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采集SPS实用操作手册
- 格式:doc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89
地震采集基本技术及技巧地震采集是地震学研究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采集地震数据,可以帮助地震学家研究地震发生的机理以及预测地震趋势。
地震采集的基本技术和技巧包括采集设备的选择和操作、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方面。
首先,对于地震采集设备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际研究需求和采集场地的特点来确定。
常见的地震采集设备包括地震仪、地震测震台等。
地震仪是用来记录地震波形信号的仪器,一般分为数字地震仪和模拟地震仪两种。
数字地震仪具有采样率高、信噪比好等优点,适用于高精度的地震研究。
模拟地震仪则适用于一些简单的实地调查和初步的地震监测。
地震测震台是用来安放地震仪的基准仪器,具有稳定性和精度要求高的特点。
其次,对于地震采集设备的操作,需要一定的技巧。
在使用地震仪之前,需要进行校准和测试,确保仪器能够正常工作。
在地震仪的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与外部干扰源接触,例如电线、建筑物等。
根据采集的具体场地情况,选择适当的仪器设置参数,比如采样时间、放大倍数等。
在采集过程中,要避免强光直射和强电磁干扰,以免影响数据质量。
另外,对于地震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也需要一些基本的技术和技巧。
首先是对地震数据的质量进行评估。
这包括对数据的采样率、信噪比、动态范围等进行检查和分析,以判断数据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其次是对地震数据进行滤波处理。
滤波可以去除数据中的噪声和干扰,以突出地震信号。
滤波方法包括时域滤波和频域滤波等。
最后是对地震数据进行解译和分析。
这包括对地震波形的特征进行识别和提取,以及对地震波的震源和传播路径进行模拟和重建。
在地震采集过程中,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技巧。
首先是选择合适的采集时间。
由于地震波在不同的时间段和季节有不同的传播特性,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采集时间,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其次是选择合适的采集点位。
采集点位的选择需要考虑地质结构、地貌特征等因素,以确保数据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此外,在采集过程中,需要避免距离较近的干扰源,比如交通道路、建筑物等,以免干扰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Green Mountain(绿山)地震资料采集系列服务软件操作手册中国石化华东石油局第六物探大队2004年1月Green Mountain(绿山)地震资料采集系列服务软件操作手册手册编写:肖泽阳王军锋审核:刘厚裕刘红军项目负责:肖泽阳总工程师:杨振升单位负责:唐成鸽承担单位:华东石油局第六物探大队编写时间:2004年1月目录1 软件功能介绍 (2)1.1 MESA系列软件 (2)1.2 Millennium静校正软件包 (4)2 MESA 6.0软件 (7)2.1快速使用指南 (7)2.2 其它功能介绍 (18)3 MESA GRIP 2.1软件 (25)3.1 视窗介绍 (25)3.2 操作程序介绍 (25)4 MILLENNIUM系列软件 (33)4.1 GeoScribe II5.3模块 (33)4.2 BIO V5.3模块 (35)4.3 Branch V5.3模块 (36)4.4 Picker V5.3模块 (37)4.5 Fathom Analysis V5.3模块 (42)4.6 Fathom Modeling V5.3模块 (44)4.7 成果输出 (46)前言Green Mountain系列软件由美国绿山地球物理公司(GMG)研制,为地震勘探工作提供了较全面的功能模块,主要提供地震勘探设计、计划、咨询、地球物理服务、技术和手段。
产品主要包括三大系列:⑴ Millennium系列软件,由 GeoScribeⅡ(2D/3D观测系统定义和质量控制)、BIO (地震道格式转换)、Picker(折射初至拾取或自动初至拾取)、Branch(折射界面定义及控制)、Fathanal(折射界面速度分析及延迟时间求取)、Fathom (2D/3D初至拾取和折射静校正求解)、fathmodl&G2(静校正值输出)构成。
⑵ MESA系列软件,由MESA Core(观测系统设计及质量控制),Advisor(设计辅助分析), GeoCost(观测系统选择及成本分析),GMG-image(背景图象格式转换)及Grip(三维模型构造,射线追踪和CRP分析)组成。
利用VBA控制Excel生成地震勘探SPS数据汪鸣【摘要】Excel具有良好的交互界面、能够批量输入和输出数据,利用 VBA控制Excel 能够方便地生成指定格式的SPS数据。
野外队施工人员主要的任务是整理和汇总原始地震资料,而对原始地震数据的整理主要是对SPS数据的整理。
现阶段采用的428XL 地震仪器需要使用预设的 SPS 数据来进行放炮,然后输出实际SPS 数据。
施工人员对仪器输出的实际 SPS 数据进行整理,再结合浅层数据整理的注释文件生成最终SPS数据。
