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中的美学(课件)
- 格式:docx
- 大小:24.06 KB
- 文档页数:6
旅游中的美学(课件)一、重点名词:1、旅游:旅游时人们以审美、娱乐和社会交往为目的,离开常住地到异国他乡的非定居性旅行和暂时停留所进行的具有高消费特征的社会、文化生活的体验和高级需要活动。
2、旅游美学:旅游美学是一门研究旅游的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的学科,是美学的一个分支。
3、旅游资源:凡是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并使其产生旅游行动,能成为旅游业所利用并产生一定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效益的任何自然因素和方法因素,都可以称之为旅游资源。
4、旅游动机:旅游动机是指促发一个人有意于旅游以及到何处去、作何种旅游的内在心里原因,常常以愿望、兴趣、爱好、猎奇等形式表现出来。
5、旅游路线:旅游路线是旅行社或其它旅游经营部门利用交通为旅游者设计的串联若干旅游点火旅游城市的合理走向。
6、审美直觉:审美直觉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建立在审美观察和审美体验之上的高级什么感知能力,是一种以主观的情感体验区观照自然和现实,让审美对象激发主体的情感,又将主体的情感融入审美对象之中的表现运动。
7、美感:美感值具体的审美感受,即美感的心理结构及其运动形式,他表现为主体在欣赏美的对象时综合的心理反应。
8、审美个性:审美个性是通过群体的审美意识的渗入河个体审美心理结构的形式而展现丰富的、多样的审美特征。
9、美感活动:美感活动是指以情感机能为主体,一情感运动为中介,从而调节人智力结构和意志结构,提升人丛认识必然到意志自由心理过程。
10、审美愉悦:审美愉悦是指一种人的精神上得到一种感发、兴发。
二、重点问题:1、旅游的本质:(1)、旅游是一种审美活动,是综合性的审美实践;(2)、旅游是人类一种积极而健康的社会交往活动;(3)、旅游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和高层次的消费活动。
2、现代旅游的特点:(1)、综合性(2)、世界性(3)、群众性(4)、普及性(5)、社会性3、现代旅游发展的主要原因:(1)、战后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个人收入的提高,使旅游成为群众性的活动;(2)、交通工具的进步,缩短了时空距离,使国际旅游有了实观的可能性;(3)、战后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外出旅游有了必要的客观条件;(4)、战后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战后许多的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5)、战后世界各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加之信息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对本地或本国以外的其它地区或国家的事物发生了兴趣,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得以改变;(6)各个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7)、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各国政府推动了世界旅游的发展。
4、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首先,开展国际旅游,不仅是扩大外汇收入的重要途径,而且具有贸易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其次,换汇成本低;再次,不受一般的贸易保护限制;最后,创汇方便。
(2)、拓宽货币回笼管道,促进经济的健康运行。
(3)、发展旅游业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
(4)、旅游业具有较强的关联带动作用。
(5)、提高区域经济水平,缩短地区差别。
(6)、旅游业正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7)、旅游业改善了投资环境,促进了对外开发。
