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回自己的祖国去练习题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9.09 KB
- 文档页数:3
“两弹”元勋—邓稼先杨振宇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
他在北平读的小学和中学,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
1948年到1950年在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
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
他在北平读的小学和中学,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
1948年到1950年在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
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时代的新生日子!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
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
在这期间他和子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时代的新生日子!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北师版第五册第三单元第 2 课教案课题回自己的祖国去课型阅读设计者所在学校学习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掌握“华、冲、钉”三个多音字,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优雅别致、斩钉截铁、渊博”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华罗庚热爱祖国、愿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的优秀品质;懂得学有所成,应当报效自己祖国的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读好人物的对话。
学习重点目标1、2 学习难点目标2学前准备教师搜集有关华罗庚的资料,制作PPT。
学生1.搜集有关华罗庚的资料。
2.把课文读通顺。
流程及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改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5分钟)1.板书课题。
2.孩子们,预习了课文后,你知道课文讲述的是谁的故事?出示“华罗庚”的画像,相机指导学生学习多音字“华”。
3.你知道华罗庚是个什么人吗?4.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华罗庚的什么故事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1.齐读课题。
2.学习多音字“华”,练习用“huá、huà”两个读音组词。
3.交流搜集的关于“华罗庚”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8分钟)1.过渡:接下来,请孩子们同桌合作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得好,夸夸同桌;读错了,教教同桌。
2.抽学生交流互助学习情况。
1.同桌合作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2.交流汇报互助学习情况。
3.抽生认读生词,相机纠正字音,强调多音字:冲(chōnɡchònɡ)钉(dīnɡ dìnɡ)4.孩子们都会认读生字新词了,相信能把课文读得更好了!巡视学生自读情况。
5.请孩子们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请用一两句话概括地说一说。
3.认读生词。
4.自读课文。
5.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华罗庚得知祖国解放的消息后,毅然决定回到自己的祖国。
)三、深入阅读理解感悟(22分钟)1.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国呢?请孩子们快速浏览课文,认真思考。
2.抽生交流汇报。
如学生不能说出“得知祖国解放”这一点,则提示:华罗庚是在什么时候决定回国的?(相机板书:热爱祖国报效祖国)3.得知祖国解放的消息后,华罗庚心情怎么样?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4.抽生交流。
《回我的祖国去》阅读练习及答案《回我的祖国去》阅读练习及答案在美国阿尔巴城的一座小洋房前,一辆小汽车停了下来。
华罗庚下了车,急步走进客厅,冲着他的妻子喊了起来:“中国解放了!”“什么?”他的妻子惊异地站了起来。
华罗庚扬了扬手中的报纸,说:“我们的祖国解放了。
这一天总算盼到了。
”“我们怎么办?”“回去,回我的祖国去!” 华罗庚坚定地说。
1950年春的一天,华罗庚夫妇带着三个孩子来到旧金山海湾。
一些美国朋友赶到码头送行。
一位美国教授紧紧握着华罗庚的手,说:“先生,真的要走?”“是的,回我的祖国去!”“你的学识令人敬佩。
如果把这一切抛到贫穷落后的国土上去,就太可惜了。
”“不,把学识献给祖国才有价值。
我是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华罗庚迎着海风,和家人一起登上了归国的轮船。
好词:惊异坚定敬佩价值佳句:把学识献给祖国才有价值。
我是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1.读文章,选出正确答案选项。
(1)本文写的是()先生听到中国解放的消息后,毅然决然地从美国回到中国的事情。
A.华罗庚B.华佗C.陈景润(2)本文写了两个地方发生的事情,一个地方是“华罗庚的家里”,另一个地方是()。
A.中国B.旧金山海湾码头C. 华罗庚的办公室(3)读美国教授的话,找出其中的一个词语,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中国的情况是()。
