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声国学堂节目表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4
《金匮真言论篇》第九讲《中国之声》播出时间:2009.07.25故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
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
故人亦应之。
梁冬:是的,重新发现,中医太美。
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晚上的国学堂,我是梁冬梁某人,对面依然是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老师,徐老师您好!徐文兵:梁冬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梁冬:哎,我们废话少说,直接进入主题。
上一次我们讲到《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今天呢我们要新开一段了,“故曰:阴中有阳”这一段,对不对?徐文兵:对。
金匮真言论的第一段我们讲完了。
第一段它主要讲的是春夏秋冬它容易刮什么风,然后容易导致什么病,然后怎么治,俞在什么地方。
梁冬:哦,说到此处呢,容我插一个小问题啊。
很多朋友呢夏天的时候喜欢吹风扇,那这个家里面晚上睡觉的时候,吹风扇,比如说不同方向吹来的风有没有差别呢?徐文兵:呵呵,古代没有风扇,就是自己摇个大蒲扇扇。
这个就是比较柔和的人造风,比较舒服。
那老百姓古代没有电风扇呢,但是老百姓有个说法叫“最忌讳吹穿堂风”,是不是?你听说过这种说法吗?梁冬:对、对、对。
徐文兵:为什么穿堂风不好呢?对流特别强。
我们现在都买住宅,就是南北通透。
梁冬:对,板儿楼嘛。
徐文兵:对,板儿楼。
板儿楼就是很时兴的这种样式,就是一开窗,空气一对流,风特别大。
这种风特别大的,什么意思呢?穿透力强,携带能量或者信息也强。
当人睡着了以后,我讲过人的卫气——就是保卫自己的那个气——就缩回到体内了,就是说人呢气就比较弱,你再吹着风,就特别容易得病。
所以我们很多人就是小孩子晚上睡觉蹬被子,早上起来清鼻涕就出来了,有的嗓子开始疼,有的还发烧。
也有些大人睡着以后就是吹风着凉,有的人会出现身体局部的麻痹,有的人就会出现眼睛啊眼皮跳,还有人比较严重的就是面瘫。
所以睡着了以后啊吹那个风就叫贼风。
梁冬:还是很危险的。
央视文艺APP节目表上午(00:00-12:00)00:37国际艺苑-2022-27回看往期视频01:29晚间新闻回看往期视频01:59精彩一刻-2020-117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鎏金银壶回看02:04美术经典中的党史-49回看02:19人与自然-2022-131回看往期视频02:49故事中国2022-63回看03:39故事中国2022-64回看04:29今日说法-2022-184回看往期视频04:57新闻联播回看往期视频05:27人与自然-2022-132回看往期视频06:00朝闻天下回看往期视频08:38生活早参考-特别节目(生活圈)2022-125回看往期视频09:26关于唐医生的一切第4集回看10:15关于唐医生的一切第5集回看11:04关于唐医生的一切第6集回看11:542022秘境之眼-143回看12:00新闻30分回看往期视频下午(12:00-24:00)12:36今日说法-2022-185回看往期视频13:12伟大的转折第22集回看13:59伟大的转折第23集回看14:49伟大的转折第24集回看15:37伟大的转折第25集回看16:26伟大的转折第26集回看17:17第一动画乐园-2022-379回看往期视频17:56第一动画乐园-2022-380回看往期视频18:15第一动画乐园-2022-381回看往期视频18:46第一动画乐园-2022-362回看往期视频18:522022秘境之眼-175直播中19:00新闻联播未开始往期视频19:39焦点访谈未开始往期视频20:01前情提要-《大山的女儿》第10集未开始20:06大山的女儿第10集未开始20:55前情提要-《大山的女儿》第11集未开始20:59大山的女儿第11集未开始21:522022秘境之眼-143未开始22:00晚间新闻未开始往期视频22:33美术里的中国-13未开始22:47精彩一刻-2022-86人类的记忆周口店上未开始23:17精彩一刻-2022-87人类的记忆周口店下未开始23:45经典咏流传(第五季)-1(上)。
《金匮真言论篇》第十九讲播出时间:《中国之声》2009.10.03 23:00—24:00主讲:徐文兵主持:梁冬经文:其穀豆,其臭腐。
故善為脈者,謹察五臟六腑,参与整理:冷冷清清、司空摘星、天机锁、悄悄、慧从卢溪、叫天子、yhlj、树没叶、拈花一笑、寂静岭、子轩、晓杰、蓝色天空。
