
月落柳梢,劳累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
从这些语句中,我体会到槐乡的孩子们。
三、诵读全文,加强积累1、我要再读一遍课文,读出槐乡的美,槐乡孩子劳动时的快乐。
2、我要把喜欢的句子抄写到我的摘抄本上。
四、课后拓展说说自己课余所从事过的劳动内容。
可以是参加公益劳动的,也可以是帮助家长做家务的。
2023槐乡的孩子教案(通用5篇)槐乡的孩子教案1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含义。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选择背诵文中描写槐乡五月或槐乡八月的段落。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理解“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八月,是槐乡孩子繁忙的季节”。
2、过程与方法教师出示有价值的思考题,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并汇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槐乡的五月给孩子带来了幸福与快乐及他们的热情好客,体会槐乡的八月磨练了孩子们勤劳淳朴、潇洒豪放的品格。
(2)学习槐乡孩子吃苦耐劳、自力更生的精神。
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槐乡的风土人情及槐乡孩子的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并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难点:理解文中关键的词句,品析语言的魅力。
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自学生字词,可以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用一两句话概括。
3、将课文分成两部分,并画出各部分的中心句4、练习有感情的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槐乡,那里每到六七月份,满山遍野便开满了槐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槐乡不仅景色美,还有一群可爱的孩子们。
你们想去看看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槐乡的孩子》。
2、板书课题教师板书:槐乡的孩子3、齐读课题,提出问题。
题目是__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你想知道什么呢?(槐乡的孩子怎么样?槐乡的孩子在干什么?)二、自读读课文,初步感知那我们就带着问题走进课文三、出示思考题,引导学生合作学习1、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
一些词语要想像当时的情景、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如暮霭、草垛等。
也可以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
实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一会我们讨论交流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3、学生动笔将课文分成两部分,并画出各部分的中心句四、自学反馈,汇报交流。
课题:4.槐乡的孩子预习检查人 _ _____ 预习情况:[优良一般]【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搜集与槐米、槐乡有关的课外资料。
2、默读课文并划出生字词,通过学生交流以及借助工具书解决。
3、完成学案内容,认真书写。
【知识链接】国槐属于豆科、蝶形花亚科乔木植物,国槐是良好的绿化树种,常作庭荫树和行道树,且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
国槐侧柏都已成为北京市市树,同时国槐也是陕西省西安市、辽宁省大连市、山东省泰安市的市树。
槐米广义是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蕾及花。
中国各地区产,以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为多。
夏季花未开放时采收其花蕾,称为“槐米”;花开放时采收,称为“槐花”。
采收后除去花序的枝、梗及杂质,及时干燥,生用、炒用或炒炭用。
【预习任务】1.我知道你能读准下面几个字的读音:觅____食一簇簇____ 缕缕_____炊烟柳梢_____2.解释词语:觅食:耷拉:3.用几句话简单的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自主合作探究】1.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2.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孩子剥槐米的?3.这篇文章中,你从槐乡的孩子身上学到了什么品质?【当堂检测】词语听写【拓展延伸】说说自己课余所从事过的劳动内容。
可以是参加公益劳动的,也可以是帮助家长做家务的。
先想一想准备说哪方面的内容,再说说自己劳动的经过和感受。
记一次家务劳动人生会有许多的第一次,我也不例外。
然而,最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是———第一次洗碗。
那天阳光明媚,我的心情也如同这天气。
中午饭吃罢,我正准备出去玩,前脚刚出,老妈就叫住我:“站住,你又要干什么去。
”我慌忙的回答:“我…… 我吃饱了,出去溜达溜达。
”妈妈不动声色的说:“ 是不是想出去玩啊!”我露出本色,说:“你怎么知道?”妈妈冷笑一声:“哼,就你那点心思,我不知道啊!你当我是吗?”接着,妈妈又说:“ 你都这么大了,也该学学做家务了,就把那些碗给洗了吧。
