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女性尿道综合征38例临床观察参考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6
女性尿道综合征诊断与治疗探讨——附26例报告摘要:目的探讨女性尿道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结合有关资料,分析36例女性尿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并对诊断与治疗进行探讨。
结果36例中,随访28例,其中治愈10例,好转1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61%。
结论对反复发作排尿刺激症状和(或)出现排尿梗阻症状者进行专科检查,可以发现部份局部异常病变,针对不同病因进行药物、门诊手术治疗。
关键词女性尿道综合征诊断治疗自2003年7月~2005年12月,在门诊采用不同方法治疗36例不同原因引起的女性尿道综合征,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年龄25~55岁,平均40岁,50~55岁10例,占27%。
36例患者均有反复发作的尿路刺激、排尿困难,应用各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
发病诱因:常在性生活后发病者10例,常在经期发病者6例,因劳累而发病者6例,无明显诱因者14例。
临床表现:病程3个月~5年,平均3年,均间断发现膀胱刺激征,平均排尿10次/d,严重者10min排尿1次。
其中尿道外口疼痛10例,下肢胀痛或腰痛者20例。
局部检查尿道外口阴道口间距过短<0.3cm者2例,尿道外口有肉阜状突起者4例,实验室检查尿常规:WBC(++)3例,潜血(+)2例,36例做尿培养和KUB+IVP、CT均无阳性出现,10例做白带涂片检查中,1例发现阴道滴虫,3例发现霉菌感染,膀胱镜22例发现膀胱三角区轻度充血。
8例在外院行尿流力学检查结果:正常2例(25%),异常6例(75%),分为:膀胱压增高、尿道压增高、膀胱无力和尿道压下降4类。
共6例异常表现,膀胱压增高型4例,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协同失调2例。
1.2 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病因选择不同方法矫治。
1.2.1 以药物治疗为主。
一般先给抗菌药物,按下尿路感染治疗,应用抗感染素药物如砒哌酸0.5克,一日4次,呋喃坦啶0.1克,一日3次或用复方新诺明1.0克一日2次。
中医文献中医辨证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40例中医辨证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40例作者:袁顺兴关键词:中医辨治女性尿道综合征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40例患者分别来自上海市曙光医院和上海市气功研究所医疗门诊部专家门诊,均为已婚妇女。
年龄最小29岁,最大100岁。
其中青年妇女共28例,占70%。
病程最短2.3年,最长30年,平均12.4年。
全部病例均符合本征诊断标准。
2.治疗方法本组病例按照中医辨证分为两个证型进行论治:(1)脾肾气虚,气化不利证。
主证:尿频尿急,排尿不净,小腹坠胀难忍,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腰酸腰痛,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
治则:健脾益气、补肾缩泉。
主方:自拟尿频方。
药用: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升麻、山药、乌药、益智仁。
加减:小腹坠胀难忍去升麻,加木香、槟榔;尿失禁加桑螵蛸、覆盆子、金樱子;畏寒、肢冷、小便溏泄加肉桂、附片、仙茅、仙灵脾;腰酸腰痛甚者加杜仲、川断等。
(2)湿热下注,气滞瘀阻证。
主证:尿频尿急,排尿不净,小腹坠胀难忍,尿道口灼热不适,尿色深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清热利湿、理气化瘀。
主方:自拟尿清方。
药用:石斛、银花、连翘、紫地丁、夏枯草、白茅根、车前子、泽泻、六一散。
加减:尿液混浊加蒲公英、鱼腥草;小腹坠胀难忍加川楝子、玄胡索;口干咽燥、口舌溃疡加生地、玄参、麦冬;尿失禁去车前子、泽泻、六一散,加桑螵蛸、覆盆子、金樱子;痔疮出血加地榆、槐花;白带增多加凤尾草、苦参;舌有瘀点加留行子、穿山甲;烦躁失眠加合欢皮、夜交藤等。
观察结果1.疗效评定标准采用本征尿频尿急,排尿不净,小腹坠胀难忍三个主要症状的评分法进行评分,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卫生部编著的《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
2.治疗结果本组40例,经中医中药辨证治疗3个月,结果:平均显效率为60%,平均有效率为35.7%。
平均总有效率达95.7%。
3.随访治疗3个月后,收到本组40例患者“信息反馈调查表”,其中对临床疗效自我评价的结果:满意者23例(占57%);比较满意者15例(占38%);不满意者为2例(占5%)。
女性尿道综合征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发布时间:2021-12-11T07:19:38.71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8月15期作者:任淑君[导读]任淑君(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枣阳441200)女性尿道综合征又称无菌性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在临床上很常见,症状多为尿频、尿急、尿痛。
