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桩钻芯法检测现场操作记录表(最新)
- 格式:xlsx
- 大小:11.73 KB
- 文档页数:1
基桩(地基)检测现场检查记录表注:本表一式三份,由建设(监理)单位组织填写,完成后一份交给检测单位作为检测报告监督登记的备案资料,一份交给质监机构作为质监员的监督档案资料,一份作为建设(监理)单位存档资料。
基桩(地基)检测现场检查记录表注:本表一式三份,由建设(监理)单位组织填写,完成后一份交给检测单位作为检测报告监督登记的备案资料,一份交给质监机构作为质监员的监督档案资料,一份作为建设(监理)单位存档资料。
基桩(地基)检测现场检查记录表注:本表一式三份,由建设(监理)单位组织填写,完成后一份交给检测单位作为检测报告监督登记的备案资料,一份交给质监机构作为质监员的监督档案资料,一份作为建设(监理)单位存档资料。
基桩(地基)检测现场检查记录表注:本表一式三份,由建设(监理)单位组织填写,完成后一份交给检测单位作为检测报告监督登记的备案资料,一份交给质监机构作为质监员的监督档案资料,一份作为建设(监理)单位存档资料。
基桩(地基)检测现场检查记录表注:本表一式三份,由建设(监理)单位组织填写,完成后一份交给检测单位作为检测报告监督登记的备案资料,一份交给质监机构作为质监员的监督档案资料,一份作为建设(监理)单位存档资料。
基桩(地基)检测现场检查记录表注:本表一式三份,由建设(监理)单位组织填写,完成后一份交给检测单位作为检测报告监督登记的备案资料,一份交给质监机构作为质监员的监督档案资料,一份作为建设(监理)单位存档资料。
基桩(地基)检测现场检查记录表注:本表一式三份,由建设(监理)单位组织填写,完成后一份交给检测单位作为检测报告监督登记的备案资料,一份交给质监机构作为质监员的监督档案资料,一份作为建设(监理)单位存档资料。
基桩(地基)检测现场检查记录表注:本表一式三份,由建设(监理)单位组织填写,完成后一份交给检测单位作为检测报告监督登记的备案资料,一份交给质监机构作为质监员的监督档案资料,一份作为建设(监理)单位存档资料。
河西坪田景观桥
桩基冲(钻)孔、挖孔成孔过程质检记录表
河西坪田景观桥
桩基冲(钻)孔、挖孔成孔过程质检记录表
河西坪田景观桥
桩基冲(钻)孔、挖孔成孔过程质检记录表
河西坪田景观桥
桩基冲(钻)孔、挖孔成孔过程质检记录表
河西坪田景观桥
桩基冲(钻)孔、挖孔成孔过程质检记录表
河西坪田景观桥
桩基冲(钻)孔、挖孔成孔过程质检记录表
河西坪田景观桥
桩基冲(钻)孔、挖孔成孔过程质检记录表
河西坪田景观桥
桩基冲(钻)孔、挖孔成孔过程质检记录表
河西坪田景观桥
桩基冲(钻)孔、挖孔成孔过程质检记录表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文件编号:作业指导书(桩基钻芯法试验检测/检查)编写: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受控状态:持有者姓名:分发号:持有者部门:作业指导书桩基钻芯法检测/检查目录1开展项目 (3)2依据文件 (3)3主要仪器设备 (3)4操作规程 (3)5试验/检测的工作程序 (4)6安全注意事项 (6)7数据处理 (6)8测量不确定度 (7)9原始记录表格 (7)1.开展项目适用于检测混凝土灌注桩的桩长、桩身混凝土强度、桩底沉渣厚度和桩身完整性,判定或鉴别桩端持力层岩土性状。
2.依据文件《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3:2007);《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3.主要仪器设备3.1 主要检测设备主标准设备3.2配套设备切割机、照相器材等。
4.操作规程4.1钻机操作规程4.1.1钻机安装就位,钻机安装要平稳牢固,孔口、立轴及天车三点成一线。
4.1.2开动钻机前对钻机进行详细检查,各润滑部位加足润滑油,并进行试钻,确认没有问题后方可开钻,开钻前应确认钻机转动部位无人靠近,禁止将使用工具和其它物品放置于钻机、水泵、发动机等传动及防护装置上。
4.1.3根据钻孔类型及深度确定所需钻杆及钻头的类型及数量,并按使用顺序放置于钻机的正前方。
4.1.4启动钻机的发动机。
4.1.5将钻杆及钻头(或标贯器)安装到钻机的主动钻杆的下部。
4.1.6调节钻机的变速阀门,使钻机的钻进速度满足设定要求。
4.1.7启动油压给进阀,打开进水阀,开始钻进,钻进时,操作人员须思想集中,及时掌握孔内压力、水量及机械运转情况,钻机运转时,禁止带手套。
4.1.8钻至一定深度后,关闭油压给进阀,关闭进水阀,启动起拔阀,将钻具拔出。
4.1.9卸掉钻具,取出芯样,现场芯样描述。
4.1.10重复步骤5至9,直至钻到预定取芯深度。
4.1.11关闭发动机,整理钻具,钻机移位,钻芯结束。
5.试验/检测的工作程序5.1现场操作5.1.1每根受检桩的钻芯孔数和钻孔位置宜符合下列规定:①桩径小于1.2m的桩钻1 孔,桩径为1.2~1.6m的桩钻2孔,桩径大于1.6m的桩钻3孔。
