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503.00 KB
- 文档页数:114
一、概述(一)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1、矿区位置整合后的山西下合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武乡县城127°方向、直线距离约24km的下合村,行政区隶属于武乡县韩北乡管辖。
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3°04′11″—113°06′17″,北纬36°43′02″—36°44′29″井田中心点地理坐标:东经113°05′16″,北纬36°43′44″。
井田公路与武乡-左权公路约5.5km,有公路与之相通;距武乡-左权铁路监漳镇火车站6.5km,交通运输较便利。
(详见交通位置示意图1-1-1)。
2、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据2009年11月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发送的晋煤重组办发[2009]49号文《关于对长治市武乡县煤矿企业兼并重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山西下合煤业有限公司由原武乡县韩北乡下合村煤矿、武乡县韩北乡枣岭联营煤矿及新增空白区重组而成。
重组后井田面积3.4544km2,批采15号煤层,核定生产规模30万t/年。
矿井隶属山西王家峪煤业(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性质为股份制公司。
2011年9月9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规函【2011】1295号文件“关于山西下合煤业有限公司调整产能的批复”,批准山西下合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的产能由原来的30万t/年调整变更为90万t/年。
(二)井田境界2012年9月13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该矿颁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11220046051;批准开采14—15号煤层,许可生产规模300kt/a,井田面积3.452km2,开采深度为+935m—+450m。
拐点坐标见表1-2-1。
图1-1-1 交通位置图拐点编号1954坐标系(6度带)1980坐标系(6度带)1980坐标系(3度带)X Y X Y X Y1 4068640 19687830 4068591.61 19687761.35 4066907.53 38419771.382 4068160 19688090 4068111.61 19688021.35 4066419.80 38420016.143 4067230 19686960 4067181.60 19686891.35 4065525.94 38418857.984 4067500 19686515 4067451.60 19686446.35 4065809.64 38418421.805 4067240 19686370 4067191.59 19686301.35 4065554.39 38418268.796 4067700 19686030 4067651.60 19686961.34 4066024.65 38417943.467 4069850 19684925 4069801.60 19684856.33 4068207.46 38416906.678 4068940 19686280 4068891.60 19686211.34 4067255.79 38418232.069 4069050 19687000 4069001.61 19686031.34 4067343.17 38418954.91在由以上9个坐标拐点连线圈定的井田范围内,需扣除武乡县韩北乡下合砖厂矿区范围,砖厂范围由4个坐标拐点连线圈定(1980坐标系3度带):1、X=4066303.32 Y=38418063.862、X=4066295.76 Y=38418145.643、X=4066175.24Y=38418129.864、X=4066185.83Y=38418047.18(三)矿山开发现状本次兼并重组后山西下合煤业有限公司由原武乡县韩北乡下合村煤矿、武乡县韩北乡枣岭联营煤矿及新增井田重组而成。
金阳煤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加,煤炭资源的重要性愈加突显。
金阳煤矿作为我国一二煤田中的领头羊,其煤炭储量及资源潜力极为巨大,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因此,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金阳煤矿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
一、概述金阳煤矿金阳煤矿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武乡镇,是以煤炭开采、选煤和洗煤加工为主的煤矿企业。
该矿区煤田面积约200平方公里,煤炭资源储量大,特别是烟煤储量占比较大,是一二煤田中的关键煤田之一。
二、金阳煤矿资源开发现状金阳煤矿作为一二煤田中比较发达的煤田之一,其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存在一些不足。
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落后。
金阳煤矿在煤炭开采、选煤和洗煤加工等方面,存在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
2. 生态环境污染。
随着煤炭生产的不断扩大,金阳煤矿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大气、水质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3. 资源利用不充分。
金阳煤矿虽然煤炭资源丰富,但其资源利用不够充分,未能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价值。
三、金阳煤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1. 技术升级。
通过引进、推广先进技术设备,提高工人技能,降低生产成本和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加强环境保护。
