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创作背景
- 格式:docx
- 大小:15.05 KB
- 文档页数:1
专题26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1.创作背景《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一文约作于733年。
727年,28岁的李白只身云游至安陆,娶高宗时宰相许圄师孙女为妻,生女平阳、子伯禽;广结道友,优游山水,李白自称“酒隐安陆,蹉跎十年”。
安陆在今湖北,为古代楚文化发祥地。
楚文化属于巫文化(庄子、屈原),长于宏富的想象,具有通灵的特性,类似于古希腊的酒神精神:非理性、狂欢、迷醉、艺术的生命状态。
2.文体知识“序”,是一种文体,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前言、引言之类的小篇幅文章。
大致可以细分为三种类型:书序、赠序、宴集序。
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
如:《<宽容>序》《<呐喊>自序》等。
赠序──是指亲友间,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时相赠的文章,如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唐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等。
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说明情况,并借此来表达一些人生之感,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滕王阁序》等等。
3.一词多义逆: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_________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_________忠言逆耳利于行_________ 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_________良:良有以也_________ 感我此言良久立(《琵琶行》) _________良庖岁更刀,割也(《庖丁解牛》) _________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雨霖铃》) _________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_________假:大块假我以文章_________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_________ 因求假暂归(《孔雀东南飞》) _________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苏武传》) _________ 乃悟前狼假寐(《狼》) _________以:开琼筵以坐花_________ 大块假我以文章_________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荆轲刺秦王》) _________ 复以小艇游庙中(《过小孤山大孤山》)_________斧斤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 _________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_________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苏武传》) _________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_________ 木欣欣以向荣(《归去来兮辞》) _________4.古今异义(1)大块①假我以文章②①大块古义:_________ 今义:大的块头,指面积大的②文章古义:_________ 今义: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2)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义:_________ 今义:几何学3.逆:迎/动词,向着相反的方向/动词,抵触,不顺从/动词,预料、想到将来。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篇序文,其中包含了一些典故。
以下是一些典故的介绍:
桃李园:这是李白和他的从弟们宴饮的地方,园中种满了桃树和李树,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繁荣。
从弟:这是李白和他的堂兄弟们之间的称呼,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
秉烛夜游:这个典故来源于《诗经》中的《秉烛夜游》,意为手持烛火在夜晚游玩,表达了李白和他的从弟们在夜晚享受春光的情感。
飞觞咏怀:这个典故来源于《诗经》中的《飞觞咏怀》,意为手持酒杯咏诗怀远,表达了李白和他的从弟们在宴饮中抒发情感、畅叙天伦之乐的场景。
