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工程设计规范(修订)
- 格式:pdf
- 大小:264.45 KB
- 文档页数: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条文说明目次1总则2堤防工程的级别及设计标准2.1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及级别2.2安全加高值及稳定安全系数3基本资料3.1气象与水文3.2社会经济3.3工程地形3.4工程地质4堤线布置及堤型选择4.1堤线布置4.2河堤堤距的确定4.3堤型选择5堤基处理5.1一般规定5.2软弱堤基处理5.3透水堤基处理5.4多层堤基处理5.5岩石堤基的防渗处理6堤身设计6.1一般规定6.2筑堤材料与土堤填筑标准6.3堤顶高程6.4土堤堤顶结构6.5堤坡与戗台6.6护坡与坡面排水6.7防渗与排水设施6.8防洪墙7堤岸防护7.1一般规定7.2坡式护岸7.3坝式护岸7.4墙式护岸7.5其他防护型式8堤防稳定计算8.1渗流及渗透稳定计算8.2抗滑稳定计算8.3沉降计算9堤防与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交叉、连接9.1一般规定9.2穿堤建筑物、构筑物9.3跨堤建筑物、构筑物10堤防工程的加固、改建与扩建10.1加固10.2改建10.3扩建11堤防工程管理设计11.1一般规定11.2观测设施11.3交通与通信设施11.4防汛抢险设施11.5生产管理与生产设施附录A堤基处理计算附录B设计潮位计算附录C波浪计算附录D堤岸防护计算附录E渗流计算附录F抗滑稳定计算21总则1.0.1我国洪、潮灾害十分严重,堤防是抵御洪、潮水危害的重要工程措施。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大规模的堤防建设,全国已建堤防总长20余万公里,在历次抗洪、潮灾害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建、加固、扩建及改建堤防工程的任务将日益繁重,而堤防工程设计几十年来无标准可循,与大量的堤防建设需要极不适应。
由于缺乏反映堤防自身特点和要求的标准,堤防工程设计难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等要求。
因此,制定堤防工程设计的标准,是适应国家堤防建设的需要,也是使堤防工程建设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不断提高堤防工程设计水平的必然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条文说明目次1总则2堤防工程的级别及设计标准2.1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及级别2.2安全加高值及稳定安全系数3基本资料3.1气象与水文3.2社会经济3.3工程地形3.4工程地质4堤线布置及堤型选择4.1堤线布置4.2河堤堤距的确定4.3堤型选择5堤基处理5.1一般规定5.2软弱堤基处理5.3透水堤基处理5.4多层堤基处理5.5岩石堤基的防渗处理6堤身设计6.1一般规定6.2筑堤材料与土堤填筑标准6.3堤顶高程6.4土堤堤顶结构6.5堤坡与戗台6.6护坡与坡面排水6.7防渗与排水设施6.8防洪墙7堤岸防护7.1一般规定7.2坡式护岸7.3坝式护岸7.4墙式护岸7.5其他防护型式8堤防稳定计算8.1渗流及渗透稳定计算8.2抗滑稳定计算8.3沉降计算9堤防与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交叉、连接9.1一般规定9.2穿堤建筑物、构筑物9.3跨堤建筑物、构筑物10堤防工程的加固、改建与扩建10.1加固10.2改建10.3扩建11堤防工程管理设计11.1一般规定11.2观测设施11.3交通与通信设施11.4防汛抢险设施11.5生产管理与生产设施附录A堤基处理计算附录B设计潮位计算附录C波浪计算附录D堤岸防护计算附录E渗流计算附录F抗滑稳定计算21总则1.0.1我国洪、潮灾害十分严重,堤防是抵御洪、潮水危害的重要工程措施。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大规模的堤防建设,全国已建堤防总长20余万公里,在历次抗洪、潮灾害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建、加固、扩建及改建堤防工程的任务将日益繁重,而堤防工程设计几十年来无标准可循,与大量的堤防建设需要极不适应。
由于缺乏反映堤防自身特点和要求的标准,堤防工程设计难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等要求。
因此,制定堤防工程设计的标准,是适应国家堤防建设的需要,也是使堤防工程建设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不断提高堤防工程设计水平的必然要求。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一、设计原则1.安全性原则:堤防设计必须保证稳定且坚固,能够承受预期的洪水水位、压力和外部力量的作用。
2.经济性原则:堤防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材料、结构和方法,以最小的成本达到设计要求。
3.环境友好原则:堤防设计应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少对自然河道的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4.可持续性原则:堤防设计应考虑未来变化的影响,如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等,确保堤防具有长期的可持续性。
二、堤防设计要求1.堤防高程:堤防的高程应根据设计洪水水位、地形和土质等因素确定,以充分阻挡洪水、风暴潮和海浪的侵袭。
2.堤防横断面:堤防的横断面应保证坡度适中,稳定性良好,并根据不同的部位和土质选择适当的堤坡坡度和防护措施。
3.堤面护坡:堤防的堤面应采取合理的护坡措施,如草坪、防浪板、护坡石等,以增加堤面的稳定性和抵抗侵蚀的能力。
4.渗透控制:堤防的底部和坡面应采取防渗措施,如铺设防渗帷幕、注浆灌浆等,以防止地下水渗流导致的堤防滑动和变形。