梁冬:小弟梁冬,继续呢,向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老师呢请教《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经过了有差不多有十次的课程,十多周了哈?徐文兵:十六了!梁冬:啊,这一次讲了很长时间,十六周,终于呢,我们要学到这一篇的最后一段。
在上一章的时候我们讲到“北方黑色……其臭腐”。
哎,徐老师,是不是还有一些问题再跟大家深度的分享一下?徐文兵:就是上次我们说到了“北方黑色,入通于肾,藏精于肾,开窍于二阴”,就是开窍于那个尿道和这个肛门。
然后说到它的味道,叫“其谷豆”豆呢也叫菽,草字头一个叔叔的叔,有的地方写成豆,有的叫菽,我们就说到了想滋补肾精的话,应该呢吃豆,但是呢,豆子不好被消化,我们中国人伟大,发明了豆腐,这个豆、腐后来就是上一段就是说到了入肾的味道“其臭腐”。
我们再复习一下,肝的味道,肝就是东方的味道,叫“其臭膻”,或者我说了一点这个膻味,就吃草木的人有个膻味,《黄帝内经》上说是臊。
然后到了火呢,对应的是心,“其臭焦”就是老闻那个烟熏火燎的味,就容易助心火,把人撩拨得火烧火燎的。
到了脾那儿呢就是“其臭香”,这个香呢就是五谷之香。
到了肺那儿,叫“其臭腥”,就是那个水生的动物,水生的动植物都有股腥味。
到了肾这呢,想补肾叫“其臭腐”。
我上次讲过了,如果这个动物和植物利用自身的酶把自己发酵,这是一个转化过程。
比如说秋天了红叶,啊,绿叶变成了红叶——哈“红叶老师”——这是叶子用自身的酶发酵的。
包括我们说的茶叶,我们说绿茶是不发酵茶,可是经过轻微发酵了就变成什么?青茶,就是乌龙茶,这是利用自身的酶。
所谓腐和朽呢,他不是用自身的酶,用的是什么呀?梁冬:别人的酶?徐文兵:呵呵,外界微生物。
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篇》第七讲《中国之声》播出时间:2009.07.11经文: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
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
梁冬:是的,重新发现,中医太美。
欢迎大家收听今天晚上的国学堂。
依然是有请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老师和我们一起来分享《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徐老师好!徐文兵:梁冬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梁冬:我们事不宜迟,话说啊在上一期呢我们讲到了“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稍事复习一下这句话。
徐文兵:上期结尾的时候我们讲了这个医生的气和病人的气,谁压倒谁?梁冬:啊,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徐文兵:有的朋友在博客里留言说,你说的是不是有点儿太玄了?其实大家可以看一下历史上的一些医生的传记。
汉朝有个名医叫郭玉,这在史书上有他的传。
梁冬:哪个y u呀?徐文兵:玉石的玉,这个人啊是一个医疗技术非常高明的一个大夫,但是当时的皇上就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这个人给普通老百姓看病效果特别好,可是这个人邀请他给一些达官贵人、王公贵族看病效果就差强人意,后来还发现一个更有趣儿的,就是当这些王公贵族穿上平民百姓的服装,因为汉朝它也有等级的,穿衣服的颜色、质量都不一样,当这些王公贵族穿上普通老百姓的衣服来找他看病以后疗效又特别好,这个皇帝就问郭玉说怎么回事儿,郭玉回答了几句话非常精彩,他就说:“医者意也。
”这句话是郭玉说的,你以前可能听说过这句话。
梁冬:对,但我以为就是易经的易嘛。
徐文兵:“医者意也”。
梁冬:意味的意?徐文兵:意思的意。
这是郭玉说的,他说我们,这句话怎么理解啊,就是现在的医生是用自己的理性的思维去看病的,那巫靠什么看病?梁冬:意念。
徐文兵:巫,巫可不是意念。
巫的层次要高,巫者神也。
巫是用那种先天赋予那种神灵的本能去感知一些东西。
作为医生呢比巫的层次要低一级,他说了一句话叫“医者意也”,这个后天的意识就会受到你所处的这种俗事的很多的东西的干扰和影响。
传统中医诊断标准与判断死亡的标准2016年11⽉25⽇10:42转发了中国经营⽹的⼀篇题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中医药法即将出台》的⽂章。
我们为国家终于快要为中医药出台⼀部法律拍⼿称快。
⽂章指出:中医药界期盼多年的《中医药法》有望近期出台。
