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二节 液体的压强导学案(二)
- 格式:doc
- 大小:1003.00 KB
- 文档页数:2
9.2 液体的压强【导学目标知识点】1.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
2.学会应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分析计算。
3.知道连通器原理,知道生活中的连通器。
【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液体压强的特点:。
2、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其变形式有:,。
二、课堂导学(一)液体压强的特点1、如图所示,A图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方扎上橡皮膜,B图在侧边开口处扎上橡皮膜,会出现右图所示的现象。
这说明:液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对容器底部有向的压强;另一方面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也有压强;喷泉中的水柱能向上喷出,说明液体内部向也有压强。
因此,液体内向方向都有压强。
2、实验: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1)压强计的原理:U形管两端液面差越大,说明所受压强越。
(2)下图是都是在演示液体内部压强情况的五幅图,除E图杯中装的是浓盐水外,其余杯里装的都是水,请你仔细观察这六幅图后回答:①如图A、B、C所示,是将探头放在水中的不变,改变探头的。
结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
②如图C、D所示,控制液体的密度和探头的相同,改变探头的。
结论: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③如图A、E所示,控制探头的、相同,改变液体的。
结论: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有关,越大,液体的压强越。
④本实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小结: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3、应用:工程师们为什么要把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二)液体压强的大小1、图9.2-3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模型法”(液柱模型),通过该模型,得出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其中液体密度的单位是,深度的单位是,压强的单位是。
由液体压强的公式可知,液体压强与和有关,与、无关。
2、例题(P35页例题)(三)连通器1、叫连通器,图9.2-5说明,举例说说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有。
2、讨论并分析船闸的工作原理。
【课堂练习】1、关于液体的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液体的压强随体积增大而增大B. 液体的压强随质量增大而增大C.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D. 液体的压强随密度增大而减小2、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并静止放在斜面上,容器底部A、B、C三点的压强、、的大小关系是: .3.下列应用不属于连通器的是()A.茶壶B.锅炉水位计C.喷雾器D.喷泉4、如图所示,容器内的液体对底面的压强为P1,当把它倒过来时,液体对底面的压强为P2,则它们的关系是( )A. P1>P2 B. P12C. P1<P2 D.无法确定。
八年级物理下册《9.2 液体的压强》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9、2 液体压强第1 课时累计12 课时学习过程(定向导学:教材30 页至33 页)流程及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方法二、夯实基础1、液体内部的压强仔细阅读课本P33,并尝试回答:液体内部为什么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你能说出液体内部具有压强的具体事例吗?2、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仔细阅读课本P34“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并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r把探头朝向不同的方向,U形管两液面有高度差,说明了什么问题?(2)探头在不同深度时,U形管两液面高度差有什么不同?又说明了什么问题?(3)将探头保持在同一深度,朝着不同的方向,U形管两液面高度差是否相等?说明了什么问题?3、液体压强的大小(1)试一试,按照课本思路、步骤进行思考,你能否推导出液体内部压强公式来?(相信自己,我是最棒的)(2)课本P35例题,我来做!(与解答过程比较,你定会有收获)4、连通器仔细阅读课本P36并回答:(1)什么叫连通器?(2)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不流动时。
(3)你能说出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3、能力提升问题1:实验研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有哪些?【例】(xx,宿迁)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1)如图9-2-4甲用手按压强计的橡皮膜,U形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将橡皮膜放入酒精中,U形管内水面也出现高度差,这说明;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法。
(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有高度差,通过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①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③向U形管内加适量水。
(3)比较乙、丙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有关;比较丙、丁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有关。
问题2:怎样利用液体压强的公式进行计算?【例】植树节里,同学们用水桶提了15 L水给刚栽上的树苗浇水,已知桶自身质量为l kg,桶中水深为30 cm,提水时,手的受力面积为110-3m2。
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2液体的压强一、教学内容1. 液体压强的概念: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 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 液体压强的计算:液体压强公式p=ρgh,其中p表示压强,ρ表示液体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深度。
4. 液体压强的应用:液体的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水泵、潜水艇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掌握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液体压强知识解释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液体压强公式的理解和应用,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2. 教学重点:液体压强的概念、特点和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液体压强计、水、盐水、玻璃管、U型管等。
