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型师必备美发基础点、线、面剪发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6.10 MB
- 文档页数:13
剪发基础知识剪发基础知识美发初学者必看的详细图文剪发基础教程剪发中基础知识很重要,所以一定要学习好,虽是基础,但却重要只有扎实的地基.才能盖起万丈高楼!一、发型基本原理1. 点知道了点的正确位置和名称,才能正确连接分区线。
头部基准点的分布和名称共15点(见下图)1.中心点2.前顶点3.头顶点4.黄金点5.后脑点6.枕骨点7.颈背点8.顶部、黄金间中点9.黄金、后部间中点10.前侧点(左、右)11.侧部点(左、右)12.侧角点(左、右)13.耳上点(左、右)14.耳后点(左、右)15.颈侧点(左、右)2.线(1)分区线:剪发前把头发分为几个区域,来缩小修剪空间,以达到修剪的准确性。
(见下图)(2)分份线:在分出的区域内再细分出发片,形成能精确修剪的层次。
(见下图)(3)五条不同分份线与发型轮廓的重要关系:水平线:又称一字线,可使发型轮廓平衡,重量感强。
垂直线:又称竖直线,可使发型轮廓移动性强并具有动感。
斜前线:又称"A"字线,可使发型轮廓前长后短,重量向前。
斜后线:又称"V"字线,可使发型轮廓前短后长,重量向后。
放射线:又称三角线,可使发型轮廓变化并具有移动性动感。
一、发型层次构成的原理1.角度角度是头部任何一个位置所提升的发片经过此点的切线所形成的角。
在曲线的头部上用座标表示 ( 见下图)2.角度与发型层次的关系发片提升角度的大小,决定着层次的高低。
固体:0°;边沿:0°~90°之间选择30°、45°、60° 均等:90°;渐增:90°~180°之间选择120°、135°、180°。
:3.提拉发片方向与发型层次的关系(1)发片向上提升水平修剪,形成上短下长的层次。
(2)发片向前提升垂直修剪,形成前短后长的层次。
(3)发片向后提升修剪,形成前长后短的层次。
点—头部基准点一、请填写下图基准点之名称:头部在左、右两侧其重要之基准点有15个点,了解点的正确位置及名称,才能正确连接所要形成的线(分区线)。
线—七条主设计线(分区线)以分区线分区,其重要性在于如何掌控头型,完美呈现发型的轮廓及精确裁剪。
一、请填写分区线之名称:1、中心线4、对角线7、脸际线2、U字线5、水平线8、颈背线3、侧中线6、边沿线9、颈侧线二、请填写分区线位置与作用:(分区线位置)1、中心线—位置:从中心点到颈点的的连接线;从中心点经顶点到黄金点再到颈点;作用:①、使头部两边发量均匀,左右对称;②、控制及平衡头部左右发量及发型的美感;③、中心线在特殊情况下可移动,可视发型的需要而作移动;2、U字线—位置:前侧点经黄金点到另一前侧点;作用:①、确定头顶部的区域;②、把头圆上水平面与垂直面区分开来;③、修饰额头及脸型,控制顶区发量;④、可根据发型的需要放大或缩小;⑤、控制头部区的发量;3、侧中线—位置:耳点经顶点到另一侧耳点的垂直连接线;作用:①、可区分侧部的前后位置;②、控制侧部发量的多少;③、可根据发型的需要移动(移至耳后点或颈侧点)向后移增加发量;④、调整侧部区域或前后重量转折移动;4、对角线—位置:耳点经黄金点到另一侧耳点的连接线;作用:①、控制侧部发量;②、可把头部分为上下两半,分头部前后区;③、区分与平衡头部上半部和下半部的重量;④、可移动;5、水平线—位置:耳后点经后部点到另一侧耳后点的连接线;作用:①、把后头部的发量分为上下两部分;②、控制后头部上下,决定发型层次位置高低(重量)的转折点;③、一定要平;④、调整后部区的上下重量,转折位置;6、边沿线—位置:侧部发际线上移2cm,沿着发际线走;作用:①、确定发型外轮廓的长度与形状;②、修饰身材;③、控制发型的外轮廓;PS:外轮廓:头发自然下垂最底层的形态;7、脸际线—位置:从中心点到侧角点(两边)的连接线;作用:①、修饰脸型;②、确定浏海的长度及形态;③、控制发型的头部区,外在头发的长短;8、颈背线:颈侧点过颈点到另一颈侧点;作用:控制颈背发量的移动;9、颈侧线:耳点到颈侧点;作用:控制颈背发际的形状,用于女式短发;线—七条分层划分线(分层线)分层线将分好的发区再分几层,以便于裁剪时更精确控制发型之重量状态(请填写)。
