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础与应用(sy)
- 格式:ppt
- 大小:2.36 MB
- 文档页数:226
Linux网络操作系统及应用教程课程设计1. 理论基础1.1 Linux操作系统基础Linux作为一种开源的操作系统,自身具备了许多优秀的特性。
在学习Linux 网络操作系统及应用之前,我们需要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例如:•Linux的基本概念和特性•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结构和基本命令•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1.2 网络基础网络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Linux网络操作系统及应用的重要基础。
在此,我们需要了解:•网络基础知识,例如协议、端口等•Linux操作系统中网络配置的基本命令、协议等•Linux操作系统中常用的网络调试工具2. 实践操作通过理论学习,我们了解了Linux操作系统和网络基础的知识。
接下来,我们需要实践操作,巩固知识点。
2.1 Linux基本命令操作•熟悉Linux的基本命令,并掌握常用的文件管理和操作技巧。
•了解Linux系统的基本服务,能够对服务进行管理、配置和启动等操作。
2.2 网络配置与调试•掌握网络配置的方法,包括IP地址、网关、DNS等。
•熟悉网络配置错误的调试方法,在Linux系统中使用网络调试工具的技巧。
2.3 应用程序配置与开发•了解Linux常用的开发工具和开发环境,掌握基本的应用程序开发方法。
•了解常见的应用程序配置和部署方法。
3. 课程实践设计3.1 实验环境搭建为了便于学习,我们需要搭建一个适合的实验环境。
可以使用VMware、VirtualBox等虚拟机软件搭建Linux操作系统的实验环境,也可以使用Linux系统的虚拟化技术,如KVM、LXC等。
3.2 操作实践设计•设计一些实际操作场景,如文件管理、目录操作、网络配置等,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操作命令完成任务,并掌握基本的操作技巧。
•针对一些常见的网络故障,设计调试实验,要求学生通过网络调试工具找到故障点,并进行修复。
3.3 应用程序开发设计•设计一个应用程序开发实验,要求学生熟悉常见的开发工具和开发环境。
L i n u x基础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学科选修课,系统地介绍了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应用开发,具体包括:Linux的基本概念、系统安装、常用操作命令、X Window系统、系统管理与配置以及Linux程序开发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Linux系统的基本技能,奠定在Linux系统上进行嵌入式开发的基础,对学生从事Linux嵌入式开发、Linux嵌入式产品技术支持等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起到主要支撑作用。
课程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科学思维方法和求知创新精神。
二、课程目标(一)课程具体目标1. 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和使用Linux操作系统的常用命令、文本编辑工具、网络管理工具、编程工具等来获取信息;2. 能够选择和使用恰当的Linux开源工具解决计算机软件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3. 能够针对计算机软件开发针对Linux平台环境选择和使用适当的开发工具,并能够理解开发条件的优劣性。
(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表1 本课程对专业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三)课程对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在课程理论知识讲授环节,不但注重培养学生对Linux系统的深入理解,使学生掌握解决软件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所需的基本理论以及了解相关技术对社会等的影响,而且跟踪行业发展前沿,探讨当前热点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验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围绕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安排实验项目,设计实验内容,明确实验要求,指导实验实施,严格实验成果考核。
在课程考核环节,根据课程支撑的课程目标选择合适的考核方式,考题设置完全覆盖课程支撑的课程目标,考题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所需知识和能力。
总之,本课程的教学通过在理论讲授、课内实验、课程考核等环节充分贯彻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理念和要求,实现本课程支撑课程目标的达成。
《Linux操作系统服务器配置与应用》实训报告Linux操作系统服务器配置与应用实训报告一、引言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兴起,Linux操作系统在服务器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更好地掌握Linux操作系统服务器配置与应用的相关知识,我们进行了本次实训。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训内容、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并对实训效果进行总结。
二、实训内容及方法本次实训的内容主要包括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介绍、服务器硬件配置、网络配置、安全配置、Web服务器配置、数据库服务器配置等。
实训使用了实验室提供的几台服务器,通过远程连接进行配置和应用。
三、实训过程1. 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介绍:我们首先学习了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与Windows操作系统的区别。
了解了Linux系统的优势和适用领域。
2.服务器硬件配置:我们学习了如何配置服务器的硬件,包括CPU、内存、硬盘等。
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了服务器硬件的重要性和如何选择合适的硬件配置。
3.网络配置: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习了网络配置的基本知识,并通过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参数,实现了服务器与外部网络的通信。