2.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观察生活中液体的压强现象,如水塔、水泵等,引发学生对液体压强的兴趣。
2.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学生分组实验,使用液体压强计测量不同深度水的压强,观察并记录数据。
3. 讲解液体压强的概念和特点:根据实验结果,讲解液体压强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液体压强与深度、液体密度的关系。
4. 学习液体压强计算方法:讲解液体压强公式p=ρgh,引导学生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5. 应用液体压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如水坝、潜水艇等,引导学生运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液体压强的概念、特点和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液体压强的概念2. 液体压强的特点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七、作业设计1. 液体压强的概念理解:请用一句话描述液体压强的概念。
2. 液体压强的特点应用:请举例说明液体压强的特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八年级物理下册《9.2 液体的压强》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9、2液体的压强1、知道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2、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记住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3、了解连通器及其特点。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自主预习阅读课本33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液体能从容器侧壁的孔中喷出,说明液体对侧面有压强;2、喷泉中的水柱能向上喷出,说明液体内部向上也有压强;3、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液体内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小组讨论1、各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下图所示的实验:取加入红墨水的水,加入到侧壁有孔的容器中,观察水柱流出的情景。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液体对容器壁有(“有”或“无”)压强。
2、讨论:手托书本时会感到书本对手的压强,这是因为书本受重力的作用。
同固体一样,液体也受到重力作用,那么支撑它的物体(容器底)受液体的压强吗?结合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液体对容器的底有(“有”或“无”)压强、3、思考:和固体相比,液体为什么会对容器壁有压强呢?通过观察扎孔的矿泉水瓶中的水会流出,我们知道液体对容器壁有压强的原因是液体具有流动性。
结论: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受到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教师点拨因为液体要受到重力作用,所以会对支持它的容器底产生压强;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也会对阻碍它流动的容器壁产生压强、●跟踪训练如图所示,甲图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下方扎上橡皮膜、乙图在侧边开口处扎上橡皮膜,出现如图的现象,则甲图说明了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乙图说明了液体对容器壁有压强。
液体内部压强特点●自主预习阅读课本33、34页,完成下列填空:1、压强计是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
若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放在液体里的薄膜就会发生形变,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就会产生高度差,高度差的大小反映了薄膜所受压强的大小。
2、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小组讨论各小组分工合作,完成课本上图9、2-2所示的实验:(1)将压强计的探头伸入水中,并朝向不同方向,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存在高度差,说明液体内部朝向各个方向都有(“有”或“无”)压强、(2)保持探头中心在水中同一深度处,使橡皮膜朝向不同方向,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产生的高度差相等(“相等”或“不相等”),说明在相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朝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相等”或“不相等”)、(3)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产生的高度差变大,说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增大”或“减小”)、(4)将探头分别放在酒精、水、盐水的相同深度处,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产生的高度差不相等(“相等”或“不相等”),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处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密度大的液体的压强大。
第2节液体的压强学习目标1.知道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2.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会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解释简单的现象。
3.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会应用公式进行分析计算。
4.认识连通器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自主探究学点一:液体压强活动体验:在甲图中,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包有橡皮膜,往容器中加水,橡皮膜凸起,表明水对橡皮膜有压强,这是因为水受重力;在乙图中,侧边开口处包有橡皮膜,往容器中加水,橡皮膜凸起,说明水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这是因为水具有流动性。
了解压强计:(1)结构:压强计主要由U形玻璃管、橡胶管、探头三部分组成。
(2)原理:对探头的橡皮膜有压强时,U形玻璃管内的液面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高度差就越大。
(3)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归纳总结: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是液体受,且具有。