点—头部基准点一、请填写下图基准点之名称:头部在左、右两侧其重要之基准点有15个点,了解点的正确位置及名称,才能正确连接所要形成的线(分区线)。
线—七条主设计线(分区线)以分区线分区,其重要性在于如何掌控头型,完美呈现发型的轮廓及精确裁剪。
一、请填写分区线之名称:1、中心线 4、对角线 7、脸际线2、U字线 5、水平线 8、颈背线3、侧中线 6、边沿线 9、颈侧线二、请填写分区线位置与作用:(分区线位置)1、中心线—位置:从中心点到颈点的的连接线;从中心点经顶点到黄金点再到颈点;作用:①、使头部两边发量均匀,左右对称;②、控制及平衡头部左右发量及发型的美感;③、中心线在特殊情况下可移动,可视发型的需要而作移动;2、U字线—位置:前侧点经黄金点到另一前侧点;作用:①、确定头顶部的区域;②、把头圆上水平面与垂直面区分开来;③、修饰额头及脸型,控制顶区发量;④、可根据发型的需要放大或缩小;⑤、控制头部区的发量;3、侧中线—位置:耳点经顶点到另一侧耳点的垂直连接线;作用:①、可区分侧部的前后位置;②、控制侧部发量的多少;③、可根据发型的需要移动(移至耳后点或颈侧点)向后移增加发量;④、调整侧部区域或前后重量转折移动;4、对角线—位置:耳点经黄金点到另一侧耳点的连接线;作用:①、控制侧部发量;②、可把头部分为上下两半,分头部前后区;③、区分与平衡头部上半部和下半部的重量;④、可移动;5、水平线—位置:耳后点经后部点到另一侧耳后点的连接线;作用:①、把后头部的发量分为上下两部分;②、控制后头部上下,决定发型层次位置高低(重量)的转折点;③、一定要平;④、调整后部区的上下重量,转折位置;6、边沿线—位置:侧部发际线上移2cm,沿着发际线走;作用:①、确定发型外轮廓的长度与形状;②、修饰身材;③、控制发型的外轮廓;PS:外轮廓:头发自然下垂最底层的形态;7、脸际线—位置:从中心点到侧角点(两边)的连接线;作用:①、修饰脸型;②、确定浏海的长度及形态;③、控制发型的头部区,外在头发的长短;8、颈背线:颈侧点过颈点到另一颈侧点;作用:控制颈背发量的移动;9、颈侧线:耳点到颈侧点;作用:控制颈背发际的形状,用于女式短发;线—七条分层划分线(分层线)分层线将分好的发区再分几层,以便于裁剪时更精确控制发型之重量状态(请填写)。
发型设计点、线、面、区、型和修剪基本原理发型基本原理1.点知道了点的正确位置和名称,才能正确连接分区线。
头部基准点的分布和名称共15点(见下图)1.中心点2.前顶点3.头顶点4.黄金点5.后脑点6.枕骨点7.颈背点8.顶部、黄金间中点9.黄金、后部间中点10.前侧点(左、右)11.侧部点(左、右)12.侧角点(左、右)13.耳上点(左、右)14.耳后点(左、右)15.颈侧点(左、右)2.线(1)分区线:剪发前把头发分为几个区域,来缩小修剪空间,以达到修剪的准确性。
(见下图)](2)分份线:在分出的区域内再细分出发片,形成能精确修剪的层次。
(见下图)(3)五条不同分份线与发型轮廓的重要关系:水平线:又称一字线,可使发型轮廓平衡,重量感强。
垂直线:又称竖直线,可使发型轮廓移动性强并具有动感。
斜前线:又称"A"字线,可使发型轮廓前长后短,重量向前。
斜后线:又称"V"字线,可使发型轮廓前短后长,重量向后。
放射线:又称三角线,可使发型轮廓变化并具有移动性动感。
一、发型层次构成的原理1.角度角度是头部任何一个位置所提升的发片经过此点的切线所形成的角。
在曲线的头部上用座标表示( 见下图)2.角度与发型层次的关系发片提升角度的大小,决定着层次的高低。
