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与资料收集共15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28 MB
- 文档页数:15
一、概念1.信息:信息是人类了解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凭据;是指对消息的接受者来说预先不知道的报道;是生物以及具有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机器通过感觉器官和相应的设备与外界交换的一切内容。
2.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
是人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概括和如实反映。
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经验记载。
是人类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转换、提炼系统化的信息组合,是信息的一部分。
3.情报:为解决一个特定问题所需要的、取得的一种针对性、及时性的知识。
是人们在一定时间内为一定目的而传递的有使用价值的知识。
4.文献:在存贮、检索、利用或传递记录信息的过程中,可作为一个单元处理的,在载体内、或在载体上或依附载体而存贮有信息或数据的载体。
换言之,文献就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5.一次文献:也叫一级文献或原始文献,是作者根据工作经验、研究成果和实践体会为依据形成的处于原始形式中的文献。
6.二次文献:也叫检索性文献是将一次文献(包括部分三次文献)浓缩、整序、加工编辑成有系统的条目化文献,将大量分散的无序信息转变为有序的便于管理的系统。
7.检索工具:检索工具是用以储存、报道和检索文献的工具。
因此,它具有存储和检索的功能。
8.检索语言:检索语言是指用于描述检索系统中信息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及表达用户信息提问的一种专门的人工语言,是保证存储和检索一致的一种共同性的人工语言。
9.索引:是指对文献的外表特征和内容特征用各种检索标识符(字母、数字、汉字等)进行描述,并将它们按一定的规则及排列方式组织起来。
10.信息检索:广义的信息检索全称为“信息存储与检索”,是指把信息按一定的方式予以排列、贮存,并根据用户需要检出所需信息的过程和技术。
狭义讲是指从信息集合中查找并检出用户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
信息检索分为文献检索、数据检索、事实检索。
11 分类号:每一个类目都用相对固定的代码作为标识,叫做分类号。
12.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概括的说,是指公民、法人或其公组织对其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等领域内,主要基于脑力劳动创造完成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第一章网络信息概述一. 基本概念1信息狭义:信号和消息广义: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运动方式的体现,是物质的一种客观存在,它反映了物质客体及其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状态与特征。
2 知识按照表述方法可以分为两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又称可编码的知识,是记录于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可以通过正常的语言方式传播的知识。
以文字、语言、图像的形式保存下来,如专利、商标、计划、软件设计报告等等。
显性知识是可以编码和表述的,有载体的。
隐性知识又可称为不可编码的知识,是存储在人们大脑里的经历、经验、技巧、体会、感悟、智能等尚未公开的秘密知识,就是你看不见、摸不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难以直接交流和表达出来的知识。
隐性知识的特点是不易被认识到、不易衡量其价值、不易被其他人所理解和掌握3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精确描述:凡是用文字、图形、代码、符号、音频、视频等方式记载在一定载体上的每一件记录,均称为“文献”。
构成文献要素有三,知识、记录与载体方式。
4情报是人们在一定时间内为一定目的而传递的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
钱学森:“情报是激活了的知识”情报是对特定的人而言的,对需要它的人而言是情报,对不需要的人而言它只是信息与知识。
知识与信息转化为情报必须经过传递、只有将特定的知识与信息传递到特定需要的人那里,它们才能成为情报。
传递是情报的一个基本特征。
二. 网络信息的特性1 性质客观性寄附性传递性共享性衍生性时效性2 特点数量大来源广语种多多媒体传播快跨国界内容杂更新快三. 网络信息的资源1 知识信息网站教育和科技部门网站,如:学校、科研单位、学术团体、政府部门等。