2.测量液体压强的仪器是。
学点二: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探究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把压强计的橡皮膜放入水中同一深度,分别把压强计的探头朝上、朝侧面、朝下放置,观察压强计的高度差,分别填入表格中。
深度探头方向压强计的高度差同一深度朝上同一深度朝侧面同一深度朝下结论:液体内部的压强,在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相等。
探究2:液体在不同深度处的压强。
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观察压强计的高度差,分别填入表格中。
结论: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液体的深度有关,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探究3:研究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压强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把压强计的探头分别放入水、盐水、硫酸铜溶液中同一深度,观察压强计的高度差,分别填入表格中。
结论:液体的压强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归纳总结: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2);(3)。
学点三:液体压强的大小自主推导:某容器所盛的液体内部,有一个水平放置在平面,其上方的液柱对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液柱的重力大小,液体的密度为ρ,液柱的高度为h,平面的面积为S。
(1)液柱的体积V=Sh;(2)液柱的质量m=ρV;(3)液柱的重力G=mg=ρVg=ρShg;(4)液柱对平面的压力F=G=mg=ρVg=ρShg;(5)平面受到的压强p==ρgh。
八年级物理下册 9.2 液体压强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压强的计算公式?各个字母表示含义、单位。
2、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的方法?一、想想议议(3分钟)带鱼生活在深海中,你见过活的带鱼吗?为什么?潜水艇都用抗压能力很强的厚钢板制成,为什么?二、设问导读(7分钟)学生阅读课本80页并思考,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具有性和受作用。
2、课本14、2-2水向侧面喷出说明了。
四、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20分钟)1、你认为液体压强的大小可能跟那些因素有关?2、阅读课本P81相关内容。
讨论:⑴怎样观察液体压强的大小?⑵要研究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液体的深度是否有关,应保持不变,改变;要研究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应保持不变,改变。
(控制变量法)3、根据以上思路,设计实验。
器材:压强计、烧杯、水、盐水、刻度尺4进行实验。
序号液体深度/cm橡皮膜方向压强计液面高度差/mm1水3向上26向上39向上49向侧面59向下6盐水9向下3、总结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_______,且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_____,同一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_____,另外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三、液体压强的大小(10分钟)假设在液体中有个水平放置的平面,计算这个平面上方液柱对这个平面的压强。
设平面在液面下的深度为h,平面的面积为S。
思考:1、这个液柱的体积是多大?2、这个液柱的质量是多大?3、这个液柱的重力是多大?对平面的压力是多少?4、平面受到的压强是多少?总结:压强公式写出每个字母的单位课堂小测(7分钟)下表是小莉用图11所示装置分别测得水和盐水在不同深度时,压强计(U形管中是水)两液柱的液面高度情况、序号液体深度h(mm)压强计左液面(mm)右液面(mm)液面高度差(mm)1水301862142826017122958390158242844盐水9015424692(1)分析表中序号为1、2、3三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比较表中序号为3、4两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___________有关、(2)为了进一步研究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她应控制的量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要改变的是_____________、图11(3)小莉同学在学了液体压强公式后,用公式对以上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出金属盒在30mm深处水的压强是__________Pa,而从压强计测出的压强为_________Pa,由此她发现按液面高度差计算的压强值小于按液体深度计算的压强值,你认为造成的原因是什么?答:、。
八年级物理下册 9.2 液体的压强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9、2液体的压强课时第2课时审核人重点难点重点:可以根据公式比较液体压强大小难点:液体对底部压力和液体重力的关系学法指导自学、探究、讨论、观察、实验学习流程学案(学生)导案(教师)明标导学1、了解液体压强和液体重力关系2、了解连通器的原理解读本节课学习的目标。
依标自学1、由公式p=ρgh可知,液体压强只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因此,在比较液体压强大小时,就要从密度和深度的变化来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
分析题时,就要理解密度是否变化,深度是否变化。
2、连通器概念: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3、特点: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例子:水壶的壶身和壶嘴、锅炉外面的水位计、水塔与自来水管、自动喂水机器等。
液体4、对容器底的压力和液体重力关系(1)液体对底部压强:p=ρgh P甲=P乙=P丙(2)液体对底部压力 F=ps F甲=F乙= F丙(3)液体对底部压力和液体重力关系:F甲>G液 F乙= G液 F丙<G液巡视学生导学案完成情况。
扣标展学1、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液体重力关系2、连通器(1)、概念: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2)、特点: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引导学生评价展示成果。
达标练学1:比较a、b、c三点的压强大小2:如下图,当盛有液体的试管逐渐倾斜时,在图中三个位置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变化?(可以演示下)例1图例2图3:烧杯内装适量的水,把一木块慢慢地放人水中,水未溢出。
当木块静止时,水对杯底的压强比原来的压强怎么变化?变式:烧杯内装满水,把一木块慢慢地放人水中。
当木块静止时,水对杯底的压强比原来的压强怎么变化?4、一个圆柱形容器,重20N,底面积为210-2m2,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在里面装入深10cm的水,求:(1)水对底面的压强(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认真答题,检测自己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八年级物理下册9.2 液体的压强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9、2 液体的压强导学案导学目标知识点:1、知道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均有压强。
