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操作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11.50 KB
- 文档页数:10
护理技术操作项目50项及评分标准
以下是护理技术操作项目以及常见的评分标准:
1. 头部抬高:将病人的上半身抬高至合适角度。
评分标准:0-
4分,0表示未完成,4表示操作正确且流畅。
2. 体位转换:将病人的体位从一个方向转换到另一个方向。
评分标准:0-4分,0表示未完成,4表示操作正确且流畅。
3. 卧位到坐位:将病人由卧位变为坐位。
评分标准:0-4分,
0表示未完成,4表示操作正确且流畅。
4. 牵引移动:使用牵引方法将病人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
评分标准:0-4分,0表示未完成,4表示操作正确且流畅。
5. 病床推移:将病人推移至床头或移动床位。
评分标准:0-4分,0表示未完成,4表示操作正确且流畅。
6. 去除胃管:将胃管从病人体内取出。
评分标准:0-4分,0
表示未完成,4表示操作正确且流畅。
7. 导尿:将导尿管插入病人的尿道以排除尿液。
评分标准:0-
4分,0表示未完成,4表示操作正确且流畅。
8. 拔除皮肤缝合线:移除皮肤上的缝合线。
评分标准:0-4分,0表示未完成,4表示操作正确且流畅。
9. 注射药物:按照医嘱用注射器将药物注射给病人。
评分标准:0-4分,0表示未完成,4表示操作正确且流畅。
10. 安装导尿管:将导尿管插入病人的尿道以收集尿液。
评分
标准:0-4分,0表示未完成,4表示操作正确且流畅。
评分标准可以根据具体操作的要求进行进一步详细化。
铺备用床操作流程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洗手准备评估:评估床单位及被褥是否安全、舒适、清洁、周围有无患者进餐或作治疗用物准备:床、床垫、大单、被套、棉胎或毛毯、枕套、枕芯等环境准备:做好同病室患者的沟通工作移开床旁桌距床20cm移桌椅移开床旁椅至床尾正中15cm将用物置于椅上将大单中缝对齐床中线,依次打开大单铺近侧床头床角同法铺近侧床尾床角铺大单两手将中部边缘大单拉紧,向内塞入,双手心向上平铺于床垫下从床尾转至对侧同法铺完大单将被套中缝对齐床中线,依次打开被套套被套打开被套口,将毛毯放于正中依次铺平四角,保证被头充实,系好被套带铺成被筒且盖被上缘距床头15cm,折被尾套枕套将枕套套于枕芯上,四角充实、平整将枕头平放于床头,上端与床头对齐,开口背门桌椅还原整理用物、分类放置整理洗手铺备用床操作评分标准考生姓名:所在科室:主考老师:考核日期:项目项目得分扣分细则实扣分备注操作前操作者仪态5着装不规范 -3未洗手 -2 评估8未评估床单位及被褥是否安全、舒适、清洁、周围有无患者进餐或作治疗各-1 用物准备12少一件各-2折叠方向弄错一件各-1用物放置顺序不对一件各-1 环境准备 2 未做好同病室患者的沟通工作 -2操作过程移床旁桌、椅12未移桌、椅各-2离开过宽或过窄各-2移动过程拖拉桌椅引起嗓音 -2用物放置不合理 -2铺大单16大单打开顺序不对 -2中线不齐 -3角不平、紧各-2大单不平紧 -3套被套14被套打开顺序不对 -3毛毯叠法不对 -3被头不充实 -3被筒不整齐 -3被筒距床头距离不对 -2套枕套8四角不充实、平整各-2手法不对 -2开口未背门 -2桌椅还原 2 未还原桌、椅各-1整理 6遗留用物在病房 -2未分类放置 -2未洗手 -2评价态度沟通4态度不认真 -2沟通技巧不佳 -2整体性计划性操作时间7分钟6整体性欠佳 -2无计划性 -2超时 -2相关知识 5 相关知识不熟悉各-1总分100 累计实得分铺麻醉床操作流程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洗手准备评估:评估床单位及被褥是否安全、舒适、清洁、患者手术名称、部位、麻醉方法、同室患者心理反应、周围有无患者进餐或作治疗用物准备:床、床垫、大单、被套、棉胎或毛毯、枕套、枕芯、橡胶单、中单、麻醉盘(开口器、舌钳、压舌板、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牙垫、通气导管、氧管、治疗碗、纱布、棉签、、治疗巾、弯盘、记录牌、吸痰管)、如全麻患者要准备急救物品环境准备:做好同病室患者的沟通工作移开床旁桌距床20cm移桌椅移开床旁椅至床尾正中15cm将用物置于椅上将大单中缝对齐床中线,依次打开大单按铺备用床法铺大单将第一条橡胶单及中单对好中线铺在床中部,上缘距铺大、中、胶单床头45--55cm(离床头一个前臂)第二条橡胶单及中单铺在床头,上端齐床头,下端压中部橡胶单及中单上,边缘塞于床垫下(放在床头顶端,中间接口不会形成压疮)从床尾转至对侧同法铺完大单、胶单、中单按铺备用床法套好被套套被套盖被边缘向内折合于床缘平齐,铺成被筒将盖被呈扇形三折,叠于一侧床边套枕套将枕套套于枕芯上,四角充实将枕头立于床头,开口背门移回床旁桌,椅放于对侧麻醉盘放于床旁桌上整理用物、分类放置整理洗手铺麻醉床操作评分标准考生姓名:所在科室:主考老师:考核日期:项目项目得分扣分细则实扣分备注操作前操作者仪态 