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MP综合业务管理平台
- 格式:ppt
- 大小:7.90 MB
- 文档页数:67
CT综合业务管理平台ISMP接口规范-门户接口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综合业务管理平台ISMP接口规范-门户接口SN RC1 ISMP V1.0.0目录1适用范围 (4)2引用标准 (5)3缩略语 (6)4需求约束 (7)5ISMP与用户门户之间的接口 (8)5.1ISMP与用户门户组网 (8)5.2终端信息查询接口 (8)5.2.1流程 (8)5.2.2概述 (8)5.2.3消息 (9)5.3功能调用接口 (9)5.3.1用户管理接口 (10)5.3.2认证与授权接口 (16)5.3.3定购管理接口 (19)5.4门户统一配置接口 (31)5.4.1终端信息同步接口 (32)5.4.2SP信息同步接口 (39)5.4.3内容信息同步接口 (40)5.4.4内容与产品关系同步接口 (43)5.4.5业务类别同步接口 (44)5.4.6业务信息同步接口 (45)5.4.7产品信息同步接口 (47)5.4.8套餐信息同步接口 (49)5.4.9集团产品信息同步接口 (51)5.4.10号段信息同步接口 (52)5.4.11业务引擎URL信息同步接口 (53)5.4.12回执文件 (54)5.4.13业务小图标同步接口 (54)附录A.业务能力编号及业务类型 (55)附录B.门户结果码定义 (56)综合业务管理平台ISMP接口规范-门户接口SN RC1 ISMP V1.0.0前言本规范定义了中国电信综合业务管理平台ISMP(Integrated Service Management Platform)的接口规范,包括ISMP与SS、ISAG、MSNMC、Portal、OCS、IN、运营支撑系统、CP/SP之间的接口。
本规范解释权属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彬斌,王铮,任华,方燕萍,黄铖斌,杨迪,张亚玫、宋金晶、黄颂尧。
综合业务管理平台ISMP接口规范-门户接口SN RC1 ISMP V1.0.0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中国电信综合业务管理平台(ISMP)产品的设计及研发,提供给为中国电信开发制造ISMP的设备供应商。
运营管理一体化平台简介运营管理一体化平台是一个集成了各种运营管理工具和功能的综合平台。
它的目标是帮助企业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实现运营流程的数字化和自动化管理。
该平台通过集成、统一和优化企业的运营管理软件和系统,提供全面、一体化的运营管理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高效、协同和灵活的运营管理。
功能特点统一管理运营管理一体化平台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界面和工具,方便企业集中管理各种运营管理工具和系统。
通过平台,企业可以轻松集成和管理各种运营管理应用,实现关键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同时也提供了统一的用户管理和权限管理功能,实现全面的运营管理。
信息共享平台支持企业内部各个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
通过集成各种运营管理工具和系统,平台可以将关键数据和信息在各个部门间进行传递和共享,帮助企业实现信息共享和流程集成,提高运营效率和协同能力。
数据分析平台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对企业的运营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
通过运营数据的分析,企业可以了解运营状况、发现问题和机会,并做出相应的决策和调整。
平台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和报表生成功能,方便企业进行数据分析和报告。
流程自动化运营管理一体化平台支持运营流程的数字化和自动化管理。
通过集成各种运营管理工具和系统,平台可以实现运营流程的自动化执行和监控,提高运营效率和准确性,并降低人为错误的发生。
平台提供了流程设计和流程编排的工具,方便企业将运营流程快速转化为可执行的工作流程。
智能决策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企业的运营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建模,从而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通过智能决策功能,平台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优化运营流程和决策路径,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益和竞争力。
应用场景零售业在零售业中,运营管理一体化平台可以帮助企业集中管理和优化各类运营工具,如商品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等。
通过平台,零售企业可以实现商品信息的统一管理和共享,提高库存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优化销售流程和促销策略,提升客户满意度和销售额。