%Excel has a good interactive interface and is convenient to input and output batch data.So,it is easy to generate the specified SPS data format using Excel.controlled by VBA.The main task of field con-struction personnel is to collate and summarize the original seismic data,mainly the SPS data.At present stage,428XL seismic instrument needs the preset SPS data for shooting and then output the actual SPS da-ta.field construction personnel reorganize this actual SPS data and generate the final SPS data combined with the annotation files generated from shallow layer seismic data.【期刊名称】《地质装备》【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6页(P22-27)【关键词】地球物理;地震勘探;数据处理【作者】汪鸣【作者单位】中国石化集团华北分公司,河南新乡 453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420 引言Kelang软件能够直观地查看地震勘探中布设激发点、接收点的位置,能够显示覆盖次数在具体加密或者空炮段的变化。
实验二地震数据采集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通过实验了解地震数据的采集方法和观测系统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了解地震数据的采集方法。
2 地震观测系统的设计。
3 实验观测结果的分析。
三实验仪器设备
Suumit数字地震仪、100hz地震检波器12串、锤击震源1个、地震采集站6个,皮尺1个。
四实验步骤
1 画出合适的观测系统(单边激发,每炮12道接收,每炮12道接收,共12炮,道间距为2m),合理设置仪器参数。
2 将检波器、采集站、击发锤、炮线和仪器连接,检查仪器的相关参数。
3 用击发锤多次敲击地面,产生地震波,由检波器接收并转化为电信号,通过电缆传输到仪器中,进行重复叠加后记录到磁盘上,获得一张地震记录。
4 打印地震记录。
5 根据直达波时距曲线为直线、反射波时距曲线近似为双曲线的特点,在地震记录中识别出直达波和反射波。
6 向前移动检波器排列,并重复2、3、4和5步骤。
五实验结果
1 说明地震数据采集方法,并绘制地震观测系统的综合平面图。
(1)画出观测系统(非物探专业不用画)
(2)按照观测系统布置好检波器和震源,并用锤击的方式激发地震波。
(3)根据不同类型地震波的特点识别地震记录中的各种波。
六实验小结体会。
地震波选取处理教程地震波选取处理是地震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可以用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地震活动以及地震预警等。
本文将从地震波的基本概念和选取原则、地震波的预处理、地震波的有效范围选择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讨论,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地震波的选取和处理过程。
首先,地震波是指在地震发生时由震源传播出来的能量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动。
地震波可以分为P波、S波和面波等几种类型,它们的传播速度、方向和振动方式各不相同。
地震波记录是通过地震仪器测量到的地震波的振幅和到时信息,地震波选取和处理是在大量地震波记录中进行挑选和优化,以提取出最具代表性的地震波数据。
其次,地震波的选取原则是根据研究目的和数据质量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地震波。
一般来说,地震波应具备以下特征:1)符合所研究区域的地壳结构特征;2)震源距离适中,既不过近也不过远;3)信噪比高,即地震信号清晰可辨;4)到时信息准确可靠。
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数据条件,可以灵活选择不同类型、距离和振动方向的地震波数据。
在地震波的预处理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原始地震数据进行滤波,消除高频噪声和低频干扰,保留地震信号。
常用的滤波方法有带通滤波、陷波滤波和小波变换滤波等。
其次,还需要对地震数据进行修正,包括仪器响应校正、地震波形叠加和剪切等。
仪器响应校正是指将地震记录中的仪器响应效应去除,以恢复地震波的真实幅度;地震波形叠加是将多个相似地震波记录叠加在一起,以增强地震信号的振幅;剪切是指截取地震记录的有效时间窗口,去除无效数据和干扰信号。
最后,在地震波的有效范围选择中,需要考虑地震波的距离和振幅衰减等因素。
地震波的传播距离越远,地震信号强度越弱,因此需要根据所研究问题的要求和数据质量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地震波距离范围。
另外,地震波的振幅衰减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一般来说,地震波的振幅随距离的增加而衰减,因此需要注意选择距离合适的地震波。
总之,地震波选取处理是地震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地震研究的质量和成果。
地震勘探仪器使用教程一、地震勘探仪器的种类地震勘探仪器主要有地震仪、地震传感器和地震仪器的数据处理系统。
