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起工厂典型事故案例分析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70 MB
- 文档页数:12
14起典型事故案例分析14件曾经发生的事故,每件都是血和生命换来的教训。
我们不仅要从这些事故中学习到教训,同时我们也需要通过这些事故,加强我们的安全意识!一、起吊孔无护栏不慎坠落死亡某厂更换皮带打开起吊孔,仅用尼龙绳设置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的简易围栏,一清理积煤人员从起吊孔坠落死亡。
简要经过某厂检修人员为更换输煤皮带打开吊砣间的起吊孔(标高25m),仅用一条尼龙绳作为简易围栏。
1月17日上午,工作负责人于某带领岳某等人到达吊砣间,进行疏通落煤筒工作,虽发现起吊孔未设围栏,未采取防护措施,便开始作业。
一工作人员用大锤砸落煤筒,岳某为躲避大锤后退时,从起吊孔坠落至地面(落差25m),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及暴露问题1.检修人员打开起吊孔,未设安全可靠的刚性临时围栏;2.虽用尼龙绳设简易围栏,但过于松动,垂落在地,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3.工作负责人带领作业人员到达现场,虽发现临时围栏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未要求检修人员设置可靠的刚性临时围栏;4.工作负责人在临时围栏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的情况下,也未采取其他防护措施,盲目组织开工。
事故图片及示意图二、吊孔打开无围栏人员掉入险丧命某厂一工作人员不慎踏入未设围栏的起吊孔(12.6米),集中生智,双手抓住起吊孔中间的工字梁,捡回一条命。
简要经过某年12月26日上午,某厂进行吊装作业,检修人员将发电机平台附近的起吊孔(12.6米)打开后未设置临时围栏,设一人看护。
距起吊孔约0.5米处临时放置一临时铁棚工作间,从铁棚内出来一位工作人员,踏入起吊孔,手臂抓住起吊孔中间的工字钢梁上,悬在空中,捡回一条命。
原因及暴露问题1.打开起吊孔,未设置安全可靠的刚性围栏;2.临时铁棚工作间放置位置不当,距起吊孔过近;3.现场看护人未起到看护作用;4.铁棚内出来的工作人员未注意脚下情况。
事故图片及示意图三、安全意识淡薄擅进烟道坠落某厂一焊工在工作负责人正在办理工作票手续时,擅自进入照明不足的锅炉烟道,从无防护设施的烟道竖井坠落死亡。
化工厂火灾事故案例及分析化工厂火灾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事故,由于在化学生产中使用许多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因此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操作不慎,很容易引发火灾。
本文将分析一些化工厂火灾事故案例,以及其教训和预防措施。
案例一:2015年天津港爆炸2015年8月12日晚,天津港发生了一起惨痛的爆炸,造成173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据调查,这次爆炸最初是由一个堆积在港口附近的化学品仓库突然爆炸引起的。
而这个仓库属于一家名为天津宝塔化工的企业。
据现场工作人员描述,当时爆炸的化学物品主要是亚硝酸盐和硝酸铵,后来还有钠氰化物被浓烟中散发。
同时,爆炸还引发了建筑物的倒塌和大面积火灾等重大后果。
分析:造成这次爆炸事故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企业的管理不规范,未能正确处理化学品的储存和运输。
此外,缺乏对当地环境和安全风险的充分认识以及不透明的信息公开也是这次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预防类似的事故,企业应该严格遵守国家安全规范并加强安全管理,以及建立环境监测和信息公开制度。
案例二:2011年上海大火2011年11月15日,上海南汇区的一家化工厂突然发生火灾。
火灾现场是一处工厂一层的化学储存仓库,外面垒满了编织袋、木板和铁皮等物品。
据当地媒体报道,火灾初期波及储存室内的一些化学品,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氟化钙等。
起火后,现场迅速涌上了大量的消防人员和警察,但由于现场的灭火条件恶劣,加上化学品储量较大,直到第二天中午才被完全控制住。
分析:这次事故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储存化学品的场所条件较为简陋,未能进行有效的隔离和防火措施。
此外,当地消防和政府公共管理部门未能及时响应或协调救援,事故扩散造成的后果比较严重。
化工企业应该及时进行储存场所改建、加固,加强防火隔离和抗震能力等措施,以及接受相关部门的安全评估和风险评估。
案例三:2005年印度化工厂泄漏2005年12月3日,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的一家化工厂发生了液氯泄漏事故。
这家化工厂主要生产石墨和氯气,每年的生产量高达15万吨左右。
14起工厂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血和生命换来的教训!安全是一切的基础安全无小事,没有万一,只有一万,所以在日常生产中,必须牢牢按规则工作,安全是一切的基础。
小编今天给大家看的这些案例,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所以大家一定要谨记:“事故猛于虎也”。
14件曾经发生的事故,每件都是血和生命换来的教训。
我们不仅要从这些事故中学习到教训,同时我们也需要通过这些事故,加强我们的安全意识!二、吊孔打开无围栏人员掉入险丧命事故图片及示意图四、运行检修严重违章设备试运摔死一人3月9日上午,斗轮机检修完毕,检修人员未按规定押回工作票,只是和运行人员口头联系,试运斗轮机。
试运中,检修人员发现斗轮机仍有缺陷,未按规定重新履行工作票手续,只是给司机打手势要求停止斗轮机运行。
斗轮机停运后,二名检修人员进入斗轮机的轮斗内处理缺陷。
司机突然想起斗轮机需连续试运,没有到就地检查斗轮机是否具备启动条件,只是在司机室瞭望,便启动斗轮机。
导致一名人员被旋转的斗轮带起甩到倒流板的篦子上死亡,另一名人员从斗轮上跳下来,捡了一条命。
