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习题word版:第9课 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2
《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基础练习1.东罗马帝国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给后世留下许多宝贵财富。
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 )A.法兰克王国B.拜占庭帝国C.西罗马帝国D.奥斯曼帝国2.右图这座大教堂作为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古迹,冷眼旁观过政治兴迭、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它也见证了东罗马帝国的兴衰历程,这个千年帝国灭亡的标志是( )A.13世纪末,被西罗马帝国灭亡B.16世纪,君士坦丁堡陷落C.15世纪,首都麦加陷落D.15世纪中期,君士坦丁堡陷落3.在6世纪上半期,为恢复昔日的罗马帝国而频频用兵,导致民穷财尽的东罗马帝国皇帝,他是( )A.查士丁尼B.克洛维C.屋大维D.查理大帝4.查士丁尼是拜占庭帝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
他一生中最大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A.军事B.政治C.法律D.文学5.《查士丁尼法典》是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
这一著名法典诞生于( )A.395年B.529年C.476年D.843年6.《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这句话表明( )A.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社会矛盾B.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C.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D.罗马法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深远7.由中国修建的土耳其安卡拉至伊斯坦布尔高速铁路宣告完工,这是我国第--条真正“走出去”的高铁。
伊斯坦布尔旧名君士坦丁堡,曾见证了哪一帝国的兴衰( )A.古印度B.古希腊C.西罗马D.拜占庭8.小乐同学查找资料,完成资料卡片如图所示,资料卡片描述的城市是( )A.罗马B.雅典C.君士坦丁堡D.长安9.拜占庭帝国一直以纯正罗马血统自居,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它又在无数灾难和动乱中维系近一千年,但还是没有逃脱被灭亡的命运。
15世纪中叶灭掉这个帝国的国家是( )①东罗马帝国首都 ②中世纪欧洲最大的城市 ③沟通东西方贸易和文化的金桥A.阿拉伯帝国 C.奥斯曼土耳其帝国B.古巴比伦王国 D.罗马帝国10.帝国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和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成为日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基础。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课时练一、选择题1.“帝国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和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动力。
”材料评价的是A.法兰克王国B.亚历山大帝国C.拜占庭帝国D.阿拉伯帝国2.拜占庭帝国矗立在欧、亚、非三洲的交叉路口,将罗马帝国的文明与荣耀又守卫了一千多年。
他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
材料强调拜占庭帝国()A.属于古罗马文明的一部分B.开启了资本主义时代的大门C.突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D.启发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3.《十二铜表法》明文公示,按律量刑。
其第九表第三条中规定:“经长官委任的承审员或仲裁员在执行职务中收受贿赂的,处死刑”,由此可见,古代罗马()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注重维护法律程序公正C.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D.成文法削弱了贵族势力4.当西方为新的文明打下了基础时,东罗马帝国却一直躺在光辉灿烂、占压倒优势的遗产上,一直无力冲破过去的桎梏,直到1453年遭到灭亡为止,灭亡东罗马帝国的是A.法兰克王国B.不列颠王国C.奥斯曼土耳其D.波斯帝国5.《查士丁尼法典》里规定,父亲不能处死他的儿女,奴隶主也不能处死他的奴隶。
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时代的法律()A.适用对象更广泛B.否认奴隶制的存在C.更加合理和人道D.富有理想主义色彩6.拜占庭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游牧民族普遍冲击农耕民族的时代,保护古典希腊罗马文化遗产免遭灭亡,使古典文化能够传于后世。
同时,拜占庭人使古典文化适合于中古社会生活,形成古典文化的特殊形式。
材料反映出拜占庭文化的特点是()A.兼收并蓄B.承前启后C.守旧保守D.野蛮落后7.下列人物为罗马法律的修订、完善做出巨大贡献的是()A.克洛维B.耶稣C.查理曼D.查士丁尼8.拜占庭文化对东欧文化的影响更为巨大,其中拜占庭教士9世纪创造的后来成为俄罗斯、塞尔维亚等民族的字母起源的是()A.拉丁字母B.希腊字母C.西里尔字母D.腓尼基字母9.小乐同学查找资料,完成资料卡片如图所示。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1.它经受住了“蛮族”的猛烈攻击,艰难地站稳了脚跟。
9—11世纪是它的繁盛期,其首都君士坦丁堡是西亚与欧洲最大的城市。