加大对污染行为的惩罚力度,实施清洁生产,推进煤机破碎、选煤和洗煤等环保技术革新,减少生产对环境的影响,确保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持平。
3. 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采用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建立高效率、高质量的生产流程。
同时,通过煤气化、炼制、制氢等深加工技术手段,将煤炭资源转化为清洁能源和其他高附加值产品,提升资源利用效益。
四、金阳煤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优势1. 提高经济效益。
优化管理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价值,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 促进区域发展。
金阳煤矿的发展,将为当地经济的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促进区域发展。
3. 推进能源转型。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显得尤为重要,金阳煤矿以清洁能源为未来发展方向,是推进能源转型的重要一环。
废弃煤矿开发利用方案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和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废弃煤矿的开发利用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利用废弃煤矿资源,以下是一个废弃煤矿开发利用方案:一、煤矿环境修复废弃煤矿地区通常存在大量的煤矸石和废渣,严重破坏了土壤和水质环境。
因此,首要任务是进行煤矿环境修复工作。
煤矸石和废渣可以用来填充废弃矿井和修复地表,并采用生物修复技术进行土壤恢复。
同时,加强水质监测和治理,控制煤矿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
二、煤矿水资源的开发废弃煤矿底部通常积水较多,形成了可利用的水资源。
可以建设废弃煤矿水产业园,采取集中处理和循环利用的方式。
利用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将废弃煤矿水进行处理后,可以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和城市供水等方面,真正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三、废弃煤矿地下空间利用废弃煤矿的地下空间通常较大,在不影响矿山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空间进行工业生产、仓储和旅游等活动。
可以开展地下储气库、地下工厂和地下物流等项目,有效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煤矸石资源的利用煤矸石是废弃煤矿开发利用的重要资源之一。
可以通过先进的煤矸石选煤技术和环保矸石处理技术,对煤矸石进行精选和加工,提高煤矸石的利用价值。
煤矸石可以用于燃煤发电、水泥生产、道路建设等领域,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五、开展科技创新废弃煤矿开发利用需要充分借助科技创新的力量。
可以通过引进和培育科技企业,加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
研究和发展新型绿色环保技术,探索废弃煤矿开发利用的新途径和新模式,为废弃煤矿的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可以实现废弃煤矿的开发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矿区对环境的损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废弃煤矿开发利用工作的顺利进行。
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方案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为了合理规划和利用煤炭资源,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制定科学合理的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煤炭资源开发的现状与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对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导致了严重的煤炭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同时,煤炭产业结构不合理,煤炭企业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产能过剩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二、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1. 能源安全保障: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合理规划和利用煤炭资源对于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优化煤炭资源开发布局,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可以有效降低对进口能源的依赖,保障国家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2. 环境保护: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
