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演讲稿:《林海雪原写忠魂——记杨靖宇将军》
- 格式:docx
- 大小:17.36 KB
- 文档页数:2
向英雄致敬中学生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好!本学期我读了很多关于抗日战争时期抗日英雄的故事,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个个震撼人心,动我心魄。
今天,我要讲的一个英雄人物是——杨靖宇。
杨靖宇1905年出生在河南一户盆困农民家庭。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五次被捕,受过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出狱后,继续从事革命工作。
在杨靖宇努力下,1934年2月,东北人民革命军总第一军成立,杨靖宇任军长兼政治委员。
在杨靖宇的领导下第一军很快发展到上万人,给日军很大的打击。
1937年杨靖宇的队伍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它犹如一股铁流次次给日军打击。
杨靖宇的威名震动全东北。
日军调集重兵,发动更加疯狂的围剿和征讨,悬赏万元捉拿杨靖宇。
1940年,由于日寇的“围剿”与屠杀,东北的严寒、极度饥饿和疲劳,使抗联部队陷入极端的困难之中。
这一天,杨靖宇的部队已经五天没有一点食物了,他和剩下的十几名战士忍受着饥寒、疲劳,与敌人奋战,后来其他战士都牺牲了,杨靖宇仍然边战边走。
最后,杨靖宇被100多名敌人包围时,左右开弓,打死打伤20多名敌人。
他被敌人枪弹打中了右手,他就用左手还击敌人,腹部又中了一弹,鲜血直流,他把最后一颗子弹流给了自己,牺牲时年仅35岁!将军死后,经日军解剖,发现他胃里竟全是野草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
我难以想像杨靖宇将军是如何将它们咽下,是如何支撑着自己高大的身躯,又是如何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我心中的敬意油然而升。
没有英雄的无私奉献,哪有我们的平平安安!杨靖宇将军英雄的故事告诉我,岁月哪有那么静好,只是有人在负重前行,有人居庙堂,有人守边疆,风雨同舟,同忧同行,共筑家园。
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正是千千万万个如同杨靖宇一样的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生于华夏,何其有幸!向逝者默哀,向英雄致敬!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奋发!谢谢大家!。
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演讲稿5分钟两篇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演讲稿5分钟杨靖宇,是一位民族英雄,为了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在艰苦残酷的斗争环境下,用鲜血捍卫住自己的家园,最终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下面是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演讲稿5分钟的汇总,快来学习下!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演讲稿5分钟一缅怀先烈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中华民族是一个从来不屈服于外来压力的伟大民族,有着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每当遇到外敌入侵之时,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便会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指引下,挺身而出,共赴国难,不惜用鲜血和生命,维护祖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
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日联军的英雄事迹,就是这一历史时期东北军民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完美的体现。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解放的伟大战争。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同强大的日本侵略者展开了长达14年之久的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殊死搏斗,14年的艰苦抗战,东北军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人民群众死伤数百万,抗日联军也损失惨重,无数民将地英勇牺牲在战场上。
不过,残酷的战争生活,恶劣的斗争环境,锻炼和和造就出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
在这无数的战斗英雄中,有一个人的故事最让我感动,他曾经率领抗日队伍驰骋于东北广阔的土地上;他曾经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军,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他也为了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他就是身经百战的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
从1925年加入革命队伍到1940年壮烈牺牲,杨靖宇用短短15年的时间书写了不朽诗篇,用自己的热血浇铸了一座巍峨的丰碑,永远竖立在祖国和人民的心中。
少年怀壮志杨靖宇原名马尚德,杨靖宇是他的化名,由于前期革命危险重重,为了不连累到家里人而改名了。
1905年,他出生在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民家里。
杨靖宇幼时读书很用功,尤其喜爱听英雄故事。
古往今来英雄们艰苦征战、宁死不屈的高尚品质,深深地感染着杨靖宇。
弘扬烈士精神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永恒的主题——弘扬烈士精神。