常见的地震仪有万向测震仪、动态应变仪、低频地震记录仪等。
地震传感器有地震传感器、水平加速度计等。
数据处理系统有数据记录器、数据处理软件等。
二、地震勘探仪器的使用准备1.了解地震勘探目的和要求,明确地震测量范围。
2.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地震勘探仪器,并对仪器进行仔细检查和校准。
3.配备合适的电源和数据储存设备。
4.确定测量位置,并对周围环境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清除杂物、平整地面等。
三、地震勘探仪器的使用步骤1.安装仪器:根据使用说明书,将地震传感器和地震仪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上。
确保仪器稳固可靠,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加装护罩、避免仪器受潮等。
2.设置参数:根据地震勘探要求,调整仪器的参数,如采样频率、测量范围等。
确保参数设置正确,以获得准确的数据。
3.开始测量:启动数据记录器,开始地震测量。
根据需要进行持续观测或单次观测。
如果需要进行多个测点的观测,需要在每个测点上进行相应的操作。
4.数据处理:测量结束后,将数据存储到电脑或其他数据处理设备中。
使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以获得有意义的结果。
5.分析和解释:根据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地震波分析和解释。
结合其他地质和地球物理数据,研究地球内部的构造和运动规律。
四、地震勘探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1.注意安全:在使用地震仪器时,要注意安全措施,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
避免仪器受损或操作人员受伤。
2.仔细校准:在使用地震仪器之前,要对仪器进行仔细的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避免干扰:在进行地震测量时,要尽量避免外界干扰,如电磁干扰、机械震动等。
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和地点,减少干扰。
4.调整参数: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仪器的参数,以获得最佳的测量结果。
如果需要连续地震观测,要选择合适的数据记录间隔和观测时间。
5.数据处理技巧:在进行数据处理时,要熟练掌握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技巧,避免误操作和误解结果。
地震检测仪的使用步骤流程1. 确认地震检测仪的准备工作地震检测仪是一种用于检测地震活动的设备,使用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确保地震检测仪电源充足,可以正常工作。
•查看仪器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如有损坏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2. 安装地震检测仪地震检测仪的安装是使用前的重要步骤。
•找到合适的位置安装地震检测仪,通常地震检测仪需要安装在开阔的地方,远离干扰源。
•确保地震检测仪安装稳固,并避免发生倾斜、摇晃等情况。
3. 连接地震检测仪与数据采集设备地震检测仪与数据采集设备之间的连接是必要的,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连接。
•使用合适的数据线连接地震检测仪和数据采集设备。
•确保连接稳固,并避免数据线被拉扯、折断等情况。
4. 开机与设定参数在使用地震检测仪之前,需要进行开机和设定相关参数的操作。
•将地震检测仪的电源打开,等待其启动。
•根据具体需求,设定检测仪的相关参数,如采样频率、检测阈值等。
5. 启动地震检测仪在设定参数之后,可以启动地震检测仪进行实际的地震活动检测。
•确保地震检测仪的连接正常,数据采集设备可以正常接收地震检测仪的数据。
•启动地震检测仪,开始进行地震活动的监测。
6. 数据采集与分析地震检测仪会实时采集地震活动的数据,可以使用数据采集设备对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
•确保数据采集设备可以正常接收地震检测仪的数据。
•进行数据采集,并将数据保存到数据采集设备中。
•使用相应的地震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取地震活动的相关信息。
7. 结束使用与关机使用地震检测仪结束后,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关机。
•关闭地震检测仪,断开电源。
•将地震检测仪进行正确的拆卸和包装,以备下次使用。
结论地震检测仪的使用步骤流程包括确认准备工作、安装仪器、连接数据采集设备、开机设定参数、启动检测、数据采集与分析以及结束使用与关机。
正确的使用地震仪器可以有效监测地震活动,为地震防灾工作提供重要支持。
请在使用前仔细阅读操作手册,遵循相关规程和安全要求。
野外地震队采集基础知识及工作流程野外采集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互相影响互相制约,都对最终采集质量有着不同影响。
为了更好地执行海外地震采集任务,有必要对一些基本的地球物理勘探知识和野外工作流程做一个系统的了解。