4.安全配置:为了保护服务器的安全,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安全配置操作。
包括设置防火墙、修改SSH端口、禁用不必要的服务等。
这些操作可以有效地提高服务器的安全性。
5. Web服务器配置:本次实训中,我们使用了Apache作为Web服务器,并学习了如何进行配置。
通过修改Apache的配置文件,我们实现了在服务器上搭建一个简单的网站。
6.数据库服务器配置:我们还学习了MySQL数据库的配置和使用。
通过安装MySQL数据库,创建数据库、用户以及表,我们成功地在服务器上搭建了一个简单的数据库服务器。
四、问题与解决方法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下面对其中的两个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介绍。
问题1:连接服务器时提示连接超时。
解决方法:这个问题可能是由于网络配置不正确导致的。
linux系统应用基础教程第3版笔记《Linux系统应用基础教程(第3版)》是一本涵盖Linux系统基础知识和应用实践的教材,它针对初级和中级Linux用户,系统地介绍了Linux系统的安装、配置及应用开发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是本人对该书的学习笔记,总结了书中的重点内容和个人的理解。
第一章Linux操作系统简介1.1 Linux操作系统简介Linux是一种自由开源的类UNIX操作系统,包含了操作系统内核、各种软件工具和应用程序等。
其特点有稳定性高、安全性好、支持众多的应用程序等。
1.2 Linux内核Linux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核心,也是整个Linux系统其中最重要的组件之一。
它负责管理系统硬件资源、提供各种系统调用接口、实施进程管理和IO管理等功能。
1.3 Shell的基本概念Shell(壳)是一种与用户交互的用户接口程序。
Linux Shell作为用户与内核之间的接口,承载着指令解析和执行的功能。
常见的Shell有Bourne Shell (sh)、Bourne Again Shell (bash)、C Shell (csh)和Korn Shell (ksh)等。
第二章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2.1 Linux安装Linux的安装一般可以选择光盘安装、网络安装或虚拟机安装等方式。
具体步骤包括选取合适的Linux发行版、准备安装媒介、进行系统分区和配置、安装引导程序和安装基本软件等。
2.2 Linux系统的基本设置完成安装后,还需进行系统的基本设置,包括网络设置、用户管理、软件包管理和系统服务管理等。
其中关于软件包管理,可以使用RPM(Red Hat Package Manager)和apt-get等工具进行软件包的安装、更新和卸载等操作。
2.3 Linux系统的磁盘和文件系统管理Linux支持众多的文件系统,如Ext2、Ext3、Ext4、XFS和Btrfs 等。
它们在性能、容错和扩展性上有所不同。
Linux操作系统基础与实训教程(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在Linux系统中,用于查看文件内容的命令是:–[ ] A. mv–[ ] B. cp–[x] C. cat–[ ] D. ls2.Linux系统的核心是:–[ ] A. Shell–[ ] B. 系统工具–[ ] C. 命令解释器–[x] D. 内核3.在Linux系统中,创建目录的命令是:–[x] A. mkdir–[ ] B. rmdir–[ ] C. cp–[ ] D. rm4.在Linux系统中,用于显示当前工作目录的命令是:–[ ] A. pwd–[ ] B. cd–[x] C. ls–[ ] D. mkdir5.在Linux系统中,用于移动文件或目录的命令是:–[ ] A. cp–[x] B. mv–[ ] C. ls–[ ] D. rm二、填空题1.在Linux系统中,用于查看文件内容的命令是cat。
2.使用命令mkdir可以创建目录。
3.Linux系统的核心是内核。
4.使用命令pwd可以显示当前工作目录的路径。
5.使用命令mv可以移动文件或目录。
三、简答题1.什么是Linux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是一种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它的内核由Linus Torvalds于1991年开发而成。
Linux操作系统具有稳定性、安全性和多用户多任务的特点,广泛用于服务器、个人电脑和嵌入式设备上。
2.请简述Linux系统的特点。
–开放源代码:Linux操作系统的源代码对用户开放,任何人都可以查看、修改和分发。
这使得Linux系统具有高度灵活性和可定制性。
–稳定性:Linux系统能够长时间运行而不需要重启,具有高度稳定性和可靠性。
–安全性:Linux系统具有强大的安全性,对用户和系统的数据具有保护机制。
同时,开放源代码的特点也使得安全问题可以快速修复。
–多用户多任务:Linux系统支持多用户同时登录,并且可以同时运行多个程序,实现多任务处理。
《linux操作系统与应用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目标《Linux操作系统与应用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操作方法和系统管理技能,以及基于Linux环境的应用开发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使用Linux操作系统进行日常工作和学习,并具备一定的Linux系统管理和应用开发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1. Linux操作系统概述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历史、特点和发展趋势了解Linux发行版本及其特点理解Linux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和组成部分2. Linux系统安装与配置掌握虚拟机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方法理解Linux系统的硬件需求和配置方法掌握Linux系统的基本网络配置3. Linux常用命令与Shell编程掌握Linux系统的常用命令及其使用方法理解Linux文件系统和目录结构掌握Shell编程的基本语法和常用命令4. Linux系统管理与维护掌握Linux系统的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和进程管理理解Linux系统的日志管理和系统备份与恢复掌握Linux系统的性能监控和优化方法5. Linux网络服务配置与管理掌握常见的Linux网络服务如Web、FTP、DNS、DHCP等的配置与管理方法理解Linux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配置方法6. Linux应用开发基础掌握Linux环境下的C/C++编程基础理解Linux环境下的Makefile和GCC编译器使用方法掌握Linux环境下的调试和性能分析工具使用方法三、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1. Linux系统安装与配置实验在虚拟机中安装Linux操作系统并进行基本配置配置Linux系统的网络连接并测试网络功能2. Linux常用命令与Shell编程实验练习Linux系统的常用命令并编写简单的Shell脚本理解和练习Linux文件系统和目录结构的相关操作3. Linux系统管理与维护实验练习Linux系统的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和进程管理操作查看和分析Linux系统的日志文件并进行系统备份与恢复操作4. Linux网络服务配置与管理实验配置和管理常见的Linux网络服务如Web、FTP、DNS、DHCP 