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练习02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6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4 科举制的创立人教版课后练习八十九第1题【单选题】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它正式诞生于( )A、唐朝B、明朝C、隋朝D、清朝【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科举制度在我国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请问中国科举制度的起止朝代是( )A、秦---明B、隋---清C、唐---明D、宋---明【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隋朝如同一颗流星划过中国历史的天空,短暂而耀眼.下列属于隋朝时期创立的制度或修建的工程建筑有( )①科举制②大运河③赵州桥④都江堰.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是诗人金榜题名后在京城写下的诗句。
该诗人生活在(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聪明才智人士为了从这一条窄窄缝隙进入政府,不得不把全部生命消磨在九本儒书之中,再也没有精力谋革命了。
”材料主要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实行有利于( )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B、扩大统治阶级基础C、提高官员文化素质D、稳定社会统治秩序【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南宋后期的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严羽以为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是唐朝( )A、经济繁荣,国力强盛B、科举制度,考查诗赋C、知识分子队伍空前强大D、士人群体的刻苦钻研【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诗歌反映的社会现象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你知道中国通过考试选官的制度从何时开始的吗( )A、秦汉时期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我国用分科考试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始于( )A、三国时期B、唐朝C、元朝D、隋朝【答案】:【解析】:第10题【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一、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1.科举制的创立2.科举制的完善(1)唐太宗:重视用科举制选拔人才。
(2)武则天:增加进士科的录取人数,开创了____制度和____。
(3)唐玄宗:____成为进士科考试的重要内容。
3.影响(1)科举制度把读书、____和____三者结合起来,提高了官员的____。
(2)推动了________的发展。
(3)科举考试重____,对____的繁荣起了促进作用。
(4)对亚洲的____、____、越南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5)对____文官考试制度的确立也起了积极作用,____借鉴科举制度,创设了____制度。
(6)科举制在我国实行了____多年,影响很大。
二、三省六部制1.目的:为了加强________。
2.创立者:______。
3.影响:__________的确立,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对后世影响颇为深远。
答案:一、1.分科隋朝唐朝门第高低考试成绩的优劣进士贵族考生出身中央2.(2)殿试武举(3)诗赋3.(1)考试任官素质(2)文化教育(3)诗赋唐诗(4)日本朝鲜(5)欧洲英国文官(6)1 300二、1.中央集权2.隋文帝3.三省六部制【问题1】科举制创立和完善的过程。
探究:创立: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到隋炀帝时设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这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的正式诞生。
完善:唐朝时,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1)唐太宗时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非常注重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2)继唐太宗后,武则天也大力提倡科举,她在位时,首创了殿试和武举。
(3)到唐玄宗时,把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使唐朝上下吟诗、作诗蔚然成风。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在科举制度的完善史上起了重要作用。
【问题2】隋唐时期创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 300多年。
想一想,科举制产生了哪些影响?探究:(1)积极影响:①科举考试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显示出生机勃勃的进步性。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4 课科举制的创立中图版课后练习第九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科举制创立于( )A、汉朝B、西晋C、隋朝D、唐朝【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这一制度创立于隋朝,由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选拔官吏。
该制度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科举制D、行省制【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取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中的“选举制度”指的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世袭制D、科举制【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内容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 )A、隋炀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苏州市名人馆位于苏州市人民路2075号公共文化中心内,馆内陈列苏州历代名人447人,其中科举时代苏州的状元人数为47人,反映了苏州自古人杰地灵、人才辈出。
科举制正式诞生于下列哪一皇帝时期(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南宋时期,潮州人王大宝参加廷试(殿试),中榜眼(进士第二名),后来成为岭南名宦。
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A、隋炀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此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A、隋文帝B、隋炀帝C、武则天D、唐玄宗【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学者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
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
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
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
”该“制度”指的是( )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内阁制【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一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A、禅让制B、郡县制C、分封制D、科举制【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金榜题名源于我国古代科举考试。
2019-2020年历史六年级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鲁教版习题精选八➢第1题【单选题】《来自星星的你》主人公都教授于1603年从外星球掉落到朝鲜。
如果当时他到中国,最不可能( )A、参加科举考试B、听郑和下西洋的故事C、学习活字印刷术D、参加李自成起义军【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用科举考试办法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形成于( )A、秦朝B、隋朝C、唐朝D、明朝【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魏晋时期,官员大多数从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拔,到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了三分之二。
