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画》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37 MB
- 文档页数:23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案一年级语文《画》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认识辶、忄两个偏旁。
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诗句的主要内容,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练习朗读。
信息资料1、课件或挂图,民族音乐的磁带。
2、学生课前自制的生字卡片,水彩笔。
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切入举偶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谁能说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同学之间互相出谜语,互相猜,教师也参与其中)老师也出个谜语大家猜一猜好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学生猜谜语)这则谜语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画》。
(板书课题)(好动、好奇、爱表现是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利用他们感兴趣的谜语引出课题,一下子抓住了孩子的心,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课文的热情,为教学成功地展开打下良好基础。
) 2、(出示挂图或课件)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是一幅山水画)请你们看看画上都有什么?(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首谜语诗《画》(板书课题)(用一幅画引出课题,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在美的情境中进入课堂,受到美的熏陶,体现课程整合的思想。
)识字1、同学们也想读吗?要想读得好得先过生字宝宝这一关,你们有没有信心?2、出示本课生字,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
说说你是在哪里认识这些字的。
(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增强学生识字的信心和识字的愿望。
对识字量大的学生及时鼓励。
)3、自读课文,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表中的生字,借肋拼音多读几遍。
4、利用生字卡片在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认识辶、忄两个新偏旁。
)(交流识字方法,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相互促进,丰富识字经验,提高识字效率。
)5、你想提醒大家在识字的时候注意什么?(注意区分平翘舌:色是平舌音,声、春是翘舌音。
用偏旁归类的方法识记远、近、还;用给熟字换笔画或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无、人、近;用给熟字加笔画的方法识字来。
第五单元:识字一、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说明本单元是一年级上册第二个识字单元,延续第一个识字单元的编排特色,编排了《画》《大小多少》《小书包》《日月明》《升国旗》五篇识字课,将识字寓于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情境之中,内容浅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渗透了对比识字、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
在第一个识字单元,学生认识了象形字,初步感受了汉字以象示意的特点。
在本单元,学生将认识会意字,并进一步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教材力图通过丰富多样的编排形式,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使学生体会到汉字不仅有用,还很有意思。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采用具体形象的直观手段,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
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教材中的合体字大幅增加,尤其是形近字的出现,增加了学生识记的难度,应利用更加多样的识字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字音、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
本单元要求认识的字都是常用字,构词率较高,可以创设多种不同的语境复现生字,促进巩固。
与此同时,要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巩固识字成果。
要注意把握识字单元和课文单元教学重点的不同。
识字单元重在引导学生识字、写字,发现汉字规律,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对课文内容不必作过于深入的理解和拓展。
二、单元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单元学习目标字词句:1.认识60个生字和9个偏旁。
能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反义词识字等多种方法识字。
2.会写23个字和2个笔画;了解汉字“从左到右”“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3.辨析易混淆的音节,读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舌尖音。
4.认识走之等9个偏旁;发现草字头和木字旁所代表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喜欢学习汉字。
阅读:1.正确朗读课文。
2.背诵《画》《大小多少》《升国旗》《悯农》。