(8)、旅游业可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9)、旅游业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
5、旅游对社会文化的积极作用:(1)、加强人类相互了解,增进国际友好关系。
(2)、促进文化交流,推动社会文明进程。
(3)、求新求知,思想修养。
(4)、调剂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5)、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6、旅游美学研究对象和范围:(1)、美与旅游的关系(2)、旅游者的审美欲求与旅游的审美关系(3)、旅游者与旅游饭店的关系7、学习旅游美学的现实意义:(1)、具有直接为旅游经济服务的实用性(2)、不但要研究客观存在的美,而且要研究如何开发美,创造美(3)、具有审美教育功能8、实现旅游活动的客观条件:(1)、收入水平(有钱)(2)、余暇时间(有闲)(3)、其它客观条件:身体能力状况和家庭状况。
9、旅游资源的特性:(1)、旅游资源具有自然存在的属性(2)、吸引力是评价旅游资源的根本尺度(3)、多样性是旅游资源的内在属性(4)、变化性表现了旅游资源的生命周期(5)、季节性反映旅游资源的淡旺季差异10、人们的生命需求为什么一旅游为定向形式出现:(1)、旅游是一项综合性的审美活动(2)、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和可支配收入增多(3)、旅游成为解决文化心理问题的灵丹妙药(4)、未来的世界是审美的世界第一章风景美和观赏一、重点名词:1、自然美:旅游美学中所称的自然美,主要是从旅游者在旅游时游览观赏角度所称的自然景物美。
2、人工美:旅游美学中所称的人工美,主要是指在自然风景中,增多一些人造景物,使其与自然景物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狗成绚丽多姿的风景美。
二、重点问题:1、美的形态:按照美的不同存在领域性质的不同,美的存在形态有:(1)、自然美(2)、艺术美(3)、科学美(4)、技术美2、自然美的形态:(1)、奇险美(2)、壮丽没(3)、幽静美(4)、秀丽美3、自然美的特征:自然美的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1)、客观性:我们用自然这个总括的专门名词来表明自发性,直接的生活、感性,可感觉的对象,风景、植物、动物(2)、形式感:所谓形式感,即大自然之基本外形式惟一作用于人的精神感觉的能力。
4、(1)、形象美,主要表现为:雄伟:如泰山,秀美:如江南春色,奇:如黄山,险:如华山,幽:如青城山。
(2)、色彩美:主要由树木花草、江河湖海、烟岚云霞及阳光构成。
五彩缤纷的自然色彩会给旅游者带来赏心悦目的美感。
(3)、动态美:自然美中的动态美。
是由波涛、溪泉以及烟岚、云雾的飘动引起的。
(4)、朦胧美:朦胧诗相对清晰而言,如雾里看花之类。
5、如何观赏风景:(1)、选择恰当的观赏方法:动态观赏是指游人沿着一定的风景线移动的方法静态观赏是指旅游者相对固定在一定位置上,面对风景的一种欣赏活动。
(2)、掌握适当的观赏距离: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需要与审美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审美对象才能显出美。
只有掌握好适当的观赏距离,才能恰当好处地观赏到美丽的自然景色。
(3)、挑选最佳的观赏角度:观赏自然风景角度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因此,根据具体的审美对象,可以采取:1、正面观赏和侧面观赏;2、平视、仰视和俯视。
(4)、把握最后的观赏时间:观赏风景又一定的时间性,时间选择不当,就好影响审美效果,甚至看不到风景的美。
第二章一、重点名词:1、景观线:景观线是观赏风景的路线,也就是旅游景区或公园里的路,通过景观线可以把一个一个的风景点连接起来。
2、特写景:特写景是指园林中除了布置大面积的风景以外的一些风格独特,别具一格,小巧玲珑,精雕细刻的景物,提供游人观赏或仔细观赏其细部及其奥妙的艺术境界,这种特殊的景物叫特写景。
3、借景:借景就是把园外的景物巧妙地组合到园内来,以充实园内的空间,丰富园内的景色,使园内外的就是融为一个整体。
二、重点问题:1、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特点:(1)、在有限的空间里,要再现自然山水的美,寓意曲折含蓄,引人探求和回味,避免全盘托出,一览无余。
(2)、造山挖地,要宛自天开,避免牵强附会,矫揉造作。
