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指骨转移临床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89.50 KB
- 文档页数:7
肺癌骨转移症状有什么
文章导读
肺癌患者都知道这个疾病是非常折磨人的,因为肺癌细胞会不断的扩散和进行转移,对身体各个部位都会造成伤害。
肺癌骨转移也是常见的发展,对于这样的情况早期的症状是不会太明显的。
骨是肺癌转移的好发部位,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与部位和原发癌的病理类型有关。
腺癌骨转移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小细胞肺癌和鳞癌。
骨转移的病灶以多发为主。
其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骨、胸椎、腰椎、骨盆;腺癌以胸部及骨盆转移为主。
肺癌骨转移以腺癌为主,又常侵犯肋骨及胸椎。
其原因可能与腺癌多发生于肺的周边,易造成直接侵犯而累及肋骨及胸椎。
另外,肿瘤细胞经血液循环到达骨骼,也易在含红骨髓的躯干骨生长和繁殖,而较少在含黄骨髓的四肢长骨生长。
早期症状
骨转移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骨同位素扫描可发现有病变的骨骼。
骨转移症状与肿瘤转移的部位、数量有关,如肺癌肋骨转移引起的胸痛,多表现为胸壁部位局限的、有明确压痛点的疼痛。
脊髓转移引起后背部正中或病变部位疼痛,而四肢或躯干的骨转移引起该部位的局限性疼痛。
骨转移并非威胁肺癌病员生命的直接原因,但如肿瘤转移到机体承重骨如颈椎、胸椎、腰椎等部位则可造成瘫痪的严重后果,因此对肺癌出现骨转移患者应及时治疗。
奥希替尼联合地舒单抗治疗浸润性肺腺癌伴骨转移的临床应用研究摘要:目的探究奥希替尼联合地舒单抗治疗浸润性肺腺癌伴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搜集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接收治疗的浸润性肺腺癌伴骨转移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规范使用奥希替尼+地舒单抗进行治疗,观察该治疗方案在此类患者中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
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对比分析,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试验组患者治疗后 CEA 以及VEGF 的含量下降程度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骨转移肿瘤数目较对照组减小,长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 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奥希替尼联合地舒单抗对于浸润性肺腺癌伴骨转移的患者具有更佳的治疗效果,能提高患者的预期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奥希替尼;地舒单抗;浸润性肺腺癌;骨转移近年来全球医学界对浸润性肺腺癌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治疗等多个方面的研究均取得长足的进步,并获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果[1]。
但是,对浸润性肺腺癌的治疗仍然面临着较大的挑战,除了疾病本身的复杂性之外,对其发病机制的全面了解仍需时日,也有待更为先进的治疗技术和更为有效的治疗药物的开发。
奥希替尼是一种第三代EGFR-TKI,选择性地作用于EGFR-TKI敏感突变和继发性T790M耐药突变的NSCLC患者,其在浸润性肺腺癌伴有骨转移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尚不明确[2]。
地舒单抗是一种针对骨骼重塑通路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能够与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NF-κB ligand,RANKL)结合而抑制骨吸收,在降低浸润性肺腺癌骨转移患者SREs发生率方面与唑来膦酸同等有效,且地舒单抗较少影响肾功能,其较唑来膦酸更适合与一线化疗联合应用[3]。
肺癌骨转移晚期症状文章目录*一、肺癌骨转移晚期症状*二、肺癌如何预防*三、肺癌危害肺癌骨转移晚期症状1、肺癌骨转移晚期症状肺癌骨转移晚期以放疗治疗的效果最好,防止病理性骨折。
大量临床试验证明虽然放疗取得了很好的止痛效果,但常导致骨髓抑制,引起血液的毒性反应而成为病人顺利治疗的阻碍,疼痛症状可得到有效缓解,止痛的总有效率达百分之八十以上。
骨是恶性肿瘤转移的最多发部位之一。
骨转移也是肺癌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
肺癌骨转移的诊断率比较低,骨痛、病理性骨折、局部压迫和高钙血症也使治疗变得复杂。
2、肺癌骨转移症状骨转移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骨同位素扫描可发现有病变的骨骼。
骨转移症状与肿瘤转移的部位、数量有关,如肺癌肋骨转移引起的胸痛,多表现为胸壁部位局限的、有明确压痛点的疼痛。
脊髓转移引起后背部正中或病变部位疼痛,而四肢或躯干的骨转移引起该部位的局限性疼痛。
骨转移并非威胁肺癌病员生命的直接原因,但如肿瘤转移到机体承重骨如颈椎、胸椎、腰椎等部位则可造成瘫痪的严重后果,因此对肺癌出现骨转移患者应及时治疗。
3、肺癌骨转移怎么诊断放射性核素骨扫描(ECT)检查: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率较高,能在X线平片及CT发现骨转移之前数月检出转移灶,对于多发性肺癌骨转移诊断假阳性极少,对于单发性有一定假阳性。
X线检查:可作为肺癌骨转移诊断的基本检查手段,有助于检测溶骨性骨转移部位骨髓质和骨皮质破坏的程度,也可用于证实其他影像学的发现,但对于没有骨破坏的转移灶灵敏度低。
CT检查:CT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比X线灵敏。
能发现早期骨质破坏,一般无假阳性,但难以发现跳跃性椎体转移灶。