固体:0°;边沿:0°~90°之间选择30°、45°、60°均等:90°;渐增:90°~180°之间选择120°、135°、180°。
一、发型层次构成的原理3.提拉发片方向与发型层次的关系(1)发片向上提升水平修剪,形成上短下长的层次。
(2)发片向前提升垂直修剪,形成前短后长的层次。
(3)发片向后提升修剪,形成前长后短的层次。
4.剪发线与发型层次的关系发片同时提升90°角修剪,剪刀刀口在头发上剪切,用剪切线的不同角度来控制发型的层次。
点—头部基准点一、请填写下图基准点之名称:头部在左、右两侧其重要之基准点有15个点,了解点的正确位置及名称,才能正确连接所要形成的线分区线;线—七条主设计线分区线以分区线分区,其重要性在于如何掌控头型,完美呈现发型的轮廓及精确裁剪;一、请填写分区线之名称:1、中心线4、对角线7、脸际线2、U字线5、水平线8、颈背线3、侧中线6、边沿线9、颈侧线二、请填写分区线位置与作用:分区线位置1、中心线—位置:从中心点到颈点的的连接线;从中心点经顶点到黄金点再到颈点;作用:①、使头部两边发量均匀,左右对称;②、控制及平衡头部左右发量及发型的美感;③、中心线在特殊情况下可移动,可视发型的需要而作移动;2、U字线—位置:前侧点经黄金点到另一前侧点;作用:①、确定头顶部的区域;②、把头圆上水平面与垂直面区分开来;③、修饰额头及脸型,控制顶区发量;④、可根据发型的需要放大或缩小;⑤、控制头部区的发量;3、侧中线—位置:耳点经顶点到另一侧耳点的垂直连接线;作用:①、可区分侧部的前后位置;②、控制侧部发量的多少;③、可根据发型的需要移动移至耳后点或颈侧点向后移增加发量;④、调整侧部区域或前后重量转折移动;4、对角线—位置:耳点经黄金点到另一侧耳点的连接线;作用:①、控制侧部发量;②、可把头部分为上下两半,分头部前后区;③、区分与平衡头部上半部和下半部的重量;④、可移动;5、水平线—位置:耳后点经后部点到另一侧耳后点的连接线;作用:①、把后头部的发量分为上下两部分;②、控制后头部上下,决定发型层次位置高低重量的转折点;③、一定要平;④、调整后部区的上下重量,转折位置;6、边沿线—位置:侧部发际线上移2cm,沿着发际线走;作用:①、确定发型外轮廓的长度与形状;②、修饰身材;③、控制发型的外轮廓;PS:外轮廓:头发自然下垂最底层的形态;7、脸际线—位置:从中心点到侧角点两边的连接线;作用:①、修饰脸型;②、确定浏海的长度及形态;③、控制发型的头部区,外在头发的长短;8、颈背线:颈侧点过颈点到另一颈侧点;作用:控制颈背发量的移动;9、颈侧线:耳点到颈侧点;作用:控制颈背发际的形状,用于女式短发;线—七条分层划分线分层线分层线将分好的发区再分几层,以便于裁剪时更精确控制发型之重量状态请填写;1、分层线名称:水平分层线与地面平行;PS:虚线为分区线作用:①、将落差控制在同一高度上层次;实线为分层线②、把一个区域的重量上于分开;③、控制同等高度,同等落差;2、分层线名称:垂直分层线与地面垂直;作用:①、将重量左右分开同一区域;②、控制落差面自然向下;③、同等高度,不同等落差;3、分层线名称:内斜分层线,由中心向两侧斜向前与垂直线成“”形;作用:①、使层次落差前低后高;②、重量向前延伸;③、根部与毛流自然向前倾;4、分层线名称:外斜分层线,即V形,斜向后成倒“八”字;作用:①、使层次落差前高后低,根部毛流自然向后倾;②、使重量往后延伸;5、分层线名称:锯齿分层线呈“”型:作用:①、多用于区与区之间的层次连接;②、使区域间连接比较紧密;6、分层线名称:圆弧分层线;作用:①、使落差呈圆弧状;②、使落差呈饱满状,向一侧倾;③、移动头发的重量及走向;7、分层线名称:交叉分层线呈“””状;作用:①、制造精密的落差效果;②、重量朝下;③、用于制造精密度;分区线→发型的结构→发形的形状来决定线—八种分片划分线分片线分片线将分好的发区再细分发片,以便于裁剪时制造不同的落差形态;后面分发线名称速记法落差效果水平分片线与地面平行=切在形态厚重感内斜 