2、知道液体内部压强跟什么因素有关。
3、会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课时:1课时导学方法:实验法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液体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性。
2、液体内部压强计的原理,液体内部压强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
3、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导学一:液体的压强1、情景引入:①为什么见不到活着的带鱼?②“蛟龙号”潜水艇为什么要用抗压能力强的原钢板制成?2、液体对容器壁有压强,学生观察下列二个图形,并回答问题现象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 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二、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实验器材介绍,液体内部压强计。
2、原理,教师演示,学生观察3、学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①方法;②步骤;③教师演示学生记录;。
次数液体种类深度/cm液柱高度差1水32水63水94盐水65盐水9结论:、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________,且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______,同一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另外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三、液体压强的大小1、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推导1:S平面上方的液柱对平面的压力F=2:平面受到的压强P= rSh2、应用条件①单位---------------------------------------;②h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液体内部压强上与液体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有关,与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无关。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第二节《液体的压强》学习目标: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3、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行行色色的连通器。
学习重点: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学习难点: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及其应用学法指导: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知识回顾(1)物理学中把______ 叫做压强。
(2)意义:它是表示的的物理量。
(3)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 。
学点一:液体压强的特点探究活动一: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的压强固体放在桌面上,对桌面有压力的作用,因而对桌面产生向下的压强;液体盛在容器里,对容器底部也要产生向下的压力,因而对容器底部压强(填“产生”或“不产生”);液体具有流动性,因而对容器的侧壁压强(填“产生”或“不产生”)探究活动二: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1、观察下图,写出液体压强计的构造:2、按下述步骤老师演示试验,学生总结归纳结论总结:①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液体的压强只跟和有关,③液体压强跟所取和等无关应用:水面下10m 处向上的压强是 Pa、3、什么是连通器?连通器原理:连通器里的同种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_______。
例如、、、等。
反馈练习一:1、液体受力作用,对容器底有压强;液体具有性,对阻碍它的容器壁也有压强、2、实验表明液体的压强随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处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有关、3、测定液体压强的实验中所选用的器材,除水、盐水外还需、、____________、4、某同学用压强计研究液体的压强时,记录了5组数据,见下面表格、那么:实验次数橡皮膜所处液体橡皮膜的深度橡皮膜的朝向压强计左右水面高度差1水4朝上3、22水4朝侧面3、23水4朝下3、24水10朝下9、25盐水10朝下9、8(1)比较第次实验数据可知: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2)比较第次实验数据知:液体的压强是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的;(3)比较第次实验数据知: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有关、(4)液体压强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出来。
1液体的压强学案【二】【学习目标】1、习题巩固:‘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2. 应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3.理解液体的深度,分析出隐含条件。
复习回顾1、由于液体受________,且具有________,所以对容器_______和_______都有压强; 液体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________,且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______,同一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另外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2、如图是老师在演示液体内部压强情况的六幅图,除②图杯中装的浓盐水外,其余杯里装的都是水。
请你仔细观察这六幅图后回答:(1)比较①②两幅图,可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跟液体的_______有关; (2)比较⑤⑥两幅图,可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还跟液体的_______有关; (3)比较③④⑤三幅图,你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同学用U 形管压强计探究甲、乙两种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记录实验数据如论是: 。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相同的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_____________。
4、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
