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目标、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
- 格式:ppt
- 大小:957.00 KB
- 文档页数:67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汇报人:日期:CATALOGUE目录•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的关系•审计证据的可靠性评估•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与质量控制•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的保密与安全01审计证据•审计证据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通过实施审计程序所获取的,用以证明审计事项真相的客观资料。
这些资料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可以是纸质的,也可以是电子的;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图像的。
审计证据的定义按来源不同,审计证据可以分为原始证据和间接证据。
原始证据是指直接来源于被审计单位或事项本身的证据,如发票、合同、银行对账单等。
间接证据是指从其他来源获取的证据,如从被审计单位获取的客户函件、供应商报价单等。
按可靠性不同,审计证据可以分为可靠证据和不可靠证据。
可靠证据是指经过独立来源验证过的证据,如银行对账单、客户函件等。
不可靠证据是指未经独立来源验证过的证据,如口头传闻、非正式的书面记录等。
审计证据的种类•审计证据的获取通常通过以下方法:检查记录和文件;观察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场所和实物资产;询问被审计单位的人员;分析数据;重新执行相关程序等。
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取决于审计事项的性质和具体情况。
审计证据的获取方法02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工作记录和资料,用于记录和反映审计程序的执行情况、审计证据的收集和分析过程、审计结论的得出以及审计报告的编制。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它不仅是审计质量的保证,也是审计人员对审计结果和结论的可追溯性记录。
审计工作底稿的定义审计工作底稿通常包括以下内容审计计划:包括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时间安排等。
审计程序执行情况记录:包括实施的审计步骤、方法、时间、人员等。
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包括收集的各种证据资料,如账簿、凭证、合同、函证等。
审计证据包括分析性程序的目的、方法、结果等。
分析性程序记录包括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的评价意见、建议等。
审计工作底稿的具体内容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过程中所制作的一种文件或记录。
底稿是审计工作的基础和依据,对于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审计工作底稿的具体内容根据审计工作的不同阶段和对象而有所不同,下面将分别介绍常见的审计工作底稿的具体内容。
1. 审计计划底稿审计计划底稿记录了审计工作的整体计划和安排,包括审计目标、范围、方法和时间等。
具体内容包括:- 审计目标和目的的明确:明确审计的目标是为了什么,审计的目的是什么。
- 审计范围的界定:界定审计工作的范围,包括审计的时间、地点、审计对象等。
- 审计方法和程序:确定审计工作的方法和程序,包括采样方法、数据分析方法等。
- 审计时间表和预算:制定审计工作的时间表和预算,确保工作能够按时完成。
2. 审计准备底稿审计准备底稿是指在开始正式进行审计之前所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具体内容包括:- 收集审计对象的相关文件和资料:包括财务报表、会计凭证、账簿等。
- 进行背景调查和了解审计对象的经营状况:了解审计对象的行业特点、经营策略以及内部控制情况等。
- 初步评估审计风险:根据收集的资料和了解的情况,评估审计对象的风险水平,确定审计的重点和重要事项。
3. 审计程序底稿审计程序底稿是记录各个审计程序和步骤的具体情况和结果,确保审计工作的执行和控制。
具体内容包括:- 审计程序的名称和描述:详细描述每个审计程序的名称、目的和内容。
- 执行审计程序的时间和人员:记录执行审计程序的具体时间和负责人。
- 结果和发现:记录执行审计程序后得出的结论和发现,包括问题和异常情况等。
- 控制措施:记录对异常情况的处理和控制措施。
4. 审计证据底稿审计证据底稿是记录获取、分析和评估审计证据的情况和结果。
具体内容包括:- 审计证据的来源:记录获取审计证据的具体来源,包括询问、检视文件和资料、采样等。
- 审计证据的具体内容和得出的结论:记录具体的审计证据及其分析评价,给出结论和意见。
【考情分析】本章属于审计的基础知识,与前后章节联系紧密,标准、证据的分类需要灵活掌握。
考试中多以单选、多选题出现,分值3-6分。
本章考试中初级中级内容相似。
【本章考点】第一节审计标准【考点一】审计标准(一)审计标准的含义审计标准——是进行审计时判断审计事项是非、优劣的准绳,是做出审计决定的依据。
(二)审计标准的分类1.审计标准按来源不同——外部制定的审计标准和被审计单位内部制定的审计标准。
2.审计标准按性质、内容不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预算、计划、合同;业务规范和技术经济标准。
(三)审计标准的选用——客观性、适用性(地域性、时效性)、相关性、公认性【例题1·单选题】(2014年)下列各项中,属于判断审计事项是非优劣准绳的是:A.审计证据B.审计程序C.审计标准D.审计记录『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审计标准是进行审计时判断审计事项是非、优劣的准绳,是做出审计决定的依据。
【例题2·多选题】(2015年)下列有关审计人员选用的审计标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应选用与审计事项相关的法规、制度作为审计标准B.应选用审计事项发生时适用的法规、制度作为审计标准C.可选用被审计单位的预算,计划和合同作为审计标准D.被审计单位的历史数据和历史业绩不能作为审计标准E.审计标准不一致时,应采用权威的和公认程度高的标准『正确答案』ABCE『答案解析』被审计单位的历史数据和历史业绩可以作为审计人员选用的标准。
【例题3·单选题】(2014/2016年)下列有关审计人员选择审计标准的做法,错误的是:A.考虑相关性,应选择与审计事项相关的文件作为审计标准B.考虑客观性,应选择报纸、杂志等消息报道作为审计标准C.考虑公认性,应选择权威性和公认程度高的法规作为审计标准D.考虑适用性,应选择审计事项发生时有效的法规作为审计标准『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审计标准的客观性是指审计人员以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作为审计标准时,应以正式文件为准,而不得以报纸、杂志等消息报道为依据。
