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中国行政史答案(00322)
- 格式:pdf
- 大小:272.16 KB
- 文档页数:2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课程代码:00322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在中国奴隶制社会,政府和王朝的组织模式是()。
A.父系大家庭B.父系氏族公社C.父系家庭公社D.部落联盟2.商代直接派官员组织被征服者的种族奴隶从事生产的区域被称为()。
A.内服B.外服C.国D.野3.中国封建制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成熟和定型的标志是()。
A.三公九卿制的确立B.三公宰相制的确立C.三省六部制的确立D.二府三司制的确立4.战国时期对官员的考核形式是()。
A.上计B.京察C.大计D.磨勘5.汉代反映官僚阶级特权的选官制是()。
A.世袭制B.任子制C.訾选制D.辟用制6.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统治的最突出特点是()。
A.三省行政中枢格局基本确定B.御史台不再隶属于少府而完全独立C.九品中正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D.门阀政治盛行,呈现贵族统治色彩7.作为连接中央与地方的中介组织,隋唐时期是()。
A.州B.道C.路D.行省8.辽政权的权力重心是()。
A.北、南宰相府B.北、南枢密院C.大林牙院D.北面官系统9.明代最高审判机关是()。
A.刑部B.大理寺C.部察院D.内阁10.清代在西藏地区实行的制度是()。
A.政教合一制度B.军事管制制度C.土司制度D.政教分离制度111.清政府在台湾设省的时间是()。
A.1883年B.1884年C.1885年D.1886年12.1905年,孙中山组织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国民党B.中国同盟会C.中华革命党D.华兴会13.南京临时政府的建制原则是()。
A.议行分开B.议行合一C.三权分立D.三权合一14.“超然内阁”的总理是()。
A.唐绍仪B.陆征祥C.赵秉钧D.段祺瑞15.国民党中政会内部的领导体制,从1928年到1931年采取的是()。
A.集权制B.常委制C.委员合议制D.首长负责制16.国民政府为加强对基层政权的控制,开始推行行政三联制的时间是()。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032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题干】正式确立王位世袭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家天下”局面的是()。
【选项】A.启B.益C.禹D.商【答案】A【解析】启,巩固了王权,正式确立了王位世袭制度,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的局面。
【考点】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夏商周的中央行政体制2.【题干】在官员待遇方面,夏商周实行的是()。
【选项】A.分封制B.内外服制C.世禄制D.世卿制【答案】C【解析】在官员待遇方面,夏商周实行世禄制,即各级封君享受自己封地上的收入,除按规定向上一级封君交纳一定的贡赋和提供一些劳役外,其余部分归封君享用。
【考点】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夏商周的官员管理3.【题干】汉武帝时设立的巡行地方监督郡国守相的监察官员称为()。
【选项】A.别驾B.州刺史C.州牧D.郡守【答案】B【解析】汉武帝时设立的巡行地方监督郡国守相的监察官员——州刺史。
【考点】秦汉的行政管理——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4.【题干】东汉时,实际成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的是()。
【选项】A.门下省B.御史台C.中书省D.尚书台【答案】D【解析】东汉时,尚书台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考点】秦汉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5.【题干】魏晋时期,官员升迁完全凭借()。
【选项】A.考课B.能力C.政绩D.门资【答案】D【解析】魏晋时期,官员升迁不是依据才能和政绩,而是完全凭借门资。
【考点】魏晋南本朝的行政管理——行政官员的管理6.【题干】隋唐时,五监中主管文教事务的是()。
【选项】A.国子监B.少府监C.将作监D.都水监【答案】A【解析】隋唐时九寺五监:和户部相关:太府寺(主管钱币收支保管)和司农寺(主管粮食收支和保管);和礼部相关:宗正寺(主管皇族事务)、太常寺(主管祭祀礼仪)、光禄寺(主管膳食供设)、鸿胪寺(主管外交事务)和国子监(主管文教事务)。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00322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篇一:全国20xx年4月自学考试00322中国行政史试题答案篇二:自考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1、内外服制: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将统治区分为副职过多,纠缠不清的矛盾。
