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事活动的概念
- 格式:docx
- 大小:22.45 KB
- 文档页数:4
节事和节事旅游的界定节事(Festivals and Special Events)是一个外来组合的概念,是节日和特殊事件的统称。
在西方节事旅游研究领域,节事是一个松散的集合,并没有严格清晰的界定,包括标志性事件(Hallmark Event),大型活动(Mega Event)和特殊事件(Special Event),以及节日(Festivals)等。
Getz是节事旅游研究的鼻祖,他把经过策划的事件(Planned Event)分为文化庆典、文艺娱乐事件、商贸及会展、体育赛事、教育科学事件、休闲事件、政治/政府事件、私人事件等8类。
依据影响力,节事可以分为超大型活动(Mage Event),如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世界级赛事奥运会、足球世界杯等;标志性事件(Hallmark Event),如各具特色的城市品牌节庆活动,如青岛啤酒节、大连服装节等;重要事件(Major Event)以及特殊事件,如规模和影响力都较小的一些地方性节庆或特殊事件。
节事,特别是超大型活动和标志性事件由于其广泛的知名度、深厚的文化内涵、相对固定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已经成为吸引旅游者前来观看、参与的重要旅游吸引物。
节事是节事旅游的动因,但并非所有的节事都会带来巨大的旅游效应,只有那些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节事才能够成为旅游吸引物。
这些节事通过规律性主办、或者规模大到足以引发值得关注的游客空间流动,才催生了这种新兴的旅游形式——节事旅游。
因此,节事旅游从供给者来说,是一种以节事活动为吸引物的旅游形式,从市场角度来看,是节事活动引发的旅游效应。
中国节事旅游发展状况中国作为社会现象的节事历史可以追溯到非常久远,但具有旅游经济影响的节事活动则蓬勃发展于近二十年。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新兴的休闲需求牵引下,随着地方营销理念的传入,很多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旅游业,积极承办或者主导创建了新型的城市节日、庆典活动。
这些节事类型众多,特点各异。
节事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背景。
节事活动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节点举办的一系列庆祝、纪念或者宣传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是传统的节日庆祝、纪念日活动,也可以是针对特定主题的宣传活动。
通过节事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也可以传播特定的价值观念和理念。
二、活动目的。
1. 促进团队凝聚力,通过参与节事活动,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2. 宣传企业文化,通过节事活动,向外界展示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增强企业形象。
3. 提升员工幸福感,通过举办节事活动,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和工作满意度。
三、活动内容。
1. 确定节事活动的主题和时间节点,可以是传统节日,也可以是公司特定的纪念日或者主题活动。
2. 确定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庆祝会、主题讲座、团建活动等。
3. 确定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节目安排、活动流程、奖品设置等。
4. 确定活动的参与人员,包括员工、客户、合作伙伴等。
四、活动实施。
1. 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时间、地点、人员安排等。
2. 组织活动筹备工作,包括场地布置、节目准备、奖品采购等。
3. 宣传活动,包括内部宣传和外部宣传,确保活动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4. 组织活动实施,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注意安全和秩序。
五、活动评估。
1. 活动结束后,进行活动效果评估,包括参与人数、参与度、满意度等指标。
2. 总结活动经验,发现问题和不足,为下一次活动做准备。
3. 对活动进行宣传和总结,向内外界展示活动成果和效果。
通过以上策划方案,可以有效地组织和实施节事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同时,也可以为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关系维护提供有力的支持。
