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金矿床的分布规律以及找矿方向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广西金矿地质及找矿前景浅析摘要:广西省如今存在的金矿点有几百余处,在已经探明的金矿储量中,绝大部分金矿产于寒武系和三叠系中,在经过了多次的地质岩浆活动以及地质构造活动后,广西地区形成的金矿床种类丰富多样。
本文从广西金矿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和广西金矿地质的种类特征两方面探究了广西金矿地质的现状,并将广西金矿分为桂东、桂北以及桂中等几个地区,根据矿化特征、成矿作用以及成矿物质来源等因素对各个地区的找矿前景进行了讨论,这对于广西金矿地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广西金矿地质特征找矿前景1、广西金矿地质分析随着广西科学技术以及工业技术的进步,人民经济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对金矿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在饰品、电子、货币、宇航以及奖章制造等行业应用非常广泛。
广西采矿业的不断发展推动着金矿的开采数量的增加,但金矿市场依旧是供不应求,导致了金价的不断提高,也因此活跃了金矿采矿行业,使广西金矿地质在新金矿类型的发现、理论知识探究等方面不断取得成就。
广西的金矿资源非常丰富,因处于印度板块、欧亚板块而受到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质构造和沉积建造等活动的影响,广西金矿的时空分布特征具有多物源、多成因和多层次等特点,而且金矿地质特征明显,类型繁多。
1.1 金矿时空分布从寒武纪到第四纪,广西省在这些时代都有相当数量的金矿产出,而且赋金层位分布非常广泛。
在目前已经知道的金矿储量中,寒武系的储量最多,约为57%,其次是第四系的砂金产量占23%,另外前寒武系、泥盆系以及其他时代的储量大概为20%。
而且,广西金矿的含金岩石分布也非常广泛,广西伴生金最主要的产出层位为:丹洲群和元古界四堡群(主要为绢云板岩、一套变质砂岩、变质细碧、角斑岩和页岩)、下震旦(主要为粉砂岩、含铁砂岩、统砂页岩、寒武系砂岩、页岩等)和泥盆系(主要为白云质灰岩、砂岩、页岩等)。
金的丰度在火山岩、页岩以及三叠系砂岩等岩石中较高,平均值大约为2.72ppb,而寒武系中金的平均丰度值远远大于克拉克值,这为以后各种类型金矿在各个时期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条件,比如广西省大多数的含金石英脉矿床以及六个中型矿床全部产于寒武系中。
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 关于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杨 龙,唐嘉俊(广西壮族自治区二七一地质队,广西 桂林 541199)摘 要:针对广西地区金矿的成矿背景,进行科学性的分析,并简要介绍合理确定找矿方向的重要性,提出广西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取得良好成效,希望能够为有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广西;金矿;地质特征;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21-0053-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gold depositsYANG Long, TANG Jia-jun(271 geological team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Guilin 541199,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mineralization background of gold deposits in Guangxi region, this paper makes a scientific analysis, and briefly introduces the importance of reasonably determining the prospecting direction, puts forward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gold deposits in Guangxi region, and achieves good results. It is hoped that this paper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relevant personnel.Keywords: Guangxi; Gold mine; Geological features; Prospecting direction结合当前阶段我国矿产资源的利用现状可以得知,黄金矿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全面分析黄金矿的形成原因,并采取科学的开采技术进行开采,不仅能够提升黄金矿的利用效率,而且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稳步,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广西地区金矿地质和找矿方向,主要内容如下。
