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暂时性流水的地质作用
- 格式:ppt
- 大小:906.00 KB
- 文档页数:11
第三章水流的地质作用3.1 暂时性水流的地质作用及其堆积物地表暂时流水包括片流和洪流。
其中片流是大气降水的同时在山体斜坡上出现的面状流水;洪流是大气降水的同时或紧接其后在山体的沟谷中形成的线状流水。
3.1.1 片流的地质作用及坡积物由片流对山坡松散层产生的破坏作用称为片流的剥蚀作用。
片流是一种在斜坡上的面状流水,流速慢,水层薄,所以它的剥蚀作用弱且具有面状发展的特点,故又称洗刷作用。
虽然片流的剥蚀作用较弱,但是大量的风化产物剥离原地的最初动力就来自片流,河流所搬运的物质大多数是由片流提供的,片流还是大气降水所形成的最初的地面流水,剥蚀形成地表形态的雏形,现今许多地区出现的大量水土流失也与片流的剥蚀作用有关,所以片流的剥蚀作用也是很重要的。
片流的流量和流速均较小,只能搬运少量的、细小的碎屑颗粒。
由片流在坡坳、坡麓地带形成的碎屑堆积物叫坡积物(图3-1)。
坡积物随斜坡自上而下逐渐变缓,呈现由粗而细的分选作用。
但由于每次雨、雪水搬运能力不大,故无明显区别,大小颗粒混杂,层理不明显。
坡积物的矿物成分与下卧基岩没有直接过渡关系,这是它与残积物的主要区别。
在坡积物上进行工程建设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分别是:下卧基岩表面的坡度及其形态、坡积物中含黏土矿物的多少、下卧基岩的透水性及遇水是否容易软化等特征,坡积物受冲刷或开挖出现的破坏情况,以及可能导致的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问题等。
图3-1 残积物、坡积物及洪积物3.1.2 洪流的地质作用及洪积物洪流以其自身的动力和挟带的沙石对沿途沟壁和沟底的破坏作用称为洪流的剥蚀作用。
由于洪流的流量较大,流速快,挟带沙石较多,机械的冲击很强,所以常具较强的剥蚀能力,而且以机械的方式作用为主,故又称冲蚀作用。
洪流的剥蚀作用也有加深和拓宽沟谷的作用,形成的冲沟在纵剖面上坡降大,在横剖面上为陡的“V”字形。
洪流的流量和流速均较大,因而具有很强的搬运能力,它能挟带大量的泥砂和巨大的石块沿沟谷流动。
三、流水、海洋、湖泊、风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一)流水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地表流水可分为暂时性流水和经常性流水(河流)两类。
1.暂时性流水的地质作用(1)洗刷作用及坡积层(Q dl)大气降水或冰雪融化后,在倾斜的坡地上,形成面(片)状水流,沿整个山坡坡面漫流,把覆盖在坡面上的风化破碎物质冲洗到山坡下部,这个过程称洗刷作用。
片流侵蚀及搬运的物质,一部分直接或间接流入江河,一部分在缓坡或坡脚处堆积下来,形成坡积物。
它们围绕坡地边缘分布,形似衣裙的花边,故称坡积裙。
坡积裙的颗粒分选性及磨圆度差,一般无层理或层理不清楚,组成物质上部多为较粗的岩石碎屑,靠近坡角常为细粒粉质黏土和黏土组成,并夹有大小不等的岩块。
坡积物最厚可达几十米。
其组成物质结构松散,空隙率高,压缩性大,抗剪强度低,在水中易崩解。
当坡积层下伏基岩倾角较陡,坡积物与基岩接触处为黏性土,而又有地下水沿基岩面渗流时,则易发生滑坡。
在坡积物上修筑建筑物时,应注意地基的不均匀下沉问题,应查明其厚度及物理力学性质,正确评价建筑物的稳定问题。
【例19-24】坡积物的结构特征具有:A.棱角分明B.磨圆很好C.磨圆一般D.分选较好解坡积物是斜坡坡面流水携带到坡脚形成的沉积物,由于搬运距离近,磨圆度较差,其物质组成棱角明显,分选性较差。
答案:A(2)冲刷作用及冲积层(Q pl)地表流水逐渐向低洼沟槽中汇集,水量渐大,携带的泥沙石块也渐多,侵蚀能力加强,使沟槽向更深处下切,同时使沟槽不断变宽,这个过程称为冲刷作用。
冲刷作用使地面进一步遭到破坏,形成很多冲沟。
集中暴雨或积雪骤然大量融化,都会在短时间内形成巨大的地表暂时流水,一般称为洪流。
洪流流出沟口时,坡度减小,水流散开,动能很快降低,所携带的大量泥沙石块沉积下来,形成洪积层。
从外貌看洪积层多呈扇形,称洪积扇。
洪积扇多位于沟谷进入山前平原、山间盆地、流入河流处。
洪积层常发育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并常与坡积层、冲积层交互沉积在一起,形成山麓的坡积一洪积裙和山前洪积一冲积倾斜平原。
**理工大学流水地质作用**理工大学学号:************姓名:******学院:**********老师:日期:流水地质作用1.概况流水地质作用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1.1侵蚀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包括机械侵蚀和化学侵蚀两种。
河流侵蚀方面向下冲刷切割河床,称为下蚀作用。
另一方面,河水以自身动力以及挟带的砂石对河床两侧的谷坡进行破坏的作用称为侧向侵蚀,而河流化学侵蚀只是在可溶岩地区比较明显,没有机械侵蚀那么普遍。
1.2搬运作用:河水在流动过程中,搬运着河流自身侵蚀的和谷坡上崩塌、冲刷下来的物质。
其中,大部分是机械碎屑物,少部分为溶解于水中的各种化合物。
前者称为机械搬运,后者称为化学搬运。
河流机械搬运量与河流的流量、流速有关,还与流域内自然地理——地质条件有关。
**理工大学1.3沉积作用:当河床的坡度减小,或搬运物质增加,而引起流速变慢时,则使河流的搬运能力降低,河水挟带的碎屑物便逐渐沉积下来,形成层状的冲积物,称为沉积作用。
河流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河流入海、入湖和支流入干流处,或在河流的中下游,以及河曲的凸岸。
但大部分都沉积在海洋和湖泊里。
河谷沉积只占搬运物质的少部分,而且多是暂时性沉积,很容易被再次侵蚀和搬运。
2.水圈概况地球表面3/4的面积被海洋、冰层、湖泊、沼泽及江河覆盖。
大陆表层岩石和土壤的空隙中也充填有大量地下水。
大气对流层中漂浮着大量的水气和雨、雪微粒。
这些水体共同构成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称为水圈。
水圈的质量约有 1.44×10^18t,是地球总质量的近1/4000。
3.水的驱动力,能量和来源太阳能,重力能加地形是水运动的驱动机力,能量来源。
【水能=机械能+化学能】,从地幔中析离出来的原始水流入海洋,再流入地下到被蒸发到大气圈在以降雨等多种形式被转移到海洋,地下,地表。
完成水的驱动。
4.地球表层水分循环海洋、陆地水和大气的水随时随地都通过相变和运动进行着大规**理工大学模的交换,这种交换过程称为地球水分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