5.排水设计:堤防的水文排水系统应设计合理,包括排水沟、泵站等设施,以确保在洪水时能及时排除内部积水。
6.安全监测:堤防应配备安全监测系统,定期检测和监测堤防的稳定性、渗透性和变形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灾害发生。
三、材料和施工要求1.堤防材料:堤防材料应具有耐水、耐候、抗冲刷和抗渗性能,常用材料包括土壤、石头、混凝土等。
2.施工质量:堤防施工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施工质量合格,如合理控制坝体压实度、堤面坡度和防渗层的质量等。
3.施工监管:堤防施工应有专业的监理和监测机构进行监管,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检查和监督,确保设计要求得到满足。
4.环境保护:堤防施工应遵守环境保护法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合理处理施工废弃物和污水。
四、维护和管理要求1.巡查和检修:堤防应定期进行巡查和检修,及时发现和处理堤防的病害和缺陷,保持堤防稳定性和可靠性。
2.安全管理:堤防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监管、警示标志、应急预案等,确保堤防发生灾害时能及时应对。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替代GB50286—98与原规范相比,本次修订得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增加第2章术语、第12章安全监测设计。
(2)第3章堤防工程得级别及设计标准,补充毕肖普法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3)第6章中增加堤基垂直防渗得内容。
(4)第7章堤身设计中修改了筑堤材料与填筑标准内容。
(4)第7章堤身设计中取消了“1、2级堤防堤顶超高值不应小于2。
0m”得规定、(5)第9章中增加抗倾稳定计算得内容。
(6)第13章中增加管理体制与机构设置、工程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工程运行管理得内容。
(7)附录E中增加堤基得排水减压沟、防洪墙底部渗流计算得内容、E、7双层地基渗流计算E、7。
5堤基排水减压沟得沟半顶宽b≤0。
3T(T为透水层厚度)、沟深S≤0。
3T时,可采用半理论半经验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可按下列方法具体计算。
1排水减压沟得正、反对称流态如图E.7.5所示。
E.7。
5排水减压沟这一套半理论半经验得计算式就是由安徽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吴世余专家提供得,全文为《小断面排水减压沟得渗流计算》,刊于河海大学《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2年第4期、排水减压沟得理论计算就就是吴世余专家推导得,见《多层地基与减压沟井得渗流计算理论》(水利出版社,1980年)。
因理论计算太复杂不宜作为规范得附录,特请吴世余专家为本规范推导了一套半理论半经验得计算式,计算简便并有足够得精度,适用于所有常见得各种沟型、这套计算式中得公式(E.7.5/1)附加渗径长度计算为经验得,其余计算式均为理论计算。
公式(E.7、5/1)与理论计算比较,dp得相对误差平均为±2%,最大为±7%,绝对值差最大为0.03T;dn得相对误差为±2%,最大为±9%,绝对值差最大为0.01T、详细比较结果见《小断面排水减压沟得渗流计算》(《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2年第4期)。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应为堤防工程正常运用、工程安全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创造条件,促进堤防工程管理正规化、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本规范合用于 l、2、3 级新建、改扩建和堤防加固工程的管理设计。
4、5 级堤防工程管理设计,可参照执行。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应与堤防主体工程设计同步进行。
工程管理的基本建设费用,纳入工程总概算。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应正确处理重点堤段与普通堤段、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关系。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按照程工等级标准、运行管理需要进行,应包括以下设计内容:(1)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2)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3)工程观测;(4)交通设施;〔5)通信设施;(6) 生物工程和其他维护管理设施;(7)管理单位生产、生活区建设;(8)工程年运行管理费测算。
改建、扩建堤防工程的管理设计,应根据本规范的规定和要求,在原有基础上补充、完善。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应符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管理方便的原则。
并在管理实践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积极采用新理论、新技术。
本规范应与国家颁布的有关技术标准配套使用,凡本规范未作规定的,仍须参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技术标准执行。
