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古代汉语》笔记和习题(含真题)详解(词类活用)【圣才出品】
- 格式:pdf
- 大小:841.54 KB
- 文档页数:24
1 / 24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通论十 词类活用
10.1 复习笔记
一、使动用法
1.概念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致使”义,宾语是“致使”的对象,整个谓语部分表达“使
什么怎么样”的意思;除了动词可以在句中充当使动动词以外,形容词、名词也具有这样的
用法。
2.分类
(1)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动词作为使动动词带宾语,表示主语致使宾语发出该动词所表示的
动作行为,可以分为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和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在古代典籍中比较常见;一般情况下,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
但是,含有致使义的不及物动词能够带宾语,表示主语使宾语发生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因此,从形式上看,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往往是使动用法的标志;例如:“庄公寤生,惊姜氏”
当中的“惊”为“使姜氏惊”。
②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没有致使义的及物动词有时也用于表达致使义,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和一般用法从形式上看没有差别,只能依靠上下文来辨识;中古以
后人们采用改变读音的方式来区分这两种情况,称为“破读”;所谓破读,就是把用作使动
2 / 24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用法的及物动词改变读音;例如:“治於人者食”当中“食”读sì。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形容词作为使动动词带宾语,表示主语致使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
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楚欲弱我也”当中“弱”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3)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名词作为使动动词带宾语,表示主语致使宾语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
人或事物,或使宾语发生以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为对象的有关动作;这种情况不常见;
例如:“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中“国”为名词,在此活用为“使各个诸侯国不同姓氏”。
二、意动用法
1.概念
意动用法,就是谓语动词具有“认为(以为)”等义,宾语是“认为(以为)”的对象,
整个谓语部分表达“认为(以为)什么怎么样”或“把什么当作……”的意思;具有意动用
法的是形容词和名词。
2.分类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就是形容词作为意动动词带宾语,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
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甘其食,美其服”中“甘,美”意为“认为……甘/美”。
(2)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就是名词作为意动动词带宾语,表示主语把宾语看作是该名词所表示的
人或事物;例如:“师文王”中“师”为“以文王为师”。
3.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的区别
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在形式上没有差异,除根据上下文的文意区分二者外,还要注意以
3 / 24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下几点:
(1)意动用法的词都具有“认为(以为)……”的意义特征,使动用法的词都具有“使……”
的意义特征。
(2)意动用法表达的是主语对宾语的主观态度,因此主语都是人或是由人所构成的单
元;使动用法表达的是主语对宾语的致使行为,主语未必是人。
(3)意动用法代表主观认识,客观未必如此;使动用法则代表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
客观事实。
三、名词、形容词用如动词
1.名词用如动词
名词用如动词是指名词在句中处在谓语动词的句法位置上,功能相当于动词;名词的使
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其实也是名词用如动词的现象;例如:“晋灵公不君”中“君”为“行君
王之道”。
2.形容词用如动词
形容词用如动词是指形容词在句中的功能相当于动词;除了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外,形
