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第8课生活中的能量课件1冀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252.50 KB
- 文档页数:5
冀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 [河北版科学教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课小草和大树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什么是草本植物、什么是木本植物;能力目标:能够辨别植物的茎的主要特征,并根据它的特点辨别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情感目标:在相互的合作中,体会学习科学的乐趣和学会相互合作。
教学重点:能根据某一植物的特点,正确的辨别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教学难点:能根据某一植物的特点,正确的辨别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教学过程:一、活动一:比较小草和大树(外出观察)1、导入:对于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植物,我们早已不在陌生。
今天。
我们也将到校园里去看看,寻找一些小草和大树进行观察,比较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听从小组长的安排;(2)、注意安全,不能攀爬大树和随意的采摘小草和树枝;(3)、认真的观察,及时的做好记录。
3、观察4、整理汇报:(1)、“我”观察到的小草(2)、“我”观察到的大树(3)、归纳:你发现小草的茎和大树的茎有什么不同吗?5、认识:像蟋蟀草一样具有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的茎的植物,称为草本植物;像玉兰树那样具有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比较强的茎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
6.辨别:我们常见的植物中那些是木本植物?那些是草本植物?二、活动二:给植物分类1、导入:认识了许多的植物后,你会从些方面来对它们进行分类呢?2、观看书中提供的图片,初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分类的标准;3、小组内讨论分类的标准;4、根据分类的标准给植物进行分类;5、汇报分类的结果;6、统计:全班同学共找到多少种分类的方法?三、拓展:认识一些新的植物绿藻水绵肾蕨苔藓板书设计:小草和大树草本植物:蟋蟀草木本植物:玉兰树其他分类的标准:根、叶、花、种子第2课植物博览会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多样性。
教学活动:活动1参观植物博览会活动过程:如:经济作物、食用植物新品种、观赏植物等提问:虞金香、构骨、马尾松、大豆、猪笼草、金灯藤、蔬菜温室大棚、含羞草、银杏、耐储存的转基因番茄、珙桐这些植物应该把它们分别放在哪个展台上展示?小结。
第二单元科学知识点汇总第八课生活中的能量1、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磁能、机械能、化学能等都是能量。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量。
2、能量的单位是千焦. 过多或过少地获取能量,都不利于身体健康。
只有保证身体中的能量平衡,才能保持我们的健康。
10—13岁儿童每天约消耗 9623千焦能量。
1千焦= 1000 焦耳3、食物和汽油中储存着化学能。
第九课植物和能量1、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要消耗能量,人类和其他动物是通过食物获取所需能量的,而食物的最终来源是植物。
2、植物中的能量来自太阳能,并以另一种形式贮藏在淀粉中。
太阳光的能量形式主要是光能,贮藏在淀粉中的能量形式是化学能。
3、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中,阳光、二氧化碳、水参加了这个变化过程,生成了新物质淀粉和氧气第十课动物和能量1、动物与植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人们把动植物之间的这种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相互交错,就形成了食物网2、在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在不断地流动着。
3、食物链常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第11课它们是怎样工作的1、在生活中,为了更好利用能量,需要通过一定装置来实现能量转化。
2、能量可以通过某种物体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能量在不停地流动和传递着。
能量之间可以转换;可以在物体间转移;能量转换需要装置;能量是守恒的。
第十二课电铃响丁当1、将漆包线缠绕在铁芯上的装置就是电磁铁,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电磁铁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磁能的装置。
2、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电流的大小和线圈匝数的多少有关系。
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力越大;3、电磁铁的用途:电铃、电话、电磁起重器等4、改变电流方向,线圈缠绕方向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方向;5、电磁铁与磁铁相比的优点:1、磁性有、无可以由通、断电控制2、磁性的强弱可以控制3、磁极的方向可以控制十三、能量的控制1、人们在生活中,为了更好的利用能量,需要通过一定的装置来实现能量的转化,像炉灶开关、变色眼镜、空调遥控器等都是常见的能量转化装置。
能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是推动一切活动的动力源。
而在科学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能量类型和应用例子更加丰富多彩。
本文将会从六年级科学生活的角度出发,探讨能量类型及其应用例子。
二、动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在学习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动能的例子,比如:1. 小明骑自行车上学,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动能推动了小明和自行车前进。
2. 乒乓球运动员用球拍击打乒乓球,球拍和乒乓球运动时所具有的动能使得球的方向和速度发生变化。
三、势能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它在距离地面高度或者位置的改变时产生。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找到势能的应用例子:1. 将书放在桌子上,书具有的位置高度势能。
2. 把水从水箱里提到楼上,水在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势能。
热能是物体内部分子、原子之间运动和相互作用所具有的能量,它是一种微观粒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以下是热能的应用例子:1. 锅炉中水受到热量,水分子增加活动,水温升高。
2. 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加热水。
五、光能光能是由光波携带的能量,是物体之间传递的一种能量形式。
在科学生活中,光能也有很多应用例子:1. 太阳能电池板将阳光转化为电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清洁能源。
2. 夜间的路灯利用白天吸收的光能,夜晚转化为光能,为城市提供照明。
六、化学能化学能是物质的化学反应所具有的能量,通过化学变化将能量储存或释放。
我们在生活中也能发现化学能的应用例子:1. 电池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为各种电子产品提供电力。
2. 生活中的火柴棒经过化学反应产生火焰,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七、机械能机械能是指物体由于位置和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的总和,它包括了动能和势能。
在我们的生活中,机械能也有很多应用例子:1. 手摇发电器利用人的手摇产生机械能,最终转化为电能供应小家电使用。
