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子标准国标
- 格式:docx
- 大小:26.78 KB
- 文档页数:3
《建设用卵石、碎石》修订说明建设用石占混凝土质量近1/2,其使用遍及建筑、交通、铁路等众多行业。
据测算,现全国每年仅建设用石量约为40 多亿吨,是消耗自然资源最大的材料。
如产品标准的管理和要求不能与生产和使用相协调,建设用石的生产不仅会影响山体及河堤安全,破坏鱼类生存环境,污染水质,影响景观,破坏农田或植被,威胁铁路、桥梁与电力设施,严重污染空气和环境;而且由于石子质量的控制不够,直接带来结构耐久性不够等工程质量问题。
随着工程建设对石的消耗不断增加,石的来源趋于复杂;同时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混凝土质量要求的提高,对石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
标准只有根据社会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不断修订,才能跟得上工程技术发展的需求,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而且能利用废弃资源,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循环经济、保护资源与环境。
2001 年对《建筑用卵石、碎石》的修订及实施,初步实现了上述的目的和意义。
经过7 年的实施,紧跟社会发展和工程技术的进步,进行本次修订,完善技术指标的控制,进一步实现上述的目的。
本次修订任务来源: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国标委综合【2008】168号文件《关于下达2008 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安全生产等国家标准制修计划的通知》。
国家标准《建设用卵石、碎石》列入此修订计划。
标准归口管理单位为中国建材联合会,负责起草单位为中国砂石协会、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参编单位包括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站、西安公路研究院、辽宁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所、北京恒坤混凝土有限公司等16 家来自不同地区的企事业单位。
《建设用卵石、碎石》在修订中深入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标准制修订管理确保国家标准质量的意见》,保证标准修订的质量,关注节材方面的要求。
在标准修订中本着有利于建设用石行业的进步,有利于促进混凝土质量的提高,有利于贯彻实施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的原则进行;同时充分考虑建筑、水利、公路、铁道等行业用石的不同,提高标准的可执行性。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品牌库14种材料技术性能要求(结构+建筑装饰类)目录1.混凝土技术性能及原材料品牌要求 (1)2.地弹簧技术性能要求 (2)3.闭门器技术性能要求 (3)4.门锁五金技术性能要求 (4)5.门窗幕墙五金技术性能要求 (6)6.装饰石膏板技术性能及原材料品牌要求 (8)7.纸面石膏板技术性能及原材料品牌要求 (9)8.铝板天花技术性能及原材料品牌要求 (10)9.建筑用铝单板技术性能及原材料要求 (11)10.彩色橡胶地板技术要求 (16)11.硅酮密封胶技术性能要求 (18)12.LOW-E玻璃性能及原材料要求 (19)13.内墙涂料技术性能及原材料品牌要求 (21)14.石材成品技术要求 (22)1.混凝土技术性能及原材料品牌要求备注:除满足上述表中提及的要求外,其他要求尚应满足以下标准的相关规定。
1、DBJ 15-109-2015《混凝土技术规范》2、GB/T 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粉煤灰》备注:除满足上述表中提及的要求外,其他要求尚应满足以下标准的相关规定。
1、QB/T 2697-2005《地弹簧》备注:除满足上述表中提及的要求外,其他要求尚应满足以下标准的相关规定。
1、QB/T 2698-2013《闭门器》2、GA 93-2004《防火门闭门器》4.门锁五金技术性能要求备注:除满足上述表中提及的要求外,其他要求尚应满足以下标准的相关规定。
1、QBT2473-2000《外装门锁》2、QB/T2474-2000《弹子插芯门锁》3、QB/T2475-2000《叶片插芯门锁》4、QB/T2476-2000《球形门锁》5、QBT3891-1999《铝合金门锁》6、JG/T125-2007《建筑门窗五金件合页(铰链)》7、JG/T124-2007《建筑门窗五金件传动机构用执手》5.门窗幕墙五金技术性能要求备注:除满足上述表中提及的要求外,其他要求尚应满足以下标准的相关规定。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施工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地基加固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施工。