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可以通过推广清洁煤技术和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煤炭燃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 经济发展: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岗位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科学规划和布局,可以推动煤炭产业的优化升级,提高煤炭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方案的制定原则1. 科学合理性:规划方案应基于充分调研和科学分析,充分考虑煤炭资源的地质条件、产能分布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确保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综合协调性:规划方案应综合考虑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各个环节,包括煤炭勘探、开采、运输、加工和利用等,确保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和衔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3. 可持续性:规划方案应注重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的要求,推动煤炭产业的绿色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煤业公司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86页]***煤炭运销集团***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工程编号:建设规模:45万t/a院长: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零一一年八月目录一、概述 (1)(一)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5)(二)编制依据 (4)二、煤炭需求现状和预测 (8)(一)煤炭在国内外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8) (二)煤炭价格分析 (10)三、矿产资源概况 (12)(一)矿区总体概况 (12)(二)设计项目资源概况 (12)四、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 (27)(一)开采方案 (27)(二)防治水方案 (34)五、矿床开采 (46)(一)露天开采 (46)(二)地下开采 (46)六、选矿及尾矿设施 (62)(一)选矿方案 (62)(二)尾矿设施 (62)七、环境保护 (63)(一)矿山地质环境评价 (63)(二)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和土地复恳方案 (64) 八、开发方案简要结论 (74)(一)设计利用矿产资源/储量和设计生产规模及服务年限 (74) (二)产品方案 (74)(三)厂址及开拓运输方案 (74)(四)采、选工艺方案 (75)(五)综合回收及利用方案 (75)(六)综合评价 (76)(七)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78)附表: (79)一、劳动定员汇总表 (79)二、建设项目资金概算表 (79)三、原煤生产成本估算详见下表 (82)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82)附图:(1)2号煤层井上下对照图(1:5000);(2)10号煤层井上下对照图(1:5000);(3)2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1:5000);(4)10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1:5000);(5)煤层综合柱状图(1:500);(6)2号煤层采掘工程现状平面图(1:5000);(7)10号煤层采掘工程现状平面图(1:5000);(8)2号煤层井田开拓方式平面图(1:5000);(9)10号煤层井田开拓方式平面图(1:5000);(10)井田开拓方式剖面图(1:2000);(11)2号煤层采区巷道布置及机械配备平面图(1:2000);(12)10号煤层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图(1:5000);(13)采区巷道布置剖面图(1:2000);(14)工业场地布置图(1:500);附录:1.设计委托书;2.采矿许可证;3.***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名称变更核准通知书;4.***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46号文“关于运城市市直(部分)和河津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5.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6.煤层煤样鉴定检测报告。
目录一、概述 (1)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5)三、矿产资源概况 (9)四、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 (28)五、矿床开采 (38)六、主要机电设备 (41)七、选矿及矿井矸石处理 (44)八、灾害预防与安全装备 (46)九、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59)十、技术经济 (64)十一、开发方案简要结论 (71)附录:1、采矿许可证,证号:,有效期2010年3月—2011年3月。
2、河南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豫储评字【2010】83号文关于《河南省XX市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
3、河南省国土资源厅2011年1月15日豫国土资储备字【2011】6号文关于《河南省XX市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
附图目录一、概述(一)交通位置河南省XX市XX煤矿(以下简称XX煤矿)位于XX市西南约20km处,矿区位于XX煤田的东部,在XX市XX镇、XX两镇的辖区内,工业广场设在XX市XX镇XX村的西北处,与XX村紧紧相连,西张公路从工业广场的西边穿过。
北东距陇海铁路XX站约18km,连霍高速公路20km,310国道12km,东距郑州市约75km,北西距洛阳市约50km。
沿途全部为柏油公路,交通方便。
(二)地形地貌勘探区位于XX山脉的北麓,地势南高北低,属低山丘陵区。
最高海拔标高+740.40m,最低标高李家窑北为+260m,相对高差480.40m,地形坡度较大,一般为25~40º,主要的沟谷有XX沟、圣水沟、里河沟。