第二童节事活动的概念和关键特征空華军批第三节节事活动的类型■■■■■■对一种社会现象进行类型划分的根本目的在于更好地认识其本质,区分出不同类型之间的差异,从而有针对性地应用于管理与服务工作。
对节事活动的类型划分同样如此〉当然,我们还需要略微思考一下,这种类型划分是为谁服务的?从政府的行政管理角度的划分与从企业的经营管理角度的划分显然是有所差别的C在实践中,不同主题、不同内容、不同运作方式、不同规模的节事活动名目繁多,种类丰富,甚至令人眼花缭乱。
①为了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釆用一些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多角度的分类是很有必要的。
一、按照影响分类规模和影响力是最常见的一种分类标准,这一标准通常是根据节事活动的组织方的地位和能力来界定的,例如全球性的、国际性的、全国的、区域的和地方的节事活动。
全球性的如奥运会、(男足)世界杯、慕尼黑啤酒节、世界博览会等,国际性的如东亚四国运动会、亚洲青年艺术节等,全国性的如中国艺术节、全国运动会、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等,区域性、地方性的就更多了。
更为常见的是国外学者莫里斯-罗彻根据节事的规模、目标观众及市场、媒体类型覆盖面等标准完成的分类。
在他看来,“公共活动”或“公众事件” (public events)可以分为重大活动(mega.events)、特殊活动(special events) M标志性活动(hallmark events) 社区活动(community events)四个级别(见表2-2)。
2-2①戴光全、马聪玲主编:《节事活动策划与组织管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版,第5贞2-233节事活动策划与管理Ri-lie, 2000)盖茨在不同的时期曾给出过两个有关“重大活动”的界定标准。
早年他认为重大活动的规模应超过100万观众,耗费成本至少为5亿元,并且从其声誉来看应是一个“必看的”活动。
①后来他放弃了对具体规模指标的限定,转而认为重大活动是指能为东道主创造高层次的旅游产品,具有广泛的媒体覆盖率、崇高的声望或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等综合功能的活动疽也许,鉴于其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深远的影响,任何在推动城市和地方发展过程中能显示其独特价值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重大活动二还要注意的是.在罗彻定义中的•'特殊活动”概念显然是在这个特定语境下的一个偏狭义的术语,为了避免与上一节所讨论的一般意义上的特殊活动相混淆, 用“首要活动(premier events)或“名牌活动” (prestige events)来代替它似乎更为合理〉这类活动只对某些特殊类型有意义,例如世界杯是足球赛事里面的"首要:赛事” (premier soccer league ),而,•名牌节事"则是与名牌商品(prestige goods)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们的重要性、权威性、独占性、唯一性是不容置疑的。
张老师:
微课需要加上片头、片尾的哈。
第一章节事活动概述
节事活动的概念
节事活动的特点
根据主题划分活动
节事活动的积极影响
国际节事活动的发展特点
国际节事活动的发展趋势
我国节事活动发展历程
我国节事活动的发展趋势
我国节事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节事活动开发与管理发展建议
第三章节事活动市场调查和可行性分析节事活动市场调查的一般步骤
节事活动产业信息收集内容
节事活动市场信息收集内容
可行性研究的作用及特点
节事活动宏观市场环境可行性研究
节事活动微观市场分析可行性研究
节事活动SWOT分析法
第八章节事活动赞助
节事活动赞助的特点
节事赞助的原则
节事赞助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节事活动赞助方案的内容
现代集团赞助NFL/NBA获美国成功营销案例盘点那些在G20刷脸的食企赞助商们
第七章节事活动配套管理
节事活动组织的内涵及其特点
节事活动常用组织结构的职责
节事活动项目团队及其特征
节事活动项目团队的发展阶段与领导方式
节事活动项目财务管理的特点
第十章节事活动风险管理
节事活动风险管理的内涵及其特征
节事活动风险类型
节事活动风险应对的方法和策略。
城市旅游规划2013年07月下半月刊一、节事活动及其对城市形象的意义1、节事活动的概念“节事”一词来自英文“Event”,含有“事件、节庆、活动”等多方面的含义。
国外常把节日(Festival)和特殊事件(SpecialEvent)、盛事(Mega-event)等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在英文中简称为FSE(FESTIVALS&sPECIALEvents),中文译为“节日和特殊事件”,简称“节事”。