槐乡的孩子教案(精选多篇)篇:槐乡的孩子教案槐乡的孩子学习目标:1 了解槐乡孩子采槐米的方法。
2 感受槐乡孩子采槐米时欢快心情。
3 有感情地朗读课,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重点难点感受槐乡小孩采槐米时欢快的感受。
课时课时预习任务:1 查找竹林的图片及字资料。
2 积累词句。
3 有关槐树的图像及课件。
自主合作探究:1 想想课主要讲了件什么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读课前面的提示语,明确学习要求。
3 采用多种形式短文课。
4 (1)槐树什么时候开花?花苞是什么样的?中又称“槐米”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槐米有什么用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课哪部分介绍槐米?读读相关的课。
5 虽然天气炎热,但是勤劳的槐乡孩子绝不会错过槐树开花的季节,他们是怎么割槐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你喜欢中哪些句子?画出来多读几遍,然后交流。
7 通过读课,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你此刻有什么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来闯关:1 写出下面辞汇的同义词。
仔细-——()快乐——()甜美——()勤劳——()2 在圆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的孩子()的歌声()的孩子()的歌声3 读句子,写句子。
例:当春意盎然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
(1)当我赢得成绩的时候,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时候,_______________。
4 按课内容填空。
(1)八月,槐树打了花苞,那花苞_____大本人,散发着_________,不______闻是闻不到的。
(2)_________,劳累天的孩子们带着_____的微笑进入___学习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庙本人学:于建锋二篇:教案五年级语下册 1槐乡的孩子五年级语下册孙竹丹1 槐乡的孩子备课:索锋教学目标:1. 正确认读11个其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字。
《槐乡的孩子》教案《槐乡的孩子》教案15篇《槐乡的孩子》教案1教学过程:一、揭题谈话1、说说自己感到最快乐的事2、揭题学习“槐”字,理解“槐乡”二、初读课文,明确:“槐乡孩子的快乐是什么?”1、提出初读要求:读通文章,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思考:槐乡孩子的快乐是什么?2、交流对问题的理解。
三、细读课文,体会“快乐”1、那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他们的快乐呢?找找、划划相关的句子2、交流、体会、朗读l 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
l 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
l 月落柳梢,劳累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
3、小结:点出——槐乡孩子的快乐其实就是——采槐米(劳动)4、读出“快乐”在三个句子中选择自己最有感受的练读四、联系上下文,体会“劳动的艰辛”1、采槐米,捡槐米这种劳动,你认为是艰辛的吗?2、默读课文,从文中找找依据。
3、交流(引导要点)l 槐米小(第二节)l 八月才有,天热(第三节)l 采的时间长五、理解“艰辛的劳动是一种快乐”的原因1、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孩子们觉得这不是苦,而是一种乐呢?2、自读第二小节后,交流原因。
六、积累句式槐乡的孩子勤劳、懂事,他们的生活、快乐都离不开槐树,槐树就像他们的伙伴,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1、引读,内化句式,体会特点2、拓展训练l 安吉(竹乡)l 黄岩(橘乡)l 草原3、再次朗读,强化句式教学反思:《槐乡的孩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虽然采摘槐米是辛苦的,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快乐,他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充实。
课文的语言朴实、轻快,带有浓浓的乡土气息;在作者的笔下,本来是辛苦的劳动,却变得轻松和快乐。
我在课堂上把重点放在了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出槐乡孩子在劳动的艰辛中感受快乐,让孩子们体会那种以苦为乐的精神。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精选5篇)《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感受槐乡孩子采槐米时欢快的心情,懂得劳动会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槐树的图片。
认识槐树的特点。
2、师:这美丽的槐树会给槐乡的孩子带来什么呢?请打开课文第4课槐乡的孩子。
3、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题目上有一个米字符号。
它的学习方法是靠我们运用在精读课文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