5着装不规范 -3未洗手 -2 评估8未评估床单位及被褥是否安全 -1未评估舒适、清洁各-1未评估手术名称、部位、麻醉方法各-1未评估同室患者心理反应 -1未评估周围有无患者进餐或治疗 -1 用物准备8少一件各-1折叠方向弄错一件各-1放置顺序不对一件各-1麻醉盘用物不齐各-1 环境准备 2 未做好同病室患者的沟通工作 -2操作过程移床旁桌、椅10未移桌、椅各-2离开过宽或过窄各-2移动过程拖拉桌椅引起嗓音 -2铺大单中单胶单22各单打开顺序不对各-2中线不齐、大单不紧扎各-2角不平、紧各-2胶单、中单距床头距离不对各-1套被套16被套打开顺序不对 -2毛毯叠法不对 -2被头不充实、被筒不整齐各-3被筒未扇形三折、开口错各-3套枕套8四角不充实、手法不对各-2枕头未立起、开口未背门各-2移回床旁桌椅放于对侧2未移回床旁桌 -1未将椅放于对侧 -1放麻醉盘 2 未将麻醉盘放于床旁桌上 -2整理 2未整理用物、遗留用物在病房各-0.5未分类放置、未洗手各-0.5评价态度沟通4态度不认真 -2沟通技巧不佳 -2整体性计划性操作时间5分钟6整体性欠佳 -2无计划性 -2超时 -2相关知识 5 相关知识不熟悉各-1总分100 累计实得分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操作流程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洗手准备评估:患者病情、自理能力、合作程度、周围有无患者进餐或作治疗;解释、问二便用物准备:清洁大单、中单、被套、枕套、清洁衣裤,便盆及便盆布,屏风环境准备:关门窗,调节适宜室温、做好同室患者的沟通工作移开桌椅、移枕侧卧助患者侧卧于床对侧(背向护士),翻身时嘱患者扶好床栏注意安全松中单、大单松开近侧各单,先松床头后松床尾(从内→外侧)卷起近侧污大单、中单塞于患者身下交代注意事项橡胶单搭于患者身上铺近侧清洁大、胶单、中单(先床头后床尾)中线对齐,四角拉平塞紧助患者卧于铺好一侧操作者转至对侧,撤去污单,同法铺好大单、胶单、中单移枕、助患者平卧将折好的毛毯或棉胎放于被套内,依法套好被套,并换被套撤去污被套将被折叠成筒,并为患者盖好换枕套一手托起患者头部一手移出枕头拍松枕头、更换枕套,开口背门,将枕头至于患者头下桌椅还原、开窗通风整理用物、分类放置整理洗手记录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操作评分标准考生姓名:所在科室:主考老师:考核日期:项目项目得分扣分细则实扣分备注操作前操作者仪态 5着装不规范 -3未洗手 -2 评估 6未评估患者病情、自理能力、合作程度、周围有无患者进餐或作治疗各-1未解释、未问二便各-1 用物准备7少一件、折叠方向弄错一件各-1放置顺序不对一件各-1 环境准备 4未注意遮挡、室温不适宜各-1未做好同病室患者的沟通工作 -2操作过程安全、舒适 4未注意患者安全 -2未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2 移床旁桌、椅6未移桌椅、移开过宽或过窄各-2移动过程拖拉桌椅,引起噪音 -2 移枕、侧卧 4 未移枕、未侧卧各-2 松开各单扫褥垫10未松单、污单未卷紧、卷法不对各-2床垫未扫及扫法不对 -4 换大单换中单11大单卷法不对、中线偏斜各-2边角不平紧 -3中单中线不齐、两边不平紧各-2 撤污单 5未注意保护患者,拖、拉、推 -3污单未卷紧扬起灰尘 -2 换被套8不平整、欠充实、未系带各-2撤污被套时过多暴露患者 -2 换枕套 4未托起患者头面部拉出枕头 -2未松软枕、开口背门各-1 桌椅还原开窗通风3未还原桌、椅各-1未根据需要开窗通风 -1 整理8污物乱放、遗留用物在病房各-2未分类放置、未洗手各-2评价态度沟通4态度不认真 -2沟通技巧不佳 -2整体性计划性操作时间20分钟6整体性欠佳 -2无计划性 -2超时 -2相关知识 5 相关知识不熟悉各-1总分100 