这一综合征与尿道感染、神经紧张、焦虑、内向心理等密切相关。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自2020年以来收治住院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90例,治疗采用了局部与整体治疗相结合的方式,护理采用全方位护理,相互配合下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数据来源90例病人,病程6个月~28年,平均7年。
年龄22~66岁,未婚3例,已婚87例。
患者均有尿频、尿急、排尿不尽等刺激症状,通过膀胱尿道镜检查,未发现有明显器质性病变,做3次以上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阴性,排除各种假阴性后诊断。
其中45例FUS病人都行膀胱测压和尿道测压等尿流动力学检查,其中7例(16%)尿动力学检查正常;38例(84%)膀胱尿动力学检查提示异常,其中膀胱压增高型15例(39%),尿道压增高型10例(26%),尿道压下降型8例(21%),膀胱压力型6例(14%)。
1.2 综合治疗采用多种治疗方式,具体如下:1.2.1西医治疗依据前期尿动力学结果,选择对女性尿道综合征有影响的药物:M受体阻止剂:托特罗定、普鲁苯辛、洗尿灵等;镇静剂:显著焦虑或严重失眠者,加安定等镇静药物。
1.2.2中医治疗本组90例以加入中药调养:肾阴虚者,六味地黄丸加减;肝脾湿热者,八正散加减;肾气虚者,济生肾气丸加减。
护理兼顾饮食调理,以清淡为主,分析不同患者体质,偏湿热型者加服金钱草冲剂,配以薏仁粥。
体瘦、失眠者,加用六味地黄丸,服用百合、玉竹粥。
1.2.3膀胱训练护理中引导患者养成作排尿记录的习惯,定期检查,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化解患者在训练中出现的厌烦情绪。
60天为1疗程。
膀胱训练开始时要要求病人循序渐进的延长排尿间隔时间,争取每次排尿量能达到300ml。
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 38例
张建中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年(卷),期】2004(011)007
【摘要】@@ 自 1999年 4月~ 2003年 4月,应用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 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rn1 临床资料 rn38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年龄最大 76岁、最小 32岁;病程最短 3个月、最长 3年.诊断标准以尿频、尿急、尿痛为主症,伴有下腹坠胀、腰膝酸痛、排尿困难或尿失禁等,多次尿常规检查及尿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泌尿外科检查尿道无解剖学上的异常.
【总页数】1页(P37)
【作者】张建中
【作者单位】安徽省天长市高庙镇卫生院,2393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36例 [J], 张宗圣;李爱梅
2.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尿道综合征72例 [J], 何黎明;张晓婵
3.自拟六味地黄加味汤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效果观察 [J], 徐晓辉
4.缩泉丸合少腹逐瘀汤加味治疗女性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30例 [J], 于跃
5.六味地黄丸合猪苓汤治疗尿道综合征46例 [J], 高普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85例尿道综合征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疗效观察目的观察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疏肝理气法、补中益气法、健脾益肾法分别治疗尿道综合征不同证型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85例尿道综合征,其中属于气淋实证型38例,气淋虚证型26例,劳淋型21例,治疗分别采用疏肝理气的逍遥散、补中益气的补中益气汤、健脾益肾的无比山药丸治疗4w。
结果疏肝理气法治愈率42.11%,显效率47.37%,总有效率为89.48%;补中益气法治愈率42.31%,显效率46.15%,总有效率为88.46%;健脾益肾法治愈率42.86%,显效率42.86%,总有效率为85.72%。
结论采用辨证论治的疏肝理气法、补中益气法和健脾益肾法对气淋实证型、气淋虚证型和劳淋型的尿道综合征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标签:疏肝理气法;补中益气法;健脾益肾法;尿道綜合征;辨证治疗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4月~2014年12月来本院门诊就诊的尿道综合征患者85例,都为女性患者。
85例患者年龄在30~70岁,平均49.2岁。
其中30岁~40岁13例,41岁~50岁40例,51~60岁23例,61~70岁9例。
已婚82例,未婚3例,绝经期46例。
病程3个月~4.5年,平均11.2个月。
85例患者均自诉排尿不适,尿道口灼痛、灼热感或刺痛感,或伴有尿频、尿急,下腹部、尿道、肛门或伴有下坠不适感。
部分病例的尿路刺激征症状呈遇劳即发,时发时止,腰膝痠软,神疲乏力等临床表现。
85例患者妇科临床检查尿道口无红肿、无粘液性分泌物,尿道口无器质性改变,尿液检查无脓白细胞、红细胞、蛋白等,中段尿培养3次无细菌生长,肾脏、膀胱、输尿管超声医学检查无异常,并排除滴虫、真菌、结核感染、糖尿病引起的感染等。
85例患者参加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前均经1种或2种以上抗生素联合治疗无效。
