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矿药剂第6章 含氮的氧化矿捕收剂详解
- 格式:ppt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36
1、羟肟酸类选矿药剂烷基羟肟wò酸具有2种同时存在的互变异构体:氧肟酸和异羟肟酸。
烷基7-9羟肟酸(RCONHONa)为红棕色油状液体,含烷基羟肟酸60-65%,脂肪酸15-20%,水分15-20%,易溶于热水,有毒性。
在有无机酸存在时,羟肟酸容易水解成羟氨和羧酸。
可用来浮选锡石、氧化铁矿、稀土、磷酸盐矿、黑钨矿、白钨矿、重晶石、氧化铅锌矿等,是一种选择性良好的捕收剂。
苯甲羟肟酸,红棕色固体,捕收能力较烷基羟肟酸弱,选择性好,主要用于铁矿石正浮选。
品名:水杨羟肟酸(同名:水杨氧肟酸)主要成份:水杨基羟肟酸(水杨基氧肟酸)分子式:C6H4OHCONHOH性状: 产品为粉红至桔红色固体粉末,微溶于水,可溶于碱溶液,性质稳定,带有水杨酸气味。
主要用途:水杨羟肟酸能与锡、钨、稀土、铜、铁等金属形成稳定的螯合物,而与碱土金属及碱金属形成不稳定的螯合物,所以,水杨羟肟酸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特别是水杨羟肟酸与锡石螯合时不仅能形成多种形式的外络盐,而且还能形成不同构成的内络盐,因此,水杨羟肟酸对锡的选择性较强。
该品在锡石选矿中通常与P86配套使用,并具有一定的起泡性。
该品还具有毒性低(是卞基胂酸的十六分之一,故此品的应用还可以使环保问题得到大大改善)、用药量少、适用性强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2、磷酸酯、膦酸类选矿药剂烷基磷酸酯分磷酸单酯、磷酸二酯、磷酸三酯,用作捕收剂时,单酯最好,二酯次之,三酯不能单独用作捕收剂,需与别的捕收剂混合使用,作为辅助捕收剂。
烷基磷酸酯作为锡石、铀矿、磷灰石、赤铁矿捕收剂。
烃基膦酸与烷基磷酸酯不同,烃基膦酸分子中的磷原子直接与烃链上的碳原子相连。
有机膦酸作为捕收剂的主要是苯乙烯膦酸,为白色结晶,可溶于水,且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与Sn、Fe离子形成难溶盐,与钙、镁离子在高浓度时形成盐,故对含钙、镁的矿物捕收能力较弱。
选择性比甲苯胂酸稍差,但毒性小,无起泡性,用来浮选锡石、黑钨矿等。
浮选药剂的分类及用途分析在浮游选矿过程中,为有效地选分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或分离各种不同的有用矿物,常需添加某些药剂,以改变矿物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及介质的性质,这些药剂统称浮选药剂。
浮选药剂按其用途可分为五类:捕收剂、起泡剂、活化剂、抑制剂、调整剂一、捕收剂,改变矿物表面疏水性,使浮游的矿粒黏附于气泡上的浮选药剂。
捕收剂的种类很多,按其离子性质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型和非离子型;按其应用范围可分为硫化矿捕收剂、氧化矿捕收剂、非极性矿物捕收剂和沉积金属的捕收剂。
常用的硫化矿捕收剂有黄药、黄药衍生物、黑药、白药、苯并噻唑硫醇、苯并咪唑硫醇、苯并嗯唑硫醇等。
氧化矿捕收剂主要有脂肪酸及其钠皂、烷基磺酸盐、烷基硫酸盐、磷酸酯、砷酸酯、脂肪胺及其盐、松香胺、季铵盐、二胺及多胺类化合物、两性表面活性剂等。
油类捕收剂,如煤油、柴油等。
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作用有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表面化学反应。
捕收剂的吸附与矿物浮选行为有密切关系。
在一定的捕收剂浓度范围内,随着药剂浓度提高,吸附量增大,浮选回收率显著上升;浓度达到相当值后,回收率随浓度及吸附量提高的幅度变小;捕收剂浓度过高时,吸附量还可继续增大,但浮选回收率却不再升高,甚至反而下降。