这里的“它”指的是()A.罗马帝国B.西罗马帝国C.奥斯曼帝国D.拜占庭帝国2.列宁曾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下列在法制建设方面比他们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的人物是()A.查士丁尼B.克洛维C.查理曼D.君士坦丁3.查士丁尼命人编辑《新法典》,该法典是()A.查士丁尼亲自编写的法典B. 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的汇编C.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汇编D.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汇编4.下列关于“十字军东征”给拜占庭帝国带来的影响,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东征的十字军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B.东征的十字军占领了拜占庭大部分领土C. 它使拜占庭国势日渐衰弱D.帮助拜占庭帝国解除了外部威胁5.延续一千多年的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的标志是()A.阿拉伯人的攻击B.十字军东征C.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建立D.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6.拜占庭文化是欧洲中古文化的明珠,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关于拜占庭文化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精髓B.吸收了古代东方文化的营养C.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D.该文化随着拜占庭帝国的灭亡而消亡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并把这部成文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
成文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
它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材料二随着罗马的扩张和人口增多,罗马法的内容和体系也不断膨胀。
查士丁尼认为旧有法律文献过于庞杂,必须整理完善,才能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为此他命人编修新的法律文献。
一、选择题1. 《罗马民法大全》规定“释放奴隶也列入列国通法”“被释放,便是从管辖下得到释放”说明拜占庭帝国()A.强化奴隶制度B.关注奴隶处境C.追求民主自由D.废除贵族特权2. 下列法律文献,属于拜占庭帝国时期颁布的是()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D.《秦律》3. 拜占庭帝国一直以纯正罗马血统自居,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它又在无数灾难和动乱中维系近一千年,但还是没有逃脱被灭亡的命运。
15世中叶灭掉这个帝国的国家是()A.阿拉伯帝国B.波斯帝国C.奥斯曼帝国D.罗马帝国4. 下列法律文献中不属于《罗马民法大全》的是A.《查士丁尼法典》B.《法理概要》C.《十二铜表法》D.《新法典》5. 这个帝国延续了近千年之久,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帝国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材料中的“帝国”指的是()A.亚历山大帝国B.波斯帝国C.西罗马帝国D.拜占庭帝国6. 2世纪以来,查士丁尼把罗马帝国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理,编成了A.《十二铜表法》B.《查士丁尼法典》C.《法学汇纂》D.《新法典》7.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东征的十字军占领了君士坦丁堡,东罗马灭亡②东罗马帝国也称拜占庭帝国③西罗马帝国灭亡后500年,东罗马帝国也灭亡了④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A.①④B.③④C.②④D.①②8. 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灭掉千年帝国拜占庭帝国,其时间是A.395年B.476年C.1258年D.1453年9. 拜占庭文化是欧洲中古文化的明珠,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文化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
其中“启下”、“开来”指的是()B.并蓄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A.兼收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C.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D.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10. 6世纪中叶,查士丁尼大帝主持编纂《罗马民法大全》期间,重金悬赏各地法学家前来献策。
《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培优练习1.某班开展了一次探讨拜占庭帝国衰落原因的历史研究性学习,有四个小组分别确定了研究主题,其中最准确的是()A.种族矛盾导致帝国衰落B.封闭自守、故步自封导致帝国衰落C.民族融合导致帝国衰落D.信仰差异导致帝国衰落2.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道:“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C.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之一D.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3.下列关于《查士丁尼法典》的评价,不中肯的是()A汇编了不同时期的罗马统治者制定与颁布的法律、法规、命令B.吸收了许多法学家的研究成果C.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对现代法律体系影响不深D.《查士丁尼法典》对维护国家安定发挥了重要作用4.《查士丁尼法典》规定“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这条法令()A.保护债务奴隶制B.协调了奴隶与平民之间的关系C.保护私有财产权D.加强了奴隶主对平民的剥削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用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