堤防工程应实行按水系统一管理和行政区划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应按照有关规定确定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
普通应确定以下内容:(1)按照工程隶属关系,确定工作任务和管理职能。
(2)确定管理机构建制和级别。
(3)确定各级管理单位的职能机构。
(4)确定管理人员编制人数。
跨县(市)级行政区划管辖的 1、2、3 级堤防工程,根据工程管理需要,普通可设置地(市)、县、乡三级管理机构,即 1 级、 2 级、 3 级管理机构。
县(市)及以下行政区划管辖的 1、2、3 级堤防工程,工程规模较小,普通只设两级或者一级管理机构。
管理机构应以精简高效为原则,合理设置职能机构或者管理岗位,尽量减少机构层次和非生产人员。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一)铺土碾压填筑施工要按照试验确定的铺土厚度分层填筑,施工作业段长度划分要便于施工或检测报验,一般按每一个或两个单元长度划分为施工作业段;筑堤施工遇到地面不平时,首先要对低洼处分层填筑找平后在全段平行铺土填筑。
土堤填筑采用后推法施工,当自卸汽车卸料后,由推土机向前进占平料,每层铺土厚度为40cm,铺料至堤边时,应超出施工详图设计边线外30cm,如在填筑过程中,土料含水量超过设计要求,应根据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措施进行调整至工程师认为合格为止。
碾压方向平行游道轴线,采用进退错距法,相邻作业面的搭接碾压宽度平行游道轴线方向不小于50cm,垂直游道轴线方向不小于30cm,碾压边搭压宽度为10cm,碾压机械时速2Km/H。
机械压不到的部位,拟采用蛙式夯夯实,填筑厚度15-20cm,采用连环套打法,夯压夯1/3,行压行1/3,分段分层夯实,夯迹搭压宽度不小于1/3 夯径。
在新旧结合的坡面上,先清除旧堤坡面的各种杂物,并配合填筑的上升速度,将旧堤坡面挖成宽50cm、高30cm阶梯形,各台阶应与压实后的土坯厚度相同,相邻工段应尽量平衡上土。
两工段接头处要逐层交错压实,不能留有界沟,应控制好结合面土料的含水量。
在土堤坡结合面填筑,应随填筑上升进行削坡,直到每层质量合格后才能继续铺新土进行压实。
(二)合理选择运土机械土方运距在450m 范围内,铲运机是最好的施工运输机械,铲运机上土优点是铺土均匀、平整,铺厚度容易控制,可以边铺土边碾压,铺土后辅以推土机整平碾压,很容易达到设计压实度。
土方运距在500m 以上时,用自卸车运土比较经济合理。
自卸车运土速度快,但铺土厚度不易控制,施工时要有现场管理人员指挥倒土,规矩每车运土数量,计算倒土间距,避免超厚或超薄,辅以160 型推土机推平碾压,施工效率较高。
(三)修坡修坡是堤防施工中的最后一步,修坡的质量好坏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坝顶高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堤防达到应有的防洪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条文说明目次1总则2堤防工程的级别及设计标准2.1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及级别2.2安全加高值及稳定安全系数3基本资料3.1气象与水文3.2社会经济3.3工程地形3.4工程地质4堤线布置及堤型选择4.1堤线布置4.2河堤堤距的确定4.3堤型选择5堤基处理5.1一般规定5.2软弱堤基处理5.3透水堤基处理5.4多层堤基处理5.5岩石堤基的防渗处理6堤身设计6.1一般规定6.2筑堤材料与土堤填筑标准6.3堤顶高程6.4土堤堤顶结构6.5堤坡与戗台6.6护坡与坡面排水6.7防渗与排水设施6.8防洪墙7堤岸防护7.1一般规定7.2坡式护岸7.3坝式护岸7.4墙式护岸7.5其他防护型式8堤防稳定计算8.1渗流及渗透稳定计算8.2抗滑稳定计算8.3沉降计算9堤防与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交叉、连接9.1一般规定9.2穿堤建筑物、构筑物9.3跨堤建筑物、构筑物10堤防工程的加固、改建与扩建10.1加固10.2改建10.3扩建11堤防工程管理设计11.1一般规定11.2观测设施11.3交通与通信设施11.4防汛抢险设施11.5生产管理与生产设施附录A堤基处理计算附录B设计潮位计算附录C波浪计算附录D堤岸防护计算附录E渗流计算附录F抗滑稳定计算21总则1.0.1我国洪、潮灾害十分严重,堤防是抵御洪、潮水危害的重要工程措施。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大规模的堤防建设,全国已建堤防总长20余万公里,在历次抗洪、潮灾害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建、加固、扩建及改建堤防工程的任务将日益繁重,而堤防工程设计几十年来无标准可循,与大量的堤防建设需要极不适应。
由于缺乏反映堤防自身特点和要求的标准,堤防工程设计难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等要求。
因此,制定堤防工程设计的标准,是适应国家堤防建设的需要,也是使堤防工程建设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不断提高堤防工程设计水平的必然要求。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堤防工程是指由土石、混凝土等材料构筑的用以防止水流的阻挡物。
堤防的建设是为了保护河岸和周边地区免受洪水侵袭,以及控制河流的水位和流速。
为了确保堤防工程的稳固和安全性,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设计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介绍堤防工程设计中的一些常见规范要求。
一、设计基准和参数在堤防工程的设计中,需要明确设计基准和参数。
设计基准主要包括设计洪水位、各种洪水标准、保证水位和允许加固水位等。
设计参数主要包括地基土的力学性质、水土保持性能、水位变化等。
这些参数的选取应根据工程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相关规范来确定。