2施工准备2.1材料2.1.1水泥:一般采用强度等级为32.5及其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进场时应有出厂合格证,并有现场复验报告。
2.1.2粉煤灰:一般采用细度不大于45%的Ⅱ级或Ⅱ级以上的粉煤灰;粉煤灰进场时应有出厂合格证,并有现场复验报告。
2.1.3石子:一般采用粒径为20~50mm的坚硬碎石或卵石,含泥量不大于3%且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的规定。
2.1.4石屑:一般采用粒径为2.5~5mm,含泥量不大于3%,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1.5砂:宜采用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1.6外加剂:根据施工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2.2机具设备2.2.1长螺旋钻机:常用长螺旋钻机的钻孔直径为300~800mm,钻孔深度8~27.5m。
2.2.2振动沉管机:激振力74kN以上,允许加压力60kN以上。
2.2.3洛阳铲:选用直径多为110~130mm。
2.2.4辅助设施与机具2.2.4.1强制式搅拌机、高压混凝土泵、混凝土泵管、振捣器、材料秤、机动翻斗车、小推车、重锤等。
2.2.4.2水准仪、经纬仪、测绳、钢尺等检测工具。
2.3作业条件2.3.1施工场地达到“三通一平”,对软弱地面进行碾压或夯实处理。
2.3.2施工范围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应清理或改移完毕,对不能改移的障碍物必须进行标识,并有技术保护措施。
2.4技术准备2.4.1收集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编制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施工方案并经审批,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4.2测设建筑场地水准控制点和建筑物轴线桩,测放桩位并做好标记。
2.4.3对材料进行复试、试配。
2.4.4试桩,以复核地质资料以及设备、工艺是否适宜。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3.1.1长螺旋钻孔或人工洛阳铲成孔干作业灌注成桩工艺流程3.1.2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成桩工艺流程3.1.3振动沉管灌注成桩工艺流程3.2操作方法3.2.1长螺旋钻孔或人工洛阳铲成孔干作业灌注成桩操作方法3.2.1.1定桩位:放桩位后应用钢钎打入地下200mm,灌入白灰做标记,经建设单位和监理验收。
见证取样送检标准送试取样标准材料名称代表数量取样方法取样数量水泥 200t 同一编号、不同部位、取样点超过20点,均匀混合后组成一组样品 12㎏砂子大型工具运输400m3或600t 小型工具运输200m3或300t 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铲除表层,抽取大致相等的8份组成组送试取样标准送试取样标准一、热轧钢筋取样数量:4根,复试8根;代表数量:60t 端部去掉500㎜拉伸:(2根)公称直径d≤25;试样夹具之间的最小自由长度:350㎜公称直径25<d≤32:试样夹具之间的最小自由长度:400㎜公称直径32<d≤50;试样夹具之间的最小自由长度:500㎜冷弯(2根):L=1.55*(a+d)+140mm式中:L—试样长度a—钢筋公称直径d—弯曲试验的弯心直径;按下表取用二、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取样数量:3根,复试6根;代表数量:60t拉伸(1根):任选一盘,从该盘的任一端切取一个试样,试样长350mm。
弯曲(2根):任选两盘,从每盘的任一端各切取一个试样,试样长200mm。
在切取试样时,应将端头的500mm去掉后再切取。
学会加气混凝土设备价格。
三、焊件电弧焊、电渣焊:300个焊头为一批;取3根(拉伸),复试6根对焊:200个焊头为一批;取6根(拉伸3根,冷弯3根),复试12根拉伸试件的最小长度注:L h——帮条长度或搭接长度,钢筋帮条或搭接长度应符合下表要求:切取试件时,应使焊缝处于试件长度的中间位置。
2、弯曲试件长度按下式计算:L=D+2.5d+150mm式中:L—试件长度D—弯心直径(mm)d—钢筋直径(mm)切取试件时,焊缝应处于试件长度的中央。
弯心直径D按下表规定确定。