内服和外服两部分,分别采取不同的统治方法和组织形式。
“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即王畿所在地。
“外服”诸候国统治的区域,其范围由王畿向四面八方延伸。
共同担任相职,分别直接对皇帝负责。
汉武帝时代以中外朝制架空相权,揭开了汉代宰相制度改革的序幕,三公宰相制起到分散相权的作用。
与枢密院分掌文、武,后人称之为“两府”,另设独立执掌全国财政的三使司,又称“计相”。
二府三司制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但过分集权于皇帝影响了国家机关整体职能的发挥。
族而建立的一种特殊制度。
担任北面官的一般均是契丹贵族,且其核心一直是宗室和外戚。
因此,北面官系统是辽政权的权力重心所在,终辽一代始终是贵族政府。
会为有效行使职权、加强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根据“行政三联制”的原则设立的决策技术系统。
阻力?(1)最高决定权的二元化。
尽管光绪名义上已是“权归于一”的皇帝,但慈禧太后几十年垂帘听政所形成的最高决策者的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
由于最高决策权不统一,政令往往前后相左,使下级执行起来无所适从,行政效率自然低下。
大权被慈禧的亲信荣禄所掌握,光绪仅仅靠几个没有实权的维新派推动改革,显然是难奏其效的。
改革的大学士翁同和开缺回籍,后是规定新授二品以上官员须向太后谢恩,再后来是怂恿后党官员多方掣肘改革,致使新政令难以落实。
宝箴外,其余督抚或借诩推诿;或粉饰应付。
7、简述南京临时政府行政建制的特点?非“因人而立”,而是根据客观需要,将能合在一起的机构尽量归并。
(3)行政各部建制的顺序适应了当时形势的要求。
由于受时代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建制并不很完善,权限划分也比较粗放。
当然,与历代封建王朝的六部建相比,这是中国历史上第8、保持中国封建社会行政体制系统稳定的因素主要包括哪几方面?(1)中国封建社会所形成的一套管理官员的制度是织保证。
2024年秋季自学考试00322中国行政史部分原题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行宪国大”后的中央行政体制,全国最高权力机关是()。
A.国民大会B.国民参政会C.国民政府委员会D.总统府2、影响明朝官员升迁的最主要因素是()。
A.出身B.口碑C.资历D.政绩3、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干部考核的主要方式是()。
A.民主鉴定B.自我鉴定C.上级鉴定D.群众评议4、中晚唐时期宦官之所以能把持朝政,直至废立皇帝,进退宰相,是因为宦官控制了京城的军队,宦官用以控制军队的官职是______。
A.司隶校尉B.都督军事C.太尉D.神策左右军中尉5、清政府在蒙古族聚居区实行()。
A.猛安制度B.盟旗制度C.伯克制度D.土司制度6、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在行政执行上采取的是()。
A.议行合一制B.委员合议制C.垂直领导制D.首长集权制7、清朝前期的中枢决策机构是______。
A.内阁B.六部C.军机处D.议政王大臣会议8、宋代科举的主要形式是______。
A.常科B.制科C.武举D.省试9、影响明朝官员升迁的最主要因素是()。
A.出身B.口碑C.资历D.政绩10、东汉时,实际成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的是______。
A.门下省B.御史台C.中书省D.尚书台11、辽朝最高军事机关是______A.大林牙院B.枢密院C.大于越府D.军机处12、最初职能仅限于军事方面,最后发展成为总揽军政大权的清朝中枢决策机构是()。
A.总理衙门B.军机处C.兵部D.都司13、真正解决王位继承顺序问题的是周朝确立的______A.军事民主制B.王子王位继承制C.兄终弟及制D.嫡长子继承制14、抗日民主政权中的晋西北行政公署属于()。
A.边区政府的代表机关B.该地区最高行政机关C.边区政府的派出机关D.该地区最高监察机关15、根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苏维埃组织法》规定,工农民主政府的基层政权机关是______。
A.县(乡)苏维埃B.乡(区)苏维埃C.市(县)苏维埃D.乡(市)苏维埃16、工农民主政府的基层政权机关是()。
自考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行政史试卷(课程代码00322)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
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 分。
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国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部落联盟的最高权力机关是A.人民大会 B.酋长议事会 C.军事首长 D.部落长老会2.中国古代王位的嫡长子继承斛确立于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3.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称为A.朝会 B.巡视 C.朝觐 D.巡狩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皇帝 B.宰相 C.诸侯 D.中枢官员5.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各政权在蛮族地区建立的一种带有很大程度内部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体制。