原因及暴露问题1.检修人员严重违章,试运设备不押票,只是和运行人员口头联系;2.运行人员严重违章,同意检修人员不押票试运,启动设备前不认真检查;3.检修人员严重违章,已经传动的设备再次检修,仍然不办理任何手续;4.检修人员严重违章,工作班成员变更随意,不履行手续;5.没有对项目部履行管理责任,运行和维护项目部管理混乱。
事故图片及示意图五、高处不系安全带工作人员把命丧某厂2名作业人员站在空气预热器上部钢结构上,在进行起重挂钩作业时,失去平衡同时跌落,1人死亡。
简要经过某年6月12日上午,某厂脱硝改造工作中,作业人员王某和周某站在空气预热器上部钢结构上进行起重挂钩作业,2人在挂钩时因失去平衡同时跌落。
周某安全带挂在安全绳上,坠落后被悬挂在半空;王某未将安全带挂在安全绳上,从标高24m坠落至5m的吹灰管道上,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及暴露问题1.高处作业未将安全带挂在安全绳上;2.工作负责人不在现场,失去监护。
工厂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摘要本文对几起工厂生产安全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导致这些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可以帮助工厂管理者和员工们更好地了解工厂生产安全问题,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
案例一:爆炸事故在某化工厂,由于操作人员没有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操作,导致某一装置发生了爆炸事故。
事故造成了多人受伤和厂区的严重损毁。
经过调查,发现操作人员对操作规程了解不足,并且在操作过程中存在马虎的行为。
此外,工厂的安全培训和监督机制也存在不足,没有对操作人员的规范操作进行有效的管理。
应对措施:- 提高工厂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培训,确保员工了解操作规程并能够正确操作。
-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并监督员工按照规范操作。
- 设立安全管理岗位,负责对员工操作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操作规范。
案例二:有害物质泄漏事故一家化工厂发生了有害物质泄漏事故,导致周边环境受到污染,对工厂附近的居民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调查发现,工厂在有害物质存储和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缺陷,没有采取足够的防护措施,并且在泄漏发生后的应急处理不及时、不得力。
应对措施:- 建立完善的有害物质存储和管理制度,确保物质的安全存放和防护。
- 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增强员工应对事故的能力。
- 配备专业的应急处理团队,建立应急处理机制,一旦发生泄漏等事故能够迅速应对。
案例三:机械伤害事故某家制造厂发生了机械伤害事故,导致操作人员手部被夹伤。
经过调查发现,操作人员没有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且在操作过程中没有遵守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
应对措施:- 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员工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且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
- 安装安全保护设备,减少操作人员的人为失误带来的伤害。
- 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违规行为并进行纠正。
结论工厂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与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行为、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因素有关。
工厂典型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报告工厂典型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报告火灾一直是工厂安全管理中最容易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之一,每年都会发生许多因火灾而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悲剧。
针对此问题,本文将对典型的工厂火灾事故案例进行分析,从中寻找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
案例1:2017年厦门市一家印刷厂火灾事故该印刷厂是一家规模较大的印刷工厂,位于厦门市同安区。
2017年11月15日凌晨,由于原材料临时放置在空旷地带,防盗力度不足且烟雾探测器故障未发现,一名火种意外点燃了原材料。
火势迅速蔓延,短短一小时时间,工厂就被烧成了废墟,数百名员工逃脱。
分析:1.安全意识不足:厂方未对原材料进行必要的管理和监控,也未给员工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培训,导致一旦发生火灾时,员工不知道如何正确处理燃烧的原材料。
2.预防措施不足:防盗力度不足,容易引起通风不良或瞬间温度升高,存在隐患。
3.设备维护不力:烟雾探测器停止工作并未被及时发现和排除,对于火情的后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防范措施:1.建立消防制度:加强印刷厂的班前、班中、班后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同时通过消防演练来提高员工的应对能力。
2.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定期对烟雾探测器、火灾自动报警设备等设备进行检测,确保其正常运行。
3.采取容器化储存:优化印刷原材料的存储方式,将易燃物品进行容器化储存,尽量保证原材料能够在稳定的环境中存储。