广西金矿床的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浅析广西位处于中国南部的西南边缘,地处华南地区,在自然条件的影响下,这里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在广西的矿产资源中,金矿资源是比较丰富的,其黄金矿床的分布也有明显的规律。
下面就简单地谈谈广西金矿床的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浅析。
一、广西金矿床特点广西的金矿床具有质优、量大、矿化程度高、成矿物质复杂等特点。
广西地处东南地区造山带的羊武—南昆山构造枢纽带内,M岩浆活动异常发育,形成了大量岩浆型金矿床。
此外,广西各地还发现了低温热泉沉积型金矿、砂砾型金矿、蚀变-砂岩型金矿等多种类型的金矿床。
二、广西金矿床分布规律1.金矿床与构造关系密切广西的金矿床分布与构造关系密切,在断裂带上或强烈抬升区分布较集中。
例如,广西北部的玉林地区,就是一个钙质变质岩带,该带内分布多个金矿床,这些金矿床都与断裂及其活动有密切联系。
2.金矿床与岩浆活动有关广西的金矿床与岩浆活动有关,其中以侵入岩型金矿床最为多见。
侵入岩是深部高温高压环境下形成的,容易引发金矿物的浓缩,形成金矿床。
比如说横县的茂鑫金矿和兴业县的新浪金矿都是典型的侵入岩型金矿床。
3.金矿床分布与岩性有关广西的金矿床分布与岩性也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来说,岩性较为复杂、脆性较强的区域,易发现金矿床。
例如,四会岩脉富含石英、方解石、锰矿、硫化物等矿物,在其附近可以发现大量的金矿床。
三、广西金矿床找矿方向浅析1.注重构造分析在广西找矿时,应重视对区内构造分布情况的分析,尤其是断裂带的分布情况。
可通过天然断层、露头和表露岩体、矿体和地球物理勘查方法进行探测。
2.重视岩石及岩浆类型在找矿时,应特别重视岩石及岩浆类型。
侵入岩是广西金矿床的主要类型之一,而相对于其他区域,广西相对更为适合侵入岩型金矿床的探测。
3.多角度定位矿区在找矿过程中,应采取多角度的方法定位矿区。
可以从地球物理探测、微地震、卫星遥感等多方面入手,综合分析选区。
综上所述,广西的金矿床分布规律明显,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和类型性。
广西金牙金矿床控矿构造特征及找矿前景广西金牙金矿床是广西南宁市兴宁区境内的一处大型金矿床,该矿床的控矿构造特征非常突出,是其找矿前景的重要基础。
控矿构造特征:广西金牙金矿床主要由含金石英脉组成,这些石英脉通常沿着与南北向近乎垂直的构造带分布。
这些地表构造的延伸在深部亦有延续,形成了一系列的断层和褶皱带,矿床主要围绕这些断层和褶皱带形成。
从地质构造分析来看,矿床位于广西的金滩隆起带,该地区的岩石构造为逆冲式褶皱和逆断层构造,因此控制着广西金牙金矿床的构造,主要为逆冲褶皱构造、逆断层构造和滑移构造。
找矿前景:根据已有研究结果及野外实地考察,广西金牙金矿床的找矿前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首先,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十分复杂。
其次,已发现了多个与含金石英脉有关的矿床。
而在第三,金牙金矿床的富集矿化带在地质体中的长度至少达数公里,巨大的矿产勘探潜力为后续的探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基础。
总体而言,广西金牙金矿床在控制矿床的构造、矿床形成过程中的演化历程等方面均具有其独特性,这对于其后续探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广大矿产资源开发者提供了备选资源。
对于广西金牙金矿床的数据分析,需要包括矿床产出、地质资源储量、探明储量、勘探工作进展等方面的数据。
以下为该矿床相关数据的分析:1. 矿床产出: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广西金牙金矿床的累计黄金产量达到了175.98吨。
近年来,该矿床的年产金量在10吨以上,也就是说该矿床依然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黄金矿床。
2. 地质资源储量:广西金牙金矿床的地质资源储量为452.1吨,其中含金量平均为3.6克/吨,总金量为1626.45公斤。
这是非常巨大的一个储量,对于矿业资源开发具有重要作用。
3. 探明储量:据官方数据显示,目前该矿床的探明储量已经达到了239.9吨。
这是指经过正式勘探,已经探明品位和储量的矿石的数量。
4. 勘探工作进展: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当前广西金牙金矿床已经完成了15个区块的勘探工作,并且仍在继续进行矿业资源勘探工作。
广西那坡马刚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广西那坡马刚金矿床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北部,地处于瑶山岭褶皱带的那坡断裂带上,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该矿床产出的金矿主要以铁黄金矿和自然金矿为主,且成矿规模较大,是广西一座著名的金矿床之一。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一、地质特征1.岩性特征:那坡马刚金矿床位于上古生界的长石岩中,该岩层主要由石英二长岩、者脊岩、黑云斑岩、石英闪长岩、粒状岩等复式花岗质岩石组成,岩性较松散,易于被热水侵泡和溶解。