、外斜:45°正斜;大于90°小于45°微斜;大于45°小于90°极斜;扭转发片绳状改变头发走向,制造自然落差的参差不齐与制造落空的线条感,参差不齐柔和旋剪发片螺旋状改变毛流方向,只修发尾,剪1mm,以45°为重量转折单位,用于改变发稍流向;划分线→分区线发片控制流向发根长—发片与头部之角度概念发根长是在头部任一位置所提升之发片与经过此点所形成的角度;PS:①、发根长和切口,决定了发型层次的高低;发根长+切口=180°均等层次>180°高层次<180°低层次例:发根长提拉角度90°切口;1、区、水平线以下切口大于90°就会服贴,大135°就会外翘,低层次大切口,135°外翘;2、区、凸顶拉高超过90°就会脱节;3、区、不能低于90°发根长;请填空:1、在头圆上,不同点的90°的方向是不同方向的;2、自然落差的0°发根长的状态是垂直向下,发片与头皮所成的0°发根长的状态是与头皮平行;3、一般情况下,判断一个发片的发根长的角度所对应的点应该看发片的中间;4、正斜45°;极斜大于45°,小于90°;微斜小于45°,大于0°;切口—手指与发片之角度概念切口是发片梳出来裁剪工具与发片内每根头发被裁剪时所形成的截面的角度;PS:1、发根长决定上下重量移动纵向纹理;2、发根宽决定左右移动横向纹理;3、头发与头皮垂直,梳子与发片垂直,以90°为基础进行升降;导线为六公分发根宽为二公分以发根中心决定发根长后在ABCD点剪发1、2、3、4为自然落差的切口形成EFGH为90 UPshape的切口形成发根长:公分发根宽:公分引导线:1公分引导发片:1公分发根宽—发片的基本移动形态发根宽是发片在裁剪时为制造不同的重量所移动的角度;发根宽定义→发片提拉角度;圆周:三度空间内基本概念之变化关系;1、水平圆周3、内斜圆周2、垂直圆周4、外斜圆周发型的基本结构分析:1、内轮廓:由分区线来决定,是层次最高的地方;2、外轮廓:由分区线随边沿线来决定,是发际线的长度与厚重的转换比例决定;3、层次变化:由发根长与切口来决定,内外轮廓轻柔;4、切口的纹理:由空气灵感的动作来决定;5、切口的定义:剪发工具与发片形成横向切面的角度;6、重量转换:由发根宽与划分线来决定,整个发型左右重量转换位置;发分外圆弧,旋转准内垂直,右发片与底线斜向右剪放射分发区,轻柔向四周散开;空气灵感手法1、内斜2、旋剪3、外斜4、水平5、垂直6、发根长7、发根宽8、反手9、内压1、2、3:后翘;1、2、4:外翘;1、2、5:内包;3、2、4:外翘;3、2、1:向前翘;3、2、5:向后包;掌握方法学:分区线:发型形状→划分线发型流向发根长:层次高低→分发线发型流向切口:发型纹理,发根宽:层次的横向移动;后颈点凹的话,切面不要太大,105°就可以了,不凹的话就135°剪;1、图片沟通;2、专业的技术语言,结合顾客需求与素材;3、打理方式:空气灵感烫,发腊打理方式简式简洁,快速表达线条条感;发腊:1、重粘:表示发尾隆感重量;2、中粘:发腊可单独使用表现轻柔感;3、高粘:发腊会让头发有飘义感;。
点—头部基准点一、请填写下图基准点之名称:头部在左、右两侧其重要之基准点有15个点,了解点的正确位置及名称,才能正确连接所要形成的线(分区线)。
线—七条主设计线(分区线)以分区线分区,其重要性在于如何掌控头型,完美呈现发型的轮廓及精确裁剪。
一、请填写分区线之名称:1、中心线4、对角线7、脸际线2、U字线5、水平线8、颈背线3、侧中线6、边沿线9、颈侧线二、请填写分区线位置与作用:(分区线位置)1、中心线—位置:从中心点到颈点的的连接线;从中心点经顶点到黄金点再到颈点;作用:①、使头部两边发量均匀,左右对称;②、控制及平衡头部左右发量及发型的美感;③、中心线在特殊情况下可移动,可视发型的需要而作移动;2、U字线—位置:前侧点经黄金点到另一前侧点;作用:①、确定头顶部的区域;②、把头圆上水平面与垂直面区分开来;③、修饰额头及脸型,控制顶区发量;④、可根据发型的需要放大或缩小;⑤、控制头部区的发量;3、侧中线—位置:耳点经顶点到