案例2:2018年广州一家化工厂爆炸事故该化工厂专业生产化工原料和有机药品,位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8年3月11日上午11时30分左右,厂内一台收集废弃物的垃圾压缩机突然发生了爆炸,立刻引发了整个厂区的火灾。
事故造成3人死亡,6人受伤。
分析:1. 生产设备老化:垃圾压缩机老化磨损导致故障率较高。
2. 操作规程的不合理: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对垃圾压缩机进行维保工作,导致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安全隐患。
3. 危化品储存不当:危险化学品储存和使用不够规范,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工业安全生产事故案例与教训工业安全生产是现代产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任何一起事故都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更好地强化工业安全意识,本文将对一些典型的工业安全生产事故案例进行展开详细分析,并总结出它们带来的教训。
案例一:矿井透水事故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因为不注意水文地质条件,导致矿井突然发生透水事故,造成大量矿工失踪,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产和生活。
这个案例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教训:在矿井开采前应进行全面的地质勘探,以确保充分了解地下水文条件;同时,应加强检查和维护矿井安全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案例二:化工厂爆炸事故某化工厂由于操作人员处理不当,发生了一起严重爆炸事故。
爆炸导致多人死亡、重伤,同时也造成了巨额财产损失。
该案例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化工生产中,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且了解并遵守相关安全操作指南,不可因为敷衍和马虎而导致悲剧的发生。
案例三:工地高空坠物事故由于建筑工地管理不善,未能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高空坠物,造成多名路过行人受伤。
工地高空坠物事故屡禁不止,给我们敲响了再一次警钟:工地管理者要严格落实安全责任,确保所有高处施工区域采取足够的防护措施,以保护过往行人的安全。
案例四:生产线机械故障事故在某家生产工厂中,机械发生故障,工人未按照操作规程停机处理,结果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了严重的人身伤害。
这个案例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教训:在生产线操作中,工人必须严格遵守机械操作规程,并随时做好机械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通过对上述工业安全生产事故案例的分析,我们深刻认识到工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在保障安全生产方面,不仅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加强监督与管理,更需要企业和个人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和操作规程。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预防工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从而保护员工和社会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工厂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报告工厂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报告1. 事故概述2019年9月14日,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一家制造汽车气囊的工厂发生火灾事故。
事故导致3人死亡,1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5000万元。
经初步调查,事故原因为生产车间温度过高,造成废气处理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导致废气引发爆炸并引发大火。
2. 事故原因分析从事故的发生原因来看,主要是由于工厂生产车间温度过高,导致废气处理系统无法正常工作,进而引发废气爆炸并引发火灾。
具体原因可能是由于生产车间的通风系统设计不当,或者是工作人员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废气异常情况。
无论是哪种原因,都说明了工厂的安全管理存在缺陷,需要进一步加强。
3. 安全管理不足从此次事故中可以看出,该工厂的安全管理工作存在不足。
首先,工厂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废气异常情况。
在废气处理系统出现异常状况时,工作人员应当立即进行检修和处理,以避免废气引发爆炸和火灾。
其次,工厂的通风系统设计不当,导致生产车间温度过高。
应当根据工厂生产需要和生产车间特点,合理设计通风系统,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这些安全管理上的不足,都导致了火灾事故的发生,需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工厂的安全生产。
4. 安全管理建议针对此次事故的教训,我们提出以下安全管理建议:(1)加强生产车间的通风系统设计,在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和卫生的前提下,合理设置通风设备和通风系统。
(2)加强废气处理系统的监控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废气异常情况,避免废气引发爆炸和火灾。