总的来说,《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的典故都与春天、生机、亲情、友情和诗歌有关,展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主题和情感。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文知识,理解文意2、通过诵读,把握诗歌内容中蕴涵的诗人情怀3、理解诗人豁达的胸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命观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文基本知识,疏通文意2、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体会诗人的人格魅力教学难点:赏析语言特色教学过程:一、导语我们都出席过宴会,大家在宴会上主要是聊天、吃饭、玩等,那么,古人宴会上都会做些什么呢?(稍停,学生思考)教师:对,饮酒赏月吟诗用两个字概括就是:高雅。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人聚会的场所,一起来聆听李白的《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板书题目)二、作者和背景介绍1、谈作者:看注释,由学生来谈关于作者的其他基本知识:如诗仙、喜欢喝酒作诗、生性豪爽、心胸豁达如:李白的《行路难》[目的是检查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他们的参与性]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流传至今的大约有900首,素有“诗仙”之称,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25岁始在各地漫游,结交名流,希望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
较广泛地接触现实,认识到朝廷的腐败、官僚贵族的奢侈腐朽,写出不少抨击黑暗现实的诗篇。
他感情热烈,性格豪爽,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较多地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借助非现实的幻想来表现激情。
他的作品多用夸张手法,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等。
2、谈诗篇李白有哪些诗句是你印象最深刻、最能打动你的?[目的是检查积累,进行诗句的赏析或诗人性格的欣赏]《蜀道难》: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
《行路难》: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
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讲义一、作者与背景《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篇骈文。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这篇序文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 年)前后,当时李白与堂弟们在春夜于桃花园中聚会宴饮,饮酒赋诗,畅叙天伦之乐。
李白以其豪迈奔放的笔触,记录下了这一欢乐的时刻。
二、文章内容解析“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这开头几句,李白以宏大的视野和深刻的思考,阐述了天地宇宙的无限与人生的短暂。
他将天地比作旅舍,光阴视为过客,形象地指出人生如梦,欢乐时光有限。
正因如此,古人选择秉烛夜游,享受当下的欢乐,这种行为是有其道理的。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春天用美丽的景色召唤着我们,大自然赐予我们绚丽的风光。
在桃花盛开的园子里相聚,共叙兄弟间的欢乐之事。
这里体现了李白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亲情的珍视。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兄弟们个个英俊优秀,都像谢惠连一样聪慧;而我吟诗作文,却自愧不如谢灵运。
我们先是静静地欣赏美景,接着便高谈阔论,话题愈发清雅。
摆开丰盛的筵席,坐在花丛中间,酒杯飞快地传递,大家沉醉在月光之下。
这段文字生动地描绘了宴会的欢乐场景和兄弟们的才华横溢。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如果没有好的诗篇,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如果作诗不成,就依照当年石崇在金谷园宴客赋诗的先例,罚酒三杯。
这最后一句,既增添了宴会的趣味性,也表现出李白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兄弟们的期待。
三、艺术特色1、语言优美,气势豪迈文章语句流畅,充满了豪迈奔放的气势。
如“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以壮阔的笔触展现了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
2、情景交融李白将自然美景与欢乐的宴饮氛围完美融合,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春夜桃花园中的美好与温馨。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赏析: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欢快心情《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篇骈文。
全文生动地记述了作者和众兄弟在春夜聚会、饮酒赋诗的情景。
作者感叹天地广大,光阴易逝,人生短暂,欢乐甚少,而且还以古人“秉烛夜游”加以佐证,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欢快心情,也显示了作者俯仰古今的广阔胸襟。
文章写得潇洒自然,音调铿锵,精彩的骈偶句式使文章更加生色。
