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生平简介武曌
- 格式:ppt
- 大小:505.50 KB
- 文档页数:12
三一文库()〔历史名人武则天简介〕导语: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
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名人,欢迎查阅与借鉴,谢谢。
历史名人武则天简介中文名:武曌(武瞾、武照)别名:武则天、武媚娘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四川广元出生日期:公元624年2月17日(甲申年)逝世日期:神龙元年(公元705年12月16日)职业:皇帝、政治家、诗人信仰:佛教主要成就:废唐,改国号为周;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代表作品:《臣轨》《如意娘》谥号: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后年号:证圣圣历神功久视神功神龙享年:82岁在位时间:690年―705年陵寝:乾陵生平简介:武则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
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
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上位: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则天在长安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宗最初非常宠爱她,赐名“武媚”,但不久便将她冷落一边。
武则天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唐太宗的儿子后来的高宗李治建立了感情。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624—705),名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她14岁入宫被唐太宗封为才人,赐号“武媚”。
后为高宗立为皇后。
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儿子中宗和睿宗,自己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
武则天统治前期,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他的元老重臣,就此打破大族控制政局、垄断高官的局面,定都洛阳。
世人据其尊号“则天大圣皇帝”,称之为武则天。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彠原为山西木材商人,从军结识唐高祖李渊,官路享通,武德三年升正三品工部尚书。
武则天童年时期跟随父亲在各地生活,少而好学,喜读文史诗集,颇有才气。
武则天12岁时父亲去世,她和母亲受到族兄的虐待。
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则天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宗最初非常宠爱她,赐名“武媚娘”,但不久便将她冷落一边。
武则天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唐太宗的儿子即后来的高宗李治建立了感情。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武则天和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感业寺为尼,但是她与新皇帝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
唐高宗即位后,武则天被召还入宫,第二年便升为昭仪(二品),后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儿子李弘。
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立武氏为皇后,武则天随后残忍地虐杀了王皇后和萧淑妃,让自己的儿子李弘做了太子,为高宗出谋划策,排斥异己,使高宗实现了君主集权。
显庆五年(660年),高宗初患风疾,开始让武后处理部分政务。
从此,武后参与朝政,处事也都符合高宗旨意。
在此期间,借助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朝政十分顺利,特别是在隋末唐初屡屡受挫的高丽战场,自显庆五年后频频告捷,唐朝疆域也得到扩大。
随着唐高宗病情的加重,武则天独自处理朝政的机会越来越多,在朝廷上就慢慢有了公开的势力,引起了唐高宗的不满。
麟德元年(664年),唐高宗和宰相上官仪商议对策,决定废掉武则天,这个阴谋却最终因武则天反应敏捷、处理得法而流产了。
武则天:从宫女到女皇的传奇人生武则天,原名武曌,又被称为武周,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在一个重视男性的时代中,却以非凡的才华、坚定的意志和无比的权力,实现了女性在政治上的崛起和文化的繁荣。
本文将从武则天的出生、成长、统治时期和影响等方面,来揭示这个传奇女皇的一生。
一、出生与成长武则天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官僚家庭中,从小就展现出了聪明才智和不凡的气质。
她的父亲武士彟是一位精明的商人,凭借智慧和努力积累了一定的财富。
在家庭的熏陶下,武则天从小就对政治和权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然而,她的性别并没有得到家庭的重视,相反,她的才华和智慧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二、入宫与崛起在唐太宗时期,武则天以宫女的身份进入了皇宫。
虽然一开始她的地位并不高,但是凭借着才智和聪明,她逐渐获得了太宗的宠爱。
在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展现出了敏锐的政治触觉,与当时的皇太子李治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唐太宗逝世后,李治即位为唐高宗,武则天也因此成为了皇后。
作为皇后,武则天展现出了强烈的权力欲望和政治手腕。
她积极参与到政治决策中,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协助丈夫处理国事。
然而,高宗的懦弱个性使得武则天逐渐掌握了实际的权力。
在唐高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再次展现出了果断和冷酷的一面,通过宫廷政变废除了太子,掌握了国家大权。
三、武周王朝公元690年,武则天废唐睿宗,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作为女皇,武则天展现出了非常高的治国才华和军事才能。
她任用贤能之士,打击贪污腐败,整顿财政和军事制度,使国家的实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在统治期间,武则天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她重视农业生产和手工业发展,积极推动商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同时,她还大力发展文化教育,推广儒家思想和文化艺术,推动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
此外,她还对兵制进行了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军事力量。