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或许已经习惯了安逸的生活,但请不要忘记,这份安宁的背后,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那些战火纷飞的岁月。
在抗日战争期间,有这样一位英雄——杨靖宇将军。
他带领东北抗联战士,在白山黑水间与日寇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在蒙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壮烈牺牲,年仅35岁。
他的遗体被敌人残忍地剖开,发现胃里除了树皮、草根和棉絮,什么也没有。
这就是一位共产党人对信仰的坚守,对国家的忠诚。
正是有了这样的英雄,我们才能拥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烈士的精神不仅仅是勇敢和牺牲,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无数先辈们挺身而出,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王进喜,这位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1960年,大庆油田开发初期,条件极其艰苦,王进喜带领工人们用人力搅拌泥浆,硬是在短时间内建起了油井。
他说:“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进入新时代,烈士精神依然在延续。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无数医护人员逆行而上,冲在抗疫第一线。
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虽然身患渐冻症,但仍坚持在最危险的地方工作。
他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正是烈士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扬。
烈士精神不仅体现在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更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平凡的英雄,他们默默无闻,却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责任和担当。
比如,那些在高温下坚守岗位的环卫工人,那些在寒风中巡逻的警察,那些在深夜还在实验室工作的科研人员……他们都是新时代的英雄,他们的身上同样闪耀着烈士精神的光芒。
抗日英雄杨靖宇早就在升国旗仪式后的“国旗下讲话”中听说了杨靖宇爷爷的革命故事,暑假里很高兴妈妈带我到靖宇陵园参观,缅怀革命先辈。
回眸中国的一些历史,杨爷爷的战斗画面浮现在我的眼前,现在幸福的我们很难想象只吃树皮、棉花、草根能和敌人周旋五个日夜是怎样的毅力和坚韧。
我和妈妈来到靖宇陵园,从山下经过一段幽静的林荫路,林中好安静,路上妈妈为我讲起了杨爷爷的故事。
杨靖宇,1950年出生,原名马尚德,河南省确山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到东北从事革命活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创建了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
1940年2月,由于叛徒的告密,杨靖宇将军在吉蒙江被日军包围,孤身与敌人周旋了五个昼夜,英勇顽强的战斗,直至弹尽粮绝,壮烈牺牲。
日本侵略者始终无法理解的是杨靖宇将军被严密围困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冰天雪地里完全断粮,究竟靠什么生存和战斗了五天五夜,为了解开谜团,敌人残忍地将他剖腹查看,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作文吧 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侵略者无不为之震惊。
不知不觉我和妈妈已经走到陵园门前。
妈妈说,陵园下方的台阶共分为两组,第一组为35级,象征杨靖宇将军35年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第二组台阶为11级,象征杨靖宇将军在东北抗战11年的峥嵘岁月。
顺台阶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钢筋拱形门梁上的“靖宇陵园”四个醒目大字,陵园正中,是一座杨靖宇将军的高大戎装铜像,雄伟威武,昂首蓝天。
右侧灵堂正中悬挂着朱德总司令为英雄所提的醒目大字——“人民英雄杨靖宇同志永垂不朽”的题词。
中央大厅陈放着杨靖宇将军的半身塑像,充分展示了东北抗日联军在14年的抗日斗争中艰苦卓绝的战斗经历、战斗场面、战斗成果和战斗生活。
杨靖宇将军忠于党,忠于人民,热爱祖国,为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血沃中华,虽死犹生,浩气长存。
他的英雄业绩惊天地,泣鬼神,他的英名,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同在。
作为学生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和学习环境,努力学习!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演讲稿2分钟(精选3篇)范文杨靖宇,是一位民族英雄,为了夺取抗日斗争的成功,在艰辛残酷的斗争环境下,用鲜血保卫住自己的家园,最终献出了自己年轻而珍贵的生命。
下面给大家收集整理的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演讲稿2分钟,便利大家学习。
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演讲稿2分钟篇一敬爱的教师、同学们:大家好!今日我要介绍的是抗日英雄-----杨靖宇,他曾担当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中共满州省委的军委代理书记。
在艰辛残酷的斗争环境下,他只活了仅仅的35岁,其中22年都在为革命战斗。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杨靖宇担当了众多官职: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