11⽉23⽇,在“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会平⾏论坛:中医药发展”上,中国国家卫⽣和计划⽣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中医药法》即将出台”。
《中医药法》也将成为我国起草的第⼀部关于中医药的国家法律。
我国中医药⽴法30余年求解路之所以不顺,著名中医学家⽶烈汉坦⾔,其原因是多⽅⾯的,既有社会环境的外部因素,也有学术发展的内部因素,更有政策落实不⼒的主观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些⼈⼠对中医的价值认识不到位。
⽬前不少卫⽣部门的⼈对中医的特⾊缺乏清晰的认识,他们思想上没有意识到⽴法对中医保护和发展的价值,这在⼀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医药⽴法进程,虽然国家很重视中医,但卫⽣部门的⼀些⼈没有推动⽴法的积极性。
⽂章还提到:中国卫⽣法学会秘书长吴崇其认为,主要在于中医没有诊断标准、中医没有死亡标准这两个问题⼀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中医理论多为⾃然哲理,难以找出事实依据,很难进⾏标准界定,⽽没有标准,中医药⽴法就失去了最基本的内容,也就⽆从保护中医药的合法权益。
”其实,关于中医诊断标准与中医判断⼈的死亡标准是有的。
知识从近代中国进⼊西学东渐之后与新⽂化运动将中医的很多优秀传统给抹杀掉了。
传统中医特别是北派中医经⽅家如张仲景、孙思邈、叶天⼠、唐容川、倪海厦等根据《黄帝内经》中医经络学与脏腑运⾏学和《伤寒论》六经辨证对中医诊断的望、闻、问、切有明确的诊断标准。
同时,判断⽣死与有准确的描述与标准,只是现代中医在失去师承制之后已经⽆法达到古代医师的标准了。
才会说中医没有诊断标准与判断死亡的标准。
传统中医判断死亡的标准中医判断死亡的标准在《黄帝内经·灵枢》天年第五⼗四篇有明确的标准。
徐文兵百科名片徐文兵徐文兵(1966—)名小周,字文兵。
中医师,厚朴中医学堂堂主,高级中医讲师,中医教育家,身心医学专家。
诊疗科目:中医全科、针灸科、。
目录简介从医经历职务经历作品:媒体节目养生论简介活动自然与人为医学贡献1.心病先治身,身病要调心2.治疗神志病3.治疗躯体疾病媒体报道1.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当贵人2.“厚朴”的现实与愿景3.养生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展开简介从医经历职务经历作品:媒体节目养生论简介活动自然与人为医学贡献1.心病先治身,身病要调心2.治疗神志病3.治疗躯体疾病媒体报道1.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当贵人2.“厚朴”的现实与愿景3.养生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展开编辑本段简介徐文兵,著名中医专家,出身中医世家,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
先后师从裴永清教授,研修《伤寒杂徐文兵病论》及临床应用;师从周稔丰教授,学习五禽戏、病气诊断;师从苏有余先生,学习研修内丹功法;师从马世琦先生,研修形意拳。
熟悉中药、经络、腧穴的形、气、性、用,以及组方配伍。
现为北京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北京御源堂、平心堂中医门诊专家。
多次受邀在北京电视台讲授健康知识;担任中国气象频道《四季养生堂》栏目长期主讲嘉宾;受著名主持人梁冬之邀,作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讲《重新发现中医太美之黄帝内经》;著有《字里藏医》等。
[1-2]编辑本段从医经历自幼随母亲魏天梅学习中医,1984年考入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后留校工作。
1997年公派赴美讲学,同年获美国针灸协会特别奖,被授予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荣誉市民。
1998年考取全美中医师、针灸师资格证书。
1999年创办北京厚朴中医药研究所。
2000年再次赴美访问,考取美国马里兰州执照针灸执照。
目前在国内从事中医诊疗及传统中医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1987年随裴永清教授侍诊抄方,1997年正式拜师,研修《伤寒杂病论》以及经方的临床应用;1997年师从周稔丰教授学习五禽戏、病气诊断;2002年师从苏有余先生学习、研修内丹功法;2004年师从马世琦先生研修形意拳。