四、评价与影响武则天的统治时期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
虽然她的一些措施如“酷吏政治”等引起了一些争议,但是她的治国才华和对文化教育的重视无疑为唐朝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之武则天十四.武则天武则天并州文水人,唐初工部尚书武士彟之女,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代女政治家。
人物事略1.武皇家世武则天,本名武照,称帝后改为武曌。
祖籍初唐并州文水。
她诞生于唐高祖武德七年正月,卒于中宗神龙元年十一月。
生母是武士彟的续妻,陇右大士族、隋朝宰相、遂宁公杨达之女。
2.入宫见闻贞观十一年,14岁的武则天以长相俊美,人选宫中,受封“才人”。
入宫之后,武则天行事干练,善解人意,再加上姿色娇艳,颇得太宗欢心,遂赐号“媚娘”。
时日既久,太宗又发现她学识尚好,且懂礼仪,便把她从侍穿衣着的行列,调入御书房侍候文墨。
这一变故使武则天开始接触皇家公文,了解了一些宫廷大事,并能读到许多不易得见的书籍典章,眼界顿阔,日渐通晓官场政治和权术。
3.皇后武则天公元654年,即高宗永徽五年的十月十三日,高宗正式下诏书废王皇后、萧淑妃为庶人,六天后,立武则天为皇后。
武则天对王皇后、萧淑妃也没有放过,将二人各责打了一百杖,然后残忍地砍去双脚,泡在酒瓮里活活折磨死了。
4.平定徐敬业武则天为以后做女皇做的准备活动,被一些大臣识破,遭到了他们的激烈反对。
花公元684年的九月,被武则天贬出京城的徐敬业开始起兵反抗。
武则天连忙调动了三十万兵马迎战,让李孝逸领兵平叛。
只用了四十天的时间,徐敬业的叛乱便被平定了。
5.实现女皇梦公元690年的重阳节,即九月九日,年近古稀的武则天改元“天授”,正式建立了大周王朝,自称“圣神皇帝”。
同时,将睿宗李旦降为皇嗣,皇太子李成器也降为皇太孙。
武则天尊周文王姬发为始祖文皇帝,尊父亲为孝明高皇帝,侄子武承嗣等人也有封赏。
6.广揽人才武则天称帝后,更重视人才的“魏褪褂谩K认为“九域之广,岂一人之强化,必贮才能,共成羽翼“。
凡能“安邦国”、“定边疆”的人才,她不计门第,不拘资格,一律量才使用。
7.完善科举武则天发展和完善了隋以来的科举制度,放手招贤,允许自举为官、试官,并设立员外官。
武则天历史资料简介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关于武则天的资料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武则天历史资料简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武则天历史资料简介之人物简介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十四岁的武则天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宗最初非常宠爱她,赐名“武媚娘”,但不久便将她冷落一边。
武则天做了十二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当时的太子李治建立了感情。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
这一年,武则天和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感业寺出家为尼。
后来,唐高宗将她重新召回宫中,封为昭仪。
永徽六年(公元655年),也就是武则天重新入宫的第三年,高宗不顾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元老大臣的反对,册封武氏为皇后。
之后,武则天积极为高宗出谋划策,采用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罢黜了褚遂良、韩瑗、来济,最后除掉了长孙无忌,至此高宗基本实现了君主集权。
高宗健康状况不好,许多政事都交给皇后武则天来处理。
因此,唐朝经历了一段“双悬日月照乾坤”的时期,武则天逐渐掌握中央实权,并形成了自己的势力集团。
公元683年,高宗病死。
不久,武则天立太子李显为帝,是为唐中宗。
不久又废中宗为庐陵王,改立另一个儿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
平定了徐敬业领导的反叛后,于公元690年,武则天废睿宗称帝,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称圣神皇帝。
公元705年,许敬珲和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拥立中宗李显复位,恢复了唐朝的政权。
同年,武则天病死,享年八十二岁,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并令人在陵前竖起一座无字碑,是非功过任后人评说。
武则天足智多谋,兼涉文史。
在执政期间,她继续推行法治,开创殿试,创武举、自举、试官,亲自考试贡士;修《姓氏录》,列武氏为一等;重视农业,抵抗吐蕃的攻扰。
在位期间,社会经济有所发展,但由于大修庙宇,人民负担有所加重。
武则天简介_武则天的作品_古诗大全武则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人,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唐高宗时为皇后(655年-683年),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2日在位),705年退位后唐中宗恢复唐朝,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李唐皇后的身份入葬干陵。
关于武则天的生辰和出生地一直扑朔迷离,相传唐高祖武德七年正月二十三(根据现代万年历相关软件推测,624年正月二十三为阳历的2月17日,亦有2月21日、2月25日之说,资料仅供参考)生于长安(亦有利州之说,即四川省广元市);其父武士蒦家境殷实。
隋炀帝大业末年/a/5486,李渊任职河东和太原之时,因多次在武家留住,与其结识。
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以后,武家曾资助过钱粮衣物,所以唐朝建立以后,武士蒦因“元从功臣”出任光禄大夫,封太原郡公,后来历任工部尚书、黄门侍郎、判六尚书事、扬州都督府长史、利州都督、荆州都督等职,贞观中,改封应国公。
武则天的作品:《曳鼎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武则天。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羲农首出,轩昊膺期。
唐虞继踵,汤禹乘时。
天下光宅,海内雍熙。
上玄降鉴,方建隆基。
《唐享昊天乐第九》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武则天。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荷恩承顾托,执契恭临抚。
庙略静边荒,天兵曜神武。
有截资先Org化,无为遵旧矩。
祯符降昊穹,大业光寰宇。
《唐明堂乐章·外办将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武则天。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总章陈昔典,衢室礼惟神。
宏规则天地,神用叶陶钧。
负扆三春旦,充庭万宇宾。
顾己诚虚薄,空惭驭兆人。
《唐大飨拜洛乐章·昭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武则天。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九玄眷命,三圣基隆。
奉成先旨,明台毕功。
宗祀展敬,冀表深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