累计实得分预防褥疮操作流程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洗手评估:病人的意识、心理状态、活动能力,合作程度,卧床及制动原因,病人对维护皮肤完整性的认识皮肤,营养情况,解释,问二便准备用物准备:大毛巾、气圈或软枕,小绵圈、小方盘、热水45—50℃、50%红花酒精(小毛巾、脸盘取自病人)环境准备:室温适宜,关闭门窗,遮挡病人移椅,放脸盘倒热水翻身、擦背协助病人侧卧或俯卧,暴露背部,用热水擦背两次两手或一手从臀部上方沿脊柱亮旁向上至肩,下转至腰部按摩用拇指指腹从骶尾部—脊柱—第七颈椎拉好上衣,按摩其他受压部位(根据病人卧位而定)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及皮肤情况观察、器具使用根据病人体位放置防褥疮器具:平卧位:气圈置骶尾部,小棉圈置双足跟部侧卧位:软枕置胸、腿部,小棉圈置踝部协助病人取合适体位整理、记录整理床单位、整理用物分类处理记录预防褥疮操作评分标准考生姓名:所在科室:主考老师:考核日期:项目项目得分扣分细则实扣分备注操作前操作者仪表 4着装不规范-3未洗手-2 评估 5未评估病人病情、皮肤情况各-1未解释、未问二便各-1 物品准备 4少一件各-1放置乱-2 环境 2 室温不适宜、未遮挡病人各-1操作过程翻身10翻身方法不正确-4体位不安全、舒适各-2暴露病人未注意保暖-2 擦洗 5擦洗动作不正确-2水温不符合要求-3 按摩20全背按摩方法、顺序不正确各-5受压部位按摩方法不正确-3受压部位漏按摩每处-2 观察与预防20观察受压部位遗漏每处-3受压部位处理不得当每处-3防褥疮器具放置部位不当每处-2防褥疮器具放置方法不当每处-2 整理8床单位不整洁-2病人卧位不舒适-4各类物品处理不得当每件-2 记录7记录不及时、准确各-2未做好交接班-3评价态度沟通4态度不认真-2沟通技巧欠佳-2整体性计划性操作时间10分钟6整体性不好-2无计划性-2超时1分钟-1相关知识 5 相关知识不熟悉各-1总分100 累计实得分T、P、R、Bp测量及记录操作流程操作者准备:戴口罩帽子、工作服卷袖至前臂中段准备评估:根据患者病情、测量部位皮肤现状、合作程度、自理程度;解释、问二便用物准备:体温计(清点、甩水银)、纱布、血压计、听诊器、记录本、秒表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测量体温:(腋下水银体温计测量法)解钮扣擦液汗、深放紧贴、曲臂过胸夹紧10min;不能合作者,应协助患者夹紧体温计测量脉搏:用食、中、无名指指端按在桡动脉上,压力大小以能清楚触及脉搏为宜,计数30s;异常脉搏、危重患者需测1min,脉搏细弱难以测量时,听心尖波动1min测量呼吸:似诊脉状、观察胸腹起伏,计数30s测量测量血压:(水银台式)卷袖露臂至肩关节、放血压计零点与心脏同一水平、驱尽袖带内空气,系上袖带(袖带下缘距肘窝2-3cm),置听诊器于肱动脉最明显处,以一手稍加固定,打开开关、关闭输气球气门,注气、打开输气球气门、放气、监听数值,驱尽袖带内空气、解开袖带,关血压计结果如有异常,应复测并告知医生,做相应处理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整理用物、分类放置洗手记录备注 1、腋下有创伤、手术、炎症、腋下出汗多者等禁忌测腋温。
护理操作考核标准(审核完毕)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病区姓名考核日期监考人得分项目项目操作流程与标准分值扣分细则分值扣分细则扣分扣分操作前准备操作前准备 l.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方盘内盛体温表、纱布、TRP 记录单、笔、有秒针的表、血压计、听诊器、弯盘。
另备一个盛有消毒液的容器,用于回收使用过的体温表。
3.用物准备 3 分钟。
35 2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缺一项扣 2 分。
超时 1 分钟扣 2 分。
评估评估 1.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及合作程度 2.询问有无吸烟进食运动情绪变化等情况,如有应休息 2030 分钟后再测量。
3.选择适宜患者的测量方法。
33 4 评估不全面少一项扣 1 分,未评估不得分。
操作流程操作流程测量体温、脉搏、呼吸 1.备齐用物,携至床蒡,查对治疗护理项 H 执行单和腕带(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问候患者。
2.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及方法,取得合作。