肺癌如何预防控制和禁止吸烟。
吸烟致肺癌的机理现在已经研究比较清楚,流行病学资料和大量的动物实验业已完全证明吸烟是致肺癌的头号杀手。
无论是我们自身还是社会都应该行动起来。
国家应制定强有力的法律,宣传烟草含有致肺癌的致癌物质,针对我们自己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不吸烟以及减少被动吸烟的机会。
肺癌术后ect诊断骨转移的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肺癌是一种具有高度致死性的恶性肿瘤,常见并且危险。
虽然通过手术治疗可以切除部分或全部的肿瘤组织,但遗憾的是,骨转移作为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方式之一,仍然是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因此,术后准确诊断肺癌骨转移对于制定合理治疗方案、预测预后以及提供精准医学干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系统全面地介绍肺癌术后ECT(电脑断层扫描)诊断骨转移的标准。
首先将给出对肺癌术后ECT扫描技术进行概述,并强调骨转移诊断标准在该过程中的重要性。
接着会详细讨论目前常用的肺癌骨转移诊断标准,以及这些标准的优缺点。
随后会从不同角度对ECT在肺癌骨转移中的有效性进行分析与讨论,包括敏感性与特异性研究结果、早期骨转移检测的应用价值以及在治疗效果监测和预后预测方面的作用。
进一步,将探讨肺癌术后ECT诊断骨转移存在的局限与挑战,包括鉴别良恶性骨病变困难、影响诊断准确性的因素和干扰因素等等。
最后,总结与归纳肺癌术后ECT诊断骨转移的相关内容,并提出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分析和阐述肺癌术后ECT诊断骨转移的标准,为医学界提供准确可靠的参考依据。
通过对现有标准及其优缺点进行深入剖析,评估肺癌术后ECT 在骨转移诊断中的有效性,并探讨其局限性与挑战。
最终目标是为进一步改进肺癌术后ECT技术提供指导意见,并为临床实践、治疗决策以及患者个体化管理带来积极影响。
2. 肺癌术后ect诊断骨转移的标准2.1 肺癌术后ECT扫描技术概述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常见的转移方式之一是骨转移。
骨转移对于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均有重要影响。
为了及早发现和准确诊断肺癌患者是否存在骨转移,肺癌术后ECT(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扫描成为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ECT是一种通过计算机对人体进行多层次连续切片成像的技术,它可以提供高分辨率、高对比度的图像,能够清晰显示组织和器官结构。
恶性肿瘤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之解读恶性肿瘤骨转移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并发症,其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的选择往往复杂多变。
为了提供准确而规范的诊疗指导,专家们制定了恶性肿瘤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本文将对这一共识进行详细的解读。
1.骨转移的定义恶性肿瘤骨转移指癌细胞侵袭骨组织,导致骨骼结构的改变和功能的丧失。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晚期的常见表现,常见原发癌种有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等。
临床上,骨转移可引起骨痛、骨折和高钙血症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痛苦和不良影响。
2.诊断标准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骨活检等多种方法。
临床症状包括骨痛、活动受限及骨折等,骨转移的存在往往需要通过X线、CT、核磁共振以及骨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来确定。
此外,骨活检是确诊骨转移的关键步骤,通过直接取得骨组织样本并行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是否存在癌细胞侵袭。
3.治疗原则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治疗原则包括控制疼痛、防治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具体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放疗和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包括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等,不同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放疗主要用于控制疼痛和预防骨折等并发症,手术治疗主要用于支持性治疗和病理性骨折的修复。
4.争议和共识在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疗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争议和不确定因素。
专家们在制定共识时对这些争议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达成了共识意见。
例如,在药物治疗中,关于化疗与靶向治疗的先后顺序及合理的联合应用,专家们根据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进行了权衡,并提出了相应的共识。
此外,共识还对一些重要问题给出了明确的指导,例如骨转移的分期、治疗时机的选择、监测指标的评估和随访策略的制定等。
