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面接力-交接棒
- 格式:ppt
- 大小:422.00 KB
- 文档页数:13
迎面接力比赛方法与规则
(一)方法:
1、每班选派男、女各10人参加,将各班参赛队的男、女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两路纵队,分别站在比赛场地两端的起跑线后。
发令后,甲队的第一位同学向乙队方向跑去,跑到乙队的交换区后,将接力棒交给乙队的第一位同学,然后站到乙队的排尾,乙队第一位用同样的方法传给甲队的第二位同学,如此依次进行。
先通过终点的班队为胜。
各班的最后一名队员应佩带统一识别标志。
(二)规则:
1、除第一位起跑者外,接棒者必须把接棒的手绕过标志竿接棒。
2、在此过程中及比赛结束的运动员皆不得影响、干扰其它班的比赛。
3、比赛过程中出现掉棒,则必须由交棒者捡起接力棒交给下一位运动员;交接棒时不得将接力棒抛给本方队员;否则视为犯规。
五、注意事项:
1、确保比赛的安全性,比赛运动员禁止穿钉鞋。
2、请各班主任协调做好本班的组织工作。
接力比赛交接棒技术教案引言接力比赛是一项团队合作的体育项目,交接棒技术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交接棒技术能够确保队员之间的衔接顺畅,提高整个团队的比赛效果。
本教案旨在介绍接力比赛交接棒技术的基本要点和训练方法,帮助队员们掌握这一关键技术。
基本要点1. 交接棒的正确握持方式:队员应该用手掌握住交接棒,大拇指放在交接棒的下方,其余四指放在交接棒的上方,轻握但稳固。
2. 棒跑的姿势:接手队员在准备接棒时应以跑步的姿势保持平衡,并将手臂、背部和腿部放松,以便更好地接收交接棒。
3. 交接点的选择:确定交接棒的交接点非常重要,一般选在两个队员之间最短的距离上进行交接,通常在交接区内的5-10米范围内。
训练方法1. 热身练:通过进行热身跑、拉伸运动等活动来准备身体,提高肌肉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
2. 单独练:每个队员都应该进行单独的交接棒训练,练正确的握持方式、适当的姿势和交接点的选择。
3. 合作训练:组织队员进行交接棒的合作训练,模拟实际比赛场景,强化队员之间的配合和默契。
4. 视频分析:录制队员的交接棒过程,与队员一起观看并分析,找出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5. 模拟比赛:组织模拟接力比赛,给予队员实际的比赛经验,提供反馈和改进机会。
注意事项1. 交接棒过程中应保持眼神交流和声音指示的沟通,确保队员之间的配合准确无误。
2. 定期进行交接棒技术的回顾和巩固,不断完善和提高队员的技术水平。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和实践,相信队员们能够掌握接力比赛交接棒技术,为团队取得更好的成绩做出贡献。
为了确保运动安全,请在进行训练前做好准备工作,并请专业教练进行指导和监督。
祝愿大家在接力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一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田径)迎面接力跑——交接棒技术感受冉吉林本节课我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我设计了从游戏热身;讲解传接棒方法到比赛,目的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感受运动的快乐,同时向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的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游戏热身法、比赛竞争法等教学方法,以多种教学手段贯穿始终。
通过学生的体验与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练习动手、动脑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第一环节:游戏热身。
学生对此项游戏很感兴趣,同学们都积极的参与游戏中,在游戏中充分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
但在游戏中由于所选场地的空间不够宽敞,学生在奔跑和追逐中不能尽情施展,所以在没有达到游戏成功的标准,但达到了热身的目的。