(3)、各类建筑的设置,要与周围的环境有机的结合,避免画蛇添足。
(4)园内景物的安排,要有构图层次,突出重点,避免喧宾夺主。
(5)景物的组织要统一,有连续性,避免杂乱无章,断径绝路2、假山迭石的审美标准:(1)、做假为真(2)、瘦、透、漏、皱(3)、丑第三章中国画与欣赏1、卷轴画:中国画的基本款式,泛指用纸、绢画成后,经裘衣素而成的中国画,大幅用于张挂在正厅中间,叫“中堂”,小轴随意,张挂者叫“条山”,横式张挂者叫“横幅”,极长横幅以供展阅者叫“手卷”。
2、壁画:壁画即在墙壁上所作之画,中国砚有优秀的古代壁画有寺观壁画,石窟壁画,墓室壁画等,大多为重要的文献保护单位和旅游景点。
3、工艺绘画:中国工艺绘画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本是一种实用性工艺美术,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纯欣赏性的艺术,它是用特殊材料和特殊手法创作的绘画。
4、中国画的种类:(1)、从创作思想以及审美情趣来分,可以分为:文人画,宫廷画(院体画)和民间画(2)、按照表现对象即创作题材,可以分为: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和动物画四个画课(3)、按照手法可以分为工笔划,写意画,半工画(兼工带写)(4)、按照特定用途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宗教的寺观画,用于观赏的卷轴画,用于民间装饰环境的年画等5、中国画的审美特征(1)、意境:首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次,以形写神,得意忘形(2)、格调:①、用笔—书画同源,以线造型;②、用墨—水墨为上,墨分五色;③、设色—随类赋彩,色不碍墨;④、章法—虚实相生,置陈布势;⑤、无法而发,以为无法(3)、气韵:①、六法与气韵;②、四品:逸品,种品,妙品,能品第四章1、中国书法的形式:(1)、篆书(2)、隶书(3)、楷书(4)、行书(5)、草书2、我国古代著名的碑林:(1)、西安碑林:西安碑林是我国历代名碑荟萃之地,收集了周、秦以来的各种碑刻1400余方,设6个陈列室,6个游廊和1个碑亭,各具特色,交相媲美。
(2)、孔庙碑林:山东曲阜孔庙碑林陈列着从西汉宣帝以来的40余方碑刻,以及清乾隆年间搜集的“玉虹楼碑”300余方,而“孔林”则是树木和碑林的组合体。
3、中国书法艺术发展脉络及其代表书法家:(1)、甲骨文、金文和石鼓文(2)、篆文(3)、隶书(4)、楷书、行书、草书(5)、碑、帖(6)、以王羲之为代表的晋代书法艺术(7)、欧、张、颜、柳、释(8)、蔡、苏、米、黄(9)、元、明、清的书法艺术4、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1)、线条的美(2)、结构和布局的美(3)、形与神的美(4)、意境的美(5)、情的美第五章中国古建筑与观赏1、我国三大古建筑群:(1)、北京故宫(2)、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3)、山东孔府,孔庙,孔林2、中国三大石窟:(1)、甘肃敦煌莫高窟(2)、山西大同云冈石窟(3)、河南洛阳龙门石窟3、中国四大名山:(1)、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2)、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3)、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4)、安徽九华山(金地藏菩萨道场)4、中国古代著名陵墓:(1)、北京十三陵(2)、陕西黄陵、始皇陵、昭陵、干陵(3)、南京明孝陵(4)、河北遵化清东陵(慈禧)(5)、河北易县清西陵5、中国古代三大明桥:(1)、河北赵州安济桥(2)、广东潮州广济桥(3)、福建泉州洛阳桥6、江南三大楼阁:(1)、湖北武昌黄鹤楼(2)、湖南岳阳楼(3)、江南南昌滕王阁7、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形式:(1)、古城建筑(2)、宫廷建筑(3)、陵园建筑(4)、寺庙建筑(5)、石窟建筑(6)、佛塔建筑(7)、桥梁建筑8、中国古建筑审美特征:(1)、结构形式:梁柱式结构(2)、群体组合(3)、装饰色彩(4)、建筑与自然美的结合第六章中国雕刻艺术与欣赏一、重点名词:1、雕刻:雕刻是雕塑与塑造两种制作方法的统称,雕塑是使用体积的语言—占有一定的空间物质实体,制作可以观看,可以触摸的形体,即成艺术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