这种变化说明( )A、唐朝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B、唐朝政府不任用权贵子弟C、唐朝政府力求以才学选拔官员D、唐朝文学艺术繁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到2007年高考已经恢复30年了,它是我国高校选拔人才的主要形式。
你知道唐朝主要采用什么制度选拔人才吗?( )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八股取士【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在历史长河中,一些重大史实历经时间考验得以延续。
下列史实延续到清朝的是( )A、创设科举,金榜题名B、废井田,开阡陌C、封建亲戚,丞相理事D、“废藩置县”,加强集权【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有关古代科举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A、隋朝时期,科举制创立B、唐朝时,明经科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C、明朝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四书五经D、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选项与下图牌匾有关的是( )A、分封制B、科举制C、行省制度D、廷杖制度【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至此,历经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科举制逐渐完善于( )A、隋朝B、唐朝C、宋朝D、明朝【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新的选官制度B、创立于隋炀帝时期C、为世袭权贵打开了做官之门D、为隋唐时期的繁荣提供了人才支持【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内阁制【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六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鲁教版练习题二第1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B、直到明朝末年才被废除C、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D、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有学者评论说:“如果从中外文化对比的角度看,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同时代任何国家相比,都更具有平民性……”此观点评价下列哪个朝代的“政治文化”最恰当( )A、秦朝B、西汉C、东汉D、唐朝【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南宋后期的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严羽以为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是唐朝( )A、经济繁荣,国力强盛B、科举制度,考查诗赋C、知识分子队伍空前强大D、士人群体的刻苦钻研【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为士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制,选官标准为( )A、品德B、才能C、军功D、血缘【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有学者在评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将录取的重心落到了才而不是德上,从而将全国精英吸到了国家管理网络中,最大限度地消弭了士大夫离心离德的可能。
”这一制度应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行省制D、科举制【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魏晋时期,官员大多数从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拔,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了三分之二,这种变化说明( )A、唐政府不任用权贵子弟B、唐政府力求以才学选官C、唐朝社会文学艺术繁荣D、唐朝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光耀千古的唐朝文化,最为光彩夺目的是( )A、绘画B、书法C、诗歌D、舞蹈【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梦幻西游》曾经推出一款人气手游“科举大赛活动”,活动总共分为三大阶段,分别是乡试、会试和殿试。
该活动中的第三阶段也是我国古代科举制的终极选拔,这种终极选拔形式最早由谁创立?( )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关于隋朝时期的“古代之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被英国百科全书誉为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B、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C、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D、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科举制度的创立随堂练习新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1.正式开始设置进士科的是哪一位皇帝()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2.我国科举制度正式创立是在()A.秦朝B.汉朝C.隋朝D.唐朝3.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中最为重要的是()A.秀才科、明经科B.明法科、明算科C.进士科、明经科D.道举科、童子科4.科举考试中的殿试开始于下列哪位皇帝?()A.隋炀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5.科举考试强调的选官标准是()A.门第高低B.思想觉悟高低C.财产多少D.才能大小6.下列哪几位皇帝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①隋炀帝②唐太宗③武则天④唐玄宗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7.今天,人们习惯上把本地高考的文理第一名称为“状元”,你知道“状元”一词与我国哪一制度有关么()A.九品中正制B.科举制C.君主专制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8.唐玄宗在科举制度的完善中有独特的创举,他即位以后,进士科的主要内容是()A.诗赋B.散曲C.对联D.八股文9.科举制从隋朝始创到清朝废止,在我国共存在了()A.九百多年B.一千二百多年C.一千三百多年D.一千五百多年10.下列关联错误的一项是()A.隋炀帝──分科考试B.唐太宗──扩充国学增加学员C.武则天──殿试、武举D.唐玄宗──诗赋为进士科主要内容11.下列对科举制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学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B.科举制度从思想上控制了读书人C.促进了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D.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二、列举题12.列举出唐朝对科举制度的完善起到重要作用的皇帝。
(1)扩充国学规模,扩建校舍,扩充学员──(2)创设殿试和武举──(3)使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13.科举制在我国产生了深远影响,请举出科举制的正面影响。
(1)政治上──(2)教育上──(3)文化上──三、材料解析题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 课科举制的创立中图版拔高训练第四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有学者评论说:“如果从中外文化对比的角度看,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同时代任何国家相比,都更具有平民性……”此观点评价下列哪个朝代的“政治文化”最恰当( )A、秦朝B、西汉C、东汉D、唐朝【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开元盛世”“科举制的创立”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B、中华文明的起源C、统一国家的建立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清朝乾隆十七年,江宁人秦大士参加廷试(殿试),中状元(进士第一名),后来成为金陵名宦。
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A、隋炀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对科举制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学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B、促进了文学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C、为高门权贵打开了做官之门D、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隋唐时期政府实行科举考试主要是为了( )A、树立皇帝的威信B、选拔门第不高而有才华的人参政C、加强对教育的管理D、禁止贵族做官【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古代中国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而这一考试制度使中国的行政效率提高了,增强了稳定性。