因此,在浮选过程中要正确掌握捕收剂的用量,以获得最佳效益。
二、起泡剂:浮选矿浆中气泡的形成,主要依赖于浮选设备中各种类型的充气搅拌装置,以及向矿浆中添加适量的起泡剂(frothers)。
起泡剂一般均为表面活性剂,其分子结构由非极性的亲油(疏水)基团和极性的亲水(疏油)基团构成,形成既有亲水性又有亲油型的所谓的“双亲结构”分子。
亲油基可以是脂肪族烃基、脂环族烃基和芳香族烃基或带O、N等原子的脂肪族烃基、脂环族烃基和芳香族烃基;亲水基一般为羧酸基、烃基、磺酸基、硫酸基、膦酸基、氨基、腈基、硫醇基、卤基、醚基等。
起泡剂加到水中,亲水基插入水相而亲油基插入油相或竖立在空气中,形成在界面层或表面上的定向排列,从而使界面张力或表面张力降低。
选矿浮选药剂分类及机理浮选捕收剂(collectors)是能提高矿物表面疏水性的一类药剂,也是矿物浮选最主要的一类药剂。
由于浮选是利用捕收剂与矿物表面的活性点作用,从而使矿物表面疏水上浮的选矿方法,而自然界中,天然疏水性矿物(hydrophobic minerals)为数甚少,大部分矿物亲水或弱疏水,只有与捕收剂作用,增大其表面的疏水性,才具有一定的可浮性。
即使是天然疏水性矿物,为了有效浮选,也要适当添加非极性油类捕收剂,以提高其可浮性。
因此,捕收剂对浮选技术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据统计,美国1985年浮选处理4.22x108t矿石,所用捕收剂就占全部浮选药剂费用的50%以上。
最初的捕收剂为杂酚油等油类,随后是油酸捕收剂。
可溶于水的捕收剂的发现是浮选药剂的一大进步,尤其是科勒尔发明的黄药。
上世纪30年代,浮选技术发展到处理非金属矿物,此时皂类捕收剂和阳离子胺类捕收剂与抑制剂一起使用。
至50年代,除哈里斯发明了Z-200外,浮选捕收剂研究进展不大。
随后,捕收剂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研制了大豆油脂肪酸硫酸化皂、氧化石蜡皂等铁矿的捕收剂,合成了黄原酸酯类及硫代氨基甲酸酯类等选择性较好的捕收剂。
近些年,也出现了一系列高效捕收剂,如硫化矿捕收剂Y-89、T-2K、KM-109、PAC,氧化矿捕收剂GY、CF、MOS,硅酸盐浮选的胺类捕收剂等。
目前,捕收剂的研究,主要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开发研制高效、无毒(或低毒)、价廉、低耗、原料来源广泛的新型捕收剂;再就是对各种现有捕收剂进行合理搭配与组合使用。
前者一旦突破,将使选矿技术取得革命性进展,但研制周期长、难度大;后者见效快,容易在选矿实践中实现。
3.1 浮选捕收剂的分类与作用3.1.1 捕收剂的分类理论研究和浮选实践均已表明,对不同类型的矿石需要选用不同类型的捕收剂。
对捕收剂进行分类,可系统地、科学地认识各类捕收剂的共性和个性,有利于对药剂的掌握和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正确的选择和使用好各种药剂。
氧化矿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一、前言a. 研究背景和意义b. 发展历程和现状二、氧化矿捕收剂的分类与性质a. 氧化物类b. 有机酸类c. 醇酸类d. 复合类三、氧化矿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作用机理a. 捕收剂与矿物表面的作用b. 捕收剂对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c. 捕收剂对矿物表面结构的影响四、氧化矿捕收剂矿选效果的研究进展a. 捕收剂对金属矿物选别的影响b. 捕收剂对非金属矿物选别的影响c. 氧化矿捕收剂在复杂矿石中的应用五、氧化矿捕收剂矿选工艺的研究进展a. 浮选工艺优化b. 矿浆调节技术创新c. 冶炼工艺改进六、结论与展望a. 