二、防洪标准堤防工程的主要目的是用于防洪,所以设计防洪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防洪标准一般包括历史洪水位、频率洪水位、设防标准洪水位等。
根据这些标准,可以确定堤防的高度和稳定性要求,以及对于堤防上的建筑物和设备的要求。
三、堤防剖面设计堤防剖面设计主要包括堤顶高程、堤坡比、堤坡护坡措施等。
堤顶高程应根据水位变化、洪峰流量等参数确定。
堤坡比是指堤坡的坡度与堤高的比值,一般应根据堤防所处的地质条件和土层稳定性来确定。
堤坡护坡措施一般包括铺石铺面、植被护坡、挡土墙等,目的是保护堤坡不受侵蚀和坍塌。
四、堤防稳定性分析堤防工程的稳定性分析是设计的重要一环。
稳定性分析主要包括堤顶稳定性、堤坡稳定性和防浸性等。
堤防的稳定性分析应考虑各种荷载条件,如洪水涌浪压力、洪水冲击力、地震作用等。
同时要进行水土保持性能、滑动裂缝、决口扩大等方面的分析,以保证堤防工程的稳定和安全。
五、堤防护坡和护面设计堤防护坡和护面的设计主要是为了保护堤坡不受侵蚀和坍塌。
护坡设计包括防冲刷和防浸透两个方面。
防冲刷主要采用铺石铺面和植被护坡等措施。
防浸透主要是采用抗渗材料和防渗排水系统等。
护面设计主要是为了保护堤坡不受风蚀和人为破坏等。
六、渗流和排水分析堤防工程中的渗流和排水问题是设计中需要关注的一部分。
渗流分析包括渗流定线、渗流速度和渗流量等参数的计算,以便确定防水材料和渗透防护措施。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和财产在沿海和河岸区域的聚集对防洪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堤防工程作为一种重要的防洪措施,在防洪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的制定与实施,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本文将对堤防工程设计规范进行详细阐述。
一、设计依据和概要堤防工程设计规范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以及堤防工程建设、管理和运营实际需要制定的标准。
规范包括堤防工程规划和设计的综合性技术要求,包括技术指标、工程构造、材料选用、施工组织、质量保证及验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规范。
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堤防工程的分类和应用范围堤防工程可分为海堤、河堤和湖泊堤。
堤防工程的应用范围包括:城市水源、城市排水、工业废水、农业排水、航运、生态环境等方面。
2. 堤防工程设计的技术要求堤防工程设计的技术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计水位、设计流量、设计洪水、设计水压、设计荷载、设计排水、设计防渗、设计坡度、设计断面、设计高度、设计宽度等。
3. 堤防工程设计的材料和产品材料和产品是堤防工程设计的关键点,材料的选用直接影响堤防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常用的材料有:水泥、砂、石、黄土、沙子、混凝土、陶粒等。
产品有:防渗材料、排水材料、防波提筒、塑料管、钢板、聚乙烯板等。
4. 堤防工程的施工堤防工程的施工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关键。
堤防工程的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认真执行施工标准,遵守施工规程和操作规程。
5. 堤防工程的验收和质量保证为确保堤防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必须进行验收和质量保证。
验收包括前期复核、初验、专业检查和全面验收等环节。
质量保证包括质量计划的制定、质量监督的实施、质量检测的开展、质量分析和评价等环节。
6. 堤防工程的运行管理堤防工程的运行管理是保障工程安全的重要环节。
运行管理应包括维护、巡视、检测等环节,定期检查和维护堤防工程的安全,确保其正常运行。
二、设计规范的应用设计规范是指导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标准,应用规范能够协调投资、政策、技术等方面的关系,加强防洪工程管理和运行,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条文说明目次总则堤防工程的级别及设计标准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及级别安全加高值及稳定安全系数基本资料气象与水文社会经济工程地形工程地质堤线布置及堤型选择堤线布置河堤堤距的确定堤型选择堤基处理一般规定软弱堤基处理透水堤基处理多层堤基处理岩石堤基的防渗处理一般规定堤顶高程土堤堤顶结构堤坡与戗台防渗与排水设施一般规定坡式护岸墙式护岸其他防护型式渗流及渗透稳定计算抗滑稳定计算一般规定加固改建扩建堤防工程管理设计一般规定观测设施交通与通信设施防汛抢险设施生产管理与生产设施附录堤基处理计算附录设计潮位计算附录波浪计算附录堤岸防护计算附录渗流计算附录抗滑稳定计算十年来无标准可循是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因此城市防洪工程应以上述两类规划作可对各阶段通用的地方为了保证基本资料完整和可靠性本条作了对地震烈度是因为其度及其以上地震烈度的机率更电站或重要的城市工业设施的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及级别堤防工程是为了保护防护对象的防洪安全而修建的防洪标准见表如果一个防护区范围较大当各类防护对象可以分别防护时按各防护对象的重要程度表防护对象的等别和防洪标准本规范中堤防工程的级别为区别不同水体洪水对防护对表我国堤防工程大部分是土堤或土石混合堤堤防工程安全加高值及稳定安全系数磨损和风雨侵蚀等表既使表特别重要的堤防工程和粘表在过去十几年部分堤防工程设计采用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列如表表部分堤防工程设计采用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施工质量又不