经过4年艰难的打拼,杨靖宇获得了革命的信任,带着部队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打得敌人心惊胆战,威震东北,完备协作了全国的抗日斗争。
日伪军连遭打击后,加紧对东北抗日联军的军事讨伐、经济封锁,同时还对杨靖宇进展悬赏缉捕。
在着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他以“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二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崇高气节,接着坚持战斗。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困难奋斗之模范”。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杨靖宇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
他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濛江一带,最终只身一人与敌人周旋5昼夜。
杨靖宇不愧是真正的钢铁战士,是用特别材料铸成的共产党员:渴了,抓一把雪吃,饿了,吞一口树皮、棉絮。
他以不可思议的强大毅力,坚持和敌人进展顽固斗争,在身中重伤的状况下坚持战斗直至去世。
他于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
当残忍的日军将其割头剖腹,发觉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
看到这场景,日军也被他爱国之情折服、感动了。
连当年参加“围剿”的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都不得不成认:“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为之感慨:大大的英雄!”杨靖宇,是一位民族英雄。
以烈士精神为主题的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与大家分享一个永恒的主题——烈士精神。
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或许很难想象那些战火纷飞的岁月,但烈士们的故事却如同璀璨的星辰,永远照亮着我们的前行之路。
首先,我想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位名叫杨靖宇的将军,他是东北抗联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面对日寇的疯狂扫荡,他带领战士们在白山黑水之间英勇战斗,即使在弹尽粮绝、饥寒交迫的情况下,也从未放弃过抵抗。
最终,杨靖宇将军壮烈牺牲,年仅35岁。
他的遗体被敌人残忍地剖开,发现胃里只有树皮、草根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
这就是烈士的精神,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烈士精神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我们今天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和平年代,虽然我们不再面临枪林弹雨,但烈士精神依然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无数医护人员、志愿者和普通市民挺身而出,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坚守在抗疫一线。
这些平凡的英雄,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
他们的精神,与烈士们一脉相承,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闪亮的光芒。
然而,烈士精神并不仅仅体现在关键时刻的英勇牺牲,更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勉工作,无私奉献。
比如,那些在边疆哨所守卫国家安全的士兵,那些在乡村学校教书育人的教师,那些在社区服务的志愿者……他们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正是他们的坚持和付出,构成了社会的基石,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烈士精神还教会我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先烈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英勇奋斗。
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信仰,脚下就有力量。
无论是在科研领域攻克难关,还是在创业路上披荆斩棘,这种精神都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
当然,传承烈士精神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盲目地追求牺牲,而是要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使命和价值。
抗联英雄发言稿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位令人钦佩的英雄,他就是抗联英雄——杨靖宇。
杨靖宇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优秀指挥员,是中国革命的英勇战士。
他出生于1907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就生活在农田中,亲身体验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贫困生活。
青年时期,杨靖宇同志深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他深知中国社会的不公平和封建主义制度的罪恶,他决心改变中国人民的命运。
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他的革命道路。
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发动了武装起义,这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杨靖宇同志积极参加革命活动,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他带领部队奋勇作战,在战斗中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取得了一次次战胜。