目 录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中国电信综合业务管理平台规范总册版本号:2.0.1 (正式稿)2007年4月发布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目录1适用范围 (5)2引用标准 (5)3缩略语 (6)4综合业务管理平台规范体系 (7)5术语定义 (8)6需求约束 (8)7编号 (10)7.1CP/SP编号 (11)7.2内容编号 (14)7.3业务编号 (15)7.4产品编号 (15)7.5套餐编号 (15)7.6设备编号 (16)7.6.1ISMP编号 (16)7.6.2业务系统编号 (16)7.6.3ISAG编号 (16)8业务要求 (17)9ISMP、NSPC在网络中的位置 (20)10组网要求 (22)10.1ISMP与NSPC组网 (22)10.1.1网络架构 (22)10.1.2数据分级管理要求 (23)10.2ISMP与业务系统组网 (24)10.2.1组网架构 (24)10.2.2数据功能界定 (24)10.2.3ISMP与部分业务系统组网方案(移至集成方案) (25)10.3ISMP与运营支撑系统组网 (29)10.3.1组网架构 (29)10.3.2数据功能界定 (29)10.3.3ISMP和运营支撑系统组网结构 (29)10.3.4ISMP和运营支撑系统之间的数据和功能界定 (29)10.4ISMP与预付费系统组网 (31)10.4.1ISMP与SCP系统组网 (31)10.4.2ISMP与OCS系统组网 (31)10.5ISMP与用户门户组网 (32)10.6与CP/SP的关系 (33)10.6.1ISMP与CP/SP之间的数据界定和功能界定 (33)10.6.2ISMP与SP之间的接口 (33)10.7ISMP与SAG系统组网 (34)11数据要求 (35)11.1用户管理类数据 (35)11.2CP/SP数据 (35)11.3业务/产品/套餐管理数据 (35)11.4权限管理数据 (36)11.5内容管理数据 (36)11.6定价数据 (36)11.7定购关系数据 (36)11.8终端管理数据 (36)11.9统计数据 (37)11.10统一配置类数据 (37)11.11SLA数据 (37)12功能要求 (37)13流程要求 (37)13.1平台运营流程 (37)13.1.1认证流程 (37)13.1.2定购、退定流程 (38)13.1.3个人用户管理流程 (38)13.1.4集团用户管理流程 (38)13.1.5CP/SP管理流程 (38)13.1.6业务管理流程 (38)13.1.7套餐/产品管理流程 (39)13.1.8内容管理流程 (39)13.1.9业务能力管理流程 (39)13.1.10 ........................................................................................................ SLA签约流程3913.2业务执行流程 (40)13.2.1SMS (40)13.2.2WAP (40)13.2.3MMS (40)13.2.4LCS (41)13.2.5下载 (41)13.2.6Streaming (42)13.2.7彩铃 (42)13.2.8声讯 (42)13.2.9DRM (42)13.2.10有SAG介入的流程 (42)14接口要求 (43)14.1与业务系统接口 (43)14.1.1ISMAP接口 (43)14.1.2内容同步接口 (44)14.1.3统一配置接口 (44)14.1.4话单传递接口 (44)14.1.5终端适配接口 (44)14.1.6与DRM接口 (44)14.1.7与彩铃平台接口 (45)14.2ISMP和预付费系统的接口 (45)14.2.1ISMP合设平台和预付费系统接口 (45)14.2.2ISMP独立省级管理平台和预付费系统接口 (45)14.3与运营支撑系统之间接口 (45)14.4与用户门户接口 (45)14.5与全国SPMS平台之间接口 (46)14.6与OCS系统之间的接口 (46)14.7与SAG系统之间的接口 (46)14.7.1统一配置 (46)14.7.2ISAMP接口 (47)15修订记录 (48)前言本文为中国电信综合业务管理平台规范总册,包括综合业务管理平台ISMP (Integrated Service Management Platform)、全国业务发布中心NSPC(National Service Publish Center)相关的规范体系、术语定义、需求约束、编码要求、组网要求、业务要求、数据要求、功能要求、流程要求、接口要求等。
综合业务管理平台介绍一、系统开发背景随着当前税收征管改革的层层推进以及经济的稳定增长,涉税事项的办理数量一直处于快速上升的态势,由此在日常涉税事项的办理过程中也逐渐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主要问题归纳如下:1.涉税事项办理过程中产生了数量庞大的纸质资料,这些纸质资料作为重要的审批依据及发生争议时的重要证据,需要在不同的审批部门之间流转并妥善保存,导致了高昂的物流和仓储成本,对已存档案的调阅也非常不便。
2.在税收征管改革的推进过程中,由集中审批等多项制度创新要求审批部门、税源管理部门、纳税评估和稽查部门更加紧密地联动和信息共享,但是现有的措施和技术手段无法达到如此高的要求因而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制度性失效。
3.目前在市局征管系统外地涉税事项的审批流程各主管部门都制订了不同的审批流程,例如通过内门户审批、通过电子邮箱审批等,未形成一套统一标准规范的审批流程,无法对审批流转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实施记录和监督,存在人员责任认定不清的内控风险。
4.区局在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先后开发建立了多套信息化应用系统,例如“征管质量信息平台”、“新办企业信息采集管理系统”等。
这些系统的投入使用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无疑也导致了税务工作人员需要在多套系统之间切换使用,各套系统以及市局综合征管软件之间缺乏交互,导致大量的数据在多套系统之间依靠手工复制粘贴,增加了大量重复性的劳动,同时也增加了人为出错的可能性。
以上的这些问题并不是区局单独遇到的难题,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
据区局了解到的情况,针对这些问题,全国其他地方的部分税务机关已经摸索出了一些有益的解决方案。
山东省诸城市国税局研发应用了影像文档管理系统,实现大量征管影像资源的整合和“云存储”、“云备份”,解决了影像文档资料数量多、存储难、易丢失、不好查找等问题,促进了税收征管。
厦门市地方税务局在2012年建设了“征管资料电子影像系统”,对所辖纳税人出具的涉税事项征管资料,按照规范统一的模式实现电子影像采集,将采集的电子影像资料实现统一、集中式存储和管理,实现征管资料电子影像全系统共享,方便税管员、纳税评估人员、稽查人员调取和使用征管资料,减少纳税人重复报送纸质资料,减少各部门间纸质资料的交换、传递,使纳税服务的满意度和内部员工的工作效率均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