等并进行测试理解和练习Linux网络安全的相关配置和操作5. Linux应用开发基础实验在Linux环境下编写简单的C/C++程序并使用GCC编译器进行编译和调试使用Makefile管理项目并使用性能分析工具分析程序性能四、课程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Linux应用基础》课程标准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计算机系统维护与控制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程。
其功能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采取案例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熟练使用Linux操作系统的能力、维护及配置网络服务器的能力、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与前修课程《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相衔接,共同培养对该操作系统的管理、维护以及对网络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能力;与后续课程《嵌入式系统技术及应用》相衔接,共同培养运用该系统进行嵌入式开发应用的能力。
2.课程目标2.1知识目标了解Linux系统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理解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管理和用户管理、软件包管理和进程管理方式。
熟悉Linux操作系统基本配置、管理和网络管理的多种不同操作方式。
掌握Linux操作系统从安装配置到基本的系统操作配置、管理以及各种网络管理和服务器的配置、管理操作。
2.2能力目标2.2.1专业能力:能使用图形和文本两种方式安装Linux 操作系统;能熟练使用 Linux 操作系统的图形界面以及完成其系统管理任务;能熟练使用Linux 的常用终端命令进行系统操作与管理;能使用多种不同方式对Linux 操作系统中的各种网络管理进行配置以及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
2.2.2方法能力:是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起来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够对专业知识职业能力有深入的理解,具有Linux操作系统管理、维护以及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的能力。
2.2.3社会能力:通过知识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与团队合作的基本素质。
让学生能尽快地适应企业需求、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和提供学生持续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创新精神和熟练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3.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情境设计结合本课程特点,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实用够用为限度,不追求专业理论知识的面面俱到,而是在基本保持专业理论知识完整性的基础上,按照职业岗位工作的需要去精选适合的专业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际岗位需要进行设计,力图达到理论知识的传授与职业岗位的需要相结合。
Linux系统与应用教学设计背景与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编程的需求越来越大,Linux系统作为一种免费的、开源的操作系统,具有很高的学习和应用价值。
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旨在探讨Linux系统和应用的教学设计,以满足人们对Linux知识的需求。
教学内容本文提供两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即Linux系统的基础教学和Linux应用的教学。
Linux系统的基础教学Linux系统是一个基于Unix的操作系统,具有众多的优点,如高度可定制、免费开源、开发者社区活跃等等。
因此,在这一模块中,我们将以介绍Linux操作系统为主要内容,包括:1.Linux操作系统的概述和发展历程。
2.Linux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Linux的文件系统、Linux命令等。
3.开发Linux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Linux驱动程序的编写、内核编译等。
4.Linux操作系统的部署和配置,包括Linux的安装、Linux服务器的部署和配置等。
5.Linux操作系统的网络应用,包括Linux系统的网络设置、Linux服务器的网络配置等。
Linux应用的教学基于Linux系统的丰富资源,我们可以学习各种开发、运行在Linux平台的应用程序。
这一模块中,我们将以介绍Linux应用为主要内容,包括:1.Linux常用软件的介绍,如Linux下的办公软件、编程编辑器、浏览器、图形处理工具等。
2.Linux下的编程开发,包括C、C++、Python、Java等编程语言的开发环境的设置,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等。
3.Linux下的服务器应用开发,包括Linux下的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FTP服务器等服务的搭建和部署。
4.Linux下的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包括MySQL、PostgreSQL等数据库的安装、使用等。
5.Linux下的虚拟化、容器化技术,如Docker、Kubernetes等的介绍和使用。
教学方法在Linux系统和应用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理论讲解通过介绍Linux系统和应用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基本概念、原理、特性等。
