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城市发展史
- 格式:docx
- 大小:13.42 KB
- 文档页数:2
石家庄第一座解放的城市
石家庄,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解放的第一座大城市。
1947年11月12日,石家庄解放,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个以城市为中心的人民政权。
因毛泽东主席在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指挥的三大战役,又被誉为“新中国的摇篮”。
2018年6月12日,参观了这座具有浓厚政治意味的城市。
石家庄,河北省省会,地处河北省西南部,旧称石门,北靠首都北京,古称“京畿之地”,素有“南北通衢、燕晋咽喉”之称,西与山西为邻,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有秀美自然风光,有珍贵文物古迹。
截至2016年底,石家庄辖区总面积15848平方公里,市区面积2206平方公里,下辖8个区、11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全市常住人口1078万人。
石家庄城发展史范文石家庄是河北省的省会,也是河北省最大的城市之一、它地处华北地区,是连接华东和西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下面是石家庄城市发展史的一些关键时刻和事件的概述。
石家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这个时期的考古遗址证明了该地区有人类活动。
然而,在古代的历史中,石家庄并没有作为重要的城市得到记录。
石家庄的历史开始在公元AD700年左右的唐朝时期。
唐朝时期的石家庄是一个战略重要的地方,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历经多次改名和擢升为州级行政区。
然而,在唐朝灭亡后,石家庄逐渐进入了一个相对较为沉寂的时期。
在明朝时期,石家庄再次开始了发展。
明朝政府将石家庄划归河北布政司管辖,同时也开始了对该地区的军事和经济发展的重视。
石家庄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商贸中心,同时还有一些政府机构和文化建筑得到了兴建。
石家庄的城墙、孟姜墓和石家庄海牛之宝等著名景点和文物都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
清朝时期,石家庄进一步增强了作为商业中心的地位。
清朝政府鼓励商业发展,修建了很多商业街区和集市。
石家庄成为了河北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这座城市。
同时,石家庄也成为了政府机构和文化教育中心。
清朝时期朝阳街的建设和南泥湾的兴建都为石家庄的城市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初,石家庄的城市改造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转型。
在1914年,石家庄成为了河北省的省会,同时也成为了一座现代化的城市。
许多新的政府机构和公共设施得到了建设,包括铁路、供水系统、电力和电信基础设施等。
这些都大大推动了石家庄城市的发展。
建国后的石家庄城市发展更加迅速。
特别是在开放政策的推动下,石家庄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
许多国有企业在这里兴建,同时也吸引了大量外资的投入。
工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使石家庄的人口大幅增长,城市面积拓展,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石家庄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城市扩张导致了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
石家庄的由来石家庄市的名称来源于石家庄村。
一百年前,石家庄是获鹿县(今鹿泉市)的一个小村子,面积不足半平方公里,只有百余户,六百多人。
从1902年起,随着京广、石太、石德铁路的兴建,逐渐发展成功为现代都市。
现在石家庄市面积14164平方公里,人口九百多万,成为“天下第一庄”。
石家庄村名最早见诸明代。
现在上京毗卢寺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4年)重修碑记中,有石家庄村名。