西方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文化庆典、文艺娱乐事件、体育赛事、教育科学事件、私人事件、社交事件等都归结到节事范围内。
从概念上来看,节事是节庆、事件等精心策划的各种活动的简称,其形式包括精心策划和举办的某个特定的仪式、演讲、表演和节庆活动,各种节假日及传统节日以及在新时期创新的各种节日和事件活动。
2、节事活动对城市形象的意义节事活动在我国兴盛于20世纪90年代,种类繁多,数量庞大。
据统计,目前我国的传统民族节日加上现代节事活动的数量已达到5000多个,成为世界节事活动大国。
近年来,许多城市通过举办各种节事活动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其中不乏成功的例子,如大连的服装节,青岛的啤酒节,哈尔滨的冰灯节等。
这些节事活动张扬了城市个性,繁荣了城市经济文化生活,也发挥着“依节造势、因节发展、以节兴市”的作用,成为一个城市最具亲和力和感召力的事物。
旅游城市举办节事活动是将城市的“人-地”感知要素和“人-人”感知要素整合一体的有效方式,可以将高质量的产品、服务、娱乐、背景、人力等众多因素围绕某一主题组织整合,集中大众媒体的传播报道,迅速提升城市知名度,大大增强旅游吸引力。
旅游节事已成为旅游地形象的“塑造者”,举办大型的旅游活动和盛事,就是形象塑造的过程。
因此,旅游节事活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各地发展旅游的重要方式和招徕国际旅游者的重要内容。
二、宜昌节事活动对城市形象的作用1、宜昌节事活动概况宜昌是古代巴文化的摇篮、楚文化的发祥地,是伟大诗人屈原、民族友好使者王昭君的故乡。
节事活动的概念
节事活动是指根据不同的时间、场合和文化传统而举行的庆祝、纪念或祭祀等活动。
这些活动通常是为了传承和弘扬某种文化传统、促进社会团结、增强民族认同感或庆祝特定的历史事件。
在不同的文化和地区,节事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庙会、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年夜饭等等。
这些活动通常包括民俗表演、宗教仪式、传统美食、游戏活动等等。
节事活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社会交往和娱乐的重要方式。
节事活动复习重点1、理解“节事”:节:节日庆典事:特殊事件狭义的节事——是指节庆,包括各种节日和庆典,尤其指周期性举办的节庆等活动;广义的节事——不单是发生的事件,而是指一些内涵丰富多彩的项目,包括节日、地方特色产品展览、体育比赛、文化仪式等具有特色的活动或非日常性发生的特殊事件。
2、节事旅游:指非定居者出于参加节庆和特殊事件的目的而引发的旅游活动。
3、特殊事件:是指事先精心策划,能够成为激发人们强烈期待的庆祝活动。
4、节事活动分类(按规模和重要性分类):①特大型节事活动(参观人次>100万人次;投资成本>5亿美元);②标志型活动(一种在该地重复举办的,大多是一年一次的活动,如西班牙奔牛③节、爱丁堡艺术节、悉尼同性恋节、戛纳电影节等)。
④重要型活动(能吸引大量观众、媒体报道和产生经济利益的活动;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当地居民的兴趣,吸引着当地人们的参与,并为增加旅游收入提供极大机遇。
)⑤中小型活动(包括各类交际舞会、庆典、颁奖仪式、中小型体育赛事或企业、政府的社交活动,景区或旅游目的地举办的主题活动,商业地产活动。
)5、节事活动举办条件:①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②发达的地区经济优势;③有序而稳定的制度;④有特色的传统文化;⑤热情好客的人文氛围。
6、“节事”的功能:①促进目的地旅游发展,削弱淡旺季差别,增加旅游收益(a 减少旅游谈旺季差别 b 提升旅游业);②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和当地基础设施建设(a 经济效益显著,如美国半月湾南瓜艺术节b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如潍坊国际风筝节c改善基础设施,如APEC 会议促进景观道路建筑“整容”)③塑造主办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知名度(如1988年韩国奥运会为韩国提高国际形象有积极作用);④弘扬传统文化;7、节事活动的利益相关者:①影响节事活动②被节事活动影响8、为什么要进行利益相关者分析:①确认可能影响或被影响的所有相关者利益;②识别可能对事件的发展存在潜在的冲突和风险;③找出能帮助实现目标的机会和需要建立的关系;④找出改进方法,减少或消除易受伤害和处于劣势的群体受到负面影响的方法;⑤利益相关者能影响组织的发展,他们的意见要作为决策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节事活动管理实务》授课教案
2015 ~2016 学年第一学期
小组讨论:你认为现实操作中那个风险威胁性最大?
