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密度基本概念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1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考试要求及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考试要求1、知道质量的含义。
会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理解密度的概念。
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3、会用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会用简单的方法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4、了解物质的一些属性及简单应用。
第二部分知识点总结第1节质量一、正确理解质量的概念1、区别物体与物质.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物体是一个实物概念,包括汽车、桌子、树等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
物质则是一个宏观概念.比如铁块是物体,而铁就是物质。
再举个例子,锤子钉子两个物体都由铁这种物质构成的,而构成的物质铁多少不同.(概念比较抽象,最好理解,实在理解不了先死记,到后期自然理解了)2、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用“m”表示。
(记住!)基本单位是(),常用单位有吨()、克()、毫克()1t=103kg 1kg=103g 1g=103mg(此处必考估算题,质量、长度、时间、温度、速度的估算值附后,记住!)4、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它的形状、物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填空选择都可能出题,理解并记住!)二、质量的测量1、生产生活中测质量常用杆秤、案秤、磅秤、电子称等。
2、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
三、天平的使用(天平非常重要,大考小考都要考,中招不少于5分,先理解,划线的词句常填空)1、基本步骤(1)放:测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或水平台面,填空)(2)调:先将游码拨回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走高端”,哪儿高往哪个方向调),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表示横梁平衡;(3)测: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左物右砝),用镊子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注意:调节游码相当于在右盘加砝码。
选择填空)测量环节要牢记:左物右码,先大后小。
另外:先估后测,先砝后游。
初中物理密度1.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关系: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比值相同),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2.密度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字母ρ表示。
公式:ρ=m/v单位:kg/m^3,有时也用g/cm^3,1g/cm^3=1000kg/m^3;说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种类有关,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密度与物质状态有关,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但数值上等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如一碗水的密度和一桶水的密度是相同的。
可以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注意:水的密度ρ=1000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一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00kg。
3.密度的应用求质量:利用m=ρV求质量(如质量大的纪念牌)。
求体积:利用v=m/ρ求体积(如不规则的石块)。
密度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块铁切成两块后密度标为原来的一半B.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质量C.铜的密度是8.9×103kg/m3表示1m3的铜的质量是8.9×103kg 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2.一个瓶子,刚好能装下1kg水,它一定能装下1kg的()A.豆油 B.酱油 C.白酒D.煤油3.由不同材料制成的体积完全相同的两种实心小球A和B,在天平左端放上6个A种小球,在天平右盘中放入4个B种小球,天平恰好平衡,由此可以判断()A.A球的密度是B球的3/2倍B.B球的密度是A球的3/2倍C.一个A种球的质量等于一个B种球的质量D.A种球与B种球密度相同4.古人称黄河水是“一石水,六斗泥”经测定,每立方米的黄河水的平均含沙量为35kg则每立方厘米黄河水的含沙量约为()A.35g B.3.5g C.3.5×10-1Kg D.3.5×10-2 Kg5.有甲乙两个金属球,甲的密度是乙的2/5,乙的质量是甲的2倍,那么甲的体积是乙的体积的()A.0.2倍 B.5倍 C.0.8倍 D.1.25倍6.一定质量的冰的体积跟它完全融化成水之后的体积之比是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与密度知识点质量与密度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中招考试的热点之一.同学们在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往往会在天平的调节、物体质量和密度的测量等方面出现错误。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以下是本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与密度相关知识点。
欢迎阅读与参考!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质量与密度)如下:1、质量: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质量的单位:千克(主单位),克,吨,毫克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2、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