在斗争中他坚持为党和人民服务,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他几次命悬一线,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1937年,中日抗战爆发,中国人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日本侵略者肆意践踏中国的尊严和领土,中国人民深受痛苦和屈辱。
杨靖宇同志毅然决定投身抗日救亡的斗争中,他成立了抗日武装组织——抗日救国军,带领农民群众进行游击战争。
他深入敌后,与日本侵略者进行顽强斗争,取得了一系列的战斗胜利。
他用自己的热血铸就了抗日英雄的丰碑,在中国人民中威望很高。
1945年,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杨靖宇同志获得了中国人民的嘉奖。
然而,正当他准备和人民一起走向建设新中国的道路时,却遭到了国民党的无情打击。
1947年,国民党发动了那场著名的“围剿”,杨靖宇同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带领抗联部队奋起抵抗。
在艰苦的条件下,他坚持游击战争,保卫着独立地区,壮大了抗日武装,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然而,面对国民党的重兵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联部队处于极其困难的境地。
杨靖宇同志决心带领抗联部队冲破敌人的包围,为中国革命开辟一条胜利之路。
他在艰苦的环境中给士兵们做动员,鼓舞士气。
杨靖宇将军演讲稿本文是关于初中作文的杨靖宇将军演讲稿,感谢您的阅读!英勇的民族精神符号1935年12月9日,寒风凛冽,滴水成冰,北平五六千名学生冲破国民党军警的阻拦,举行示威游行,喊出了时代的呼声,沉重的打击了国民党的卖国活动,运动迅速波及全国,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继五四运动后,再一次书写了青年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辉煌篇章!“溯今而古,亘古而今,无论哪一朝哪一代,风华正茂的青年都是豪放的一代,激情的英华一代,以国家大义,民族大任为使命的风流一代!73年前,北平的热血青年学生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毅然发动了“一二九”运动;73年后的今天,我们这一代幸福青年在这里集会演讲纪念“一二九”运动,缅怀先人,弘扬爱国精神,激扬民族正气,不禁让人思绪万千,感慨万千。
望着那被冰天雪地冻掉了的中国劳工的脚趾,耳朵;望着那百孔千沧的破烂棉袄;望着杨靖宇将军那难以瞑合的双眼;望着烈士们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容;望着那一挺挺朝天竖立的枪支——我被深深的震撼了!。
同学们,当你伫足于雄伟蜿蜒的万里长城之上,当你止步于滚滚东去的黄河之边,当你静立在烟波浩渺的渤海之滨,当你注视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之时,你的心中是否感慨难平?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弹指间,抗日先辈的那些峥嵘岁月已被轻轻翻了过去,揭开了另外一重人间。
新中国的建立后,我们这些中国公民不断地向时代赋予我们的接踵而至的使命负责。
短短半个多世纪,中国就已经沐浴在了现代文明的光辉之下。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车水马龙不曾停歇,大好的历史发展机遇面前的我们不能停歇,我们不能让社会运行的传送带保持“空转”,应该在民族精神符号的记忆中找寻我们尚未完全记取的英勇姿势.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纪念杨靖宇将军演讲稿
一九三一年,秋。
无耻的日本人制造了柳条湖事变,借此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
日军所到之处,对当地的老百姓割耳、挖眼、砍鼻、拔舌、凶残至极;刺胸、剜心、剖肚、卸腿,人性尽失。
关东大地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俨然人间地狱;
一寸山河一寸血,五岳低首,黄河呜咽;苍天垂泪,大地饮泣。
民族多少事,志士急断肠。
值此之际,您,杨靖宇将军蹈死不顾,共赴国难,您说绝不让日寇再久逞!您说您联合义勇把敌杀。
白山黑水齐出动,复兴我中华;振臂高呼我必胜,鸭绿江边饮战马。
是您的铮铮铁骨,疾恶如愁,使日寇闻风丧胆。
是您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让东洋为之惶惶
可恨汉奸认贼作父丧心狂,在他们的卖国求荣下,您依然崇信甘以鲜血溅胡逆,战至一人,却毫不畏惧,顽强抗击,壮烈殉国。
惊疑的敌人剖开了您的身体,不敢相信您的胃中只有树皮、草根与棉絮。
您的死使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
日寇侵华,罪恶滔天。
血海深仇,永世不忘!
作为新一代的少年,我们定会继承您的遗志,不忘国耻,以史为
鉴,奋发图强,励精图治。
试看今日之中国,是初升之红日,其道已大光;是腾渊之潜龙,鳞爪已飞扬;是啸谷之乳虎,百兽已震惶。
中国之梦,梦圆东方。
以国之强盛告慰您的在天之灵!英雄安息!。
学生清明节在杨靖宇将军墓前的演讲稿
又一个清明节,又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
我们站在烈士墓前,心潮起伏,思绪万千:革命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永远不垮的钢铁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着殊死拼搏。
你们倒下了,但成千上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站起来了,他们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去继承你们尚未完成的事业;先烈们,是你们把对国家、对劳苦大众的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你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把满腔的热血洒遍祖国大地。
面对你们,我们怎么能不肃然起敬?