本文将针对野外地震采集工程,对一些基本的基础知识和野外采集工作流程做一个系统的介绍1野外采集基础知识系统的掌握野外地震采集的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是顺利执行野外地震勘探的基础,不管你处在什么岗位上,要想在野外大显身手,都必须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
下面将从基本概念、观测系统、地震波激发、接收以及野外采集常用软件几个方面概要的介绍一下野外采集的一些基础知识。
1.1基本物探知识1.1.1几个重要的基本概念1.1.1.1 地震波(Seismic Wave)地震波是一种在介质中从一点到另一点传播的弹性扰动。
地震波有几种类型,包括:●两种体波:纵波和横波●面波:瑞利波(地滚波)、斯通莱波、勒夫波、管波1.1.1.2 炮点(Source Point)炮点是指激发地震波能量的位置,激发源可能是炸药、气枪、重锤、可控震源等。
如果采用震源组合,炮点通常指组合中心。
1.1.1.3 炮点距(Source Interval)炮点距指相邻炮点间的距离。
1.1.1.4 炮点线(Source Line)炮点线指炮点沿之布设的一条线,炮点通常等间距布设。
1.1.1.5 炮线距(Source Line Interval)在三维勘探中,相邻炮线间的距离称为炮线距,通常沿垂直于炮线的方向测量该距离。
1.1.1.6 接收点(Receiver Station)接收点指检波器的组合中心位置1.1.1.7 道间距(Receiver Interval)道间距也就是既接收点距,指相邻接收点间的距离。
1.1.1.8 接收线(Receiver Line)接收线指接收点沿之布设的一条线。
1.1.1.9 接收线距(Receiver Line Interval)在三维勘探中,相邻接收线间的距离称为接收线距,通常沿垂直于接收线的方向测量该距离。
地震监测作业安全操作手册一、前言地震监测是一项重要的科学工作,对于了解地球内部结构、预测地震活动以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地震监测作业往往涉及到复杂的设备和技术,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地震监测作业的安全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特制定本安全操作手册。
二、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所有从事地震监测作业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地震监测台站的工作人员、野外监测作业人员以及相关技术支持人员。
三、地震监测作业安全基本原则1、安全第一在进行任何地震监测作业之前,必须将安全放在首位,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预防为主通过对作业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消除或降低安全隐患。
3、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以及单位内部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
4、培训与教育所有参与地震监测作业的人员必须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知识。
四、地震监测设备的安全操作1、地震监测仪器的安装与调试(1)在安装地震监测仪器之前,应仔细阅读仪器的使用说明书,了解其安装要求和注意事项。
(2)选择合适的安装地点,确保仪器安装稳固,避免受到外界干扰和破坏。
(3)在调试仪器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严禁随意更改参数和设置。
2、仪器的日常维护与保养(1)定期对地震监测仪器进行检查和维护,包括清洁、校准、更换零部件等。
(2)发现仪器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停止使用,并报告上级部门进行维修。
3、数据采集与传输设备的使用(1)熟悉数据采集与传输设备的操作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采集和及时传输。
(2)注意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止数据丢失或泄露。
五、野外地震监测作业安全1、作业前的准备(1)了解作业区域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地质情况,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和应急预案。
(2)准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工具,如安全帽、安全带、登山鞋、罗盘、GPS 等。
2、交通安全(1)如果需要使用车辆进行野外作业,确保车辆性能良好,驾驶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
GEOMETRICS DZ 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操作手册(简装版)劳雷(北京)仪器有限公司北京市朝外大街乙12号昆泰国际大厦1807-1810室电话:010-5879-0099传真:010-5879-0989Email:*********************.cn第一部分硬件各部分介绍1.网络接口单元:网络接口单元承担控制器(计算机)到地面交叉站的接口控制功能.接计算机USB 交叉站1口交叉站2 口网线路电源灯电源开关电源12V 输入2.交叉站(LTU):交叉站主要功能是完成线-线之间及线与DZ采集站的连接. 通过数传线连接到网络接口单元, 同时连接DZ大线到采集站AU.TA或TB通过数传线连接到网络接口单元. TB 或TA通过数传线连接到下一条测线.交叉站没有地震数据采集道,只完成数据传输.传输灯测试按钮DZ 大线L端点传输灯12V 电源DZ 大线K端3. DZ 采集站传输灯触发输入电源灯测试按钮传输灯大线连接口12V 电源大线连接口DZ 采集站是分布式地震系统最重要的部分,采集站单站8道,其中插头两端各管理4道。