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3、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1放平)(2)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拔零)(3)调节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此时横梁水平(调节螺母使平衡)(4 )物体放在左天平盘上,用镊子夹取砝码放在右天平盘内(物放左、码放右)(5)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调节游码使平衡)4、天平使用时的注意事项:(1)不能超出天平的秤量。
(天平能够称的最大质量叫天平的最大秤量(2)砝码要用镊子夹取,并轻拿轻放。
(3)天平要保持干燥清洁。
(4)不要把潮湿的物体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内(5)不要把砝码弄脏弄湿,以免锈蚀。
5、在测量物体质量时小质量的物体要用测多知少法。
6、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质量/体积ρ=m/V;密度的单位:千克/立方米克/立方厘米一、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150g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⑴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初中物理密度知识点总结一、密度的概念与公式密度的概念:物质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一些物质的密度很大,一些物质的密度很小,通过密度可以判断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密度的公式:密度的数值是用质量除以体积得到的,通常用ρ表示,公式为:ρ = m/V其中,ρ表示密度,单位是千克/立方米(kg/m³);m表示物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kg);V表示物质的体积,单位是立方米(m³)。
密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使用千克/立方米(kg/m³)。
二、密度的性质1. 密度与物质的性质有关。
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密度可以用来区分物质的种类。
2. 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通常情况下,物质的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而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3. 密度与压强有关。
当物质被外力挤压变形或被压缩时,会使密度增加。
而当外力减小或取消时,密度也会趋于恢复原状。
三、密度的测量方法1. 实验室常用的密度测量方法有:比重法、水银柱法、测量密度计法和容积法。
2. 通常情况下,比重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比重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某种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比较,通过量取某物质质量和在水中排开体积来测定物质的密度。
3. 在实际应用中,使用比重尺和比重瓶可以方便地进行密度的测量。
比重尺是一种浮标测量仪器,可以利用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来测定物质的密度;比重瓶也是一种测定密度的工具,通过特定的设计,可以直接通过称量并且量取物质的密度。
四、密度的应用1. 密度的应用非常广泛,常见的应用包括:金融领域的黄金密度测定、工程建筑领域的材料密度测定、生产工艺领域的流体密度测定等等。
2. 在日常生活中,密度也有很多实际的应用。
比如,在烹饪中,可以通过密度来判断食材的成熟度;在交通运输中,可以通过密度来判断船只和飞机的载重能力;在医疗领域,可以通过密度测量身体内部的组织情况。
3. 通过密度的测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特征。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第一节质量一、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用字母“m”表示。
(2)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对于一个给定的物体,它的质量是确定的,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例题1 :下列情况中,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的是A・一杯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大B._包西瓜籽从地球带到月球C・一支烧红的玻璃管D.锅中正在加热的水解析:水凝固成冰属于物质状态变化,西瓜籽从地球到月球是物体的位置变化,烧红的玻璃管是物体的温度变化,质量都不变.而锅中正在加热的水不断汽化变成水蒸气散失到空气中,则锅中的水的质量在逐渐减少・选D 例题2 :下列事例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A.由热变冷的铝锅B.烧杯中正在沸腾的水C.铁球被压成铁饼D.从地球带到太空的食品解析:A、铝锅由热变冷,温度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物体质量没有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正在沸腾的水,部分水汽化成为水蒸气进入空气水的质量减少故B符合题意;C、铁球被压成铁饼,形状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物体质量没有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D、宇航员从地球带到太空的食品,位置发生变化Z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食品的质量没有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3)质量的单位及换算:质量单位是千克(kg )。
常用的比千克(kg)大的单位有吨(t );比千克(kg)小的单位有克(g)、毫克(mg)。
关系如下:It= IO3 kg , Ikg=IO3 g , Ig-IO3 mg。
Img=IO^3g=10^6kg 对质量的感性认知:一个鸡蛋鸡:50g ;中学生:50-7Okg —元硬币:6g;新生儿:2・5kg;大象:6t;—袋牛奶:20Og 另外,我们国家常用的斤、两:1斤=500g , 1斤=10两;1两=50g 例题3 :小明妈妈从菜场买回一只老母鸡,让小明猜猜它的质量•你认为,小明的猜测应接近下列哪一数值才是符合实际的()A ・ 20gB ・ 200gC ・ 2kgD ・ 20kg解析:一只老母鸡的质量大约是4斤左右,即2kg ,故填2kg符合实际;故选C二、质量的测量生活中常用称质量的工具:案秤、杆秤、、台秤、电子秤,在物理实验室里,用托盘天平称质量。
物理密度的知识点总结
一、密度的概念
密度是物质质量与占有的体积的比值,用公式表示为:
密度=质量/体积
或ρ=/