清光绪四年本《获鹿县志》记载:“石家庄,县三十五里,街道六,庙宇六,井泉四”。
当时石家庄村的位置和范围,在今新华区东南部的北大街以西,大桥路以北,北后街以南,北于家胡同以东。
石家庄由何而得名,传说颇多,有说因“石”姓而得名,有说由“十家庄”讹传而得名,还有说因村中多石匠而得名,但都无史籍记载,有待进一步考证。
石家庄之所以从一个小村发展为大城市,关键是由于京汉(今京广)铁路与正太(今石太)铁路交汇点的确定。
1897年4月,津海关道兼督办铁路大臣盛宣怀,受清廷委派兴建卢(沟桥)汉(口)铁路。
同时,山西巡抚胡聘之筹划修建正太铁路。
几经勘测,权衡利弊,决定将两条铁路交汇点选定在正定府南滹沱河南岸的柳林铺。
因此,山西人将正太铁路称为“柳太铁路”。
1901年,在八国联军的威逼下,清王朝同意将卢汉铁路北端延伸到北京正阳门,从此改称京汉铁路。
1902年,京汉铁路通至石家庄村东,并建站。
因当时石家庄村小,知名度低,所以取七里外的大镇——振头作为站名。
这一站的设置,对石家庄的发展起到了历史性的决定作用。
为了压缩开支,就将正太铁路东端起点由柳林铺向南移至振头站(今石家庄站)。
正太铁路,1904年动工兴建,1907年全线竣工通车。
从此,石家庄成了京汉、正太铁路的交汇点,成为晋冀间物资转运枢纽,有力的促进了石家庄的经济发展,成为城市崛起的先导。
石门市是石家庄市的前身。
在谈石门市之前,有必要先说一下休门的情况。
“休门”,在当地方言中读作Qiu men。
休门位于今桥东区中部,北临中山东路,南临四中路,西至南、北人子街东段,东临建设大街。
石家庄旧称
石家庄,又名石门。
在战国时期是赵国的属地,汉代属中山国,三国时期隶属于魏,为常山郡治所,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置州,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定名为石门县。
北宋仁宗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移治今新华区。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为
晋察冀边区政府、晋察冀边区行署和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驻地,1949年8月1日建立了河北省人民政府,1954年11月改称为石家庄市,1955年5月15日撤销石家庄专区,改为省直辖市,1968年3月成立石家庄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12月复称石家庄地区行政公署至今。
现辖桥西区、长安区、裕华区、新华区、井陉矿区、正定县、栾城县、平山县、灵寿县、藁城市、晋州市及高邑县、赞皇县、深泽县、无极县、赵县等2个县级市,共计18个县、4个县级市,2个区。
总面积15848.9平方千米,全市总人口941万,其中非农业人口400多万,少数民族占0.6%。
现有耕地106.2万亩,山场120万亩。
森
林覆盖率达21%。
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
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石太铁路横贯东西;国家重要公路干线京广、京深、石德等与之相连接。
已经形成以铁路为主,公路、航空运输协调发展的交通格局。
素有“燕赵第一府”之美誉的石家庄古城曾被英国人喻为“东方的巴黎”。
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胜众多,旅游景点遍布全市。
- 1 -。
河北石家庄古老的历史名城河北省的省会石家庄,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名城。
作为河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石家庄不仅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本文将带您一起探索石家庄这座古老名城的壮丽历史和独特风貌。
一、历史沿革石家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左右,这里是春秋时期赵国的故乡。
经历了秦、汉、魏、晋、北魏等朝代的更迭,石家庄逐渐成为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
尤其是在北方农牧区交通要冲的地理位置,使得石家庄成为了商贸往来的重要补给站。
在元、明、清等朝代,石家庄逐渐繁荣发展,成为著名的商贸城市。
二、城市风貌石家庄的城市风貌融合了古典与现代元素,具有浓郁的北方特色。
城市的主街道宽敞而干净,建筑外观大都采用传统的灰砖青瓦风格,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