2.断裂构造特征:那坡马刚金矿床发育有一系列复杂的断裂构造,包括中深部断裂、横向断裂、纵向断裂等,这些断裂构造对金矿床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热液活动特征:那坡马刚金矿床的成矿作用是在岩浆活动和地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形成的。
在这期间,大量的高温热液在地层中上升,对岩石进行侵蚀、溶解和改造,形成了金的富集区域。
二、找矿方向1.从矿床中已发掘出的金矿分布情况来看,矿床既存在于段状断裂的构造带内,也存在于花岗岩与长英质岩性地层交界处,因此未来的找矿方向可以着重寻找这些区域。
2.地质勘察人员可以通过开拓矿床附近的新区域,通过对新区域地质结构、地质特征以及周边地块金矿产出情况的分析,找到金矿床的新富集区。
3.建立更加精细的地球化学勘探工作,通过对采样中的矿物成分、金的含量等指标的分析,精确地定位金矿床区域,为未来的矿产开发提供准确的指导。
总之,那坡马刚金矿床是一座产出金矿较为丰富的金矿床,其地质特征复杂多样。
未来找矿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通过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建立更加精细的勘探工作,深入挖掘矿床的潜力,为当地的矿产开发做出贡献。
经过多年的勘探和开采,那坡马刚金矿床已经成为了广西地区一座十分重要的金矿床。
以下列出该矿床的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1.金矿储量据统计,那坡马刚金矿床的金矿储量约为20吨左右。
虽然相对于其他一些金矿床而言,储量并不算太大,但是相较于广西地区其他金矿床而言,却属于比较丰富的储量水平。
广西金矿床的分布规律以及找矿方向作者:黄绍剑陈楠来源:《地球》2014年第03期[摘要]我国广西省富集大量矿产资源,其中首屈一指为金矿资源,其在我国黄金生产总量中占到了核心地位。
我国广西省历来以黄金资源著称,资源丰富、采金生产活动历史悠久,各种金矿类型非常丰富,并且资源分布情况非常充足,当地金矿开采资源条件成熟,因此发展我国金矿床的开采与生活作业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广西省矿产金矿床分布规律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 P6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3-40-20引言现阶段在我国广西省,各种金矿资源分布范围非常广泛,并且具有十分悠久的开采历史。
广西省金矿资源的分布规律主要取决于当地的地质结构、地层条件、岩浆运动情况以及长时间风吹雨林等作用的强弱,因此在广西金矿床开采及找矿的实践工作中,需要认真了解及掌握当地地质情况以及地质状况,有针对性地了解并认识广西金矿资源的实际分布规律及其具体成矿情况,那么将对日后广西省的金矿普查及找矿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广西金矿的地质状况1.1广西省地层情况我国广西省位于南岭成矿带的西部位置,并且作为全球环太平洋以及环太平洋成矿带的重要地区之一。
现阶段我国广西省经过长时间的地质变迁以及结构演变,已经发育非常成熟,因此当地地质条件也比较完善、齐全,在广西省内出露地层结构自从元古界一直发展至第四系,其中在元古界时期作为发育时期,特别是其中的泥盆系获得最为广泛的发育,最终演变成为目前标准的华南产地。
广西省由于其地质条件相对特殊,因此沉积矿产异常丰富。
并且在各个地层结构中具有其自身不同的含矿性,然而最为根本的地质含矿层则位于地质结构中的石炭系、二叠系以及泥盆系,与此同时这几种地质结构层共同组成了广西省的复矿沉积建造类型,尤其是地质结构层中的中上盆泥层系是在沉积矿床结构与多金属层金矿床层的核心层位。
1.2地质构造分析在广西省的区域构造以及地质演变方面,我国广西省具体上地理位置属于滨太平洋和特提斯——喜马拉雅这两大核心构造地区的复合性部位上,并且处于华南加里东褶皱系的西南一段,广西省西北部和扬子准地台在远古时代就具有过渡的性质。
广西雷耀岭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雷耀岭金矿区位于广西平果县雁江镇,直距县城17km。
矿体主要赋存于中三叠统河口组砂泥岩层间破碎带,矿床类型为超微细粒浸染型金矿。
标签:金矿地质特征超微细粒浸染型找矿远景桂西北地区处于扬子准地台和华南褶皱系的接合部位,发育晚古生代和古生代地层,其中三叠系最发育,石炭系次之,泥盆系只有少量出露,已发现的金牙、高龙、明山等一大批超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矿(化)点,有的储量已控制达中大型,前景十分可观[1]。
根据雷耀岭矿区地质构造条件分析和化探资料信息,认为本区该类型金矿找矿前景较好。
1成矿地质背景1.1区域地质特征矿区位于华南加里东褶皱系西南段,次级构造单元为右江再生地槽的下雷~灵马拗陷。
区内北西向断裂发育,主要褶皱有雷耀岭向斜和雁江断陷盆地。
出露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上石炭统(C3)、下二叠统栖霞组(P1q)、下二叠统茅口组(P1m)上二叠统(P2)、下三叠统逻楼组(T1l)、下三叠统北泗组(T1b)、中三叠统百蓬组(T2b)、中三叠统河口组(T2h)、上第三系(N)、第四系(Qh)。