两个电源插头可以完成不间断电源供电。
4.数传线。
正黄色,100米长,两端10芯,无针式插头。
5.DZ 大线。
DZ大线集成了数传和模拟地震道数据线。
颜色为橙色,电缆中有地震道抽头,用于连接检波器,两端有16芯插头。
第二部分系统的连接1.连接计算机USB和网线路到网络接口单元。
(见下图NIU 到PC 连线)2.黄色数传线从网络接口单元的交叉站口1或2连接到交叉站。
(见下图Trunk segment1,2)3.交叉站通过黄色数传线连接到下一条线。
(见下图测线之间,红色交叉站之间的连线)4.网络接口单元,各交叉站和DZ采集站,外接12V电源。
几点连接注意事项:系统各个设备之间的连线长度是有限制的,其长度不能超过以下长度。
计算机---交叉站LTU之间100米交叉站LTU---交叉站LTU之间100米交叉站LTU---DZ采集站之间125米DZ采集站---DZ 采集站之间250米第三部分SAS 三维采集软件启动桌面图标SAS软件软件在设置野外施工参数后,会保存参数文件, 以备下次软件开启不必重新设置参数文件. 如果参数文件不存在, 软件则在加载的过程中,需要用户逐步完成.一旦完成参数文件,下次软件启动则自动完成读取.选择, 开始新的调查测量将会出现对话窗口Maximum Channels per Geode Segment 每个采集段的最大道数, 设计的采集道数应大于此数, 主要是使用内存的资源.Maximum Record Length 最大的记录长度, 如果记录长度小于己于16K/道样点数,则可以选择16K, 如果使用可控震源,可能sweep length 扫描长度大于16K/道样点数,可以选择64K/道样点数. 系统最大样点数是64K/道.选择3D survey 三维数据采集. 可看到如下进程.仪器启动过程,将完成寻找LTU并将LTU和DZ进行加电, 硬件的测试和识别,参数文件的装载等,预计45秒钟左右.下一步将确认排列设置情况首先, 交叉站口Trunk line1 和Trunk Line 接在测线的位置, 见下图,如果按下图设置,则意味仪器在六线和七线之间.Between which two receiver points is the LTU located? LTU的位置, 输入LTU相邻的接收点位置. 按上图LTU交叉站的位置在接收点42和43之间.输入调查名字软件下一步,将读取SPS文件,SPS文件是野外施工设计文件,包括检波点的位置桩号,炮点桩号,采集排列道,排列滚动方式等内容.仪器采集是否采用相关方式.Disable Correlation: 不采用相关. 如炸药, 锤击或重锤等震源.Enable Standard Correlation: 采用标准相关方式. 如可控震源, 夯击震源等.仪器最大的记录长度是和采样间隔有关系的, 如采用1ms采样, 如果开始选择最大16K/道样点数,则最大记录长度为16秒, 如果用1/2ms采样,则最大记录长度为8秒. 如果开始选择最大64K/道样点数,则最大记录长度为64秒(1ms 采样), 如果用1/2ms采样,则最大记录长度为32秒.Acquisition filter1 采集滤波器1, 有多档低切,高切和陷波频率段设置.Acquisition filter2采集滤波器2,同上,可以设置, Acquisition filter1 某一低切滤波, 同时Acquisition filter2 为某一频率的高切.仪器的前放增益是地震道的前置放大器对地震信号的放大, 由地震信号的大小决定高低增益的选择,一般情况下,信号强,选低增益,反之,地震信号弱,选择高增益.仪器的触发可以有多种方式, 如: 震源同步器(爆炸机), 锤击开关, 开关闭合,开关断开,TTL 低电平到高电平,高电平到低电平,甚至检波器摸拟信号,都可以触发仪器.触发保持时间是指两炮之间的间隔, 如输入1秒,则第一炮完成记录长度后,经过1秒钟后,才可以再触发下一炮. 也就是说: 仪器在完成前一炮记录后,1秒之内触发无效. 仪器不接收.软件完成启动后进入采集菜单窗口.软件主界面包括:主菜单状态栏: 状态栏位于屏幕的最下方, 表明主要状态:Armed:绿色标明允许放炮触发.Shot: 单炮记录显示方式, 可能是AGC, 固定增益等Stack: 数据叠加了几次. 在一个新的记录炮触发之前,应为0, 表明内存中没有叠加的数据. Memory: 数据存储状态. 在一个新的记录炮触发之前,应为memory clear. 在完成触发后,没有存盘时,显示unsave data. 存盘后显示SA VED AS XXX. XXX为文件号数字.交叉站窗口:采集站和地震接收道示意图: 点击左侧交叉站,则显示相应该交叉站线所连接的所有采集站和采集道的示意图.SAS survey log:日志文件,以文本方式记录生产的全过程,包括仪器参数,排列设置,采集数据的时间,数据文件的存储位置Shot views window: 显示单炮记录.Spectra window: 频谱. 显示地震道记录的频谱.Noise monitor window:实时背景噪音监视窗口.LTU list window: 交叉站窗口,列出所有交叉站.SPS list view window: SPS 放炮窗口.Seismodule list window: DZ 采集站窗口Map views window: 排列地图窗口Pilot window: 参考道窗口Channel list windows: 地震道窗口几点图示说明:1. Geode 和DZ 的差别. 都是采集站, GEODE是第一代采集站, DZ是新一代采集站2.DZ 采集站段, 是指交叉站一段所连接的所有DZ采集站.3.LTU 交叉站段, 是指网络接口单元(NIU)一段(口)的所连接的所有LTU.4.Master Trigger DZ, 触发信号输入DZ. 系统只能在此触发才有效.