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教学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9.77 MB
- 文档页数:53
Guide for Wastewater Management in Rural Villages in China农村生活污水管理指导手册December 20112011年12月P u b l i c D i s c l o s u r e A u t h o r i z e d P u b l i c D i s c l o s u r e A u t h o r i z e d 70189Guide for Wastewater ManagementinRural Villages in China农村生活污水管理指导手册皮特··哈实皮特赵齐宏王沈华钱德拉可持续发展集团世界银行目录第一章简介 (1)1.1背景 (1)1.2加强农村污水管理的原因 (2)1.3农村污水管理计划概述 (3)1.4编制本手册的目的 (5)1.5手册目录 (6)第二章背景 (1)2.1人类排泄物(粪便)的利用 (1)2.2沼气池 (3)2.2近期措施与问题 (3)第三章农村卫生管理计划概述 (1)3.1生活污水来源 (1)3.2农村卫生技术简介 (1)3.3分散式卫生系统 (2)3.3.1单户(或就地)污水处理系统 (3)3.3.2多户(或集群)污水处理系统 (9)3.4社区洗衣房 (9)3.5集中式(或村级)污水处理系统 (1)3.3.55.1污水管道方案 (1)3.3.55.2集中式污水处理系统 (2)3.3.55.3土地排放系统 (2)3.5.4灌溉/水再利用 (4)3.3.55.5污泥管理 (4)3.3.66卫生设施选择标准 (3)3.3.66.1供水方式 (3)3.3.66.2房屋密度 (4)3.3.66.3土壤和地下水状况 (4)3.3.66.4污水流量 (4)3.3.66.5水资源保护区 (5)3.3.66.6可用土地 (5)3.3.66.7社会、文化因素 (6)3.3.66.8经济因素 (6)3.3.66.9技术因素 (7)3.3.66.10能源需求和利用率 (7)第四章农村卫生项目管理机构设置与政策法规框架 (1)4.1概述 (1)4.2机构职责 (1)4.3地方政府机构 (5)4.4.44政策法规 (7)4.4.1中央政府政策 (8)4.4.2省级政策 (10)4.4.3地方政策 (10)4.4.4宁波农村污水项目 (13)第五章社区参与及教育策略 (16)5.1简介 (16)5.1.1公众参与 (16)5.1.2公共健康教育 (17)5.2机构与社区相联合 (18)5.3公众参与活动 (19)5.4村庄组织规划 (20)5.5数据收集和评估(村内调查) (20)5.6初步规划(明确方向) (21)5.7项目筛选(采纳方案) (23)5.8项目实施 (23)5.8.1设计审核 (23)5.8.2项目招标采购 (23)5.8.3项目建设(项目动员和协调) (24)5.9项目管理和信息更新 (24)5.10项目动员和协调 (24)5.11项目管理 (25)5.12村庄研讨会 (25)5.12.1研讨会的时间和形式 (26)5.12.2会议准备工作 (26)5.12.3会议后勤保障工作 (27)5.12.4举办研讨会 (27)5.12.5记录会议成果 (28)第六章技术分析与工艺设计 (1)6.1初步设计概述 (1)6.2村庄调查与数据收集 (2)6.2.1村庄意愿与现状评估 (4)6.2.2村庄资源的分布情况 (4)6.2.3确定主要领导人物 (6)6.2.4村庄能力评估 (7)6.3工程地质勘查 (7)6.4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评价与初步财务分析 (8)6.4.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8)6.4.2项目成本概算 (17)6.5工程方案与设计 (18)第七章项目融资、补贴和污水处理费 (1)7.1计划性成本 (1)7.2项目实施成本 (3)7.2.1项目管理、规划、设计和监理 (3)7.2.2项目建设 (5)7.2.3不可预见费 (7)7.2.4运行维护成本 (7)7.3项目融资 (9)7.3.1背景 (9)7.3.2可选的资金来源 (10)7.3.3非货币成本 (2)7.4补贴 (2)7.4.1概述和问题 (2)7.4.2补贴类型 (4)7.4.3当地社区分摊补贴的合作模式 (7)7.5成本回收 (7)7.5.1项目和项目环境对成本回收的影响 (9)7.5.2支付意愿最大化 (10)7.5.3运行维护成本最优化 (11)7.5.4设置公平合理的水费结构 (11)7.5.5收费选项 (13)第八章招标采购与项目实施 (1)8.1简介 (1)8.2采购方式 (3)8.2.1设计-投标-建设模式(DB&B) (4)8.2.2设计-建设模式(DB) (6)8.2.3设计-建设-管理模式(交付使用) (10)8.3采购计划 (11)8.3.1项目管理与实施团队 (12)8.3.2工作范围 (12)8.3.3制定采购时刻表 (12)8.3.4准备招标与合同文件 (13)8.3.8.3.55技术规格 (14)8.3.66通用合同条款(GCC) (15)8.3.第九章运行、维护与监督管理 (1)9.1简介 (1)9.1.1持续性运行维护 (2)9.1.2持续有效运行维护要素 (3)9.1.3影响持续运行维护的重要过程 (4)9.1.4运行和维护计划 (5)9.2管理与行政 (6)9.2.1组织结构 (6)9.2.2资源的组织与调动 (9)9.2.3财务管理 (9)9.2.4规划 (11)9.3运行与维护 (12)9.3.1教育与宣传 (12)9.3.2维护计划要素 (1)9.3.3污水处理系统维护 (3)9.3.4污泥与残渣管理 (6)9.3.5应急响应计划 (6)9.3.6安全 (7)9.4报告与监测 (7)9.4.1报告 (7)9.4.2水质和流量监测 (8)9.4.3设备监测 (9)9.4.4远程监测(遥感技术与SCADA) (9)9.5操作员培训与支持 (10)第十章项目监督管理 (1)10.1简介 (1)10.2环境规章制度执行原则 (2)10.2.1环境效应和责任分担 (2)10.2.2目标与策略 (3)10.2.3有效的监管、法治和守法 (3)10.2.4结构与资源 (4)10.3环境保护局和其他当地机构的职责 (4)10.3.1环境保护局的职责 (4)10.3.2市县级污水管理项目组的职责 (5)10.4标准和法规 (5)10.4.1基于性能的标准 (5)10.4.2基于资源保护或再利用的标准 (6)10.5污水处理系统审批和经营许可证 (6)10.6执法行动 (6)10.6.1视查与检验 (1)10.6.2监测、监督与评级 (1)10.6.3执行与遵守方法 (2)10.7技术支持和培训 (3)第十一章参考文献 (4)附录A (1)附录B (1)附录C (1)附件D (1)附件E (1)第一章简介1.1背景根据2007年统计,中国约有7.27亿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数的55%。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培训教材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一、概述: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主要包括:初沉池,缺氧池、好氧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消毒池、污泥硝化池和风机房,曝气装置。
生活污水是指人们生活过程中排出的废水,主要包括粪便水、洗浴水、洗涤水和冲洗水等。
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是适用于处理生活污水或与之类似的工业有机污水的专用设备,主要特点是集有机污水的处理工艺于一体,设备可埋地设置,不占地表面积,不需盖房,寒冷地区不需保温,采用无污泥处理工艺,排泥量极少,同时不需要人员管理,可长年不检修,对周围环境无影响。
污水处理设备去除有机污染物及氨氮主要依赖于设备中的AO生物处理工艺。
其中工作原理是在A级,由于污水有机物浓度很高,微生物处于缺气状态,此时微生物为兼性微生物,它们将污水中的有机氨转化分解为NH3-N,同时利用有机碳作为电子供体,将NOˉ2-N、NOˉ3-N转化为N2,而且还利用部分有机碳源和NH3-N 合成新的细胞物质。
所以A级池不仅具有一定的有机物去功能,减轻后续好氧池的有机负荷,以利于硝化作用的进行,而且依靠原水中存在的较高浓度有机物,完成反硝化作用,最终消除氮的富营养化污染。
在O级,由于有机物浓度已大幅度降低,但仍有一定量的有机物及较高的NH3-N存在。
为了使有机物得到进一步氧化分解,同时在碳化作用处于完成情况下硝化作用能顺利进行,在O级设置有机负荷较低的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池。
在O级池是主要存在好氧微生物及处氧型细菌(硝化菌)。
其中好氧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成CO2和H2O;自养型细菌(硝化菌)利用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无机碳或空气中的CO2作为营养源,将污水中的NHˉ3-N转化成Nˉ2-ON、Nˉ3-ON、O级池的出水部分回流到A级池,为A级池提供电子受体,通过反硝化作用最终消除氮污染。
生活污水采用A/O生化处理工艺,集中至生活污水调节池,进行二级生物处理和沉淀消毒处理,处理合格后排放。
整套工艺包括初沉池、缺氧池、好氧接触池、二沉池、消毒池、3污泥硝化池、风机房和曝气装置。
污水处理技术培训教材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然而,水资源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尤其是污水处理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提高污水处理技术水平,加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本教材旨在为广大污水处理从业人员提供系统、全面的污水处理技术培训。
二、污水处理基础知识1.污水来源与分类(1)工业污水:来源于各类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
(2)生活污水:来源于居民生活、公共服务设施等。
(3)农业污水:来源于农田灌溉、养殖业等。
2.污水水质指标(1)化学需氧量(COD):表示水中有机物的含量。
(2)生化需氧量(BOD):表示水中有机物在生物作用下分解所需的氧量。
(3)悬浮物(SS):表示水中悬浮固体的含量。
(4)氨氮(NH3-N):表示水中氨氮的含量。
(5)总磷(TP):表示水中总磷的含量。
(6)pH值:表示水溶液的酸碱性。
3.污水处理工艺流程(1)预处理: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漂浮物等。
(2)生化处理:利用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3)深度处理: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提高出水水质。
(4)污泥处理:对生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稳定化、减量化处理。
三、污水处理技术1.物理处理技术(1)格栅: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漂浮物。
(2)沉砂池:去除污水中的泥沙、悬浮物。
(3)沉淀池: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
2.化学处理技术(1)混凝:通过添加混凝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形成絮体。
(2)中和:调整污水中的pH值,使其达到中性。