这种特殊行政区称为A.王国 B.侨州郡县 C.左郡县D.右郡县6.唐初设内侍省,担任省内诸职的均是A.给事中 B.门阀士族 C.翰林学士D.宦官7.唐朝的法规制度中,以敕的形式颁布,涉及的范围较为具体,并因实际情况而常发生变化的具体行政法规形式称为A.格 B.令 C.律 D.式8.五代十国时期,节度使的辖区是A.州 B.道 C.县 D.乡9.宋朝会议制度已发展得十分成熟,其中由皇帝主持,其目的是疏通君臣关系,为皇帝决策提供信息的会议形式是A.例行常朝 B.便殿议政 C.临时朝仪 D. 议政会议10.中国历史上建立辽政权的少数民族是A.满族 B.蒙古族 C.契丹族 D.女真族11.辽朝汉族和渤海官僚的入仕门径是八举荐 B.科举 C.门荫 D.世袭12.明朝直接听命于皇帝,成为事实上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的是A.内阁 B.通政司 C.中书省 D.六部13.清朝时期为了避免宦官千政,设立了严格管理宦官、掌管宫廷事务的宫内机构A.宗人府 B.内务府 C.司礼监D.鸿胪寺14.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史称A.钦定变法 B.百日维新 C.预约立法 D.预备立宪15.清政府设立的用以制约内阁,且作为皇帝咨询机构的是A.枢密院 B. 弼德院 C.审计院D.资政院16.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国家的实际行政首长是A.总长 B.大元帅 C.临时大总统D.国务总理17.北洋军阀政府的司法机关分为两个系统,一是普通司法机关,二是专门的行政诉讼机关。
浙江省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课程代码:00322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中国古代神权政治盛行于( )。
A.原始社会末期B.夏朝C.商朝D.周朝2.中国古代奴隶主专政和封建主专政两个阶段行政管理的相同点是( )。
A.个人独裁的管理体制B.中央集权制的管理体制C.设官而治的管理体制D.家国一体型的家族管理体制3.西周政治制度的中心内容是( )。
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D.乡遂制4.中国古代最先出现的由君主直接控制的地方行政区域是( )。
A.乡遂B.郡C.县D.州5.东汉时期事实上的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是( )。
A.中朝官B.外朝官C.三公官D.尚书台6.南北朝时期开始了我国古代最早的有关官员任期的规定,北魏规定地方官任职为( )。
A.10年B.5年C.6年D.3年7.唐代科举考试中进士科考试的中心内容是( )。
A.帖经B.诗赋C.经义D.时务策8.宋代官员的法定退休年龄是( )。
A.60岁B.50岁C.70岁D.55岁9.西藏政教合一制度起源于( )。
A.唐朝B.宋朝C.金朝D.元朝10.清代内阁的最早组织形式是( )。
A.文馆B.内国史院C.内秘书院D.内弘文院11.1861年,清政府设立的非常有名的行政管理机构是( )。
A.同文馆B.军机处C.总理各国事务衙门D.北洋大臣12.南京临时政府的核心是( )。
A.临时约法B.临时大总统C.临时参议院D.国务总理13.1918年组成的“安福国会”的操纵者是( )。
A.皖系军阀B.直系军阀C.奉系军阀D.桂系军阀14.国民党所谓的“训政”时期始于( )。
A.1926年B.1927年C.1928年D.1929年15.抗战期间,中国党政军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
A.国防最高委员会B.国民政府C.军事委员会D.中政会116.“行宪国大”后,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央行政体制采取的是( )。
一、单选题1、专对诸侯王进行策封的一种文书是()。
A、制书B、诏书C、诰D、手迹A B C D【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B【答案解析】诰是专对诸侯王进行策封的一种文书。
参见教材P103。
2、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
A、唐朝B、隋朝C、明朝D、清朝A B C D【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答案解析】中国的科举制度都是中国和世界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及人才选拔制度。
它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代,衰于清末。
参见教材P65。
3、在地方行政体制上,周王朝实行()。
A、部落凝聚制B、分封制度C、内外服制D、郡县制度A B C D【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答案解析】在地方行政体制上,周王朝实行分封制度。
参见教材P82。
4、春秋时期,社会关系变化,最富于时代意义的是()的兴起。
A、公族B、远方首领C、卿大夫D、门阀A B C D【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答案解析】春秋时期,社会关系变化,最富于时代意义的是卿大夫的兴起。
参见教材P89。
5、秦汉时期,大县之长官称()。