3.感受古诗描绘的景色,培养学生爱惜文具的好习惯,懂得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受到初步的爱国主义教育。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二 6《画》课时训练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一、基础题 (共23题;共165分)1. (8分)读拼音,写词语。
cūn jūchūn tiān gū niang xún zhǎ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iǔ zhītáo huāér tóng jiǎn dā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4分)读拼音,写汉字。
shānɡ lianɡ ________mínɡ liànɡ ________jiē zhe ________nuǎn huo ________3. (10分)查字典填空。
(1)“寻”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2)“村”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4. (5分)小猴手上的桃子和树上哪个桃子能组成前鼻韵母呢?想一想,再写下来。
5. (8分)比一比,再组词。
何________ 竟________ 连________ 碧________荷________ 竞________ 莲________ 壁________6. (4分)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________小桥一________水壶一________镜子一________彩云7. (9分)读拼音,写字词xīng sōng shùn chěng jiǎn zhù________________间得________老________铁________ cuōjiǎng zhāng jūn wen luo________手________________匀________8. (8分)读拼音,写词语。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案1教学目标: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12个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8个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与课文相关的四季美景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导入课题。
1、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看谁最会猜,请听好:“云儿见它忙让路,花儿见它点点头,小树见它招招手,小草见它弯弯腰。
”它是什么?(风)风娃娃可真了不起了,它是一位画家,能画出许多美丽的图画。
今天,他办了一个画展,邀请我们去参观欣赏呢,你们想去看看吗?(想)那让我们一起走进风娃娃的画展中欣赏欣赏吧!(课件出示:一年四季的美景图)2、你在风娃娃的画展中欣赏到了什么?3、一个小朋友在欣赏了风娃娃的画展后,被风娃娃的画迷住了,情不自禁用优美的语言把风娃娃的画描绘了出来。
孩子们想不想读一下?(想)告诉你们,其实这篇__就收在我们的语文书中。
(板书课题:3、风是一位画家)学生齐读课题。
4、读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风画了哪些画?为什么说风是一位画家?)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你们想知道的内容好多都在课文里写着呢!在读课文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生字。
2、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跑出来了,你还认识他们吗?我们来做游戏:丰收的季节。
3、生字宝宝带上他的好朋友,咱们一起读读这些词语。
(出示词语卡片全班齐读。
)4、认熟了生字宝宝,你能读通顺课文吗?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掉字。
(学生自由读课文。
)5、比一比哪组同学课文读得最熟。
(分组赛读,一组读一段。
)三、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以读带讲,学习第四段。
(1)风娃娃,最爱画画,一年四季画个不停,画出的画可美啦,这次它托老师为大家送来了一幅名为《美丽四季》的画卷。
不过这次风娃娃提出了一个要求,请同学们在看完画卷后回答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只有细心观察的孩子才能找到答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学反思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学反思1根据教学进度,我准备的是课文《画》的第一课时教学。
在这节课上,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在指导小朋友初步了解课文,重点指导同学读课文利用以前学习过的识字方法分类识记生字和说反义词的练习。
虽然,在课前我对于教学设计已经烂熟于胸。
在教学中我教态好,引用先进先进的教学理验,大胆的创新。
一节课下来的到了各位老师的好评。
但是在课上无论是我自身的教学,还是同学的课堂常规都曾在这一些问题。
一、在课堂教学方面1、课前对同学的学情估计缺乏:在上个学习单元的《语文园地一》中,同学们就已经接触了反义词的概念,并在课上进行了说反义词的练习。
在这节课上,我只是想将课后练习引入课堂教学,借助同学对课文内容的初步理解,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反义词,然后顺学而导,让学生进行说反义词的拓展练习。
因此,在课上,我试图让小朋友直接找出课文中的三组反义词,认为这一教学环节只是引入练习的一个过渡,但怎么也没想到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环节,同学们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完整、正确找出课文中的反义词,甚至还有一个同学在课上随便地问出:“反义词是什么东西?”这样的情况,是我在备课过程中没有预期的,一时间我慌乱无策,没想到以前连练习都做过了,同学们说出了远比书上更难的反义词,怎么偏偏在有老师来听课的情况下,出这种状况呢?此时的我陷入了尴尬的局面,没有方法只得重新引导学生回忆反义词的概念,然后又通过现场扮演引导同学体会“近与远”、“来与去”、“有与无”之间的`相反意思。
在课后的认真反思中,我认为这样的情况其实是完全可以防止的,只要是课上我引导学生从《语文园地一》中的题目说起,引导学生先理解反义词的概念,再练习操作就可以了。
由此,我想到自身在备课过程中,过于注重教学环节的设计,而忽略了学生的学情,没有一个紧急的预案,才会被学生在课上弄得个措手不和,毫无防备。