矿物捕收剂的发展趋势b. 矿物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完善c. 对氧化矿捕收剂研究的展望一、前言矿物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资源,而其选矿技术的发展关系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氧化矿捕收剂作为选矿过程中的关键剂型,具有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
其作用机理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矿选工艺的效率和降低成本。
本文旨在对氧化矿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为氧化矿捕收剂在矿选技术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a. 研究背景和意义氧化矿捕收剂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探索,现已成为矿物精选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的剂型之一。
氧化矿捕收剂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矿石的回收率和品质,减少能源和化学剂消耗,降低选矿的成本和环境影响。
因此,氧化矿捕收剂的研究和应用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随着现代分析仪器的出现和技术的发展,对氧化矿捕收剂的研究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本文将对氧化矿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作用机理进行详尽的探讨,从而为提高矿物捕收剂的效率和优化矿选工艺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
b. 发展历程和现状氧化矿捕收剂的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
最早的捕收剂是松香、玉米淀粉、腐植酸等天然有机物质,后来发展到磷酸、硫酸、氢氟酸、硝酸等无机酸类捕收剂,随后又发展出AERO等有机磺酸类、羟胺类、醇羧酸类、复合物、聚合物和微生物等新型捕收剂。
选矿药剂1. 引言选矿是矿石开采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从原矿中分离出有价值的矿石。
为了提高矿石的回收率和品位,选矿过程中经常需要加入药剂。
选矿药剂是指在选矿过程中添加的化学药剂,用于调节矿石表面性质、提高矿石与选矿液的接触性能、改变矿石的浮选性质,以实现矿石的有效分离和提纯。
本文将介绍选矿药剂的作用、分类以及常见的应用。
2. 选矿药剂的作用选矿药剂在选矿过程中具有以下作用:2.1. 改变矿石表面性质选矿药剂可以通过改变矿石表面物理和化学性质来影响矿石与选矿液的接触性能。
例如,药剂可以使矿石表面变得亲水或疏水,从而提高或降低矿石与水的接触角度,从而影响浮选过程中矿石与气泡的结合。
2.2. 调节浮选性能选矿药剂可以调节浮选过程中矿石的浮选性能,使有价值的矿石被浮选出来,无价值的矿石被沉积下来。
药剂可以通过影响气泡的吸附性能、胶体稳定性和粘聚性等因素来改变矿石的浮选性能。
2.3. 改善矿石回收率和品位选矿药剂的使用可以改善矿石的回收率和品位。
通过选择合适的药剂和调节药剂用量,可以提高矿石的浮选速度和浮选效果,从而提高矿石的回收率和品位。
3. 选矿药剂的分类根据药剂的化学性质和作用机制,选矿药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3.1. 捕收剂捕收剂是指能够吸附在矿石表面并增加气泡与矿石颗粒结合能力的药剂。