除了古老的建筑风格外,石家庄也逐渐兴起了现代化的高楼大厦,焕发着勃勃的生机。
三、文化底蕴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名城,石家庄自然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这里孕育了众多的历史名人,如清代文学家郑板桥、书法家黄庭坚等,他们的作品和精神影响着石家庄的文化氛围。
此外,石家庄还拥有多个博物馆和文化遗址,如石家庄博物院、东岳庙等,这些地方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物,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
四、旅游景点石家庄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悬空寺是石家庄著名的佛教寺庙,建在陡峭的峡谷中,给人一种悬挂在空中的感觉。
赵州桥被誉为中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的瑰宝,至今仍然保留了完整的建筑结构。
赞皇县的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的摇篮,保存着许多革命的遗迹,对于了解中国革命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五、特色美食石家庄的美食文化同样令人称赞,这里有许多独具特色的传统美食。
最有名的要数石家庄的烩面和石家庄香肠。
烩面以其独特的鲜汤和细腻的面条在当地享有盛誉,而石家庄香肠则以醇厚的口感和独特的风味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六、未来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石家庄正在积极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之一,石家庄正不断提升城市的功能和品质,加速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石家庄古代文化石家庄位于中国北方,是河北省的省会城市。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石家庄拥有丰富的古代文化。
这些文化遗产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和人文特色。
本文将从石家庄的历史、建筑、艺术和文学四个方面分析石家庄的古代文化。
首先,石家庄的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历史。
根据考古发现,石家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那时的居民主要以狩猎、采集为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陆续形成了多个古代部落,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赵国等。
赵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国家,其国都就设在现今的石家庄地区。
赵国的历史遗迹在石家庄依然可以见到,如赵州桥、长平之战纪念馆等。
这些历史遗迹见证了石家庄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其次,石家庄还有许多独特的古代建筑,展现了当时的建筑艺术和工程技术。
其中最有名的是石家庄外滩建筑群。
这些建筑都是用石头和木材建造的,融汇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建筑群分为两排,高低错落,巧妙利用了地形。
外滩建筑群是当地人休闲、娱乐和社交的场所,也是游客欣赏石家庄风景的好地方。
除了建筑,石家庄的古代艺术也是该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石家庄的历史上,陶瓷制作是一项重要的手工艺。
当地陶瓷的特点是色彩斑斓、造型别致,常常以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为题材。
例如,有些陶瓷作品以花鸟为主题,展现了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这些陶瓷作品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富有艺术美感,为石家庄的古代文化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最后,石家庄的古代文化还得以在文学中得到体现。