钢筋焊接接头弯曲试验弯心直径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390×240×190 390×190×190 390×140×190 390×90×190290×190×190 290×290×190300×190×190建筑水暖材料取样单1.排水管材(取带标识段)外径≤75mm 150 mm 15段200 mm 3段50 mm 3段外径>75 mm 150 mm 1段200 mm 13段50 mm 3段2.给水管材:填写委托单时要写明公称压力、公称外径、壁厚外径<63 mm 从3根管上取9段(每段300 mm)外径≥63 mm 从3根管上取9段(每段400 mm)3.排水管件: 8个4.暖气片: 5个5.阀门: 6个6.水龙头: 6只每一规格试件都要送检,送样时要有产品合格证和上级检测报告,不是国标产品要提供厂家执行的企业标准。
桩间网喷护壁施工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中对基坑支护桩间土进行网喷混凝土施工。
2施工准备2.1材料2.1.1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必要时,采用特种水泥。
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水泥进场应有出厂合格证。
2.1.2砂:中粗砂,细度模数宜大于2.5。
砂的含水率需满足喷射工艺要求。
2.1.3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不宜大于15mm,通常为10mm;当使用碱性速凝剂时,不得使用含有活性二氧化硅的石材。
2.1.4水:混合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不许使用污水及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和硫酸盐含量(按计算)超过混合水重量1%的水。
2.1.5钢筋网:钢筋网材料宜采用Ⅰ级钢筋,钢筋直径宜为4~12mm。
钢筋网格间距宜为100~200mm。
2.1.6速凝剂:采用符合质量要求的速凝剂,掺速凝剂后的喷射混凝土性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2.1.7掺合料: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加掺合料后的喷射混凝土性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2.2机具设备机械设备选用参见表2.2。
表2.2机械设备选用一览表2.3作业条件2.3.1根据施工用水量及水压要求安装供水设施,检查供电系统,机械设备应齐全、完好。
2.3.2基坑支护桩已施工完,开挖已达到一定深度。
2.3.3喷射机司机与喷射手应能直接联系,作业区应有良好的通风和足够的照明装置。
2.4技术准备2.4.1编制桩间网喷护壁施工方案,经审批后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4.2原材料进场已复试,并确定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3.2操作方法3.2.1开挖桩间土、修整边坡:随基坑土方开挖,及时按设计要求挖去桩间土,设计没有要求时开挖桩间土至1/2桩径处。
开挖应自上而下,在两护坡桩中间水平面上呈外弧形,以保证土体的稳定。
3.2.2钢筋网片加工3.2.2.1钢筋网按设计尺寸加工,点焊数为交叉点的50%。
3.2.2.2焊接网开焊点数量不得大于整个焊接点总数的5%,焊接网最外边钢筋上的交叉点不得开焊。
一、原材材料检测1.1混凝土检测1.1.1水泥物理性能检测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
混凝土结构工程用水泥应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强度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砌体工程用水泥应以同一生产厂家、同一批号为一批,每批进行抽样。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用水泥应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的进场水泥至少抽取一组样品的规定进行复验,当合同另有约定时应按合同执行。
检查数量:水泥出厂前按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编号取样。
袋装水泥和散装水泥应分别进行编号和取样。
每一编号为一取样单位。
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亦可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12kg 。