1.2诊断标准1.2.1标准拟定参照《现代泌尿外科学》[1]中尿道综合征诊断标准拟定①有尿频、排尿不适、下腹部或尿道下坠感、耻骨上疼痛不适,性交后以上症状加重;②尿常规检查正常和中段尿细菌培养计数阴性;③经膀胱镜或B超检查排除尿道器质性病变;④抗菌素治疗无效;⑤排除滴虫、真菌、结核、支原体、衣原体、糖尿病等;⑥无发热及血白细胞增高。
尿道扩张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38例疗效观察
余大海
【期刊名称】《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5(020)005
【摘要】目的:讨论尿道扩张在女性尿道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38例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分别做尿常规、中段尿培养及膀胱镜检查,并进行尿道扩张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经尿道扩张后,症状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症状完全缓解者18例,大部分缓解者16例,另有4例经再次扩张治疗也得到了部分缓解.结论:尿道扩张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安全有效,简便易行.
【总页数】2页(P568-569)
【作者】余大海
【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内蒙古,通辽,02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5.1
【相关文献】
1.尿道扩张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 [J], 王和友;周陈恒;王军起
2.尿道扩张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49例 [J], 尹清江;李丽萍
3.尿道扩张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55例 [J], 李仁彪;张秉权
4.坦洛新联合热淋清颗粒治疗绝经后女性尿道综合征疗效观察 [J], 吴颖;陈燕娥;陈绵
5.自制水囊导管经尿道扩张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40例报告 [J], 郭森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临床观察蒋学洲;邱运华【期刊名称】《中华临床医学杂志》【年(卷),期】2005(006)002【摘要】目的针对不同病因的女性尿道综合征,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多种方法治疗,探讨女性尿道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方法中医治疗:根据辨证施治,湿热下注给予清热化湿通淋。
阴虚湿热,给予滋阴清热,化湿通淋。
尿道口有病变者给予手术治疗。
中段尿培养细菌阳性者给予敏感抗生素。
年老患者适当补充雌激素。
结果尿常规检查有白细胞56例经治疗后白细胞减少34例,消失15例,总有效率88%。
中段尿培养有细菌者32例。
经治疗后细菌消失26例占84%。
症状减轻93例占46%,明显消失56例占28%。
症状总缓解率为74%。
结论女性尿道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尽可能查明病因,针对不同病因采取多种治疗方法综合治疗。
可收到较满意的疗效。
【总页数】2页(P67-68)【作者】蒋学洲;邱运华【作者单位】上海市龙华医院浦东分院2001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7【相关文献】1.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26例临床观察 [J], 吴思源;王晓荣;陈宪;赵雁2.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的临床体会 [J], 杨书彦;陈萍;黄久香3.中西医结合治疗绝经后女性尿道综合征50例 [J], 谢建明;艾蔚娟;张二花;陈志华4.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女性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31例疗效观察 [J], 刘琼辉;陈英5.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J], 潘和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尿道综合征的辨病辩证论治发表时间:2013-07-29T11:30:33.0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0期供稿作者:朱英杰[导读]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尿道综合征疗效显著,中医辩证论治,加减灵活,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适于长期应用。
朱英杰(巴东县中医院 444300)【中图分类号】R241.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0-0384-02 尿道综合征又称“无菌性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临床以尿频、尿急、尿痛等排尿不适为主症,尿常规、血常规、中段尿培养、尿液微生物学检查均阴性。
具有好发于女性、反复发作、诱因不明、缠绵难愈、抗生素治疗无效等特点。
该病西医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手段,中医药治疗有一定的优势。