“这一考试制度”指的是( )A、世袭制B、郡县制C、科举制D、九品中正制【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载初元年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殿前试人自此始”。
“殿前试人”这一考试形式的开创者是( )A、隋炀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科举制是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重要制度,科举制正式形成于( )A、隋文帝时B、隋炀帝时C、唐太宗时D、唐玄宗时【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制度。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4 科举制的创立人教版课后练习六十三第1题【单选题】成语“金榜题名”“独占鳌头”“三元及第”所反映的制度是( )A、世袭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科举制度在我国延续了以前三百多年。
在中外历史上影响很大,其中进士及第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人称“登龙门”,首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的是(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饮茶之风,风靡全国是在( )A、西汉B、东汉C、南北朝D、唐朝【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唐朝中央设国子监主管学校工作,监管京师六学。
律、书、算学为明法、明字、明算输送考生,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为进士、明经两科输送考生。
对该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学校教育服务于科举制B、学校教育内容为儒家经典C、科举制促进了文学的发展D、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制度中,由隋唐开创和完善的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丞相制【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有学者在评论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时说:“它便于在全球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
”“它”指的是( )A、分封制B、科举制C、郡县制D、行省制【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2013年4月,江苏扬州发现了隋炀帝杨广的陵墓。
下列历史事件与他有关的是( )①建立隋朝②设置进士科③下令开凿大运河④开创“开元盛世”局面A、①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科举制的原则( )A、自由报考B、平等竞争C、择优录取D、高门权贵的推荐【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科举制度的起止朝代是( )①隋朝②唐朝③明朝④清朝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解析】:第10题【判断题】【答案】:【解析】:第11题【判断题】隋文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4 科举制的创立人教版课后练习第四篇第1题【单选题】秦朝和隋朝这两个封建王朝之间的相似之处有( )①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大统一②都修筑了大型工程③存在时间都很短暂④都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某选官制度“以试艺优劣为决定及第与否的主要标准,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这一制度创立于( )A、秦朝B、汉朝C、隋朝D、明朝【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有人曾经中肯地评价科举制:“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
”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影响是( )①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④改善了用人制度,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它正式诞生于( )A、唐朝B、明朝C、隋朝D、清朝【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武则天在位时开创了科举的另一种形式,让各州每年送武艺好的人进行骑射等考试,其中唐朝大将郭子仪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该种形式是( )A、进士科B、武举C、明经科D、常科【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有人曾经中肯地评价科举制:“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
”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影响是( )①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④改善了用人制度,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将①分封制;②郡县制;③厂卫制;④科举制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按产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④①②③【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隋朝创立的一种选官制度是( )A、三省六部制B、科举制C、郡县制D、分封制【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的繁荣与科举考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密切关系。
初一历史科举制的创立同步测试题与答案初一历史科举制的创立同步测试题与答案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
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科举制的创立同步测试题。
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第一单元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维度A基础知识一、选择题:4.“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的情况有可能出现下列哪个朝代?( )A.魏晋南北朝B.唐朝C.明朝D.清朝2.科举,就是由封建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
下列事件中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的是:() A隋文帝时利用分科取士的办法选拔官吏。
B.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C.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D.武则天时开始进行武举考试。
3.下列诗句中涉及到科举制的有:()①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②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慈恩寺下提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④4.在科举考试中的“贴经”类似于今天语文考试中:( )A.选择题B.填空题C.问答题D.作文题5.诗赋科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开始于:()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6.我们现在的高考有“文科状元”、“理科状元”,而科举考试中也有“文状元”、“武状元”。
那么“武状元”最早出现于:()A.唐太宗统治时期B.唐高宗统治时期C.武则天统治时期D.唐玄宗统治时期7.关于科举制的产生和完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科举制最早产生于隋炀帝的开科取士②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的是隋炀帝设置进士科③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④科举制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④8.“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首诗反映了:()A.贞观年间,进士科录取率极低,不少人从少年考到老年,仍未考中。
B.唐太宗创立进士科,开创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许多有才能的人为他所用,一直到头发花白。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科举制在我国正式形成是在()