我们所说的深度h 是指:从_________到液体内部某位置的_____________距离。
指出下图中A 、B 两点的深度。
5、如右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液体甲密度为甲ρ、液体乙密度为乙ρ,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甲p、乙p ,则甲ρ______乙ρ;甲p ______乙p 例1、据资料显示我国现役的最大新型核潜艇最大下潜深度为400米,它能承受的最大的海水压强是多少?核潜艇浮出水面的过程中受到的压强如何变化?例2、在竖直的玻璃管里盛有760cm 深的水银,求水银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是多少?多深的水产生的压强与760cm 深的水银产生的压强相等?(水银密度13.6×103 kg/m 3)例3、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管口用塑料挡住后插入水中,塑料片并不下沉,求:①若h=20厘米,塑料片受到液体的压强多大?②不计塑料片本身重,向管中慢慢注入酒精,求使塑料片恰好脱落时酒精柱的高度?例4、一艘小船漂浮在水深为10cm 的河面上,船底距河底9.5m,则水对船底的压强为多少帕?若船底有个面积为2cm 2 的小洞被一个木塞堵住,水对木塞的压力为多少N?例5、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象。
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导学案液体都有压强,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二。
形管中两边深度越大,液体的压强F=在液体______________3底面积是五、精炼——当堂训练,提升能力液体的压强(第1课时)1、小明在一个塑料瓶的侧壁上戳了三个洞用来探究水的压强。
他在探究报告中画出了图中所示的四种水流喷出时的图示,其中正确的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内部没有压强B、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对容器侧壁没有压强C、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压强相等D、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跟液体密度无关3、有三个完全相同的瓶子,里面分别装满酱油、水和豆油,已知ρ酱>ρ水>ρ豆,则对瓶底的压强最大的是。
4、在“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老师用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a)、(b)、(c)三次实验。
比较实验(a)、(b)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有关;比较实验(b)、(c)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有关。
5、长江三峡水库大坝高:185m,正常蓄水位175m,坝底受到水的压强是。
(g取10N/kg)6、某容器内装有10cm高的某种液体,已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800Pa,则该液体的密度为kg/m3。
若把容器里的液体倒去3/5高度,剩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a。
(g取10N/kg)7、在研究液面下深度为h的液体压强时,可以设想这里有一个水平面放置的“平面”,这个平面以上的液柱对平面的压力等于液柱所受的重力。
如图所示,设“平面”的面积为S,液体的密度为ρ,用压强公式就能求出该处的压强。
若减小所选“平面”的面积S,该处的液体压强将如何变化()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判断8、如图所示,桌面上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平底杯子,里面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A、B两点到杯子底部的距离相等。
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酒精的密度ρ酒精=0.8×103kg/m3,则A、B两点的压强p A、p B的大小关系是()A、P A>PBB、P A<p BC、P A=P BD、无法确定9、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圆柱形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如图所示。
9.2 《液体的压强》导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2.理解船闸的工作原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媒体演示及生活中的经验说明液体压强的存在.2.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下端和侧壁开口处扎有橡皮膜的圆筒内,发现橡皮膜凸出,表明液体对容器底(填有或没有)压强,并且看到下面一个橡皮膜比上面橡皮膜凸出明显,说明。
2、关于液体内部的压强,可以得出的结论是:(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都没有)压强;(2)在液体内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4)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还与液体的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3、据报道,由于长江上游的植被受到破坏,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江水浑浊,致使江水的增大,故相同深度的江水对堤坝的会增大,从而使堤坝受到破坏的可能性增加二、课内探究:(一)引入新课:1、带鱼生活在深海中。
你见过活的带鱼吗?为什么?2、潜水艇都用抗压能力很强的厚钢板制成,为什么?(二)液体压强的特点:1、演示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有压强。
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圆筒内;把水倒入侧壁开口处扎有橡皮膜的圆筒,观察现象。
2、认识压强计3、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①将压强计金属盒放入水中,并改变橡皮膜所对的方向结论:②金属盒中心保持在水面下3cm处,使橡皮膜朝上、朝下、朝任何侧面。
结论:③把金属盒移至水下6cm和9cm,观察U形管内液柱的变化。
结论:④改用盐水重复②,③。
结论:⑤归纳总结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三)液体压强的大小:由于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我们只要计算出某一深度液体竖直向下的压强,也就同时知道了液体在这一深度各个方向上的压强。
我们来探究某一深度液体向下的压强。
液体由于重力,产生向下的压强,我们可以设想在液体内部有个水平放置平面,计算这个平面上方液柱对这个平面压强即可。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二节液体压强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理解船闸的工作原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学会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及生活中的经验说明液体压强的存在.●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对生活现象的分析进一步加深对液体压强的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激发学生探求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及实事求是的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学生探究实验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学会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模型.难点:如何指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及密度的关系.教学课时:2时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液体由于受到作用而对容器底部以及浸在液体内部的物体产生压强,由于液体还具有性,所以对容器侧壁也产生压强。