(三)河流水系区内主要溪沟有三条,一是XX溪,二是圣水溪,三是里河溪,均属黄河水系,平时断流干涸,雨季细流涓涓,遇暴雨时洪水汹涌。
下游主要水库有赵瑶水库和里河水库。
赵瑶水库竣工于1957年11月,土坝结构,坝堤最大高度19m,坝堤最低标高+364.46m溢洪道标高+340.86m,最大库容量44.94万m3,受水面积9Km2.里河水库竣工于1965年5月,土坝结构,坝堤最大高度22m,最大库容量56.5万m3,受水面积6.5Km2。
煤炭资源开发的规划方案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煤炭作为一种主要的能源资源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和利用。
然而,煤炭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为了有效地利用煤炭资源,保护环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煤炭资源开发规划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煤炭资源开发的规划方案,旨在为相关决策者提供参考。
第一部分:煤炭资源的现状和挑战在全球能源需求的推动下,煤炭作为一种廉价且丰富的能源资源,仍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占据着重要地位。
然而,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煤炭资源的开采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煤矿开采会导致土地破坏、水资源污染以及空气污染等问题,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其次,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对人类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
煤炭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最后,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存在着资源浪费和能源效率低下的问题。
传统的煤炭开采方式存在着资源浪费的现象,而煤炭的利用效率也相对较低。
第二部分:煤炭资源开发的规划原则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煤炭资源开发规划方案至关重要。
在制定规划方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煤炭资源的开发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在满足当前能源需求的基础上,保护环境、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环境保护原则:煤炭资源的开发应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低污染物排放,保护水资源和空气质量。
3.资源优化利用原则:煤炭资源的开发应注重资源的优化利用,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4.科学技术支撑原则:煤炭资源的开发应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撑,推动煤炭开采技术的创新,提高煤炭的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第三部分:基于上述原则,制定煤炭资源开发的规划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推动煤炭清洁利用:加强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减少煤炭燃烧排放产生的污染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加强煤矿安全管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减少矿难事故的发生。
第一章概述第一节矿井基本情况一、井田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山西乡宁焦煤集团元甲煤业有限公司位于乡宁县城东北约20km,乡宁县管头镇北,行政区划隶属管头镇。
其地理坐标为: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8′28″~111°01′08″,北纬36°03′27″~36°05′21″。
临汾至乡宁公路(省级公路)从井田南部边界通过,井田有水泥硬化公路与该公路相通。
西距乡宁县昌宁镇20km为209国道,东距台头镇10km为309国道。
向东约50km可到临汾市,与大运高速公路、108国道,南同蒲铁路相接,交通运输条件较为便利。
(详见交通位置图1-1-1)。
元甲煤业有限公司属本次兼并重组整合矿井,隶属于山西乡宁焦煤集团,企业性质为有限公司,为国有企业。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后生产能力为60万吨/年,该工程项目为改扩建矿井。
二、目的与任务本矿为充分利用资源,加强合理化管理生产,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完成上级交给任务,按照国土资源部2007年2月6日颁发的国土资发[2007]26号文件关于印发《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的通知,于2010年11月委托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并已由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以晋国土资储备字[2011]846号备案。
为合理开发煤炭资源,配合矿方完成采矿证换证工作,我公司受山西山西地丰煤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17乡宁焦煤集团元甲煤业有限公司委托编制该矿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三、井田气候及地理特征1、气象本区为四季分明的温带半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风向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