单位是克/立方厘米(/3)或千克/立方米(/3)
二、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
1. 称量物质质量。
2. 测量或计算物质的体积。
对于固体体积直接测量,对于气体和液体可以使用容器测得。
3. 将质量除以体积即为密度ρ。
三、不同物质的密度大小
1. 密度最大的物质:锂的密度是0.534/3。
2. 密度最小的物质:氦气的密度是0.0000178/3。
3. 水的密度是1/3。
4. 金属类物质的密度大致在5-20/3之间。
5. 气体类物质的密度小于1/3。
6. 有机物类物质的密度约为0.8-1.5/3。
四、密度应用
1. 鉴别不同物质。
2. 计算物质体积。
3. 浮力计算。
4. 浓度计算。
5. 金属探测等。
以上就是物理密度的主要知识点梳理,希望对您理解和学习密度知识有帮助。
初中物理密度知识点一、密度定义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基本性质,表示单位体积内的物质质量。
其数学表达式为:\[ \rho = \frac{m}{V} \]其中,\( \rho \) 表示密度,\( m \) 表示质量,\( V \) 表示体积。
二、密度的单位密度的国际单位制(SI)是千克每立方米(kg/m³)。
在日常生活中,也常用克每立方厘米(g/cm³)作为密度的单位。
三、密度的计算1. 直接测量: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代入密度公式计算得出。
2. 间接测量:利用浮力法、比重瓶法等实验方法,间接测量物体的密度。
四、密度的应用1. 鉴别物质: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可以通过密度来鉴别未知物质。
2. 计算物体质量:在已知物体体积和物质密度的情况下,可以计算出物体的质量。
3. 计算物体浮沉:根据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关系,判断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状态。
五、密度的特性1.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2. 密度与温度有关,温度变化会导致物质体积的变化,从而影响密度。
3. 密度与压力的关系较小,仅在极高压力下才需要考虑其对密度的影响。
六、常见物质的密度1. 水在标准大气压下,20摄氏度时的密度约为1000 kg/m³。
2. 空气在标准大气压下,20摄氏度时的密度约为1.2 kg/m³。
3. 铁的密度约为7800 kg/m³。
4. 酒精的密度约为0.8 g/cm³。
七、密度的测量方法1. 浮力法:利用阿基米德原理,通过测量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来计算密度。
2. 比重瓶法:通过测量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来计算密度。
3. 直接测量法:使用天平测量质量,使用量筒或排水法测量体积,然后计算密度。
八、密度的实验注意事项1. 测量时应确保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避免空气泡影响测量结果。
2. 温度对密度有影响,应在相同温度下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3. 对于易挥发或易吸水的物质,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测量。
物理质量与密度一、知识点1、 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 质量的测量:天平是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其他工具有案秤,台秤,杆秤和电子称等.3、 天平的使用(1)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2)调.调节横梁两端的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称.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4)记. 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注意:(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2)不能直接用手直接拿取砝码,应用镊子夹取砝码.(3)不要把化学药品,潮湿的物体直接放在盘上. 4、 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换算关系常 用国际密度体积质量单 位公式符号物理量m V ρgGm =高宽长⨯⨯=V V m=ρkg 千克克毫克吨g mg t 千进3m 立方米3dm 3cm 3mm 千进3kg/m 3g/cm 33kg/m 1031g/cm=cb a V ⋅⋅=3a V = 3.水的密度: 1.0×10³kg ∕m ³ 物理意义:1m3的水的质量是 1.0×103 kg1.0×10³ kg ∕m ³= 1 g ∕cm ³4.密度知识的应用(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每一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是不同的密度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2)物质密度的测量 原理:V m=ρ 5.测量密度的常用方法量筒:使用误区警示(1) 使用前应看清量筒的量程及每一小格所表示的体积,量筒上所标出的体积单位一般是ml.倒入,倒出液体是应小心,不能溢出,尤其是用排水法测固体的体积是,预先放入的水要适量,水不能过少也不能过多.(2) 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的凸面顶部(如水银面等)或凹面底部(如水面等)相平⑴形状为规则的长方体固体的密度①调节天平,用天平测量出物体的质量 m②用刻度尺测量出该物体的长、宽、高 分别为a 、b 、c③固体的密度ρ=m /(a ·b ·c )⑵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密度①调节天平,用天平测量出物体的质量 m②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为V₁③把物体浸没在量筒中的水中,液面到达V₂④固体的密度ρ=m/(V₁-V₂)⑶用天平和量筒测定液体的密度②调节天平,用天平测量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₁③把容器中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量出剩余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₂④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⑤液体的密度ρ=(m₁-m₂)/V⑥⑷用天平、玻璃杯和水测定液体的密度①调节天平,用天平测量出空玻璃杯的质量 m₁②在玻璃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量出玻璃杯和水的总质量 m₂③在玻璃杯中装满液体,用天平测量出玻璃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m₃④液体的密度ρ=(m₃—m₁)/(m₂—m₁)·ρ(水)6.