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的生物
- 格式:ppt
- 大小:12.70 MB
- 文档页数:15
课题第一章认识生物主备人备课时间周星期1课时备课组长签名教研组长签名教学内容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个性化备课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熟悉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的记录。
2、了解生物的分类。
过程与方法开展校园内的生物调查活动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同学们的分工合作、组织、语言能力,通过调查培养热爱生物、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设计调查方案、调查的一般方法、调查步骤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芳草青青,葱葱树木,莘莘学子,让我们学校风景如画,书声琅琅。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校园里有哪些生物呢?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到校园去调查。
二、揭示教学目标1、熟悉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的记录。
2、了解生物的分类。
三、自学自测请阅读教材第3—7页,在阅读过程中将重要的知识点用笔做上标记。
并完成自测题:1、调查的一般方法:调查前要明确和,制定合理的。
调查过程中要记录。
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和。
若调查范围大,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
2、自己设计一个调查表:四、调查活动开展25分钟的校园内调查活动。
1、教师强调注意事项:安全、纪律、组长负责制、爱护环境,保护各类生物。
2、分组行动进行调查五、展示交流交流调查的情况,归纳总结分类的方法。
生物归类:按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和其它生物。
按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等。
按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和宠物等。
六、课后活动:乡村学生调查农田的生物,城市学生调查社区或农贸市场的生物。
教学反思。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的生物(学案)【学习目标】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2、描述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3、关注周边生物的生存环境。
【学习重点】1、观察法的基本要求和方法;2、调查的一般步骤;3、通过调查,熟悉周围的生物,并进行简单的归类。
【学习难点】1、调查的一般步骤;/2、通过调查,熟悉周围的生物,并进行简单的归类。
【学习方法】生物学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学科,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常用的方法,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调查法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调查周围环境中的生物,学习调查的一般步骤(如调查的目的、对象、范围、制定方案等),并进一步认识生物的基本特征。
同时,可通过具体的实例,分组进行科学调查活动。
在对周围环境中的生物进行调查后,分组讨论如何将这些生物进行简单归类。
【问题导学】教材P9“想一想,议一议”中描绘了鲁迅先生身边的生物世界,那么同学们身边的生物世界又是怎样的呢?要了解我们身边的生物世界,我们首先要对它们进行调查,那么应该如何调查呢?【自主学习】【教材导读】1.如果想了解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应该如何着手进行?如何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呢?2.在调查的过程中应如何记录调查内容?需特别注意什么?如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统计,并撰写调查报告?【收获与问题】通过自学本节内容,你有哪些收获,遇到哪些问题,一并写在下面,与同学们分享和交【互动探究】调查: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
你所在的校园、公园或农田里一定有许多生物,你注意到了吗?请你通过调查,统计你所在的校园、公园或农田都有哪些生物;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如何对它们进行归类?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以下内容吧!(1)请根据你的调查情况完成调查报告。
(2)请将你调查到的生物按照某种共同特征进行归类,并说出你归类的依据。
【组内问题归结与解决】问题l:在对某公园内的生物进行调查时,其范围很大,应该怎么办?【点拨】调查对靠会遇到被调查对象的范围很大,逐个调查工作量程大的情况.此时应该抽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描述调查周边环境中生物的步骤和方法,识别常见的生物种类,并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环境,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和珍爱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调查,识别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种类。
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生物标本和图片,用于教室展示和讲解。
2. 准备调查表格和工具,用于实地调查。
3. 安排好实地调查的地点和时间,确保安全。
4. 邀请当地的自然珍爱专家进行讲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生物的种类和分布(1)教师:在我们的周边环境中,都有哪些生物存在?(2)学生:举例说明。