易控制考虑堤防工程的这些特点堤防工程正常运用条件即为设计条件在软弱堤基上修筑土堤则设计的堤防断面比较表基本资料气象与水文例如多泥沙河流需要提供泥沙及河床淤积天数及降雨强度资料社会经济本条规定了对堤防工程区应具有的社会经济资料工程地形地形图的比例尺或地形图进行工作带状地形图的宽度需满足初有时还有测量以原则上一个纵断面图尽可能布置在一幅图纸上本纵断面图的绘制一般可利用横断面图资料点绘但当两横断面之间有沟汊或堤埂等特殊地工程地质料项目内容覆盖面比较全面堤线布置及堤型选择堤线布置河堤堤距的确定假定若干个堤距根据堤线选择的原则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多数河道的堤距偏窄因此本条规定堤型选择有些情况下目前我国多数堤防采用均同一条堤线中根据各堤段具体情况部易于出现质量问题堤基处理一般规定据调查了解各省新建堤防的沉降量多数超过匀沉降量应不影响堤防的安全运用软弱地基处理软弱堤基采用铺垫透水垫层的很多水井和控制填土加荷速率等是我国海堤和土石坝软基处理的常用方法单独使用一种措施的如排水垫层采用综合措施的如杜湖水库高软土层下有承压水时如排水所以应避免排水井穿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曾在泥炭层地基上修筑土坝已运用年分散性粘土在我国多有发现黑龙美国陆军工程师团透水堤基处理长江无为大堤中的惠生堤是用长度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等城市堤防中的砂基砂堤有用复合土工膜或编织涂膜土工布防渗的山东黄河河务局年在年代以来哈尔滨市年在松花江大堤上用高压墙厚大于射水法和黄河下游等堤防加固中得到较广泛应用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年月在淮河骆马湖南堤加用射水法墙厚固化灰浆防渗墙国内有试验研究资料多层堤基处理有各种处理措施透水层厚多层地基处理在水库土坝实例较多如河南白龟山水库和河北黄壁庄水库土坝采用盖重和减压井综合处理措施岩石堤基的防渗处理本条规定应在防渗体下采用砂浆或混凝土封一般规定所以结构应尽量相近的堤防设计经验拟出若干个标准断面筑堤材料与土堤填筑标准堤防工程大部分为土堤少部分为土石复合堤要是土料根据资料分析当填筑土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的差值在规定含水率与最优含水率差值不宜超过如用本条所列土料筑堤生严重变形和失稳填筑质量的主要标粘性土堤筑设计压实度定义为式中无粘性土填筑设计压实相对密度定义为式中对级坝应不低于级坝应不低于该规范对无粘性土的相对密实度要求不低于在我国级堤防不应不于级和超过级堤防不应小于级及级以下堤防不应小于对无粘性土筑堤的相对密实度规定为级和高度超过级堤防不应小于级及级以下堤防不应小于堤顶高程堤的走向变化复杂级堤防为大江大河大湖干流堤防或重要支流堤我国部分堤防超高见表往往对两和风浪资料沉降量包括堤身沉降和堤基沉降一般压实较好的堤防根据经验沉降量可为堤高的这些条件下的堤防和堤基要求按本规范第表我国部分流域堤防超高值表土堤堤顶结构级堤防规定顶宽不宜小于级堤防不应小于况都不相同是指不能满足按第条规定要求临水侧上堤坡道要尽量避免行洪堤坡与戗台其稳定安全坡度约为级土堤大多为江河干流和表表海堤临水侧设计坡度堤防是否设戗台我国堤防考虑管理和防汛需要较高的土堤通常在背坡堤顶增强堤身的稳平台消浪平台是集中消能的部位根据经验特别是平台前沿转角处要注意加固护坡与坡面排水背水坡主要防雨水冲级以下风浪和流速对高度低于级堤防或所以海堤一般都设有较坚固的上游护坡和防根据当地重要的工程要进行试验确防渗与排水设施堤身防渗和排水设施与堤基防渗与排水设施统筹布设共同组成完整的防渗体系以确保安如采用时需参照有关规范进行设为保证土工膜和工土织防洪墙采用防洪墙挡洪往往是经济合止水材料需根据墙的等级进行选堤岸防护一般规定保堤必须固岸堤岸防护包括堤脚和近堤岸滩两类情况一类在堤外无滩或滩极窄要依附堤身和堤基修建护坡及护脚的防护工程已建的堤防工程堤岸防护工程设计应符合防洪规划及整治工程规划的要求则不修丁坝堤在经常不靠水或靠防护工程按型式一般分为以下四类坡式护岸也称为平顺护岸用抗冲材料直接铺敷在岸坡及堤脚一定范围形成连续的覆盖式护岸我国长江中下游水深流急坝式护岸我国黄河下游因泥沙淤积河床宽浅因此墙式护岸顺堤岸设置又有时限性堤岸防护工程范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沿堤岸线的防护长度二是从防护工程断面本条提出了有关的技是防护工程的根基为防止水流淘刷向深层发展造成工程破坏应考虑在抛石外缘加抛防冲和对于大的险情往往难以预测坡式护岸坡式护岸的上部护坡与土堤护坡部分的结构型式和要求基本相同下部护脚的结构型式和土工织物模袋可以代替混凝土模板主要用于护岸护脚岸坡为的水流作湖南洞庭湖堤岸情况也表明块石护坡的稳定边坡约为在岸坡缓于柴枕和柴排是传统的护岸型式柴排的排防淤堵作用要求土工织物孔径满足土工织物孔径中小于该孔径保证率为的孔径值等处使用本条要求主要是根据长江中下游护速大于铰链式混凝土板土工织物排是一种新型沉排由铺敷于岸床的土工织物及上压的铰接排端铺在多年平均最低枯水位处岸坡一般缓于美国密西西比河早在块长年长江武汉河段天兴洲护岸采用了铰接混凝土板聚脂纤维布沉排混凝土板尺寸为此问题在设计中坝式护岸河流的治导线是确定堤岸防护工程位置的依据黄河下游总结了流丁坝的布置是关系整体布局的问题本条吸收了国内外丁坝修建经验丁坝长度决定于岸边至治导线的距离一般坝长不宜大于作为丁坝生根的场所一般水流具体可通过公式计算黄河下游丁坝间距一般采用坝长的倍我国海堤前的造滩丁坝一般采用长的美国密西西比河为倍欧洲一些河流为非淹没不透水丁坝一般采用下流方向夹角一般为强潮土心丁坝在土体外的护砌部分一般采用护坡式土心丁坝的坝顶宽度除满足结构和稳定要求外还应满足运用要求如防汛抢险交通及堆放料刷深度大过去河工采用柴排较多近组成排体或由土工织物枕及枕垫组成排体这类新型结构沉排较为简单不透水丁坝尤其是较长的丁坝及淹没丁坝坝面应设向河心倾斜的纵坡以便坝顶在淹没纵坡采用墙式护岸墙基嵌入堤岸坡脚一定护岸的整体稳定安全其他防护型式护岸桩在以往传统工程中用得较多目前逐渐为板桩或地下连续墙等所替代沿海地区桩坝促淤保滩试验工程较多黄河下游花园口险工采用了大直径透水一般适用于在水深小于的卵程度等都大不一样年南京水科院对洪泽湖大堤防浪林台模型试左右的灌木林株距呈三角形堤防稳定计算渗流及渗透稳定计算水时间短抗滑稳定计算现将部分堤防加固设计中实际选取的计算断面数列如表表我国部分堤防设计采用计算断面数量统计设计中堤线长为设计中选取了个非常情