仪器的触发同步信号, 只能从指定的某一个DZ采集站触发, 在野外施工中,可以通过按DZ采集站上的TEST按钮开关,通知主机, 软件将设置此采集站为Master Trigger DZ.标记为T.SAS 软件的注册软件的注册. SAS 采集软件安装到一台计算机上后, 回出现以上注册页. 请提供以上页面的User code XXXX XXXX XXXX. 给厂家或劳雷公司. 现在的软件已经完成了注册. 除非硬盘格式化后重装.软件在没有注册前,可以免费使用100小时.软件主菜单.1.Survey 调查名称. 定义日志文件名字.2 GEOM.GEOM. 在此设置野外观测系统, 包括炮线,接收线,接收排列, 滚动方式等等. SHOT LOCATION 炮点位置:炮点位置图是由SPS文件设置的,其显示炮点位置及状态. 用鼠标点击某个炮点,则意味下面将进行此炮作业, 接收排列将自动移到响应的接收排列.需要首先输入SPS文件, 或下面的Create Receiver And Shot Point 建立接收和炮点, 再完成Create Receiver patch 创建接收排列,下一步再建立Roll parameters. 滚动参数.建立SPS文件或创立简易SPS文件很重要, 是建立野外的观测系统,也是采集到正确的数据的必然前提.Shot locations 炮点位置见上图.Create Receiver patch 创建接收排列以上意味: 总线数据6线, 线号为2,3,4,5,6,7每条线40道, 起始点号为63. 终止点号102, 整个系统240道. Roll parameters 滚动参数Import SPS file. 输入SPS 文件.石油勘探标准商业软件, 野外施工设计软件. 可以编辑产生SPS文件.Create Receiver and Shot point. 建立接收和炮点此项工作相当于建立简易SPS文件的一步份.在设置完成后,请到MAP VIEW WINDOWS 确认设置的正确与否.REMAP SYSTEM 重新设置排列此项工作意在重新设置野外排列, 告诉软件仪器的位置, 交叉站的位置.Automatically Mark DZs/LTUs for removal. 标注DZ LTU 用于移走.为了高效数据采集, 已经完成数据采集的采集站,在标拄后,可以移走. 见红标记. Detect NEW DZ/LTU/SHOUDOWN MARKED DZ/LTU 探测(发现)新的并关断已标注的DZ/LTU.在标注想要移掉的DZ/LTU后,半部执行此命令, 软件将自动完成移掉标注的站并且发现新站.Detect NEW/SHOUDOWN MARKED DZ ONLY.只完成DZ的移掉和新站的发现, 不包括交叉站.3.ACQUISITION采集菜单采集菜单,输入主要的采集参数,如采样率,记录长度, 滤波器,叠加方式,前放增益, 相关等.A.采样率和记录长度是地震勘探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B.采集滤波滤除不想要的波.切记: 采集滤波意味,记录的数据是经过滤波后的数据.C.相关如果使用可控震源或MINI-SOSIE 等需要相关运算的震源.D.叠加方式数据在存盘前,是否需要多次叠加,何种方式叠加.E.前放增益仪器前放增益有两挡可以选择, 24dB 或36dBF.叠加极性可以使所有检波器的正负极性颠倒,根据用户的需要.G.设置辅助道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记录爆炸信号,井口时间等辅助道信息.4.File 文件菜单存储参数指示数据文件的格式及存储的文件夹和文件名.读盘回放数据读取以前存储的数据.读下一个SEGY文件如果采用SEGY文件格式记录,读下个炮记录时需要.5.DOSURVEY 测量采集Disarm 没有准备好,此时最下方的状态栏为红色, 不允许放炮.Disarm/armed 没有准备好和准备好二者之间切换. ARMED时,状态栏为绿色,可以放炮. Clear memory 清除内存中的数据. 如果采用多次叠加, 在完成一个炮点的数据采集后, 滚动到下一个点,必须进行内存清除, 仪器不知道搬家.清除意味开始新的数据.Save 存盘. 文件号将自动增加.Roll patch forward in-line 滚动向前以DZ采集站方向.Roll patch backward in-line滚动向后以DZ采集站方向Roll patch forward cross-line滚动向前以线的方向Roll patch backward cross-line滚动向后以线的方向Hot keys description. 热键描述. 仪器的操作可以通过热键快速完成. 如:0-Disarm1-Arm/disarm2-清除内存3-炮点位置4-最大的噪音窗口. T. 仪器内触发7- 存盘查Window 窗口窗口菜单主要用于窗口的最大化. 以便于操作.System 系统菜单Set date/time 设置日期和时间.Trigger options 设置触发方式.Test 测试菜单.测试菜单主要完成,日期/时间的设置, 检波器测试, 仪器年月检检查等诸多事项.RUN ANALOG TEST 仪器摸拟测试(仪器年月检性能测试)仪器年月检是对系统的性能测试, 包括地震道的自噪声, 零漂, 相位,幅度一致性, 失真, 道间串音,共摸抑制比,和记时精度.Noise & offset 自噪声和零漂Gain siml & THD 增益一致性,包括幅度和相位,THD 总谐波失真Crosstalk 道间串音CMR 共摸抑制比Timing 记时精度采集站内置有一高精度信号发生器板,提供标准信号用于测试仪器性能和指标。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数据采集软件操作手册
安装
硬件要求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数据采集软件的硬件要求如下:
•操作系统:Windows 7 或以上版本
•CPU:Intel Core i3 或以上
•内存:4GB 或以上
•硬盘空间:200MB 或以上
软件安装
1.下载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数据采集软件安装程序。