二、初读细读课文,感知理解1、轻声读课文。
要求: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和一时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读几遍。
2、认读多音字。
jié(结伴)zánɡ(收藏)èi(劳累)jiē(结果)zànɡ (西藏)ěi(日积月累)3、认读生词,并理解。
仔细黎明满载而归劳累4、同桌读课文。
5、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听,听完后评价。
6、学生讨论。
⑴槐树什么时候开花?花苞是什么样的?文中又称“槐米”是什么?⑴槐米有什么用处?⑴课文哪个自然段介绍槐米?7、全班交流讨论的问题,学生回答第3个问题时,让学生认真相应的自然段。
让学生说一说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散发仔细勤劳8、师:八月份,天很热,这炎热的天气大家都经历过,谁能描述一下这种情景?9、指名读课文中第3自然第1句话。
10、师:这是作者用排比句写动物的不同表现,更加突出天气的炎热,也反衬出槐乡孩子们不怕吃苦,勤劳的品质。
11、师:虽然天气炎热,但是勤劳的槐乡孩子绝不会错达采摘槐米的时节,他们是怎样割槐米的?板书:男孩:爬削女孩:捡塞12、学生齐读第3自然段4、5、6句子。
13、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的4、5、6句话。
⑴问描写男孩子采摘槐米的动作词是哪几个?以“爬、削”这两个词中体会到男孩子怎么样?我们应该说出怎么样的语气?让学生竞读,看谁读出男孩精明能干的语气。
1槐乡的孩子
第一课时主备人:双楼小学袁苏广
学习目标:
1. 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一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优美的语言。
学习重难点:
1.感悟槐乡孩子自立、自强的形象。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提出问题。
(槐乡的孩子怎么样?槐乡的孩子在干什么?)
二、揭示目标:自读读课文,初步感知
三、出示思考题,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1、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
一些词语要想像当时的情景、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如暮霭、草垛等。
也可以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
实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一会我们讨论交流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学生动笔将课文分成两部分,并画出各部分的中心句
四、自学反馈,汇报交流。
教师适时引导。
五、教师小结。
六、巩固练习
一、形近字组词。
槐( ) 苞( ) 淡( ) 飘( ) 换( ) 钩( ) 愧( ) 包( ) 谈( ) 漂( ) 唤( ) 沟( ) 炊( ) 载( ) 梢( ) 篮( ) 辫( ) 粮( ) 吹( ) 裁( ) 悄( ) 蓝( ) 辩( ) 娘( ) 二、填合适的词语。
( ) ( ) ( ) ( )
的孩子的清香的歌声的微笑
( ) ( ) ( ) ( )
三、填合适的字。
( )人( )意 ( )( )炊烟 ( )人( )目
满( )而( ) ( )风( )动月( )柳( )
( )上( )下 ( )丽多( )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淡淡的( ) 长长的( ) 蜻蜓的( )
快乐的( ) 甜蜜的( ) 火热的( )
1槐乡的孩子
第二课时主备人:双楼小学袁苏广
学习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理解“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八月,是槐乡孩子繁忙的季节”。
2.展开想象,感受槐乡孩子劳动的画面、
学习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槐乡的风土人情及槐乡孩子的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并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难点:理解文中关键的词句,品析语言的魅力。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槐乡,感受孩子们快乐的生活。
二、自学提示: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理解“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八月,是槐乡孩子繁忙的季节”。
2、朗读、想象,感受槐乡环境美及孩子们的勤劳与快乐。
三、汇报交流,品读欣赏
1、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谈谈你的看法。
A
B
C
2、那为什么又说八月是槐乡孩子繁忙的季节呢?谁来畅谈自己的感受。
a
b
c
3、如果你有机会去槐乡,你准备几月份去?为什么?
4、说说心里话,你想不想做槐乡的孩子?为什么?,
四、小结
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六、巩固练习
1.模仿写词语。
一簇槐米一簇簇槐米
一缕炊烟一缕缕炊烟
()()
2.按原文填空。
( ),( )一天的孩子们带着( )进入( )。
孩子们的小床下放着( )的长钩刀、( )。
明天,只要是( ),孩子们又将( )到( )的劳动中……
3.摘抄文章的好词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