红旗之声广播稿国学经典《红旗之声广播稿国学经典篇一》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的红旗之声广播,今天咱们就来唠唠国学经典这档子事儿。
国学经典啊,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奇珍异宝。
咱就说《论语》吧,那可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超级智慧宝典。
每次翻开《论语》,我就感觉像是穿越到了古代的学堂,孔夫子站在前面,摇头晃脑地给弟子们讲学呢。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嘿,你细品这句话,就觉得太有道理了。
咱生活中啊,周围的人不管是谁,都可能有比咱厉害的地方,就像我上次参加数学竞赛,本来我觉得自己数学还挺牛的,结果看到旁边那哥们解题的速度和思路,我当时就想,哎呀,这不就是我的“师”嘛。
可是呢,国学经典有时候也有点让人头疼。
就拿那些文言文来说,好多字词的意思跟现在完全不一样,读起来就像看天书似的。
我记得刚开始读《史记》的时候,我都懵了,什么“之乎者也”的,我就在想,老祖宗们为啥不能说得直白点呢?也许是当时的风气就是这样,大家都觉得这么说话才有文化吧。
但是呢,一旦你真的搞懂了那些字词的意思,你就会发现,哇塞,里面的故事简直太精彩了。
就像鸿门宴那一段,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明争暗斗,那简直比现在的谍战片还刺激。
项羽就像一个骄傲的大公鸡,觉得自己天下无敌,而刘邦呢,就像一只狡猾的狐狸,小心翼翼地在项羽身边周旋。
国学经典里还有很多关于为人处世的道理。
比如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就像是做人的一条黄金法则。
我有一次就因为没遵守这条法则,差点跟我朋友闹掰了。
我把我不喜欢吃的东西,想当然地给了我朋友,还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结果我朋友特别生气,当时我还觉得他小题大做呢。
后来我才明白,我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凭什么觉得别人会想要呢?这就是国学经典给我的一个教训啊。
咱再说说《诗经》,那里面的诗就像一首首优美的歌谣。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每次读这句诗,我就仿佛看到了一个古代的小伙子,站在河边,看着对岸的美丽姑娘,心里小鹿乱撞的样子。
梁冬:是的,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
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国学堂,我是梁冬。
从在本周之内,继续邀请83岁的民间老中医郭生白先生,他也是第四代行医,临床61年了,和我们一起来分享中国文化,以及关于中国人对疾病健康等等的看法。
在上一周的时候,郭老和我们分享到关于什么叫道,我觉得印象特别深刻。
我能说一个车它也是有阴阳的它也有钢铁,有轴承,也有机械,那些成型的部分叫阴,它有动能它跑起来了,叫阳,但是为什么一个汽车不是生民呢?是因为它这个阴阳还不能转换。
虽然汽油是一个阴,点着了以后变成了火,变成动能,可以推动这是由阴可以转阳,但是它这个阳不能转回来阴,所以呢,汽车仍然不是一个生命,但是人是为什么人我们身上的能力又可以转化为物质,物质又可以转化为能力,所以郭老在上一周的时候就有人和汽车的区别来讲明这个人的生命和道之间的关系,我们觉得非常非常地有趣,当然在上一周不仅仅有这些内容,其实还有更多有趣的内容我们也把多它整理文字,分别在百度的贴吧梁冬吧,郭生白吧,以及你可以百度一下郭生白博客,在郭老的博客上面也有。
那今天我们继续邀请郭老和我们站在一个纯粹纯正的中医角度来看,什么是疾病?什么是生命?郭老有请。
郭生白:我在说白《伤寒论》以前,我想提出几个词语,解释一下大家把这个词语对于过去怎么理解和现在怎么理解,咱们统一一下概念。
第一个我谈疾病。
疾病我们说的太多了,疾病本质的内涵是什么?就说是疾病是什么?我们从这一方面考虑,疾病是外界物质,生物体以及非生物体侵入到我们的肌体引起来我们身体、生命本能系统的排异反映。
我再重复一下,疾病第一个是身体外界的致病物质侵入到肌体之内,引起我们身体本能系统地排异反映。
那么排异反映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身体与生命俱来的,一同本来就有的一种能力。
比如说我们的大便、小便、饮食、出汗、打喷嚏、咳嗽、呕吐等等这是属于我们身体的一个本能系统的一部分。
这是一部分疾病。
另一部分疾病是我们身体内部各个脏器组织由于种种原因发生了功能性的活力下降或者是调节失常,这一些反映,也是疾病。