2 文献信息网站出版和收藏文献网站。
有数字图书馆,如:超星、书生之家等;数字平台,如: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
四. 网络信息的检索主要信息网站种类:政府网站(.gov)免费教育机构(.edu)科研部门(.ac)商业网站(.com)收费社会组织(.org)互联网络(.net)五.图书馆印刷型文献:图书、期刊、工具书、报纸电子型文献:随书光盘、电子期刊数据库、电子图书及其他数据库1. 按文献内容性质划分(不同加工深度)零次文献(Zeroth Litterature) 是指非正式出版或非正式渠道交流的文献,未公开于社会,只为个人或某一团体所用。
文献检索课件word版大纲第一章文献信息基本知识第二章文献信息检索原理第三章中文工具书介绍第四章计算机信息检索第五章光盘检索第六章Internet网络检索第七章搜索引擎第八章网上数据库介绍第一章文献信息基本知识第一节文献的概念和功能一、文献的定义信息:信息是客观事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状态,以及关于客观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的陈述。
知识: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存在和运动规律的认识。
文献:任何人类的知识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的手段记录下来的东西。
统统可称为文献。
文献也可称为固化在一定载体上的知识。
二、文献的功能存贮知识的功能;传递和交流信息的功能;保存知识的功能第二节文献的分类一、按文献载体的形式划分:刻写型,印刷型,缩微型,视听型,电子型二、按文献的级别划分:1.一次文献又称原始文献,是以著者本人的研究工作或研究成果为依据撰写创作的论著、论文、技术说明等。
创造性、原始性、分散性2.二次文献是人们把大量的、分散的、无序的一次文献收集起来,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加工、整理,使之系统化便于查找而形成的文献。
汇集性、检索性、系统性3.三次文献是选用大量有关的文献,经过综合、分析、研究而编写出来的文献。
综合性、价值性、针对性4.零次文献三、按文献的出版形式划分1.图书2.期刊3.会议文献4.学位论文5.研究报告6.专利文献7.政府出版物8.标准文献9.产品样本10.技术档案第三节文献资源的发展趋势及国内文献资源的分布一、世界文献资源的发展趋势1.文献资源数量急剧增长;2.文献资源的文种繁多;3.文献资源的载体形式趋向多样化;4.文献资源的出版分散;5.文献资源的内容交叉重复;6.文献资源的有效使用寿命缩短。
二、国内文献资源的分布1.文献资源类型的分布:①图书和期刊;②专利、档案、标准文献;③会议文献、科技报告、政府出版物和产品目录等特种文献2.文献资源收藏系统的分布①公共图书馆系统②高校图书馆系统③科技文献信息系统3.国内文献资源的地理分布第二章文献信息检索原理第一节文献信息检索原理一、文献信息检索的定义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广义上):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的信息的过程和技术。
文献检索整合版第一篇:文献检索整合版第一章:文献检索练习1、文献、文献的三要素、文献的属性2.信息、知识、情报及其与文献的关系情报的三个基本属性3、文献按载体形式不同分为ISBN ISSN 的涵义4、文献按加工处理的深度划分一次文献:一次文献是人们直接以自己的生产、科研、社会活动等实践经验为依据生产出来的文献二次文献: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产生的一类文献,如书目、题录、简介、文摘等检索工具。
5.文献检索又称信息检索,对于用户来说,就是从存储的文献中找出特定文献的过程。
广义的信息检索全过程实际上包括文献的存储和文献的检索两个相互依存的过程。
根据检索对象的不同,通常又分为文献检索、事实检索和数据检索三种类型。
信息检索的原理:是通过一定的方法,使信息存储和检索这两个过程所采用的特征和标识达到一致,以便有效的获取和利用信息。
6、检索语言文献(信息)检索语言按其结构原理分,可分为分类语言、主题语言、代码语言和引文语言等类型。
检索语言按照规范化程度可分为规范化检索语言和非规范化检索语言,在全文数据库检索中常用的非规范化检索语言是指关键词语言;关键词语言是直接从文献的篇名、文摘或正文中能代表文献内容的词抽出,是一种自然语言。
未经规范化处理,查全率较低。
检索语言按照标识的使用方法可分为先组式语言和后组式语言,标题词语言为先组式,叙词语言是后组式。
7、分类法种类很多,我国在图书情报系统和国内检索刊物广泛采用的主要分类法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科图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人大法)。
8、检索工具是用来存储、报道和检索文献线索的根据,它具有存储和检索两方面的功能。
检索工具按照文献揭示方式划分:目录、题录、文摘、索引和数据库。
索引:文摘:(最常见文摘类型是按编写方式分为:指示性文摘、报道性文摘、评论性文摘。
)题录:检索工具的一般结构:(1)使用说明,(2)目次,(3)正文,(4)索引,(5)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