1/ 33.安全与舒适:患者体位舒适、安全,讲解体温计的安全使用。
4.检查体温计无破损及在 35。
C 以下。
5.解开衣扣,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水银端置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夹紧,曲臂过胸。
6.5~10 分钟后取出,检视度数,告知患者,将体温表甩至35℃以下,放入消毒盘中,并记录。
7.脉搏测量: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平放于桡动脉搏动处,测试半分钟,如有异常测 1 分钟。
8.呼吸测量:将手指按在桡动脉处,观察患者胸、腹部蜒伏,数半分钟,如有异常,数 1 分钟。
9.记录脉搏、呼吸次数,并告知患者。
测量血压 1.安全与舒适:患者体位舒适、安全,注意保暖。
2.检查血压计和听诊器。
3.根据患者病情取坐位或平卧位,暴露一臂。
4.伸直肘部,手掌向上外展 45。
,打开血压计,垂直鹧妥,肱动脉应与血压计汞柱零点、心脏在同一水平 5.排尽袖带内的空气,缠于上臂中部,松紧以放入一指为宜,下缘距肘窝 2~3cm,开启水银槽开关。
6 .带好听诊器,将听诊器头置肘窝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用手固定。
护理技术操作项目50项及评分标准在医疗护理领域,护理技术操作项目是护士日常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
如何高效、规范地完成这些护理技术操作项目,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护理技术操作项目的评分标准则成为了护士专业素质和工作表现的重要依据。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护理技术操作项目50项及评分标准,以期对护士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规范有更全面的了解。
一、护理技术操作项目50项1. 静脉输液2. 静脉注射3. 静脉输液泵操作4. 静脉留置针处理5. 输液泵操作6. 中心静脉导管维护7. 输液通道管理8. 持续吸引引流管操作9. 头盔吸引护理10. 鼻胃管护理11. 气管切开护理12. 尿管护理13. 呼吸机操作14. 心电监护仪操作15. 血糖检测16. 血氧检测17. 体温测量18. 血压测量19. 脉搏测量20. 人工排泄21. 高压氧舱操作22. 锁骨头皮下置管23. 复合伤口护理24. 短路连接术后伤口清理25. 硅软防滑管切换换药26. 携带造影管更换27. 肘关节免疫免疫留置针护理28. 上肢深静脉置管29. 下肢深静脉置管30. 非计划性拔管处理31. 自然退热32. 高胆红素新生儿接触保护措施33. 血管通路救助34. 心脏导管镜护理35. 血浆置换36. 单纯抗体服务37. 新生儿导尿管留置针管理38. 新生儿动脉导管留置针管理39. 妇产新生儿保健40. 心弓留置针护理41. 心包积液护理42. 腹水交换43. 化疗栓塞44. 球囊阻断术45. 血栓形成46. 开颅硅管护理47. 开颅围手术期麻醉治疗48. 颅内髓膜挡压导管护理49. 颅内压监测50. 银冲压水肿动脉内治疗以上护理技术操作项目是护士日常工作中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和操作项目。
这些项目涵盖了多个科室和病种,对护士的专业技能和责任承担有着重要意义。
二、评分标准对于以上列举的护理技术操作项目,评分标准是医疗机构对护士工作的质量标准之一。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总5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单人心肺复苏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科室_______被考核人: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考核人___________考核时间_________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科室____被考核人:___________得分:_____考核人__________考核时间________懂;“B 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有1-2处缺项,与病人沟通不够自然“C 级” 表示操作欠熟练、规范,有2-3表示操作欠熟练、混乱、无序,4处以上缺项,与病人无沟通。