一、作品原文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天地是万物的客舍,光阴是古往今来的过客。
死生的差异,就好像梦与醒的不同,纷纭变换,不可究诘,得到的欢乐,又能有多少呢?古人夜间执着火炬游玩,实在是有道理啊。
况且温和的春天以秀美的景色来招引我们,大自然又给我们展现锦绣风光。
相聚在桃李飘香的花园中,畅叙兄弟间快乐的往事。
弟弟们英俊优秀,个个都有谢惠连那样的才情,而我作诗吟咏,却惭愧不如谢灵运。
清雅的赏玩不曾停止,高谈阔论又转向清言雅语。
摆开筵席来坐赏名花,快速地传递着酒杯醉倒在月光中。
没有好诗,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倘若有人作诗不成,就要按照当年石崇在金谷园宴客赋诗的先例,谁咏不出诗来,罚酒三杯。
2、注释桃花园,疑在安陆兆山桃花岩。
从:cóng(旧读zòng),堂房亲属。
从弟:堂弟。
逆旅:客舍。
逆:迎接。
旅:客。
迎客止歇,所以客舍称逆旅。
过客:过往的客人。
李白《拟古十二首》其九:“生者为过客。
”浮生若梦:意思是,死生之差异,就好像梦与醒之不同,纷纭变化,不可究诘。
秉烛夜游:谓及时行乐。
秉:执。
《古诗十九首》其十五:"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翻译赏析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翻译赏析《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篇骈文。
全文生动地记述了作者和众兄弟在春夜聚会、饮酒赋诗的情景。
作者感叹天地广大,光阴易逝,人生短暂,欢乐甚少,而且还以古人“秉烛夜游”加以佐证,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欢快心情,也显示了作者俯仰古今的广阔胸襟。
文章写得潇洒自然,音调铿锵,精彩的骈偶句式使文章更加生色。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夜宴桃李园序》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古诗全文如下: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幽赏末已,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作,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注释】①夫;用在句首,表示阐发议论的语气。
者:用在主语后面,表示语音及语气上的停顿。
逆旅:旅馆。
逆,迎,迎止宾客的地方。
②过客,过路的旅客。
③而:连接上文,表示顺承关系。
浮生:谓世事无定,人生短促。
这是旧时对人生的消极看法。
汉贾谊《鹏鸟赋》:“其生若浮兮,其死若休。
” 几何:多少。
④秉烛夜游:谓及时行乐。
秉,执。
《古诗十九首》之十五:“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良:实在,的确。
以:原因,道理。
也:表示肯定语气。
⑤阳春:温暖的春天。
烟景:春天的美好景色。
大块:大自然。
《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期名为风。
”成玄英疏:“大块者,造物之名,自然之称。
”清人俞樾认为“大块”就是地。
见《诸子评议》卷一。
文章:错综美丽的色彩或花纹。
这里指锦绣般的自然景物。
⑥芳园:即花园。
序:欢舒,畅谈。
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天然的亲属关系。
⑦群季:诸弟。
古人兄弟按年龄排列,称伯、仲、叔、季。
这是唐代李白的散文。
《李太白全集》题作《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代,盛唐对中国诗史的影响,就在于诞育了李白、杜甫这两位伟大的诗人。
其他众多诗人如众星捧月,衬托着李杜的伟大、卓越和崇高。
李白(公元701—762),字太白,是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位浪漫主义大诗人。
他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先世流寓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降生于此。
他生活在盛唐时代,即唐武后长安元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间,而主要活动于玄宗、肃宗两朝,即唐由全盛转入衰落的历史时期。
李白是一位接受了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而怀有“济苍生”、“安黎民”的进步理想和“奋其智能,愿为辅弼”的抱负的诗人,一生向往人生自由,追求事业成功。
同时,道家思想积极的一面,特别是庄子蔑视权贵和反抗束缚的精神,也对他深有影响。
“终与安社稷,功成五湖去”这种功成身退的政治态度是李白的主导思想,但也有追求功名利禄的庸俗的一面。
李白留下了一千多篇各体诗作,其中五言诗多于七言,乐府歌行多于律绝。
他的诗歌艺术成就很高,影响很大。
杜甫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他能纯熟地运用奇特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强烈的主观抒情和自然景物的“人格化”,利用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加以大胆想象和虚构等。
这篇序写作者春夜在桃花园宴请堂弟的情景和感受。
唐宋以来把送别赠言或有些关于宴饮的文章称作序。
本文就是关于宴饮方面的。
文章伊始,李白说天地是万物的旅馆,光阴是百代的过路客人。
人生如梦,又能有多少欢乐?古人晩上游乐,的确是有道理的。