这些指导将有助于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准确判断和处理骨转移患者,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5.科学解读共识恶性肿瘤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的制定是在对大量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
专家们根据权威的指南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共识。
E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诊断老年肺癌骨转移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分析ect(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诊断老年肺癌骨转移的价值,从而来提高老年肺癌骨转移的诊断率。
方法:选择于2007年3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肺癌16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ect单独检测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e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然后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在老年肺癌骨转移诊断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的差异。
结果:结果发现对照组和观察组老年肺癌骨转移诊断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4.4%、85.7%、71.8%与87.8%、96.1%、90.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实验方法。
1.2.1 ect检测。
仪器选择美国ge公司生产的mpr单探头spect,同时运用低能通用型平行孔准直器。
静注99mtc—mdp约740—1110mbq之间,注射完毕月2~3h后方可患者进行前后位全身骨显像检查。
1.2.2 肿瘤标志物检测血清标本的收集与使用。
抽取参与研究的各组对象晨起静脉血3ml,以2000r/min离心8min后分离血清,将分离出来的血清并保存在零下20℃,等待专业人士来使用,然后由专业的医院检测人员按操作流程进行检测。
且必须批量测定。
检测指标:对于血清cyfra2l—l、nse、cea的检测均采用放射性免疫技术,按照阳性诊断标准,及以标准品吸光度对浓度(ng/ml)绘制标准曲线,在标准曲线上找出其对应的标志物浓度:cyfra21-1>3.6ng/ml,nse>15ng/ml,cea>10ng/ml。
血清癌胚原(cea)的水平测量采用了化学发光法,标本采集后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acs180:se,德国bayer公司)测定,cea的临界值为5.0ng/ml。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肺癌骨转移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仅单纯应用唑来膦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骨转移灶缓解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为76.4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转移灶缓解率为91.18%,对照组为70.5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肺癌骨转移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且耐受性较好,能很大程度将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及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Zoledronic Acid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bone metastasis of lung cancer.Method:68 cases of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bone metastasis meeting the inclusion criter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34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Zoledronic Acid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Zoledronic Acid on the basis of treatmen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curative efficacy and remission rates of bone metastases of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The effective rate of pain relief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4.12%,and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76.47%,the curative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The remission rate of bone metast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1.18%,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70.59%,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Zoledronic