杨靖宇将军是我国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
姓马名尚德,乳名顺清,号骥生。
1929年8月,遭敌逮捕,屡受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灌煤油、灌马尿、上大挂等酷刑折磨,但始终坚贞不屈。
仅从1940年初到2月中旬的50多天里,就率部队与敌作战40多次,有时一天打几仗,因为无粮食弹药补充,只能以草根树皮充饥,甚至吞咽衣中的棉絮。
敌人曾千方百计诱其投降,但他坚定地表示:“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头颅不惜抛掉,热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二的意志是永远不可动摇的!”1940年2月18日,随身的两名警卫员牺牲,只剩下他一人,且饥寒交迫,多处伤冻,身体已极度虚弱。
2月23日下午,来到江县城西南的三道崴子,遇到4名打柴的农民,上前讲述抗日道理,拿钱要他们帮助买粮食、衣服和棉鞋。
农民中1人劝他投降,但杨靖宇回答说:“我有我的信念,我不能投降!”那几个人走后不久,敌人的“讨伐队”便围了上来,呼喊着要他投降。
他沉着地掏出双枪,。
战斗英雄故事演讲杨靖字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记得妈妈上学期给我买了一本《英雄人物故事书》,在我全部看完之后我感觉我学到了不少。
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以及爱国精神让我为之震撼,其中最让我震撼的是铁血将军杨靖宇。
他,是白山黑水间的铁血将军,也是信念坚定的共产党员。
他的威名,让敌人闻风丧胆,更令中国人骄傲。
他,就是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
1905年生于河南确山的杨靖宇原名马尚德,取崇尚贤德之意。
192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位于开封的河南省立第一工业学校。
正是那时,杨靖宇读到了《新青年》《向导》等进步刊物,并被其中的新思想所深深吸引。
随后,杨靖宇在国民大革命时期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洪流,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9年,他受中共中央的派遣,赴东北开展工作。
九一八事变之后,他无法忍受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祖国的山河,于是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东北的抗战中。
杨靖宇先后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以及东北抗联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
在此期间,他率领抗联部队战斗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最前线,给日伪军以很大的打击和威慑。
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在濛江县(今靖宇县)被敌人发现。
随后日伪军反复以高官厚禄诱降。
杨靖宇手持双枪,拼死抵抗,最终壮烈殉国。
杨靖宇牺牲后,日军残忍地铡下他的头颅,解剖遗体时发现他的胃里竟没有一粒粮食,只有树皮、草根和棉絮。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真的来的很不容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
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要继承和弘扬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好好学习,掌握本领,将来把这个建设的更加美好,更加强大,以告慰先烈的英灵,让先烈的英灵自豪地惊叹:啊,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这就是我中华的有志青年!谢谢大家!。
红色故事国旗下讲话抗日英雄杨靖宇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XX小学三年级(2)班的宋思语同学。
今天我给大家讲讲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
1905年,杨靖宇出生在河南一户贫困农民家庭。
原名马尚德,杨靖宇是他的化名,由于前期革命危险重重,为了不连累到家里人而改名了。
1925年,杨靖宇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五次被捕,受过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出狱后,继续从事革命工作。
1937年杨靖宇的队伍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它犹如一股铁流,一次次给日军沉痛的打击。
杨靖宇充分发挥他的指挥才能,一次又一次突破敌人的围攻,但由于敌人力量过于强大,杨靖宇只能率部下逃到山上。
在山上,积雪有两三尺厚,连草都挖不着,杨靖宇等人只能以树皮充饥,甚至吞咽身上的棉絮。
已经在山上冻得受不了了,衣服都冻成了冰,却不敢生火,生怕引来敌人。
当时又冷又饿,杨靖宇等人难再力战,他被敌人枪弹打中了右手,就用左手还击敌人,腹部又中了一弹,鲜血直流,他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牺牲时年仅35岁。
杨靖宇牺牲后,残暴的日军割下了他的头颅,剖开了他的腹部,发现杨靖宇的胃肠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
即使是恨他入骨的日本帝国主义也为之震动。
杨靖宇用鲜血浇灌着和平之花,用生命捍卫了人类的正义。
杨靖宇将军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辉煌的一生。