八、结论在六年级的科学学习中,我们通过学习不同的能量类型及其应用例子,更加全面地认识了能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小学科学新课标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能量》说课稿(新版)一. 教材分析《能量》是小学科学新课标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能量的概念、能量的转化和能量的守恒。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能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生活中的一些能量现象有所了解。
但学生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概念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能量的概念,掌握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原理,能够分析生活中的能量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科学对生活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量的概念、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原理。
2.教学难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情境教学、分组讨论、实验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图片等辅助教学,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能量现象,如太阳能、风能等,引导学生思考能量的概念和转化。
2.讲解能量概念:介绍能量的定义、单位以及能量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3.能量的转化:通过实验和实例,讲解能量的转化过程,如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热能等。
4.能量的守恒:阐述能量守恒定律,引导学生理解能量不会创生也不会消失。
5.生活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能量转化和守恒现象,如燃料燃烧、电器工作等。
6.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7.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能量转化和守恒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章节测试题1.【答题】在海洋里面探测物体位置的装置声呐利用的能量是()。
【答案】声能【分析】本题考查声能的存在。
【解答】在海洋里面探测物体位置的装置声呐利用的能量是声能。
2.【答题】()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可以观察到它产生的效果。
【答案】能量【分析】本题考查能量的性质。
【解答】能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可以观察到它产生的效果。
3.【答题】能量的单位是:千焦;()千焦=1000焦。
【答案】1【分析】本题考查能量的单位和转换。
【解答】在日常计算和统计中,表示能量多少的常用单位是千焦。
4.【答题】主要从事脑力活动的人每天消耗的能量不一定少于从事轻体力活动的人。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能量的比较。
【解答】主要从事脑力活动的人每天消耗的能量不一定少于从事轻体力活动的人。
5.【答题】单位质量的稻米所含能量小于单位质量的鸡肉。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食物的能量。
【解答】单位质量的稻米所含能量大于单位质量的鸡肉。
6.【答题】能量的类型有:光能、声能、电能、热能、磁能、机械能、化学能、水能、风能等。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能量的类型。
【解答】能量的类型有:光能、声能、电能、热能、磁能、机械能、化学能、水能、风能等。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量。
7.【答题】人每天约消耗的能量:10~13岁儿童9623千焦。
从事轻体力劳动的成人每天约需要10032千焦的能量;从事重体力劳动劳动的成人每天需要11704千焦的能量。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人每天约消耗的能量。
【解答】人每天约消耗的能量:10~13岁儿童9623千焦。
从事轻体力劳动的成人每天约需要10032千焦的能量;从事重体力劳动劳动的成人每天需要11704千焦的能量。
8.【答题】在常见的来自动物的食物中,单位质量含有能量最低的是瘦猪肉。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食物的能量。
【解答】在常见的来自动物的食物中,单位质量含有能量最高的是猪肉。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一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1 小草和大树1、在地球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有些植物覆盖在(陆地表面),有些生活在(海洋),(湖泊),(河流),(池塘)中.迄今为止,人们已经知道的植物大约有(30万)种。
2、像蟋蟀草那样具有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的茎的植物,称为(草本)植物,像桃树那样具有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的茎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
3、为了更好的认识和研究各种各样的植物,需要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
.4、我们可以通过(解剖)的方法了解植物(内部)的构造。
5、木本植物一般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为(一年或两年)生。
6、(乔木)植株高大,树木根部具有(独立)的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的区别。
(7、灌木)植株(矮小),没有(明显)的主干,近地面处生出许多(枝条)或为(丛生)的状态。
8、(针叶树)叶多为(常绿),叶形针状或鳞片状,9、(阔叶树)叶(常绿或落叶),一般叶面宽阔,叶形随树种不同而有多种形态10、(喜阳)植物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能正常生长,11、(喜阴)植物在(阴湿)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12、(水生)植物能在(水中)生长的植物,统称为水生植物13、(攀缘)植物:举例扁豆、丝瓜、牵牛花、爬山虎、常春藤、葡萄。
2 植物博览会1、我们搜集大量的植物(实物)标本,图片,文字和多媒体资料,就可以举办一个植物博览会了。
2、银杏还称为白果树,公孙树,产地中国浙江天目山,著名的活化石植物,现普遍栽培,叶片呈扇形,秋天金黄色,为优良的园林绿化植物.果实具有极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
3、珙桐产地中国西部,珙桐开花时,两片大苞叶似展翅飞翔的鸽子,被誉为”中国鸽子树”,是珍贵的观赏树种,被定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4、如何筹办自己的展览会?1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划展览的内容。
2根据展览的内容,进行小组分工,相互协作。
3在室外单独搜集资料时,要注意安全。