A、尉B、丞C、守D、令A B C D【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秦汉县之长官称令(大县)或长(小县)。
参见教材P99。
6、行政决策的文书中,日常通告文书叫作()。
A、约B、诰C、简书D、命A B C D【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简书”是日常通告文书。
参见教材P86。
7、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是()。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A B C D【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答案解析】周朝是鼎盛时期,创造了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基本模式,并将奴隶制国家的行政管理推向制度化和法律化。
参见教材P69。
8、察举制是一种()的选官制度。
A、自上而下B、自下而上C、保举子弟D、依据财产补官A B C D【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答案解析】察举制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其基本精神已存在于战国荐举制之中。
参见教材P105。
国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课程代码:0032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地方行政体制上,西周王朝实行的是()A.分封制B.井田制C.宗法制D.等级制2.战国时期,文官系统的首脑称为()A.相B.御史C.国尉D.柱国3.汉武帝用以在组织机构上分割相权的做法是实行()A.内外服制B.三公宰相制C.宰相制D.中外朝制4.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A.御史台B.尚书省C.中书省D.门下省5.魏晋时期,官员的升迁完全凭借()A.政绩B.口碑C.门资D.才能6.唐玄宗时,翰林学士开始具有草诏权,时称()A.内相B.翰林待诏C.外相D.中书舍人7.唐代以敕的形式颁布的具体行政法规,称为()A.律B.格C.令D.式8.宋代主管本路赈灾和茶盐专卖事务的机构是()A.提点刑狱司B.转运使司C.提举常平司D.经略安抚司9.辽代最高军事机关是()A.枢密院B.大林牙院C.大于越府D.军机处10.明代最高审判机关是()A.刑部B.太常寺C.都察院D.大理寺11.影响明代官员升迁的最主要因素是()A.出身B.资历C.政绩D.廉政12.清代总揽军政大权,被称为“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的中枢决策机构是()A.内阁B.内务府C.军机处D.通政司13.清朝的回避制度规定,处理某省业务的机构中不能有本省籍的官员,这种回避方式称为()A.职务回避B.亲族回避C.地区回避D.血缘回避14.抗日民主政权吸收各阶层人民参加行政事务的管理,其组成原则为()A.三联制B.民主集中制C.三三制D.议会制15.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正式开办的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和科学技术的学校,称为()A.同文馆B.讲习所C.京师大学堂D.学部16.清政府正式下令“立停科举”的年份是()A.1911年B.1905年C.1895年D.1860年17.南京临时政府的最高军事指挥机关是()A.陆军部B.临时参议院C.大元帅大本营D.参谋本部18.1916年5月,中华民国军务院成立于()A.广东潮汕B.广东汕头C.湖北武汉D.广东肇庆19.世称“贿选总统”的是()A.曹锟B.黎元洪C.袁世凯D.徐世昌20.抗战前,选举产生国民政府行政院长的机关是()A.国民政府委员会B.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C.国民党代表大会D.军事委员会21.南京国民政府对省级行政区划进行初步调整后所设立的两个民族地方政府是()A.宁夏和西藏B.宁夏和新疆C.蒙古和西藏D.蒙古和新疆22.南京国民政府初级行政区域的单位是()A.闾B.区C.乡D.县23.抗战期间,作为行政决策参谋系统的是()A.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B.中央设计局审议会C.军事委员会D.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24.抗日民主政府的法定监督机构是()A.专员公署B.行政公署C.参议会D.边区政务委员会25.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在新解放城市中组织成立的各界代表会的性质是()A.人民权力机关B.咨询协商机关C.行政决策机关D.工会机关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中国行政史模拟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中国历史上国家制度中神权色彩最浓的时期是( )。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夏商周三代是中国的奴隶社会时期。
当时的国体是( )。
A.人民民主专政B.君主专制统治C.等级君主国集合而成的松散王朝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 )是专对诸侯王进行策封的一种文书。
A.诰B.手迹C.诏书D.制书4.汉时形成休假制度,每五日休假一天,称( )。