(3)氧化还原:利用氧化剂或还原剂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
3.生物处理技术(1)活性污泥法:利用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2)生物膜法:利用生物膜附着在填料上,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3)厌氧处理: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四、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与管理1.设施运行(1)设备操作:掌握各类污水处理设备的操作方法。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教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教材1、简介1.1 问题概述1.2 解决意义2、环境保护法律法规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2 《水污染防治法》2.3 其他相关法规及政策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概述3.1 基本原理3.2 处理工艺分类3.3 技术优势及适用环境4、常用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4.1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4.1.1 工艺流程4.1.2 设备选型及运行要点 4.2 人工湿地处理4.2.1 塘坑人工湿地4.2.2 植物人工湿地4.2.3 技术特点与适用条件 4.3 塘坑处理法4.3.1 塘坑处理流程4.3.2 塘坑处理优势与限制 4.4 生物滤池处理法4.4.1 工艺流程4.4.2 生物滤池处理特点 4.5 其他处理方法4.5.1 系统类处理方法4.5.2 膜技术应用5、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与操作 5.1 几个关键参数的确定 5.2 设备选型与布置5.3 操作与维护要点5.4 处理效果评价6、污水处理设备维护与故障排除 6.1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6.2 设备定期维护要点6.3 紧急情况处理措施7、监测与管理体系建设7.1 监测方案设计7.2 污水处理过程监测7.3 运行数据分析与报告8、计划与政策支持8.1 农村污水处理规划8.2 扶持政策与资金支持8.3 案例分析9、课后习题与答案9.1 单选题9.2 多选题9.3 判断题9.4 开放性问题10、附件附件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示例附件2:常见污水处理设备选型表格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国家对环境保护进行规范和管理的法律法规。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面规范和保护环境的法律。
3、《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和管理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法律。
污水处理术培训教材$number{01}目录•污水处理基本概念与原理•污水预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物理化学处理技术•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01污水处理基本概念与原理123污水来源及分类农业污水来自农田灌溉、畜禽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废水,含有农药、化肥等污染物。
工业废水来自制造、加工等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
生活污水来自居民日常生活、商业设施等产生的废水,含有较高的有机物、营养盐等。
污水处理目标与意义去除污染物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营养盐、重金属等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资源化利用将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回用,如用于农田灌溉、工业冷却等,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保护环境减少污水排放对环境的污染,保护水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
化学处理法通过投加化学药剂使污水中的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而去除,如中和、沉淀、氧化还原等,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的转化作用。
物理处理法通过格栅、沉砂池等设备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漂浮物,原理是利用重力分离和拦截作用。
生物处理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盐,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降解和转化作用。
污水处理方法及原理02污水预处理技术通过设置不同规格的格栅,拦截污水中的大块悬浮物和漂浮物,保护后续处理设备。