国学广播稿国学广播稿1播出时间:周一至周五中午11:50至12:00主持人:(第一、三、五、七周播出内容)(主持甲:)亲爱的老师同学们:中午好!又到了我们卓立实验学校广播站“国学经典阅读”栏目广播时间(主持乙:)在我国古代有一种朗朗上口的古诗文,它是以三个字三个字的形式出现的,这种古诗文的文字虽然很简短,但是它能向我们讲述很多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它的名字就叫——《三字经》(主持甲:)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熟读它,背诵它吧!(主持乙诵读:)三字经(节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主持甲:)怎么样?这篇脍炙人口的经文你一定很熟悉吧!我们国家著名的音乐家谷建芬老师,还为它谱上了好听的曲子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边听边唱这首好听的《三字经》吧!——播放歌曲《三字经》(主持乙:)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我们广播站“国学经典诵读”栏目的广播时间又要结束了。
(主持甲:)亲爱的老师、同学们,明天的同一时间我们再会!国学广播稿2甲:晨曦比往日更加柔婉,乙:浆果的面颊多么丰满,甲:玫瑰在郊外盛开,乙:进入话语的情境,咀嚼美妙的语言,甲: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合:那就是听红领巾广播节目。
乙:老师、同学们,大家中午好,今天是4月12日,星期二,欢迎您收听红领巾广播节目!乙:我是主持人甲:我是主持人-今天我们为大家准备的节目有《古诗词欣赏》栏目。
乙:中华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同学们应多学学我们古典的诗词,感受一下诗词的快乐。
甲:让我们重拾古诗兴趣,在古诗抒情言志的韵文形式下,陶冶情操,将祖国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最美朗诵:中国之声中国之声是一档以朗诵为主题的节目,旨在展现中国的文化魅力和声音之美。
通过精选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优秀的朗诵者的演绎,中国之声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
节目特点中国之声的成功在于其独特的节目特点和精心的制作。
以下是该节目的几个特点:1. 文学作品的精选中国之声节目选取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学作品,包括古代经典和现代作品。
这些作品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多样性,从古诗词到现代散文,涵盖了不同时代和风格的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在内容上具有文化内涵,也在语言表达和艺术形式上展现出独特的美感。
2. 优秀朗诵者的演绎中国之声聘请了一批优秀的朗诵者,他们具备出色的声音表达能力和艺术演绎能力。
这些朗诵者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声音的变化,将文学作品演绎得淋漓尽致。
他们的演绎不仅传达了作品的意境和情感,也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之美。
3. 注重声音效果的制作中国之声注重声音效果的制作,通过音效的加工和后期处理,使节目的音质更加清晰、动听。
无论是朗诵者的声音还是背景音乐的选择,都经过精心筛选和处理,以保证观众获得最佳的听觉体验。
4. 多样化的节目形式中国之声节目形式多样,不仅有单人朗诵,还有多人对话、朗诵比赛等不同形式。
这种多样化的节目形式使得观众在欣赏的同时,也能够体验到不同的文学表达方式和艺术形式。
节目影响中国之声作为一档备受欢迎的朗诵节目,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它不仅展现了中国文学的魅力,也为朗诵艺术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
通过这档节目,观众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文学,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朗诵艺术的美妙。