密度公式的应用①鉴别物质;(求出密度查表判断)②分别求物体的密度、质量和体积;③判断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的④判断几个物体的ρ,m,V 的大小比较练习质量及其测量⒈质量为1.5 kg的物体最可能的是( )BA.一个乒乓球 B.一只母鸡 C.一张桌子 D.一头牛⒉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标牌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D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⒊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 )C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C.往右盘增加砝码D.往右盘减少砝码⒋调节托盘天平时,应把天平放在___________上,游码放在横梁标尺左端的__________处;若发现指针向标尺中间红线的左侧偏,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移动,使横梁平衡.(填“左”或“右”)。
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笔记
以下是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的一些重点笔记:
1. 质量和重量的概念:质量是指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而重量是指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
在地球表面,通常所说的重量就是指物体的重力。
2. 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会随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3. 密度的概念:密度是指物质的质量与其所占体积的比值,用公式表示为
ρ=m/V。
4. 密度的性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
不同物质有不同的密度,密度反映了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5. 密度的计算公式:在密度计算中,质量可以使用天平测量,体积可以使用量筒测量。
密度的计算公式为ρ=m/V,其中m表示物质的质量,V表示物质的体积。
6. 密度的单位:密度的国际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³),常用的单位还有克每立方厘米(g/cm³)。
7. 密度与浮力的关系:密度和浮力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如果一个物体的密度大于它所浸没的液体的密度,那么它将会沉入液体中;如果一个物体的密度小于它所浸没的液体的密度,那么它将会浮在液体的表面。
以上是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的一些重点笔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专题讲座6专题六质量和密度【重点知识解读】1.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温度、形状、状态和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物理学把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做物质的密度,ρ=m/V。
3.密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的主单位:kg/m3。
常用单位:g/cm3。
换算关系:1 g/cm3=1×103 kg/m3。
4.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每种物质都有它确定的密度;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不同。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无关。
【竞赛知识拓展】1.微小物体质量测量方法:对于微小物体质量的测量可采用累积法。
即用天平测量出N个(根据物体质量大小可以取10个或100个)相同微小物体的总质量M,则一个微小物体的质量为m=M/N。
2.相同微小物体数目的估算。
先取n(10个或100个)微小物体,用天平测出其质量M0,则每个微小物体的质量为m=M0/n。
然后用天平测出所有微小物体的总质量M,则微小物体的数目为N=M/m=Mn/M0.。
3.利用密度知识测量细线长度的方法:先用天平测量出n m(根据细线粗细可以取1m或10m)细线的质量M0,则每米细线质量为m=M0/n。
然后用天平测出细线总质量M,则细线总长度为L=M/m=Mn/M0.。
4.利用密度知识测量均匀不规则板面积的方法:方法一:先用天平测量出n m2(根据板的厚薄可以取1cm2或10cm2)均匀板的质量M0,则每平方米均匀板的质量为m=M0/n。
然后用天平测出板的总质量M,则均匀板的总面积为S=M/m=Mn/M0.。
方法二:先用天平测量出一块面积容易测量的同规格均匀板质量,再用天平测量出不规则板的质量,根据二者密度相同,面积之比等于质量之比求出均匀不规则板的面积。
【经典竞赛题分析】例1、(湖南株洲竞赛)有一种表示酒的度数的方法称为标准酒度,是指在温度20℃的条件下,每100mL 酒液所含的酒精量(mL)。
质量与密度知1 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1.物质与物体的区别物体是指具有一定形状、占有一定空间、有体积和质量的实物,而物质是指组成物体的材料,例如塑料盆、塑料玩具、塑料桶等是具体的物体,都是由塑料组成的。
2.质量:在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用字母m表示。
①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任何物体都有质量②对于一个确定的物体,它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所处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③日常生活中的“质量”和物理学中的“质量”的区别:物理学中的质量指的是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生活中的“质量”用于评价产品的好坏,如这衣服的“质量”真好④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克(g),常用单位是毫克(mg)、千克(kg)、吨(t)。
换算关系:1t=103kg 1 kg =103g 1 g =103mg体积的国际单位是立方米(m³)、常用单位立方分米(dm³)、立方厘米(cm³)、升(L)、毫升(ml)换算关系:1 m³=103 dm³ 1 dm³=103 cm³ 1 dm³=1L 1 cm³=1 ml知2 天平和量筒1.天平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按“一选、二放、三调、四称、五读、六整”的顺序进行。
一选:选择合适的量程和分度值,在这里量程还称作称量,分度值还称做感量。
二放:天平须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三调: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恰好指在分度标尺的中央或在中央刻度线两侧摆动的幅度相同。