一般洗手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准科室_____被考核人:___________得分:_____考核人_________考核时间_________1-2处缺项、欠规范;“C级”操作欠熟练、规范,有2-3处缺项;“D级”操作不熟练、混乱、无序,有4处以上缺项。
外科手消毒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科室____被考核人:___________得分:_____考核人_________考核时间_________注释:评分等级:“A级”操作熟练,无缺项,规范;“B级”操作熟练,有1-2处缺项、欠规范;“C级”操作欠熟练、规范,有2-3处缺项;“D级”操作不熟练、混乱、无序,有4处以上缺项。
无菌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注释:评分等级:A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无缺项;B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有1~2处缺项; C级表示操作欠熟练、规范,有2~3处缺项;D级表示操作欠熟练、规范、混乱、无序,4处以上缺项。
物理降温法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科室______被考核人:__________得分:_____考核人__________考核时间______电动吸引器经口、鼻腔吸痰法评分标准科室______被考核人:___________得分:_____考核人__________考核时间注释:“A级”操作熟练、规范,无缺项、无污染,与病人沟通自然,语言通俗易懂;“B级”操作熟练、规范,有1~2处缺项、污染,与病人沟通不够自然;“C级”操作欠熟练、规范,有2~3处缺项、污染,与病人沟通较少;“D 级”操作欠熟练、混乱、无序,4处以上缺项、污染,与病人没有沟通。
神经精神疾病诊断操作规范与评分标准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神经精神疾病的诊断操作规范与评分标准,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准确地进行疾病的诊断和评估。
通过统一的操作规范和评分标准,可以促进神经精神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并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诊断操作规范1.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病患的病史,包括既往病史、家族史和精神状态的变化。
- 注重病患自述的主观感受,以及与他人的观察和描述。
2. 体格检查-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等方面的检查。
- 针对神经精神疾病的特点,重点观察病患的心理和行为表现。
3. 辅助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血液常规、心电图、脑电图等。
- 结合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和判断是否存在神经精神疾病。
评分标准1. 症状评分- 根据神经精神疾病的具体症状进行评分,包括情绪异常、认知障碍、行为异常等。
- 评分可采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根据病患的具体表现进行评估。
2. 功能评估- 对病患的日常功能进行评估,包括认知功能、社交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等。
- 评分可采用功能量表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以客观评估病患的功能状态。
3. 临床标准评估- 根据神经精神疾病的临床标准进行评估,如DSM-5标准或ICD-10标准。
