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中的化学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614.50 KB
- 文档页数:23
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一、海洋化学资源1、海水中的物质(1)海水由96.5%的水和3.5%的溶解的盐组成。
①海水中主要有4种金属离子(Na+、Mg2+、Ca2+、K+)和2种酸根离子(Cl-、SO42-)。
当把海水蒸干时,任一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都可以结合构成一种盐,故海水中主要的盐有:Na2SO4、NaCl、MgSO4、MgCl、CaSO4、CaCl、K2SO4、KCl。
②海水之最:含量最多的金属离子:Na+,含量最多的非金属离子或酸根离子:Cl-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Na海水盐分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Cl。
(2)海水制镁Ⅰ.流程:Ⅱ.化学方程式:①MaCl2+Ca(OH)2=Mg(OH)2↓+CaCl2②Mg(OH)2+2HCl=2H2O+MgCl2③MgCl2通电Mg+Cl2↑注意:①海水中原本就有氯化镁,为什么要先加石灰乳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再加盐酸得到氯化镁呢?海水中氯化镁的含量很低,要想得到它,首先要设法使之富集。
提取镁时,如果直接以海水为原料,则将其中的氯化镁转化为沉淀的过程就是为了使镁元素富集;如果以卤水为原料,则在海水晒盐阶段就经过了一次富集,转化为沉淀的目的即可使镁元素进一步富集,又可除去其中的氯化钠等杂质。
②从海水中提取镁时,选择石灰乳做沉淀剂的原因是什么?因为石灰乳价廉易得,大海中富含贝壳,它们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可就地取材通过大海制得石灰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高温CaO+CO2↑、CaO+H2O=Ca(OH)22、海底矿物(1)可燃冰①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固体——极易燃烧②形成:由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
③优点:燃烧产生的热量比同等条件下的煤或石油产生的热量多得多。
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废气,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
注意:①纯净的天然气水合物呈白色,形似白雪,可以像固体酒精一样直接被点燃,被形象的称为“可燃冰”。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氯和钠高频考点知识梳理单选题1、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A.CO2气体(HCl),饱和NaHCO3溶液B.Na2CO3固体(NaHCO3),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D.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Ba(OH)2溶液,过滤答案:DA.二氧化碳不与碳酸氢钠反应,氯化氢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A正确;B.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则加热法可除杂,故B正确;C.氧化钠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可除杂,故C正确;D.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NaOH,引入新杂质NaOH,故D错误;所以答案是:D。
2、将CO2和O2的混合气体7 .6g通入Na2O2,充分反应后,气体质量变为4 .8g,原混合气体中O2的质量是()A.6 .4gB.3 .2gC.1 .6gD.0 .8g答案:B将CO2和O2的混合气体7 .6g通入Na2O2,发生下列反应:2CO2+2Na2O2=2Na2CO3+O2,消耗2mol(即=4 .4g,88g)二氧化碳,气体质量减少2×44g- 32g=56g,则参与反应的二氧化碳质量为(7 .6g-4 .8g)×88g56g原混合气体中O2的质量是7 .6g-4 .4g=3 .2g,答案选B。
3、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正确的是mol/L A.在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于1L水配成密度为ρg/cm3的氨水,该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v22 .4(v+1)B.0 .3mol/L硫酸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总物质的量为0 .9molC.将40g氢氧化钠固体溶于1L水中,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D.实验室使用的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 .5%,密度为1 .19 g/cm3,则该浓盐酸物质的量浓度是11 .9 mol/L答案:DA.VL氨气与1L水的体积不能相加,溶液的体积不是(V+1)L,A错误;B.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算出物质的量,B错误;C.1L水溶解氢氧化钠后,溶液体积不再是1L,C错误;mol·L-1可知该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D.根据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c B=1000ρϖMmol·L-1=11 .9 mol·L-1,D正确;=1000×1 .19×36 .5%36 .5答案选D。