A.富裕B.国富民强C.繁荣昌盛D.贫穷落后正确答案:A B D2.认真阅读第一自然段,选出三个写华罗庚急切样子的'词语。
A.停B.急步C.走进D.冲着E.喊正确答案:B D E3.华罗庚是从哪里知道了祖国解放的消息的?()A.网上B.电视C.广播D.报纸正确答案:D4.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合适的词语选项。
关于华罗庚的回国,美国教授认为是(A.有价值 B.可惜)的;而华罗庚认为是(A.有价值 B.可惜)的。
正确答案:B A5.“我们的祖国解放了。
这一天总算盼到了。
” “总算”的意思是()。
A.总是B.不算C.就算D.终于正确答案:D6.给句子加上标点选项。
最新精选小学二年级下语文19 回自己的祖国去语文版习题精选九十九第1题【填空题】成语大比拼。
坚定______ 贫穷______【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按要求填空。
“盼”字按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
能组成词语______。
【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读课文《回自己的祖国去》,根据内容填词语。
1950年春的一天,华罗庚夫妇______着三个孩子来到旧金山海湾。
一些美国朋友______到码头送行。
【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石: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写出近义词疾步______ 惊异______ 坚定______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惊异______ 解放______ 坚定______ 【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给下列偏旁组字再组词目______ ______【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选词填空惊异惊奇①看到这幅杰作,我______得瞪大了眼睛。
②妻子______地站了起来。
【答案】:【解析】:第11题【问答题】读课文《回自己的祖国去》,说说华罗庚是怎样的人?【答案】:【解析】:第12题【问答题】读课文《回自己的祖国去》,你觉得文中哪些地方最能表现华罗庚激动的心情?【答案】:【解析】:第13题【语言表达】按要求写句子。
用“敬佩”写一句话。
【答案】:【解析】:第14题【语言表达】解释词语敬佩【答案】:【解析】:第15题【书写】【答案】:【解析】:。
《回自己的祖国去》提高练习一、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1950年初春的一天,华罗庚夫妇领着三个孩子来到旧金山海湾。
一些美国朋友赶到码头为他们送行。
有位美国教授紧紧握住华罗庚的手,说:“华先生,您真的要走?”②“嗯,回自己的祖国去!”③“您学识渊博,令人敬佩。
如果把这一切抛到贫穷落后的土地上去,难道不觉得遗憾吗?”④“不!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永远不会遗憾。
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1.从语段中找出表示下列意思的词语。
(1)(学识)深而且广。
()(2)感到后悔或不称心。
()2.把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句意不变。
如果把这一切抛到贫穷落后的土地上去,难道不觉得遗憾吗?3.朗读语段②和④,应该用()A.客气的语气。
B.坚决的语气。
4.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华罗庚在美国有优越的生活条件,却得不到美国人的尊敬。
()(2)华罗庚毅然决定回国,充分说明在他心里祖国是最重要的。
()5.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国?请用“”在语段中画出来。
二、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我不能忘掉祖国1908年,宋庆龄15岁。
这一年,她被父母送到美国留学,进了佐治亚州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
宋庆龄是个文静而爱沉思的女孩子。
她学习非常勤奋,尤其是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时,她就更加刻苦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
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
人民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
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那位同学剛讲完,宋庆龄就站了起来。
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
19.回自己的祖国去第2课时一、选词填空。
1.公园里开满了( )的花;都是我没有见过的。
2.妻子( )地站了起来:“你说什么?这是真的吗?”3.“回去!回到我们的祖国去!”华罗庚( )地说。
4.要做一个( )的孩子;不要轻易哭泣。
5.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我们( )不会放弃武力。
二、按要求完成句子。
1.华罗庚挥了挥手中的报纸。
(改为“被”字句)2.一位美国教授紧紧握着华罗庚的手。
(改为“把”字句)3.他非常极其兴奋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修改病句)4.轮船 归国的 登上了 和 一起 家人 华罗庚 (连词成句)三、课内语段赏析。
在美国伊利诺伊州一个城市的一座小楼前;一辆小汽车停了下来。
华罗庚下了车;疾步走进客厅;冲着妻子兴奋地喊:“中国解放了!”“什么?”妻子惊异地站了起来。
华罗庚挥了挥手中的报纸;说:“我们的祖国解放了。
这一天总算盼到了。
” “我们怎么办?”“回去;回我们的祖国去!”华罗庚坚定地说。
1.解放前华罗庚生活在 。
2.语段中华罗庚和妻子的心情是怎样的?( )A.非常兴奋;激动B.非常沉静3.“这一天总算盼到了。
”的“这一天”指的是 。