三、节事风险的特征
(1)客观存在性
(2)不确定性
(3)可预测性
(4)阶段性
(5)不同主体承担的差异性
(6)突发性和紧迫性
四、节事活动的风险级别
低风险是指可以辨识并可以监控其对节事活动影响的风险。
中等风险是指可以被辨识的对工程系统的技术性能、费用或进度将产生较大影响的风险。
高风险是指发生的可能性很高,其后果将对节事活动有极大影响的风险。
五、节事风险评估和管理的重要性
1、加深对活动风险的认识与理解,使大家意识到风险对活动的影响。
2003女足世界杯
2、减少或分散风险,提高管理主动性
3、通过深入研究,明确各有关前提和假设,提高计划可信度
4、为各种可能涉及的合同和制定的应急计划提供依据
5、为以后的管理提供资料
案例引入:
2004年2月5日,北京市密云县在举办迎春灯展过程中,由于领导和管理责任不落实,导致云虹桥上人员拥挤、踩踏,造成37人死亡、37人受伤的重大责任事故。
经查,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灯展安全保卫方案没有落实,负责云虹桥安全保卫的值勤人员没有到岗,现场缺乏对人流的疏导控制。
一、节事活动的内涵节事是节日(festival)和特殊事件(especial event)的合称,英文简称FSE。
其形式包括精心策划和举办的某个特定的仪式、演讲、表演和节庆(节日庆典)活动,各种节假日及传统节日以及在新时期创新的各种节日和事件活动。
事件、活动的DSMP四要素:事件(活动)是短时间发生的(transient),同时,也是其发生时间内场所(setting)、管理(management)和人员(people)的独特混合体(Getz)。
DSMP四要素:时间(节期Duration)、场所(Setting)、管理(Management)、人员(people)特殊事件的两个定义:一是与事件的赞助者或主办者的例行事物不同,特殊事件发生在赞助主体或举办主体正常的项目或活动之外的一次性或者不是经常发生的事件;二是与消费者或顾客的日常俗事不同,特殊事件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超越日常生活体验或在正常选择范围之外出现的休闲、社交或文化体验机会。
事件管理:使事件成为具有强烈旅游导向的吸引物,提供高质量的事件产品,协调目的地规划和地方促销过程中各类不同事件的角色的过程和事物。
二、节事的类型(一)按内容分1.文化庆典,包括节日、狂欢节、宗教事件、大型展演、历史纪念活动等。
2.文化娱乐事件,主要包括音乐会、文艺展览、受奖仪式和其他表演。
3.会展及商贸活动,如会议、展览会、博览会、广告促销、募捐/筹资活动等。
4.体育赛事,职业比赛、业余竞赛和商业性体育活动。
5.教育科学时间,如研讨班、专题学术会议等。
6.休闲时间,包括演唱会、娱乐事件等。
7.政治/政府事件,包括就职典礼、授权/授勋仪式、群众集会等。
8.私人事件,包括个人典礼、社交事件等。
(二)传统节日的分类1、按地域分:世界性——国际儿童节民族性——全国性——各国新年——地区性——少数民族节日2、按活动性质分:艺术性——音乐节体育性——滑雪节娱乐性——风筝节3、按来源分:民间来源——中秋节宗教来源——圣诞节4、按主题分:农事节日——捕鱼节祭祀节日——女神节纪念节日——登城节庆贺节日——新年社交、游乐节——芦笙节(三)按事情规模分类大型事件:世界博览会、奥运会、世界杯——目标:全球观众/市场——媒体:全球电视特殊事件:国际汽车大奖赛、区域性体育赛事——目标:世界/国内——媒体:国际/国内电视标志性事件:国家体育赛事、大城市体育赛事/节日——目标:国内、区域——媒体:国家电视台、本地电视社区事件:乡镇事件、地方社区事件——目标:区域/地方——媒体:本地电视/报刊(四)按节事产生的属性分类传统节日活动——古代传统型和近代纪念型现代庆典活动——与生产劳动相关和与生活密切相关其他活动——各类会议、展览和体育活动等三、节事活动的功能1、促进目的地的旅游发展,削弱