区内主要断裂带有下雷—灵马隐伏断裂带、右江断裂带。
受它们的影响,本区西部、西南部断裂发育。
构造以北西~南东向为主,主要为隆安~平果断裂,北西长35km,呈北西向延伸,倾向南西,倾角60~70°,为正断裂,切过上第三系地层,控制着雁江、隆安两向斜。
本区岩浆活动不发育,仅于下三叠统北泗组夹三层海底喷发酸性火山岩,呈层状产出。
火山岩具绢云母化、黄铁矿化、重晶石化等矿化、蚀变现象;中三叠统河口组局部夹火山凝灰岩。
1:20万区域化探异常面积32km2,异常元素以Au、As、Sb为主,Au以5×10-9为异常下限圈定面积约为10km2,峰值8.40×10-9;As以50×10-6为异常下限圈定面积约12km2,峰值145.5×10-6。
且Au、As异常重合较好。
基金项目: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0913);有色及贵金属隐伏矿床勘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广西地质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项目(桂科能0710911-Z007)桂西北金矿成矿规律和若干问题钱建平(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桂西北地区属于我国著名的滇黔桂“金三角”地区,也是广西最重要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分布区。
区内已发现高龙、金牙、明山、隆或等重要金矿床。
随着矿产勘查工作逐步深入,找矿难度愈来愈大。
对本区金矿成矿规律适时地加以总结,提出本区成矿研究中若干值得重视的问题,对下一步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1 桂西北金矿成矿规律1.1 矿体产出不局限于特定层位,但具有明显的层位和岩性的优选性 本区金矿赋矿层位多,矿化不限于特定层位,但与一定的岩性关系密切。
赋矿层位由下至上依次有泥盆系(那坡果提金矿,田林八渡锑金矿,隆林坡岩锑金矿)、石炭系(隆林隆或金矿隆或矿段,百色世加金矿,田阳叫曼金矿)、二叠系(隆林隆或金矿大平矿段,崇左六坤金矿,天峨八南金矿,平果那审金矿等金矿)和三叠系,但绝大多数矿床都赋存在中三叠统百逢组细碎屑岩(如凤山金牙、田林高龙、凌云明山、凌云营盘山、凌云沙里、西林田湾、乐业浪全、天峨更新、凌云逻楼、田东芭盛等金矿)中。
1.2 成矿严格受构造控制,正向构造控制了矿带和矿床的产出 区内发育了一系列北西向深断裂(巴马深断裂、右江深断裂和那坡深断裂)及其相伴的褶皱隆起带,主要由3个褶皱断裂隆起带组成。
隆起带出露中上寒武统、泥盆—二叠系;凹陷带主要出露中下三叠统及第三系等。
桂西北地区金矿床(点)沿褶皱—断裂隆起带成群成带产出。
与三个褶皱断裂隆起带一致,由北向南可分为三个矿带:乐业—巴马褶皱—断裂隆起带,其中代表性矿床有凤山金牙、凌云明山、巴马那桃金矿;隆林—平果褶皱断裂隆起带,其中代表性矿床有田林高龙、八渡金矿;那坡大新褶皱断裂隆起带,其中代表性矿床有那坡果提、坡笨和弄内金矿。
广西微细浸染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吕光裕(中南地勘局南宁地调所)广西微细浸染型金矿是1981年底于桂西的高龙首次发现,85年以后又发现了金牙金矿及一批新的矿点,与其黔西南、滇东南金矿带构成了我国南方的金三角地区。
近期在桂中横县、桂东南北流县也相继发现了该类型金矿床和矿点,据现有资料证实该类型金矿一般都具中—大型规模。
该类金矿和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已成为广西目前金矿找矿的主攻类型,具有广阔的找矿前景。
一、区域地质概况广西地处欧亚板块的东南边缘,为我国华南褶皱带南西端北缘与扬子准地台西南端南缘相接部位。
1、矿化地层该区的地层发育齐全,自元古界至新生界均有出露,虽然从前寒武系至白垩系各个地层均有金矿分布,但是最重要的含金层位为寒武系、三叠系、其次为泥盆系。
从表1可以看出寒武系金的丰度较高(4.78ppb)为本区各类型金矿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区内一些大—中型金(金银)矿床及大部分含金石英脉型矿床(点)均产于寒武系浅变质砂页岩中,是最重要的含金层位;泥盆系以页岩、灰岩、白云质灰岩为主含金丰度也较高,为本区伴生金矿的主要产出层位;三叠系是广西近年来才发现重要含金层位,其岩性为砂页岩夹火山岩,桂西微细浸染型金矿即产于此地层中(表2)。
表1、桂东南各地层中Au、Ag丰度值元素丰度值(ppb)地 层 样 数Au Ag前寒武系 2 0.75 170寒武系 19 4.78 297奥陶系 29 3.02 251志留系 11 2.03 161泥盆系 7 4.81 387石炭系 3 1.23 327地壳丰度 3.50 80表2、桂西各时代地层中Au、Ag丰度值元素丰度值(ppb)地 层 样 数Au Ag三叠系 6 1.6 1250二叠系 6 0.34 4500石炭系 15 0.83 4760泥盆系 6 0.43 4325地壳丰度 3.50 802、控矿构造广西是一个多旋回的褶皱造山区。
在长期多期性构造演化过程中形成了现在的地质构造基本轮廓:桂北江南古陆;桂东大瑶山—大明山褶皱带和云开隆起;桂东南钦州—玉林褶皱带;桂西拗陷带。
第5卷第6期 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 V ol.5,No.61996年12月 GEOL OGICAL EX P L ORATION FOR N ON -FERROUS METALS Dec .,1996桂东边缘地区金银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徐 海(有色总公司广西地勘局204队 钟山 542602)摘 要 桂东边缘地区是华南重要的贵金属成矿带之一,矿床类型多样。