常见的捕收剂包括黄原胶、木精醇、二甲二硫醚等。
3.2. 促浮剂促浮剂是指能够增加矿石与气泡结合的药剂。
常见的促浮剂包括黄原胶、苦竹碱、黄原酮等。
3.3. 抑制剂抑制剂是指能够抑制某些矿石与气泡结合的药剂。
常见的抑制剂包括氧化铁、硝酸铜等。
3.4. pH调节剂pH调节剂是指能够调节选矿液pH值的药剂。
不同矿石对选矿液的pH值有不同的要求,pH调节剂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4. 选矿药剂的应用选矿药剂在矿石选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介绍几个常见的选矿药剂应用:4.1. 黄原胶黄原胶是一种常用的药剂,可作为捕收剂和促浮剂使用。
选矿药剂概述凡在选矿过程中,为提高该作业的效率而加入的化学添加剂,统称为选矿药剂。
按选矿过程,主要包括助磨剂、浮选药剂、助滤剂、表面改性剂等。
1925年黄药和1926年黑药的出现,大大促进了选矿工业的发展。
随后氧化矿捕收剂及胺类捕收剂的出现,使浮选处理矿石类型大大扩展,也促使浮选药剂品种逐年增多。
20世纪60年代,除继续以黄药、黑药及脂肪酸皂为主外,陆续出现硫氨酯、黄原酸酯及双黄药等非离子型捕收剂及各类典型螯合捕收剂,如8-羟基喹啉、羟肟酸及二苯硫脲等。
其特点是选择性更好,可以少用抑制剂完成优先浮选;用量更小,许多具有起泡性,使一些大型选厂的起泡剂单耗不断降低。
与此同时,开始了浮选理论的研究,20世纪70~80年代,王淀佐等提出的浮选剂结构理论与分子设计的研究,使新药剂的研制工作,愈来愈有科学性、预见性。
随着资源的贫、杂、细化,矿物浮选难度与日俱增。
为提高复杂共生矿物的分离精度,要求浮选药剂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细、泥矿物及对精矿质量的要求,也促使了助磨剂、助滤剂的出现与发展,助滤剂(也称脱水剂)的发展尤为迅速。
同时对环保及生态环境的重视,也对选矿药剂提出了无毒、低毒化的要求。
化工产品开发技术与药剂测试技术的不断创新也促使选矿药剂的发展。
在传统药剂的基础上,振北新型药剂的研究不断出现,其主要特点:①改性药剂:即在现有药剂的基础上,引入各类选择性强或亲和性强的基团。
如在小分子表面活性剂中引入强亲和性基团提高其捕收选择性,在大分子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中引入选择性强的基团以提高其絮凝选择性。
②复配药剂:利用药剂合理复配所产生的协同效应,来提高各类选矿作业效率,是目前药剂高效能、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和发展趋势。
③开发新型表面活性剂:研究新型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和特殊类型表面活性剂。
④螯合药剂:开发能与金属发生螯合作用的药剂以提高选择性。
矿用浮选机主要使用药剂划分矿用浮选机在使用过程中是需要药剂的辅助来完成整个浮选任务的。
那么浮选机究竟需要那些药剂来帮助完成浮选任务呢?下面就由昱发机械厂家为大家解读浮选药剂的分类:浮选药剂主要分为捕收剂、调整剂和起泡剂。
1、捕收剂。
用以增强矿物疏水性和可浮性的药剂。
硫化矿常用的捕收剂有黄药、黑药和硫氮类等。
非硫化矿常用的捕收剂有羧酸(盐)类,磺酸(盐)类,硫酸酯类,胂酸、膦酸类,羟肟酸类和胺类。
非极性矿物主要用中性油(如煤油、柴油)来捕收。
2、调整剂。
主要用于调整捕收的作用及介质条件。
它又包括抑制剂、活化剂和pH值调整剂。
(1)抑制剂,用以增大矿物表面亲水性、降低矿物可浮性的药剂。
硫化矿浮选常用的抑制剂有:石灰主要抑制黄铁矿。
氰化物抑制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
亚硫酸盐类抑制闪锌矿、黄铁矿。
硫酸锌抑制闪锌矿。
重铬酸盐抑制方铅矿。