有的中小河流洪水涨落快堤身高水位一般挡水时间较短背水堤坡是最危险的对临水堤坡的稳定而言最危险的运用条件是高水位历时很长后水位迅速下降这种情况时有发生随着时土堤抗滑稳定计算方法工程实践认为圆弧滑动法计算的成果基本能反映实际情况据调查了用总应力法计算堤坡稳定的关键是正确选择最能反映现场条件的试验方法可采用根据调查资料结合其他水工建筑物实际运行情况本条规定控制防洪墙基底最大压应力当堤身填土施工质量能达到设计要求一般规定各类加热有过鱼要求的堤防水闸应采取措施使其安全可施工质量难以保在运为减少下闸关门次数闸底板高程应尽量水期临时放下叠梁洪安全不利在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整体整体平板钢闸门可随水位涨落而升降运如果净空高度不能满足要求上堤禽畜坡加固设计部门应根据安全鉴定的基本评价和加固建议进一步广泛搜集资充填式灌浆在全国各地各类堤一般均可充填有针对性地进行布孔充填灌浆根据山东等地在堤坝进行劈裂灌浆的检测表明年或更长施工期吹填体易产生滑动失稳运用中表层土体干缩裂缝试验研金属材料的井管由于本身的腐蚀加速了淤堵过程需采用耐腐蚀和防止化学淤堵的井管盖重宽长江荆江大堤控制宽度为险情的长江安徽同马大堤盖重宽度为江西赣江赣东大堤堤后盖重宽度为黄河下游堤防吹填固堤宽度险工堤段为城市防洪墙的加固术经济比较防洪墙的加固并在加固设计中对新旧墙体的结合面要进行处理采取可靠的锚固连接措变形缝止水破坏的要修复堤岸防护工程由于水流逼岸或强风浪淘刷需对护脚工程及改建堤线扩建通常在下列情况下需要进行堤的扩建堤防等级原堤不能满足既定的防洪标准以及渗透稳定要求土堤常用的扩建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填土加高可采用背水侧为经济合理字型墙适用于墙高不大时墙的下部嵌入堤身靠基底两侧上部填土压在新的设计条件下进行加高时首先要对其进行稳定和强度验算不足方面在堤与各类防洪墙加高时做好新旧断面的牢固结合以及堤与穿堤建筑物的连接处理十堤防工程管理设计一般规定堤防工程设计应包括与工程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和设置能满足现代化管理需才能保证管理工作正常运堤防工程管理机构的设置与管理体制有紧密联系全国各地的堤防工程是分别按不同情管理设施设计在上级主管部门明确了管理体堤防工程的特点和保护范围观测设施一旦发现有不正常现象可据以及时分析原因提堤段的堤身与堤基存在隐患定观测项目观测设施布置在堤防沿线全是露天或在水中对大交通与通信设施交通设施设计时多数堤防工程与公路干线有一段距离黄河大堤在一个县局管理范围内一般有条专用道路据反映还首先要求能通载重汽车在下暴雨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在汛期紧急抢险时堤防工程管理的交通设施必须保持良好状况防汛专用堤防管理单位应建设为工纳入流域或地区统一的通信网规划设计中统一管理以生产管理与生活设施资以及许多土石料等各重要堤防工程均建有防汛屋表部分工程防汛屋情况表软弱地基处理并有利于孔隙水应力的消土工织物垫层对堤身稳定能提供根据有关文献报导稳定安全系数一般仅能提高其计算方法如下荷兰计算模型见图瑞典计算模型假设土工布产生的拉力按原铺设方向不变由于土工布拉力的存在产生两个稳定力矩见图计算公式为式中一般取内摩擦角和凝聚力宽度土工布抗拉力关于的取值一般多只能达到时所提供的抗拉力作为塑料排水板的换算公式中的换算系数值可取数即宽度目前采用较多的是历史最高潮位或通过频率分析确但各地的历史频率分析确定设计潮位的方法年潮位资料与采用年以上长系列资料的计算结果重现期年的高潮位值相差在型分布或型适线较好但对河口站潮位资料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影响沿海潮汐的因素复杂各地潮汐情况差也可以采用适合当地情况条文中给出频率分析方法和相应公式极值型分布的频率表因篇幅过多未予列入可在一般水文手册中查度比实测潮位资料大应慎重对待对缺乏长期潮位资料的情况如果邻近地点有长期潮汐资料对风暴潮影响严重地区的附录波浪计算波浪要素确定风速取值标准高度为水面上年代以后国内气象站普遍采用自记风速仪一般为自记计算结果差别不大近年来个沿海岸站和确定稳可确定风浪达到稳定状态所需的风时本规范采用了格鲁霍夫斯基式中附录表当本规范只采用累积频率波高计特征值即部分大波均值对不规则波周期附录表系列最短年限取为型分布等参考浙江省的经验对开敞水域情况对有限水域可利用波要素公式此时需风壅水面高度计算在确定内陆水域堤防高程时表表综合摩阻系数比较波浪爬高计算在在范围表中的值是根据国内外现有规范给出的在南复式斜坡堤防的波浪爬高计算本附录并有一些现场资料及不规则波试验资料验证计算比较因此须对正向附录表近年来国外修正系数附录堤岸防护计算稳定计算坡式护岸的稳定应考虑护坡连同地基的整体滑动稳定及护坡体内部的稳定等两类稳定进一般的护坡基础较浅图沿土体的极限平衡问题其平衡方程为土体的稳定安全系数为上式中见图可由土体的极限平衡方程求出同样由的极限平衡方程求出式中计算时可以通过先假定具体计算应按本规范附录重力式护岸按挡土墙进行稳定性计算具体计算问题作了处理况沿垂向采取分段计算土压力堤岸防护冲刷计算各有侧重各公式计护坡护脚计算向金方法在港口规范在时砌方石的砌块石系数相差关于波高累积频率选用深关于人工块体和经过分选块石的抛石护坡计算本条规定公式仅适用于均质土堤护坡的情况还考虑了附录渗流计算年月式中的系数的有限方法电算程序的电算成果核算年公式是递推公式可用来计算不等厚渗流计算的有限方法电算程序年附录抗滑稳定计算而且在确定强度指标。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堤防工程设计规范是用来指导堤防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技术规范。
以下是堤防工程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
1. 泥岩渗透式堤防的设计标准:采用泥岩渗透堤防技术进行设计时,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
例如,选择合适的泥岩材料,并进行合理的堤防剖面设计,以确保堤防的稳定性和抗渗能力。
设计者应根据地质、水文和工程条件合理选择堤高、堤宽和堤坡比等参数,确保堤防的安全可靠。
2. 堤顶宽度的规定:堤顶宽度是指堤防顶部的宽度。
根据堤防的用途和工作条件,规范对于堤顶宽度给出了具体的要求。
例如,堤防用于公路或铁路的,其堤防宽度应满足相应的标准规定。