- 根据病患的症状和体征,判断是否符合特定的疾病诊断标准。
总结本文档提供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操作规范与评分标准,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操作规范,以及症状评分、功能评估和临床标准评估等评分标准。
医务人员可根据该标准进行疾病的诊断和评估,以更好地指导治疗和管理工作,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备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神经精神疾病诊断操作规范与评分标准应结合专业医疗指南和实践经验进行制定,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更新。
*。
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1.按时完成护理技术操作:按护理技术操作要求,准时完成护理技术
操作,用时不超过预定时间,得20分。
2.护理技术操作安全:确保护理技术操作安全(设备、药物、材料使
用正确,操作步骤、程序符合规定,技术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要求),得20分。
3.若遇复杂状况,能及时调整护理技术操作: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
把握问题的能力,在遇到复杂情况时能及时调整护理技术操作,得20分。
4.护理技术操作准确:能按要求准确把握护理技术操作量,操作准确,得20分。
5.护理技术操作质量:能根据护理技术操作要求,全面准确完成护理
技术操作,护理技术操作质量较高,得20分。
自缢操作评分原则日期科室姓名成绩精神科防护技能操作评分原则日期科室姓名成绩1、有关知识:2、评估患者有无冲动暴力倾向,也许出现旳暴力行为及暴力行为旳危险程度,评估患者当时所处环境有无危险,周围有无危险物品。
3、护士从容冷静,积极与患者沟通,态度真诚,耐心安抚劝说患者,稳定患者情绪,向患者表达随时可提供协助,恰当运用肢体语言。
4、若沟通无效,则立即呼喊同事共同处理患者暴力行为。
5、疏散旁观患者,移走环境中存在旳或潜在旳危险物品。
6、护士站位合理,有助于进退,到达既能保护患者又不伤及护士为宜。
7、实行脱身法时,动作迅速敏捷,技巧运用纯熟,注意保护患者和护士旳重要器官不受伤,有效脱身。
8、实行三人控制法时,护士之间互相配合默契,动作要领要运用恰当,协调一致,控制有效。
9、控制患者,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肢体处在功能位。
10、操作过程中随时注意与患者沟通,减少患者旳激惹程度。
10、操作后与患者沟通,稳定患者情绪,告知出现冲动暴力行为旳危害行后果,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保护带约束技术评分原则日期科室姓名成绩保护带约束技术(一)目旳:控制患者危险行为(如自杀、自伤、极度兴奋躁动、有明显袭击行为)旳发生, 防止患者伤害他人或自伤;意识障碍, 谵妄躁动患者防止坠床;对治疗、护理不合作旳患者保证治疗得以实行。
(二)指导患者:向患者解释约束旳目旳, 劝其配合。
(三)注意事项1.约束患者应非常谨慎, 符合约束适应症, 并得到主管医生、护士长或主班护士同意;2.对旳使用约束带, 约束前耐心解释, 争取患者合作;3.约束患者时间不适宜过长, 病情稳定或治疗结束后及时解除约束;如需长时间约束, 应每2小时更换并活动肢体一次。
4.严禁将约束措施作为惩罚患者旳手段;5.约束时, 患者平卧, 四肢舒展, 卧位舒适。
不得让患者旳双手触及约束带打结处及约束带旳另一端, 也不能只约束单侧上肢或下肢, 以免患者解开套结发生意外;(四)约束后旳护理1.做好被约束患者旳生活护理, 保证入量, 协助患者大小便。
精神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精神护理是一项专业的护理工作,旨在帮助患者维持心理健康,促进其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为了准确进行精神护理并评估其效果,护士需要掌握一系列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
本文将介绍精神护理的操作流程,并为评分标准提供参考。