现将尿道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概况介绍如下。
1 从虚论治《证治汇补.下窍门》云:“劳淋,遇劳即发,痛引气街,又名虚淋”。
李文娟[1]等认为,本病与肾虚、湿热等因素致膀胱气化功能障碍有关,而肾虚是主要病机,因而治疗应以补肾为要。
赵建清[2]认为中老年尿道综合征是因绝经后泌尿生殖道随雌激素浓度的下降而发生的退行性变,采用单纯中成药百令胶囊治疗,每天两次,每次5粒,温水送服,4周为1疗程,结合提肛运动,疗效显著。
赵荣[3]以滋肾清利安神法治疗尿道综合征,有效率达79.5%。
认为本病以本虚(肾虚)为主,而又有虚火上炎、扰动心神之表现。
故治以滋肾清利安神法,一则滋补肾阴,阴生则火降,二则清泄虚火湿浊,三则安定心神,从而使肾水得生,心神得宁。
2 从实论治《证治要诀》曰:“气淋,气郁所致”。
罗月中[4]教授认为,尿道综合征临床表现与中医淋证中的气淋实证非常相似,多与患者情志不遂,郁怒伤肝有关,治以疏肝通淋汤,总有效率达82.1%。
毛晓红[5]认为该病的病机关键在于郁怒伤肝,肝失条达,疏泄不畅,气郁化火,流注下焦,以至于肾闭藏失职,膀胱失约,表现为尿频、尿急、小便涩滞、淋漓不尽。
女性尿道综合征的诊治(附32例报告)俞蔚文;何翔;于志坚【期刊名称】《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1(022)002【摘要】Objective To improve early diagnosis rate and choose appropriate treatment for the female skeneitis/littritis improve the cure rate of the female urethral syndrome.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32 cases of female skeneitis/littritis collected from May 1998 to October 2000 were analys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2 of the cases were cured,and the symptoms of 2 cases was alleviated,the total satisfactory rate of treatment was 96.9% percent.Conclusion Being familiar with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emale skeneitis/littritis is the basis of the correspond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Using α1 blockers and effective antibiotics was considered a ideal choice of treatment for female skeneitis/littritis.%目的提高对女性尿道腺/尿道旁腺炎的早期诊断率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进而提高对女性尿道综合征的治愈率。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38例疗效观察作者:毛晓红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第33期[摘要]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门诊收集符合尿道综合征的女性患者62例,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24例。
治疗组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口服安定和谷维素片。
结果:治疗组痊愈21例,好转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18%;对照组痊愈2例,好转1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50%。
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 女性尿道综合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 R659.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1(2008)11(c)-058-02尿道综合征又称为无菌性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多见于老年女性。
该病是指仅有膀胱刺激症状、尿频、排尿不畅等症状存在或反复发作但无细菌、真菌、衣原体等微生物感染的一种疾病。
传统上应用西药抗生素的治疗措施虽有一定效果,但对部分伴有精神症状者效果不佳。
近年来,笔者经过反复研究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治疗方法,认为心理因素在尿道综合征的发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并采用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本病多例,收到了非常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4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中医科门诊收治的尿道综合征患者62例。
患者年龄30~64岁,均为女性,全部病例尿频、排尿不适持续半年以上,多有较明显的精神因素。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24例。
治疗组年龄30~62(46.3)岁,其中,30~40岁8例,大于40岁者30例;病程6个月~10年,平均病程6年;每年平均急性发作1~2次者14例,≥3次者24例。