4 混凝土桩钻芯法检测4.1 检测适用范围4.1.1本方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灌注桩的桩长、桩身混凝土强度、桩底沉渣厚度和桩身完整性,判定或鉴别桩端持力层岩土性状。
4.1.2对混凝土灌注桩全桩长进行钻芯法检测时,受检桩桩径不宜小于800mm长径比不宜大于30。
为检测混凝土灌注桩桩身上部的混凝土质量,钻芯法检测可不受桩径和长径比的限制。
4.1.3混凝土灌注桩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可用钻芯法进行检测:1对于端承型大直径混凝土灌注桩,当受设备或现场条件限制无法进行承载力检测时。
2由于没有预埋声测管或声测管堵塞无法进行声波透射法试验时。
3出现本规程第3.3.4 条第1、2、6 款情况,需桩身完整性验证检测时。
4出现本规程第3.3.5 条第2 款情况,需桩身完整性扩大检测时。
4.2 抽样数量4.2.1直径大于800mm 的混凝土嵌岩桩应采用钻芯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检测桩数不得少于总桩数的10%,且每根柱下承台的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 根。
4.2.2直径小于和等于800mm 的桩及直径大于800mm 的非嵌岩桩,可根据桩径和桩长的大小,结合桩的类型和实际需要采用钻芯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或低应变法进行检测,检测桩数不得少于总桩数的10%。
4.2.3钻芯法检测混凝土灌注桩的抽样原则和抽样数量应符合本规程第 3.3.1 条、第3.3.2 条第3、6 款的规定。
4.2.4对于第4.1.3 条第1 款情况,可采用钻芯法测定桩底沉渣厚度并钻取桩端持力层岩土芯样检验桩端持力层。
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应少于10 根。
4.3检测用仪器、设备4.3.1混凝土灌注桩钻孔取芯宜采用振动小、调速范围广、扭矩大、液压操作的钻机,并配有相应的钻塔和牢固的底座。
钻机应具有足够的刚度,操作灵活,容易固定,移动方便,并应有循环水冷却系统。
4.3.2钻进机具设备参数应符合下列要求:1额定最高转速不低于790r/min 。
2转速调节范围不少于4 档。
钻芯法检测砼强度检验检测原始记录钻芯法检测砼强度是一种常用的评估混凝土强度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取样的混凝土进行钻芯取样,然后进行实验室检测,以确定混凝土的强度。
下面是一个钻芯法检测砼强度的检验检测原始记录的示例,共计超过1200字。
检测单位:****检测日期:****年**月**日检测地点:****检测人员:****一、检测目的本次检测的目的是评估该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以确认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工程质量标准。
二、检测方法本次检测采用钻芯法进行,首先在混凝土结构上钻取芯样,然后通过实验室检测芯样的抗压强度,以确定混凝土的实际强度。
三、检测仪器和工具1.钻芯机2.钻芯钻头3.电动钻4.抽芯器5.常用实验室设备:压力机、取芯锋利刀具、芯样尺寸测量工具等。
四、检测过程1.检测前准备:(1)准备钻芯机和钻芯钻头,并保证其工作正常。
(2)对要检测的混凝土表面进行清理和清除杂物。
(3)查看结构图和设计要求,确定采样位置和数量。
(4)使用电动钻+钻芯钻头进行钻芯。
2.钻芯取样:(1) 在已经确定的点位上,使用电动钻和钻芯钻头进行钻芯。
钻芯的直径为**mm,深度为**mm。
(2)每个点位取样后,使用抽芯器将钻芯取出并保存。
3.芯样标记和保存:(1)对每个芯样进行标记,包括采样位置、日期、编号等信息。
(2)将每个芯样放入标准的芯样容器中,并进行密封保管。
4.实验室测试:(1)准备实验室所需设备和材料。
(2)根据标准方法,对每个芯样进行抗压强度测试。
(3)记录并保存测试结果。
五、检测结果根据实验室测试结果,对每个芯样的抗压强度进行记录。
六、检测结论根据检测结果,评估混凝土的强度与设计要求的符合度,并形成检测结论。
七、检测报告根据以上的检测过程和检测结果,生成检测报告,并详述检测结果和结论。
八、备注对于采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异常情况和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进行记录和备注。
以上是一个钻芯法检测砼强度的检验检测原始记录的示例,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具体内容可能有所不同。