他的名字,多少年来在中华大地作为民族英雄的楷模广为传颂。
他的气概,更在亿万人民心中树起不朽的丰碑。
他也是千千万万个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的党员的杰出代表。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此之际,让我们共同缅怀这位血染雪原的抗日民族英雄,共同致敬那些坚贞不屈的共产党人。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个杨靖宇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
从小树雄心、立大志,振奋精神、发愤图强,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时刻准备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其二小萝卜头的故事去年的五月,妈妈让我看了小萝卜头的电影。
《纪念抗日演讲稿》各位领导、战友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心目中的抗日英雄——杨靖宇中华民族是一个从来不屈服于外来压力的伟大民族,有着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在抗日战争时期,许许多多的革命英雄让我们敬佩,杨靖宇——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让日寇闻风丧胆的名字,也是我心目中爱国英雄的名字。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字骥生。
著名抗日英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
19xx年生于河南省确山县一个穷苦农民家庭。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4月参与并领导了确山农民暴动,同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杨靖宇又组织了确山起义,并担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
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
在此期间,他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尽管敌人用尽各种酷刑,他依然坚贞不屈,始终不肯透露半点信息。
出狱后,他又继续从事革命工作。
在杨靖宇的不懈努力下,1934年2月,东北人民革命军总第一军成立,杨靖宇任军长兼政治委员。
在靖宇同志的领导下第一军很快发展到上万人,给日军以很大的打击。
1937年杨靖宇的队伍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它犹如一股铁流,一次次给日军打击,这使得杨靖宇的威名震动全东北。
日军为了剿灭抗联,不惜调集重兵,发动了更加疯狂的围剿和征讨,甚至悬赏万元捉拿杨靖宇。
1940年1月初,靖宇同志的部队于濛江那尔轰附近集结,拟讨论冬春反“讨伐”大计,单不幸的是,因为叛徒出卖,暴露了靖宇同志的总部行动方向,伪通话省警务厅厅长岸谷隆一郎立即下令调集精锐部队围剿。
敌人于是满山满谷地猖狂追踪,在严寒、深雪和风暴中,张罗布网,日夜搜索。
靖宇同志不能不作应急的行动,暂将直属队分散突围,迷乱敌人的耳目。
自己率领部队离开濛江西部林区,向东谋求与二方面军政委伊峻山同志的部队会合,于是忍受着极度饥饿和疲乏,抗拒着砭人肌骨的寒风,在敌人重重包围圈中穿梭苦斗,在金川马屁股山遭遇敌人,一场激战之后,靖宇同志所率警卫部队大受损失。
我读过的抗战英雄故事—记抗日名将杨靖宇密林深处有一片饱经风霜的白桦 ;伟岸的身躯挺立在一望无际的山崖 ;白桦树碑体下能有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 ;手舞双枪跨上赤色的战马 ;将军在退却中像山峰一样倒下 ;倒下的勇士更让贺虎臣惊恐尽可能惧怕 ;英雄的史诗传遍四面八方 ;山崖上开满殷红的杜鹃花 ;在这曲《英雄赞歌》里,顶天立地的英雄就是让我们敬仰的抗日名将杨靖宇。
对于现在的少年儿童来说,我们出生在21世纪,从小就过着快乐而又天长地久安定的生活。
可是我们不能忘记:今天的美好生活,是许多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才换来了。
这几天,我读了一个关于抗日名将杨靖宇的故事《愿将此身长报国》。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心潮澎湃,为杨靖宇将军大无畏的大司马精神而感动。
;1932年,杨靖宇受中央委派到东北开展抗日工作,他在东北组建了东北抗日联军,并率领部队丛林与日军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展开了斗争,很快就构建了蒙江、那尔轰、金川、河里、集安、格鲁济克老岭山区和辽宁老秃顶子山等抗日游击根据地,打了许多胜仗,给当时嚣张的日军以沉重的打击。
日军看到抗日军队的势力不断壮大,就开始害怕。
为了消灭杨靖宇所率领的抗日救亡东北抗日联军,敌人调集重兵对杨靖宇部队实行了、残酷的“包围追击”,“束蓖式”“踩踏式”的“讨伐”。
;1940年2月23日,北风卷着飞雪,疯狂地扫荡着吉林省蒙江县的山山岭岭。
形势异常严峻,杨靖宇将军所率领的抗日救亡联军连身边最后两名战士也不幸牺牲,在县城西南保安村的山坡上,病魔缠身、饥寒交迫的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杨靖宇孤身一人,正在同200多个日军需要进行着殊死搏斗。
敌人认为,杨靖宇单枪匹马,身陷重围,逃走已不可能。
于是,他们停止了射击,利用叛徒尹夏太等人长人对杨靖宇喊话劝降:“杨,你的命要紧,抵抗没用了,快投降吧!你如果归顺,皇军大大地重用!”“杨靖宇,归顺吧!现在就剩你一个人了,再抵抗是不能用的!”在敌人的围攻下,在高声的劝降声中,杨靖宇面无惧色,瞄准喊叫的敌人不停地射击,血战一个多小时,敌人彻底绝望了,韩国指挥官大阪发狂下让似的下了“干掉他”的命令。