随访6~12个月。
对照组年龄31~64(45.2)岁,其中31~40岁6例,大于40岁者18例;病程6个月~10年,平均病程6年;每年平均急性发作1~2次者7例,≥3次者17例。
辨证论治女性尿道综合征38例临床观察【关键词】尿道综合征辨证论治
2000~2001年,笔者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采用中药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3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8例均为门诊患者,具备尿频、尿急、排尿不尽、小腹坠胀4项主症,同时尿常规未见红、白细胞,尿培养未见致病菌,除外外伤、手术、结石、肿瘤、感染及妇科疾病导致的病变。
年龄18~65岁,平均45岁;病程1个月~20年,平均4~5年。
中医辨证:肾气不足型12例,肾阳虚损型18例,肝郁气滞型6例,中气不足型2例。
1.2 治疗方法根据辨证分型用药。
1.2.1 肾气不足型宜健脾益肾,化气利水。
方用无比山药丸加减:山药12 g,肉苁蓉20 g,熟地黄12 g,山茱萸15 g,泽泻12 g,杜仲12 g,菟丝子20 g,茯苓12 g,五味子10 g,赤石脂10 g,巴戟天15 g,怀牛膝30 g,桑螵蛸12 g,益智仁30 g。
1.2.2 肾阳虚损型治宜温阳益气,补肾利水。
方选济生肾气丸加减:肉桂10 g,附子6 g,牛膝15 g,车前子(包)15 g,山药12 g,山茱萸15 g,生地黄12 g,茯苓12 g,泽泻12 g,牡丹皮10 g,桑螵蛸12 g,益智仁20 g。
1.2.3 肝郁气滞型治宜疏调气机,通利小便。
方选沉香散加减:沉香6 g,桂枝10 g,当归10 g,王不留行10 g,石韦10 g,冬葵子10 g,滑石10 g,木香9 g,川楝子12 g,柴胡9 g,焦栀子10 g。
1.2.4 中气不足型治宜升清降浊,化气利水。
方选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党参30 g,黄芪20 g,白术12 g,甘草6 g,当归9 g,陈皮9 g,升麻6 g,柴胡6 g,桂枝9 g,猪苓12 g,茯苓12 g,泽泻12 g。
以上方药均每日1剂,水煎2遍,早、晚各服1次。
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已婚者禁房事,保持心情愉快。
治疗2个月后统计疗效。
1.3 疗效标准治愈:4项主症均被控制,无排尿异常;显效:4项主症中3项控制1项改善,或2项控制2项明显改善,总体排尿情况明显改善;有效:4项主症均有改善,或其中1项控制,3项改善,总体排尿情况改善。
无效:经治疗,4项主症均无改善。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38例中,治愈12例,占31.58%;显效14例,占36.84%;有效8例,占21.05%;无效4例,占10.53%。
总有效率89.47%。
2.2 尿频、尿急、排尿不尽、小腹坠胀4项主要症状治疗前后比较见表1。
38例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比较例(%)
n尿频尿急排尿不尽小腹坠胀治疗前3837(97.37)36(94.74)35(92.11)32(84.21)治疗后3818(47.36)18(47.37)16(42.10)14(36.84)χ2值21.3219.2019.3115.25P值<0.005<0.005<0.005<0.005
3 讨论
3.1 尿道综合征是一种非器质性、非感染性疾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常易被误诊为尿路感染,二者在临床表现上确有相似之处。
笔者观察的38例患者中确有一部分有尿路感染病史。
此外,尿道综合征与精神紧张、长期抑郁、疲劳过度、过度房事、憋尿等因素有关,不少患者因羞于启齿,放弃医治而延误病情。
西医采用西药、膀胱训练,或尿路扩张治疗效果均不理想[1]。
3.2 尿道综合征属中医学淋证、癃闭等范畴。
中医脏腑学说认为,膀胱具有贮存尿液和排泄尿液的生理功能。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说明膀胱的气化功能在尿液的代谢和排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而所谓膀胱气化功能,实际依赖于肾的蒸腾气化,肾主藏精、生髓、主水,肾气不足,命门火衰,则膀胱气化无权,开阖失司。
同时中医学还认为人体水液代谢还与肺、脾、三焦关系密切,若肺失肃降,脾失健运,中气不足,三焦气机阻滞均可影响水液正常输布、排泄。
此外,七情内伤,肝失疏泄,一方面可影响三焦气机,另一方面肝经绕阴器,若肝失疏泄则经脉不畅,循经之处功能丧失或下降。
3.3 本组观察发现,其中肾阳虚损者18例,占47.37%,肾气不足型12例,占31.58%,合计30例,占78.95%。
故肾虚是导致尿道综合征的主要原因。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临证观察中有5例为湿热下注型,但经反复尿常规检查,均检出白细胞,尿培养虽未见致病菌,但考虑到临床检出率只有50%~70%[2],故均未纳入观察范围。
3.4 笔者临床体会,运用中药治疗尿道综合征必须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用药,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前提下,分型、审因论治,发挥中医优势,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 宋波,金御锡,刘志平,等.顽固性女性尿道综合征及治疗:附29例报告.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2,13(5):359361
2 戴自英.实用内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 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