4.读一读划线的句子;表达了华罗庚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惊异 坚强 坚定 奇异 坚决答案:一、1.奇异 2.惊异 3.坚定 4.坚强 5.坚决二、1.手中的报纸被华罗庚挥了挥。
2.一位美国教授把华罗庚的手紧紧握着。
3.他非常兴奋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4.华罗庚和家人一起登上了归国的轮船。
三、1. 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一个城市 2.A 3.中国解放;新中国成立 3.热爱祖国。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回自己的祖国去阅读答案篇一:二年级语文下册回自己的祖国去一课一练(无答案) 语文A版回自己的祖国去班级姓名一、我会组词:坐()诚()花()座()城()华()二、我会填。
()地喊()地说(()地笑()地跑(三、我会加标点。
(1)我们怎么办()(2)回去()回我们的祖国去()(3)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四、课外收集华罗庚的图片和故事。
植(值()地握着))))地站起来五、我会想。
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国外的中国小朋友,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可以说出来。
也可以写下来或画出来。
篇二:201X-201X学年最新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回自己的祖国去》第二课时习题(精品)《回自己的祖国去》第二课时习题一、基础题填上合适的内容。
一座()一个()一辆()二、综合题(一)补充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
例:老师批改作业。
下班以后,老师还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
(1)同学们看电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爸爸带我看展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用“斩钉截铁”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提高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的故事201X年2月19日,党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国家科技奖励大会,最高奖得主之一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水稻专家袁隆平。
袁隆平爷爷出生在大城市,怎么会去学农,研究水稻呢?有两件事激励了他。
6岁时,他来到武汉郊区的一个园艺场郊游。
啊,多漂亮的花儿,多诱人的水果,他被深深吸引住了,缠着园丁问这问那,并立下“我一定要去学农”的志愿。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检测题第一单元班级姓名一、看拼音,写词语。
(10)bìlǜwèi lán mèng xiǎng jiāng jūn jiǎ zhuāng()()()()()二、比一比,组成词语。
(8)进()并()察()第()近()开()查()弟()三、补充成语。
(6)一本()()引人()()乘风()()四、选择正确读音,用“√”表示。
(8)1.早晨,我迎着朝.(cháo zhāo)阳,背着书包朝.(cháo zhāo)学校走去。
2.妹妹只顾欣赏自己在水中的倒.(dǎo dào)影了,不小心被石子绊(bàn)倒.(dǎo dào)了。
3.我们要注意饮食卫生,不能看到便.(biàn pián)宜的东西随便.(biàn pián)买来吃。
4、暑假.(jià jiǎ)的一天,我在街上看见了一个假.(jià jiǎ)人。
五、填上合适的词语。
(9)()()()()的水池()的草地认真地()()()()六、照样子,写一写。
(10)例:红粉红红彤彤绿白黄黑蓝七、修改病句。
(4)1.夏天的上海是个美丽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2.出去做临时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八、句式变化。
(6)1.东东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我看到了五彩池。
(把句子写具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九、我会把诗歌补充完整。
(9)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 ,风光。
接天 ,映日。
这首诗是朝诗人写的,他描写了的优美风光。
阅读天地(一)那是个晴朗的日子,只见藏龙山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
三年级语文回自己的祖国去练习题及答
案
一、比一比,组词语。
萝()今()借()
罗()令()措()
二、填上合适的内容。
一座()一辆()一个()
三、补充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
例:老师批改作业。
下班以后,老师还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
1.同学们看电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带我看展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用“斩钉截铁”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回忆课文,回答问题。
1.这篇课文讲了谁回祖国去?
2.他为什么要回祖国去?
3.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回祖国去的?
参考答案
一、菠萝今天借用
罗网命令措失
二、大山轿车玉米
三、1.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看电影。
2.周日,爸爸带我看展览。
四、看到我还在看电视,妈妈斩钉截铁地说:“快去写作业。
”
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