1.1.2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取样规则: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87)的规定,取样的混凝土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 每拌制100盘但不超过100立方米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少于一次;2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3 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立方米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100立方米取样不得少于一次;4 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5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的规定,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方式和取样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其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及工程合同约定的项目等;2 同条件养护试件应由各方在混凝土浇筑入模处见证取样;3 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不宜少于10组,留置数量不应少于3组;4同条件养护试件拆模后,应放置在靠近相应结构件或结构部位的适当位置,并应采取同样的养护方法。
国标《建设用砂》与行标《混凝土用砂石》的差别《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以下简称《混凝土用砂石》)于2007年6月1日实施,它对保证混凝土用砂、石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它与《建设用砂》(GB/T14684-2011)、中的术语、质量要求、试验方法等多个方面没有统一,给实际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
现将两个标准规范之间主要差异点,以表格形式列出进行对比。
(一)概念和定义不一致(1)人工砂《建设用砂》将机制砂和混合砂定义为人工砂,即机制砂和混合砂都是人工砂,而《混凝土用砂石》仅将机制砂定义为人工砂(见表1)。
表1 人工砂概念的差别人工砂与天然砂两者在生产工艺、质量指标、检验方法等方面有很大区别,而混合砂是由天然砂和机制砂组成,混合砂中的天然砂质量和掺加比例对混合砂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混合砂质量与机制砂质量特别是颗粒级配、细粉含量有着明显差异。
目前我国的人工砂级配较差,中间少两头多,细度模数较大,颗粒形状粗糙尖锐,多棱角。
粉体材料用量(包括石粉含量)和外加剂用量较大,如果配制不得法,用人工砂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会呈“草帽状”,工作性较差。
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措施有:①提高制砂装备水平,改善级配和颗粒状;②与河砂混合掺用有利于改善人工砂的性能,在没有河砂或其他级配的砂进行复配时,可以考虑用粒径大于2.36mm的颗粒代替一部分石子,石粉代替部分矿物掺合料;③尽量采用石粉含量符合标准要求、细度模数2.5~3.3的人工砂。
(2)公称粒径《建设用砂》将含泥量、泥块含量、石粉含量、颗粒级配等质量指标用实际尺寸来界定,而《混凝土用砂石》用公称粒径来界定(见表2)。
表2 砂含泥量等指标的差别(3)适用范围《建设用砂》按技术要求将砂分为Ⅰ、Ⅱ、Ⅲ类,而《混凝土用砂石》在质量要求中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将砂分为三种情况(见表3)。
表3 砂质量要求的差别《建设用砂》将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定义为高强混凝土,而《混凝土用砂石》将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的混凝土定义为高强混凝土。
石子出厂质量证明书篇一:石子料的鉴别石子的鉴别石子的质量一般难以很严格的划分,只能大概区分。
比如,用外观来大体判断石子质量的方法。
主要看石子的外观的成色,光亮的就比较好,没有光亮的质量就不好。
还有根据石料中碎末的比例(有些会进行人工清理),碎的比较多的质量不好。
判断石子的质量好坏最简单的实验方法就现场用锤子砸。
硬度越高质量越好,反之质量就低。
如何辨别水泥的好坏?消费者在购买水泥时,应该从外观、信息、报告和手感四方面入手。
外观指的是察看水泥的外观和其包装质量。
优质水泥应该呈灰白色,一般会使用防潮性能好、不易破损的内部覆膜的包装袋;而劣质水泥往往包装粗糙,容易造成水泥结块受潮,水泥颜色过深或有变化说明其它杂质过多。
除了上面的方法除了上面的方法除了上面的方法除了上面的方法,,,,消费者还可以通过手感来检消费者还可以通过手感来检消费者还可以通过手感来检消费者还可以通过手感来检验水泥的好坏验水泥的好坏验水泥的好坏验水泥的好坏优质水泥颗粒细腻;劣质产品则手感粗糙,使用时强度低、黏性很差。
辨别其出厂时间的长短辨别其出厂时间的长短辨别其出厂时间的长短辨别其出厂时间的长短水泥也有保质期,一般而言,超过出厂日期30天的水泥强度将有所下降。
储存三个月后的水泥其强度下降10%-20%,六个月后降低15%-30%,一年后降低25%-40%。
能正常使用的水泥应无受潮结块现象,优质水泥用手指捻水泥粉沫,感到有颗粒细腻的感觉。