A.隋文帝时B.唐太宗时C.隋炀帝D.武则天时
2.正式设置进士科是在()
A.隋文帝时B.唐太宗时C.隋炀帝时D.武则天时
3.门第不高的读书人能够凭才学参政始于()
A.东晋B.西晋C.南北D.隋朝
4.以下对科举制影响的表达不准确的是()
A.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学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B.促动了文学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C.为高门权贵打开了做官之门
D.对世界产生了长远影响
二、材料题.
1. 阅读以下材料:“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
(1)诗中反映的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什么思想?
(2)实现此理想的途径是什么?
(3)如何评价这个现象?
2.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
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1)材料一的含义是什么?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进士考试中,考中第一名被称为什么?
(4)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3.如何评价科举制度呢?。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提技能·一课一练一、选择题1.(2014·烟台学业考)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与这句话反映的社会现象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科举制D.选举制【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科举制度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也可以通过真才实学来做官。
故选C。
2.(2014·常德学业考)“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这首《及第谣》中体现的制度正式诞生是在( )A.唐玄宗时B.武则天时C.唐太宗时D.隋炀帝时【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3.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主要表现在( )A.用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B.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C.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可凭才学参政D.考试科目增多,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重要【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科举制在隋朝诞生,到唐朝逐渐完善,其表现之一就是常设的考试科目增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
故选D。
4.(2014·苏州模拟)陈白沙,生于明代,广东人。
他19岁应广东乡试,考得第九名举人,21岁参加礼部会试,考中副榜进士,入国子监(即国学,中国古代设立的国家最高学府)读书,后成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
请问陈白沙曾入学的国子监(国学)在隋唐哪位皇帝在位时期大大扩充了规模(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唐太宗即位后,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5.唐朝是科举制度的完善时期。
下图是《状元曹鸿勋殿试策》,“状元”称号、殿试分别与哪一皇帝有关( )A.唐太宗唐玄宗B.唐太宗武则天C.武则天唐太宗D.唐玄宗武则天【解析】选B。
2019-2020年八年级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练习02
一、选择题
1、“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的情况有可能出现下列哪个朝代?()
A、魏晋南北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2、科举,就是由封建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
下列事件中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的是()
A 隋文帝时利用分科取士的办法选拔官吏
B、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C、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D、武则天时开始进行武举考试
3、诗赋科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开始于()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4、我们现在的高考有“文科状元”、“理科状元”,而科举考试中也有“文状元”、“武状元”。
那么“武状元”最早出现于()
A、唐太宗统治时期
B、唐高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
5、关于科举制的产生和完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科举制最早产生于隋炀帝的开科取士
②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的是隋炀帝设置进士科
③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④科举制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④
6、唐朝青年李进是非常有名的骑射好手。
他去洛阳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这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个皇帝统治时()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7、西方学者称科举制度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下列关于科举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是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B、唐代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
C、科举制激发了读书人的自信和热情,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D、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强化了中央集权
8、唐朝诗人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所以,春风得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
正式设进士科的是( )
A、唐太宗
B、隋文帝
C、唐玄宗
D、隋炀帝
9、唐朝时,科举制度得到很大发展,其基本特征是()
A、能言善辩,委以重任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D、品评人才,注重门第
10、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句话反映的社会现象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11、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
”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12、唐朝的读书人为了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径应该是()
A、参加科举考试
B、辛勤耕作
C、作战立
功 D、经商致富
13、唐太宗看到很多中举士子鱼贯而出时,高兴地说:天下人才都为我所用了。
这一记载()
A、反映了我国古代帝王的奢侈生活
B、能说明唐朝科举制实施情况
C、属于后人杜撰且不符合当时情况
D、说明了唐太宗善于虚心纳谏
1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
A、1100多年
B、1300多年
C、1500多年
D、2000多年
15、下列诗句中涉及到科举制的有: ( )
①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②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慈恩寺下提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二、材料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穀中矣。
”
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
材料三:‘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关。
”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含义是什么?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进士科考试中,考中第一名被称为什么?