文章综述了区内各类矿床的基本特征,总结了成矿规律,归纳出三个成矿区,指出找矿方向及标志。
关键词 桂东边缘成矿带 矿床类型 成矿规律 找矿方向 找矿标志①图1 桂东边缘地区地质图 Fig .1 Ske tched map of the ea stern margin of Gua ngxiprovince Kz-新生界;Mz-中生界;Pz -古生界;K-白垩系;D-泥盆系;S-志留系;O-奥陶系;、-寒武系;γ5-燕山期花岗岩;γδ5-印支期花岗闪长岩;γδ3-加里东期花岗岩闪长岩;1-断裂;2-金矿床及编号;①-桃花金矿床;②-古袍金矿床;③-龙水金矿床;④-张公岭矿床;⑤-英阳关矿床;⑥-祝洞金矿床;⑦-万安金矿床;⑧-爱群金矿床;⑨-佛子冲金矿床;10-筋竹金矿床桂东边缘地区是指云开隆起西北部边缘、博白-岑溪-梧州断裂带所挟持的地区(岑溪以北)及近围,面积约15000km 2。
该区矿化较强,金银、多金属矿床(矿点)丰富,矿床类型多样,成矿条件优越,是华南地区较有找矿前景的贵金属及有色金属成矿区。
1 成矿地质背景简介该区属中生代地台活化区,从大地构造演化史来看,它经历了地槽、地台和地洼三个发展阶段,现在属于地洼阶段的余动期。
在活动性的大地构造阶段中,该区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十分强烈,且活动期次多,再加上与金银建造有关的Cu 、Pb 、Zn 、W 、Sn 等元素的高背景,为本区成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区内出露有自元古宙至新生界的整套地层,总厚度约14000m 。
论述广西凤山县那爱金矿地质特征以及找矿方向韦宇帝1钟丽芬2(1.广西桂林市541000 2. 广西南宁市530000 )科园月刊6月下半月摘要: 因受到沿四大寨组破碎带灰岩与领好组泥岩之间发生大型层间滑动断裂的控制,那爱金矿主要围岩蚀变为硅化、黄铁矿化及高岭石化,矿化类型为硅化、黄铁矿化及高岭石化。
金矿床属蚀变浸染型微细粒金矿床。
关键词:广西;金矿床;地质特征那爱金矿位于华南准地台右江裂陷盆地北东部,区域构造上处于天峨台地南部的砦牙箱状背斜核部南端。
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通过地质普查找矿工作初步查明了那爱金矿区内的含金构造破碎带。
通过地质填图及TC11、TC13、TC15、TC17、TC19、TC21、TC6、TC8、TC16、TC18、TC20、PD1、PD2、PD3等工程,分别控制了F2、F3、F4、、F5、F6、F7断裂构造破碎带。
F2:呈北东走向,产状300°∠72°~83°,断层长约500 m,断层破碎带宽约3 m。
硅化、破碎,有星点状黄铁矿化(已风化为褐铁矿)及金矿化。
F3:呈近东西走向,产状为190°~204°∠68°~85°。
断层长约800m,断层破碎带宽3~6m,为断层角砾岩充填,角砾大小不一,成份主要为泥岩、凝灰岩及少量石英。
胶结物为硅质、铁质。
硅化强烈,岩石坚硬,有星点状、团块褐铁矿及细脉状高岭石,含金0.15~5.25×10-6,产③号矿体F4:与F3平行产出,长约400m,产状为180°~195°∠70°~81°。
断层破碎带宽1~5m。
其特征与F3相似,断层面参差不平,断层两侧岩石为硅化、高岭石化的薄层凝灰岩与泥岩互层。
产②号矿体。
F5:与F3、F4大致平行,长约400m,产状为190°~200°∠78°~80°。
探究广西金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远景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广西省金矿行业的发展状况,从四个方面重点分析了在该区内金矿的重要成矿条件,并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桂西北、桂东、桂北、桂中以及桂东南这几个地区未来的找矿前景,在文章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为未来广西金矿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科学参考依据。
标签:广西金矿成矿地质特征找矿前景目前,广西省在矿产资源开采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
以2003年的产值为例,在这一年中,广西省有色金属行业的总产值为104.123亿元,占到整个企业规模的8%以上。
在这之中,金矿企业的总产值仅占到整个有色金属行业的1.5%左右。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广西省金矿产业在整个矿产行业中的比重仍然很低,和其他矿产企业相比,金矿为广西省经济增长带来的贡献还是十分有限的,因而,对广西省金矿业进行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1广西省成矿地质特点分析1.1层控方面依据记载的金矿资料我们了解到,在目前已经探明的矿床中,因受到地层控制的影响,矿体中的产出表现出非常显著的层控特征。
同时因受到含金地层因素的控制,矿区分布的地区被局限在一些特殊的地层中。