昼夜温差较大,据本县气象站近10年的观测资料:年最低日平均气温-8.7℃,年最高日平均气温10.2℃,年平均气温9.5℃,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5.4℃,7、8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2.1℃。
年最小降水量为380.6mm,最大为700mm,多年平均降水量508.5mm,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9月份。
***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修改版>(供兼并重组用)***煤矿设计有限公司二○一一年七月***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修改版>(供兼并重组用)工程编号:F1387工程规模:0.6Mt/a院长: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煤矿设计有限公司二○一一年七月编制人员名单专业姓名(签字)技术职称段晓博工程师采矿耿毅德工程师机制郝冬冬工程师四大件张志江工程师秦景春高级工程师供电胡玉厚高级工程师高金鑫高级工程师水暖郭阿娟工程师总图施瑞良工程师土建王彩俊工程师张海霞工程师经济朱玉琴工程师附图目录序号图纸名称图纸编号备注1 地质地形图F1387-103-012 9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F1387-105-013 15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F1387-105-024 地层综合柱状图F1387-107-015 9号煤层井田开拓方式平面图F1387-109-016 15号煤层井田开拓方式平面图F1387-109-027 井田开拓方式Ⅰ-Ⅰ剖面图F1387-109-038 15号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F1387-110-019 15号煤层充水性图F1387-114-0110 9号煤层采区巷道布置及机械设备配备平面图F1387-163-0111 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图F1387-447-01目录一、概述 (1)(一)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1)(二)编制依据 (6)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9)(一)该矿产在国内外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9)(二)产品价格分析 (9)三、矿产资源概况 (13)(一)矿区总体概况 (13)(二)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5)四、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 (38)(一)开采方案 (38)(二)防治水方案 (46)五、矿床开采 (50)(一)矿区开采总顺序及首采地段的选择 (50)(二)推荐的生产能力及能力验证 (50)(三)利用远景储量扩大生产年限或延长矿山生产年限的可能性 (51)(四)开采崩落范围的确定 (51)(五)开采技术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对采矿方法选择的影响 (52)(六)采矿方法的选择和比较 (53)(七)工作面结构参数及矿井、采区、工作面的采矿回采率 (53)(八)通风与安全 (54)六、选矿及尾矿设施 (78)(一)选矿方案 (78)(二)尾矿设施 (80)七、环境保护 (81)(一)矿山地质环境 (81)(二)矿山环境影响 (88)八、开发方案简要结论 (100)(一)设计利用矿产资源储量和根据矿床开采规模确定的生产规模及矿山服务年限 (100)(二)产品方案 (100)(三)厂址及开拓运输方案 (100)(四)采、选工艺方案 (101)(五)综合回收、综合利用方案 (101)(六)对工程项目扼要综合评价 (101)(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02)附件:1.资质证书;2.设计委托书;3.承诺书;4. 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37号文《关于长治市长治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5. 采矿许可证C1400002009111220045873;6. 晋国土资储备字[2011]号文《山西省沁水煤田长治县***煤业有限公司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供兼并重组用)矿产资源储量备案证明;7. 长治市煤炭工业局长煤局安字[2010]34号文《关于长治市2009年度年产30万吨以上(含30万)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8. 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关于煤尘爆炸性和自燃倾向性的鉴定检测报告。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一、概述(一)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1. 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及企业性质长治羊头岭南窑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位于长治县西南部直距12km的八义镇南窑沟-北窑沟村一带。
行政区划隶属八义镇管辖。
地理坐标为:东经:112°59′33″~113°00′36″北纬:35°56′14″~35°57′49″。
***煤业有限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
2. 矿井现状(1)矿区范围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09年11月30日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11220045873)和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37号文“关于长治市长治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重组整合后的***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井田面积3.7078km2,由原山西长治南窑沟煤业有限公司(井田面积1.1000km2)、原山西长治师庄煤业有限公司(部分面积0.5881km2)和其北部和南部新增区(面积2.0197km2)组成。