审计目标-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审计目标审计证据和审计底稿〔第一局部〕一、大纲〔一〕审计总目标〔二〕审计具体目标及其确定〔三〕审计过程与审计目标的实现〔四〕审计业务约定书与审计范围二、本章重点、难点〔一〕审计总目标审计总目标是判定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会计报表是否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以及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是否符合本国的会计准那么,并在出具审计报告的同时,提出改良经营管理的意见。
1.审计总目标的演变A详细审计阶段:查错防弊B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公证性及过失防弊C会计报表审计阶段:在此阶段,审计由静态审计开展到动态审计,并且增加了“管理审计〞的内容〔包括经营审计、效益审计、效果审计〕。
审计目标不再局限于查错防弊和为社会提供公证,而是向管理领域有所深入和开展。
此阶段的审计工作已比拟有规律,且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理论和方法。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主要职责,始终是对被审计单位执行会计报表审计。
会计报表审计是审计业务的根底,其他性质的审计业务只是会计报表审计的延伸和开展。
2.我国独立审计总目标〔1〕根据我国独立审计准那么,独立审计的总目标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表示意见。
注册会计师收集证据的唯一目的,就在于使自己能够对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贯性表示意见,并提出真实合法的审计报告。
〔2〕将审计总目标规定为对会计报表表示意见,是因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主要业务是会计报表审计,发表意见的对象是会计报表。
而会计报表的使用者那么希望注册会计师为会计报表的“三性〞做出鉴证,以帮助他们做出有关判断或决策。
①各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对于会计报表往往有着各自的利益,且这种利益与被审计单位的利益大不相同,需要向外部独立人员寻求鉴证。
③由于会计业务的处理及会计报表的编制日趋复杂,会计报表的使用者要求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质量进行鉴证。
④距离遥远的会计报表使用者往往难以直接评估会计报表的质量,基于对经济决策的考虑,他们理所当然地选择后者。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1. 1999年,国家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员办事处根据群众举报,对天津蓟县国税局在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依法进行审计。
但当时任蓟县国税局局长的梁化泉非但不配合审计人员的工作,而且还收买当地的黑社会对审计小组的驻地进行监控。
为了摆脱身边的危险,审计小组先后换了三个招待所。
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财政处处长孙雅琴:第三次的时候,我们就搬到一个有金库的银行。
因为有金库,就有持枪的警卫把守。
所以这样相对安全一些。
随着审计小组工作的不断深入,蓟县国税局虚开增值税发票、侵吞中央税款的犯罪事实渐渐浮出水面,而审计人员所面临的危险也越来越大,恐吓电话甚至打到了审计人员在天津的家中。
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副特派员袁定聪:打威胁电话说你们这么干下去,对你们没什么好处,小心点。
经过38天的日夜奋战,审计人员在掌握了大量的证据之后赶赴北京,向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进行汇报。
听完汇报后,李金华向审计工作小组表示,对这一案件一定要严肃处理,决不手软。
同时,在天津的京津冀特派办工作人员接到了李金华的另一个指示。
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办公室主任董毅:当时审计组向李金华审计长汇报天津蓟县国税局查出的一些问题,同时也将审计组工作人员家属接到恐吓电话的情况向李金华审计长做了汇报。
李金华审计长当时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并批示我们特派办马上与天津市公安局取得联系,要确保审计人员职工家属的安全。
当天晚上,天津市公安局就派出了两部警车值守在我们特派办职工家属院的门口。
审计 AE 清单
审计审计AE清单分为六部分:审计要素,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审计目标,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控制测试。
一、审计要素1、内控环境2、会计信息质量3、财务信息4、管理层的责任5、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6、外部独立审计二、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三、审计目标四、审计证据五、审计工作底稿六、控制测试第一部分审计要素审计要素包括审计范围和审计重要性,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果某项审计工作未能充分考虑其实施的环境因素,将直接影响审计结论的可靠性,甚至无法完成审计任务,而且还将增加审计风险,因此,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必须对内控环境进行检查和评价,以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2、内控环境
2、会计信息质量
3、财务信息
4、管理层的责任
5、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6、外部独立审计二、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三、审计目标四、审计证据五、审计工作底稿六、控制测试
第一部分审计要素审计要素包括审计范围和审计重要性,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果某项审计工作未能充分考虑其实施的环境因素,将直接影响审计结论的可靠性,甚至无法完成审计任务,而且还将增加审计风险,因此,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必须对内控环境进行检查和评价,以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2、内控环境审计人员首先应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进行适当的了解,例如,是否存在舞弊的危险,是否存在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是否存在损害投资者利益的情况等。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