我想这就是新课标中反复强调是“教师是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充沛尊重同学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反思、教学实录板书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反思、教学实录板书【教学目标】1、学生6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分别是凶字框、口字旁、春字头。
2、会认3个字。
3、知道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
2、能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愿意说一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学习说,学习猜)。
老师说一个谜语,请你们大家猜一猜谜底是什么?看谁听得准,猜得对。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你们猜出是什么了吗?我们学完这篇课文,你就会知道的。
二、看图1、出示图:学生自己认真观察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2、请同学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可以从远到近,也可以从近到远的顺序。
(图上画了山、水、花、鸟)那么这首诗是怎么写山、水、花、鸟的呢?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字。
2、画出的生字和会认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小伙伴互相读读课文,听听读音是否准确。
4、指名读课文,大家纠正读音。
四、学习生字的字形结构及字义1、先让学生识记生字,识记时可以联系诗句内容,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2、同桌同学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的?3、请记忆字形巧妙的同学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
人:独体字,笔画记忆:撇,捺。
也可以用手势记忆,左右手心相对,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就是“人”字。
组词:好人,人民。
色:上下结构,可以用熟字“鱼”来记,去掉“田和横”换成“巴”字就是“色”字。
组词:景色、彩色。
无:独体字,可以用熟字“天”来记,“天”字最后一笔“捺”改写成“竖钩钩”就是“无”字;也可以用“二”字加上一撇一竖变钩。
“无”就是没有的意思。
1.天地人亲爱的同学们,你一共能摘下()个大苹果。
只有认识才能摘下哟!2.金木水火土三一五四二3.口耳目耳目口手足”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渗透自主识字的意识。
”及新笔画“”教师小结:我们4.日月水火、丶”日3.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丶”教内示范“法,学生观察。
指导学生练写。
”选用本节课学过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5.对韵歌个生字,认识新笔画“、写时稍微向上挑,、口语交际我说你做【教学目标】1.这是一个游戏,我说你做。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做习惯和与人口语交际的能力。
3.感知准确听话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学习重点】通过游戏,知道怎样准确听指令做动作,培养良好听说习惯及口语交际能力。
【学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1.第一轮游戏。
(教师准备几个动作分组传下去)2.评出优胜小组。
3.进行第二轮游戏比赛,评出优胜组。
(教师准备一组动作分组传下去,看看哪个小组做得又对又快。
)4.评出优胜小组。
5.师:怎样才能把别人的意思准确无误地做好呢?如果做错了,想想会是什么原因。
结合自己小组的比赛结果,以小组为单位,大家研究研究,可以向优胜组请教。
6.总结要领:听得准,记得牢,说得清,做得对。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我说你做游戏要领:听得准,记得牢,说得清,做得对。
语文园地一【教材分析】“识字加油站”是一则谜语,在这则数学谜语中,不仅让学生认识了“六~十”5个数字,而且让学生在谜语的趣味性中,加强了学生认识汉字的积极性,“字词句运用”通过三组形近字的比较,让学生了解到汉字变化规律。
“书写提示”通过对“二、三、十、禾”四个生字的书写复习,让学生进一步提高对书写姿势和汉字规则的认识。
“日积月累”通过对古诗《咏鹅》的朗读与背诵,让学生体会中华古诗词的韵律美。
“和大人一起读”是一首儿歌,让学生在朗读中培养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
【学前准备】1.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第一单元识字1《天地人》天地人你我他第一单元识字2《金木水火土》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
天地分上下,日月照今古。
第一单元识字3《口耳目》口耳目,耳目口手足。
站如松,坐如钟。
行如风,卧如弓。
第一单元识字4《日月水火》日,月,水,火,山,石,田,禾。
第一单元识字5《对韵歌》云对雨,雪对风。
花对树,鸟对虫。
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
第一单元识字口语交际《我说你做》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吧!一个人发指令,其他人做动作。
请你抬起一条腿。
把铅笔放到文具盒里,把书合上,然后坐端正。
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
注意听别人说话。
第一单元识字《语文园地一》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
第四单元课文1《秋天》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天空那么蓝,那么高。
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啊!秋天来了!第四单元课文2《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第四单元课文3《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第四单元课文4《四季》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荷叶圆圆,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