一、精神护理操作流程1.建立信任关系建立信任是进行精神护理的基础。
护士需要以关爱和理解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接触和沟通。
尊重患者的隐私和权利,积极倾听,让患者感到被尊重和关注。
2.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准确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是制定护理计划的重要步骤。
护士需要通过面谈、观察和使用标准化工具,了解患者的思维、情感、行为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评估结果将指导后续的护理干预。
3.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基于对患者的评估结果,护士需要制定个性化的精神护理计划。
这些计划应包括目标、具体的护理措施和时间表。
目标要明确,可衡量和可实现。
护理措施应根据患者的具体需要和资源进行选择和调整。
4.实施护理干预护士需要按照事先制定的护理计划,执行相应的护理干预。
这些干预可能包括心理支持、情绪管理、认知训练、药物治疗等。
护士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效果,并及时进行记录。
5.评估护理效果评估护理效果是衡量精神护理的重要指标。
护士需要评价患者的精神状态是否有所改善,是否能够适应更好的社会和家庭环境。
通过使用标准化的工具和方法,护士可以客观地量化评估结果。
6.调整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和护理效果,护士可以对护理计划进行调整。
这包括增加、减少或改变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接受到最适合的护理。
调整后的护理计划需重新进行实施和评估。
二、评分标准的制定评分标准是用来评估精神护理效果的参考依据。
这里提供一些常用的评分标准供参考:1.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的程度,如抑郁和焦虑的减轻程度,可以使用标准化的评估工具(如BDI和SAS)进行评分。
2.改善患者社会功能的程度,可以衡量患者是否能够回归社会角色,例如就业、学习和社交活动等。
一、铺备用床法及质量评价
二、铺麻醉床法及质量评价
三、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及质量评价
四、床上擦浴法及质量评价
五、床上洗头法及质量评价
六、鼻饲法及质量评价
七、口腔护理法及质量评价
八、生命体征测量法及质量评价
九、皮内注射法及质量评价
十、皮下注射法及质量评价
十一、肌肉注射法及质量评价
十二、静脉注射法及质量评价
十三、密闭式静脉输液法及质量评价
十四、静脉输血法及质量评价
十五、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法及质量评价
十六、微量输注泵操作法及质量评价
十七、静脉输液泵操作法及质量评价
十八、口服给药法及质量评价
十九、超声雾化吸入法及质量评价
二十、大量不保留灌肠法及质量评价
二十一、女病人留置导尿术及质量评价
二十二、氧疗法(氧气筒、中心吸氧)及质量评价
二十三、吸痰法(经口、鼻腔吸痰)及质量评价
二十四、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及质量评价
二十五、洗胃(注射器法)及质量评价
二十六、洗胃机洗胃法及质量评价
二十七、无菌技术法及质量评价
二十八、乙醇(温水)擦浴法及质量评价
二十九、冷湿敷使用法及质量评价
三十、降温使用法及质量评价
三十一、冰帽、冰枕、冰袋使用方法及质量评价
三十二、压疮预防护理及质量评价。
自缢操作评分标准
日期科室姓名成绩
精神科防护技能操作评分标准
相关知识:
1、评估患者有无冲动暴力倾向,可能出现的暴力行为及暴力行为的危险程度,评估患者当时所处环
境有无危险,周围有无危险物品。
2、护士沉着冷静,主动与患者沟通,态度真诚,耐心安抚劝说患者,稳定患者情绪,向患者表示随时可提
供帮助,恰当运用肢体语言。
3、若沟通无效,则立即呼叫同事共同处理患者暴力行为。
4、疏散旁观患者,移走环境中存在的或潜在的危险物品。
5、护士站位合理,有利于进退,达到既能保护患者又不伤及护士为宜。
6、实施脱身法时,动作迅速敏捷,技巧运用熟练,注意保护患者和护士的重要器官不受伤,有效脱身。