针对金矿的成因进行分析后发现,热液活动、地下水的溶滤以及区域质变等活动都会出现在特定的地层之中,并且显示出金矿中成矿物质的主要分布情况,并且在此过程中也充分反映出了层控的具体特性,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1.2时控在广西省金矿的成矿时期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其中金矿的成矿主要存在于沉积层面,在通常情况下需要经历聚集以及富集成矿的漫长的过程。
因而该种类型的矿床时控是非常复杂的。
但是,在广西区内所有的金矿都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就被称为“时控”,也就是决定矿产形成的最主要时期。
1.3构控广西省是一个具有多旋回结构的褶皱造山区,在长期的多期性结构演化中,形成了目前的地质构造中的基本轮廓;并且在矿区中的断裂构造得以充分发育,以NE-NNE向NW两个方向为主,以EW以及NS为辅,对该区中金矿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03年第1期 矿 产 与 地 质第17卷2003年2月M I N ERAL R ESOU RCES AND GEOLO GY总第94期广西龙胜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①黄 杰,莫江平(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广西桂林541004)摘 要:广西龙胜地区金矿属于脆—韧性剪切绿岩型,成矿物源主要为上元古界地层中的初始富集金,在“面状”渗透性构造带的地质环境中,多次强烈的构造活动驱使地下热(卤)水、区域变质水等热水溶液渗透、循环而形成成矿溶液,在构造动力作用下沿断裂、裂隙运移,在适宜构造场所沉淀富集成矿。
金矿化类型有石英脉型和构造蚀变岩型两类,前者分为细网脉型、脉带型、单脉型、碎裂石英脉型;后者分为细碎屑岩质构造蚀变岩型、碳硅质构造蚀变岩型、基性—超基性岩质构造蚀变岩型。
该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提出了以构造活动强烈、构造形迹明显的较低级次的脆—韧性剪切断裂、裂隙带和浅变质泥质(粉砂)岩、浅变质含硅含碳泥质(粉砂)岩组合找矿的思路,并重视进行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找矿。
关键词:矿床学;金矿;地质特征;找矿;广西龙胜中图分类号:P618.5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663(2003)01-0020-041 地质背景1.1 地层区内出露地层有上元古界丹洲群浅变质碎屑—细碎屑岩夹钙铁质岩,具复理石建造。
可划分上、中、下三部分,下部为浅变质砂质页岩、碳质页岩为主,中部浅变质砂质页岩、长石石英砂岩为主,上部为浅变质砂质页岩夹钙质条带组成。
震旦系浅变质碎屑—细碎屑岩系,划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浅变质含砾泥质砂岩、泥质粉砂岩、含铁砂岩夹条带状磁铁矿,上部为浅变质粉砂质页岩、页岩及硅质岩夹碳质页岩和透镜状白云岩。
寒武系砂岩、页岩,具类复理石建造。
区内出露地层以丹洲群、震旦系为主,约占90%左右(图1)。
1.2 构造该区大地构造上位于华南板块二级构造单元扬子陆块南缘与华南褶皱带的交接部位[1],加里东造山运动期,该区处于华南褶皱带变形的前锋,构造变形强烈,表现为紧密的线性褶皱和推覆构造。
2000年第3期 矿 产 与 地 质第14卷2000年6月M I N ERAL R ESOU RCES AND GEOLO GY总第77期广西卡林型金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①黄毓和(广西黄金管理局,广西 南宁 530023)摘 要:广西的卡林型金矿床规模大、前景好,它与美国的卡林型金矿床在成矿地质特征、矿物组合、围岩蚀变、找矿标志等诸方面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但又具有本区明显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本区的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卡林型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找矿前景;广西中图分类号:P6181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5663(2000)03-0161-03广西己发现的卡林型金矿床主要位于西北部,其次为中部,具有“成片”和“成带”分布的特点。
矿床分布在桂西坳陷的田林、隆林、乐业、凌云、西林、凤山和开峨等县,与贵州的望谟、册享、兴仁、安龙及云南的文山州构成我国南方的“金三角区”。
1 成矿地质特征1.1岩层及岩性控矿比较明显据目前掌握的资料,金矿床受层位及岩性的控制比较明显。
含矿层位有下泥盆统郁江组砂岩、泥岩(田林八渡锑金矿、隆林坡岩锑金矿),石炭系生物碎屑灰岩(田阳叫曼金矿),及下石炭统硅质碎屑岩(巴马那挑金矿),中三叠统含白云质砂泥岩,该地层百蓬组的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白云质泥岩是本地区最主要的含金层位,而且是卡林型金矿床的主要赋存层位。
目前已揭露具有一定规模的高龙、金牙、浪全、金竹洞、明山、更新、逻楼、田湾、芭盛等金矿床均产于中三叠统百蓬组层位中。
产于其它层位的目前只发现隆林隆或金矿及百色世加金矿两个。
同时卡林型金矿床对岩性都有极其明显的选择性。
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白云质泥岩以及蚀变粉砂岩、蚀变泥岩等是最主要含金岩性。