”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
”第四单元课文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班里有些同学你还不太熟悉吧?去做个自我介绍,跟他们聊聊天,成为新朋友吧! 第五单元识字6《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第五单元识字7《大小多少》一个大,一个小,一头黄牛一只猫。
一边多,一边少,一群鸭子一只鸟。
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苹果一颗枣。
一边多,一边少,一堆杏子一个桃。
第五单元识字8《小书包》橡皮尺子作业本笔袋铅笔转笔刀我的小书包,宝贝真不少。
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
上课静悄悄,下课不乱跑。
天天起得早,陪我去学校。
说课稿⑥《画》说课案一、说教材《画》是统编版教材一年级上册识字二中的第一课。
这是一首五言谜语诗,诗人用优美、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山水图,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
课文里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
图文对应,能使学生有滋有味地看图读文,感悟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色。
编者将这首诗安排在拼音单元教学内容完成之时,正是考虑到学生通过之前一个月对声母、韵母及特殊拼音规则的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拼读能力和较强的拼读兴趣,借机巧设一首绘景美、韵味足、字面浅的五言谜语诗,让学生既能“现学现卖”尝试独立拼读识字,感受其中乐趣,又能在自己标准的普通话诵读中去感受诗句美。
另外本文识、写字考虑到了拼音知识点的点拨、强化,无形中对拼音单元的学习进行了反馈。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根据学生认知水平,我为本课拟订了以下四个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拼读拼音,读准古诗的每一个字音。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的诗句,试着背诵。
2.随文识字10个,会写4个字。
3.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4.生通过师点拨个别字词、图文对照感悟诗情、品读诗韵,在自己的美读中去享受诗与画中鸟语花香、山水相衬之美。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
1.正确拼读拼音,读准古诗的每一个字音。
2.会认10个字,会写4个字。
(二)教学难点。
1.读准诗句中“山有色”一词。
2.掌握“画”“看”的笔顺及关键笔画。
3.学会通过读好诗句中的反义词读出诗句的美感、韵味。
四、教师教法创设“赛诗会”情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运用启发式、点拨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自主拼音识字、实践情感美读诗,在学诗的过程中去发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五、学生学法让学生通过“圈”找出生字,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去识字。
用五星勾出翘舌音帮助正音。
通过师渗透“远近”这组反义词,尝试找出其他几组反义词。
然后尝试透过图文对照理解诗意、感悟诗画美,自悟读诗韵律感。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二 6《画》课时训练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23题;共145分)1. (12分) (2019三下·射阳期中) 看拼音写词语。
dǒu yáɡuān shǎnɡzhǔtuōjiā jùbùxiǔshīpiā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ìshǐkuān kuòjiàshǐfǔmōchuànɡzào qíj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8分)看拼音,写词语yè bǐng hén jìzhǎn xīn suí yù ér ā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óu ruòsōu suǒpiāo yíwǎng fèi xīn j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8分) (2019五上·商丘月考) 看拼音,写词语。
ēn huìguàn jūn bēng tābāo lǎn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xiēliáng xiázhǎi cítuìzhěn to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4. (5分)连一连。
5. (6分)选字填空。
①汗汉 ________水好________②亲辛 ________苦母________③注助 ________意帮________6. (2分)照例子填空月亮姑娘像小姑娘的眉毛。
语文一年级上识字·日月水火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日月水火》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发现图画与汉字的关系,认识“日、月”等8个生字。
2.会写“日、田”等4个生字和“捺、点”2种笔画。
3.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象形字的特点,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禾、火”等字。
教学策略1.识字。
(1)借助图片认识生字,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建立文字和实物之间的联系,了解字义,识记字形。
(2)本课的生字表示的事物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在学前已经认识,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说一说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生字。