A.告归B.休沐C.致仕D.予告5.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 )。
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枢密院6.北魏在宣武帝时实行“停年格制”,以( )作为续用和提升官吏的唯一标准。
A.门资B.政绩C.口碑D.年资7.在唐朝决策文书中,颁布重大行政命令的诏书称为( )。
A.册书B.制书C.敕D.诰8.隋唐时期行政官员的管理也造于制度化和法律化,( )中规定了对各级官员的选拔、任用、考核、奖惩、俸禄和追体制度。
A.《清会典》B.《大清民律草案》C.《中华民国约法》D.《唐六典》9.宋朝中央行政体制中掌管财政事务的机构是( )。
A.太尉府B.中书门下省C.枢密院D.三司使10.辽朝汉族和渤海官僚的入仕门径是通过( )。
A.举荐B.世选C.科举D.门荫11.元朝的最高军事中枢是( )。
A.枢密院B.尚书省C.门下省D.中书省12.洪武初年,设( )为中央最高军事机构,行使军事中枢职能,其长官大都督作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统领全国军队。
A.枢密院B.兵部C.五军都督府D.大都督府13.明朝府的长官称( )。
A.知县B.知府C.府尹D.郡守14.( )是清朝管理皇族事务的机构,其长官为宗人令,由亲王或郡王充任。
A.通政司B.鸿胪寺C.理藩院D.宗人府15.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体制是按照( )的原则,参照美国的总统制模式建立起来的。
A.共和制B.三权分立C.中央集权D.君主立宪16.1858年( )签订后,外国列强取得了公使常驻北京的特权,强烈要求清政府设立专门的外交机构。
中国行政史模拟题(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从总体上讲,传统中国的治国之道是()为核心的。
A.“以刑治国”B.“以德治国”C.“以法治国”D.“以人治国”2.清政府1861年设立的(),它标志着近代中国行政体制半殖民地化的开始。
A.总理各国事务衙门B.理藩院C.弼德院D.总税务司3.孙中山1905年组成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复兴会D.华兴会4.军事民主制时期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由军事首长、部落酋长议事会和人民大会三种权力机关进行管理。
部落酋长议事会是部落联盟的常设权力机关;()是联盟的最高权力机关。
A.军事首长B.部落酋长议事会C.国民大会D.人民大会5.()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上级对下级发布的命令或布告;二是君臣相互勉励之词的记录,作为后世君臣行为的规范。
A.“诰”B.“誓”C.“简书”D.“约”6.()是秦汉时期群臣讨论国事以备皇帝决断的一种会议形式,上至将军、列侯,下至博士、议郎均可参加,皇帝通过它可以根据多方面的建议进行决策。
A.商议B.集议C.会议D.评议7.()是涉及国家制度的一些重要文书,要加盖空印并加封,另有尚书令加印重封,故又称玺书。
A.“诰”B.“手迹”C.“制书”D.“诏书”8.()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部辟除两种方式。
A.考察B.察举C.荐举D.征辟9.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
A.御史台B.尚书省C.门下省D.中书省10.九寺五监与()在职级上基本处于平行地位。
A.尚书六部B.三司C.翰林学士院D.三台11.唐朝决策文书--():颁布重大行政命令,黄麻纸书写。
A.制书B.册书C.敕D.诰书12.隋朝废除了门间政治下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正式开科取士,从此确立科举制度,并成为以后整个封建社会中晚期选官制度最主要的方式。
A.隋文帝开皇年间B.隋文帝大业年间C.隋文帝开皇年间D.隋炀帝大业年间13.九品官以下的各种政府机构办事吏员在服务过程中积累年资,并通过考核程序迁转为正式政府宮员的入仕方式是()。
中国行政史试题课程代码:0032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盘庚迁殷以后,商王朝为强化王权而实行的一种二元统治体制是()A.礼乐制B.宗法制C.内外服制D.井田制2.汉朝自武帝以后对京辅地区实施行政监督的监察官是()A.侍御史B.丞相司直C.御史中丞D.司隶校尉3.战国时期各国进行的变法运动中取代分封制的是()A.单一制B.乡遂制C.郡县制D.宗法制4.魏晋以后,御史台完全独立,其长官为()A.御史大夫B.御史中丞C.殿中侍御史D.诒书侍御史5.唐朝的法规制度中,以敕的形式颁布,涉及的范围较为具体,并因实际情况而常发生变化的具体行政法规形式称为()A.格B.令C.律D.式6.宋代的中央行政体制一般称为()A.专职宰相制B.三省六部制C.三公九卿制D.二府三司制7.元代的最高监察机构是()A.御史台B.谏院C.枢密院D.都察院8.影响明代官员升迁的最主要因素是()A.出身B.口碑C.资历D.政绩浙00322# 中国行政史试卷第1页(共5页)9.清代内阁最早的组织形式是()A.内三院B.翰林院C.军机处D.文馆10.清政府为适应对外关系发展的需要,增设了一些新的行政管理机构,其中,标志着近代中国行政体制半殖民化开始的机构是()A.同文馆B.总理衙门C.总税务司D.巡警部11.清政府设立的用以制约仿“责任内阁”,并作为皇帝咨询机构的是()A.枢密院B.咨议局C.弼德院D.行政裁判院12. 西周时期在地方基层行政区划上都实行()A.保甲制B.乡遂管理体制C.郡县制D.