石家庄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孕育了许多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是石家庄的文化瑰宝,代代相传。
其中最有名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
这部小说以石家庄为背景,描绘了一幅中国古代社会的繁华与衰落,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此外,还有一些古代诗人将石家庄的美景和人文风情融入到他们的作品中,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南园春未老》。
总结而言,石家庄的古代文化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
从历史到建筑、艺术和文学,石家庄的古代文化无处不在,影响着这座城市的发展和文化传承。
石家庄为什么是最牛的城市问题:石家庄为什么是最牛的城市?答案: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牛逼的城市,但要论发展的速度,它堪称最牛逼的城市,它就是被戏称为“天下第一庄”的石家庄。
石家庄,是河北省的省会。
但在一百年前,石家庄还真的只是一个村,名字就叫石家庄村,隶属于现在鹿泉市的一个很小的村庄。
那时候石家庄村的面积不足0.1平方公里,人口只有六百多人,相对于现在的一千多万人的省会,那时候简直是Low到没朋友。
石家庄历史悠久,早在六千多年前,这里就出现了人类活动的遗址。
战国中山国文化,是石家庄历史文化脉络中的比较重要一环,也是继藁城台西商文化之后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文化。
据历史记载,石家庄村是在明朝初年出现的,刚开始是军屯和官庄。
到清朝康熙年间,成为当时获鹿县(鹿泉市)的一个小村庄。
石家庄之所以能从一个小村庄发展为现在的大都市,得益于当时的京汉铁路与正太铁路的建设。
1902年,京汉铁路通到了石家庄村的东头,并且还在那里建了站。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就是因为石家庄村成了京汉和正太铁路的交汇处,也就让石家庄村称为了物资运输的枢纽,对石家庄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的快速发展,到1925年的时候,石家庄的面积就将近扩大了20倍,由原来的小村庄发展成了一个新兴的小镇。
并于同年,把当时获鹿县以东的休门、栗村给合并了,成立了“石门市”。
但此虽然叫“石门市”,但却还只是一个大的镇,并不是市。
在1937年,日本占领了石门,并在此建立了政权。
在1947年底,人民解放军打败了驻守在此的国民党军,解放了石门,并建立了人民政权,此时的石门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
之后,宣布将石门市更名为石家庄市。
在1968年1月29日,河北省将省会迁到石家庄,此时的石家庄,完成了从石家庄村到石家庄市的华丽的转变,堪比“屌丝逆袭”。
在一百年里,石家庄的面积从从0.1平方公里到现在的近1.6万平方公里,整整翻了16万倍人口从600到现在的近1300万,也翻了2万多倍。
石家庄发展史作文
《说说咱石家庄的发展史》
嘿,咱今儿就来唠唠咱石家庄的发展史。
你知道不,我小时候啊,印象中的石家庄那还是个挺小的地儿呢。
记得那时候,我家住在一条小巷子里,那巷子弯弯绕绕的,就像个迷宫似的。
每次小伙伴们来找我玩,都得在巷子里摸索好久,一边走还一边喊着我的名字。
那时候啊,周围的房子也都不高,矮矮的一片。
要说这石家庄发展起来啊,还真是不容易。
慢慢的,我就看着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盖起来了,街道也变得越来越宽啦,车水马龙的,可热闹了呢。
就拿咱那市中心来说吧,以前就那么几家商店,可现在呢,大商场一个接一个,里面啥都有,简直能让人挑花眼。
而且啊,交通也越来越发达喽。
以前那公交车都破破烂烂的,现在可好,又新又干净,还有那地铁呢,真是太方便啦!我记得我第一次坐地铁的时候,还兴奋得不行,东张西望的,感觉可新奇了呢。
这石家庄的发展真的就像坐了火箭似的,一天一个样。
我相信啊,以后咱石家庄肯定会越来越好,越来越棒!咱也能跟着沾沾光,享受这发展带来的好日子呢!哈哈。
哎呀呀,说了这么多,总之咱石家庄就是从以前的小模样一点点变得越来越有大城市的范儿啦,咱可得好好期待期待未来它还会变成啥样儿!
怎么样,我唠得还行不?这可都是我亲身经历和看到的真实变化呀!。