另一侧耳点的垂直连接线;作用:①、可区分侧部的前后位置;②、控制侧部发量的多少;③、可根据发型的需要移动(移至耳后点或颈侧点)向后移增加发量;④、调整侧部区域或前后重量转折移动;4、对角线—位置:耳点经黄金点到另一侧耳点的连接线;作用:①、控制侧部发量;②、可把头部分为上下两半,分头部前后区;③、区分与平衡头部上半部和下半部的重量;④、可移动;5、水平线—位置:耳后点经后部点到另一侧耳后点的连接线;作用:①、把后头部的发量分为上下两部分;②、控制后头部上下,决定发型层次位置高低(重量)的转折点;③、一定要平;④、调整后部区的上下重量,转折位置;6、边沿线—位置:侧部发际线上移2cm,沿着发际线走;作用:①、确定发型外轮廓的长度与形状;②、修饰身材;③、控制发型的外轮廓;PS:外轮廓:头发自然下垂最底层的形态;7、脸际线—位置:从中心点到侧角点(两边)的连接线;作用:①、修饰脸型;②、确定浏海的长度及形态;③、控制发型的头部区,外在头发的长短;8、颈背线:颈侧点过颈点到另一颈侧点;作用:控制颈背发量的移动;9、颈侧线:耳点到颈侧点;作用:控制颈背发际的形状,用于女式短发;线—七条分层划分线(分层线)分层线将分好的发区再分几层,以便于裁剪时更精确控制发型之重量状态(请填写)。
点线面美发基础知识
点线面是美发基础知识中的三个重要概念。
点:指的是头发生长的基本单位——毛囊。
在美发设计中,点的位置与数量要考虑到整个头部的比例与平衡。
线:指的是头发在头皮上展现出来的线条,包括剪发时的上下对称线,发型设计时的整体线和发尾线等。
面:指的是头发的整体布局与所覆盖的面积。
在设计发型时需要考虑头部面积与发型布局的平衡,让头发美观且符合人们对美的审美需求。
这些基础概念是理解和设计头发时的基础,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对于美发师的职业发展也非常重要。
精品文档点—头部基准点一、请填写下图基准点之名称:头部在左、右两侧其重要之基准点有15个点,了解点的正确位置及名称,才能正确连接所要形成的线(分区线)。
线—七条主设计线(分区线)以分区线分区,其重要性在于如何掌控头型,完美呈现发型的轮廓及精确裁剪。
一、请填写分区线之名称:1、中心线4、对角线7、脸际线2、U字线5、水平线8、颈背线3、侧中线6、边沿线9、颈侧线二、请填写分区线位置与作用:(分区线位置)1、中心线—位置:从中心点到颈点的的连接线;从中心点经顶点到黄金点再到颈点;作用:①、使头部两边发量均匀,左右对称;②、控制及平衡头部左右发量及发型的美感;③、中心线在特殊情况下可移动,可视发型的需要而作移动;2、U字线—位置:前侧点经黄金点到另一前侧点;作用:①、确定头顶部的区域;②、把头圆上水平面与垂直面区分开来;③、修饰额头及脸型,控制顶区发量;④、可根据发型的需要放大或缩小;⑤、控制头部区的发量;3、侧中线—位置:耳点经顶点到另一侧耳点的垂直连接线;作用:①、可区分侧部的前后位置;②、控制侧部发量的多少;③、可根据发型的需要移动(移至耳后点或颈侧点)向后移增加发量;④、调整侧部区域或前后重量转折移动;4、对角线—位置:耳点经黄金点到另一侧耳点的连接线;作用:①、控制侧部发量;②、可把头部分为上下两半,分头部前后区;③、区分与平衡头部上半部和下半部的重量;④、可移动;5、水平线—位置:耳后点经后部点到另一侧耳后点的连接线;作用:①、把后头部的发量分为上下两部分;②、控制后头部上下,决定发型层次位置高低(重量)的转折点;③、一定要平;④、调整后部区的上下重量,转折位置;6、边沿线—位置:侧部发际线上移2cm,沿着发际线走;作用:①、确定发型外轮廓的长度与形状;②、修饰身材;③、控制发型的外轮廓;PS:外轮廓:头发自然下垂最底层的形态;7、脸际线—位置:从中心点到侧角点(两边)的连接线;作用:①、修饰脸型;②、确定浏海的长度及形态;③、控制发型的头部区,外在头发的长短;8、颈背线:颈侧点过颈点到另一颈侧点;作用:控制颈背发量的移动;9、颈侧线:耳点到颈侧点;作用:控制颈背发际的形状,用于女式短发;线—七条分层划分线(分层线)分层线将分好的发区再分几层,以便于裁剪时更精确控制发型之重量状态(请填写)。