Acid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bone metastasis of lung cancer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degree of patients’pain,and it is well tolerated,it could be largely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it will be worthy of further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Key words] Lung cancer;Bone metastasis;Zoledronic Acid;Chemotherapy肺癌在我国恶性肿瘤中极为常见,而40%~50%肺癌晚期患者均会发生骨转移情况,且可造成患者持续性疼痛、脊髓压迫、病理性骨折及高钙血症,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肺癌骨转移关于《肺癌骨转移》,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伴随着工业化的持续发展趋势,自然环境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比较严重。
再加当代人交通出行一般都是使我轿车,轿车、加工厂排污的带有苯并芘致癌物质烃等有害物的有机废气比较严重环境污染着我们存活需要的气体。
这促使我们肺癌的发病率持续的提升,殊不知肺脏是气体互换的场地,肺脏的病症是非常容易造成全身的外扩散。
是的,肺癌患者肿瘤细胞一般能够根据血液、淋巴结道开展迁移,能够造成人体多人体器官的病变,而最经常产生病变是的骨髓。
肺癌骨转移是肺癌患者最见的一种病发症,下边,对于我们来了解一下肺癌骨转移的基本状况。
骨是肺癌转移的多见于位置,肺癌骨转移的发病率与位置和原发癌的病理学种类相关。
腺癌骨转移的情况发病率最大,次之为小细胞肺癌和鳞癌。
骨转移的情况的疾病以多发性主导。
其多见于位置先后为:肋巴骨、腰椎、椎间盘、盆骨;腺癌以胸部及盆骨迁移主导。
肺癌骨转移以腺癌主导,又常侵害肋巴骨及腰椎。
其原因可能与腺癌多产生于肺的附近,易导致立即侵害而侵及肋巴骨及腰椎。
此外,肿瘤体细胞经血液循环系统抵达骨骼,也易在含红骨髓的躯干骨生长发育和繁育,而偏少在含黄骨髓的四肢长骨生长发育。
骨转移的情况初期一般无一切病症,骨放射性核素扫描仪可发觉有变病的骨骼。
骨转移的情况病症与肿瘤迁移的位置、总数相关,如肺癌肋巴骨迁移造成的胸口痛,多主要表现为胸骨位置局限性的、有确立压疼点的疼痛。
脊神经迁移造成后背部正中间或变病位置疼痛,而四肢或躯体的骨转移的情况造成该位置的局限疼痛。
骨转移的情况并不是威协肺癌患者性命的立即原因,但如肿瘤迁移到机体载重骨如颈椎骨、腰椎、椎间盘等位置则可导致瘫痪的严重危害,因而对肺癌出現骨转移的情况病人应立即医治。
以上便是肺癌骨转移的基本状况,从上我们能够见到实际上肺癌骨转移的肺癌普遍的一种病发症。
并且肺癌骨转移会大大增加医治的难度系数,因此假如得了肺癌的病人要立即开展医治,以防由于医治不立即而造成肺癌骨转移的产生。
肺癌骨转移诊治的研究进展宋小莲综述 白冲审校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呼吸内科,上海200433[摘要] 肺癌骨转移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期,因此须尽早诊断和恰当处理。
骨转移的临床诊断方法包括X 线平片、CT 、M R I 、ECT 、PET 等,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各有不同;新近的基因芯片技术对肿瘤微转移灶进行早期诊断,对肿瘤细胞的基因分析还有助于更好了解原发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及寻找有效措施早期清除微转移灶。
治疗包括局部和全身治疗。
外科手术主要用于预防或治疗局部压迫及骨折,放疗则为止痛的有效措施。
二磷酸盐类、特别是第三代二磷酸盐类的开发,为中晚期肺癌骨转移患者的姑息治疗提供了一种方便有效的方法。
此外,积极的支持对症治疗同样十分重要。
[关键词] 肺癌; 骨转移瘤; 诊断; 治疗中图分类号:R 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39(2005)06-0583-05Advances in research on the diagnosis and t herapy of lung cancer w it h bone m etast ases SONG X i -ao -lian,BAI Chong (D e p art m ent of R es p iratory,ChanghaiH osp ital ,Second M ilitary M edical Universit y ,Shanghai200433,China)[Ab stract] Bone m etastases i n advanced l ung cancer pati ents are co mmon and affec t t he life qua lity ser i ousl y .So ea rl y d i agno si s and appropriate treat m ents are i m po rtant .The m ethods o f d i agno si s i ncl ude X-ray ,CT,M R I ,ECT and PET ,wh i ch are d ifferent i n sensiti v ity and specificity .The gene m i croarray technique is anothe r advance for de tecti ng m -i c rome tastas i s .T he gene ana l ysis also can help understand i ng t he bio l og i ca l characteristi cs o f the pr i m ary t u m o r .T he trea-t m ent of bone m etastases in l ung cancer i s va ri ous ,i ncl uding system ic and l o ca l the rapeutic m eans .Su rgery is o ften used t o prev ent o r treat the com press i ons and bone fractures .R adi o the rapy is one of t he most e ffecti ve m ethods o f pa i n re lie.f D i phosphonate prov i des a new convenient and eff ec ti ve w ay o f all ev iati ve treat m ent .In addition ,supporti ve and sy m pto m a-t ic treat m ents shou l d be keep i n m ind .[K ey w ords] l ung cancer ; o sseous m e tastasis ; diagnose ; therapy第一作者简介:宋小莲,女,主治医师,硕士。