河北石家庄—城市发展历史卫星影像全纪录(1984—2016)1984年(由于手机端无法查看高清原图,建议点小编头像查看高清同步视频)1985年(由于手机端无法查看高清原图,建议点小编头像查看高清同步视频)1986年(由于手机端无法查看高清原图,建议点小编头像查看高清同步视频)1987年(由于手机端无法查看高清原图,建议点小编头像查看高清同步视频)1988年(由于手机端无法查看高清原图,建议点小编头像查看高清同步视频)1989年(由于手机端无法查看高清原图,建议点小编头像查看高清同步视频)1990年(由于手机端无法查看高清原图,建议点小编头像查看高清同步视频)清同步视频)1992年(由于手机端无法查看高清原图,建议点小编头像查看高清同步视频)1993年(由于手机端无法查看高清原图,建议点小编头像查看高清同步视频)清同步视频)1995年(由于手机端无法查看高清原图,建议点小编头像查看高清同步视频)1996年(由于手机端无法查看高清原图,建议点小编头像查看高清同步视频)1997年(由于手机端无法查看高清原图,建议点小编头像查看高清同步视频)1998年(由于手机端无法查看高清原图,建议点小编头像查看高清同步视频)1999年(由于手机端无法查看高清原图,建议点小编头像查看高2000年(由于手机端无法查看高清原图,建议点小编头像查看高清同步视频)2001年(由于手机端无法查看高清原图,建议点小编头像查看高清同步视频)2002年(由于手机端无法查看高清原图,建议点小编头像查看高2003年(由于手机端无法查看高清原图,建议点小编头像查看高清同步视频)2004年(由于手机端无法查看高清原图,建议点小编头像查看高清同步视频)清同步视频)2006年(由于手机端无法查看高清原图,建议点小编头像查看高清同步视频)2007年(由于手机端无法查看高清原图,建议点小编头像查看高清同步视频)清同步视频)2009年(由于手机端无法查看高清原图,建议点小编头像查看高清同步视频)2010年(由于手机端无法查看高清原图,建议点小编头像查看高清同步视频)2011年(由于手机端无法查看高清原图,建议点小编头像查看高清同步视频)2012年(由于手机端无法查看高清原图,建议点小编头像查看高清同步视频)2013年(由于手机端无法查看高清原图,建议点小编头像查看高2014年(由于手机端无法查看高清原图,建议点小编头像查看高清同步视频)2015年(由于手机端无法查看高清原图,建议点小编头像查看高清同步视频)2016年(由于手机端无法查看高清原图,建议点小编头像查看高。
石家庄什么时候成为省会
1968年1月29日,河北省省会由保定市迁至石家庄市,石家庄市成为河北省省会。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2月26日,石门市人民政府发布通知,将石门市更名为石家庄市。
石家庄是全国最没有存在感的省会城市之一,或许去掉“之一”也可以。
论经济发展,它长期被唐山压制;论历史文化,它比不上保定和邯郸;论旅游名气,它不及秦皇岛和承德;甚至雄安新区一出,它的政治地位仿佛都低了一截。
省内兄弟不服它,省外朋友不认识它,说它是全国最没有存在感的省会,不算冤枉。
面对这种窘境,河北和石家庄也不是不急的。
河北省委王东峰在2017年就曾召开会议,要求“合力推进省会建设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今年上半年,他再度召开会议强调“推进省会建设发展”的紧迫性。
如今,支持省会建设的正式文件终于来了。
近日,河北发布《关于大力支持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石家庄继而出台《关于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支持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方案》。
一条期待已久的“强省会”之路,就此铺开。
火车拉来的城市
——石家庄近代发展史
作为在石家庄度过童年的学生,我选择它作为本次分析的对象。
图示:1901年石家庄周边简图和石家庄村平面图
一农业化时期(村落)(公元十四世纪—1902)
最早聚落记载始于明初,原是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真定卫的军屯(生产建设兵团团场)无行政级别。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升格为真定府获鹿县下属行政村,附近有到保定的官道(不久废弃)与当时的政治中心真定城隔滹沱河相望。
到清末,石家庄村的面积约平方公里,仅有200户人家,600余口人。
二农业向半城镇化过渡时期(村落—县/府级行政中心:1902—1912)
1898年清政府向外国贷款修建北京到汉口的芦汉铁路,该铁路于1902年延伸到正定到石家庄一带,并于石家庄村东头修建了一个小型转运站。
取更大的行政中心“枕头镇”之名命名为“枕头站”。
此时的官道新废弃不久,获鹿仍是该地的行政中心山西商贾最主要的住宿地。
随着同年芦汉铁路的通车,石家庄周围的商店、酒肆、旅馆陆续开业。
外国商人也开始在此地暂停。
次年,石家庄村落开始延伸并兼并了振头镇和邻近数村,原大清邮政振头代办亦升格为邮政分局,地位逐步超越了获鹿。