行省制13.战国时期各国中枢机构中的武职人员一般称之为()A.太守B.家臣C.御史D.国尉3.战国时期文官系统的首脑是()A.卿B.大夫C.相D.节度使14.秦汉时期最重要的一级行政区是()A.县B.郡C.州D.里15.秦汉时期皇帝有关一般行政命令的文书称为()A.手迹B.制书C.诏书D.诰16.东汉末年,曹操三下求贤令,其选官不论出身、门第,甚至在道德上也不求全责备,这一选官原则被称为()A.世卿世禄B.重用家臣C.惟才是举D.门阀取士浙00322# 中国行政史试卷第2页(共5页)17.唐代依汉代管理西域之例,为协调与少数民族关系、管理各归附少数民族而设立的行政机构是()A.路B.都护府C.左郡县D.羁縻府州18.宋代定期勘验官员以定升迁的制度是()A.察举制度B.磨勘制度C.推举制度D.流外入流制度19.除六部外,元代还有一系列负责某项具体业务的事务性职能机构,其中掌管佛教事务的是()A.宣政院 B.理藩院C.大理寺D.都护府20.明代诸寺中权力较前代有所增强的是()A.太常寺B.光禄寺C.大理寺D.太仆寺21.明代对乡村管理采取的并行的统治方法是乡老人制和()A.保社制B.保甲制C.里社制D.里甲制22.清朝总理全国政务的职能部门是()A.理藩院B.大理寺C.军机处D.六部23.西周时,诸侯间直接拜访的沟通方式被称为()A.聘问B.朝觐C.朝会D.循行24.中国古代最早的有系统的监察法规是()A.设立宪台格例B.察司体察等例C.六条问事D.唐六典25.隋代奉旨巡行郡县的监察官是()A.司隶台官员B.谒者台官员浙00322# 中国行政史试卷第3页(共5页)C.御史台官员D.肃政台官员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中国行政史试题课程代码:00322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皇权和______的矛盾是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
2.隋唐时期为加强中央控制,在州(郡)之上设置了一个行政层级______作为监察区。
3.宋代二府三司制的中央行政体制中,二府指的是中书门下与______。
4.为了管理空前辽阔的疆域,元代在路之上设立了一级行政区划______,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5.明朝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______制度,任命当地上层分子为土官进行间接统治。
6.清朝为管理蒙古、回部和藏族事务,新增设了一个中央机构是______。
7.1901年,清政府“新政”,将总理衙门改为______,并列六部之首。
8.辛亥革命后,独立各省的省军政府体制极不统一,比较典型的内阁制省政府以______为代表。
9.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行政体制的最大变化是适应战争需要,设立______委员会作为最高领导机关。
10.战后南京政府在任官考试制度方面的重要变化是强调了公务员的录用和晋升,都必须通过______才能确定。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1分)1.中国古代的王位继承制从禅让转变为王子继承,始于( )A.夏B.商C.周D.汉2.春秋时期,以家臣为核心的官僚制开始取代原本以血统作为选拔官吏主要标准的( )A.客卿制B.强卿制C.世卿制D.列卿制3.下列各项选官制度中汉朝时尚未出现的有( )A.察举B.征辟C.博士弟子D.科举4.行政权与监察权的相互分离,最早出现于( )A.秦B.汉C.南北朝D.隋5.唐朝时遇到重大疑难案件,要组成三司审理,三司指的是大理寺、御史台和( )A.吏部B.刑部C.户部D.兵部6.唐代的行政运行已趋于制度化、法律化,制定了国家的基本法称为( )A.律B.令C.格D.式7.宋代定期勘验官员簿历文状以定升迁的制度称( )A.上计B.考满C.考课D.磨勘8.谏院作为一种独立的机关,其设置始于( )A.隋B.唐C.宋D.明9.明朝时期宰相制被废除后,取而代之的是( )A.内阁制B.六部制C.诸寺制D.司礼监制10.明朝时期对任职官员三年一考,三考为满的考核制度是( )A.上计B.考满C.批红D.票拟11.在科举考试中依四书五经命题,按八股文格式取士,实行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试制度始于( )A.宋B.元C.明D.清12.清朝时期宦官基本处于严格管理之下,这要归功于它设立了掌管宫廷事务的宫内机构( )A.宗人府B.内务府C.司礼监D.鸿胪寺13.清朝规定政府机构吏员经过五年服务后可参加考试以获得官职,这种制度叫( )A.荫叙B.荐举C.捐纳D.吏道14.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中,曾准备设立一个中央行政司法机构叫( )A.审计院B.行政裁判院C.弼德院D.咨议局15.下列机构中,充任南京临时政府军事指挥机关的是( )A.总统府秘书处B.陆军部C.海军部D.大元帅大本营16.将城市行政区划细分为区、坊、闾、邻,始于( )A.南京国民政府B.抗日民主政权C.战后国民政府D.大解放区政权17.按照行政三联制的运行构想,国民政府专门设置了一个负责制定计划的机构( )A.军事委员长侍从室B.国防最高委员会C.中央设计局D.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18.1943年国民政府颁布的《公务员退休法》规定,命令退休的年龄是( )A.65岁B.60岁C.55岁D.70岁19.在国民政府五院行政体制中,掌理任用、升迁、级俸、退休等人事管理权力的是( )A.行政院B.监察院C.立法院D.考试院20.抗日民主政权中对政府进行法定监督的是( )A.各界代表会B.参议会C.人民监察院D.民主党派21.1948年11月,中共中央规定:在城市解放之后实行军事管制的初期,党和政权领导机关联系群众的最好组织形式是( )A.人民代表大会B.政治协商会议C.群众团体D.各界代表会三、双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错选、漏选均不给分。