美发基础精华版(强烈推荐)剪发基础知识美发初学者必看的详细图文剪发基础教程剪发中基础知识很重要,所以一定要学习好,虽是基础..但却重要只有扎实的地基.才能盖起万丈高楼!一、发型基本原理 1.点知道了点的正确位置和名称,才能正确连接分区线。
头部基准点的分布和名称共15点(见下图)一、发型基本原理1.点知道了点的正确位置和名称,才能正确连接分区线。
头部基准点的分布和名称共15点(见下图)[/img]1.中心点2.前顶点3.头顶点4.黄金点5.后脑点6.枕骨点7.颈背点8.顶部、黄金间中点9.黄金、后部间中点10.前侧点(左、右)11.侧部点(左、右)12.侧角点(左、右)13.耳上点(左、右)14.耳后点(左、右)15.颈侧点(左、右)2.线(1)分区线:剪发前把头发分为几个区域,来缩小修剪空间,以达到修剪的准确性。
(见下图)(2)分份线:在分出的区域内再细分出发片,形成能精确修剪的层次。
(见下图)(3)五条不同分份线与发型轮廓的重要关系:水平线:又称一字线,可使发型轮廓平衡,重量感强。
垂直线:又称竖直线,可使发型轮廓移动性强并具有动感。
斜前线:又称"A"字线,可使发型轮廓前长后短,重量向前。
斜后线:又称"V"字线,可使发型轮廓前短后长,重量向后。
放射线:又称三角线,可使发型轮廓变化并具有移动性动感。
一、发型层次构成的原理1.角度角度是头部任何一个位置所提升的发片经过此点的切线所形成的角。
在曲线的头部上用座标表示( 见下图)2.角度与发型层次的关系发片提升角度的大小,决定着层次的高低。
固体:0°;边沿:0°~90°之间选择30°、45°、60°均等:90°;渐增:90°~180°之间选择120°、135°、180°。
:一、发型层次构成的原理3.提拉发片方向与发型层次的关系(1)发片向上提升水平修剪,形成上短下长的层次。
美发基础精华版(强烈推荐)剪发基础知识美发初学者必看的详细图文剪发基础教程剪发中基础知识很重要,所以一定要学习好,虽是基础..但却重要只有扎实的地基.才能盖起万丈高楼!一、发型基本原理 1.点知道了点的正确位置和名称,才能正确连接分区线。
头部基准点的分布和名称共15点(见下图)一、发型基本原理1.点知道了点的正确位置和名称,才能正确连接分区线。
头部基准点的分布和名称共15点(见下图)[/img]1.中心点2.前顶点3.头顶点4.黄金点5.后脑点6.枕骨点7.颈背点8.顶部、黄金间中点9.黄金、后部间中点10.前侧点(左、右)11.侧部点(左、右)12.侧角点(左、右)13.耳上点(左、右)14.耳后点(左、右)15.颈侧点(左、右)2.线(1)分区线:剪发前把头发分为几个区域,来缩小修剪空间,以达到修剪的准确性。
(见下图)(2)分份线:在分出的区域内再细分出发片,形成能精确修剪的层次。
(见下图)(3)五条不同分份线与发型轮廓的重要关系:水平线:又称一字线,可使发型轮廓平衡,重量感强。
垂直线:又称竖直线,可使发型轮廓移动性强并具有动感。
斜前线:又称"A"字线,可使发型轮廓前长后短,重量向前。
斜后线:又称"V"字线,可使发型轮廓前短后长,重量向后。
放射线:又称三角线,可使发型轮廓变化并具有移动性动感。
一、发型层次构成的原理1.角度角度是头部任何一个位置所提升的发片经过此点的切线所形成的角。
在曲线的头部上用座标表示( 见下图)2.角度与发型层次的关系发片提升角度的大小,决定着层次的高低。
固体:0°;边沿:0°~90°之间选择30°、45°、60°均等:90°;渐增:90°~180°之间选择120°、135°、180°。
:一、发型层次构成的原理3.提拉发片方向与发型层次的关系(1)发片向上提升水平修剪,形成上短下长的层次。
点—头部基准点
一、请填写下图基准点之名称:
头部在左、右两侧其重要之基准点有15个点,了解点的正确位置及名称,才能正确连接所要形成的线(分区线)。
线—七条主设计线(分区线)
以分区线分区,其重要性在于如何掌控头型,完美呈现发型的轮廓及精确裁剪。
一、请填写分区线之名称:
1、中心线4、对角线7、脸际线
2、U字线5、水平线8、颈背线
3、侧中线6、边沿线9、颈侧线
二、请填写分区线位置与作用:(分区线位
置)
1、中心线—位置:从中心点到颈点的的连接线;
从中心点经顶点到黄金点再到颈点;
作用:①、使头部两边发量均匀,左右对称;
②、控制及平衡头部左右发量及发型的美感;
③、中心线在特殊情况下可移动,可视发型的
需要而作移动;
2、U字线—位置:前侧点经黄金点到另一前侧点;
作用:①、确定头顶部的区域;
②、把头圆上水平面与垂直面区分开来;
③、修饰额头及脸型,控制顶区发量;
④、可根据发型的需要放大或缩小;
⑤、控制头部区的发量;
3、侧中线—位置:耳点经顶点到另一侧耳点的垂直连接线;
作用:①、可区分侧部的前后位置;
②、控制侧部发量的多少;
③、可根据发型的需要移动(移至耳后点或
颈侧点)向后移增加发量;
④、调整侧部区域或前后重量转折移动;
4、对角线—位置:耳点经黄金点到另一侧耳点的连接线;
作用:①、控制侧部发量;
②、可把头部分为上下两半,分头部前后区;
③、区分与平衡头部上半部和下半部的重量;
④、可移动;
5、水平线—位置:耳后点经后部点到另一侧耳后点的连接线;
作用:①、把后头部的发量分为上下两部分;
②、控制后头部上下,决定发型层次位置
高低(重量)的转折点;
③、一定要平;
④、调整后部区的上下重量,转折位置;
6、边沿线—位置:侧部发际线上移2cm,沿着发际线走;
作用:①、确定发型外轮廓的长度与形状;
②、修饰身材;
③、控制发型的外轮廓;
PS:外轮廓:头发自然下垂最底层的形态;
7、脸际线—位置:从中心点到侧角点(两边)的连接线;
作用:①、修饰脸型;
②、确定浏海的长度及形态;
③、控制发型的头部区,外在头发的长短;
8、颈背线:颈侧点过颈点到另一颈侧点;
作用:控制颈背发量的移动;
9、颈侧线:耳点到颈侧点;
作用:控制颈背发际的形状,用于女式短发;
线—七条分层划分线(分层线)
分层线将分好的发区再分几层,以便于裁剪时更精确控制发型之重量状态(请填写)。
1、分层线名称:水平分层线(与地面平行);PS:虚线为分区线
作用:①、将落差控制在同一高度上层次;实线为分层线
②、把一个区域的重量上于分开;
③、控制同等高度,同等落差;
2、分层线名称:垂直分层线(与地面垂直);
作用:①、将重量左右分开(同一区域);
②、控制落差面自然向下;
③、同等高度,不同等落差;
3、分层线名称:内斜分层线,由中心向两侧斜
向前(与垂直线成“”形);
作用:①、使层次落差前低后高;
②、重量向前延伸;
③、根部与毛流自然向前倾;
4、分层线名称:外斜分层线,即V形,
斜向后(成倒“八”字);
作用:①、使层次落差前高后低,
根部毛流自然向后倾;
②、使重量往后延伸;
5、分层线名称:锯齿分层线(呈“”型):
作用:①、多用于区与区之间的层次连接;
②、使区域间连接比较紧密;
6、分层线名称:圆弧分层线;
作用:①、使落差呈圆弧状;
②、使落差呈饱满状,向一侧倾;
③、移动头发的重量及走向;
7、分层线名称:交叉分层线(呈“””状);
作用:①、制造精密的落差效果;
②、重量朝下;
③、用于制造精密度;
分区线→发型的结构→发形的形状来决定
线—八种分片划分线(分片线)
分片线将分好的发区再细分发片,以便于裁剪时制造不同的落差形态。
后面分发线名称速记法落差效果
水平分片线与地面平行=切在形态厚重感
垂直分片线与地面垂直‖
切面形态柔和感
(制造轻柔)
内斜分片线
前低后高
∧切面自然重量前倾
外斜分片线
前高后低
∨切面自然重量后
倾
内斜、外斜:45°正斜;大于90°小于45°微斜;大于45°小于90°极斜。
后面分发线名称速记法落差效果