淡旺季的差别减少旅游淡旺季的差别、提升旅游业2、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经济效益显著、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改善基础设施、具有很强的后效性3、塑造主办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的知名度4、弘扬传统文化,展现现代文化内涵,推进精神文明建设5、使参与者获得欢乐,精神放松和愉悦四、节事运营1、概念:运营管理是由一系列设计、回顾、使用运营系统的行动所构成的,其目的是向顾客提供组织认为可满足顾客需求的服务和产品。
第一章节事节庆活动的概述
1.1 节事节庆活动的概念及类型
节事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活动形式,在我国城市的飞速发展中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它集旅游观光、购物娱乐、经贸洽谈、科技文化等多种活动于一体,具有在短时期内,集中展示主办地自然及人文资源独特魅力,强势推销城市目的地并迅速提高其国内外知名度,以及繁荣城市经济、文化的作用。
以下文章就来介绍下节事活动的概念、特点及影响。
1、“节事”的概念
“节事”是近几年国内在旅游研究中新出现的一个术语,它是由英文“event”创造出来的,其他相应的中文术语还有“活动”、“事件”等。
根据《韦式法典》,节事的定义为:发生的事;值得注意的事件;间外的事件;运动会中一项竞赛。
从中文意义上,要以将“event”理解为“节日和事件”,简称“节事。
节事活动是指城市举办的一系列活动或事件,包括:节日、庆典、地方特色产品展览会、交易会、博览会,会议,以及各种文化、体育等具有特色的活动或非日常发生的特殊事件。
从概念上来看,节事是节庆、事件是精心策划的各种活动的简称,其形式包括精心策划和举办的某个特定的仪式、演讲、表演和节庆活动,各种节假日及传统节日以及在新时期创新的各种节日和事件活动。
根据不同的标准,节事可以划分为许多类型,例如根据节事的内容可以分为节庆型、商务型、博览型、体育型等类型,奥运会可以归类于体育型。
但是,随着节事的演进发展,单纯根据其内容或主题已经不能确切地界定节事的类型。
从内容及规模角度予以界定的节事范畴有特殊节事、标志性节事和超大节事等。
2、节事策划的基本理念
和谐的理念: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社会群体和谐。
和谐的体现:节事主题的和谐、各方利益的和谐,以及举办过程的和谐。
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节事形式安排要提高人的参与性,节事目的要体现对人的终极关怀。
人本的体现:节事活动需要从民间来再回到民间去,以丰富人民大众的休闲、文化、经济生活为最终目标,以促进和弘扬传统文化为最终的目标。
3、节事活动的分类
节事活动指举办地(国家或城市)组织的系列节庆活动或有特色的非经常发生的特殊事件。
其划分的方式根据节事活动的影响度、社会知名度、主题等进行划分。
在节事活动按主题的类型进行划分时,通常有商贸、文化、宗教、民俗、体育、自然景观及综合等七大类型。
(1)以“商贸”为主题的节事活动
这类节事活动是以地区的工业产品、地方特色商品和著名物产特产为主题,辅以其他相关的参观活动、表演活动等而开展的节事活动。
商品节事活动除了可以起到商品交流、经贸洽谈等经济功效以外,还可以为举办城市带来很多社会效益。
(2)以“文化”为主题的节事活动:
文化节事活动就是依托当地文脉的,该区域在历史上或现存的典型的、特质性的地域文化类型而开展的节事活动。
这类节事活动文化底蕴深厚,对游客吸引力强。
常常与当地特色文化的物质载体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观光、文化活动。