非硫化矿的浮选中,常用水玻璃来抑制石英、硅酸盐等脉石矿物。
(2)活化剂。
用以促进矿物和捕收剂的作用或者消除抑制作用的药剂。
当用黄药类捕收剂时,硫酸铜、硝酸银、硝酸铅可以作为活化剂。
当用脂肪酸类捕收剂时,可用氯化钙、氯化钡作为活化剂。
(3)pH调整剂。
用以调节矿浆酸度的药剂。
常用的有石灰、碳酸钠、硫酸、盐酸等。
3、起泡剂。
促使矿浆中形成稳定泡沫的药剂。
常用的有松油、松醇油、甲酚、脂肪醇等。
除以上几大类外,还有分散剂、絮凝剂、消泡剂、脱药剂等。
更多矿用浮选机浮选机设备信息请咨询:昱发机械有限公司昱发相关网站: 推荐产品:破碎机烘干机磁选机球磨机跳汰机矿用浮选机wm相关推荐:矿用浮选机厂家--矿用浮选机价格。
常用选矿药剂一、浮选药剂:(也叫捕收剂)1、丁黄药:(丁基黄原酸钠):浅黄色、易溶于水、保质期十个月,含量≥84.5%,游离碱<0.5(没反应充分的碱)它是由钠碱,二硫化碳,丁醇反应合成的,在弱碱性矿浆中使用,捕收能力较强,应用于各种有色金属硫化矿的浮选。
2、异戊黄药:(异戊基黄原酸钠)黄色,易溶于水,保质期10个月,含量≥79%,游离碱<0.5,它是由钠碱,二硫化碳,异戊醇反应合成的,强力捕收剂,适用于需要捕收力强,而不需要选择性的有色金属矿的浮选(比如氧化铜矿等难选的矿物)。
3、乙黄药:(乙基黄原酸钠)浅黄色,易溶于水,含量82%,有效期10个月,它是由钠碱,二硫化碳,乙醇反应合成的,捕收能力较弱,选择性强,适用于易浮或复杂金属硫化矿的浮选。
4、乙硫氮:灰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含量95%,有效期一年,它是由二乙胺、二硫化碳反应合成的,比黄药、黑药捕收能力强,浮选速度快,用药省,可以在较高的碱性矿浆中使用,适用于铅、锑、铜等硫化矿的浮选。
5、丁铵黑药:白色粉末,极溶于水,含量95%,有效期二年,它是由丁醇、五硫化二磷、铵气反应合成的,化学稳定性强,能在酸性矿浆中获得好的捕收效果,对方铅矿、镍、锑矿捕收能力较强,特别是含铂、金、银的金属硫化矿与其它药剂配合使用,有利铂、金、银的回收,丁铵有起泡性,泡沫厚大较脆。
6、25号黑药:黑色水溶液,微溶于水,含量53%,有效期二年,它是由甲酚、五硫化二磷反应合成的,适用于铜、铅硫化矿的浮选,由于微溶于水所以要加在球磨机或调整槽内。
7、Z200(乙基硫氨酯):琥珀色油状液化,微溶于水,含量95%,保质期二年,它是由异丙黄药、脂化而成,选择性好,适用于需要较高精矿质量的有色金属(比如铜精矿砷存在时含砷低)。
二、起泡剂二号油(松醇油)含量39%,浅黄色油状液体,有效期二年,它是由杂醇油和松醇油勾兑而成,适用于各种有色金属和煤浮选。
三、调整剂1、硫化钠:多种用途1)抑制剂2)脱药剂(脱除混合精矿捕收剂)3)活化剂(氧化铜矿,铅矿硫化)2、亚硫酸钠:1)还原剂2)抑制剂:抑制闪锌矿和黄铁矿3、硫酸锌:闪锌矿的抑制剂,必须与碱共用才有抑制作用。
立志当早,存高远
选矿药剂的作用
浮选时使用各种药剂来调节入选矿物和浮选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扩大金矿物或含金矿物与脉石间亲琉水性的差异,使之更好地分选,达到提高金回收率的目的。
常用的浮选剂分三大类:捕收剂,起泡剂,调整剂。
1.捕收剂
自然界中除煤、石墨、硫磺、滑石和辉钼矿等矿物颗粒表面疏水、具有天然
的可浮性外,大多数矿物均是亲水的,金矿物也是如此。
加一种药剂能改变矿物颗粒的亲水性而产生疏水性使之可浮,这种药剂通常称之为捕收剂。
捕收剂通常是极性捕收剂和非极性捕收剂。
极性捕收剂由能与矿物颗粒表面发生作用的极性基团和起疏水作用的非极性基团两部分组成。
当这类捕收剂吸附于矿粒表面时,其分子或离子呈定向排列,极性基团朝向矿物颗粒表面,非极性基团朝外形成疏水膜,从而使矿位具有可浮性
与铜、铅、锌、铁等硫化矿物伴生的金,在浮选时常用有机硫代化合物作浦
收剂。
例如,烷基(乙、丙、丁、戊基等)二硫代碳酸钠(钾),又称黄原酸盐,俗称黄药。
如NaS2C-OCH2-CH3,在含金多金属矿石的浮选时,多采用乙基黄药和丁基黄药。