Linux基础及应用课程设计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针对计算机科学专业学生的一门Linux基础及应用课程。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Linux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并帮助学生熟悉Linux系统的使用和管理,为学习更深入的Linux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Linux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2.熟悉Linux系统的基本命令和操作;3.熟悉编辑器、文本处理、编译、调试工具等常用应用工具,在Linux环境下进行开发和编程;4.掌握Linux系统的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和文件系统管理等基本技能;5.能够搭建简单的Linux服务器,并进行基本的配置和管理。
三、教学内容1. Linux基础知识1.Linux系统介绍和发行版区别;2.Linux系统的安装和启动;3.Linux系统的基本文件系统结构;4.Linux文件权限和目录结构;5.Shell概念和Shell命令基础。
2. Linux应用开发和编程1.Vim编辑器使用和快捷键;2.文本处理工具:cat、grep、awk、sed等使用;3.编译调试工具:gcc、gdb等使用;4.Makefile编写和使用;5.Shell脚本编写和使用。
3. Linux系统管理与维护1.用户管理:用户添加、删除、修改和用户组管理;2.权限管理:文件权限、用户权限、Sudo权限管理;3.文件系统管理:磁盘管理、文件系统操作和硬链接&软链接;4.系统管理:进程管理、开机自启动、日志管理。
4. Linux系统服务配置和管理1.Apache搭建和配置;2.MySQL搭建和配置;3.Nginx搭建和配置;4.SSH服务配置和管理。
四、教学方式本课程以讲授为主,结合实践操作、编程考试、小组任务等方式,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并鼓励学生自主实践、自主思考。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方式包括平时考核、实践考核和实验考核。
其中,平时考核占30%分数,实践考核占40%分数,实验考核占30%分数。
《Linux操作系统基础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Linux操作系统基础与应用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授课对象】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计算机相关专业
【学时学分】60学时,2学分
【课程概况】
《Linux操作系统基础与应用》课程是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计算机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计算机网络基础》等课程,要求学生具备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和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接触并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具有使用Linux常用Shell命令、配置和调试常用网络参数、管理用户、组群及文件系统等操作的基本技能,具备Linux系统配置及维护能力,并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Linux系统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使用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使用教材:《Linux操作系统基础与应用》,艾明、黄源等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年
大纲执笔人:
大纲审定人:
年月日。
LINUX操作系统及应用1. 什么是LINUX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全称Linux内核操作系统,是一个免费、开源的操作系统。
它最初由芬兰计算机科学家Linus Torvalds开发,并于1991年首次发布。
LINUX操作系统基于UNIX操作系统,具有高度的稳定性、灵活性和安全性。
它适用于各种硬件平台,包括个人计算机、服务器、嵌入式设备等。
2. 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LINUX操作系统具有以下特点:•免费开源:LINUX操作系统完全免费,并且其源代码也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查看、修改和分发。
•多用户多任务:LINUX操作系统支持多用户同时使用,而且可以同时执行多个任务,提高了系统的利用率。
•网络支持:LINUX操作系统天生支持网络功能,可以轻松地配置和管理网络连接。
•稳定性和可靠性:LINUX操作系统在设计上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长时间运行而不会崩溃。
•安全性:LINUX操作系统具有很好的安全性,提供了许多安全功能和工具来保护系统免受恶意攻击。
•灵活性:LINUX操作系统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定制和配置,以适应各种应用场景。
3. LINUX操作系统的应用领域LINUX操作系统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了其中一些主要的应用领域。
3.1 服务器LINUX操作系统在服务器领域非常流行。
因为它具有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能够提供优秀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许多大型互联网公司都使用LINUX作为他们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如Google、Facebook和Twitter等。
3.2 个人电脑虽然在个人电脑领域,LINUX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但它也有一些忠实的用户群体。
对于那些对自由度和定制性有较高要求的用户来说,LINUX操作系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此外,LINUX操作系统还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3.3 嵌入式设备由于LINUX操作系统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它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设备,如智能手机、路由器、智能电视等。
linux课程内容总结
Linux课程内容总结:
1. Linux基础知识: 课程通常从介绍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开始,包括Linux的历史,架构,文件系统等。
学生将学习Linux的基本命令和操作,如文件和目录管理,文件权限,进程管理等。
2. Shell脚本编程: Linux课程还包括Shell脚本编程的基础知识。
学生将学习如何编写和执行Shell脚本,如变量,条件语句,循环和函数等。
3. Linux网络管理: 课程还会涵盖Linux的网络管理知识,包括网络配置,网络服务,如DNS,DHCP,FTP,HTTP等。
4. Linux安全: 在Linux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保护和维护Linux 系统的安全性。
这包括用户管理,文件权限,防火墙配置等。
5. Linux服务器管理: 学生将学习如何安装,配置和管理Linux服务器。
这包括安装和配置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
6. Linux虚拟化: Linux课程还会涉及虚拟化技术,如使用KVM和VirtualBox创建和管理虚拟机。
7. Linux集群: 学生将学习如何配置和管理Linux集群。
这包括负载均衡,故障转移,高可用性等。
8. Linux云计算: 最后,Linux课程可能还会介绍Linux在云计算环境中的应用,如使用Docker和Kubernetes进行容器化和集群管理。
总的来说,Linux课程涵盖了Linux操作系统的各个方面,从基础知识到高级技术,旨在让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和管理Linux系统。
《linux操作系统应用》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该课程是计算机大数据专业必修课,是专业主干课程。
在课程体系中起支柱性支撑作用,主要培养学生基于Linux操作系统平台的管理、维护及应用能力。
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70学时。
二、课程基本目标本课程立足于大数据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岗位,围绕linux操作系统的应用和管理方式,培养学生配置、管理Linux操作系统的能力。
具体目标分为以下三类指标进行描述:1.知识目标(1)掌握安装和卸载Ubuntu Linux操作系统方法(2)熟练掌握Ubuntu Linux操作系统常用命令(3)理解操作系统中用户和组的概念,掌握用户和组的创建及管理(4)掌握 Ubuntu Linux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及文件的访问(5)掌握维护、管理Ubuntu linux操作系统的命令(6)掌握基于Ubuntu Linux操作系统中FTP服务器、Samba服务器的配置方法2.能力目标(1)具备安装、启动及使用Ubutu linux操作系统平台的职业能力。
(2)具备管理与维护文件系统及外围设备的职业能力。
(3)具备管理与维护Samba及FTP等文件服务器的职业能力。
(4)具备配置使用远程管理的职业能力。
(5)具备排除操作系统及故障的职业能力。
3.素质目标(1)具有自主获取新知识、新技能,快速适应新岗位能力(2)较强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能力(3)较强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就业能力(4)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新技术跟踪能力(5)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三、课程设计1.课程设计思路依据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并结合行业特点,以“以工作任务驱动”为导向,以国际国内职业标准为指导,以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贯穿“3融合”(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融合、教学内容与行业认证融合、专任教师与技术专家融合)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熟练管理、运用Ubuntu linux操作的技能。
以此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课程开发和学习情境设计,整个学习领域由以下课程单元组成:2.课时分配建议本课程课时为70课时,其中理论教学34课时,实践教学36课时。
《linux操作系统及应用》课程标准《Linux操作系统及应用》课程标准一、教学对象适用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二、课程性质《Linux操作系统及应用》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Linux系统维护的能力、Linux系统管理能力、Linux系统应用能力,着重培养学生使用Linux 系统的能力,是学生顶岗实习前的必修课程。
三、教学目标及设计思路1、Linux系统维护能力通过对Linux相关知识的学习完成的Linux系统的安装维护,能正确安装Linux系统,对系统进行日常维护,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熟练使用Linux常用命令。
2、Linux系统管理能力通过学习对用户和组、文件系统、磁盘、网络配置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完成对Linux 系统的管理。
3、Linux系统应用能力通过学习vi程序编辑器和shell、shell script、使用gcc和make 调试程序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熟练应用Linux操作系统。
四、能力要求1、Linux系统维护能力具备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能力,能在90分钟内完成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2、Linux系统管理能力具备Linux系统管理能力,能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要求完成对Linux 系统的管理3、Linux系统应用能力具备Linux系统应用能力,能在90分钟内完成对一个程序的编写及调试五、教学内容参考学时(56学时)Linux系统维护能力(12学时)1.安装Linux操作系统2.配置Linux操作系统3.使用Linux常用命令Linux系统管理能力(26学时)1.管理Linux用户和组2.管理文件系统3.管理磁盘4.管理网络Linux系统应用能力(18学时)1.使用vi程序编辑器和shell2.使用shell script3.使用gcc和make调试程序六、教学要求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应用,解决现实问题,从用户的需求入手,采用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注重以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