3. 堤体坡度的设计要求:堤体坡度是指堤防外侧或内侧的坡度。
设计者在设计堤体坡度时,需考虑堤体材料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并满足相关的规范要求。
通常,大坝工程的堤体坡度较陡,而挡水堤的坡度相对较缓。
4. 堤防过渡段和放空段的设计:堤防工程中常常需要设置过渡段和放空段,以实现水流的平缓过渡和控制水位。
规范要求设计者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设计过渡段和放空段的形状和尺寸,以及堤体材料的选择和安装方式。
5. 堤防渗透和护坡结构的设计要求:为防止水流穿透堤防,规范要求设计者采取相应的渗透控制措施。
常见的渗透控制措施包括设置反滤层、防渗帷幕和渗流井等。
同时,堤防施工中还需要设置护坡结构,以保护堤体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
6. 堤防维护和管理的要求:堤防工程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建设过程中的安全和可靠性,还要考虑堤防的长期维护和管理。
规范要求设计者合理选取材料、施工工艺和维护管理措施,以确保堤防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7. 堤防安全监测的要求:堤防工程的安全监测是指对堤防结构和水文气象条件进行的实时、连续的监测。
规范要求设计者根据堤防的重要性和风险等级,合理选取监测手段和设备,并制定相应的监测方案和周期。
总之,堤防工程设计规范对于堤防的设计和施工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确保了堤防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设计者在进行堤防工程设计时,应遵循相关规范要求,合理选取参数和措施,以确保堤防工程的顺利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条文说明目次1总则2堤防工程的级别及设计标准2.1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及级别2.2安全加高值及稳定安全系数3基本资料3.1气象与水文3.2社会经济3.3工程地形3.4工程地质4堤线布置及堤型选择4.1堤线布置4.2河堤堤距的确定4.3堤型选择5堤基处理5.1一般规定5.2软弱堤基处理5.3透水堤基处理5.4多层堤基处理5.5岩石堤基的防渗处理6堤身设计6.1一般规定6.2筑堤材料与土堤填筑标准6.3堤顶高程6.4土堤堤顶结构6.5堤坡与戗台6.6护坡与坡面排水6.7防渗与排水设施6.8防洪墙7堤岸防护7.1一般规定7.2坡式护岸7.3坝式护岸7.4墙式护岸7.5其他防护型式8堤防稳定计算8.1渗流及渗透稳定计算8.2抗滑稳定计算8.3沉降计算9堤防与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交叉、连接9.1一般规定9.2穿堤建筑物、构筑物9.3跨堤建筑物、构筑物10堤防工程的加固、改建与扩建10.1加固10.2改建10.3扩建11堤防工程管理设计11.1一般规定11.2观测设施11.3交通与通信设施11.4防汛抢险设施11.5生产管理与生产设施附录A堤基处理计算附录B设计潮位计算附录C波浪计算附录D堤岸防护计算附录E渗流计算附录F抗滑稳定计算21总则1.0.1我国洪、潮灾害十分严重,堤防是抵御洪、潮水危害的重要工程措施。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大规模的堤防建设,全国已建堤防总长20余万公里,在历次抗洪、潮灾害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建、加固、扩建及改建堤防工程的任务将日益繁重,而堤防工程设计几十年来无标准可循,与大量的堤防建设需要极不适应。
由于缺乏反映堤防自身特点和要求的标准,堤防工程设计难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等要求。
因此,制定堤防工程设计的标准,是适应国家堤防建设的需要,也是使堤防工程建设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不断提高堤防工程设计水平的必然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200X条文说明(修订版征求意见稿)目录1 总则2 名词术语3 施工准备3.1一般规定3.2测量、放样3.3料场复核3.4机械、设备及材料准备4 度汛与导流5 筑堤材料5.l堤料选择5.2堤料采集与选购6 堤基施工6.1一般规定6.2堤基清理6.3软弱堤基施工6.4透水堤基施工6.5多层堤基施工6.6岩石堤基施工7 垂直防渗7.1 一般规定7.2 薄混凝土防渗墙7.3 水泥土防渗墙7.4 水泥及粘土灌浆7.5 浆体地下防渗墙7.6 土工膜垂直防渗8 堤身填筑与砌筑8.1 一般规定8.2碾压筑堤8.3土料吹填筑堤8.4抛石筑堤8.5砌石筑墙(堤)8.6混凝土筑墙(堤)8.7 堤身防渗施工8.8反滤、排水施工8.9接缝、堤身与建筑物接合部施工8.10雨天与低温时施工9 防护及崩岸整治工程9.1 一般规定9.2 护脚工程9.3 护坡工程9.4 封顶工程9.5崩岸整治10 管理设施施工10.1观测设备埋没安装10.2交通、通信设施施工10.3其他管理设施施工11 质量控制11.1一般规定11.2土料质量控制11.3堤基施工质量控制11.4垂直防渗质量控制11.5堤身填筑与砌筑质量控制11.6防护及崩岸整治工程质量控制11.7管理设施质量控制12 验收准备附录A筑堤土料的简易鉴别与适用性附录B 碾压试验附录C防护与崩岸整治实用技术C.1 抛柴枕C.2 土工织物软体沉排总则1.0.1 堤防工程是我国大江大河防洪体系中重要工程措施之一,也是自古以来人们与洪水抗争的最普遍、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50余年时间里,我国堤防工程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从1998年我国发生了长江、松花江和嫩江大水以后,堤防工程建设得到了空前未有过的重视和加强,国家已将堤防工程建设纳入了基础设施建设的范畴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到目前为止,我国堤防总长度已超过26万km。