这些岩性以富含钙质、粘土质及同生黄铁矿为共同特点。
1.2 构造控矿特征诸多卡林型金矿,无一不受构造,特别是断裂构造的明显控制。
较大的断裂控制着矿化带的展布,次一级断裂控制着矿体的分布、形态和规模,并以呈“带状”分布为特征。
广西桂东金矿成矿分析与找矿远景摘要:在广西区域地质发展的过程中,矿产资源较为丰富,金矿条件较为良好,开采的类型很多,所在区域较为广泛,具有较高的找矿前景。
因此,在广西金矿实际管理期间,需加大成矿分析力度,明确具体的找矿前景,制定完善的管理与控制方案,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广西桂东金矿;成矿分析;找矿远景在广西桂东地区金矿成矿分析的过程中,应了解具体的成矿地质特点,制定完善的找矿分析与调查机制,以此提升整体管理与控制效果,优化工作模式与体系,更好的进行规划与协调,总结丰富经验,创建现代化与多元化的控制模式。
一、广西金矿成矿地质特征研究对于广西桂东金矿成矿地质特征而言,在实际分析中需加大整体研究力度,做好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协调管控方式与方法,以此提升整体分析与设计工作效果,满足当前的实际管理与开发要求。
1、广西桂东地区金矿成矿地质特征1.1、时空特征分析广西的金矿成矿时期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元古代成矿期、加里东成矿期、海西成矿期、燕山成矿期、喜山成矿期。
金矿的成矿一般需要经历初始聚集、富集成矿的漫长演变过程,因此该类矿床的时控表现较为复杂。
不过广西区内所有金矿成矿都有一个相对重要的时期,以此为出发点,广西桂东地区金矿成矿以加里东成矿期和燕山成矿期为主:(1)加里东期。
是桂东地区成矿的重要时期,据不完全数据分析和地质依据,矿床类型主要是含金石英脉型,来自寒武系的岩浆热液;(2)燕山期。
属于桂东地区重要的成矿期。
由于受燕山期的断裂带影响,金矿主要为蚀变岩型,主要形成于燕山期的重熔花岗岩。
另外,资料显示,燕山期是一个重要的内生金矿成矿期,也存在外生金矿的富集,此期生成了很多伴生金矿。
1.2、层控特点分析根据已知的近况信息进行分析,在广西桂东地区金矿矿床中,受到各个地层的控制与约束,矿体的产出具有明显特征,可进行合理的分析与探索,在实际找矿的过程中,可以明确具体的层控特征,加大整体分析力度。
广西金矿床的分布规律以及找矿方向
[摘要]我国广西省富集大量矿产资源,其中首屈一指为金矿资源,其在我国黄金生产总量中占到了核心地位。
我国广西省历来以黄金资源著称,资源丰富、采金生产活动历史悠久,各种金矿类型非常丰富,并且资源分布情况非常充足,当地金矿开采资源条件成熟,因此发展我国金矿床的开采与生活作业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广西省矿产金矿床分布规律找矿方向
0引言
现阶段在我国广西省,各种金矿资源分布范围非常广泛,并且具有十分悠久的开采历史。
广西省金矿资源的分布规律主要取决于当地的地质结构、地层条件、岩浆运动情况以及长时间风吹雨林等作用的强弱,因此在广西金矿床开采及找矿的实践工作中,需要认真了解及掌握当地地质情况以及地质状况,有针对性地了解并认识广西金矿资源的实际分布规律及其具体成矿情况,那么将对日后广西省的金矿普查及找矿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广西金矿的地质状况
1.1广西省地层情况
我国广西省位于南岭成矿带的西部位置,并且作为全球环太平洋以及环太平洋成矿带的重要地区之一。
现阶段我国广西省经过长时间的地质变迁以及结构演变,已经发育非常成熟,因此当地地质条件也比较完善、齐全,在广西省内出露地层结构自从元古界一直发展至第四系,其中在元古界时期作为发育时期,特别是其中的泥盆系获得最为广泛的发育,最终演变成为目前标准的华南产地。
广西省由于其地质条件相对特殊,因此沉积矿产异常丰富。
并且在各个地层结构中具有其自身不同的含矿性,然而最为根本的地质含矿层则位于地质结构中的石炭系、二叠系以及泥盆系,与此同时这几种地质结构层共同组成了广西省的复矿沉积建造类型,尤其是地质结构层中的中上盆泥层系是在沉积矿床结构与多金属层金矿床层的核心层位。
1.2地质构造分析
在广西省的区域构造以及地质演变方面,我国广西省具体上地理位置属于滨太平洋和特提斯——喜马拉雅这两大核心构造地区的复合性部位上,并且处于华南加里东褶皱系的西南一段,广西省西北部和扬子准地台在远古时代就具有过渡的性质。
在加里东发生运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由地槽结构逐渐转化为地台结构,并且最终和扬子准地台地区连接并成一体,最终演变成为滨太平洋及其大陆边缘活地带的关键构成部分。
1.3岩浆岩
广西省地区地质结构中的岩浆岩活动非常频繁,并且岩浆岩整体分布情况异常广泛,实际上岩浆岩的主要发育位置于桂东南、桂东、桂东北以及桂北地区,并且在桂西南以及桂西仅露出较小面积。
按照实际中岩浆岩结构的具体形成时代以及特征分析,从古至今通常可以详细分为如下几个时期:四堡时期、雪峰时期、加里东时期、华力西时期、印支时期、燕山时期以及喜马拉雅期总共七个发育演变时期。
其中有一些岩体结构实际上为多期次活动及演变后的复式岩体结构。
而岩浆运动情况一般与其内生的金属矿产形成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地质结构中岩浆形成及其运用的主要时期主要均是各种不同金属矿产的关键成矿期。
这个过程中主要以有色金属矿产、稀有矿产、稀土金属矿产资源和地质结构中岩浆运动的联系最为密切。
并且在地质成矿时期又以燕山期最为重要。
2广西省金矿资源成矿分布规律以及成矿特征