(3)游戏识字。
可以将生字、对应的甲骨文汉字、图画分成3组。
分发3组卡片,让学生找到对应的“朋友”,说说“朋友”间的相似处。
2.写字。
教学时要注意写字习惯的培养。
要求学生在动笔前先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注意写在格子中间,养成少用橡皮擦的习惯。
教师通过示范、讲解使学生认识生字的书写要求,学生通过描红、临摹等方式练习写字。
3.朗读。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读准字音。
教师带读时,可以在行与行之间留有停顿,也可以采用师生接读的方式,如“日—月”“水—火”,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这些事物之间的联系。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发现图画与汉字的关系,认识“日、月”等8个生字。
2.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二、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导入】可以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汉字,使用图片让学生识认;也可以使用本节课的图片,让学生从图片中猜出本节课要学习的生字。
1.课件出示“口、耳、目、手”的图片及生字。
2.课件出示“日、月、水、火”等字对应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字?(二)图文结合学习“日”“月”,感受象形文字之美。
1.学习“日”字。
(1)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动画(太阳的图形变成甲骨文的“日”字)。
点拨:“日”字中间一横表示太阳的光芒。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教学要点和建议2019部编本小学语文第一册教材分析与建议(识字)一、识字教材内容特色的研究材的识字编排,着力于激发识字兴趣,发展识字能力,与2001版、2016版的苏教版教材相比,有着以下鲜明的特色:1、凸显多识少写的编排原则,科学安排识字写字序列多年来,我们低年段语文教材的识字写字编排一直都遵循识写分流、多识少写的原则,这次的统编教材尤其充分体现了这个编排原则。
且看数据对比,2001版的苏教版第一册要求认识生字255个,会写129个。
2016版的苏教版要求会认275个,会写124个。
而统编教材要求会认300个,会写100个。
与新旧两套苏教版教材相比,材明显认得多写得少,凸显了“多识少写”的编排原则。
另外,在字种的选择和字序的排列上,力求科学,遵循儿童研究语文的规律,要求会认的字,都是出现频率高的生活口语常用字;要求会写的字,大多是字形简单、构字能力或构词能力强的独体字,也适当选择特别常用的合体字,大体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独体到合体的顺序编排。
2、识字方式多样,彰显传统文化材安排了两个专门的集中识字单元,同时在语文园地中专设“识字加油站”、“展示台”,“我的发现”等栏目,以丰富多彩的识字形式,如谜语诗识字、字理识字、传统蒙学识字、事物归类识字、儿歌识字等,激发初入学儿童研究汉字的兴趣。
集中识字的内容,继承传统语文教育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彰显传统文化,重视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激发学生探索汉字、亲近传统文化的愿望。
特别是第一个集中识字单元,文化内涵丰富,传统意味浓郁。
以“天地人,你我他”作为第一课,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后面的《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对韵歌》,也都围绕人与自然的主题,营造出和谐的氛围,为学生的成长打下精神的底子。
3、夯实识字基础,重视培养识字能力材重视打好识字的基础,重视识字方法的研究和识字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使识字的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
【导语】《画》是⼀⾸五⾔谜语诗,画上有⼭、⽔、花、鸟,给⼈以鸟语花⾹、⼭⽔相衬的美感。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语⽂《画》教案、评课稿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画》教案 第⼀课时 教学⽬标 1、能对照图画⽤⾃⼰地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懂得为什么说谜底是⼀幅画。
2、学会“画、远、近、⽆、声、惊”七个⽣字,认识⼟字旁,掌握有——⽆,远——近等反义词。
3、认识两个偏旁“辶”“忄”。
了解⽂中出现的反义词(远-近,有-⽆,来-去) ⼀、观察图画导⼊新课(课件) 1、教师范读诗歌猜谜,出⽰挂图,并揭课题。
a、上课之前,⽼师先让⼩朋友们猜个谜语,听仔细了(范读课⽂) b、学⽣动脑筋猜 c、出⽰挂图(课件):好极了,就是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古诗《画》(板书课题)。
2、仔细看这幅画,画上画了些什么? ⼆、初读课⽂,⾃学字词 1、提出⾃学要求,⾃⼰读⼀读这⾸古诗,带拼⾳的字多读⼏遍,边读边想⼀想:从哪些地⽅可以看出课⽂写的是⼀幅画呢? 2、学⽣⾃读课⽂。
3、指名试读,正⾳:⾊、近、惊 三、对照图画,再读课⽂ 1、看看图画再读读课⽂,想⼀想,每⼀⾏主要说什么? 2、指名交流(教师板书:⼭、⽔、花、鸟) 3、请⼩朋友在这⼏个字下画上⼩圆圈,说明这⾸古诗主要写这些景⾊,课⽂主要写的景⾊,我们要读重⾳。
四、讲读课⽂,理解诗意 (⼀)讲读第⼀、⼆⾏ 1、看图说话:⼩朋友们,画多美啊,有⼭有⽔,⽤⾃⼰的话说说⼭怎么样,⽔⼜怎么样? 2、想⼀想:我们平时出去玩,从远处看⼭,⼭上的景⾊能看得清吗?⽔从⼭上直往下流,如果我们在近处听,会听见什么声⾳啊?你能学⼀学吗?(出⽰课件,让学⽣欣赏流⽔声) 3、⼩结:这幅画画得太像了,把⼭和⽔都画得像真的⼀样,那么究竟是⼀幅图画,还是真正的⼭⽔景⾊呢?为什么? 4、扮演诗⼈,远看⼭,近听⽔。
a、指名扮演诗⼈,到教室后⾯看画中的⼭,问:现在你看这画中的⼭,有没有看到它的颜⾊? b、这就叫“远看⼭有⾊” c、教学⽣字“⾊”:读准字⾳;说说怎样记字型;说说⾊是什么意思?(颜⾊,课⽂指景⾊) d、指名扮演诗⼈,到画前听听流⽔:问,你听到流⽔的声⾳了吗?为什么? e、⼩结:因为是画,所以说听听——(⽔⽆声) f、教学远近:远近是⼀组反义词,说说怎样能记住这两个字;⽆声是什么意思;⽆的反义词是什么? g、教学声:强调字形,声的上⾯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