(4)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三、探究题
1、一些外国研究者看来,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历史上最具有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选拔制度,不但对中国的统一和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对亚洲乃至欧美一些国家的文官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
为什么外国研究者会有这种看法,你能说明理由吗?
2、如果你是一个唐朝时期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秀才,得知唐玄宗今年将诗赋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你会怎么做?能否思考一下唐朝的文学界、教育界将会呈现出怎样的局面?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D
4、C
5、C
6、C
7、B
8、D
9、C10、B11、B12、A13、B14、B15、D
二、材料题
(l)天下有才之士,都被我收罗了。
(2)形象地刻画出进士登第的困难,同时也说明科举制是士人出仕的途径,也是统治者控制知识分子的手段。
(3)状元。
(4)说明进士及第是一种很高的荣誉。
三、探究题
1、科举制以前,以出身和门第来选拔官员,造成门阀政治的产生,削弱皇权,也不利于选拔人才;而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既改善用人制度,打击门阀势力,也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科举制还影响邻国。
2、提示:如果我是一个唐朝时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秀才,应积极准备考试,注意在诗赋方面夺下功夫,加强习作。
唐朝的文学界、教育界将会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2019-2020年八年级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练习03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发展于__________________朝。
2.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大官,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这种选官制度开始于()
A.西汉
B.东汉
C.魏晋
D.隋朝
3.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于谁统治的时期()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4.下列对科举制度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诞生在隋朝
B.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完善
C.唐太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D.科举制度促进了封建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5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_____________重视人才的培养与选拔,殿试开始于____________统治时期。
2.唐玄宗时,诗赋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的考试内容。
3.隋唐实行科举制的进步意义在于()
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B.对皇帝专权有一定抑制作用
C.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D.削弱了显贵的特权
4.唐朝时重视诗赋考试,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关于隋唐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科举制形成的标志是隋炀帝始建进士科
B.唐太宗任用高官主考,后来成为定制
C.武则天时,首创武举和殿试
D.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2.隋朝开创科举制,从本质上说()
A.封建国家选拔官员的需要
B.发展教育文化的需要
C.网络人才,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
D.掌握政权的需要
3.(2010山东威海,5)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
A.1100多年
B.1300多年
C.1500多年
D.2000多年
4.隋朝时废除九品中正制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5.确立了进士科在科举制度中的主导地位是在()
A.三国
B.南北朝
C.隋朝
D.唐朝
6.科举制废除于()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7.唐朝有人评价科举制度:“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其主要原因是()
A.说明进士科考试之难
B.选拔了大量人才
C.提高了庶族地位
D.阻碍了学术进步
8“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描述的是诗人孟郊在经历了什么事后的喜悦心情()
A.他乡遇故知
B.金榜题名时
C.洞房花烛夜
D.久旱逢甘霖
9.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唐朝时,由于应举者多,录取名额少,50岁能考中进士的人,还算年轻,被看作“少进士”,终身不第的居大多数。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形象地刻画出进士登第的难度。
材料二:唐太宗常到国子学、太学视察,关心学校教学。
在他支持下,增筑校舍1200间,增加生员至326.0人。
于是,国学之内八千余人,“国学之盛,近古未有”,长安由此成了国内教育中心和文化传播基地。
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科举制度对封建统治者有什么作用?
(2)通过材料二可以知道,唐太宗是如何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的?
(3)你认为唐太宗的做法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借鉴?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有哪些弊端应该克服?
10.科举制的影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