第二环节:接力棒的介绍和其交接方法。
在课堂上请学生配合老师做了示范,完成右手传接棒错肩跑的动作方法。
目的是可以让学生能直接地感受到传接棒的方法,然后再指导学生在原地、行进间(慢跑和快跑)进行迎面右手传接棒错肩跑的练习。
学生的观察很仔细、学习认真,游戏中基本上没有看到学生传接棒时发生困难,而且交接棒速度也很快。
第三环节:接力比赛。
在掌握了正确传接棒姿势的基础上开展比赛,首先学生对比赛就十分感兴趣,同时也达到了教学活动的高潮,学生们跃跃欲试,表现出了强烈的展现自我的欲望。
在此我及时渗透了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在比赛中加强了集体主义感。
把学生平均分成了四个小组进行比赛,这样做的目的是体现公平分配的原则。
第四环节:结束部分。
利用放松活动,让学生疲惫的身心得以释放,学生们对比赛活动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同时我也对学生们在活动中的积极表现给予了肯定。
总的来讲,在本堂接力跑的教学活动中,我的感受是学生有组织,有纪律,并积极的参与活动,认真学习动作(只有极少数学生出现错误动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但在准备中还不够充分,教师和学生沟通交流(教师的点评和学生的互评)过少,对教学的示范和组织教学缺乏经验,整堂课教学过程过于急促,时间安排上还不够准确。
迎面接力跑交接棒常见问题的原因与解决方法作者:王义龙来源:《中国学校体育》2019年第01期一、交接棒不顺畅的原因与解决方法原因1:动作概念不明,动作表象不清。
解决方法:录制迎面接力跑视频并制作成微课。
结合学习任务单,提供简易的辅助练习手段(直线跑、伸臂),让学生课前了解动作要领,并为课堂技术学习做好铺垫。
设计意图: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强调立棒交接棒,慢动作观看强调握棒位置。
注意事项:微视频对技术中的交接棒动作采用动作定格、局部放大、动作对比以及慢动作等技术,并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
示范规范,帮助学生明确动作轨迹,诱导练习手段要简单易行。
原因2:立棒式交接棒手型不规范,握棒位置不正确,容易出现握在中间的现象,或者出现平直伸出接力棒的现象。
解决方法:做原地站立交接棒时,采用定格练习,明确接棒的手型(图1-1);做原地踏步交接棒时采用慢动作、定格练习,体验立棒的动作(图1-2);做原地慢跑交接棒时采用简化、慢动作练习,体会交接棒连贯动作(图1-3)。
设计意图:学练交接棒手型动作,巩固交接棒立棒动作与手型练习。
注意事项:技术分解时不能破坏动作的完整性,要由易到难,通过学生已有的基础进行延伸。
原因3:跑的方向不直,為了交接棒不掉棒,采用减速甚至是停下来完成交接棒。
解决方法:运用口诀“右手递右手,从他右边过”诱导练习,启发学生体会右错肩传接棒;2人错肩击掌,强化错肩的概念;采用情境教学,将学生比作交通工具,跑道线当成双黄线,通过条件限制要求沿各自跑道前行;右手贴提醒标志,跑的途中不能换手;最后阶段放置标志桶,引导学生右错肩跑(图2)。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接力跑路线容易出现错误,借助辅助道具、游戏,帮助学生强化右错肩、快速跑的练习。
注意事项:练习时,引导学生右错肩跑直线,避免低头跑或减速跑;初学右错肩时,可以先用标志杆,避免影响跑动节奏,同时产生练习心理障碍。
二、交接棒时机不合理的原因与解决方法原因1:快交接棒时调整路线,或在距离接棒学生过远时就把棒伸出,造成提前伸棒或减速交接棒。
接力跑中的迎面交接棒技术
授课教师:唐天梅
结束部分
场地器材篮球场一块接力棒10根r 厶
曰器一台
预计心率曲线图
课后小结
三、教师带领学生围绕
篮球场慢跑3分
钟。
意安全。
三、学生跟着老
师慢跑。
要求:跑的过程
中匀速、注意呼
吸。
慢跑可以增加肺活量,
增强呼吸功能;另外,
在运动后慢跑还可以起
到放松的作用。
5
分
钟
1
次
1、教师与学生一起完
成放松舞蹈;
2、总结,并对表现好
的学生进行表扬。
3、布置课后作业。
4、安排见习生收器
材。
1、学生跟着老
师元成舞蹈;
2、学生提出本
堂课的未解决的
难题。
舞蹈时,队形为圆形。
一年级学生迎面接力赛比赛规则1、比赛中,学生必须以右手完成交接棒,完成交接棒的同学必须通过跑道缓冲区,然后站在本班站立区的队尾。
2、学生参加比赛时,必须在规定的跑道内完成比赛,不得串道。
完成比赛的同学必须在站立区内,不得占用缓冲区。