4 混凝土桩钻芯法检测4.1检测适用范围4.1.1本方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灌注桩的桩长、桩身混凝土强度、桩底沉渣厚度和桩身完整性,判定或鉴别桩端持力层岩土性状。
4.1.2对混凝土灌注桩全桩长进行钻芯法检测时,受检桩桩径不宜小于800mm、长径比不宜大于30。
为检测混凝土灌注桩桩身上部的混凝土质量,钻芯法检测可不受桩径和长径比的限制。
4.1.3混凝土灌注桩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可用钻芯法进行检测:1对于端承型大直径混凝土灌注桩,当受设备或现场条件限制无法进行承载力检测时。
2由于没有预埋声测管或声测管堵塞无法进行声波透射法试验时。
3对低应变法检测中不能明确完整性类别的桩或3类桩,需桩身完整性验证检测时。
4单孔钻芯检测发现桩身混凝土质量问题时,需桩身完整性扩大检测时。
4.2抽样数量4.2.1直径大于800mm的混凝土嵌岩桩应采用钻芯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检测桩数不得少于总桩数的10%,且每根柱下承台的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
4.2.2直径小于和等于800mm的桩及直径大于800mm的非嵌岩桩,可根据桩径和桩长的大小,结合桩的类型和实际需要采用钻芯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或低应变法进行检测,检测桩数不得少于总桩数的10%。
4.2.3钻芯法检测混凝土灌注桩的抽样原则和抽样数量应符合本规程第 3.3.1 条、第 3.3.2 条第3、6款的规定。
4.2.4对于第4.1.3条第1款情况,可采用钻芯法测定桩底沉渣厚度并钻取桩端持力层岩土芯样检验桩端持力层。
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应少于10根。
4.3检测用仪器、设备4.3.1混凝土灌注桩钻孔取芯宜采用振动小、调速范围广、扭矩大、液压操作的钻机,并配有相应的钻塔和牢固的底座。
钻机应具有足够的刚度,操作灵活,容易固定,移动方便,并应有循环水冷却系统。
4.3.2钻进机具设备参数应符合下列要求:1额定最高转速不低于790r/min。
2 转速调节范围不少于4档。
3额定配用压力不低于1.5Mpa。
附录A桩身内力测试A.0.1 基桩内力测试适用于混凝土预制桩、钢桩、组合型桩,也可用于桩身断面尺寸基本恒定或已知的混凝土灌注桩。
A.0.2 对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桩,可得到桩侧各土层的分层抗压摩阻力和桩端支承力;对竖向抗拔静荷载试验桩,可得到桩侧土的分层抗拔摩阻力;对水平力试验桩,可求得桩身弯矩分布,最大弯矩位置等;对打入式预制混凝土桩和钢桩,可得到打桩过程中桩身各部位的锤击压应力、锤击拉应力。
A.0.3 基桩内力测试宜采用应变式传感器或钢弦式传感器。
根据测试目的及要求,宜按表A.0.3中的传感器技术、环境特性,选择适合的传感器,也可采用滑动测微计。
需要检测桩身某断面或桩底位移时,可在需检测断面设置沉降杆。
传感器技术、环境特性一览表表A.0.3A.0.4传感器设置位置及数量宜符合下列规定:1传感器宜放在两种不同性质土层的界面处,以测量桩在不同土层中的分层摩阻力。
在地面处(或以上)应设置一个测量断面作为传感器标定断面。
传感器埋设断面距桩顶和桩底的距离不应小于1倍桩径。
2在同一断面处可对称设置2~4个传感器,当桩径较大或试验要求较高时取高值。
A.0.5应变式传感器可视以下情况采用不同制作方法:1对钢桩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1)将应变计用特殊的粘贴剂直接贴在钢桩的桩身,应变计宜采用标距3~6mm的350Ω胶基箔式应变计,不得使用纸基应变计。
粘贴前应将贴片区表面除锈磨平,用有机溶剂去污清洗,待干燥后粘贴应变计。
粘贴好的应变计应采取可靠的防水防潮密封防护措施。
2)将应变式传感器直接固定在测量位置。
2对混凝土预制桩和灌注桩,应变传感器的制作和埋设可视具体情况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之一:1)在600~1000mm长的钢筋上,轴向、横向粘贴四个(二个)应变计组成全桥(半桥),经防水绝缘处理后,到材料试验机上进行应力-应变关系标定。
标定时的最大拉力宜控制在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的60%以内,经三次重复标定,应力-应变曲线的线性、滞后和重复性满足要求后,方可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