另外,中国之声也为朗诵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
优秀的朗诵者通过参与该节目,能够获得更多的曝光和机会,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总之,中国之声以其独特的节目特点和精心的制作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赞誉。
它通过朗诵艺术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旅游卫视国学堂-国学堂-梁冬对话徐文兵第一讲文字版播出时间:旅游卫视23:00~23:30主讲:徐文兵主持:梁冬视频音频下载:文字整理:慕越人、徒步去旅行、天机锁、佩之、清远、蓝色天空、修身齐家、慧从庐溪旁白:人要活到多少岁才算尽其天年徐文兵:两个甲子。
梁冬:一百二。
旁白: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人寿命的长短梁冬:以母为基,以父为楯。
徐文兵:最重要打的那个“基”,来源于母亲。
梁冬:父亲他的……体现在哪里什么叫做外在表现啊徐文兵:行为啊,举止啊,学习啊,工作啊,一些,表现的不是很好。
那是什么子不教……梁冬:父之过。
徐文兵:父之过。
旁白:国学堂《黄帝内经》之天年系列,梁冬对话徐文兵,聊聊如何才能颐养天年。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国学堂”。
我是梁冬,梁某人。
今天的“国学堂”,有幸呢请到了北京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老师呢,和我们一起讲这个《黄帝内经》。
徐文兵:梁冬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梁冬:以及观众。
徐文兵:以前是听众,现在成观众了,大家好!梁冬:啊,徐老师,咱们这个,由于时间非常紧凑,所以呢,抓紧时间进入《黄帝内经•灵枢经•天年》啊,这个解一下题。
徐文兵:呵……大家都知道中医,《上古天真论》第一篇讲的就是让“人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背景提示:“人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黄帝内经》自然赋予人的寿命叫天年,是两个甲子,120岁。
徐文兵:就说,中国道家或中医认为,人的天赋的寿命,叫“天年”,这天年的这个具体数目呢是两个甲子。
梁冬:一百二。
徐文兵:呃,一百二十岁。
我们以前说,要尽其天年,要健康长寿,而在《黄帝内经》,就是《灵枢》篇里面,它专门列出单独一章,讲《天年》。
就是说:人,他的从生育的基础是什么样然后每个年龄段他有什么样的身心变化然后呢,你又怎么去顺应他的身心健康,去顺势而为,怎么尽其天年梁冬:所以以前我们也讲过嘛,就是说不到六十岁,那都叫“夭”,夭折的“夭”。
徐文兵:这个,我们经常说“寿”,一般就是过了一甲子了,这叫“一寿”。
中国之声国学堂
20100110倪海厦:科学中医与现代病治疗7
20100109倪海厦:科学中医与现代病治疗6
20100103倪海厦:科学中医与现代病治疗5
20100102倪海厦:科学中医与现代病治疗4
20091227倪海厦:科学中医与现代病治疗3
20091226倪海厦:科学中医与现代病治疗2
20091226倪海厦:科学中医与现代病治疗1
20091220张一指:天象原理与与风水学10
20091219张一指:天象原理与与风水学9
20091219徐文兵解读《灵枢·天年》2
20091213张一指:天象原理与与风水学8
20091212徐文兵解读《灵枢·天年》1
20091206田大夫阳气运行与天地之道2:中医扶阳治疗抑郁症20091205徐文兵解读《异法方宜论》8
20091129田大夫阳气运行与天地之道1:中医扶阳治疗抑郁症20091128徐文兵解读《异法方宜论》7
20091122张一指:天象原理与与风水学7
20091121徐文兵解读《异法方宜论》6
20091115张一指:天象原理与与风水学6
20091114徐文兵解读《异法方宜论》5
20091108张一指:天象原理与与风水学5
20091107徐文兵解读《异法方宜论》4
20091101张一指:天象原理与与风水学4
20091031徐文兵解读《异法方宜论》3
20091025张一指:天象原理与与风水学3
20091024徐文兵解读《异法方宜论》2
20091018张一指:天象原理与与风水学2
20091017徐文兵解读《异法方宜论》1
20091011张一指:天象原理与与风水学1
20091010徐文兵解读《金匮真言论》20
20091004余敦康:周易的智慧