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引言:中国古代行政管理的特色:1、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国家制度神权政治色彩最重的时期;2、等级君主制国家结构是这一时期行政体制的又一特色;3、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为模式组建“家天下”王朝;4、原始民主遗风的残留;“家天下”模式的特色:1、是父家长制为君主专制提供了原型,在君主专制体制下,君主拥有至高无尚的权力,君位终身并世袭,而父系大家长在大家庭内的角色已大体具备以上的特点,即已产生了君主专制的萌芽;2、是以父系大家庭为模式组建政府,这和秦汉以后各王朝不同,家室与政府没有严格区分开来,在设官分职上也体现出随意性,各部门之间缺乏明确的分工,职、权、责十分不明,表现政府的双重职能,宗法管理与行政管理相互补充,使商周奴隶制很像一个一个大家族的扩大,这种家族式的管理方式,作为一种历史的残留存在于秦汉三公九卿之中;3、是以“家天下”观念进行统治,宗法制度是在父家长制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是我国奴隶制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在宗法制度下,天子、诸侯、卿大夫既是一种君臣关系,又是兄弟叔伯或甥舅关系,各级贵族处于不同的等级阶梯上,享有不同的特权,并以原则制礼作乐,规范天下。
原始民主遗风的残留的原因:1、是部落时代民主议事的遗风仍在商周的会议制度中有所反映;2、夏、商、周三代都十分重视民情与舆论,设采风之官,实行纳谏制度,这些也当是原始民主的残留。
中国封建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的特点:1、中国的封建集权体制时间长,一种体制持续2000余年;2、权力集中的程度有所差别;3、思想控制方法的不同;4、中国封建社会自其一开始就有一整套对官吏的选拔、任用、俸禄、考评、退休等严密而完善的官僚制度,这一套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国家管理体制上的一大特色,为世界古代所绝无仅有的。
封建社会的行政管理与奴隶社会的行政管理的区别:1、形成了一套大统一王朝的中央集权体制;2、神权政治色彩的淡化;3、法制的日趋完备;中国中央集权专制体制主要矛盾:1、皇权与相权的矛盾;2、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
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08年01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课程代码:0032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答案在题后)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封建行政管理体制全面确立于【】A.夏商时期B.两汉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2.西周时期诸侯间直接拜访的礼仪形式是【】A.朝会B.聘问C.巡守D.联络3.夏商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是【】A.能力B.军功C.财富D.血统4.战国时期文官系统的首脑是【】A.尉B.史C.相D.司5.战国时期负责监察百官的官员是【】A.御史B.太守C.长吏D.里正6.秦汉时期,郡对县的考课通常采用【】A.“上计”形式B.“秋冬集课”形式C.“开科取士”形式D.“京察”形式7.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完全的军事管制式的地方行政管理方式称为【】A.节度使B.军镇C.郡D.左郡县8.唐初在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了一种带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称为【】A.左郡县B.羁縻府州C.理藩院D.土司府9.西周时期用于战时动员的行政文书是【】A.《诰》B.《命》C.《誓》D.《简》10.由于疆域空前辽阔,元代在路一级行政区划之上设置【】A.行省B.道C.市D.郡11.明朝百官联名上疏,领衔为首的通常是【】A.吏部尚书B.户部尚书C.礼部尚书D.兵部尚书12.最初职能仅限于军事方面,最后却发展成为总揽军政大权的清朝中枢决策机构是【】A.总理衙门B.军机处C.兵部D.都司13.南京临时政府与传统封建王朝相比,在行政监督方面最大的区别是创建了【】A.内阁责任制B.议会监督制C.总统限任制D.国务总理制14.1914年5月袁世凯的“新约法”颁布前,北京政府法定的最高行政机关是【】A.总统府B.国务院C.审计院D.参政院15.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决策中心是【】A.行政院B.军事委员会C.国民党中政会D.国民政府委员会16.1948年“行宪国大”选出总统、副总统后,国民政府改为【】A.总统府B.国民大会C.国民参政会D.国民政府委员会17.苏区中央人民委员会和地方各级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均实行【】A.