2.双击运行安装程序,并按照提示进行安装。
3.安装完成后,桌面会出现一个快捷方式图标。
操作
登录
1.双击打开快捷方式图标,打开软件。
2.在登录界面输入账号和密码,然后点击“登录”按钮。
3.登录成功后,进入数据采集界面。
数据采集
1.在数据采集界面,选择要采集的大坝,点击“采集数据”按钮。
2.系统会自动连接传感器,开始采集数据。
3.在采集完成后,可以导出数据并保存在本地。
数据可视化
1.在数据采集界面,选择要采集的大坝,点击“显示图表”按钮。
2.系统会自动将采集到的数据可视化,以图表形式呈现。
3.在图表界面,可以选择不同的参数进行查看,并可以导出图表与数据。
系统设置
1.在数据采集界面,点击“系统设置”按钮。
2.进入系统设置界面后,可以进行控制器类型、波特率、串口等设置。
3.点击“保存设置”按钮保存更改。
注意事项
•在数据采集前,确保传感器已经正确连接。
•采集数据时,尽量避免在电脑上进行其它运算操作。
•采集数据后,及时进行保存与备份。
以上是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数据采集软件的操作手册,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的客服人员。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电子班报1 SPS格式标准简介1.1对SPS标准格式数据文件说明SPS是Shell processing support format for land 3d surveys的缩写,SPS格式标准是由英国SHELL 公司制定的。
由于他在国际勘探市场的广泛应用,被SEG年会推荐为国际通用的标准格式。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工司于1997年发布了《陆上三维地震勘探辅助数据SPS格式》标准(SY/T 6290-1997)(简称《SPS标准》),将它作为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在全国行业范围内执行。
采用这种格式,有利于与国际石油勘探市场接轨。
SPS的主要功能是将地震队施工的基础数据(测量设计、静校正数据、地震班报等数据)按照标准的数据格式整理存储于磁记录介质上,并经过质量检查合格后,与野外磁带一起上交处理中心。
处理系统将根据标准格式直接读取数据,更加快速准确地进行数据交流。
SPS格式文件包括四种:炮点数据文件、接收点数据文件、关系数据文件和注释文件。
每一种文件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头卡;第二部分是数据卡。
头卡记录了与野外采集相关的信息,数据卡记录了野外采集到的实际数据。
1.2 头卡组成和要求(详细见附录1)头卡大致分成七种:1、基础卡;2、自由卡;3、可选择卡;4、仪器参数卡;5、接收参数卡;6、震源参数卡;7、质量控制卡七种。
⑴每张卡的参数都是以自由格式填写,参数之间以逗号“,”分隔,以分号“;”表示此卡参数填写完成;⑵头卡数据参数要用英文填写;⑶基础卡中有些与测量相关的卡不能用自由格式填写,必须用固定格式填写。
⑷基础卡H00—H20卡必须都有;⑹投影类型卡H18卡与投影参数卡H21到H25卡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⑺仪器卡为:H400—H599,20卡一组,每张卡都不可缺少,最多9组;⑻接收器卡:H600—H699,10卡一组,每张卡都不可缺少,最多9组;⑼震源卡:H700—H899,20卡一组,最多9组;1.3 数据卡的格式SPS标准格式数据卡包括三种:点数据卡(包括炮点数据卡、检波点数据卡)、关系数据卡和注释数据卡。
这三种数据与共同的头块卡组合,分别形成点文件(包括炮点文件、检波点文件)、关系文件和注释文件。
●点数据卡:点数据卡包括炮点数据卡和检波点数据卡,这两种数据卡除了记录标识不同外,其它的内容和格式完全相同。
炮点数据卡记录标识为“S”,检波点数据卡记录标识为“R”。
点记录格式见表1-1:表1-1 点记录数据●关系记录:关系记录用于定义野外记录号和炮点之间的关系,以及记录通道和组合后的接收点之间的关系,如表2。
对于每一炮点,至少有一个“关系记录”与之对应。
每一个关系记录具体说明一部分连续编号的通道和接收点组合之间的关系。
在下列情况下,必须定义新的“关系记录”:编号间断、线号有变化、接收点重新确定位置时。
记录通道号应升序给出。
域6、7、8必须与相应的炮点记录的域2、3、4相同;而域12、13、14的接收线号和点号,必须与接收点记录中的接收线号和点号相同。
关系数据卡格式见表1-2:表1-2 关系记录数据注释数据卡:注释数据卡用于定义各种注释内容,如对坏道/噪声道进行备注,说明测试文件的细节以及班报中规定的其它辅助信息,注释数据卡格式如表1-3:表1-3 注释记录数据卡2 SPS的制作现在有3种软件可以制作SPS,克浪、SDFS、SPS地震辅助数据生成与质控系统。
3个软件制作出来的SPS都是标准格式的,可以通用。
2.1 SPS地震辅助数据生成与质控系统2.1.1文件扩展名约定本软件对头卡文件、炮点文件、检波点文件、关系文件、注释文件的扩展名约定采用SPS格式标准中对扩展名的定义:炮点文件为 *.S 或 *.S** 。
如:TD97471.S ,Swath01.S ,Swath.S01;检波点文件为 *.R 或 *.R** 。
如:TD97471.R ,Swath01.R ,Swath.R01;关系文件为 *.X 或 *.X** 。
如:TD97471.X ,Swath01.X ,Swath.X01;注释文件为 *.C 或 *.C** 。
如:TD97471.C ,Swath01.C ,Swath.C01;2.1.2软件主窗体软件主窗体分如下几部分:菜单区、工具条区、SPS格式数据区(包括头卡区、数据卡区)、图形显示区、检查结果说明区、功能说明与参数说明区。
如下图:2.1.3 软件使用方法下面使用一个三维束线例子说明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及步骤。