烷基二硫代磷酸或其盐类,如(RO)2PSSH,式中R 为烷基,俗称黑药。
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和黄原酸盐的酯类衍生物等也是硫化矿物常用的捕收剂。
也是浮选含金多金属硫化矿的常用描收剂,常与黄药类同时使用。
非离子型极性捕收剂的分子不解离,如含硫酯类,非极性捕收剂为烃油(中性油),如煤油、柴油等。
2.起泡剂
具有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的表面活性分子,定向吸附于水一空气界面,降低。
论述有色金属选矿过程中浮选药剂的合理使用有色金属选矿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矿产开采方法,其中浮选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分离方法。
浮选药剂是浮选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合理使用对浮选过程的稳定性、选矿指标和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有色金属选矿过程中浮选药剂的合理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浮选药剂是指在浮选过程中用于改变矿物表面性质和选择性地吸附矿物表面的化学品。
在有色金属选矿过程中,常用的浮选药剂包括捕收剂、起泡剂和调节剂等。
捕收剂是一种增强矿物与气泡的吸附能力的化学品,可以选择性地吸附希望浮选的矿物。
起泡剂是一种影响气泡形成和维持时间的化学品,可以促进气泡与矿物颗粒之间的接触。
调节剂是一种通过改变矿物表面性质来选择性地吸附或抑制特定矿物的化学品。
1. 浮选药剂的选择:不同的矿物有不同的物化性质,需要选择不同的浮选药剂来达到浮选目的。
在具体选择时需要考虑矿物的种类、性质和结构,以及浮选指标和矿产开采的经济效益等方面。
同时,需要考虑矿物中存在的有害元素,对浮选药剂的毒性和环境影响等因素。
2. 浮选药剂的用量:用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浮选的稳定性和经济效益。
用量过多会造成矿粒过度吸附或药剂过度放量,形成泥沙,影响浮选效果和品质。
用量过少会使浮选效率降低,增加生产成本。
因此,在使用浮选药剂时需要掌握良好的用药技巧,严格控制用量。
3. 浮选药剂的顺序:浮选药剂的顺序对浮选效果也有重要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捕收剂的加入要早于起泡剂,以便优先吸附想要浮选的矿物。
此外,在加入调节剂时需要考虑到不同药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充分发挥其选择性能。
4. 浮选药剂的再生利用:浮选药剂的使用是一个循环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其再生利用。
在浮选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浮选药剂的回收和处理,以降低药剂使用成本和浮选对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有色金属选矿过程中,浮选药剂的合理使用是一个复杂而又技术性强的过程。
需要精确掌握矿物的性质、浮选药剂的选择、用量、顺序等因素,并充分考虑浮选药剂再生利用。
金矿选矿药剂配方一、捕收剂捕收剂是用于从矿石中捕收金矿物的药剂。
最常用的捕收剂是黄药和黑药。
黄药是一种酸性药剂,可以有效捕收金矿物,而黑药则是一种胺类药剂,也可以用于金矿物的捕收。
二、抑制剂抑制剂是用于抑制非金矿物表面金矿物的药剂。
最常用的抑制剂是氰化物和硫化物。
氰化物可以抑制非金矿物表面的金矿物,使金矿物更容易被捕收剂捕收,而硫化物则可以抑制硫化物矿物表面的金矿物。