2、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液体内部向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的增大而增大(3)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4)液体的压强还与有关【课内探究】一、情境导入观察图片,联系生活,质疑:1.大坝的横截面为什么均为上窄下宽,呈梯形状?2.为什么深海鱼类被捕捞上岸后会死亡?3.为什么潜水员穿的深海潜水服比浅海潜水服要厚重一些?二、认识液体压强1、演示实验(1)向底部和侧壁分别蒙有橡皮膜的玻璃管中注水,观察现象;提问:橡皮膜为什么会向外凸出?讨论,小结:以上实验表明,液体由于受作用,对容器底部有压强;由于液体具有性,对容器壁也有压强.2、设疑:那么液体内部有压强吗?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学生发言讨论教师演示实验证明,并介绍压强计压强计的原理:(当探头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高度差,两边高度差表示出压强的大小,压强越大,液面高度差越大)3、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1)提问:液体内部确实存在压强,那么这种压强有什么规律呢?(2)猜想:液体内部压强与_________ 有关。
八年级物理下册《9.2液体的压强》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9、2液体的压强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理解压强概念;2、能描述压强概念的建立过程,写出压强公式、单位,并运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会应用压强公式分析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具体方法,并能解释与压强有关的物理现象。
模块一:自主学习1、压力的定义。
压力的方向。
2、液体能从容器侧壁的孔中喷出,说明液体对有压强;喷泉中的水柱能向上喷出,说明液体内部也有压强;由于液体具有,液体内向都有压强。
3、压强计是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
若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放在液体里的薄膜就会发生形变,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就会产生,高度差的大小反映了薄膜。
4、叫连通器。
模块二:合作交流一、实验探究:1、把橡皮膜朝向不同的方向,U形管两液面有高度差,说明了什么问题?2、橡皮膜在不同深度时,U形管两液面高度差有什么不同?又说明了什么问题?3、将橡皮膜保持在同一深度,朝着不同的方向,这个高度差是否相等?说明了什么问题?结论: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压强 ; 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
2、液体压强公式液体压强公式中式中各量,ρ为,单位是,g为常数,h为,单位,即研究的某点到自由液面的垂直距离。
计算: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计算:某堰塞湖湖堤底部得水深为55m,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求湖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取g=10N/kg)连通器阅读连通器部分:叫连通器,其特点是。
举出三个生活中连通器的例子:。
右图图中,哪些是连通器?模块三:课后训练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有关,越大,液体的压强越。
2、一桌面上的烧杯盛有半杯浓盐水,如果再向烧杯内加水,则溶液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将。
第二节液体压强教师寄语:勇于超越自己,从学好每一堂课开始学习目标: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4、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的大小和方向。
5、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科学态度。
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中心任务:掌握液体压强的特点和大小计算方法。
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根据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先对下面问题独立探究,然后在组内交流。
1.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请同学们观察右图和课本9.2—1插图,结合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比一比谁完成的最快!(1)容器底部的橡皮膜突出,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容器侧壁的橡皮膜突出,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1)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液体对容器侧面产生压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步学习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
(1)如何利用液体压强计测量不同方向液体的压强?(2)如何利用液体压强计测量不同深度液体的压强?(3)如何探究不同液体在同一深度压强的大小?(4)根据图例与生活经验,你对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初步总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初步学习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方法。
(1)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哪些公式变形?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下20cm深处液体的压强有多大,试通过计算说明。
4.认识连通器看课本相关部分,组内讨论,解决下面问题。
2019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9.2 液体的压强(第2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认识液体压强的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巩固与练习】一、压强的计算公式 ,其中F代表_______,s代表_______,s的单位用________。
压强的单位。
【师生互动】一、液体压强的特点:1、在演示实验时。