如中国淄博国际聊斋文化节事活动,以人人耳熟能详流传很广的聊斋文化为主题,举办各种与聊斋主题相关的活动,来活化人们心中的聊斋故事,而深受游客喜爱。
(3)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节事活动
自然景观节事活动是以当地地脉和具有突出性的地理特征的自然景观为依托,综合展示地区旅游资源、风土人情、社会风貌等的节事活动。
这类节事活动与自然景观的观光旅游活动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自然景观仅仅是该类节事活动的主打产品而已,不是全部。
因此,在节事活动中,除了突出自然景观的
主体地位之外,还有有很多其他的相关活动为陪衬。
类似的节事活动有: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冰雪活动为内容的区域性节目)、张家界国际森林节、中国吉林雾凇冰雪节、云南罗平油菜花旅游节。
(4)以“民俗风情”为主题的节事活动
民俗风情节事活动就是以本民族独特的民俗风情为主题,涉及书法、民歌、风情、风筝、杂技等内容的节事活动。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习俗各不相同,可以做为节事活动的题材非常广泛,因此,该类节事活动也就非常之多。
(5)以“宗教”为主题的节事活动
宗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文化内容丰富、风格多样。
宗教节事活动就是基于宗教对于游客的吸引力而创办的。
宗教节事活动吸引的游客大多是宗教信仰者,这类参加者由于信仰关系,对宗教节的参与热情程度很高,并且重游率很高。
(6)综合性的节事活动
综合节事活动大多是综合几种主题在大城市举办。
这种节事活动一般持续时间比较长,内容综合、规模较大,投入较多,相应的取得的效益也会比较好。
在我国的许多大城市都有此类节事活动,比如说2010年的世博会。
4、节事活动的特点
节事活动作为会展的一个部分,除了具有会展活动的一般性以外,还具有自身的一些特性,这些主要包括:
文化性、地域性、时效性、体验性、多样性、交融性、二重性、个性化、吸引性、认可性等。
【文化性】:节事活动本身就是文化活动,这些以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节日文化和体育文化等为主导的节事活动往往具有极浓的文化气息。
【地域性】:节事活动都是在某一地域开展的,都带有明显的地域性,可成为目的地的形象的指代物。
有些节事活动已经变成为地域的名片,而少数民族节日更是独具地方特色。
【时效性】:每一项节事活动都有季节和时间的限制,都是按照预先计划好的时间规程开展和进行的。
【体验性】:节事活动实际就是亲身经历、参与性很强、大众性的文化、旅游、体育、商贸和休闲活动,是建立在大众参与和体验基础上的。
【多样性】:节事活动的内涵非常广泛,其开展形式可多元化,开展内容可丰富多彩。
【交融性】:节事活动的多样性和大众参与性决定了其必然有强烈的交融性,许多节事活动都包含看会展活动,从而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引擎。
【二重性】:节事活动参与者的角色,一是该主题节事活动的参与者,二是该主题节事活动的旅游者。
【个性化】:举办地必须有特别出色的节事活动产品提供参与者和旅游者挑选,否则一般很难成功。
【吸引性】:节事活动本身必须具备强大的吸引功能,给参与者一非常好的感知印象,在心里上产生非去不可的愿望。
【认可性】:节事活动应该控制节事活动的参与者的数量,保护当地旅游环境不受破坏,在当地居民承受能力之内,以当地居民认可并显示出友好的态度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