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传动培训
- 格式:doc
- 大小:5.89 MB
- 文档页数:32
液压技师培训计划方案一、培训目的液压技师是指掌握液压传动装置的技能和知识,能够进行液压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操作和维护的专业人才。
为了培养具备这些技能和知识的专业人才,本培训计划旨在提高液压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使其能够胜任实际工作中的需求,成为企业液压技术的中流砥柱。
二、培训对象该培训计划适用于从事液压技术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和液压设备操作人员。
包括企业内部技术人员,高等院校液压相关专业的学生,液压设备制造企业的员工等。
三、培训内容1. 液压系统基础知识(1)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2)液压传动的工作方式(3)液压传动的基本元件(4)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2. 液压系统的安装与调试(1)液压系统的安装要求(2)液压系统的调试方法(3)液压系统的故障排除3. 液压系统的维护与保养(1)液压系统的日常维护(2)液压系统的定期保养(3)液压系统的故障排查与处理4. 液压系统的设计与优化(1)液压系统的设计原则(2)液压系统的优化方法(3)液压系统的性能测试与评估5. 液压系统的安全管理(1)液压系统的安全标准(2)液压系统的安全操作规程(3)液压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6. 液压技术的最新发展(1)液压技术的新材料与新技术(2)液压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3)液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四、培训方式1. 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主要培训方式,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培训。
其中,课堂教学主要负责理论知识的普及与阐述,实验实训主要负责操作技能的培训与实际应用,案例分析主要负责实际问题的解决与思考。
2. 培训课程设置灵活多样,可根据不同培训对象的需求和特点,进行差异化的课程设置。
除了基础课程外,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专业选修课程,以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
3. 培训形式多样化,包括集中培训、分散培训、在线培训等多种形式,以满足不同培训对象的需求和学习方式。
五、培训师资1. 培训师资力量雄厚,包括液压技术专家、工程师、技术人员等。
液压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本次液压培训旨在使学员掌握液压原理、液压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液压传动元件的基本原理和性能,掌握液压系统的基本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
二、培训内容1. 液压原理液压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液压的基本原理液压传动的优点和应用领域2. 液压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液压系统的组成结构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液压系统的分类和特点3. 液压传动元件的基本原理和性能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和分类液压阀的工作原理和分类液压缸的工作原理和分类液压管路的特点和应用4. 液压系统的基本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液压系统的日常维护保养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和排除液压系统的安全操作规范三、培训方式1. 理论课程通过专业讲师进行讲解,结合案例分析液压系统的应用和故障处理方法,使学员能够深入理解液压原理和系统结构。
2. 实践操作学员将参与液压系统的组装、维护和故障处理实践操作,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进行实际练习,加深对液压系统工作原理的理解。
3. 网络课程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在线学习、讲解和互动交流,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料,使学员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四、培训时间安排本次液压培训计划安排为期5天,其中理论学习占3天,实践操作占2天。
每天培训时间为8小时,早上8:00-12:00,下午1:30-5:30。
五、培训人员1. 液压系统操作维护人员2. 工程师、技术人员3. 其他对液压知识感兴趣的人员六、培训评估1. 知识测试在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液压系统相关知识的测评,检验学员对液压原理和系统结构的掌握情况。
2. 实际操作考核对学员在实践操作环节中的表现进行考核,检验其对液压系统的维护和故障排除能力。
3. 满意度调查对学员进行培训满意度调查,了解培训内容和方式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以便进行后续的改进和完善。
七、培训资料在培训结束后,学员将获得一份详细的液压培训资料,包括液压原理、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的讲义,实践操作的步骤和要点,以及液压系统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的手册。