《杨靖宇的英雄故事》讲坛稿大家好!我是六年级一班的陈钰山,我今天要演讲的是杨靖宇将军牺牲的故事。
战争时期,由于一个姓丁的叛徒叛变了,出卖了抗日联军。
领着日本鬼子和伪军,将抗日联军包围了起来。
形势十分严峻,杨靖宇决定将主力转移,突围出去,他自己带一支小部队留下来牵制敌人。
大家都不同意,杨靖宇坚决的说:“我是司令,我说了算!”他耐心的解释说:“我是敌人的眼中钉,吸引力最大。
”杨靖宇留下来,带领战士们打退敌人3次进攻,到天黑时,主力部队安全转移出去了。
这时,留下的战士只剩下五、六十人了,还有一部分伤员。
吃的一点没有了,当地群众也联系不上,杨靖宇命令将伤员转移,准备最后的战斗。
伤员转移走了,经过与敌人的多次交火,杨靖宇身边是剩下两个小战士。
连续战斗了三天三夜,又没有吃的,肚子饿得前心贴后背。
杨靖宇把两个小战士安顿好,让他们休息一会儿,他要到屯子里找点吃的。
他勒了勒皮带,一步一步艰难的向屯子走去。
肚子饿得头晕眼花,几次要栽倒在地。
杨靖宇把棉衣里的棉花撕下来就着雪吃,一口一口艰难的咽着。
敌人发现了杨靖宇,而且就他一个人。
几个敌兵追了过来,举着枪大喊:“快投降吧!有你的大官当!”杨靖宇拔出两只手枪,左右开弓向敌人射击,敌人倒下一大片。
蜂拥的敌人将杨靖宇围了上来,一个敌兵又喊道:“快投降吧!你跑不了了!”杨靖宇的左手受伤了,他从棉衣上撕下布条包扎伤口,敌兵一窝蜂拥上来。
杨靖宇狠狠地向敌人射击,几个敌兵又倒下来。
可是,杨靖宇发现枪里面只剩下一颗子弹。
在危急时刻,身负重伤的杨靖宇,身靠一棵大树,吃力的举起了手枪,怒视着凶恶的敌人,朝自己的太阳穴开了枪,敌人吓得目瞪口呆。
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了。
万恶的日本侵略者惨无人道,将杨靖宇的头割下,又解剖了他的尸体,要看看他肚子里有什么东西,使他坚持了那么多天的战斗。
结果,他们发现杨靖宇的肠胃里竟然没有一粒粮食,只有树皮、草根和棉絮同学们在我们享受现在幸福和快乐的时候要牢牢地记住,今天幸福的生活是无数个杨靖宇那样的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为国为民无私奉献,为振兴中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奋斗。
9.18的演讲稿《918 的演讲稿》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站在这里,怀着沉重的心情,回望那段充满血泪与抗争的历史——九一八事变。
那是 1931 年的 9 月 18 日,夜,本该是宁静的。
然而,就在那个夜晚,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了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了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
刹那间,山河破碎,风雨飘摇。
这一炸,炸毁了无数家庭的安宁与幸福。
东北大地,陷入了无尽的黑暗。
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我们的土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他们残忍地杀害无辜的百姓,掠夺我们的资源,妄图把我们的家园变成他们的殖民地。
在那段黑暗的日子里,我们看到了无数同胞遭受的苦难。
老人失去了子女,孩子失去了父母,夫妻被迫分离。
多少家庭支离破碎,多少生命在痛苦中消逝。
但是,我们中华民族从来都不是软弱可欺的民族。
在这民族危亡的时刻,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挺身而出,奋起抵抗。
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新的长城。
东北抗日联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他们爬冰卧雪,风餐露宿,在林海雪原中与敌人周旋。
杨靖宇将军,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在濛江县壮烈牺牲。
敌人残忍地割下他的头颅,剖开他的腹部,发现他的胃里只有枯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
杨靖宇将军以他的坚韧和顽强,诠释了什么是民族的脊梁。
赵一曼女士,在与日寇的斗争中被捕。
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半点党的机密。
她在临刑前写给儿子的遗书,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母亲的深情与一位革命者的坚定。
还有无数的抗日英雄,他们或许没有留下名字,但他们的事迹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我们的尊严,守护了我们的家园。
九一八事变,是我们民族的伤痛,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它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大,民族才能昌盛。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红色故事的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勇敢、智慧和牺牲的故事,它发生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是我国无数英勇烈士的缩影。
今天,我要讲述的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先烈——杨靖宇的故事。
杨靖宇,原名杨兆麟,字铁山,河南省新县人。
他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聪颖过人,酷爱读书。
在革命浪潮的熏陶下,他逐渐树立了共产主义信仰,毅然投身于伟大的革命事业。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我国东北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杨靖宇目睹了家乡的沦陷,内心充满了愤怒和悲痛。