20090927萧宏慈:人以载道、医行天下7 20090926徐文兵解读《金匮真言论》18 20090920萧宏慈:人以载道、医行天下6 20090919徐文兵解读《金匮真言论》17 20090913萧宏慈:人以载道、医行天下5 20090912徐文兵解读《金匮真言论》16 20090906萧宏慈:人以载道、医行天下4 20090905徐文兵解读《金匮真言论》15
20090830萧宏慈:人以载道、医行天下3 20090829徐文兵解读《金匮真言论》14 20090823萧宏慈:人以载道、医行天下2 20090822徐文兵解读《金匮真言论》13 20090816萧宏慈:人以载道、医行天下1 20090815徐文兵解读《金匮真言论》12 20090809小柏:东北“善人道”性理讲病考察报告20090808徐文兵解读《金匮真言论》11 20090802钱超尘:训诂伤寒论3
20090801徐文兵解读《金匮真言论》10
20090726钱超尘:训诂伤寒论2
20090725徐文兵解读《金匮真言论》9 20090719钱超尘:训诂伤寒论1
20090718徐文兵解读《金匮真言论》8 20090712刘力红:心性与疾病2
20090711徐文兵解读《金匮真言论》7 20090705刘力红:心性与疾病1
20090704徐文兵解读《金匮真言论》6
20090628郭生白:说白《伤寒论》5
20090627徐文兵解读《金匮真言论》5 20090621郭生白:说白《伤寒论》4
20090620徐文兵解读《金匮真言论》4 20090614郭生白:说白《伤寒论》3
20090607郭生白:说白《伤寒论》2
20090606徐文兵解读《金匮真言论》2
20090531郭生白:说白《伤寒论》1
20090530徐文兵解读《金匮真言论》1
20090524红叶:孔子的饮食观第三讲
20090523解读《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10 20090517红叶:孔子的饮食观第二讲
20090516解读《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9 20090510红叶:孔子的饮食观第一讲
20090509解读《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8 20090503李兴国:“礼”与管理哲学5
20090502解读《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7
20090426李兴国:“礼”与管理哲学4
20090425解读《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6 20090419李兴国:“礼”与管理哲学3
20090418解读《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5 20090412李兴国:“礼”与管理哲学2
20090411解读《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4 20090405李兴国:“礼”与管理哲学1
20090404解读《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3
20090329胡光:感悟中道中医2
20090328解读《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2 20090322胡光:感悟中道中医1
20090321解读《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1 20090315王绍璠:解读荀子3
20090314徐文兵解读《上古天真论》13 20090308王绍璠:解读荀子2
20090307徐文兵解读《上古天真论》12 20090301王绍璠:解读荀子1
20090228徐文兵解读《上古天真论》11 20090222李卫东:老子为什么伟大3
20090215李卫东:老子为什么伟大2
20090214梁冬独白:话说《黄帝内经》与黄老之术20090208李卫东:老子为什么伟大1
20090207徐文兵解读《上古天真论》9 20090201萧启宏:体会汉字之魂8
20090124徐文兵解读《上古天真论》8 20090118萧启宏:体会汉字之魂7
20090117徐文兵解读《上古天真论》7 20090111萧启宏:体会汉字之魂6
20090110徐文兵解读《上古天真论》6 20090104萧启宏:体会汉字之魂5
20090103徐文兵解读《上古天真论》5
20081228萧启宏:体会汉字之魂4
20081227徐文兵解读《上古天真论》4 20081221萧启宏:体会汉字之魂3
20081220徐文兵解读《上古天真论》3 20081214萧启宏:体会汉字之魂2
20081213徐文兵解读《上古天真论》2 20081207萧启宏:体会汉字之魂1
20081206徐文兵解读《上古天真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