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纳豆激酶团体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15.29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纳豆激酶团体标准
一、纳豆激酶的活性定义和测量方法
纳豆激酶是一种从纳豆中提取的酶,具有溶解血栓、降低血液粘稠度等作用。纳豆激酶的活性是指其在一定时间内分解纤维蛋白的能力,通常以单位表示。测量纳豆激酶活性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纤维蛋白平板法、光谱法等。
二、纳豆激酶原料的要求和检测标准
纳豆激酶原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1. 来源:应来自经过严格筛选的纳豆发酵原料,确保无污染、无有害微生物和有害化学物质。
2. 活性:原料中纳豆激酶的活性应达到一定标准,如不得低于10000单位/克。
3. 稳定性:原料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确保在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不易失去活性。
纳豆激酶原料的检测标准包括:
1. 外观:应呈均匀的黄色或淡黄色,无杂质。
2. 气味:应具有典型的纳豆气味,无异味。
3. 水分:水分含量应符合规定,以保证原料的稳定性。
4. 活性:按照规定的测量方法进行检测,确保达到规定的活性标准。
三、纳豆激酶产品的生产规范和流程
纳豆激酶产品的生产应遵循以下规范和流程:
1. 原料准备:按照规定的标准筛选原料,并进行必要的清洗和干燥处理。
2. 提取和纯化:采用适当的提取和纯化技术,如离心、过滤、沉淀等,以获得高纯度的纳豆激酶。
3. 制剂制备:将纳豆激酶与其他必要的辅料混合,制备成各种剂型的纳豆激酶产品,如片剂、胶囊、口服液等。
4. 质量检测:对每个生产批次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符合规定的标准。
5. 包装和储存:按照规定的包装要求进行包装,并确保产品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储存。
6. 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产品损坏和污染。 四、纳豆激酶产品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估
纳豆激酶产品的质量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关键环节,应遵循以下要求:
1. 质量标准:制定详细的质量标准,包括性状、鉴别、纯度、活性等方面的规定。
2. 质量检验:对每个生产批次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符合质量标准。
3. 不合格品处理: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并按照规定进行处理,防止不合格品流入市场。
4. 稳定性考察:对产品进行加速稳定性考察和长期稳定性考察,以评估产品的有效期和质量变化趋势。
5. 安全性评估:对产品进行全面的安全性评估,包括急性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生殖毒性试验等,以确保产品安全有效。
五、纳豆激酶产品的包装、储存和运输要求
为保证纳豆激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应遵循以下包装、储存和运输要求:
1. 包装容器应密封性好、不易变形、无毒无味,能够防止外界污染和防止紫外线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