(3)加强员工安全意识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视和认识,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加强监管和管理,对于安全管理不善的工厂,应当进行督促和整改,确保工厂的安全生产。
5. 总结此次工厂火灾事故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和反思。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一项基本任务,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管理部门的积极监管。
企业应当加强安全管理,完善安全管理系统,尤其是要加强对于通风系统和废气处理系统的设计和监控,保障员工和环境的安全。
安全事故案例及分析在现代社会,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虽然逐年降低,但仍然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通过对安全事故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教训,提高安全意识,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安全事故案例及其分析。
案例一:建筑工地坍塌事故某建筑工地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未严格按照安全规范操作,导致脚手架坍塌,造成多名工人受伤。
事故分析表明,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施工单位忽视了安全检查,未能及时发现并修复脚手架的损坏部分。
此外,施工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培训,对潜在的危险缺乏足够的认识。
案例二:化工厂爆炸事故一家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导致数名工人死亡,工厂设备严重损坏。
调查发现,爆炸是由于化学反应失控引起的。
事故发生前,工厂的安全管理系统存在缺陷,未能有效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此外,工厂的应急预案不完善,事故发生时未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
案例三:交通事故在一条繁忙的高速公路上,由于驾驶员疲劳驾驶,导致多车连环相撞,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事故分析显示,驾驶员长时间驾驶未休息,导致反应迟钝,未能及时避让前方车辆。
同时,该路段的交通标志设置不合理,未能有效提醒驾驶员注意行车安全。
案例四:火灾事故一家大型商场在夜间发生火灾,由于商场内部的消防设施不完善,火灾迅速蔓延,导致多名顾客和员工受伤。
事故调查表明,商场的消防系统存在故障,未能在火灾初期及时报警和启动灭火装置。
此外,商场的疏散通道设置不合理,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困难。
案例五:矿山瓦斯爆炸事故在一次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瓦斯浓度过高,引发了爆炸,造成多名矿工死亡。
事故分析指出,矿山的通风系统存在问题,未能有效降低瓦斯浓度。
同时,矿山的安全监测设备未能及时检测到瓦斯浓度的异常,未能提前预警。
通过对这些安全事故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与安全管理的疏忽、安全意识的淡薄、应急预案的不完善等因素有关。
因此,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完善应急预案,是预防安全事故的关键。
【案例】14个典型事故分析时刻警醒着我们一、起吊孔无护栏不慎坠落死亡某厂更换皮带打开起吊孔,仅用尼龙绳设置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的简易围栏,一清理积煤人员从起吊孔坠落死亡。
简要经过某厂检修人员为更换输煤皮带打开吊砣间的起吊孔(标高25m),仅用一条尼龙绳作为简易围栏。
某年1月17日上午,工作负责人于某带领岳某等人到达吊砣间,进行疏通落煤筒工作,虽发现起吊孔未设围栏,未采取防护措施,便开始作业。
一工作人员用大锤砸落煤筒,岳某为躲避大锤后退时,从起吊孔坠落至地面(落差25m),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及暴露问题1.检修人员打开起吊孔,未设安全可靠的刚性临时围栏;2.虽用尼龙绳设简易围栏,但过于松动,垂落在地,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3.工作负责人带领作业人员到达现场,虽发现临时围栏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未要求检修人员设置可靠的刚性临时围栏;4.工作负责人在临时围栏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的情况下,也未采取其他防护措施,盲目组织开工。
事故图片及示意图二、吊孔打开无围栏人员掉入险丧命某厂一工作人员不慎踏入未设围栏的起吊孔(12.6米),急中生智,双手抓住起吊孔中间的工字梁,捡回一条命。
简要经过某年12月26日上午,某厂进行吊装作业,检修人员将发电机平台附近的起吊孔(12.6米)打开后未设置临时围栏,设一人看护。
距起吊孔约0.5米处临时放置一临时铁棚工作间,从铁棚内出来一位工作人员,踏入起吊孔,手臂抓住起吊孔中间的工字钢梁上,悬在空中,捡回一条命。
原因及暴露问题1.打开起吊孔,未设置安全可靠的刚性围栏;2.临时铁棚工作间放置位置不当,距起吊孔过近;3.现场看护人未起到看护作用;4.铁棚内出来的工作人员未注意脚下情况。
事故图片及示意图三、安全意识淡薄擅进烟道坠落某厂一焊工在工作负责人正在办理工作票手续时,擅自进入照明不足的锅炉烟道,从无防护设施的烟道竖井坠落死亡。
简要经过某年3月22日下午,某厂项目部进行锅炉电除尘消缺工作中,工作负责人派焊工陶某(未满18岁)和王某进行焊接作业。
14起工厂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血和生命换来的教训!