放射发片伞
使重量向四周自然均
匀散开
交叉线网
制造精准,重量朝下,
平均散开
扭转发片绳状
改变头发走向,制造自
然落差的参差不齐与
制造落空的线条感,参
差不齐柔和
旋剪发片螺旋状改变毛流方向,只修发
尾,剪1mm,以45°
为重量转折单位,用于
改变发稍流向;
划分线→分区线(发片)控制流向
发根长—发片与头部之角度概念
发根长是在头部任一位置所提升之发片与经过此点所形成的角度。
PS:①、发根长和切口,决定了发型层次的高低
来自手机软件美发课堂微信号MEIFAKT;
发根长+切口=180°(均等层
次)
>180°(高层次)
<180°(低层次)
例:发根长(提拉角度90°切口);
1、区、水平线以下切口大于90°就会服贴,大135°就会外翘,低层
次大切口,135°外翘;
2、区、凸顶拉高超过90°就会脱节;
3、区、不能低于90°发根长;
请填空:
1、在头圆上,不同点的90°的方向是不同方向的;
2、自然落差的0°发根长的状态是垂直向下,发片与头皮所成的0°
发根长的状态是与头皮平行;
3、一般情况下,判断一个发片的发根长的角度所对应的点应该看发
片的中间;
4、正斜(45°);极斜(大于45°,小于90°);微斜(小于45°,
大于0°);
切口—手指与发片之角度概念
切口是发片梳出来裁剪工具与发片内每根头发被裁剪时所形成的截面的角度。
PS:1、发根长决定上下重量移动(纵向纹理);
2、发根宽决定左右移动(横向纹理);
3、头发与头皮垂直,梳子与发片垂直,以90°为基础进行升降;
导线为六公分
发根宽为二公分
以发根中心决定发根长
后在ABCD点剪发
1、2、3、4为自然落差
的切口形成
EFGH为90 UP shape的
切口形成
发根长:公分
发根宽:公分
引导线:1公分
引导发片:1公分
发根宽—发片的基本移动形态
发根宽是发片在裁剪时为制造不同的重量所移动的角度。
图例名称移动效果
等腰发根宽(中间短,两边长),一个发片,两边走长,若干个发片,连在一起,形成一个面,裁剪后为圆形效果;
直角发根宽往一侧形成直角
一边走长
移动直角(走长比较均匀)定点直角(走长较快)
向一侧走长,一边长一边短;
内侧倾梳1、两边走长(一边长,一边更长)
2、介于等腰∆与直角∆之间的不规
则∆;
外侧倾梳
倾斜超过直角∆以外走长快,向一侧走
长;定点、移动;
旋剪
用来改变毛流走向,发片两侧不均等
走长,决定层次,重量横向移动
发根宽定义→发片提拉角度;圆周:三度空间内基本概念之变化关系;
1、水平圆周3、内斜圆周
2、垂直圆周4、外斜圆周
发型的基本结构分析:
1、内轮廓:由分区线来决定,是层次最高的地方;
2、外轮廓:由分区线随边沿线来决定,是发际线的长度与厚重的转换比例
决定;
3、层次变化:由发根长与切口来决定,内外轮廓轻柔;
4、切口的纹理:由空气灵感的动作来决定;
5、切口的定义:剪发工具与发片形成横向切面的角度;
6、重量转换:由发根宽与划分线来决定,整个发型左右重量转换位置;
发分外圆弧,旋转准内垂直,右发片与底线斜向右剪放射分发区,轻柔向四周散开;
空气灵感手法
1、内斜
2、旋剪
3、外斜
4、水平
5、垂直
6、发根长
7、发根宽
8、反手
9、内压
1、2、3:后翘;
1、2、4:外翘;
1、2、5:内包;
3、2、4:外翘;3、2、1:向前翘;3、2、5:向后包;
掌握方法学:
分区线:发型形状→划分线发型流向
发根长:层次高低→分发线发型流向
切口:发型纹理,发根宽:层次的横向移动。
后颈点凹的话,切面不要太大,105°就可以了,不凹的话就135°剪。
1、图片沟通;
2、专业的技术语言,结合顾客需求与素材;
3、打理方式:空气灵感烫,发腊打理方式简式简洁,快速表达线条条感;发腊:
1、重粘:表示发尾隆感重量;
2、中粘:发腊可单独使用表现轻柔感;
3、高粘:发腊会让头发有飘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