米兰等都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城市自治权利。
材料二意大利北部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建立起独立的城市共和国。
那些取得完全自治权的城市,只向国王或领主纳定额赋税。
市民选举产生的市议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有权制定政策、法令和铸造货币。
城市有自己的法庭和武装,有权宣战、媾和。
城市通过选举产生的市长、法官等管理人员,行使行政、司法、财政大权。
另外一些城市,如法国的巴黎、奥尔良、里昂和英国的林肯、牛津等,只享有不完全的自治权,由国王与城市代表共同管理城市。
——上述材料均摘自《世界通史·中世纪卷》材料三恩格斯: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1.春秋时期,晋国虞国借路来进攻虢国,结果晋国灭掉虢国后顺手牵羊灭掉虞国。
11-13世纪,某帝国试图借助外部势力抵抗外来入侵,结果反被该势力差点灭亡。
“某帝国”和“外部势力”分别是()A.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B.西罗马帝国、十字军C.拜占庭帝国、十字军D.西罗马帝国、压力山大帝国2. 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它对外来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
下列不属于拜占庭文化因素的是()A.基督教B.希腊、罗马古典文化C.西亚、北非文化D.印度文化3.拜占廷曾经是世界上地跨三洲的大帝国,为欧洲抵挡住了来自东方的波斯、阿拉伯人的威胁,被誉为“西方文明的保护神”。
最终灭掉它的是()A.阿拉伯帝国B.奥斯曼土耳其帝国C.亚历山大帝国D.罗马帝国4.“拜占廷帝国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存在,而不是创新。
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
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新力。
”材料表明()①拜占庭帝国灭掉奥斯曼土耳其帝国②拜占庭帝国诞生于罗马帝国③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④封闭保守导致落伍A.②③④B.①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③④5.我们平时所说的千年帝国——拜占廷帝国,其实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是()A.西罗马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东罗马帝国D.法兰克王国6.《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武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这说明查士丁尼制定法典的目的在于()A.宣扬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B.强调法律在和平时期的作用C.消除战争带来的社会隐患D.利用法律维护统治7.查士丁尼大帝(483 — 565),古罗马后期很重要的一个皇帝,主持编纂《查士丁尼法典》,为后世奠定了大陆法系民法典的基础。
《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范围主要是()A.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B.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C.指导学习法律文献D.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8.“一个好皇帝……必须用法律来武装,以便在战时和平时都有法可依,得到正确指导。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P3问题思考:尼罗河与古埃及科学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关系?尼罗河是古埃及的文明,也是古埃及思想文化发展的源泉。
P5课后活动:1、判断下列表述,在正确选项后面的括号里画V,错误的画×。
古埃及文明延续发展至今,文明进程历经曲折但未间断(×)古埃及在科学、文化领域取得很高的成就(V)古埃及国王给自己的陵墓取名“金字塔”,象征着无限的权力(×)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P7问题思考:想想看,当今世界上普遍采用什么进位制?当今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是十进位制。
P9课后活动:读材料,想问题。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倘自由民购买奴婢,未满月而该奴即患癫痫,则买者得将其退还卖者而收回其所付之银。
问题:①奴隶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地位?被压迫的地位,没有任何自由。
②你认为《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答:奴隶主阶级。
第3课古代印度P12问题思考你能说出深受印度佛像艺术影响的中国古代石窟吗?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P14活动与探究2①按从左至右的顺序写出古代文明的名称,并写出它们产生的大致时间。
答:古埃及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古印度文明,约公元前2300年;中国文明,约公元前3000年。
②这些古代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为什么?答:大河流域。
原因大致有:①大河流域气候温和,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有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1、课后活动:查找资料,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利弊。