如图a、b我们可以得到:液体对容器的________和_________都有压强观察P80图14.2-1及14.2-2,完成下列问题:2、由图b看出,容器底部水喷得远说明压强较,容器上部水喷得近,说明液体压强较,由此可得到: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 。
3、学生阅读81页演示实验,观察教师演示。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讨论交流后,填写结论。
结论: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压强大小 .学生阅读81页演示实验,观察教师演示4、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
总结一下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内部朝方向都有压强,(2)在同一种液体中,液体的压强跟有关;(3)同一深度处,朝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深度增加,压强;(4)不同液体,压强的大小还与有关。
三、通过液体压强的特点我们可以得出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是(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推导如图B所示一圆柱形水杯内装满水,如果把水看成固体物质且圆柱的底面积为s,液体的高度为h,密度为p,则水对水杯底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
总结: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
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有关,与_________无关。
4、平行训练:例1.工程师们为什么要把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下窄的形状?答: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所以拦河坝下面修的较宽,是为了能够承受较大的。
八年级物理下册 9.2液体压强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9、2《液体的压强》【学习目标】1、知道液体内部有压强,各个方向有压强。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压强的规律。
3、通过探究活动会使用微小压强计。
【学习重难点】重点: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难点: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及密度的关系【自主学习】1、由于液体受到的作用,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压强。
2、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________,且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______,同一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另外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
3、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__ ______,其中液体密度的单位是_______,深度的单位是______,压强的单位是________。
4、由液体压强的公式可知,液体压强与和有关(1)实验:有一两端开口的玻璃圆筒,下端扎有橡皮膜,观察橡皮膜表面与筒口相平;将少量红色的水倒在平放在桌上的玻璃板上,水在玻璃板上散开:将红色的水倒入玻璃圆筒,请说一说,观察到什么现象?(橡皮膜向下凸出),这说明了什么问题?(2)容器加入水后,蒙在容器底的橡皮膜会(凸起或凹陷),表明水对产生了压强也可以看到侧壁的橡皮膜向(凸起或凹陷),说明了水对容器的产生了压强。
(3)演示:把水倒入侧壁在不同深度开有三个小孔的圆筒,观察水是否会从小孔流出,能流出说明什么问题?总结:根据以上实验表明,液体由于受作用,对容器部有压强;对阻阻碍液体散开的容器也有压强。
【合作探究】1、探究实验(1)实验器材:,,,,(2)根据教材完成实验探究。
①深度为5cm和10cm②将数据填入教材表格中③盐水实验和水实验同时做2、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液体压强规律。
①液体对容器和都有压强。
②液体内部向方向都有压强。
③液体的压强随增加而增大。
④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⑤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有关系。
3、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由于液体有性,它的压强不同于的特点。
2013年春学期八年级物理导学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
使用时间:2013-3-22 班别:组别:姓名:组内评价:老师评价:
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导学案(二)
【学习目标】
1、会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2、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学习重难点】会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知识链接】5分钟
1、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其中ρ表示,h表示。
2、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可知,液体的压强跟和有关。
【课堂导学】25分钟
1、请同学们看课本的例题,不懂的同桌交流。
我会计算:请完成下列(1)、(2)、(3)题。
(1)潜到海面下50m的潜水员,受到的水压强是多大?(取g=10N/Kg)
(2)刘家峡水电站的水库大坝高147m,当水库水位为130m时,坝底受到的水的压强是多大?(取g=10N/Kg)
(3)如图所示,水内部b点处距离水面为30cm,距离水池底为10cm,求b点
处水的压强。
(取g=10N/Kg)
2、连通器
(1)请同学们观察连通器,说出它的特点。
特点:。
(2)思考:在连通器中装入同种液体时,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会有什么规律呢?
演示实验:往连通器倒入水,观察实验现象。
结论:连通器里的液体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的。
(连通器的原理)
(3)请同学们看课本的内容,思考:现实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连通器?(4)请同学们阅读科学世界。
【达标检测】10分钟
1、上端、下端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2、一粗一细两容器组成的连通器内的液体,在不流动时,各容器中:( )
A、液面高度可能不相同
B、如装同一种液体,则两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C、粗的容器内的液面高度肯定低些
D、细的容器内的液面高度肯定低些
3、连通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如图6所示的事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如图9-38所示,A端开口B端封闭的“L”形容器,内
盛有水,
请你根据图示数据解答。
(1)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
(2)若B端顶部的面积为30 cm2,则B端顶部受到水的压
力是多少?
(g=10N/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