安全是一切的基础
安全无小事,没有万一,只有一万,所以在日常生产中,必须牢牢按规则工作,安全是一切的基础。
小编今天给大家看的这些案例,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所以大家一定要谨记:“事故猛于虎也”。
14件曾经发生的事故,每件都是血和生命换来的教训。
我们不仅要从这些事故中学习到教训,同时我们也需要通过这些事故,加强我们的安全意识!
二、吊孔打开无围栏人员掉入险丧命事故图片及示意图
事故图片及示意图
四、运行检修严重违章设备试运摔死一人
只是给司机打手势要求停止斗轮机运行。
斗轮机停运后,二名检修人员进入斗轮机的轮斗处理缺陷。
司机突然想起斗轮机需连续试运,没有到就地检查斗轮机是否具备启动条件,只是在司机室瞭望,便启动斗轮机。
导致一名人员被旋转的斗轮带起甩到倒流板的篦子上死亡,另一名人员从斗轮上跳下来,捡了一条命。
原因及暴露问题
1.检修人员严重违章,试运设备不押票,只是和运行人员口头联系;
2.运行人员严重违章,同意检修人员不押票试运,启动设备前不认真检查;
3.检修人员严重违章,已经传动的设备再次检修,仍然不办理任何手续;
4.检修人员严重违章,工作班成员变更随意,不履行手续;
5.没有对项目部履行管理责任,运行和维护项目部管理混乱。
事故图片及示意图
五、高处不系安全带工作人员把命丧
某厂2名作业人员站在空气预热器上部钢结构上,在进行起重挂钩作业时,失去平衡同时跌落,1人死亡。
简要经过
某年6月12日上午,某厂脱硝改造工作中,作业人员王某和周某站在空气预热器上部钢结构上进行起重挂钩作业,2人在挂钩时因失去平衡同时跌落。
周某安全带挂在安全绳上,坠落后被悬挂在半空;王某未将安全带挂在安全绳上,从标高24m坠落至5m的吹灰管道上,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及暴露问题
1.高处作业未将安全带挂在安全绳上;
2.工作负责人不在现场,失去监护。
事故图片及示意图
六、临边未系安全带三人坠落把命丧
某厂安装主厂房屋面板,5名工作班成员高处作业均未系安全带,在推动钢板过程中,因两侧用力不均,其中一侧3人坠落死亡。
简要经过
某年2月20日上午,某厂安装主厂房屋面板。
工作班成员某、罗某、贺某等五人,在施工中未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即:铺设压型钢板一块后,应首先对压型钢板进行锚固,再翻板)进行,实际施工中既未固定第一板,也未翻板。
施工作业属临边高处作业,作业人员未系安全带,作业中采取平推方式向外安装钢板,在推动钢板过程中,压型钢板两端(某、罗某、贺某在一端,另2名施工人员在另一端)用力不均,致使钢板一侧突然向外滑移,带动某、罗某、贺某坠落至平台(落差19.4m),造成3人死亡。
原因及暴露问题
1.高处临边作业,未系安全带;
2.未按规定先固定、再翻板的方法施工,而是采用平推钢板方法。
事故图片及示意图
七、电梯层门闭锁故障人员踏空坠落井道
某厂一检修人员准备用电梯运送氧气、乙炔气瓶时,因电梯故障,打开的层门与电梯轿箱不在同层,人员进入踏空坠落死亡。
简要经过
某年8月25日上午,某厂在进行锅炉过热器泄漏检修中,某彻夜连续工作2天,第3天准备用电梯运送氧气、乙炔气瓶时,在锅炉46.7米运转层按下电梯按钮,46.7米层门打开,但因电梯层门闭锁装置故障,电梯实际停在63.7米,某踏空落入电梯井道底坑,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及暴露问题
1.电梯层门闭锁装置故障,电梯轿箱停止位置与打开的层门位置不一致;
2.电梯日常维护检修不到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3.人员连续抢修,疲劳作业。