第二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知识梳理:一、海洋化学资源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洋需要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为人类造福。
本部分复习可从了解海洋中的物质到从海洋中提取相关物质的思路进行复习。
1、海水中的物质:(1)物质种类:水(96.5%)和可溶性盐(3.5%)(2)离子种类:Cl - 、Na + 、SO 42 -、Mg 2+、Ca 2+、K +2、海底矿物:(1)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2)新型矿产资源: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
甲烷燃烧的方程式:CH 4+2O 2=点燃==CO 2+2H 2O(3)多种金属矿物:多金属结核(锰结核)3、海洋资源:(1)分类: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
(2)保护措施:海洋环境立法、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加强海洋环境监测、提高消除污染的技术水平。
二、海洋工业:通过本部分复习,进一步了解如何从海水中提取我们需要的物质。
充分体现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
1、海水淡化:从海水中获取淡水,解决日益加剧的淡水危机淡化的方法有(1)蒸馏法(2)结晶法 (3)膜法。
(都是物理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多级闪急蒸馏法。
海水与淡水的鉴别:分别取样加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产生大量白色沉淀的是海水,没有沉淀(或沉淀很少)的是淡水。
2、海水制镁:(3) 原理:将石灰乳加入海水或卤水中,沉淀出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再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镁,就能制得金属镁。
(2)生产流程:海水或卤水→氢氧化镁→氯化镁→氯化镁晶体→熔融氯化镁→镁(3)化学方程式:MgCl 2+Ca(OH)2=Mg (OH)2↓+CaCl 2Mg (OH)2+2HCl =MgCl 2+2H 2O讨论并明确:从海水中提取MgCl 2时,经历了“MgCl 2→Mg (OH)2→MgCl 2”,的转化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 将MgCl 2富集起来,获得比较纯净的MgCl 2.通电 MgCl 2 Mg +Cl 2↑3\海水晒盐:从海水中获取食盐,解决生产、生活中需求的大量食盐(1)原理:蒸发海水使其中的无机盐(主要是食盐)结晶(2)生产流程:海水→蒸发池→结晶池→粗盐和母液(又称苦卤)原料也可采用海水淡化后的残液晒盐,更经济快捷。
本专题复习提升易混易错练易错点1 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认识不清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②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③失电子多的还原剂还原性就强;④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一定被还原;⑤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⑥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⑦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A.②③⑤B.①②③⑥C.④⑤⑦D.⑤⑥2.现有三个氧化还原反应:①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Cl2+Cl2 2FeCl3,③K2Cr2O7+14HCl(浓)2KCl+2CrCl3+3Cl2↑+7H2O。
若某溶液中有Fe2+、I-、Cl-共存,要除去I-而不影响Fe2+和Cl-,则可加入的试剂是( )A.Cl2B.K2Cr2O7C.FeCl3D.HCl易错点2 忽视离子共存问题中的隐含条件3.(2023河北石家庄第二中学期中)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碳酸钠溶液中:N H4+、Ca2+、Cl-、N O3-B.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Na+、S O42−、Cl-、N O3-C.含有大量HC O3-的溶液:Na+、N O3-、Cl-、H+D.无色透明溶液中:K+、I-、S O42−、Fe3+4.(2024广东深圳中学期中)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溶液中:Na+、K+、Mn O4-、S O42−B.澄清透明的溶液中:Fe2+、Cu2+、Cl-、S O42−C.加铁粉产生氢气的溶液中:N H4+、K+、S O42−、HC O3-D.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中:Mg2+、Fe2+、S O42−、N O3-易错点3 不能准确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
5.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u2++2OH- Cu(OH)2↓CuCO3+2NaOH Cu(OH)2↓+Na2CO3B.C O32−+2H+ CO2↑+H2OBaCO3+2HCl BaCl2+CO2↑+H2OC.Ca2++C O32− CaCO3↓Ca(NO3)2+Na2CO3 CaCO3↓+2NaNO3D.H++OH- H2OCH3COOH+KOH CH3COOK+H2O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盐酸滴在铜片上:Cu+2H+ Cu2++H2↑B.醋酸滴在大理石上:2H++CaCO3 Ca2++CO2↑+H2OC.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2:OH-+CO2 HC O3-D.CuSO4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S O42−+Ba2+ BaSO4↓思想方法练利用守恒思想解决元素化合物的计算方法概述物质的组成与转化均遵循着“守恒”规则,如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等,对于元素化合物的相关计算题,利用守恒思想可避免书写繁琐的化学方程式和细枝末节的干扰,直接找出其中特有的守恒关系,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度。