接着又说:“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这是说,况且温暖的春天用美景召唤我,大自然给我提供花纹和色彩。
在这样的时候,于桃花园聚会,畅谈弟兄之间的乐事,更加相宜,美事一桩。
文中还以古人作比,推崇其堂弟。
最后写饮酒赋诗的情况。
全文不过区区一百一十九字,就写了这样多的内容:清新自逸,感情充沛,挥洒自如,艺术上是非常成功的。
虽然其中的“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思想是有些消极的,但瑕不掩瑜,无伤大雅。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原文、译文及赏析春夜宴桃李园序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桃花一作:桃李)【译文】天地是万物的客舍,百代是古往今来时间的过客,死生的差异,就好像梦与醒的不同,纷纭变换,不可究诘,得到的欢乐,又能有多少呢!古人夜间执着蜡烛游玩实在是有道理啊,况且春天用艳丽景色召唤我,大自然把各种美好的形象赐予我,相聚在桃花飘香的花园中,畅叙兄弟间快乐的往事。
弟弟们英俊优秀,个个都有谢惠连那样的才情,而我作诗吟咏,却惭愧不如谢灵运。
清雅的赏玩兴致正雅,高谈阔论又转向清言雅语。
摆开筵席来坐赏名花,快速地传递着酒杯醉倒在月光中,没有好诗,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倘若有人作诗不成,就要按照当年石崇在金谷园宴客赋诗的先例,谁咏不出诗来,罚酒三杯。
【注释】桃花园,疑在安陆兆山桃花岩。
从:cóng(旧读zòng),堂房亲属。
从弟:堂弟。
逆旅:客舍。
逆:迎接。
旅:客。
迎客止歇,所以客舍称逆旅。
过客:过往的客人。
李白《拟古十二首》其九:“生者为过客。
”浮生若梦:意思是,死生之差异,就好像梦与醒之不同,纷纭变化,不可究诘。
秉烛夜游:谓及时行乐。
秉:执。
《古诗十九首》其十五:"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曹丕《与吴质书》:"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有以:有原因。
这里是说人生有限,应夜以继日的游乐。
秉,执。
以,因由,道理。
阳春:和煦的春光。
召:召唤,引申为吸引。
烟景:春天气候温润,景色似含烟雾。
大块:大地。
大自然。
假:借,这里是提供、赐予的意思。
文章:这里指绚丽的文采。
古代以青与赤相配合为文,赤与白相配合为章。
春夜宴桃李园序解析李白对春天与花卉的赞美春天是四季之中最美丽的季节,春日的夜晚更是散发出一种迷人的气息。
而在这美丽的春夜中,人们聚集在桃李园,一起享受宴会的盛宴,欣赏花园中的花卉。
这个场景被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描绘得淋漓尽致,他对春天与花卉的赞美、赞颂从他的笔下流淌而出,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美好感受。
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是一个关于春天与花卉的文学篇章,他以文言文的形式书写,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感悟,向读者展示了春天的魅力和花卉的美丽。
他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细腻的笔触,使得整个序言更具艺术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春天花开的桃李园中。
序言开始时,李白用“予文,触事感怀,怀以往之不谐,故作此序,以为告别;欲追尊翁之大道,略陈先生之业。
”这句话表达了他写作此序的初衷。
随后,他在序言中详细描述了桃李园的美景:“疏阴传骑,动无不色,空气甜秀,四时草木葳蕤。
”这些描绘使得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花园中春天的景色。
在李白的描写中,花卉被赋予了灵性和生命力。
他说道:“荣秀二分,不纷所移,花南十亩,必有玉人;盖贤者如一美人,不动而巧。
”这种将花卉与美人相比的比喻,使得读者对花卉的独特之处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同时,他还用了形象生动的对比,如“东家私自埋库,门外忽有英雄相”等,使得整个描写更为生动有趣。
李白对春天与花卉的赞美不仅体现在描绘上,还体现在对花卉的感悟上。
他说道:“国家之至治也,若是繁荣;时之至兴也,若是一季之秀。
”这里,他将国家、时光与花卉相联系,表达出了对春天与花卉之美的推崇与赞叹。
他还提到了花卉中的主动性和蓬勃朝气,这些都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整篇序言中,李白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使得描写更具生动感和艺术感。
他运用了拟人、对比、排比等修辞,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
同时,他的措辞也非常精准,在表达意思的同时,又不显得僵硬和生硬,给人一种文满整洁美观,通顺而有韵味的感觉。
在李白的作品中,他对春天与花卉的赞美不仅仅是对美好的景色和花卉的描绘,更是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创作背景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创作背景《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篇骈文。