7、实施三人控制法时,护士之间相互配合默契,动作要领要运用恰当,协调一致,控制有效。
8、控制患者,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肢体处于功能位。
9、操作过程中随时注意与患者沟通,降低患者的激惹程度。
10、操作后与患者沟通,稳定患者情绪,告知出现冲动暴力行为的危害行后果,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保护带约束技术评分标准
保护带约束技术
(一)目的:
控制患者危险行为(如自杀、自伤、极度兴奋躁动、有明显攻击行为)的发生,避免患者伤害他人或自伤;意识障碍,谵妄躁动患者防止坠床;对治疗、护理不合作的患者保证治疗得以实施。
(二)指导患者:
向患者解释约束的目的,劝其配合。
(三)注意事项
1、约束患者应非常谨慎,符合约束适应症,并得到主管医
生、护士长或主班护士同意;
2、正确使用约束带,约束前耐心解释,争取患者合作;
3、约束患者时间不宜过长,病情稳定或治疗结束后及时解
除约束;如需长时间约束,应每2小时更换并活动肢体一次。
4、严禁将约束方法作为惩罚患者的手段;
5、约束时,患者平卧,四肢舒展,卧位舒适。
不得让患者
的双手触及约束带打结处及约束带的另一端,也不能只约束单
侧上肢或下肢,以免患者解开套结发生意外;
(四)约束后的护理
1、做好被约束患者的生活护理,保证入量,协助患者大小便。
保证床单位清洁干燥。
2、经常检查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情况,及约束带的松紧度,并及时调整。
3、约束带的使用一定要在护士的监视下,并保证约束患者不受其他患者伤害,更应防止患者挣脱约束带而发生危险。
4、做好记录,包括约束的原因、时间、约束带的数目,约束的部位,解除约束时间,执行人等,并交班。
噎食急救操作技术评分标准
日期科室姓名成绩
噎食急救操作技术
(一)噎食:
是指食物堵塞咽喉部或卡在食道的第一狭窄部,甚至误入气管,引起呼吸窒息。
(二)目的:清除梗塞于咽部的食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缓解呼吸困难。
(三)原因:
1、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
2、患有脑器质性疾病如帕金森综合症的患者,吞咽反射迟钝。
3、癫痫患者在进食时抽搐发作也可能导致噎食。
(四)噎食的表现
轻者呛咳、呼吸困难、面色青紫、双眼直瞪、双手乱抓、四肢抽搐;重者意识丧失、全身瘫软、四肢发凉、大小便失禁、呼吸和心跳停止。
(五)指导患者:
采取合适的体位,安慰患者,消除紧张情绪。
(六)注意事项
1、遇到噎食病人,一定要争分夺秒、就地抢救;
2、对突然发生的噎食,常需护士用手将食物从口中抠出,当手伸
入病人口腔时,注意不要被病人反射性动作咬伤手指。
可以在伸手之前,用随手可及的物品如筷子、勺等垫在病人上下臼齿之间。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操作评分标准
日期科室姓名成绩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技术
(一)目的:
配合医生完成电痉挛治疗的护理。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是应用肌肉松弛药与麻醉药使病人在麻醉状态下接受治疗。
适用于以下病人:
1、抑郁状态,有强烈的自杀、自伤企图或行为者;
2、极度兴奋、躁动、冲动伤人者;
3、拒食、违拗、紧张性木僵者;
4、精神药物治疗无效或对药物治疗不能耐受者。
心肺疾患病人慎用。
(二)指导患者:
讲解治疗的目的、作用及效果,取得患者配合;指导患者治疗前一日晚8:00后禁食,治疗前8h禁水,治疗前30min测生命体征,治疗前排空膀胱;做好心理护理,安慰患者,消除紧张情绪。
(三)注意事项
1、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前午夜起一定要禁食、水,否则停止
当日治疗;
2、严防药液外漏,造成局部组织坏死。
3、严格查对制度,防止差错。
4、在给病人予治疗电刺激时,不可插入硬塑料的通气管道,
以防切齿受损。
5、治疗期间应保证病人入量,以增加病人对治疗的耐受性。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操作评分标准
日期科室姓名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