首长负责制B.合议制C.分权制衡制D.有限集权制18.苏区行政人员的选拔任用主要采取选举制和【】A.委任制B.考任制C.聘任制D.荐任制19.抗日民主政府的法定监督机构是【】A.中共委员会B.政府委员会C.行政会D.参议会20.1948年11月以后,中共中央在新收复的大城市中成立的临时性、过渡性的政权组织形式是【】A.军政委员会B.人民行政委员会C.中共地方分局D.军事管制委员会21.我国历史上国家制度神权政治色彩最重的时期是【】A.夏、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宋时期D.元、明、清时期22.南京临时政府的最高行政决策机构是【】A.参谋本部B.临时参议院C.临时大总统府D.国务会议23.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始于【】A.戊戌变法B.编制宪法C.厘定官制D.成立责任内阁24.我国古代封建中央集权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A.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军事机构与行政机构的矛盾D.决策机构与执行机构的矛盾25.南京国民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是【】A.行政院B.考试院C.司法院D.立法院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3年10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课程代码:0032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中国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C)0-72A.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 B.君主与领主的矛盾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D.地方豪强与当地政府的矛盾2.中国古代从禅让制转变为王位继承制,始于(A)1-78A.夏朝 B.商朝C.周朝D.汉朝3.在地方行政体制上,西周王朝实行的是(B)1-82A.井田制 B.分封制C.宗法制D.等级制4.战国时期,官员考核的主要形式是(D)1-92A.问计 B.自荐C.举荐D.上计5.秦汉时期最重要的一级行政区是(B)2-99A.州 B.郡C.县D.省6.秦汉政府作行政决策时由群臣讨论国事以备皇帝决断的会议形式称为(C)2-102A.书奏 B.面奏C.集议D.商议7.汉朝时尚未出现的选官制度是(D)2-106A.察举 B.征辟C.博士弟子D.科举8.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A)3-115A.尚书省 B.门下省C.中书省D.御史台9.魏国建国之初,魏文帝接受陈群建议而实行的选官制度是(A)3-117A.九品中正制 B.三公九卿制C.三省六部制D.三公宰相制10.唐朝时,首开以宦官充任“内枢密使”从而在制度上赋予其参政权力之先例的皇帝是(C)4-121A.唐玄宗 B.唐太宗C.唐代宗D.唐中宗11.宋代主管本路赈灾和茶、盐专卖事务,俗称“仓司”的是(B)5-141A.经略安抚司 B.提举常平司C.提点刑狱司D.转运使司12.辽代契丹及其他游牧族出身的官吏的主要入仕门径是(D)6-153A.举荐 B.科举C.门荫D.世选13.元朝主管军机大事和武官人事的机构是(A)6-160A.枢密院 B.中书省C.六部D.宣政院14.明朝时期宰相制被废除后,取而代之的是(A)7-168A.内阁制 B.六部制C.诸寺制D.司礼监制15.明朝中央政府最主要的职能部门是(B)7-177A.司礼监 B.六部C.五军都督府D.大理寺16.科举考试依四书五经命题,按八股文格式取士,实行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试制度的是(C)7-180 A.隋朝 B.唐朝C.明朝D.清朝17.清朝前期的中枢决策机构是(D)8-185A.内阁 B.六部C.军机处D.议政王大臣会议18.清朝时期宦官基本处于严格管理之下,这要归功于它设立了掌管宫廷事务的宫内机构(B)8-189A.宗人府 B.内务府C.司礼监D.鸿胪寺19.我国最早的独立而自成体系的行政法典是(D)4-125A.行台体察等例 B.大清律例C.唐律D.唐六典20.清政府设立的用以制约“责任内阁”,并作为皇帝咨询机构的是(C)9-234A.枢密院 B.咨议局C.弼德院D.行政裁判院21.南京临时政府的建制原则是(A)10-239A.三权分立 B.议行合一C.议行分开D.三权合一22.北洋政府时期,由保荐官保荐现职中有经验、有学识或有贡献的简任、荐任、委任官以及有特别才识与劳绩的人送交大总统予以特别录用的制度,称为(D)11-274A.保荐 B.举荐C.甄别D.甄用23.依国民党四届一中全会修订的《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中华民国元首为(C)12-278A.中政会主席 B.军事委员会委员长C.国民政府主席D.行政院长2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D)15-318A.工农兵代表会议 B.人民委员会C.中央执行委员会D.苏维埃代表大会25.根据《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任免考核奖惩暂行办法》的规定,干部调动离职时进行的考核称为(D)16-339 A.平时考核 B.即时考核C.定期考核D.临时考核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