肺癌以指骨转移为首发症状17例临床分析 韩俊庆[1] 韩春燕[2] 毕迎惠[2] 丁 晓[2] 王兴文[1] 盛 巍[1] 李冠桢[1] [1] 250021 济南 山东省立医院肿瘤中心;[2] 250012 济南 山东大学医学院。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癌以指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临床特点及发生指骨转移的机理;方法:对1991年至2007年期间有关文献报道的以指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肺癌患者的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文及文献报道的以指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17例原发性肺癌患者中,其转移病灶位于左手指骨者7例,右手指骨者9例,双手指骨者1例,指骨转移病灶的数量在两手之间的分布大致相等,除3例患者其转移病灶位于指骨近节外,其余患者的转移病灶均位于其指骨末节;有6例病人的患病手指既往曾有外伤史;结论:传统的机械-解剖学说和种子-土壤学说的观点均不能解释原发性肺癌发生指骨转移的机理,临床上如遇久治不愈的手指软组织炎症,应想到有肿瘤细胞转移至此的可能性。 关键词:肺癌;首发症状;指骨转移;
The clinical analysis of 17 cases with bronchogenic carcinoma of fingers metastases as its first symptom HAN Junqing[1], HAN Chunyan[2], BI Yinghui[2], DING Xiao[2], WANG Xingwen[1], SHENG Wei[1], LI Guanzhen[1]. Department of Oncology, Shan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Jinan 250021;Medicine School,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01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Research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rimary bronchogenic carcinoma with metastases of phalanges of fingers as its first symptom and the mechanism of tumor metastasis to phalanges of fingers. Methods Literature on primary bronchogenic carcinoma with metastases of phalanges of fingers as its first symptom published between 1991 and 2005 was reviewed, and was synthetically analyzed combining with the clinical data of two such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Results 16 patients reported in the reviewed literature and this article had primary bronchogenic carcinoma with metastases of phalanges of fingers as its first symptom. 7 patients’ metastatic lesions located in their phalanges of left hands, 8 right hands and 1 both hand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quantity of the phalangeal metastases between two hands was almost equal. 3 patients’ metastatic lesions were situated in proximal phalanges of fingers, and the rest in distal. 6 patients’ ill fingers had had trauma history. Conclusions Neither the traditional machine-anatomy theory nor seed-soil theory could explain the mechanism of primary bronchogenic carcinoma metastasizing to phalanges of fingers, If patients with soft tissue inflammation of fingers that cannot be healed for a long time are encountered, the possibility of tumor metastasis here should be considered. [Key Words] bronchogenic carcinoma; first symptom; metastases of phalanges of fingers.