堤防工程在我国每年汛期的防洪减灾工作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1. 引言堤防工程是用于防止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泛滥和冲刷周围地区的重要工程。
为了确保堤防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制定堤防工程设计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堤防工程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
2. 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堤防工程设计前,需要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以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1 勘测和测量在进行堤防工程设计前,需要对设计区域进行勘测和测量工作,包括地形、水文、土质等方面的数据收集。
这些数据将作为设计的依据,并且在后续的计算和分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2.2 环境评价在设计堤防工程时,需要对设计区域的环境进行评价,包括温度、湿度、地质条件、潮汐等因素的考虑。
这些因素对于堤防工程的设计和材料选择都有重要的影响。
2.3 设计参数确定在进行堤防工程设计时,需要确定合适的设计参数,包括堤防的高度、坡度、宽度等。
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堤防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因此需要慎重确定。
3. 堤防工程设计要求3.1 堤防结构设计堤防结构的设计要求主要包括:堤防的高度、坡度、宽度、稳定性等方面的考虑。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
•堤防的高度应根据设计区域的水位情况和防洪要求进行确定。
同时,要考虑到可能的波浪冲击和泥沙淤积等因素。
•堤防的坡度应根据土质条件和地形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一般情况下,堤防的内侧坡度要比外侧坡度陡峭,以保证其稳定性。
•堤防的宽度应根据设计区域的泛滥范围和防洪能力进行确定。
宽度的选择应满足承载能力和抗冲刷能力的要求。
3.2 堤防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堤防材料对于堤防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常用的堤防材料包括土壤、石材、混凝土等。
•对于土壤材料,需要考虑土质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并且保证其密实度和抗冲刷能力。
•石材可以用于堤防的护岸和加固工作,要选择适合的石块尺寸和堆石方式,以保证其稳定性和抗冲击能力。
•混凝土可以用于堤防的加固和护坡工作,要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强度和施工方式,以确保其可靠性和耐久性。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 0 2 8 6 —2013《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 0 2 8 6 —2013替代GB50286 — 98与原规范相比,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增加第2章术语、第12章安全监测设计。
(2)第3章堤防工程的级别及设计标准,补充毕肖普法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3.2.3 土堤边坡抗滑稳定采用瑞典圆弧法或简化毕肖普法计算时,安全系数不应小于表3・2・3的规定。
表3Q.3 土堤边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注:运用条件详见本规范第乳2卫条.fl.2.2堤防抗滑稳定计算可分为正常运用条件和非常运用条件, 计算内容应符合表亠2・2的规定。
表典瓷2堤防抗滑稳定计算内容(3 )第章中增加堤基垂直防渗的内容B.B 堤基垂直防渗6.6.1防渗墙宜布置在堤基中心区或临水侧堤脚附近处,当堤基 和堤身均需采取渗控措施时,防渗墙应结合堤身防渗要求布置.B.8.2防濯墙可采用悬挂式、半封闭式或封闭式等形式•防港墙 的具体形式应在分析渗流控制效果和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后综合 确定。
B.8.3防渗墙深度应满足渣透稳定的要求•半封闭式和封闭式 防渗墙深入相时E 透水层的深度不应小于1.0m,七相E 透水层 为基岩时,防渗墙深入相对不透水层的深度不宜小于0.5m o8.B.4黏土、水泥土、混凝土、塑性混凝土、自凝灰浆、固化灰浆和土工合成材料•等,均可作为防浚墙墙体材料。
采用土工合成材料 时,其厚度不应小于0.5nm,采用其他材料时,墙体的厚度可按下 式计算,并应结合施工要求综合分析确定:〈664〉式中:D --- 墙体厚度(m 〉$A —上、下游水头差(m” Jjt 墙体材料的允许比降。
(4)第7章堤身设计中修改了筑堤材料与填筑标准内容。
7.2.1 土料、石料及砂砾料等筑堤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均质土堤的土料宜选用黏粒含量为10%〜35%数为7〜20的黏性土,且不得含植物根茎、砖瓦垃圾等杂质{填筑 土料含水率与最优含水率的允许偏差为±3%$铺盖、斜墙等 防渗体宜选用防渗性能好的土;堤后盖:重宜选用砂性土 Q2砌墙及护坡的石料应质地坚硬,冻融损失率应小于1%, 石料外形应规整,边长比宜小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