第六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一、海水中的物质石灰乳盐酸通电①②③①MgCl2+CaOH2=MgOH2+CaCl2②MgOH2+2HCl= MgCl2+2H2O③MgCl2通电Mg+Cl2↑二、海底矿物煤、石油、天然气、1、化石燃料: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2、金属矿物:“锰结核”锰、铁、镍、铜、钴、钛等20多种金属三、海水淡化蒸馏法:多级闪急蒸馏法:减压下,水的沸点降低,产生瞬间蒸发;海水淡化结晶法膜法第二节海水“晒盐”三、粗盐的提纯学生实验中讲过过滤固体不溶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蒸发溶剂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结晶固体溶于液体冷却热饱和溶液即降温结晶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如硝酸钾第三节海水“制碱”一、氨碱法制纯碱22 NaHCO3△Na2CO3+ CO2↑+H2O1、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用途:2、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用途一定得看噢用途:二、纯碱的性质1、纯碱的化学性质1、与指示剂的的作用纯碱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证明溶液呈碱性;2、与酸的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用于检验碳酸根离子Na2CO3+H2SO4=Na2SO4+H2O+CO2↑实例:检验一瓶无色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取无色溶液少许注入试管,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证明原溶液中含有碳酸根;3、与氢氧化钙的反应CaOH2+ Na2CO3= CaCO3↓+2NaOH 工业制氢氧化钠4、与氯化钡的反应Na2CO3+BaCl2=2NaCl+BaCO3↓2、盐的溶解性钾、钠、硝酸、铵盐溶盐酸盐中银不溶氯化银不溶于水碳酸盐溶钾、钠、铵硫酸盐中钡不溶硫酸钡不溶于水碱中钾、钠、钡、钙溶3、盐的性质1、与指示剂的的作用纯碱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证明溶液呈碱性2、盐+金属——另一种盐+另一种金属①化学方程式Fe+ CuSO4= FeSO4+Cu现象:铁的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Cu+2 AgNO3=2Ag+ CuNO32②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a、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置换出来b、这里的盐必须为盐溶液c、K Ca Na除外③波尔多液为什么不能用铁桶来盛波尔多液的成分为氢氧化钙和硫酸铜Fe+ CuSO4= FeSO4+Cu3、盐+酸——另一种酸+另一种盐①化学方程式2HCl+Na2CO3=2NaCl+H2O+CO2↑用于检验碳酸根离子HCl+AgNO3=AgCl↓+HNO3用于检验氯离子H2SO4+BaCl2=BaSO4↓+2HCl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②实例:检验一瓶无色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取无色溶液少许注入试管,向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氯化钡,然后滴入稀硝酸,如果产生的沉淀不溶解,证明原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硫酸根离子;4、盐+碱——另一种碱+另一种盐盐和碱要反应:反应物必须溶于水,生成物必须有沉淀、气体、水生成CaOH2+ Na2CO3= CaCO3↓+2NaOH 工业制氢氧化钠CaOH2+CuSO4=CuOH2↓+ CaSO4现象:产生蓝色沉淀2NaOH+ CuSO4= CuOH2↓+Na2 SO4现象:产生蓝色沉淀3NaOH+ FeCl3=FeOH3↓+3NaCl现象:产生红褐色沉淀5、盐+盐——另外两种新盐盐和盐要反应:反应物必须溶于水,生成物必须有沉淀、气体、水生成Na2SO4+BaCl2= BaSO4↓+2NaCl NaCl+ AgNO3= AgCl↓+NaNO3。
专题九海水中的化学元素一、海水——化学元素宝库1.海水中的元素微量元素:锂、碘、铀。
常量元素(在每升海水中的含量均大于1mg):氯、钠、镁、硫、钙、钾、碳、锶、溴、硼、氟。
说明:常量元素的总量占海水所溶解物质总量的99.9%。
溴被人们称为“海洋元素”,因为地球上99%以上的溴都蕴藏在大海中。
2.氯化钠、锂、碘、铀的重要用途氯化钠:食用、生理盐水、化工原料锂:热核反应的重要材料之一,是锂电池、特种合金等的原料之一。
碘:碘酒消毒,人体必需元素铀:核燃料3.氯碱工业(1)概念: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制取NaOH、Cl2和H2,并以它们为原料生产一系列化工产品,称为氯碱工业。
(2)原料:饱和食盐水(3)原理:2NaCl + 2H2O 电解2NaOH + Cl2↑+ H2↑(4 ) 设备:离子交换膜法电解槽例1:中国食盐产量居世界首位。