3、交接棒时,交棒队员必须把棒放于接棒者手中,不得抛棒给接棒队员。
如有掉棒,必须由正在交接棒的两个同学负责捡起,第三者不得参与。
4、交接棒时,接棒队员必须双脚立于起跑线后,完成接棒后才能跑出。
5、不能抢跑。
6、接棒时脚不能出线.7、途中跑时不能有抄近道或类似现象.8、冲刺时是以脚先踩线者为胜而不是身体的其他部位.9、最重要的是反应速度要快,接到棒就要跑,不能有丝毫犹豫.,还要注重团体合作。
10、以上五点规则,在比赛过程中,有违反其一者,即取消该班比赛资格。
一年级学生接力赛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1. 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丰富孩子的校园文化体育生活,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天天跑的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奔跑能力,增强学生体质。
2.培养每一个孩子健康、参与、竞争、快乐的情绪,并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行动。
3.人人参与,班班行动。
二、活动口号:“我会跑,跑得快,爱集体”,跑出健康,跑出友谊,跑出快乐三、活动时间:5月28日下午第一第二节课。
四、活动地点安排:安排在田径场西跑道上。
五、参赛对象及步骤:1. 比赛距离安排:1年级本班进行30米迎面接力跑。
2. 参加班级和人数:一年级班上男女各19人,共38人,请在最后一名运动员手臂上绑一块红领巾。
3.录取名次:本年级根据比赛成绩分别取前四名。
4. 比赛说明:比赛过程中任教本堂课的老师跟随班级协助比赛,如果需要这堂课的话可以跟体育老师换课。
阳光体育运动——“迎面接力”竞赛时间:2014年4月3日中午12:20-13::40地点:学校操场人员安排:高彦军:组织维护秩序姜延东:裁判冯雄伟:记录比赛规则:1 、由各班班主任挑选男女各10名队员参赛,比赛前,各队队员分立于跑道两端,每端10 人( 男10 人、女10 人) 成一路纵队排列,男女位置不限。
起点端第一名起跑队员和对面第一位接棒队员站在端线前,起跑队员手持接力棒等候裁判员发令。
其余队员与第一位队员前后间隔1米,后一名队员待前一名队员跑出后再进入端线前等候。
2 、裁判发令宣布比赛开始后,第一名队员沿跑道跑到赛道对面,将接力棒交给对面第一名队员( 交接棒必须绕过标志杆,采用“立棒式”传接棒) ,依此进行,直至最后一名队员冲过终点线。
3 、比赛过程中,奔跑队员必须手持接力棒,若掉棒则应立即拾棒并从掉棒处继续奔跑,期间计时不中断。
4 、替补队员在比赛过程中不能进入比赛队伍。
5 、所有参赛队员在完成交棒后应立即归入队伍末位,保持队伍整齐,不得有任何妨碍其他队伍队员比赛的行为,否则取消本队成绩。
附:场地及器材要求:1 、比赛场地为50 米直跑道,跑道两端竖立不低于 1.2 米的标志杆各一根。
2 、每队比赛时必须且只能传接 1 根接力棒,且由奔跑队员传接。
3、如下图所示,每条道的两端分为两个部分,跑道左侧阴影区为站立区,右侧为缓冲区。
每个参赛班必须在站立区等待比赛。
4、比赛中,各班必须以右手完成交接棒,完成交接棒的同学必须通过跑道缓冲区,然后站在本班站立区的队尾。
5、各班参加比赛时,必须在规定的跑道内完成比赛,不得串道。
完成比赛的同学必须在站立区内,不得占用缓冲区。
6、交接棒时,交棒队员必须把棒放于接棒者手中,不得抛棒给接棒队员。
如有掉棒,必须由正在交接棒的两个同学负责捡起,第三者不得参与。
7、交接棒时,接棒队员必须双脚立于起跑线后,完成接棒后才能跑出。
8、以上五点规则,在比赛过程中,有违反其一者,即取消该班比赛资格。
迎面接力跑:立棒式传接棒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跑:迎面接力跑:立棒式传接棒2 、游戏:30 米往返接力赛二、指导思想本单元努力践行新课标“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的思想。
根据七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以比赛贯穿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竞争,体现体育学习的乐趣。