例子说明:束线名:Swath2;道距:50m;线距:200m;标准炮线距:150m;方位角:331.94;炮点测量数据:Swath2S.txt;检波点测量数据:Swath2R.txt;炮点静校正数据:Swath2.txs;检波点静校正数据:Swath2.txr;电子班报:Swath2Log.txt;观测系统数据:y;生成炮检关系数据:Swath2CreateX.3dp;SPS炮点文件:Swath2.S;SPS检波点文件:Swath2.R;SPS关系文件:Swath2.X;2.1.4 确定操作数据类型软件运行后,默认的操作数据类型是二维数据。
如下图:由于使用的是三维演示例子,故首先确定要操作的数据类型。
方法是点击菜单:类型—>三维文件类型;或点击工具条“2D”按钮;如下图:转换成对三维数据进行操作。
如下图:注:本章介绍的以下操作均使用上面列出三维数据文件。
2.1.5 建立SPS格式头文件方法是点击菜单:建立—>生成新的空白炮点头卡;如下图:出现如下对话框:首先选择插入位置,如果原来头卡区为空,选择的头卡从头卡区第一列开始插入。
⏹再确定头卡的选择方式:如果用自动选择,先确定选择头卡的类型、数量,再按“确认”按钮,被选择的头卡前打了红色“√”;如果选择手动选择,用鼠标双击左侧所列出的要选择的头卡。
⏹如果想取消当前已选定的头卡,按“清除”按钮,则已选定的头卡均被清除,再进行重新选择。
⏹选择完成后,按“确定”按钮,在头卡区生成相应的空白头卡。
如下图⏹空白头卡生成后,可以对其进行填写,要填写某一头卡的参数内容时,只要双击这条记录,在原表格上此位置就会出现如下一个子表格。
如下图双击H12卡:⏹用户只要在出现的子表中按照每一列标明的内容填写相对应的数据即可,填入非法数据时,程序会自动把此项数据清空。
依次填写每一个卡,填写完成后,可以把头卡数据保存成头卡文件。
2.1.5.1保存SPS格式头卡文件方法选择菜单:文件—>存储SPS格式头文件;是如下图:出现存储文件对话框,如下图:填入SPS头文件名Swath.h,点按“保存”按钮,头卡数据被保存成Swath.h头文件。
这样此束线的SPS格式头文件形成了。
2.1.6 生成SPS格式炮点文件2.1.6.1生成SPS格式炮点卡生成炮点数据卡的方式很多,通常测量数据均是以文件方式存在的,故这里以炮点测量数据文件为基础生成炮点数据卡。
当然其他炮点数据(如静校正数据)也可以作为生成炮点卡的依据。
例子中是以炮点数据为基础生成SPS炮点卡的。
方法是选择菜单:建立—>数据文件转成炮点卡;如下图:出现如下数据文件转成SPS格式炮点卡的通用数据转入对话框:⏹点“打开”按钮,选择炮点测量数据文件。
如下图:⏹点“打开“按钮,测量数据被调入对话框中的文本编辑区。
如下图:⏹对编辑区内调入数据进行编辑修改,直到满足转入要求。
⏹选择“结束编辑”按钮,文本编辑区被禁止修改,而参数表被激活。
⏹用鼠标选中文本编辑区中的某一字段(此参数所占的最大长度),拖到参数表中相应的位置。
转入三维数据时,要求转入数据的个数最少为两个,即线号、点号(这是一条炮点卡记录最基本的标识字段)。
这里选择了炮线号、炮点号、横坐标、纵坐标、高程五个参数,如下图点“生成数据卡”按钮,即可把选择的炮线号、炮点号、横坐标、纵坐标、高程数据转入炮点数据区,形成初始的只含有记录标识、线号、点号、东坐标、北坐标、高程这6项参数的炮点数据卡,如下图:2.1.6.2更新炮点卡中数据从上面的炮点卡包含的数据项可以看出,目前生成的炮点卡还缺少许多参数项,它只是一个不完备的炮点卡,还要继续补充其它炮点数据。
如果其它炮点数据仍然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在的,可利用参数文件把相应的数据更新或转入到当前炮点卡中。
这里例子中是把静校正数据转入到炮点卡中。
方法是点击菜单:修改—>数据文件更新炮点卡;如下图:⏹出现如下数据文件更新SPS格式数据对话框。
⏹点“打开”按钮,打开静校正量数据文件调入文本编辑区,进行编辑修改,直到满足更新数据要求。
⏹点按“结束编辑”按钮,选择更新数据卡内容的索引标志,这里选择的是“炮点号和炮线号”作为更新索引。
⏹然后用鼠标将选择的炮点号、炮线号、静校正量、地震基准面参数拖拽到到参数表中的相应位置。
如下图:⏹点“更新数据”按钮,即可把文本框中的静校正数据更新到炮点卡中(实际上是以炮点卡中的线号、点号作为索引去寻找数据文件中的相应数据,避免把不存在的炮点数据加入到炮点数据卡中)。
如下图:此种方法不仅可以更新静校正量,还可以更新炮点测量成果,点深度、日期、时间等等其他数据。
2.1.6.3批量输入其他炮点数据当炮点数据中有一些数据不是以文件方式存在时,如手写班报,钻井班报是手工填写数据,这样无法用文件转入或更新的方式进行数据转入,这时用户可以采用批量输入方式,按某一索引方式分段输入相应炮点参数。
方法是点击菜单:修改—>三维炮点数据批量输入;如下图:出现如下三维炮点数据批量输入对话框:⏹首先选择输入内容。
如点深度。
⏹再选择输入方式:选择按点号输入或是按行号输入。
⏹选择输入范围:若按点号输入,输入起始点号、终止点号,输入起始线号、终止线号;若按行号输入,输入起始行号、终止行号范围。
⏹输入点深度值和其增量。
⏹按“输入”按钮,相应的点深度值输入到炮点卡中。
⏹通过反复输入,就可以把要输入的数据全部转入。
⏹输入完成后点“关闭“按钮”退出批量输入。
⏹其他如点索引、点代码、日期、时间等参数可以同样方式输入。
输入结果如下图:这样,炮点数据输入就完成了(对炮点数据的图形显现和QC在后面章节中介绍)。
另外,对于炮点卡中个别数据的修改编辑可以直接在炮点表格中进行编辑修改。
2.1.6.4保存为SPS格式炮点文件当完成所有的输入、编辑修改后,可以保存为SPS格式文件了。
点击菜单:文件—>存储SPS格式文件;或点击工具条保存按钮;如下图:如果是一个未命名的新的文件,出现保存SPS炮点文件对话框,如下图:输入炮点文件名,点“保存”按钮就生成了SPS格式炮点文件。
如果是已存在的文件,不再出现输入保存文件名对话框,按原文件名直接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