我国广西省内金矿资源的主要成矿分带分区的详细划分,从根本上讲是大地构造、地质结构演变的发展时期、特定的地质构造条件、岩浆活动情况、金矿床于各个不同成矿体系中的成矿时期、地质结构中成矿条件以及成矿空间分布规律特点综合进行的划分,那么可以将广西省全区内具体划分成为桂东北矿区、桂东矿区、桂东南矿区、桂中矿区、桂西北矿区以及桂西南矿区这六个主要的成矿区带。
2.1广西省桂东北地区成矿带
广西省东北地区的成矿具体带位于江南隆起的西南边缘地带,并且其自中元时期发展以来,伴随扬子古陆壳结构的演变及裂解,地形构造不断发展并且演化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地形阶段,其总共经历了四堡期陆内裂陷演变时期——四堡期造山演变时期——丹洲期陆内裂陷时期——雪峰期造陆演变时期——广西期陆缘裂陷演变时期——以广西期造山演变时期等相关多个时期复杂的地质构造的演变发展过程,并且这些演变和发展过程为后期火山——陆源碎屑含金的发展及其建造形成了非常有力的条件,而广西省地区在元古时的成矿期现阶段仅见为矿化现象。
2.2广西省桂东地区成矿带
广西省桂东地区的矿带主要包括了贺州、钟山地区、蒙山地区、平南地区以及苍梧地区等有关成矿带。
那么其中的成矿带主要位于广西省内大瑶山EW构造的隆起带位置上,加里东地区的成矿期是该地区内最为关键与重要的成矿时期,并且还是广西省境内桂东产于寒武系时期的变质热液含金石英脉型的金矿床关键成矿时期。
2.3广西省桂东南地区成矿带
广西省桂东南地区的金矿成矿带多呈现为NE向的条带状分布情况,金矿成
矿带跨越广西省境内的博自、陆川、北流以及容县等区县境内。
金矿成矿带多位于广西云开隆的博白地区——岑溪深大断裂地带旁侧位置缘拗陷之中。
沿着该断裂地带附近逐渐演变和发展,能发现在多处韩旷代均含金硅化带以及糜棱岩带。
那么该地区中成矿实践的根本特点为:①含矿地带的矿化发展严格受到了燕山期结构断裂、岩浆活动动力的变质带影响;②和燕山时期的重熔花岗岩具有地理位置方面、成矿空间方面、成矿原因方面的密切关联;③金矿床的矿化类型多是以银为主的金——银矿化分布状况,那么其根本上也就是形成金矿断裂地带蚀变岩型的金银矿床。
但是现阶段在广西省桂东南地区并没有真正发现较大、较完善规模的金矿床分布情况,并且目前仅含有一些较小、较分散分布的中小型金矿床地带以及矿点。
2.4桂西南成矿带
位于广西省桂西南地区的金矿成矿带主要在省境内的崇左、凭祥、天等、大新、扶绥等相关地域。
那么上述成矿带中的金矿资源分布相对较为分散,与此同时金矿床的成型规模也比较小。
该金矿带主要位于广西大明山的隆起南西位置上。
2.5广西省桂西北地区成矿带
广西省桂西北地区的成矿带,是现阶段国内油气著名的滇——黔——桂金三角成矿地带(右江盆地)的关键构成部分,是现阶段我国广西省内最为重要与核心的金矿资源成矿区之一。
沿着该断裂地带附近逐渐演变和发展,能发现在多处韩旷代均含金硅化带以及糜棱岩带,金矿资源非常丰富。
3广西省境内金矿资源的找矿规律
3.1金矿资源的分布等密线图分析
纵观广西省境内的金矿矿化集中地带而言,广西省目前金矿资源的成矿情况相对复杂并且成矿范围相对较为广泛,整个广西的东部和西部地区均共同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对称金矿集中地带,而广西省南北地带的金矿资源成矿情况则相对比较弱,特别是处于广西桂中凹陷地带的柳州——宜州等位置现阶段金矿资源的分布以及成矿仍为空白区。
3.2广西桂东地区金矿床的找矿方向
在广西省桂东地区内的金矿床资源分布主要受到了NE、NW向地质断裂层结构的控制及影响,该地区内金矿资源的演变、形成和地质土壤中酸性、酸性复式的花岗闪长岩体结构分布状况具有十分密切的内在关系,并且在岩体结构内部一直到接触地带位置均将会演变并发展形成不同特点的金矿种类。
广西桂东地区的岩浆活动相对活跃并且异常频繁,这点非常有助于形成金矿资源。
3.3广西省桂东北地区的金矿分布及找矿方向
在广西省桂东北地区的金矿资源分布以及找矿方,主要就是向着沿裂地带陷
槽沟——弧俯冲地区进行分析并找矿,并且在广西桂北地带处于江南隆起的西南边缘,现阶段是非常有利于演变并形成金成矿资源的,因此现阶段已经陆续发现与之具有联系的金矿资源分布。
并且从形成金矿条件方面进行分析,预测广西省桂东地区的龙胜鱼塘——白竹山等地带均为找矿靶区的有力地带,并且有希望寻找出和绿岩矿产地带相关的剪切带型金矿床以及与锡元素多金属元素伴生的金矿资源分布。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在本文中笔者多年以来的野外实践工作经验与前辈们总结性的资料研究,已经对目前国内广西省地区金矿资源的分布规律以及实际的找矿方向提出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广西省桂北地区的九万大山地带与桂西地区、林区中的金矿资源成矿的天然地质条件是非常优越的,但是目前对其进行地质工作的程度尚低;因此在日后的找矿工作中需要有效地加强。
在我国广西省,各种金矿资源分布范围非常广泛,并且具有十分悠久的开采历史。
广西省金矿资源的分布规律主要取决于当地的地质结构、地层条件、岩浆运动情况以及长时间风吹雨林等作用的强弱,因此在广西金矿床开采及找矿的实践工作中,需要认真了解及掌握当地地质情况以及地质状况,最终也将非常有助于发掘并寻找更多的金矿资源。
参考文献
[1]张起钻.广西大地构造及其演化初探.广西有色金属地质研究所所报.1991.14-21.
[2]刘英俊,马东升.季竣峰.论江南型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地球化学[J].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91,11(8),13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