批准开采9、15号煤层,批准开采深度1039.97m-929.97m,生产规模为0.60Mt/a。
井田境界由以下1~6个拐点坐标连线圈定:表1-1-1 整合后井田境界拐点坐标54年北京坐标系(6°带)80年西安坐标系(6°带)80年西安坐标系(3°带)序号X Y X Y X Y1 19679800.00 3983429.00 3983380.25 19679731.72 3982433.72 38409117.592 19681339.00 3983146.00 3983097.25 19681270.73 3981683.95 38410633.803 19680982.00 3981588.00 3981539.24 19680913.73 3980138.13 38410229.194 19681319.00 3981588.00 3981539.24 19681250.74 3980127.77 38410565.945 19680800.00 3980500.00 3980451.23 19680731.73 3979056.55 38410013.906 19679800.00 3980500.00 3980451.23 19679731.73 3979087.27 38409014.67整合后批采9、15号煤层,9号煤层和15号煤均可采。
整合后设计生产能力为0.60Mt/a,排水量为1247m3/d,该矿现开采15号煤层,采用长壁综采放顶煤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主立井采用一对箕斗提升,副立井采用单钩罐笼提升,运输大巷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工作面采用刮板机运输。
(2)矿区开采现状及周围开发情况①兼并重组前矿井生产及建设概况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2009年9月14日下发的晋煤重组办发[2009]37号文“关于长治市长治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由山西长治羊头岭煤业有限公司作为重组整合主体企业/地方骨干企业,重组整合原山西长治南窑沟煤业有限公司、原山西长治师庄煤业有限公司(部分)和及新增区空白资源,重组整合后企业名称为***煤业有限公司。
重组整合后的***煤业有限公司井田面积 3.7078km2,由原山西长治南窑沟煤业有限公司(井田面积1.1000km2)、原山西长治师庄煤业有限公司(部分面积0.5881km2)和其北部和南部新增区(面积2.0197km2)组成,校准生产能力由0.30Mt/a 提升为0.60Mt/a 。
a. 山西长治南窑沟煤业有限公司山西长治南窑沟煤业有限公司原名为“长治县八义镇南窑沟煤矿”,为长治县八义镇南窑沟村办集体企业,始建于1982年,1985年投产。
批采9、15号煤层,现开采15号煤层。
该井田原有两个坑口进行生产,分别为一坑口、二坑口,其各井口坐标及特征见表1-1-2:表1-1-2 原生产系统井筒特征表原一坑口始建于1982年,于1985年建成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9万t/a ,拟开采15号煤层。
二坑口始建于2004年4月,现为基建期,设计能力6万吨/年,拟开采拟开采9号煤层,在巷道掘进过程中发现本井田9号煤层仅局部可采,于2005年政策性关闭,未开采15号煤。
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晋煤行发[2008]号文,批准该矿进行采煤方法与生产系统的改革,并将生产能力提高到30万t/a ,同时进行一二坑巷道的贯通。
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37号文,该矿进行兼并重组。
该矿现在为基建矿,一坑已停止生产,坑口 名称坐标井筒 类型 井筒垂深(m ) 井筒 直径(m ) 坡度(°) 砌碹 方式 XY H 一坑主井3981336.018 19680426.854 1091.00 立井 115.00 4.0 90 料石 副井3981550.611 19680452.611 1082.92 立井 85.90 3.0 90 料石 二坑主井3981180.778 19680828.913 1085.59 立井 128.59 4.2 90 料石 副井 3981234.970 19680891.374 1082.85 立井 126.85 4.0 90 料石一坑副井现为回风立井;基建井口分别为:基建主井:原二坑主井基建副井:原二坑副井回风立井:原一坑主井等新的生产系统形成后,关闭原一坑的副井。
2009年11月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76号文《关于长治市长治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批复》山西长治南窑沟煤业有限公司整合为***煤业有限公司;矿区面积为3.7078km2,矿井能力0.6Mt/a。
该矿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主立井采用双钩箕斗,担负全矿井的辅助提升,为矿井的进风井。
回风立井装备单钩罐笼,担负全井回风任务和升降人员,设梯子间,作为矿井的另一个安全出口。
采煤方法为重型支架放顶煤采煤法,工作面支护采用金属单体液压支柱支护,顶板管理采用全部垮落法。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为抽出式,主扇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提升运输系统主要包括主立井、运输大巷、采区运输、顺槽运输和回采面运输,主立井采用JLS-20型矿用双钩箕斗式提升,运输大巷采用DSJ80/15/20型胶带输送机运输,回采工作面采用刮板输送机运输。
矿井采用双回路供电,一路10KV来自八义供电所852线路,另一路10KV 来自荫城供电所524煤矿专线。
由于该矿正在基础建设中,停止生产,故只有基建井筒淋水,水量为25~50 m3/h。
中央主、副井水仓容量分别为2080 m3和1600 m3,采区水仓容量为200m3,井下排水为三级排水,备有三台水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主水泵型号为D46-30*6型。
地面设有210 m3静压水池容量,供矿井防尘和消防用水。
据晋煤安发[2008]534号文,该矿2008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为:15号煤层瓦斯绝对涌出量0.31 m3/min,相对涌出量1.17 m3/t,属低瓦斯矿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