三、活化剂活化剂是用于将非金矿物表面金矿物活化的药剂。
最常用的活化剂是酸类和醇类。
酸类可以改变矿石表面的电性,使金矿物更容易被捕收剂捕收,而醇类则可以破坏非金矿物表面的保护膜,使金矿物更容易被捕收剂捕收。
四、调整剂调整剂是用于调整捕收剂、抑制剂和活化剂的药剂。
最常用的调整剂是碱类和盐类。
碱类可以改变矿石表面的电性,使金矿物更容易被捕收剂捕收,而盐类则可以增加药剂的溶解度,提高药剂的效率。
五、氧化剂氧化剂是用于将金矿物氧化成离子状态的药剂。
最常用的氧化剂是氯酸钾和高锰酸钾。
这些药剂可以将金矿物氧化成离子状态,使金矿物更容易被氰化物或硫化物抑制剂抑制。
六、抑制剂和活化剂的复合剂为了方便使用,有时会将抑制剂和活化剂混合在一起制成复合剂。
这种复合剂可以直接用于矿石表面金矿物的活化和抑制。
七、泡沫剂泡沫剂是用于制造泡沫的药剂。
泡沫可以吸附金矿物,使其更容易被捕收剂捕收。
最常用的泡沫剂是皂角苷和泡沫剂等。
八、絮凝剂絮凝剂是用于使金矿物絮凝沉降的药剂。
最常用的絮凝剂是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和无机盐等。
这些药剂可以使金矿物絮凝沉降,从而提高金矿物的回收率。
论述有色金属选矿过程中浮选药剂的合理使用有色金属选矿是指从含有金属矿物的矿石中提取金属的工艺过程。
浮选是一种重要的选矿方法,通过将矿石颗粒与气泡附着在一起形成浮泡,从而实现有价金属的提取。
而浮选药剂的合理使用对浮选工艺的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有色金属选矿过程中浮选药剂的合理使用进行论述。
合理选择浮选药剂的种类和剂量是浮选过程中的关键。
浮选药剂可以分为捕收剂、起泡剂、调整剂和活化剂四大类。
捕收剂是指对矿石颗粒有选择性地附着的药剂,起泡剂用于产生一定的气泡量和质量,调整剂用于调节溶液pH值和离子强度,活化剂用于活化矿石表面。
合理选择药剂种类和剂量需要根据矿石种类、矿石成分和选矿工艺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试验和经验总结来确定最佳的药剂种类和剂量。
合理控制浮选药剂的投加顺序和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
浮选药剂的投加顺序和时间的合理控制可以有效提高浮选过程的效率。
一般来说,起泡剂应该最后加入,而捕收剂应该先于起泡剂加入。
这是因为起泡剂的加入会降低捕收剂的活性,影响浮选效果。
而捕收剂的投加时间应掌握在气泡生成之前,以保证有效地提高浮选效果。
合理调节浮选药剂的pH值也是浮选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不同矿石矿物的表面电荷性质不同,需要通过调整溶液的pH值来控制表面电荷的变化。
一般来说,对于砂矿来说,可以选择较低的pH值进行浮选,而对于硫化矿来说,一般选择较高的pH值进行浮选。
通过合理调节浮选药剂的pH值,可以改变气泡吸附在矿石上的状态,从而实现更好的选矿效果。
合理控制浮选药剂的循环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浮选药剂的循环使用可以降低运行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浮选药剂的循环使用,药剂会逐渐降解和消耗,从而影响浮选效果。
需要定期检测和补充药剂,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药剂的种类和剂量。
有色金属选矿过程中浮选药剂的合理使用对浮选工艺的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选择药剂种类和剂量,控制药剂的投加顺序和时间,调节药剂的pH值,并合理控制药剂的循环使用,可以提高浮选过程的效率和选矿效果,降低成本和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