答:利:雅典民主政治能激发公民群体的积极性,有利于雅典城邦的发展;除十将军外的各级公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以抽签的方式产生;国家为担任公职的公民提供津贴,保证贫穷公民也能参与国家政治事务。
第9课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01知识管理
知识点1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繁盛时期:9—11世纪是拜占庭帝国的繁盛期,首都君士坦丁堡是西亚与欧洲最大的城市。
帝国灭亡: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
帝国文化:拜占庭文化博采众长,既保留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又吸收了东方文明成果,对欧洲乃至后世影响深远。
知识点2查士丁尼大帝
地位:拜占庭帝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是查士丁尼一世。
他是帝国历代皇帝中文治武功最出色的一位。
功绩:查士丁尼是最后一位试图复兴古罗马帝国的皇帝,留给后世的最大遗产是他主持编纂的《查士丁尼法典》。
知识点3《查士丁尼法典》
颁布:查士丁尼深谙法律对维护国家安定的重要作用,他即位后指令成立法律编委会,要求对自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以来的罗马法进行系统整理,并于529年正式颁布《查士丁尼法典》。
影响:《查士丁尼法典》是不同时期的罗马统治者制定与颁布的法律、法规、命令的汇编,还吸收了许多法学家的研究成果,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对现代法律体系影响至深。
02基础过关
知识点1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1.小乐同学查找资料,完成资料卡片如图所示,资料卡片描述的城市是(C)
A.罗马
B.雅典
C.君士坦丁堡
D.长安①东罗马帝国首都
②中世纪欧洲最大的城市
③沟通东西方贸易和文化的金桥
2.拜占庭帝国一直以纯正罗马血统自居,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它又在无数灾难和动乱中维系近一千年,但还是没有逃脱被灭亡的命运。
15世纪中叶灭掉这个帝国的国家是(C)
A.阿拉伯帝国B.古巴比伦王国
C.奥斯曼土耳其帝国D.罗马帝国
3.帝国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和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成为日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基础。
材料评价的帝国指的是(D) A.雅典城邦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D.拜占庭帝国
知识点2查士丁尼大帝
4.他在位期间通过多次对外战争,使拜占庭帝国成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
这里的“他”是(A)
A.查士丁尼一世B.屋大维
C.恺撒D.伯里克利
5.查士丁尼一世是东罗马帝国最重要的一位统治者,被列入《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
查士丁尼对罗马法的主要贡献是(B)
A.制定罗马习惯法
B.主持编纂法律,使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C.开始编写罗马成文法
D.制定了公民财产关系的法规
知识点3《查士丁尼法典》
6.《查士丁尼法典》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对以后西欧各国制订民法影响深远。
颁布该法典的国家是(C)
A.亚历山大帝国B.古巴比伦王国
C.拜占庭帝国D.罗马帝国
03能力提升
7.拜占庭帝国由古代罗马帝国分裂而成,其国运延续千年,对欧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9世纪初至11世纪初,拜占庭帝国臻于极盛。
阿拉伯作家描写拜占庭的手工艺品时写道:只有中国的工艺品能与之相媲美。
同时,自欧亚大陆各地区经由君士坦丁堡的大量货物非常多,它们是黑海地区的奴隶和盐、印度的香料和宝石、埃及的纸莎草和粮食、中国的丝绸和瓷器以及西方的银、熟铁产品、亚麻布、棉花和毛织品。
拜占庭的这段显赫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君士坦丁堡地处欧亚两洲之间的有利位置。
材料二:落后、保守的查士丁尼(483—565)一心想将恢复帝国的梦想变为现实。
因此,他征服了北非、意大利及西班牙地区,还编纂了罗马帝国的法典。
查士丁尼宣称:“我们将重建过去的一切,尽管其价值现已降低到最低限度……我们要重视罗马人的名誉,确保过去的一切以更大的规模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来。
”
(1)根据材料一归纳,拜占庭帝国的繁盛表现在哪些方面。
其繁盛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答案:商业兴旺,手工业发达。
归功于君士坦丁堡地处欧亚两洲之间的有利位置。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长年的对外军事扩张,导致国库空虚,财尽民穷;帝国衰弱,外族的入侵。
(3)从拜占庭帝国的1000余年的兴衰过程中,你有什么感悟?
答案:封闭保守使文明衰落,开放宽容使国家进步。
我们应该向先进的国家和民族学习,以开放的心态、包容的态度对待其他事物,不断创新,才能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04直击中考
8.(安顺中考)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冷眼旁观过政权更迭、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
它曾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D) A.雅典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D.拜占庭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