下列实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晒盐”原理的是A.蒸馏B.蒸发C.过滤D.搅拌例2:医生建议患甲状腺肿大的病人多食海带,这是由于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缺乏病是目前已知的导致人类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
为解决这一全国性的问题,我国已经开始实施“智力工程”,最经济的可行措施是。
二、镁和海水提镁1. 海水提镁的方法(1)海水提镁的3个环节:①碱的制取——贝壳高温分解产生CaO,再与水反应得碱。
②Mg2+的浓缩——海水加碱,得氢氧化镁沉淀,将沉淀分离出来,再加盐酸,得到浓的MgCl2溶液。
③Mg的制取——MgCl2溶液经过蒸发、浓缩、干燥,得到MgCl2固体,电解熔融的MgCl2得到Mg。
(2)相关化学(或离子)方程式:①CaCO3高温CaO+CO2↑;CaO+H2O=Ca(OH)2②Mg2++2OH-=Mg(OH)2↓;Mg(OH)2+2H+=Mg2++2H2O③MgCl2通电Mg+Cl2↑2.镁的性质(1)物理性质:镁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密度小于水,熔点较低,硬度较小,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与其他金属易构成性能优良的合金。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一、海水中的物质1.海水中的元素由多到少的顺序:O、H、Cl、Na、Mg2.海水中的物质由多到少的顺序:H2O、NaCl、MgCl23.从海水中提炼金属镁:发生的化学反应:①MgCl2 + Ca(OH)2 = Mg(OH)2↓ + CaCl2(从海水中分离出镁元素)②Mg(OH)2 + 2HCl = MgCl2 + 2H2O(转化成可电解的氯化镁)③MgCl2 通电Mg + Cl2↑二、海底矿物1.常规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2.新型矿产资源: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主要成分为甲烷):产生的能量多,污染少。
3.金属矿物:多金属结核——锰结核三、海水淡化1.常用方法:蒸馏是通过加热蒸发而将液体从溶液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方法。
2.其他海水淡化的方法:“多级闪急蒸馏法”“结晶法”“膜法”第二节海水“晒盐”一、海水晒盐的过程盐田法(也称“太阳能蒸发法”):二、饱和溶液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注意:⑴饱和溶液只是针对某一种溶质来说的,对于其他溶质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如饱和食盐水,对食盐来说是饱和溶液,而该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蔗糖。
(2)描述饱和溶液时,必须指明温度。
如“100g,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而不能说“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
2.判断:①根据食盐溶液中是否有未溶解固体来判断,如果有未溶解的食盐固体存在,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②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溶质,如果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溶质,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三、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计算1.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
注意:1)概念中的四要素:①一定温度;②100克溶剂;③饱和状态;④质量;⑤单位:克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37.2克,表示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7.2g 氯化铵达到饱和。
化学高一海水知识点归纳总结海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成分。
了解海水的成分和性质,对于学习化学知识以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高一化学中与海水相关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海水的组成和特性。
一、海水的组成1. 盐类成分:海水中含有多种盐类物质,主要包括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等。
其中,氯化钠(NaCl)是最主要的成分,占海水中盐类总量的约85%。
2. 溶解氧:海水中含有溶解氧,这对海洋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
溶解氧的含量受到温度、盐度和水动力等因素的影响。
3. 微量元素:海水中还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如铁、锌、铜等。
这些元素虽然含量很低,但对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二、海水的性质1. 密度:海水的密度通常比纯水高,这是因为海水中的盐类和其他溶质增加了其质量。
海水的密度与温度和盐度密切相关,一般随着温度升高密度下降,随着盐度升高密度增加。
2. 味道和呈色:海水的味道较咸,这是因为其中的氯化物和硫酸盐等盐类成分。
此外,海水呈现蓝绿色,这是由于水分子吸收了较长波长的红光,而反射了短波长的蓝绿光。
3. 冰点和沸点:由于海水中的盐类以及其他溶质的存在,其冰点和沸点较纯水要低。
一般情况下,海水的冰点约为-2°C,沸点约为100.7°C。
4. pH值:海水的pH值一般介于7.5至8.4之间,表明其为碱性溶液。
这是由海水中的碳酸盐和其他碱性物质引起的。