通过采用探究、自主、合作等学习方法,层层递进,有效地使学生掌握立式传接棒方法,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协调、快速反应等体育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朝气蓬勃、遵守纪律、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机智、勇敢、顽强拼搏等优良意志品质,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三、设计理念根据体育课标要求,针对学生好动特点,结合素质教育,在体育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乐学,鼓励学生创新,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创设最佳的、稳妥的、快速传接棒方法,教学重点是传时立棒,接时张开虎口,抓住棒,教学难点是传接棒立棒。
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掌握立棒式传、接棒接力跑的技能。
四、教材分析迎面接力跑是中小学田径教学的主要教材,是合作跑游戏的主要内容之一,由短跑和传接棒技术组成。
跑是人体基本的活动方式,也是基本的运动技能,是儿童在日常生活、体育娱乐中最基本的一种活动能力。
而接力跑是一项由快速跑和传、接棒技术组成的集体项目,带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竞赛性,深受学生喜欢。
结合七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通过迎面接力跑和一些游戏活动,教会学生立式传接棒方法,激发学生跑的兴趣、培养正确的跑姿、发展奔跑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达成体育教学的目标。
五、学情分析由于七年级学生刚由小学升入初中,儿童转为青少年还需要一个过渡期,其心、生理都还需要一个转变期和适应期。
所以,原则上我们安排的体育项目、活动内容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常规做起、由易到难、由浅入课,这是本年级的一个活动趋势。
大部分学生感情丰富而强烈,表现为情绪波动性大、不稳定、不成熟,表现欲、上进心强,但是普遍体质较弱。
水平三六年级《接力跑传接棒技术;小篮球游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迎面接力跑:交接棒技术;2、小篮球游戏:传球追触游戏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掌握接力跑传接棒的动作方法,培养跑的正确姿势;在游戏教学中,进一步学习行进间传接球的技术。
2.增强学生腿部力量,提高奔跑与躲闪能力。
3培养学生刻苦顽强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及机智、灵活的作风,学会相互配合。
教学重点传接棒的配合。
教学难点传接棒的时机。
结构时间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及组织次数开始部分3 一、课堂常规: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3、队列练习:左转弯走1、教师语言要清晰。
2、教师讲解课堂要求和任务。
组织:××××××××××××××××××××◎四列横队,体操队型1准备部分8二、准备活动1.蛇形跑热身2.徒手操2.专项性活动:单脚交换跳(2-3次)。
1.教师应采用镜面示范。
2.动作要求准确到位,达到充分活动各部位的目的。
【组织形式】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1、学生站成四列横队。
2、学生和教师一同练习。
3、学生认真听讲看示范。
4、学生精神饱满。
2基本部分1610三、接力跑:方法:接棒人手臂向后伸出,手臂与躯干约成50°~60°角,手腕内旋,掌心向拇指与其他四指自然张开,虎口朝后,传棒人将棒的前端由上向下送到接棒人手中。
四、小篮球游戏:传球追触方法:学生分组在规定场地内,每组指定2~3人为“追触者”(系上彩带以示区别)。
其中一人手持篮球做好准备。
游戏开始,追触者相互进行移刻中的传接球,并在此过程中触及其他学生,被触及者系上彩带加入中,继续游戏,直到其他游戏者全被触及为止。
1.教师出示接力跑传接棒的图片,学生观察;2.教师讲解示范下压式传接棒方法,学生观察体会;3.教师组织学生原地传、接棒练习(5~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