一、前言为了提高我司机电部门人员对液压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公司特组织了此次液压系统培训。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部分、常用符号、能源装置、控制调节装置以及辅助装置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在培训过程中的收获和总结。
二、培训内容1. 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及液压传动的基本构件液压传动是以液体为工作介质来传递动力的,液压传动用液体的压力能来传递动力,与液体动能的液力传动是不相同的。
液压传动中的工作介质是在受控制、受调节的状态下进行工作的,因此液压传动和液压控制常常难以截然分开。
2. 液压传动的组成部分液压传动的组成部分包括:能源装置、执行装置、控制调节装置和辅助装置。
能源装置将机械能转换成油液液压能,如液压泵;执行装置将油液的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如液压缸和液压马达;控制调节装置对系统中油液的压力、流量、或流动方向进行控制或调节,如溢流阀、节流阀、换向阀、先导阀等;辅助装置包括油箱、滤油器、油管等。
3. 常用液压符号的了解培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常用液压符号的含义,如液压泵、液压缸、溢流阀、节流阀、换向阀等符号的表示方法。
4. 液压传动能源装置的学习及一些基本计算的了解,传动控制装置的基本原理,和一些辅助装置培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安装调试方法;液压缸的类型、特点、应用;溢流阀、节流阀、换向阀等控制元件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安装调试方法;油箱、滤油器、油管等辅助装置的作用和选用方法。
三、培训收获1. 提高了液压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通过此次培训,我对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部分、常用符号、能源装置、控制调节装置以及辅助装置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液压系统设计、安装、调试和维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 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3. 丰富了专业知识储备培训内容涵盖了液压系统的各个方面,使我在专业知识储备上得到了丰富,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液压技术基础•液压系统设计与分析•液压元件选型与计算•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目录•液压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案例•培训总结与展望帕斯卡原理液压传动系统组成液压传动优缺点030201液压传动原理液压油液性质液压油液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粘度、压缩性等物理性质的介绍。
液压油液的化学性质阐述油液的氧化稳定性、抗乳化性等化学性质。
液压油液的选择与使用根据工作环境和设备要求,合理选择和使用液压油液。
液压元件结构与功能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环保性原则减少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如降低噪音、减少泄漏等。
确保系统在异常情况下能够安全停机,避免事故发生。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功能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系统成本。
功能性原则确保液压系统满足设备的功能需求,包括动力、控制、保护可靠性原则系统设计原则与方法回路类型分析元件选型与优化参数匹配与调整故障诊断与排除回路分析与优化仿真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01020304建立仿真模型系统性能仿真优化设计方案验证设计可行性根据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要求,选择适当的液压阀,如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等。
考虑元件的可靠性、寿命及维修便利性等因素,选择具有良好品质和口碑的制造商和品牌。
根据系统工作压力和流量需求,选择合适的液压泵和马达类型,如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等。
泵、马达及阀类元件选型根据系统工作压力、温度和介质特性,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和规格,如钢管、铜管、橡胶软管等。
根据管道连接方式和密封要求,选用适当的接头和密封件,如法兰连接、卡套连接、O型圈密封等。
考虑管道布局和安装空间限制,选择便于安装和维修的管道走向和连接方式。
管道、接头及密封件选用参数计算与校核根据系统工作压力、流量和功率需求,计算液压泵和马达的排量、转速和扭矩等参数。
根据液压阀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要求,计算阀的通径、流量系数和压降等参数。
对计算结果进行校核,确保所选元件满足系统工作要求,并具有适当的安全裕度。
同时,考虑元件的互换性和标准化要求,以便于后续的维护和更换。
液压传动
一,基本知识与基本原理
1,液压传动:利用液体的压力势能,传递动力,即液压传动。
系统公称压力等级的划分是(JB842-66):
2,基本组成及功能