四称: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使用镊子加减砝码,移动游码。
砝码先加大的后加小的。
五读:读数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称量标尺上游码左侧所对应的示数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
六整:称量完毕,用镊子把砝码依次全部放入砝码盒。
注:①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大于天平的称量即量程。
②取放物体、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时动作轻缓,不要使天平发生剧烈震动。
初中物理知识归纳:质量与密度初中物理的质量与密度是十分重要的单元章节。
下面是关于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的相关知识点。
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一汇总进行复习或者是预习,会有很好的学习效果。
【一】质量1、质量的定义: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3、质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吨、克、毫克。
4、质量的测量:常用测质量的工具有杆秤、案秤、台秤、电子秤、天平等。
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来测量质量。
5、托盘天平(1)原理:利用等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制成的。
(2)调节: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2: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有些天平,只在横梁右端有一只平衡螺母。
有些天平,在横左、右两端各有一只平衡螺母。
它们的使用方法是一样的。
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左移动时,相当于向左盘增加质量,或认为从右盘中减少质量。
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右移动时,情况正好相反。
(3)测量: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5)天平的〝称量〞和〝感量〞。
〝称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大质量数。
〝感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小质量数。
称量和感量这两个数可以在天平的铭牌中查到。
有了这两个数据就可以知道这架天平的测量范围。
6、会估计生活中物体的质量【二】密度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者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2、定义式:P=M/V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的密度跟由这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均无关,所以上述公式是定义密度的公式,是测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决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初二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汇编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汇编第一节质量一、质量1、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2、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m”表示。
3、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1t=103kg 1kg=103g 1g=103mg4、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它的形状、状态、温度以及所处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二、质量的测量1、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
2、生产生活中测质量常用杆秤、案秤、磅秤、电子称等。
三、天平的使用(物重等于砝码加游码)原理:利用等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制成的。
1、基本步骤原理:利用等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制成的。
(1)放:测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2)调:先将游码拨回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出(归零),在调节平衡螺母(走向高端),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刻度(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表示横梁平衡;(3)测: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左物右砝),用镊子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4)读: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指示值。
2、注意事项(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2)用镊子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3)保持天平清洁、干燥,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盘上,也不要把砝码弄湿,弄脏,以免锈蚀。
天平的“称量”和“感量”。
“称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大质量数。
“感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小质量数。
称量和感量这两个数可以在天平的铭牌中查到。
有了这两个数据就可以知道这架天平的测量范围。
第二节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者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2、公式:ρ=m/v3、单位:1g/cm3=103kg/m34、含义:以水为例ρ水=1.0×103kg/m3其物理意义为:体积为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