容词还可活用为一般动词,这种情况不多;例如:“父之不慈子”中“慈”为“对……慈爱”。
3.其他
古代汉语中除了名词和形容词,数词、代词有时也可以活用作动词,这种情况不多见;
例如:“二三其德”中“二三”指“不专一”。
四、名词用作状语
古代汉语中,名词用在谓语动词之前充当状语的情况非常普遍,这种情况很像词类活用;
但是因为很常见,所以有的语法书认为这是古代汉语基本的语法规则之一,不应当属于活用
的范围。
4 / 24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1.名词用作状语的类型
(1)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方位
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是指动作发生地点和场所,可以翻译为“在……”,“当……(场合)”;
方位是指运动的朝向,可以翻译为“向……”,“到……”。
(2)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或凭借的工具
动作行为的依据是指按照状语名词所代表的事物来行事,可以翻译为“按照……”、“根
据……”;凭借的工具指利用状语名词所代表的事物来行事,可以翻译为“用……”。
(3)表示对人或事物的态度
对人或事物的态度是指把宾语当作状语名词所代表的事物来对待,可以译作“把……当
作……”或是“像对待……那样对待……”。
(4)表示对动作行为方式的比喻
对动作行为方式的比喻是指,用状语名词所代表的事物特有的动作特征来形容类似的行
为方式,可以用“像……一样”这种格式来翻译。
2.名词用作状语的判断方法
(1)名词用作状语和名词做主语的主谓结构形式一致,都是名词处在谓语动词前;
(2)不过名词充当状语的句子往往前面还有主语,只要找到句子的主语就能判断;
(3)如果句子中没有主语,则需要根据上下文来辨别。
3.特殊情况
时间名词在现代汉语中也可以充当状语,古代汉语中表时间的“岁、月、日”有几种值
得注意的情况:
(1)“岁、月、日”充当状语常常表示频度,相当于“每年、每月、每日”;例如:“吾
日三省吾身”中“日”。
5 / 24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2)“日”充当形容词或表示变化意义的动词状语时,表示累增义,相当于“一天天
地”“一天比一天”这种情况下,“日”和所修饰的词之间可用“以”连接;例如:“事日急”
中“日”;“奢靡之日以长”中用“以”连接。
(3)“日”用在句首充当整句话的修饰语时,表示追溯,相当于“往日”;例如:“日
君有惠”。
五、词类活用的句法特征
1.词类活用的概念
“活用”是指词在句子中临时具有其它词类的句法功能,充当其它词类所充当的句法成
分,是词语临时转类的一种语言现象,句中出现的语法意义不是词固有的语法意义;词类活
用一般要依赖语境才能存在,句子中往往有一些体现词语转类的句法特征。
2.词类活用的句法特征
(1)名词活用的句法特征
①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不是并列关系、同位关系或修饰关系,则其中一个名词活用为动
词;例如:“王必欲长王汉中”当中“王汉中”为动补关系,“王”用如动词,“称王于汉中”。
②名词用在代词前面。古汉语中代词不受名词修饰,用在代词前的名词活用为动词;例
如:“因长跪履之”中“履”用在代词前面,活用为动词,为“给他穿鞋”。
③名词用在能愿动词、副词或者“所”字后面;这几类词都是修饰谓词性词语的,处在
这几类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邑人多欲妻之”中“妻”用在能愿动词“欲”后,
而且后接代词宾语,意为“想要嫁女儿给他”,活用为动词。
④名词后面有介宾结构做补语;补语一般出现在谓语动词之后,后面带补语的名词活用
为动词;例如:“或礼于君”中“礼”用作动词,为“对君王守礼”。
⑤名词用“而”字连接;连词“而”一般连接谓词或谓词性词组,被“而”连接的名词
6 / 24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活用为动词;例如:“单解裘而衣之”中“而”连接前后,使“衣”用如动词,为“给他穿
衣”。
(2)形容词活用的句法特征
①形容词用在代词前面;古汉语中代词不受形容词修饰,用在代词前的形容词活用为动
词;例如:“国人轻之”中形容词“轻”用在代词“之”前面,为“轻视”,作动词。
②形容词用在能愿动词或“所”字后面;能愿动词和“所”一般是修饰动词或动词性结
构的,处在这两类词后面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例如:“俗之所贵,主人之所贱也”中“贵”
“贱”用在“所”之后,用如动词,为“珍惜”“轻视”。
10.2 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选择题
1.对下列各句所作判断错误的是:( )[北京师范大学 2014 研]
A.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是”是代词
B.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厚”后省略了动词“责”
C.范增数目项王。——“目”是名词作状语
D.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夫人”是“为”的宾语
【答案】C
【解析】“目”名词活用作动词,表示“用眼睛看”的意思。
2.以下各句中,属于形容词意动用法的是:( )[北京师范大学 2014 研]
A.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
B.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