(3)教师:生物的种类非常多,它们在环境中分布广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2. 调查的意义和方法(1)教师: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有什么意义?(2)学生:了解生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为珍爱环境提供依据。
(二)提出调查要求,分组制定调查计划1. 确定调查对象和范围(1)教师:根据周边环境的特点,我们选择哪些生物作为调查对象?这些对象又分布在哪些区域?(2)学生:根据教师指导,讨论制定调查计划。
2. 准备必要的调查工具教师:列出需要的工具和材料,如放大镜、采集瓶、标签等。
3. 实施调查计划(1)分组行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个组长,卖力本组的调查工作。
(2)记录数据: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照实记录观察到的生物种类、数量、分布情况等。
(3)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的调查工作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三)总结交流各组调查结果1. 汇总各组数据:各组将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形成初步的周边环境生物分布情况报告。
第2周第1课时第二节调查咱们身旁的生物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调查的大体步骤和方式,学会做调查记录。
2.简述身旁生物的生存环境。
(二)能力目标:按必然的特点对身旁的生物进行分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酷爱之情。
2.培育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学习重点:①说出调查的一样方式,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②初步培育学生的调查能力和和同窗分工合作的能力。
2.学习难点:①试描述身旁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态。
②能引发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爱惜生物资源。
三、学习进程:(一)导入新课天天与咱们旦夕相处的生物有哪些?(同窗们回答)看来咱们的生活并非孤单,有那么多“伙伴”在陪伴咱们,可是你们明白他们有多少种?别离叫什么名字?分为哪几类?今天咱们就来当一次“小科学家”调查一下咱们身旁的生物(二)教学新课1.调查(1)问题引导自主探讨教师活动:请同窗们阅读讲义第9页第2段方框内的内容,尝试解决:①什么是调查?请举例说明哪些能够用调查方式?②调查的一样方式有哪些?③调查范围太大时,如何办?④假设要调查本班同窗的平均身高,如何调查既节省时刻又比较准确?(2)展现交流释疑解惑教师活动:①选两个小组展现学习功效,其他小组补充,并提出你们的疑点?学生活动②释疑解惑一:举例如:调查我国的丛林资源、调查人口、调查咱们班的视力、调查我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等等。
③释疑解惑二:范围太大时,要设计好调查线路(如调查校园生物)和选好样本(如调查种子的发芽率)很关键。
不然调查慢、不能反映整体情形。
(3)视野拓展感悟提升假设要调查全国初一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如何开展调查?教师总结:①选取样本要准确,能反映整体的情形。
②调查活动必然要落在实处,小组内成员要合理分工,紧密配合,事前设计好调查方案和调查表是超级重要的,这有利于自己按表行事,幸免盲目。
2.调查校园内的生物种类(1)问题引导自主探讨教师活动:请同窗们阅读讲义弟9页,尝试解决以下问题:①调查的目的是什么?②调查步骤分哪几步?③调查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④拿出课前布置的调查校园内的生物种类进行归类整理。
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一、基础巩固1.为配合垃圾分类工作,清华附中对每天产生垃圾的种类和数量进行摸底,采用的科学方法是()A. 推测法B. 调查法C. 比较法D. 模型制作【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解题关键是熟知调查的基本方法、一般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解答】科学调查的步骤: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有序的调查方案→实施实验调查方案,并如实做好记录→对调查情况和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写出调查报告。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
调查者以正确的理论与思想作指导,通过访谈、问卷、测验等手段,有计划地,广泛了解。
为配合垃圾分类工作,清华附中对每天产生垃圾的种类和数量进行摸底,采用的科学方法是调查法,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2.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栩栩如生地记录了昆虫的本能及习性,他研究昆虫的方法主要是()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模拟法【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解题关键是理解观察法的过程和要求。
【解答】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法布尔研究昆虫的本能及习性时,没有改变昆虫的生活环境,也没对昆虫施加任何影响,因此,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法,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3.我市某些学校不重视对学生用眼卫生的科学指导,导致在校学生近视率大幅上升。
为有效保护学生的眼睛,首先要准确了解学生近视的原因,你认为应选用()A. 观察法B. 测量法C. 调查法D. 实验法【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科学探究的方法,明确调查法的概念是解答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