格栅拦截清理方式设备维护定期或连续清理格栅截留物,避免截留物过多影响过水能力和处理效果。
定期检查格栅完好情况,及时更换损坏的格栅,保证拦截效果。
030201格栅拦截与清理调节池内设置搅拌设备,使污水充分混合,达到水质均匀的目的。
均质作用通过调节池调节污水流量,保证后续处理设备的稳定运行。
均量作用定期监测调节池内水质和水量变化,及时调整运行参数,保证均质均量效果。
运行管理调节池均质均量利用重力作用使无机颗粒在沉砂池中沉淀下来,达到去除的目的。
沉砂原理沉砂池通常采用平流式或竖流式构造,设置排砂装置和刮泥装置。
农村居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设计方案XXXX科技有限公司目录一、概括 (1)1.1污水来源 (1)1.2处理水量 (1)1.3原水水质 (1)1.4出水标准 (2)二、工程设计依据 (3)三、工程设计原则 (3)四、设计处理工艺 (4)4.1工艺流程 (4)4.2工艺流程说明 (4)4.3BAF工艺介绍 (4)五、工艺设计参数 (5)5.1调节沉淀池 (5)5.2水解酸化池 (5)5.3BAF池 (5)5.4混凝沉淀池 (6)5.5高效滤池 (6)5.4消毒清水池 (6)六、投资估算 (6)6.1土建部分 (6)6.2设备材料清单 (7)6.3总投资估算表 (8)六、运行费用分析 (9)一、概括1.1 污水来源该项目的废水来源是农村居民生活污水。
1.2 处理水量因山东省未颁布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参照相关资料,按照居民生活用水定额每人70L/d计算,城镇居民2000人,本污水处理设计处理规模为140m3/d,处理出水要求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出水标准。
1.3 原水水质由于没有原水水样,所以参照同类水质标准:表1 原水水质指标1.4 出水标准本项目污水经处理后要求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出水标准。
其具体各项排放水质指标见下表;表2 污水排放标准备注: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
二、工程设计依据工程设计主要依据下列规范实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2009)◆《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683-2011)◆《工业制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三、工程设计原则1)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2)坚持科学态度,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即要体现技术经济合理,又要安全可靠。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引二零一八年十二月目录前言 (1)1编制目的 (2)2基本原则 (2)3适用范围 (3)4一般要求 (3)4.1建设要求 (3)4.2规划设计要求 (3)4.3选址要求 (3)4.4收集要求 (4)4.5处理要求 (4)5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 (5)5.1设计污水量 (5)5.1.1设计原则 (5)5.1.2设计依据 (5)5.1.3设计公式 (6)5.2设计水质 (8)5.3分级与限值 (8)5.3.1 标准分级 (8)5.3.2 排放限值 (10)6农村生活污水收集 (10)6.1污水收集方式 (10)6.2污水收集管渠要求 (11)6.3污水收集管材选择 (13)7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13)7.1污水处理流程 (13)7.2污水处理模式 (14)7.3污水处理技术推荐 (15)7.3.1化粪池 (17)7.3.2沼气池 (19)7.3.3人工湿地 (21)7.3.4自然稳定塘 (23)7.3.5生物滤池 (24)7.3.6净化槽 (25)7.3.7多种技术组合模式 (27)8污泥处理与处置 (33)9项目施工与验收 (33)10运行与维护 (35)11工程实例 (37)11.1水解酸化+垂直流人工湿地组合处理技术 (37)11.2缺氧/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组合处理技术 (39)11.3缺氧/好氧处理技术 (43)前言为积极推动《AA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改善我省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指导各市县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AA省生态环境厅组织编制了《AA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引》。