包装劣质的水泥,开口检查会有受潮和结块现象;劣质水泥用手指捻水泥粉沫,有粗糙感,说明该水泥细度较粗、不正常,使用的时候强度低,粘性很差如何辨别砂子的好坏?如果水泥砂浆里面没有沙子,那么凝固强度将几乎是零,沙子沙子沙子沙子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水泥砂浆的各项性能。
业内通常按规格把沙子分为特细沙、细沙、中沙和粗沙四种。
一般来说,沙子越粗,调配出的水泥砂浆强度越高,但如果强度过高,也会导致一些不好的结果,比如用其找平的地面会出现开裂,因此在家装中推荐使用中沙。
稻谷国标三等粮标准稻谷国标三等粮是指根据中国国家标准对稻谷进行评定和分类的一种等级。
这个等级是在保证稻谷质量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划分的。
以下是对稻谷国标三等粮标准的详细解释。
1.外观要求稻谷国标三等粮在外观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色泽:稻谷应具有光亮、均匀的黄白色或米黄色。
不同品种的稻谷颜色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整体上要保持一致性和均匀性。
-杂质:稻谷中不应含有过多的杂质,如土壤、石子、杂草种子等。
稻谷国标三等粮要求杂质含量较低,以确保稻谷的纯净度和质量。
-破碎:稻谷不应出现过多的破碎颗粒,破碎率要在一定范围内控制。
过高的破碎率可能会影响稻谷的加工和储存性能。
2.内部品质稻谷国标三等粮的内部品质也有一定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含水量:稻谷的含水量是衡量稻谷干燥程度和保存性能的重要指标。
稻谷国标三等粮要求其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稻谷的储存稳定性。
-整精米率:整精米率是衡量稻谷加工效果和米粒完整程度的指标。
稻谷国标三等粮要求整精米率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稻谷的食用质量。
-垩白度:垩白度是衡量稻谷米粒外观颜色的指标,也是稻谷的重要品质之一。
稻谷国标三等粮要求垩白度达到一定标准,以确保米饭色泽鲜白、口感好。
-黄粒率:黄粒率是指稻谷中具有黄色颜色的米粒所占比例。
稻谷国标三等粮要求黄粒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持稻谷的品质。
3.其他指标除了外观和内部品质要求外,稻谷国标三等粮还有一些其他的指标和要求:-杂质含量:稻谷国标三等粮要求杂质含量不超过一定范围,以保证稻谷的纯净度。
-不完善粒率:不完善粒率是指稻谷中具有破损、发芽、霉变等不良状态的米粒所占比例。
稻谷国标三等粮要求不完善粒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总之,稻谷国标三等粮是根据中国国家标准对稻谷进行评定和分类的一种等级。
它对稻谷的外观、内部品质以及其他指标都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
通过这样的评定和分类,可以确保稻谷的质量和食用安全性,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稻谷产品。
国家标准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应用答疑2010-4-1611:29:04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田培王玲问: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与原国家标准相比,本次标准在内容上有了较大的变动。
主要修订的内容有:(1)增加了高性能减水剂和泵送剂,并制定了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2)增加了产品代号这一章节。
(3)对高性能减水剂、高效减水剂和普通减水剂划分了类型,即某类外加剂可分早强型、标准型和缓凝型。
(4)取消了合格品,在原一等品性能指标的基础上,对产品技术指标进行了调整。
(5)参考EN934-2:2001及JISA6204:2006等标准,调整了匀质性项目的技术指标,如:含固量、含水率、密度等;增加了部分产品的混凝土试验的项目,如:坍落度和含气量l小时的经时变化最。
(6)删除了原标准中钢筋锈蚀的测试方法,采用GB/T8077电位滴定法测外加剂中的氯离子含量。
并制定了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混凝土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
(7)提高了混凝土外加剂性能检验专用基准水泥的比表面积。
问: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与JC473标准之间的关系?答: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标准是强制性国家标准,适用于高性能减水剂(早强型、标准型、缓凝型)、高效减水剂(标准型、缓凝型)、普通减水剂(早强型、标准型、缓凝型)、引气减水剂、泵送剂、早强剂、缓凝剂及引气剂共8类混凝土外加剂。