他毅然决然地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的一名英勇战士。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杨靖宇英勇善战,屡立奇功。
他曾率领部队多次打败日军,为保卫家园、保卫民族尊严立下了赫赫战功。
然而,英勇的杨靖宇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坚定地领导着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军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1939年,日军调集重兵,对东北抗日联军进行了疯狂的“围剿”。
在这危急关头,杨靖宇临危受命,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
他带领着战士们,在冰天雪地里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在这场艰苦的战斗中,杨靖宇身先士卒,亲自指挥战斗,连续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
然而,由于敌人的疯狂“围剿”,东北抗日联军在战斗中损失惨重,物资匮乏,形势万分危急。
在这种情况下,杨靖宇仍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鼓舞士气,号召全体战士:“同志们,我们要有信心,有决心,一定要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保卫我们的家园!”在杨靖宇的带领下,东北抗日联军英勇顽强,连续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
然而,日军的疯狂进攻并未停止。
在战斗中,杨靖宇不幸负伤,身体日渐虚弱。
为了不让战士们担心,他总是强忍着伤痛,继续战斗。
1940年2月,杨靖宇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34岁。
杨靖宇牺牲后,他的英勇事迹传遍了全国。
人们纷纷为这位伟大的革命先烈扼腕叹息,也为他的英勇精神所感动。
杨靖宇的一生,是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英勇斗争的一生。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我是初三(1)班的贺文茜,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林海雪原写忠魂——记杨靖宇将军》。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东北军不战而退,不到半年,128万平方公里的东三省沦陷。
白山黑水,大好河山,沦于日寇铁蹄之下,3000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
这就是近代史上的九一八事变。
然而,在这些败退溃逃的阴影下,我们仍看到了希望,东北数千同胞仍不屈不挠,东北的众多热血男儿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用自己的血肉、血汗、血泪,谱写了一曲曲促使国人惊醒的慷慨雄浑的悲歌!
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杨靖宇将军,原名马尚德,1905年2月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
1923年考入开封纺织工业学校。
在学校期间,受到中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的培养教育,阅读进步书刊,接受共产主义思想,参加革命活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2年,受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
杨靖宇将军牺牲五天前,两名警卫员为了下山找粮食牺牲了,日寇从遗体上搜到杨靖宇的印章,估计他就在附近山上,于是加紧封锁各条道路。
杨靖宇在山上碰到几个打柴人,便请他们代买粮食、棉鞋。
由于日军迅速搜山,将已无力奔跑的杨靖宇包围在一片小树林中。
日军劝他投降,可他毫无惧色手持双枪不停地向敌伪军射击。
交战20分钟,有
一弹命中其左腕,他左手的手枪落在地上。
但是,他继续用右手的手枪应战。
日军认为生擒困难,遂猛烈向其开火,杨靖宇身中数弹,壮烈殉国,年仅35岁。
杨靖宇牺牲后,残忍的日本侵略军无法理解这位英雄的坚强行为,他何以能够在冰天雪地里长时间被围困、且完全断绝粮食的情况下,顽强坚持战斗。
日军将他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侵略军也无不为之震惊。
杨靖宇将军以他短暂却又辉煌的一生,谱写了一篇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无私无畏、勇于献身的英雄史诗。
杨靖宇将军融国魂、党魂、军魂、民族魂为一体,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共存。
虽然,硝烟已经散去,无情的岁月也在拒绝我们的追忆,但是,请大家永远铭记: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先烈的名字,为更多无名英雄献上我们迟到的敬意与感激。
历史无法重来,未来可以开创。
爱国于心,更要实践于行.因此,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情感丰富、知恩乐善、行为规范、习惯科学、理想远大”的合格前中人,为实现“中国梦”,振兴中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5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