2.1,动力部分:将原动机(如电机,发动机)输入的机械能,转换为液体的压力势能。
2.2,控制部分:各种液压阀,对液体的流动方向(对于输出动作的方向)、压力(对
应输出力)、流量(对应输出速度)进行控制。
2.3,执行部分:油缸,将压力能转化为往复运动的机械能。
油马达,将压力能转化为
旋转运动的机械能。
2.4,辅助装置:油箱,液位计,温度计,过滤器,加热器,冷却器,压力表,流量计,
蓄能器,管接头,钢管,软管等。
2.5,介质,即液压油。
在中国中部地区的室内设备,常用的国产牌号是L-HM46号抗
磨液压油(GB3141-82)。
液压油牌号中的数字,是40℃时的运动粘度值(mm2/s)。
通俗讲,粘度越大,油就越稠。
粘度与温度,温度越高,粘度越小。
当温度超过60℃时,粘度降低,密封性变差。
更重要的是,油的润滑性减弱,造成油泵件的
3,传动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和计算
3.1,传动功率计算:
P1(W)=U(V)*I(A),电机的电功率。
P2(W)=T(Nm)* ω(rad/s)
P3(W)=p(Pa)* Q(m3/s)
P4(W)=F(N)* v(m/s)
P5(W)=T(Nm)* ω(rad/s)
3.2,力学计算:
液体对固体表面的力
F液=pA (式1)
弹簧力
F弹=kx (式2)
压差与流量
Δp=kQ m /A n(式3)
这个公式的理解是:液体流过一个“通道”是,会在“通道”前后产生压力降。
“通道”不同,m、n不同。
简单理解:流量越大,压差越大;“通道”面积越小,压差越大。
这一公式,在阀的工作原理中,非常重要。
4.1,优点:
油管传递动力,不受空间限制;
良好的自润滑性;
传递相同功率,重量轻,体积小;
无级调速,切调速范围大;
很容易实现过载保护;
原件已经高度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
容易与电控联系,实现自动化。
4.2,缺点:
容易泄露,且难治理;
适应环境温度范围窄;
总传动效率低。
二,液压元件
1.油缸
1.1.油缸的分类和结构组成:我们常用的,是双作用单活塞杆油缸。
由缸筒(含后端
盖、前端盖)、活塞和活塞杆组成。
活塞杆可以承受轴向力,不能承受弯矩和扭矩,所以,常与导向机构联合使用。
油缸安装方式有:
活塞杆的连接方式有:
活塞杆头部螺纹的标准是:
1.2.油缸的主要参数:
1.3.油缸计算:
输出拉力:F拉=p×¼π(D2 -d2)
后腔流量:Q后=v×¼πD2
前腔流量:Q前=v×¼π(D2 -d2)
其中,v是活塞杆运动的线速度。
1.4.我们公司,液压系统都是委托给供应商,从设计、制造、成套、调试到售后服务,
全程委托。
这就要求我们,对于油缸的功能要求,提出必须正确。
如果我们提错了,供应商无法帮我们改正,因为他们不知道主机和工艺对油缸的要求。
油缸的功能包括:单个油缸的输出力、行程、速度(或分段速度);多个油缸的动作规律,同时动作、顺序动作等。
有了明确的功能参数,供应商可以给结构和性能参数方案。
1.5.对供应商提出的油缸,压力能否满足输出力要求,达到速度需要的流量,进行计
算和校验。
1.6.正常质量和正常使用情况下,油缸的失效,主要是密封失效。
活塞与缸筒内壁之
间的动密封磨损,造成两腔之间内泄漏增加,效率逐步降低,直至不能达到功能。
活塞杆与前端盖之间的动密封失效,造成外泄露,污染环境。
但这应该是5年至少是3年以后的事。
处理方式:更换密封件。
1.7.增速缸机构原理:
2.油泵:通过容积变化输出压力油,叫容积泵。
常用的三种液压油泵,都是容积泵。
2.1.油泵的主要技术参数有额定压力、排量、转速范围等三项。
排量不可以调整变化的,叫定量泵,符号是
可以调整的,叫变量泵,符号是
2.2.变量泵的调整方式,有手动调整、压力反馈、比例控制等。
2.3.油泵的参数见下表:
2.4.油泵计算
2.5.油泵型号校验:对于供应商选型的油泵,我们要取得泵的资料,计算验证油泵输
出压力和流量能否满足油缸动作的要求。
验算电机功率转速能否满足要求。
2.6.柱塞泵结构原理:
3.液压阀:液压阀分为方向阀、压力阀、流量阀三大类。
液压阀的工作原理是,在阀
芯上,控制力F控、液体对固体的力F液1、F液2、弹簧力F弹的平衡。
即:
∑F=F控+F弹+F液1+F液2=0 (式4)F液1、F液2、F弹前面已有定义,F控常见的是电磁铁或比例电磁铁的推力。
电磁铁分湿式(内部有油)和干式(内部无油)。
解决了漏油问题后,湿式更先进,正在取代干式。
3.1.液压阀分类和符号,见下表:
常用的需要掌握的几种:溢流阀,电磁溢流阀,电磁换向阀,电液换向阀,单向阀,液控单向阀,节流阀,单向节流阀,
3.2.液压阀的结构原理和应用:
功能精简为:调整设定系统的最高工作压力,对系统压力卸荷,泵空载运转。
详细例子:华德压力阀page40。
电磁阀的中位机能表(华德):
流量阀:通过调整节流口的通流面积,来调节流量(式3)。
3.3.液压阀的安装连接方式:
管式连接:接口为螺纹孔,用管接头直接接入管路。
例如单向阀
板式连接:阀底平面为安装和连接面。
油孔在这个面上,口上有台阶沉孔,内有O 形圈。
用高强螺钉(12.9级)固定连接在阀块上。
上图是通径10电磁换向阀的连接平板尺寸。
对于各通径的换向阀,这个底板尺寸已经成为标准ISO4401,每个油口的位置和连接螺栓孔的位置,都是确定的。
不同厂家不同品牌的阀,只有符合这个标准,就能互换。
叠加式连接:阀体上下两面都是平面,符合底板标准。
上面是油口,下面是油口加O型圈。
几根长螺栓(12.9级),将叠在一起的阀连接在一起,P、T、A、B和控油口、泄油口等,都是内部连接。
减少外部配管,结构更紧凑。
其中,换向阀
在最上层,其他阀一层一层压在换向阀下。
叠加式阀油液流向:P口从下到上;T 口从上到下;A、B口,从上到下,进入油缸;从下到上,流出油缸。
以下两例是最常用的双液控单向阀和双单向节流阀。
常用的是出口节流S2。
插装阀:在阀块上加工出通油孔道(较细)和阀安装孔(较粗),将阀套和阀芯装
进去,孔端面上安装控制法兰。
适用于大流量系统。
3.4.液压阀选择:
选择阀的功能;
选择阀的性能参数:压力、流量、通径,实际使用压力,不要超过额定压力的80%;
选择阀的安装连接方式。
除非特殊需要,选择内控內泄方式。
3.5.液压附件:
油箱:储油,安装各类元件和附件;
水冷却器或风冷却器;
回油过滤器,选过滤精度10μ;
空气滤清器;
液位计(含温度计);
3.6.管路参数:
管道通径的选定,应该使油液流动的线速度符合下表:
回油管上,除了回油过滤器,不能加别的元件。
泄油管上,直通油箱,不能加装任何元件。
3.7.管接头:
三,液压基本回路
四,液压系统的试验和检验五,系统实例和讨论。