本册指引包括11章内容:编制目的,基本原则,适用范围,一般要求,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标准、收集与处理,污泥处理与处置、项目施工与验收,运行与维护和工程实例,主要涵盖了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和排放等三大部分,重点解释了污水、污泥、项目验收和治理设施运行与维护等四方面内容。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教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教材第一章概述1.1 介绍1.2 目的和意义1.3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现状1.4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重要性1.5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挑战和解决方案第二章农村生活污水的特征和来源2.1 农村生活污水的组成2.2 农村生活污水的来源2.3 农村地域特点对生活污水产生的影响第三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概述3.1 传统处理技术3.1.1 活性污泥法3.1.2 厌氧消化法3.1.3 自然曝气法3.1.4 建筑物废水处理设备3.1.5 土壤渗滤法3.1.6 其他传统处理方法3.2 新兴处理技术3.2.1 植物根系处理技术3.2.2 人工湿地技术3.2.3 生态环境工程技术3.2.4 其他新兴处理方法第四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设计与应用4.1 系统设计原则4.2 污水收集系统设计4.3 污水处理系统设计4.4 污水处理系统的应用场景与实例第五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选型与运维5.1 设备选型原则5.2 设备选型流程5.3 设备运维与维护第六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政策法规及相关标准6.1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政策法规概述6.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相关标准介绍第七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管理与经验分享7.1 项目管理流程7.2 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附件:附件一: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图纸附件二:相关数据统计报告附件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清单法律名词及注释:1.污水:指由日常活动产生的有害物质和废水的总称。
2.生活污水:指家庭、学校、农村和城市住户所产生的废水。
3.污水处理:指将污水经过一系列工艺与设备的处理,使其符合排放标准的过程。
4.活性污泥法:指利用活性污泥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去除的一种处理方法。
5.建筑物废水处理设备:指用于处理建筑物产生的污水的设备,包括沉淀池、过滤器等。
6.植物根系处理技术:指利用植物的吸收和降解能力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技术。
7.人工湿地技术:指利用湿地植被和富集微生物的生态系统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目录第一篇环保基本常识1第一章水污染状况1第一节水污染现状1第二节水污染分类2第二章常用环保术语5第三章水处理技术概述7第二篇废水处理单元技术9第一章筛除9第二章水质水量调节9第三章沉淀和气浮14第一节沉淀14第二节气浮16第四章混凝和混凝剂18第五章中和及pH值的控制23第六章膜法水处理技术27第一节概论27第二节膜分离过程28第三节膜组件34第七章废水生物处理技术35第一节概论35第二节生物脱氮工艺35第三节MBR工艺37第三篇水质分析38第一章水质分析的基本方法38第二章水样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45第三章常用监测项目的分析方法介绍59第一节化学需氧量59第二节溶解氧59第三节五日生化需氧量60第四节氨氮60第五节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61第一篇环保基本常识第一章水污染状况第一节水污染现状水是自然界最普遍的物质,但又是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如果地球上没有水,就会和月球一样,成为一个没有生命的死寂球体。
所以,水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须臾也不能离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它是人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水。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一种物质是水,它约占体重的三分之二。
水是构成人类机体的基础,又是传递营养和新陈代谢过程的一种介质,水还起着放散热量、调节体温的作用。
从医学的观点看,人类为维护正常生命,每人每天至少需要5升水。
工业生产更是离不开水。
据统计,工业用水一般要占城市用水量的80%左右。
各种工业,无论是发电、冶金、化工、石油,还是纺织、印染、食品、造纸等等,可以说,几乎没有一种工业完全不需要水。
“水是农业的命脉”,更是充分体现了水对农、林、牧、渔各业的重要性。
但我国是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且南北分布不平衡。
根据统计我国人均年淡水资源占有量为2720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百分之一,排到世界第84位左右。
而广大北方地区持续多年缺水已十分严重,该地区缺水总面积达58km2,人均水资源量仅相当于全国人均的1/5,而淮河流域包括京津两市的年人均水资源仅300m3,为全国人均水量的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