图示:1905年石家庄周边格局
1903年,正太(正定到太原)铁路开始修建,由于正定府治所在滹沱河北,该河当时流量很大而且水文条件复杂,为了省去高昂的架桥费用,正太铁路起点被就近改在枕头站。
并在村东做了一段转弯副轨(可能为了分流,这一弯恰好成为了以后半个世纪内石家庄市区的东部边界),1907年铁路竣工通车。
图示:上:1911年石家庄周边格局,下:正太饭店和劝业商场
相关配套设施也随着铁路的到来逐步开始兴建:1906年石家庄电报房建成,1907年华北最早的银行——交通银行石家庄支行建成,同年石家庄第一座国际化的豪华饭店——正太饭店建成,这座接待过孙中山和蒋介石的法式小洋楼成了石家庄真正崛起的标志,故有“先有正太饭店,后有石家庄”之说。
到1912年清帝逊位前,石家庄城区已经极大地向东南扩大延伸,形成了以南部大桥街为主的旅馆居住区和村南的商业中心,共有商户106家,并开办了“民生”“劝业”“石门”几大商场。
正太铁路端头的南移,石家庄崛起的真正诱因。
至此石家庄的地位逐步超越了北边的正定县城,成为了京晋冀重要的物资转运中心和客流集散地。
仅次于直隶行政中心保定。
三半城镇化向城镇化过渡时期(县/府级行政中心—市级行政中心,1912—1937)(1)北洋政府时期:
清朝灭亡后,北洋政府出于稳定华北局势的需要,将石家庄更名为“石门”,并将天津、保定、石门一同作为华北重点发展区域,又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战,外商在华北投资锐减,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在这里获得了市场、出现了第一次勃兴。
1914年,井陉煤矿石门焦炼厂在石门落成,这里产出了我国第一批独立生产的优质焦炭、并出口了日本。
这是石家庄工业化真正的起步。
1916年,石门第一座大型娱乐场所”升平茶园”开业。
1919年,通过当地爱国商人集资,中国内地电灯公司石门分公司、平和轧棉公司、万华肥皂公司在此成立。
1922年,湖北楚兴实业有限公司开始筹建大兴纱厂,次年投产,这是华北地区建厂最早、规模最大的纺织企业。
1923年石门自来水公司成立。
图示:大兴纱厂和焦炼厂
(1)国民政府和日本占领时期:
1927年北洋奉系军阀势力迫于北伐军压力退出石门,南京政府在此设市。
石门总人口达万人,首任市长周化邦组织划定石黄公路延长线-石家庄站—电台广播站一线为城市轴心,形成了以东西向中正路(中山路)为轴心,以京汉车站(枕头站原址)、正太车站(现石家庄老火车站)、正太总机厂为中心,工业、商业、饮食服务业、运输业全面发展的城镇群落,这是石家庄城市规划的开端。
随着国民政府“黄金十年”的到来,石门工业高速发展,到1930年代城市产业工人数量超过2万人。
1937年日军突袭占领石门,为了支持对占领区的控制,加大了对井陉矿区和原有工厂的开发,石门的重工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1942年,为了支持同时向晋中北及冀中地区运兵扫荡的需要、日军向此移驻了大量军事工业设施,扩建了石门火车站和城市轨道,增设了石门西环线(成为城市很长时间内的西部边界),石门铁路枢纽的地位进一步加强,保定地位则有所下降。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为应对内战加强石门防卫,在石门各道路枢纽增设驻军分区,然而1947年11月石门依然成为了解放军攻占的第一座大城市。
并改名为石家庄,石家庄市此时人口19万,有大小工厂27家。
超越了河北省会保定,成为了未来华北解放区的重要经济中心。
图示:左图为1946年的石家庄,形成了环轨包夹、中山路为轴心的城市格局。
右图为解放军通过中山路及1980年石家庄地图
解放后,1968年1月29日,河北省省会由保定市迁至石家庄。
1993年6月30日,石家庄地区行政公署与石家庄市政府合并,成立了新的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1978年后城市快速发展,城区大大超出了老铁路环线范围(现已拆除),石家庄迈入了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时期。
四:小结
石家庄是幸运的。
其本身历史很短且没有政治、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是一个典型的交通驱动的新兴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城市,因其铁路节点的作用留住了商旅和投资,又在近半个世纪的战乱中因其军事(交通)价值得到各个政权重视(更重要的是反复易手过程中竟没有被严重破坏)。
由此在不到半个世纪时间内完成了乡村到城市的巨变。
一个火车站的移动,竟然同时改变相互毗邻的石家庄、鹿泉、正定、保定等诸多城市的命运,实在是中国近代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