事故图片及示意图
八、起吊口未设置围栏工作人员不慎坠落
某厂一工作人员在途经未设临时围栏的起吊口时,坠落身亡。
简要经过
某年9月15日下午,某厂在机组保护和DCS改造工作结束后,剩余电缆已从工作现场运回检修楼,电缆需经检修楼地面上一起吊口吊入地下室。
在起吊作业过程中,突然一人员从距起吊口3.4米的仓库中疾速走出,坠入未设临时围栏的起吊口(落差4米),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及暴露问题
1.距离仓库门口3.4米的起吊口打开后,未设临时围栏;
2.现场人员未起到看护作用。
事故图片及示意图
九、起吊物下站人吊篮滑下砸伤
3.起吊路线不畅通。
4.起吊作业未设置临时围栏、警告标志。
事故图片及示意图
十、野蛮起吊作业坠物砸死行人
十一、按钮失灵吊物落护栏砸坏人受伤
某厂一起重工用过轨吊吊装磨辊过程中,因控制器“停”按钮失灵,造成磨煤机过轨吊和磨辊掉落,砸坏磨煤机平台及护栏,2名作业人员跌落摔伤。
简要经过
某年7月6日晚,某厂进行磨煤机检修,起重工某操作过轨吊吊装磨辊,当磨辊升至磨煤机壳体上沿约175mm时,某按“停”按钮,但“停”按钮失灵,在磨辊继续上升过程中,起吊用的卸扣卡在磨煤机壳体处,造成过轨吊和磨辊掉落,将磨煤机平台(高度4.3m)及护栏砸坏,平台上作业的2名人员跌落摔伤。
原因及暴露问题
1.起重机械日常维护、检查不到位,控制器“停”按钮失灵,未及时发现处理;
2.作业人员在使用起重机械前,未检查起重机械是否完好;
3.起重工不掌握“启动/停止”磁性条的“紧急停止”作用。
事故图片及示意图
十二、开关运行位修泵班长合闸险伤人
某厂检修人员检修升压泵过程中,运行班长擅自合开关,险造成重大人身伤害。
简要经过
某年2月27日上午,某厂检修人员检修水源地升压泵。
工作许可人将泵停止运行,在做停电措施时,因380V手车式开关操作机构犯卡,开关未拉至“检修”位,仍在“运行”位。
工作许可人与工作负责人现场确认后,经商定,挂上“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标示牌,开始检修工作。
在检修过程中,运行班长巡视开关室,发现该升压泵开关仍在“运行”位,擅自取下标示牌,试图拉开关至“检修”位。
在拉开关时按动了“合闸”按钮,开关合闸,已解体的升压泵启动,4名检修人员急忙躲闪,险造成重大人身伤害。
原因及暴露问题
1.运行人员严重违章,未按工作票要求将开关拉至“检修”位,开关仍在“运行”位便准许工作;
2.工作负责人严重违章,明知开关仍在“运行”位,也未做防泵体突然转动措施,同意开工,对工作班成员不负责任;
3.运行班长严重违章,未履行操作票手续,擅自进行电气操作。
事故图片及示意图
十三、严重违章验电短路灼伤二人
2名运行人员用验电笔验电时,验电方式不当,造成短路,灼伤二人。
简要经过
某年5月28日中午,某厂运行监护人高某、操作人贾某准备测量380V电动机绝缘电阻,测量前需先验电,监护人高某在电源开关柜用验电笔验电时,验电笔不亮(设备确已停电)。
二人怀疑验电笔有问题,为了确认验电笔好坏,二人到另一带电的开关柜进行验证。
操作人贾某站在侧面用手电筒照亮,监护人高某验电,当验电笔伸向开关柜时,验电笔金属部分与柜体接触,对地短路放电,弧光灼伤二人。
原因及暴露问题
1.监护人严重违章直接操作;
2.严重违章,扩大验电围,擅自在其他开关柜验电;
3.验电方式不当,验电笔金属部分与柜体接触。
事故图片及示意图
十四、事故图片及示意图
1.领导严重违章指挥,擅自决定扩大工作围;
2.严重违章,扩大工作围不重新办理工作票;
3.电气主任擅自摘除安全警示牌;
4.检修工未核对刀闸的编号。
事故图片及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