原发性肺癌骨转移是肺癌晚期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为50.0%~70.0%,肺癌骨转移多发生于海绵状骨,其中发生于中轴骨者约占75.0%,发生于头颅骨者约占10.0%,发生于手足及前臂骨者约占4.0%,临床上以单纯手指末端指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肺癌患者较为少见[1]。笔者统计自1991年至2007年期间见诸于各种文献报道的此类患者共计为21例[2~19],但其中有3例患者的文献资料经核对后被确认属重复报道[4,18,19],另有1例患者的资料内容与文献报道的文题不尽相符[8],故实际见诸于文献报道的以手指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肺癌患者共计应为17例[2~17]。本文就此17例此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作一报道。 资 料 与 方 法
自1991年至2007年期间见诸于各种文献报道的此类患者[2~17]共计应为17例,详见表1。按照UICC 1997年修订的肺癌TNM分期标准[20],全部病人均为临床IV期,其中男15例,女2例,男女之比为7.5:1。年龄最小者44岁,最大者78岁,平均为58.6岁。其原发病灶位于左肺者11例,右肺者6例,左右肺之比约为2:1。其中周围型肺癌6例,中心型肺癌10例,文献资料中未给出其原发病灶X线分型的右肺癌1例。在右肺中心型肺癌的3例患者中,其原发病灶指骨转移均为右手;在右肺周围型肺癌的2例患者中,其原发病灶转移至左手小指末节指骨者1例,双手多指末节指骨转移者1例。在左肺中心型肺癌的7例患者中,其原发病灶转移至左手指骨者5例,转移至右手指骨者2例;在左肺周围型肺癌的4例患者中,其原发病灶转移至左手食指末节指骨者1例,转移至右手指骨者3例;文献资料中1例没有给出其原发病灶X线分型的右肺癌患者的指骨转移为右手拇指近节指骨。本文17例患者中除1例患者的文献资料未给出其病理类型分类外,其余16例患者均经病理学证实,其中鳞癌患者12例;腺癌患者3例;小细胞癌患者1例。 表1 以手指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作者 报道时间 性别 年龄 原发部位 X线类型 病理类型 转移指骨 淋巴结转移 手外伤史 简一平 [2] 1991 男 50 左肺下叶 中心型 低分化鳞 左手拇指末节 食管、纵隔 有 黄耀华 [3] 1994 男 59 左肺 中心型 鳞癌 左手无名指末节 ? 无 张 峰 [4] 1995 男 44 右肺门 中心型 鳞癌 右手拇指末节 纵隔 有 肖穗春 [5] 1995 男 59 左肺上叶 周围型 小细胞 左手食指末节 ? 无 王永平 [6] 1996 男 78 左肺上叶 中心型 鳞癌 左手中指末节 胸腔积液 有 朱建军 [7] 1997 男 48 左肺下叶 中心型 低分化鳞 右手中指末节 ? 无 郭调良 [8] 1998 男 56 左肺下叶 周围型 鳞癌 右手食指近节 双锁骨上 有 辛 学 [9] 1999 女 63 右肺 周围型 腺癌 双手多指末节 ? 无 谭法亮[10] 2001 男 60 右肺 ? ? 右手拇指近节 脑转移 无 许玲芳[11] 2002 男 68 左肺下叶 中心型 鳞癌 左手小指末节 肺内 无 陈艳琼[12] 2002 男 72 右肺 中心型 低分化鳞 右手小指末节 纵隔 无 柳伟明[13] 2002 女 59 左肺下叶 中心型 中分化鳞 右手中指末节 胸腔积液 无 徐克武[14] 2003 男 47 右肺下叶 中心型 高分化鳞 右手无名指近节 ? 有 潘 璜[15] 2003 男 67 左肺下叶 中心型 鳞癌 左手无名指末节 腋下肘关节 无 韩俊庆[16] 2007 男 51 右肺下叶 周围型 低分化鳞 左手小指末节 肺门、纵隔 无 韩俊庆[16] 王维娜[17] 2007 2007 男 男 56 67 左肺上叶 左肺下叶 周围型 周围型 低分化腺 低分化腺 右手无名指末节 右手拇指末节 纵隔 肺门、皮下、胸腔、心包 有 无
结 果 本文17例原发性肺癌患者中,其手指转移病灶位于左手指骨者7例,右手指骨者9例,双手指骨者1例;其中转移病灶位于拇指指骨者5例,食指指骨者3例,中指指骨者4例,无名指骨者4例,小指指骨者4例。指骨转移病灶的数量在两手之间的分布大致相等,其中除3例患者其转移病灶位于指骨近节外,其余患者的转移病灶均位于其指骨末节;在所有发生指骨癌转移的患者中有6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