英语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第8课Last week, our teacher assigned a science experiment for our class. We were very excited about it because we could work in groups and explore new things together. The experiment was about plants and how they grow in different conditions.In our group, we decided to test how light affects plant growth. We set up four small pots with the same type of soil and equal amount of water. Each pot had a bean seed planted inside.Next, we placed the pots in different locations. Thefirst pot was placed on the windowsill, where it could receive a lot of sunlight. The second pot was placed in a dark closet, where it wouldn't receive any sunlight. The third pot was placed under a lamp, so it would only receiveartificial light. The fourth pot was placed outside, where it would receive both sunlight and fresh air.We watered the plants every day and observed their growth. After a week, we noticed some interesting results. The plant placed on the windowsill grew the tallest and had a lot of healthy leaves. It looked vibrant and green. The plant in the dark closet grew the least and appeared weak. It had pale leaves and looked leggy. The plant under the lamp grew better than the one in the dark closet but not as well as the windowsill plant. The plant placed outside grew slightly shorter than the windowsill plant but had strong stems and healthy leaves.From our experiment, we concluded that plants need lightto grow and thrive. Sunlight is the best source of light for plants, but they can also grow under artificial light. Lackof light affects their growth and makes them weak. Fresh airis also essential for plants as it provides them with carbon dioxide for photosynthesis.We enjoyed conducting this experiment and learned a lot about plants and their needs. It was fascinating to see how they responded to different conditions. We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taking care of our environment and providing the best conditions for plant growth.In conclusion, our science experiment was a valuable learning experience. We learned that plants need light and fresh air to grow properly. We also learned the significance of conducting experiments to gain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 the world around us better.。
教科版六上科学第四单元《能量》单元教材解读一、引言本单元主要介绍了能量的概念及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能量是物体的一个重要属性,它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我们的日常活动、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
通过学习本单元,同学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能量这个概念,以及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下面我们将对本单元教材进行解读。
二、教材内容解读1. 能量的概念本单元首先介绍了能量的概念,能量是指物体所具有的“做功”的能力。
它是物体运动、变形或发光、放热等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个性质。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同学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什么是能量,以及能量在物体运动和变形中所起的作用。
2. 能量的种类本单元还介绍了能量的种类,包括机械能、热能、化学能、光能、电能和核能等。
每一种能量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应用领域,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同学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不同种类的能量。
3. 能源的利用本单元还介绍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各种能源的利用情况,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等。
同学们可以通过学习了解到不同能源的利用效果和应用领域,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能源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4. 能量转化本单元介绍了能量在不同形式之间的转化过程,例如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电能转化为光能等。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同学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能量在不同形式之间的转化规律,以及在具体应用中的作用。
三、教材解读的意义通过对本单元教材的解读,同学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能量的概念、种类、利用和转化规律,并且可以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活的基础,对于我们了解能源知识、合理利用能源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本单元,同学们还可以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增强科学知识和科学素养。
四、教材拓展本单元的教材可以通过一些拓展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组织学生进行能源知识的调查研究、开展能源利用实验等。
通过这些拓展活动,可以使同学们更好地将教室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增强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14 常用能源》教案
一、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活生产中的能量是从哪儿来的。
2、认识各种能源,并对能源分类。
(二)过程与方法
能利用各种渠道分析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给生活和环境带来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充分利用想象能力思考没有能源的生活。
二、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能源,并对能源分类。
能利用各种渠道分析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给生活和环境带来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充分利用想象能力思考没有能源的生活。
四、教学准备
学生在家查找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知道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能量都是从哪来的么?
(二)新课:
一、分析能量的来源
1、提问:生活和生产中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
2、看书还是能够的图,分析能量的来源。
3、提问:生活和生产中还需要哪些能量?这些能量是从哪里来的?
4、板书:能源。
解释能源的概念。
5、学生汇报自己知道的能源的知识,与同学交流和学习。
6、将自己知道的能源进行分类。
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
7、学生分析后思考,你觉得什么能源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