三、海水与环境保护1. 淡化海水:由于淡水资源的不足,科学家们研发了海水淡化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将海水中的盐类和其他杂质去除,从而得到可供人们使用的淡水资源。
然而,由于淡化海水的能耗较高且成本较高,因此目前主要用于海岛、沙漠地区等特殊地域。
2. 海水污染: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发展的加速,海洋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海水污染主要包括水体中溶解氧降低、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等。
这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需要加强海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
中考化学总复习《海水中的化学》专题训练(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
1、下列海洋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 海底石油、天然气B. 潮汐能C. 滨海砂矿D. 锰结核2、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将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C.40℃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相等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2N表示:2个氮分子B.A13+的结构示意图:C.纯碱的化学式:NaHCO3D.硝酸铵中阴离子:NO-34、在粗盐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有关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 )5、在“粗盐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操作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
下列各步骤中的一些做法正确的是()A.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以加速溶解B.过滤:直接将粗盐水倒入漏斗中C.蒸发:等蒸发皿中水分蒸干便停止加热D.计算产率:将精盐直接转移到天平的托盘上称量6、一些物质的近似pH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鸡蛋清的碱性比肥皂水的碱性强B.厕所清洁剂不会腐蚀大理石地面C.厕所清洁剂与炉具清洁剂不能混合使用D.人被蚊虫叮咬后,在肿包处涂抹牛奶就可减轻痛痒7、海水中大约含水96.5%,海水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A. OB. ClC. HD. Na8、向一瓶接近饱和的氯化铵溶液中逐渐加入氯化铵晶体,下列图像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A.B.C.D.9、下列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水电解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B.磷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的白雾C.加热“铜绿”时绿色粉末变红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10、在“粗盐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操作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
高考化学总复习34海水中的元素鲁科版必修海水是地球上最为广泛存在的水体之一,它占据了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
海水中包含着很多元素,这些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对于海洋生态系统和
全球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篇文章将围绕海水中的元素展开介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海水中的主要元素。
海水中的元素包括有机元素、无机元素和溶解气体。
有机元素主要是碳、氧、氢等,它们主要存在于生
物体内或有机物中。
无机元素则包括钠、镁、钙、钾、氯等,它们主要以
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
溶解气体主要是氧气、二氧化碳等。
其次,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一些主要的无机元素。
钠是海水中含量最高
的元素,约占海水总离子质量的30%。
镁和钙则是海水中的第二和第三主
要元素,约占离子质量的约6%和4%。
钾和氯也是海水中含量较高的元素。
此外,海水中还含有微量元素,如铁、锌、锰等。
海水中的元素含量还可以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例如,人类工业活动
排放的有毒物质和废弃物,如汞、铅等重金属,会进入海洋,对海洋生态
系统造成污染。
另外,过度捕捞和过度放流农药等也会改变海水中的元素
含量和平衡。
总之,海水中的元素种类繁多,含量和循环过程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对海水中元素的转化和平衡有深入的理解,不仅对于海洋生态系统的
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全球环境和气候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海水中元素的学习和研究,以便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海
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