与原标准相比。
本标准新增加了高性能减水剂(早强型、标准型、缓凝型)和泵送剂。
泵送剂原来有JC473-2001标准,国标委下达任务时,要求本标准尽可能多的包涵各种外加剂,经修标小组反复研究和协商,决定将泵送剂并入到本标准中。
按照国家标准化法,原标准JC473-2001《混凝土泵送剂》自动作废,待该行业标准年审时,将对该标准进行废止处理。
问:高性能减水剂与高性能混凝土之间的关系?答:GB8076-2008标准中增加了高性能减水剂的定义。
1、我国常用土木工程材料标准分类(1)国家标准: 强制性标准(GB)和推荐性标准(GB/T)。
(2)行业标准: 如建工行业标准(JG) 、冶金行业标准(YB)等。
(3)地方标准:代号DB 和企业标准:代号QB(4)国际标准其中GB 标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任何技术(产品)不得低于此标准,国家标准即最低的等级标准。
2、材料的基本状态参数(三个密度出计算,注意好好理解)1. 1)密度1.定义:材料的密度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不包括开口和闭口孔隙体积)的质量。
2.公式: 式中:ρ3;m—— 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V—— 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
2)表观密度1.定义: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自然状态下的体积=绝对密实体积+孔隙体积)的质量,称为表观密度。
一般测定表观密度时,以干燥状态为准。
2.公式:式中:ρ0——材料的表观密度,kg /m3;m——材料的质量,kgV0——材料自然状态下的体积,m3。
3)堆积密度1.2.公式 式中:ρ0kg /m3;m——散粒材料的质量,kgV’0——散粒材料自然状态下的堆积体积(堆积体积=密实体积+孔隙体积+空隙体积),m3。
注意:1.对于相同材料,相同条件下: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2.多数情况下材料的密度是不变的,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是可变的。
2.材料的孔隙和空隙1)材料的孔隙孔隙对材料的影响:(1)孔隙的多少(孔隙率)(2)孔隙的特征1.孔隙率定义:孔隙率是指材料内部孔隙体积(开口孔隙和闭口孔隙)占材料总体积的百分率。
公式:2.密实度公式:1)按孔隙尺寸大小,可把孔隙分为微孔、细孔和大孔三种2) 按孔隙之间是否相互贯通,把孔隙分为孤立孔、连通孔。
3) 按孔隙与外界之间是否连通,把孔隙分为开口孔(V k )、封闭孔(V B )。
(2)材料的空隙1.空隙率定义:散粒材料颗粒间的空隙体积占堆积体积的百分率。
公式:2.填充率公式: 3、材料的力学性质1.(1)强度定义: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不破坏时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砂石进场后过磅,磅房通知试验室,先目测材料,如对材料有异议及时化验,化验根据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化验合格后方可入仓,后料场采用全封闭式料仓,料仓分为中砂小碎瓜子片等料仓,砂采用中砂,石子采用5-31.5mm连续级配石子,瓜子片采用5-16mm 连续级配石子,粉煤灰进场每车必测细度,其他试验根据粉煤灰取样标准进行批次检测,水泥,矿粉根据取样标准进行检测,在中途不同品种不同厂家进行抽检,外加剂进场每车必须做混凝土减水率和拌小样,试验合格后方可入库,水泥检测依据GB/T17671-1999,GB/T1345-2005,GB/T8074-2008,GB/T208-94进行检测,粉煤灰检测依据GB/T1596-2005,矿粉检测依据GB18046-2008,粉料,外加剂采用密封式罐装,为了防止粉料打错库,特意在粉料接口处安装了锁,每车粉料进场,化验合格后通知收料员开锁,不许驾驶员自行开锁打料,打完料在由收料员锁好库,按除尘装置1-2分钟后,签字确认,所有材料通过试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材料准备好后铲车铲料不许沿着地面铲料,需提起地面5公分左右,防止更多的灰尘铲到料斗,搅拌楼采用三一HZS180全自动控制系统,从配料到卸料一气合成,(试验室根据计划要求的强度,部位,坍落度开具配比,配比由技术负责人审核确认签字后方可生产,配比送到操作室后,操作员负责输入配比,试验员负责审核,两者审核结束后签字确认,)
启动机器,机器运转,全自动控制系统通过系统配比配出于在国标误差范围内的材料,按顺序砂下完后石子下,经过平皮带,斜皮带,后到过度仓,水泥,粉煤灰配料直接在水泥料仓及掺和料仓中,外加剂直接写到水里拌合均匀,全部配完后,砂,石,水泥,粉煤灰,矿粉,卸料卸到搅拌机,进行干拌,均匀后水外加剂卸料,进行搅拌≥35秒后出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