全文生动地记述了作者和众兄弟在春夜聚会、饮酒赋诗的情景。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创作背景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春夜宴桃李园序》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原文: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创作背景:此序约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前后作于安陆。
李白与堂弟们在春夜宴饮赋诗,并为之作此序文。
作者以诗笔行文,洋溢着诗情画意。
虽然是文,却和李白的诗一样飘逸俊爽。
这篇小品,景、情、思融和成一种美丽的意境。
作品洋溢着蓬勃旺盛的春的气息,光明洞彻,爽朗不尽,将生活升华到诗的高度。
在桃李芬芳的季节,与自己的几位堂弟一起行游于醉柳清烟的园中,映现在诗人眼中的是无限的阳春风光,大自然的景色就是最美丽的文章。
众人谈笑风生,摆酒设宴,四处春花飘香,清风轻轻拂来,席间各赋新诗,作不出诗来的要罚酒三斗,一时间笑声盈盈,确是人生一大乐事。
叙了他和堂弟们相聚桃园饮酒赋诗的情景,实际上是抒情散文,字数少篇幅短,但抒发了他清新潇洒的风格。
李白擅长以骈句筑文,本文也不例外。
他用流畅自然的笔触,写下了这篇千古名作李白的这篇序言记。
他的“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有相似的豪迈之处,更能表现出李白特有的那种高傲蔑俗、放荡不羁的性格。
译文:天地是万事万物的.旅舍,光阴是古往今来的过客。
而人生浮泛,如梦一般,能有几多欢乐?古人持烛夜游,确实有道理啊。
况且温煦的春天用艳丽的景色召唤我们,大自然将美好的文章提供给我们。
于是相会于美丽的桃李园内,叙说兄弟团聚的快乐。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李白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又名《春夜宴桃李园序》,是唐代诗人李白所著。
李白与堂弟们在春夜宴饮赋诗,并为之作此序文,文章以清新俊逸的风格,转折自如的笔调,记叙了作者与诸位堂弟在桃花园聚会赋诗畅叙天伦一事,慷慨激昂地表达了李白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生追求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作品原文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1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2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3也。
而浮生若梦4,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5,良有以也。
况阳春6召我以烟景,大块7假我以文章。
会桃李之芳园,序8天伦之乐事。
群季9俊秀,皆为惠连10;吾人咏歌11,独惭康乐12。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13。
开琼筵14以坐花,飞羽觞15而醉月。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16。
词语注释1、桃花园,疑在安陆兆山桃花岩。
从:cóng(旧读zòng),堂房亲属。
从弟:堂弟。
2、逆旅:客舍。
逆:迎接。
旅:客。
迎客止歇,所以客舍称逆旅。
3、过客:过往的客人。
李白《拟古十二首》其九:“生者为过客。
”4、浮生若梦:意思是,死生之差异,就好像梦与醒之不同,纷纭变化,不可究诘。
5、秉烛夜游:谓及时行乐。
秉:执。
《古诗十九首》其十五:"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曹丕《与吴质书》:"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有以:有原因。
这里是说人生有限,应夜以继日的游乐。
秉,执。
以,因由,道理。
6、阳春:和煦的春光。
召:召唤,引申为吸引。
烟景:春天气候温润,景色似含烟雾。
7、大块:大地。
大自然。
假:借,这里是提供、赐予的意思。
文章:这里指绚丽的文采。
古代以青与赤相配合为文,赤与白相配合为章。
8、序:通“叙”,叙说。
天伦: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
这里专指兄弟。
9、群季:诸弟。
兄弟长幼之序,曰伯(孟)、仲、叔、季,故以季代称弟。
季:年少者的称呼。
古以伯(孟)、仲、叔、季排行,季指同辈排行中最小的。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创作背景
《春夜宴桃李园序》
朝代:唐代
作者:
原文: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创作背景:
此序约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前后作于安陆。
李白与堂弟们在春夜宴饮赋诗,并为之作此序文。
作者以诗笔行文,洋溢着诗情画意。
虽然是文,却和李白的诗一样飘逸俊爽。
这篇小品,景、情、思融和成一种美丽的意境。
作品洋溢着蓬勃旺盛的春的'气息,光明洞彻,爽朗不尽,将生活升华到诗的高度。
在桃李芬芳的季节,与自己的几位堂弟一起行游于醉柳清烟的园中,映现在诗人眼中的是无限的阳春风光,大自然的景色就是最美丽的文章。
众人谈笑风生,摆酒设宴,四处春花飘香,清风轻轻拂来,席间各赋新诗,作不出诗来的要罚酒三斗,一时间笑声盈盈,确是人生一大乐事。
叙了他和堂弟们相聚桃园饮酒赋诗的情景,实际上是抒情,字数少篇幅短,但抒发了他清新潇洒的风格。
李白擅长以句筑文,本文也不例外。
他用流畅自然的笔触,写下了这篇千古名作李白的这篇序言记。
他的“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有相似的豪迈之处,更能表现出李白特有的那种高傲蔑俗、放荡不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